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方案指南

合集下载

国境口岸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指南(第二版)12页

国境口岸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指南(第二版)12页

附件国境口岸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指南(第二版)接触传播是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虽然尚未证实有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载量,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人员在检疫查验、流行病学调查、病例转运、卫生处理等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

基于以上传播特点,为了做好口岸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各环节的个人防护,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参考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疾控中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相关技术文件,在《口岸防控埃博拉出血热操作指南(第一版)》的《埃博拉出血热的个人防护技术指南》基础上,结合口岸检验检疫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指南。

一、基本原则1. 风险评估。

根据本口岸现场工作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参照附件),明确各岗位、流程的风险等级,进行相应个人防护。

本技术方案是通用要求,可做适当的调整。

2. 环境感染控制。

建立便捷的查验通道,合理安排工作流程,避免工作环节和工作人员交叉重叠,降低相互感染污染的可能性,及时进行环境消毒。

穿脱个人防护用品须在专门区域,因地制宜,设立明确的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标识明显,区域内设施物品摆放合理到位。

3. 个人防护要求。

进入污染区前,必须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进入污染区后,不得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调整。

在污染区,工作人员必须保证没有一丝皮肤暴露,如防护用品发生破损须立即离开污染区,脱去防护用品,如发生暴露按暴露预案处理。

脱防护用品风险巨大,动作要慢轻柔,尽可能减少气溶胶产生,脱的过程需有专人监督。

4. 设立防护监督员。

为了防止进入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发生暴露,现场需安排一名防护监督员。

防护监督员需熟习防护用品及穿脱过程,知晓发生暴露后的处置流程,其本人防护应参照进入污染区工作人员。

防护监督员不进入污染区,不参与具体操作工作,在指定穿脱点,对工作人员穿脱防护用品过程给予监督、指导和帮助。

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埃博拉出血热(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EHF) 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V)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死率高,可达50%-90%。

本病于20 世纪70 年代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非洲的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南非等国家流行。

一、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Filiviridae),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

毒粒长度平均1000nm, 直径70-90nm。

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

埃博拉病毒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 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EBV 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 其中Vero-98、Vero-E6、Hela-229 细胞最敏感。

病毒接种后, 6-7 小时出现细胞病变, 表现为细胞圆化、皱缩, 细胞质内可见纤维状或颗粒状结构的包含体。

给猕猴接种埃博拉病毒后可产生与人类疾病相似的症状体征并引起死亡。

在鸟类、爬行类、节肢动物和两栖类动物细胞内不能复制,在仓鼠与豚鼠中,需多次传代才能引起死亡。

埃博拉病毒包括四种亚型:埃博拉-扎伊尔(Ebola-Zaïre)、埃博拉-苏丹(Ebola-Sudan)、埃博拉-科特迪瓦(Ebola-Côte d’Ivoire)和埃博拉-莱斯顿(Ebola-Reston)。

前三种亚型埃博拉病毒已证实能够致人类疾病。

不同亚型毒力不同, Ebola-Zaïre 毒力强, 人感染后病死率高, Ebola-Sudan 次之, Ebola-Côte d’Ivoire 对黑猩猩有致死性, 对人的毒力较弱。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

二、样本采集
注意事项 手套在佩戴之前做简易充气检漏检查,确保手套没有破 损。 一次性乳胶手套套在一次性连体防护服或防渗漏防护服 袖口外面。 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经用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 泡消毒30分钟以上,用清水冲洗干净,可重复使用。全面 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建议用0.2%以上浓度季铵盐类消毒 剂或70%医用酒精擦拭、喷洒和浸泡消毒30分钟以上, 或遵照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进行消毒。有可见污染物 时,应先清洁再消毒,擦拭用物品按医疗废物处理。
2. 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



脱摘顺序: 步骤1:更换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2:脱防水靴或松开防水靴套 步骤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如使用防护面屏,则先行 摘掉;需要时,先脱防水围裙) 步骤4:脱去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5:防护眼罩 步骤6: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步骤7: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 步骤8: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9:手卫生
眼面部防护
1.3使用注意事项 应在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和消毒,可使用次氯 酸钠或季铵类消毒剂; 在消毒后重新使用或储存前,应确保经温水彻 底冲洗,并完全风干; 如眼罩与脸部不能密合或镜片模糊不清,应尽 快更换。
眼面部防护

1.4 产品图示
眼面部防护
2.防护面屏 2.1 认证要求: 防护面屏应符合《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 求》(GB14866-2006),并取得劳动安 全(LA)认证。





穿戴顺序: 步骤1:手卫生 步骤2: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 步骤3: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 步骤4:防护眼罩 步骤5: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6: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如使用防护面屏,则戴在 防护服外) 步骤7:防水靴(或密闭式、防穿刺防水的鞋加穿一次 性防水靴套) 步骤8: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与感染者的体液接触传播,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可用于治疗和预防。

因此,制订和严格执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对于减少疫情传播和管理疫情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的一些建议:1.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媒体、社区宣传以及医疗机构的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埃博拉病毒的认识和理解,传播疫情防控知识,包括病毒传播途径、症状和急救措施等。

2.加强疫情监测:建立并完善疫情监测系统,包括早期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疫情数据。

3.加强医疗机构能力:培训医务人员,提高他们对埃博拉病毒的识别和管理能力。

确保医疗机构具备足够的防护装备、隔离设施和处理工具,并制订相关的感染控制措施。

4.提高个人保护措施:向医务人员和疫情高风险人群宣传个人保护措施,如正确佩戴口罩、手套、防护服和护目镜等防护装备。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定期洗手,不触摸面部和开放性伤口,避免与有病症的人密切接触。

5.隔离措施:对于疑似或确诊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并采取相应的传染病防控措施。

隔离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隔离条件,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进行接触。

6.加强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正确处理和储存患者体液和样品。

建立高效的废物处理系统,确保所有与埃博拉病毒相关的废弃物得到适当的处理。

7.旅行健康建议:向旅行者提供有关埃博拉疫情的信息和建议,尤其是前往疫情暴发地区的人群。

建议旅行者避免与疑似或确诊感染的病例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尽量避免前往疫情高风险地区。

8.国际合作与支持:加强国际合作与支持,包括分享疫情信息、药物研发和疫苗研制等方面的合作。

同时,国际社会应提供支持和援助,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能力的建设。

总之,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防控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
一、概述
埃博拉这种能疾病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发病的,比非典还要严重的疾病,如果埃博拉一旦发现,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话,则会导致很多人传染,埃博拉疾病很有可能会出现一种身体发热的现象,当疾病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只是普通的感冒,或者是中暑了,很少有人会联想到是埃博拉,埃博拉疾病一旦出现有很多症状表现,如果了解了埃博拉的症状,那么大家才能更及时的将疾病控制住,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

二、步骤/方法:
1、当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疾病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传染,这种疾病的传染几率是相当高,如果不预防的话,那么会导致很多人感染上这样的病毒疾病,治疗埃博拉期间还需要及时的修复血小板。

2、埃博拉出血热病毒一般都发生在夏季,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高温造成的蚊子多,蚊子是传播埃博拉出血热病毒的一大杀手,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避免房间里面有蚊子的反而出现,用大力的心气去消灭蚊子,
3、家庭中一定要搞好家里面的卫生、特别是下水道的疏通,还有阴暗潮湿的角落里面,这些地方都是蚊子容易生存的地方,所以说只有把这些环境给他破坏了,那么苍蝇和蚊虫也就不容易生存了,
三、注意事项:
埃博拉一旦出现如果不及时修复血小板的话,则会引起大出血的现象,治疗埃博拉病毒的时候需要防止感染,也要隔离治疗,一旦发现马上隔离,这样可以降低传染的几率。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方案为做好我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指导和防范我区可能发生的输入疫情风险,规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处臵,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扩散,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下发的《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臵路径的通知》(国卫发明电…2014‟44号)等文件以及上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防控工作的要求,制订本技术方案。

一、目的(一)加强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处臵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二)规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发生后密切接触者的排查、管理以及院内感染控制。

(三)科学指导全区开展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处臵。

二、病例发现和转运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早期发现并隔离传染源和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和控制埃博拉出血热最重要的措施。

(一)病例发现机制1.各级医疗机构要组织人员,主动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普及公众健康防护知识,一方面提高归国人员主动申报暴露情况,另一方面避免一旦疫情出现后导致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2.加强与检验检疫、旅游、外事、教育、交通、劳务派遣机构等部门的联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来自疫区(非洲、尤其是西非四国)的入境人员信息以及辖区出国、归国人员情况,及时动态掌握辖区内疫区归国人员的信息。

(二)病例发现策略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加强口岸检疫,做好埃博拉疫情的监测工作,提高发现输入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敏感性。

重点对来自非洲、尤其是西非四国的入境人员开展健康监测工作和随访联系,对旅居疫区的辖区内出国归国人员进行动态管理。

对来自疫区的归国人员,做好登记和暴露风险评估,对低暴露风险者要求其进行自我医学观察至离开疫区21天,观察期间如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向接诊医生说明其流行病学史。

组织对高暴露风险者(观察对象)的随访,发现可疑症状或疑似病例,要立即采取医学措施,采集标本和隔离治疗。

附1: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与诊疗方案

附1: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与诊疗方案

五、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制度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而感染。

(一)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病人或动物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如尿、粪便)等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特别是血液、排泄物及其他污染物)而感染。

病人自急性期至死亡前血液中均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时、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容易受到感染,病人的转诊还可造成医院之间的传播。

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二)预防与控制措施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

2.埃博拉出血热患者隔离区域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

3.做好医务人员防护、消毒隔离等措施所需物质的储备,防护用品及相关物资应符合国家规定。

4.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区和定点收治病区要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不设陪护。

若要探视时,应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个人防护。

(三)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1.留观、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采取严格的接触隔离措施,实行单间隔离;医院应当及时将患者转至定点医院诊治。

2.患者诊疗与护理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必须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采用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处理。

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小面积污染等建议使用含消毒成分的吸湿材料覆盖并吸收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再进行相应环境与物品的清洁、消毒;较大范围污染的,首选漂白粉覆盖,待液体吸收后清理,倒入污水处理系统。

3.隔离病房的消毒工作应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定期消毒。

如遇污染,随时消毒。

4.病房物体表面如床头柜、水龙头、门把手以及各种台面等,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它符合要求的表面消毒剂(如醇类消毒剂)擦拭消毒;地面每天使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清扫、消毒。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文档资料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文档资料

3.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预案
4.境外中国公民感染埃博拉出血热防范应对方案
5.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 6.埃博拉出血热疫区名单
• 几内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赤道省和河流州
病例的发现、运输与管理
1.病例的发现和报告
文 件:
国卫发明电 [2019] 55号,关于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报告工作的通知
要 点:
定点医院接收由口岸转运人员后,全部按照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及时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

按“属地管理”原则,各级疾控机构应当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三级审核 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1例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含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预警系统即发出 预警信号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技术文件与方案
docin/sun内重要技术文件
分类
疫情形势与防控策略、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文件名
国卫应急函[2019] 719号,埃博拉出血热防范工作总体方案 国卫应急函[2019] 720号,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工作方案 国卫发明电 [2019] 54号,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预案 境外中国公民感染埃博拉出血热防范应对方案(无文件号) 国卫发明电 [2019] 56号,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 中疾控报应急发 [2019] 267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申请发布埃博拉出血热疫区名单的请示 中疾控报应急发 [2019] 403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调整埃博拉出血热疫区名单的通知 国卫发明电 [2019] 55号,关于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报告工作的通知 国卫发明电 [2019] 56号,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 国卫发明电 [2019] 69号,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 国卫发明电 [2019] 50号 关于印发定点医院临床诊断专家共识的通知 国卫发明电 [2019] 43号,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卫发明电 [2019] 46号,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与疑似病例转运工作方案 中疾控传防发 [2019] 312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将埃博拉出血热纳入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通知 中疾控应急发 [2019] 331号 附件1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调查方案(第二版) 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调查方案(第三版) 中疾控应急发 [2019] 331号 附件2 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三版) 国卫发明电 [2019] 56号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方案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方案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技术方案指南一、埃博拉出血热(EVD)概述埃博拉出血热(EVD)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严重烈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90%。

该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患者或动物的体液、分泌物以及受污染的物体传播,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

为了有效防止EVD的传播,个人防护技术方案成为必要。

二、个人防护技术方案1.个人保护装备(1)防护服: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防护服应具备防渗漏、防尘、防雾、防液体喷溅的功能。

穿戴防护服时,应拉亮护目镜和手套,确保无破损。

(2)护目镜:选择无反应的护目镜,具备抗震击、抗撞击的功能,并能完全遮挡眼睛。

在佩戴护目镜时应将护目镜与防护服密封,以保证眼部不受污染。

(3)手套:选择没有穿孔、耐酸碱的手套,并确保手套与防护服无间隙连结。

(4)口罩: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级别以上),确保口鼻部位被覆盖,并紧密贴合面部以防止空气污染物的进入。

2.个人防护技术措施(1)正确穿戴防护装备:在穿戴防护服前,应进行手卫生。

穿戴时应注意防护服背部的绑带不要过于紧绷,以免造成脱落。

穿好防护服后,再佩戴护目镜和手套。

(2)防护装备脱除:脱去防护服应在专门区域进行,脱下过程中要避免与身体部位接触,应有同行人员指导,并进行相应的手卫生。

(3)手卫生:在病毒暴露后,应立即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剂洗手,至少进行20秒的洗手程序。

每日使用肥皂和水洗手5次,避免触碰眼睛、鼻子和嘴巴。

(4)避免接触体液:切忌接触可能被污染的体液,如患者和疑似患者的尿液、血液、呕吐物等。

(5)食品和水源安全:避免食用动物肉类,尤其是野生动物,减少生食摄入,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

3.个人防护环境管理(1)建立临时隔离区:在出现EVD疫情时,应及时建立临时隔离区,加强病毒感染的控制与治理。

(2)强化环境消毒:定期对临时隔离区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药剂,确保病毒灭活。

卫计委: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策划方案

卫计委: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策划方案

卫计委: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策划方案一、背景分析埃博拉出血热作为一种烈性传染病,曾在非洲等地造成严重疫情。

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埃博拉出血热传入我国的风险逐渐增加。

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国卫计委特制定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

二、防控目标1.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2.做好疫情调查和风险评估,有效控制疫情传播。

3.建立健全防控体系,提高防控能力。

4.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三、防控措施1.加强疫情监测(1)建立和完善埃博拉出血热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覆盖面。

(2)加强对医疗机构、边境口岸、交通工具等的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

(3)加强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防止疫情传播。

2.疫情调查与风险评估(1)对确诊病例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感染来源、传播途径等。

(2)开展风险评估,确定疫情传播风险等级,为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3.防控策略(1)加强病例救治①建立专门的埃博拉出血热救治中心,配备充足的医疗资源。

②对确诊病例实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③加强病例救治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救治能力。

(2)加强国际合作①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加强信息交流,共同应对疫情。

②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共享防控经验。

③加强对外援助,协助其他国家应对疫情。

4.社会宣传与教育(1)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公众防护意识。

(2)加强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的宣传与教育,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5.防控保障(1)加强政策支持,确保防控工作顺利进行。

(2)提高防控经费投入,保障防控物资供应。

(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防控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四、组织实施1.成立埃博拉出血热防控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2.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落实防控措施。

3.加强疫情防控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的制定,旨在全面加强我国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改2)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改2)
脱落
普通鞋套IEHS, China CDC
不同暴露风险等级人员PPE的选择
低风险:标准预防措施 预计不会直接接触患者 预计不会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
染物品 适用对象: 污染区域外的一般医务人员或其它辅助人员 密切接触者流调人员 工作组织者、司机、翻译和引导员等 防护装备: 工作服、工作鞋、一次性工作帽和一次性外科口罩
IEHS, China CDC
PPE-足部防护
一次性防水靴套:进入污染区域时,穿覆盖足部 的密闭式防穿刺的工作鞋和靴套,应一次性使用, 破损应及时更换
长筒胶靴:若环境中有大量血液、体液、呕吐物、 排泄物时
应在规定区域内穿上,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脱掉 应做好固定,若无固定装置,用胶带固定,以防
IEHS, China CDC
防护用品的处理
一次性防护装备 放入医疗废物收集袋,外层消毒后放入新的医疗废物收集
离衣
步骤3:医用防护口罩 (N95及以上)
步骤4: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5:一次性乳胶手套
脱摘顺序
步骤1: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2:手卫生 步骤3: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4:工作服或一次性隔
离衣
步骤5:医用防护口罩 (N95及以上)
步骤6:手卫生
32
IEHS, China CDC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手套和长袖橡胶手套、工作鞋、 一次性防水靴套或长筒胶靴、防水围裙等,必要时戴全面型 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或动力送风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IEHS, China CDC
PPE穿脱顺序
应选择大小合适的防护装备 人员应熟悉PPE的性能,并掌握使用方法 在经过培训的人员指导和监督下穿脱个人防护用品 进入污染区之前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进入清洁区之前小心脱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第二版)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第二版)

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第二版)【法规类别】传染病防治【发布部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日期】2014.09【实施日期】2014.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第二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9月)为了做好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各环节的个人防护,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技术文件,制定本指南。

一、个人防护措施接触或可能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诊病例及其污染环境的所有人员均应做好个人防护,具体措施包括:1. 手卫生所有人员日常工作中均应加强手卫生措施,进入污染区域戴手套和穿个人防护装备前,对患者进行无菌操作前,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之后,离开污染区域、脱去个人防护装备后均应执行手卫生措施。

2. 手部防护进入污染区域、进行诊疗活动和实验室操作时,至少需佩戴一层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以下简称一次性手套),搬运有症状患者和尸体、进行环境清洁消毒或医疗废物处理时,加戴长袖橡胶手套,在接触不同患者、手套污染严重或手套破损时及时更换并进行手卫生。

3. 面部和呼吸道防护进入污染区域时,至少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与病人近距离(1m以内)接触,或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液体喷溅的操作时,呼吸道有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等污染的风险,应戴N95级别或以上的医用防护口罩,每次佩戴前应做密合性检查;眼睛、眼结膜及面部有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等污染的风险时,应戴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

4. 皮肤防护预计接触患者产生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飞沫时需穿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在接触大量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时应加穿防水围裙。

5. 足部防护进入污染区域时,穿覆盖足部的密闭式防穿刺鞋(以下简称工作鞋)和一次性防水靴套,若环境中有大量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时应穿长筒胶靴。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为加强埃博拉出血热(Ebola Virus Disease EVD)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风险,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要求(一)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接触患者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感染。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医疗机构应当针对来自埃博拉疫区的发热、腹泻、疲乏、肌肉痛、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做好预检分诊工作。

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相应规定报告。

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

(三)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开展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等内容的培训,并进行考核。

(四)医疗机构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

(五)患者隔离区域(可疑病例临时留观场所、留观病区和定点收治病区)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

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不设陪护。

若必须探视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的个人防护。

定点医院可设置视频探视装置。

(六)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医务人员防护、消毒等措施所需物资的储备,防护用品及相关物资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七)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要求,做好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

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一)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管理。

1.医疗机构应加强分诊筛查。

预检分诊点发现发热、腹泻、疲乏、肌肉痛、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应立即询问流行病学史,对符合“留观、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的患者,应立即提供口罩,并指导正确佩戴,按照指定路径引导患者至发热门诊诊室,经接诊医师初步判断为留观或疑似病例,隔离在临时隔离场所,及时按照规定上报患者信息,并将患者转至定点医院诊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
技术方案指南(第一版)
根据《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二版)》工作要求,为了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的防护工作,防止工作人员感染埃博拉病毒和发生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特制定本方案。

一、流行病学调查防护
流行学调查对象包括密切接触者、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根据调查对象不同,流调人员应根据病原体暴露风险不同,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1、密切接触者
1.1 调查人员应穿戴的防护用品包括: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或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

1.2 穿戴顺序:
步骤1:手卫生
步骤2:工作服或一次性隔离衣
步骤3: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4:医用外科口罩
步骤5:一次性乳胶手套
1.3 脱摘顺序:
步骤1: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2:工作服或一次性隔离衣
步骤3:手卫生
步骤4:医用外科口罩
步骤5: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6:手卫生
2. 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
2.1调查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包括: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防水靴(或者密闭式防穿刺防水的鞋加穿一次性防水靴套)。

根据风险评估,必要时,可加穿防水围裙、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等。

2.2 穿戴顺序:
步骤1:手卫生
步骤2: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
步骤3: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
步骤4:防护眼罩
步骤5: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6: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如使用防护面屏,则戴在防护服外)
步骤7:防水靴(或密闭式、防穿刺防水的鞋加穿一次性防水靴套)
步骤8: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2.3 脱摘顺序:
步骤1:更换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2:脱防水靴或松开防水靴套
步骤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如使用防护面屏,则先行摘掉;需要时,先脱防水围裙)
步骤4:脱去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5:防护眼罩
步骤6: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
步骤7: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
步骤8: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9:手卫生
3. 注意事项
3.1 进入污染区之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进入清洁区之前脱下个人防护装备。

3.2 手套在佩戴之前做简易充气检漏检查,确保手套没有破损。

3.3 一次性乳胶手套套在一次性连体防护服袖口外面。

3.4 使用后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就地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后按医疗废物收集、处理。

3.5 流调过程中避免握手等直接接触,应与被调查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 建议被调查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3.6 手卫生时,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剂,也可以使用皂液和流动水按照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当手部有可见的污染物时,一定要用皂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3.7 选用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时,应做适合性检验。

3.8 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后,应做佩戴气密性检查。

3.9 防护眼罩经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以上,可重复使用。

二、样本采集
1.采样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包括: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或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防水靴(或者密闭式防穿刺防水的鞋加穿一次性防水靴套)。

根据风险评估,必要时,可加穿防水围裙等。

2. 穿戴顺序:
步骤1:手卫生
步骤2: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
步骤3: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或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
步骤4:防护眼罩(如选择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时无需佩戴)
步骤5: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6: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如使用防护面屏,则戴在防护服外;必要时,可加穿防水围裙)
步骤7:防水靴(或密闭式防穿刺防水的鞋加穿一次性防水靴套)
步骤8: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3. 脱摘顺序:
步骤1:更换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2:脱防水靴或松开防水靴套
步骤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如使用防护面屏,则先行摘掉;需要时,先脱防水围裙)
步骤4:脱去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5:防护眼罩
步骤6: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或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
步骤7: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
步骤8: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9:手卫生
4.注意事项
4.1 手套在佩戴之前做简易充气检漏检查,确保手套没有破损。

4.2 一次性乳胶手套套在一次性连体防护服或防渗漏防护服袖口外面。

4.3 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经用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以上,用清水冲洗干净,可重复使用。

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建议用0.2%以上浓度季铵盐类消毒剂或70%医用酒精擦拭、喷洒和浸泡消毒30分钟以上,或遵照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进行消毒。

有可见污染物时,应先清洁再消毒,擦拭用物品按医疗废物处理。

三、BSL-2实验室检测防护
1.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穿戴的防护用品包括: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工作服或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

2. 穿戴顺序:
步骤1:手卫生
步骤2:工作服或一次性隔离衣
步骤3: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
步骤4: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5:一次性乳胶手套
3. 脱摘顺序:
步骤1: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2:手卫生
步骤3: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4:工作服或一次性隔离衣
步骤4: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
步骤5:手卫生
4.注意事项
4.1 灭活材料的操作在BSL-2实验室内进行。

灭活材料的操作是指感染性材料或活病毒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后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分子生物学实验等不含致病性活病毒的操作。

4.2 手套在佩戴之前做简易充气检漏检查,确保手套没有破损。

4.3 使用后的一次性防护用品按医疗废物收集、处理。

4.4 手卫生时,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剂,也可以使用皂液和流动水按照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当手部有可见的污染物时,一定要用皂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4.5 选用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时,应做适合性检验。

4.6 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后,应做佩戴气密性检查。

四、BSL-3实验室检测防护
1.实验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包括: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或动力送风呼吸器)、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密闭式防穿刺防水的鞋加穿一次性防水靴套。

根据风险评估,必要时,可加穿防水围裙等。

2.穿戴顺序:
步骤1: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
步骤2: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步骤4:密闭式防穿刺防水的鞋和一次性防水靴套
步骤5: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
步骤6:防护眼罩(戴在防护服内)或防护面屏(戴在防护服外)。

如选择动力送风呼吸器,则无需佩戴防护眼罩或防护面屏。

必要时可加穿防水围裙步骤7: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3.脱顺序:
步骤1:更换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2:动力送风呼吸器(需要时,先脱防水围裙;无佩戴时,直接进行步骤3)
步骤3:松开一次性防水靴套
步骤4: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与靴套(如使用防护面屏,则先行摘掉)
步骤5: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6:防护眼罩(如使用动力送风呼吸器,此步骤省略)
步骤7: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
步骤8:一次性工作帽(如需要)
步骤9:里层一次性乳胶手套
步骤10:手卫生
4. 注意事项
4.1 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样本进行病原检测等实验时,应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内进行分装、灭活等实验活动。

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是指未经培养的感染性材料在采用可靠的方法灭活前进行的病毒抗原检测、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生化分析等操作。

未经可靠灭活或固定的人和动物组织标本因含病毒量较高,其操作的防护级别应比照病毒培养。

4.2 手套在佩戴之前做简易充气检漏检查,确保手套没有破损。

4.3 外层一次性乳胶手套套在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袖口外面。

4.4 使用后的一次性防护用品按医疗废物收集、处理。

4.5 动力送风呼吸器的消毒参考厂家提供的说明书。

4.6 手卫生时,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剂,也可以使用皂液和流动水按照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当手部有可见的污染物时,一定要用皂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4.7 选用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时,应做适合性检验。

4.8 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与以上)后,应做佩戴气密性检查。

4.9 个人防护装备穿脱的地点应根据本实验室布局和标准操作流程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