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悬架方案的选择
悬架设计指南

设计指南(弹簧、稳定杆)不管悬架的类型如何演变,从结构功能而言,它都是有弹性元件、减振装置和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
一 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主要作用是传递车轮或车桥与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直载荷,并依靠其变形来吸收能量,达到缓冲的目的。
在现用的弹性元件中主要有三种;(1)钢板弹簧,(2)扭杆弹簧,(3)螺旋弹簧。
钢板弹簧设计板弹簧具有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方便;除作为弹性元件外,还兼起导向和传递侧向、纵向力和力矩的作用;在车架或车身上两点支承,受力合理;可实现变刚度,应用广泛。
(一) 钢板弹簧布置方案1.1钢板弹簧在整车上布置(1) 横置;这种布置方式必须设置附加的导向传力装置,使结构复杂,质量加大,只在少数轻、微车上应用。
(2) 纵置;这种布置方式的钢板弹簧能传递各种力和力矩,结构简单,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1.2 纵置钢板弹簧布置(1) 对称式;钢板弹簧中部在车轴(车桥)上的固定中心至钢板弹簧两端卷耳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多数汽车上采用对称式钢板弹簧。
(2) 非对称式;由于整车布置原因,或者钢板弹簧在汽车上的安装位置不动,又要改变轴距或通过变化轴荷分配的目的时,采用非对称式钢板弹簧。
(二)钢板弹簧主要参数确定初始条件:1G ~满载静止时汽车前轴(桥)负荷2G ~满载静止时汽车后轴(桥)负荷1U G ~前簧下部分荷重2U G ~后簧下部分荷重1W F =(G 1-G 1U )/2 ~前单个钢板弹簧载荷2W F =(G 2-G 2U )/2 ~后单个钢板弹簧载荷c f ~悬架的静挠度;d f -悬架的动挠度1L ~汽车轴距;1、 满载弧高a f满载弧高指钢板弹簧装在车轴(车桥)上,汽车满载时钢板弹簧主片上表面与两端(不包括卷耳孔半径)连线间的最大高度差。
a f 用来保证汽车具有给定的高度。
当a f =0时,钢板弹簧在对称位置上工作。
为在车架高度已确定时得到足够的动挠度,常取a f = 10~20mm 。
2、 钢板弹簧长度L 的确定L —指弹簧伸直后两卷耳中心间的距离(1)钢板弹簧长度对整车影响当L 增加时:能显著降低弹簧应力,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弹簧刚度,改善汽车平顺性;在垂直刚度C 给定的条件下,明显增加钢板弹簧纵向角刚度;减少车轮扭转力矩所引起的弹簧变形;原则上在总布置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将钢板弹簧取长些。
车辆主动悬架改造方案模板

车辆主动悬架改造方案模板背景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车辆悬架系统也在不断升级。
传统的悬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考虑改装车辆悬架系统。
主动悬架系统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悬架系统之一,通过使用电控或液控系统,可以实现车辆主动调节悬架高度和硬度,从而提升车辆的性能和舒适性。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车辆主动悬架改造方案模板,帮助车主们更好地了解主动悬架系统的改装方案和步骤,为大家的改装之路提供参考和帮助。
方案概述改造车辆主动悬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主动悬架系统。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主动悬架系统可供选用,通常需要考虑车辆品牌、车型、车重、系统性能等方面因素。
2.进行车辆原有悬架系统的拆卸。
在进行改装之前,需要先将车辆原有的悬架系统进行拆卸,包括弹簧、减震器、悬挂杆等部件。
3.安装主动悬架系统。
将选用的主动悬架系统进行安装,并根据车辆参数进行调整,包括悬架高度、硬度等参数。
4.进行车辆测试。
安装完成后,需要对车辆进行测试,在不同路况和行驶情况下测试主动悬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注意事项在进行车辆主动悬架改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改装前需要进行细致的评估和规划,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改装,以及改装的目的和效果。
2.选择合适的主动悬架系统非常重要,在选购时需要考虑到车型和品牌等因素。
3.改装过程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改装过程的安全和准确性,防止车辆出现问题。
4.改装后需要进行严密的测试和调整,确保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性。
结论车辆主动悬架改造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选用合适的主动悬架系统和专业人员进行改造,以确保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车主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让大家更好地进行车辆改装。
汽车底盘悬架类型与设计的要点

汽车底盘悬架类型与设计的要点摘要:近年来,我国汽车的普及率逐步提高,而且汽车的销量节节攀升,带动我国汽车相关行业发展,同时也促进我国汽车设计显著提升。
汽车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最频繁的代步工具,现在人民们对汽车的舒适性与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通过优化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能对汽车行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有很大提高,能让汽车行业发展更好的满足人民对汽车使用的需求。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汽车底盘悬架结构设计要点进行简要介绍,希望对汽车从业人员或者对此方面感兴趣的人员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汽车底盘;悬架结构;麦弗逊汽车底盘悬架的工作就是让车辆的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最大限度的增加,这样能够提供良好的车辆操纵性与稳定性。
我们平常开车行驶与路面时,路面不是百分百平整的,经常会是去凹凸不平,这种路面作用在车轮上,从而发生车轮的颠簸。
如果此时车轮直接与车身连接一起,车轮的颠簸直接就会传递到车身,造成很糟糕的驾乘体验。
那么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车轮与车架的中间结构,就是悬架结构,能够起到了吸收竖直方向的车轮加速动能作用。
车轮的垂直加速力先通过悬架结构一部分的吸收与释放,最后一小部分才传到在传到车架上,这样避免车轮在颠簸的路面上出现车轮离开地面的状态。
通常我们常见的悬架系统主要包含减振器、稳定杆、弹簧、导向连接件等零件组成。
一个良好的悬架设计能够很好匹配路面的隔离性能、轮胎的抓地性能、转弯的性能。
一、汽车底盘悬架结构类型我们按照悬架的刚度与阻尼会随着不同的路面情况而改变,悬架系统可以分为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三大类。
主动悬架涉及众多的电子感应装置,能够主动地根据路面信息情况自发地调节悬架的刚度与阻尼。
如果悬架系统按照导向机构来分类,可以分成独立悬架系统和非独立悬架系统两大类。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传统车大多数车型采用的被动悬架中的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设计。
(一)非独立悬架系统如图1所示,非独立悬架系统简单的理解就是前轮或者后轮的左右两个轮子会相互作用,左边的轮子会受到右边的轮子的影响。
H88-Teamcenter-汽车行业_Simcenter3D汽车前后悬架结构强度解决方案

Simcenter 3D汽车前后悬架解决方案作者:汪永财审校:冒小萍一、汽车悬架系统介绍汽车悬架是很复杂的产品,工程设计也非常困难,产品设计团队不仅要考虑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和避震器组成的整个支持系统性能,还要设计出系统的乘坐舒适的感觉,不同的悬挂设置会使驾驶者有不同的驾驶感受。
外表看似简单的悬挂系统综合多种作用力,决定着轿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根据控制形式不同,悬架分为被动式悬架、主动式悬架。
根据汽车导向机构不同可分为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
现代的汽车舒适性是轿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
舒适性与车身的安全性一样的重要,只是在产品设过程中分不同阶段所考虑的,结构本身的强度、刚度是每一个零件设计的重要指标。
舒适性能也同样反映在每一个零部件设计中,如结构刚度要满足要求。
舒适性能与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有关,而车身的固有振动特性又与悬架的特性相关。
所以汽车悬架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
同时也是车身与车轴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构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性的重要部件。
因此汽车悬架是车辆工程中很重要的技术指标。
汽车悬架结构形式和性能参数的选择合理性直接对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
在复杂的工程设计中我们要如何运用软件类工具来帮助我们设计师来完成车辆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的仿真分析呢?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一下在仿真环境下来解决汽车悬架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难题及所存在的问题。
二、汽车悬架系统在仿真环境中的运用现状分析需求1.汽车悬架系统CAE现状分析现代汽车系统设计过程中CAE虚拟仿真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汽车整车厂都有专业的设计分析团队。
但从仿真分析看,不同企业所运用的专业分析软件也是多样性的,设计、分析、加工等都是不同类工业软件在处理。
这样就会造成数据之间的不统一。
所以总结下来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如下:➢如何快速建模是悬架结构CAE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
由于悬架结构自身特点, 汽车结构二维CAD设计在相当长一段时内还将存在,并在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汽车悬架设计

第六章悬架设计悬架设计§1 概述§2 悬架结构形式分析§3 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4 弹性元件的计算§5 主动与半主动悬架系统§1 概述一主要作用传递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缓和、抑制路面对车身的冲击和振动;保证车轮在路面不平和载荷变化时有理想的运动特性。
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二对悬架提出的设计要求1)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2)具有合适的衰减振动能力。
3)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4)汽车制动或加速时要保证车身稳定,减少车身纵倾;转弯时车身侧倾角要合适。
5)有良好的隔声能力。
6)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尺寸要小。
7)可靠地传递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各种力和力矩,在满足零部件质量要小的同时,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寿命。
2 悬架结构形式分析一、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悬架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两类左、右车轮用一根整体轴连接,再经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左、右车轮通过各自的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1 非独立悬架优点纵置钢板弹簧为弹性元件兼作导向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维修方便 工作可靠缺点汽车平顺性较差高速行驶时操稳性差轿车不利于发动机、行李舱的布置应用:货车、大客车的前、后悬架以及某些轿车的后悬架2 独立悬架优点 簧下质量小;悬架占用的空间小;可以用刚度小的弹簧,改善了汽车行驶平顺性;由于有可能降低发动机的位置高度,使整车的质心高度下降,又改善了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左、右车轮各自独立运动互不影响,可减少车身的倾斜和振动,同时在起伏的路面上能获得良好的地面附着能力。
缺点 结构复杂 成本较高 维修困难应用:轿车和部分轻型货车、客车及越野车二、独立悬架结构形式分析分类 双横臂式 单横臂式、 双纵臂式 单纵臂式 单斜臂式麦弗逊式和扭转梁随动臂式1 评价指标:1)侧倾中心高度侧倾中心位置高,它到车身质心的距离缩短,可使侧倾力臂及侧倾力矩小些,车身的侧倾角也会减小。
proe钢板弹簧

2 前悬架运动模型的建立在接到新产品开发项目描述书后,按整车总布置需求,初步确定前、后悬架方案后,以整车总布置所提供的初步车架模型作为设计骨架模型,就可以开始悬架三维运动模型的建立。
2.1 前悬架系统装配的建立(1)依次选择“File→Create→Assembly”,创建空的组件,给出悬架装配的图号作为文件名,例如“Qianxuanjia”,系统默认扩展名为“.asm”。
(2)在Qianxuanjia组件中,打开“Component(元件)→Create→Skeleton Model (骨架模型)”,建立前悬架系统的骨架模型,系统默认名称为“Qianxuanjia_skel.prt”,如图1所示。
按提示,在 Creation options中设置骨架模型为Empty(空),按“ok键”确认即可;3)再次打开“Component(元件)→Create→Subassembly(子组件)”选项,建立钢板弹簧总成的空子组装配,并给出相应的文件名图号为“Qianbanhuang”;(4)运用与(3)相同的步骤方式,创建减振器总成空的子组装配,并给出相应的文件名图号为“Jianzhenqi”;建立以上空骨架以及空子组装配后,保存文件,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悬架系统总成骨架的设计。
CAD教程网,教程2.2 系统骨架模型的设计(1)打开文件“Qianxuanjia_skel.prt”,创建板簧运动所需要的样条曲线,以及钢板弹簧后吊耳运动控制曲线。
在Feature(特征)中依次进行如下操作,“Feature→Create→Datum→Curve→Sketch→Done”,进入到草绘界面,指定绘图参照面后,进行如图2所示的草绘。
图1图2首先,按悬架草布置方案确定板簧前后及吊耳安装的D、F、R点,并用草绘中的“Line→Centerline”构造连接板簧两安装中心点D、F的对称中心线轴线G,约束D、F点关于中心轴线G对称;其次,依次点击“Sketch→Adv Geometry(高级几何)→Spline→None”,过D、E、F点做如图所示的样条曲线,用直线连接F点和吊耳上固定R点,作为吊耳的运动控制曲线。
悬架设计开题报告

悬架设计开题报告悬架设计开题报告悬架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能。
在这篇开题报告中,我们将探讨悬架设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1. 悬架的作用和重要性悬架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起到支撑车身、减震和保持车轮与地面接触的作用。
一个好的悬架系统能够提供稳定的操控性,减少车身的倾斜和震动,同时保持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提高牵引力和制动性能。
因此,悬架设计对于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2. 悬架设计的挑战悬架设计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汽车的悬架系统需要在不同的路况下保持稳定性和舒适性。
这意味着悬架系统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路面状况,如平整的公路、颠簸的乡间小道或崎岖的山路。
其次,悬架系统需要考虑到车辆的重量分布和动力传输,以确保车轮与地面的接触力合适。
此外,悬架系统还需要考虑到车辆的安全性,如防翻滚和碰撞保护等方面。
3. 悬架设计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挑战,悬架设计可以采用多种解决方案。
首先,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悬架系统,如独立悬架、扭力梁悬架或多连杆悬架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悬架系统具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车辆的用途和需求进行选择。
其次,可以使用可调节的悬架系统,如气动悬架或电子悬架。
这些可调节的悬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需求进行调整,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如碳纤维材料或3D打印技术,以提高悬架系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减轻重量。
4. 悬架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悬架设计也将朝着更先进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悬架系统需要适应电动汽车的特殊需求,如电池组的重量和位置。
其次,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悬架系统需要与其他车辆系统进行集成,以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此外,悬架系统还可以与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结合,实现主动悬架调节和预测性悬架控制,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SUV驱动桥设计方案悬挂系统与驱动力调校分析

SUV驱动桥设计方案悬挂系统与驱动力调校分析一、引言随着SUV市场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聚焦于SUV的驱动桥设计方案,特别是悬挂系统和驱动力调校。
本文将对SUV驱动桥设计方案中的悬挂系统和驱动力调校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它们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二、悬挂系统设计方案悬挂系统是SUV驱动桥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车辆在路面上的稳定性、操控性和舒适性。
1. 悬挂系统类型SUV常用的悬挂系统类型包括独立悬挂、扭力梁悬挂和多连杆悬挂。
独立悬挂系统具有较好的悬挂自由度,能够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舒适性;扭力梁悬挂系统则更适合用于较为经济实惠的SUV,其简单的结构和低成本使得它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悬挂系统。
2. 悬挂系统参数调校在悬挂系统设计中,参数调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悬挂系统的主要参数包括弹簧刚度、减震器阻尼和悬架高度等。
弹簧刚度的调校可以影响车辆的悬挂负载能力和舒适性,较硬的弹簧刚度可以提高悬挂负载能力,但可能会牺牲一定的舒适性;减震器阻尼的调校可以影响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阻尼效果,较软的减震器阻尼可以提供更好的车辆舒适性,但可能会导致悬挂系统在激烈驾驶时的不稳定性。
三、驱动力调校方案驱动力调校是SUV驱动桥设计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它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加速性能、通过能力和驾驶乐趣。
1. 驱动方式选择SUV常见的驱动方式包括前驱、后驱和四驱。
前驱方式简单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城市环境下的SUV,但在通过能力上稍逊一筹;后驱方式则具有较好的操控性能和通过能力,适合用于偏向运动驾驶的SUV;四驱方式则在通过能力上具有绝对优势,适合用于越野场景下的SUV。
2. 动力分配控制在具备四驱驱动方式的SUV中,动力分配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驱动桥设计方案会采用不同的动力分配策略,如常规的固定前后桥分配比例、主动式四驱以及扭矩矢量分配等。
这些不同的动力分配控制方式能够实现对车轮间扭矩分配的精确控制,从而提升车辆通过能力和操控性。
四轮定位前束调整方案

四轮定位前束调整方案在汽车维修行业中,四轮定位前束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调整过程中,前束是不可忽略的关键参数之一。
正确的前束调整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车辆的操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前束调整方案。
一、金字塔法调整法金字塔法调整法是四轮定位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
首先要进行的是悬架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然后使用调整仪器进行前悬架的归正,使其回到正常的初始位置。
调整完成后,再测量车辆的前束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调整精度高、适用性广泛。
二、激光调整法激光调整法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前束调整方法。
其原理也是基于车辆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
在这种调整方法中,使用激光仪器来进行精确的调整,可达到非常高的调整精度和效果。
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三、摇臂悬架装置摇臂悬架装置是一种专业的前束调整工具,它能够确保前轮的调整角度非常精确。
这种装置通常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使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它的效果非常好。
使用摇臂悬架装置前束,可以改善车辆的转弯性能,提高操控性和舒适性。
总之,在进行四轮定位前束调整时,需要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无论使用何种方案调整前束,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
另外,在调整前束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调整前应先检查前悬架的状态,使用悬架调整工具来进行归正等。
只有正确地进行前束调整,才能有效提高车辆的性能、保证安全驾驶、并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车辆主动悬架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车辆主动悬架系统控制方案设计车辆主动悬架系统是一种利用电子控制和传感器技术来调节车辆悬挂系统的功能。
通过检测车辆的动态状况和路况情况,主动悬架系统能够实时调节悬挂的刚度和阻尼,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舒适性。
本文将针对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案进行设计,共分为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执行模块三个部分。
传感器模块是主动悬架系统的基础,负责采集车辆的动态信息和路况情况。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和路况传感器等。
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加速度和减速度,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倾斜角度,车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速度,路况传感器用于检测路面的平整度和颠簸程度。
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滤波和处理后方能使用。
控制模块是主动悬架系统的核心,负责根据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的控制和调节。
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算法和控制器两部分。
控制算法通常采用PID控制算法,即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
PID控制算法能够根据车辆的动态状况和路况情况,计算出合适的悬挂刚度和阻尼,以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舒适性。
控制器通常采用微控制器或程序控制器,用于控制悬挂系统的执行器。
执行模块是主动悬架系统的实施部分,负责根据控制模块的指令,实时地调节悬挂的刚度和阻尼。
执行模块包括悬挂系统的执行器和悬挂系统的控制阀。
悬挂系统的执行器通常为液压或电液混合执行器,用于实现悬挂系统的加压或减压。
悬挂系统的控制阀用于控制液压或电液混合执行器的操作,根据控制模块的指令,调节液压或电液混合执行器的工作状态。
在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案设计中,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车辆的动态信息和路况情况,控制模块负责根据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的控制和调节,执行模块负责根据控制模块的指令,实时地调节悬挂的刚度和阻尼。
三个模块之间需要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互,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协调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成本、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汽车后悬架落地拧紧方案的探讨

悬 架举 升 车 ( 类似 于合 装车 ) 收到信 号后 跟 随 吊具 接 同步 随行 ,同时伸 出专 门的机 构挂 在 吊具 上 ,保证 悬
架 举升 车 与 吊具 同步 。
其 复 紧 ,但此 种 工艺 方法 已无法 满足 产 品 的工艺 技术
要 求 。鉴 于产 品 的工 艺技 术要 求 ,以及轿 车 流水 线 生
要求 。结合 生产线 的实际情况 ,制定 出切 实可行的工 艺方案 ,并进 行验证 ,最 终确定较理 想 的工 艺
方案 。
关键词 :汽车 后悬架 拧 紧 装 配
中图分 类号 :U 6 .30 4 33 .6 文献 标识码 :B
■
奇瑞 汽 车股 份有 限公 司 江禄 晓 黄 宏伟
b悬 架举 升 车 上 的举 升 机 构 ( 个 ,分别 托 住 . 共4 车 辆 的4 制 动盘 ) 车辆 托 起 到 一定 高 度 ( 证 车 个 将 保 辆 托 举起 一定 高度 而又 不离 开 吊具 的销子 ) 。 c在 此状 态 下 ,用定 值 力矩 扳 手将 需要 落地 拧 紧 . 的点 复紧 到位 ,举 升 车返 回 到原 始位 置等待 下一车 辆
.
生
产 琐 扬
汽 车后悬架落地拧 紧方案 的探讨
摘 要 :为 了满 足产 品的设计 要求 ,通 过对 比3 后悬 架装配 工艺 方案 的技 术难度 及成 本 ,确定 种 能够运用 不同 的工艺 技术方案来 满足产品规定 的性能要 求 ,根据主 机厂的 实际情 况确定最优 的落地
拧紧 方案 。满足 了产 品要求在 空载 状态下将 后悬架铰链复 紧 的技术 要求 ,同时兼顾 了柔性 化生产 的
见 图 2 。
( 后 轮 受冲 击上 跳 或 车辆 乘 坐人 员引 起车 身 2) 下 沉时 ,橡胶 铰 链产 生轴 向扭转 ,轴 向扭 转 刚度 大小 对 车辆垂 直 刚度 有较 大贡 献 ,直接 影响乘 坐舒 适 性。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悬架设计

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员能充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同时,还学习到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物流运输、汽车运动等多方面知识,培养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人才。
在天马行空的幻想大脑一片空白的开始兴奋的初步设计激烈的争执毫无方向的采购和加工无可奈何的妥协令人抓狂的一次次返工绞尽脑汁的解决难题之后参与者能获得的不仅仅是catiaugansys以及焊接定位机加工技能更有汽车工程师的基本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
前言
1.1目的与意义
悬架通过吸收车辆振动来改善乘坐舒适度[1]。悬架运动学特性是一些悬架结构参数随车轮跳动的变化规律,与悬架的导向机构有关.。这些参数的变化会使车轮的地面附着情况及滚动趋向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车辆的动力性、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等性能[2][3][4]。双横臂悬架系统常用在后轮驱动的汽车中,双横臂独立悬架是现代汽车常用的结构形式,特别是在赛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设计好坏对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5]。操纵稳定性不仅影响到汽车驾驶的操纵方便程度,而且也是决定汽车高速安全行驶的一个主要性能。
1.2.2赛事意义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已处于大国地位,但还不是强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产业强国已成为中国汽车人的首要目标,而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产业强国目标的基础保障之一。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活动将以院校为单位组织学生参与,赛事组织的目的主要有:
一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制造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团队沟通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企业需求,为企业挑选优秀适用人才提供平台;
早期车辆悬架测试方案怎么写

早期车辆悬架测试方案怎么写在早期的汽车行业中,悬架系统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被认为是一个车辆安全性的关键方面。
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悬架测试就成为了汽车行业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之一。
前言在早期,汽车悬架测试主要依靠实际道路上的试验,也就是在真实路面条件下进行测试。
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获得真实的测试数据,但是很难控制测试环境,也很难避免不同的路况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一些科研机构和厂商开始研究更加科学的悬架测试方法,包括使用试验台进行模拟测试等。
悬架测试方案的编写步骤第一步:定义测试要求在编写悬架测试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测试要求。
这些要求应包括以下方面:•测试目的:为什么要进行这项测试•测试对象:是哪种悬架系统•测试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空气压力等因素•测试指标:需要测试哪些关键指标•测试方法:需要使用哪些测试方法定义清晰的测试要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编写测试方案,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第二步:确定测试方法确定测试方法是编写悬架测试方案的关键步骤,因为测试方法会直接影响测试结果。
以下是常用的悬架测试方法:•静态测试:在一定的力作用下,测量悬架系统的形变程度和回弹程度。
•动态测试:通过模拟道路行驶环境,测量悬架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动态响应。
•模拟实际路况测试:使用试验台模拟不同路况下的汽车行驶环境进行测试。
不同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测试需求,因此需要根据测试要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第三步:设计测试方案在确定测试方法之后,需要设计具体的测试方案,包括以下内容:•测试设备:包括测试仪器、测量工具等•测试程序:详细的测试流程和步骤•数据处理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方法测试方案需要具体到每一个步骤,以确保测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四步:实施测试在设计好测试方案之后,需要进行实际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测试环境稳定•严格按照测试程序进行,确保测试的重复性•注意测量误差,尽可能减小误差的影响•记录测试数据,以便后续分析第五步:分析和总结测试结果在测试结束之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前悬架毕业设计

前悬架毕业设计前悬架是汽车悬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汽车的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汽车设计领域,前悬架的优化和改进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前悬架的毕业设计,从设计的目标、方法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前悬架设计的目标。
前悬架的设计旨在提高汽车的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性,同时要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汽车的使用环境和条件,以及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因此,前悬架的设计目标应该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前悬架设计的方法和流程。
前悬架设计通常包括几个关键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和验证测试。
需求分析阶段需要确定前悬架的基本要求,如悬挂方式、悬挂结构、材料选择等。
概念设计阶段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仿真分析等手段,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评估和比较。
详细设计阶段是将选定的设计方案进行具体化,包括零部件的尺寸设计、装配方式的确定等。
最后,验证测试阶段是对设计方案进行实际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在前悬架设计中,常用的方法和工具包括CAD软件、有限元分析软件和试验设备等。
CAD软件可以用于进行三维建模和装配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有限元分析软件可以用于进行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计算和分析,帮助设计师评估和改进设计方案。
试验设备可以用于实际测试和验证,以获取真实的性能数据和反馈。
在前悬架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特殊因素和挑战。
例如,前悬架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汽车的重量分布和动力系统的特点,以确保悬挂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前悬架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的配合和协调,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前悬架设计的难度和复杂性是相对较高的,需要设计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最后,我们来讨论前悬架设计的结果和应用。
一个优秀的前悬架设计应该能够满足设计目标,提高汽车的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悬架系统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汽车悬架系统设计公司:鸿马华祥悬架设计有限公司班级: 1宿舍:学生:负责人:指导老师:目录第1部分绪论 (3)1.1 悬架系统的功能 (3)1.2悬架的工作原理 (3)1.3 悬架系统的分类 (5)1.4 设计任务 (11)第2部分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11)2.1 悬架的静挠度fc的确定 (11)2.2 悬架的动挠度fd的选择 (13)2.3 悬架的弹性特性 (13)2.4 后悬架主副弹簧刚度的分配 (14)2.5 悬架侧倾角刚度及在前、后轴的分配 (15)2.6悬架的空间几何参数 (16)第3部分弹性元件的设计 (17)3.1 弹性元件简介 (17)3.2 螺旋弹簧的设计 (18)3.2.1 螺旋弹簧的刚度 (18)3.2.2 计算弹簧钢丝直径d (19)3.2.3 弹簧校核 (19)3.3 小结 (20)第4部分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 (20)4.1 导向机构受力分析 (23)4.2 横臂轴线布置方式的选择 (24)4.3 横摆臂主要参数 (25)第5部分减振器的设计 (26)5.1减震器简介 (26)5.2 双筒式液力减振器 (27)5.3 单筒充气式液力减振器 (30)5.4 减震器参数的设计 (32)第6部分横向稳定杆的设计 (36)6.1 横向稳定杆的作用 (36)6 .2 横向稳定杆参数的选择 (36)第7部分悬架的CATIA 3D建模图 (37)7.1前悬架系统——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37)7.2 后悬架系统——双横臂式独立悬架 (38)第8部分参考文献 (39)第9部分会议记录 (40)9.1 会议记录1 (40)9.2 会议记录2 (41)9.3 会议记录3 (41)第10部分任务报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轻型货车前悬架设计全套图

目录第1章绪论 31.1 概述 3第2章悬架结构形式分析 42.1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42.2前后悬架悬架方案的选择 52.3 辅助元件 5第3章1042型汽车前悬架主要参数的选择 63.1前后悬架静挠度和动挠度的选择 66773.2悬架的弹性特性73.3悬架侧倾角刚度及前后轴的分配8第4章弹性元件的计算94.1钢板弹簧的布置方案的选择94.2钢板弹簧主要参数的确定9910104.3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及曲率半径计算 134.4钢板弹簧的刚度验算144.5弹簧的最大应力点及最大应力154.6弹簧卷耳和弹簧销的强度核算16第5章减振器的设计计算 175.1减振器的分类175.2主要性能参数的选择181819195.3筒式减振器主要尺寸参数的确定19摘要汽车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典型的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
弹性元件又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而现代轿车悬架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个别高级轿车则使用空气弹簧。
汽车悬架性能是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速度的重要因素。
因此,研究汽车振动,设计新型悬架系统,将振动控制到最低水平是提高现代汽车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弹性元件;钢板弹簧;缓冲块全套CAD图纸,加75 各专业都有ABSTRACTAutomotive vehicle suspension frame and axle or the wheel of all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general term for connecting devices, and its role is to transfer the role at the wheel and frame and between the torsional force, and uneven pavement from the buffer Biography to the frame or body of the impact, and the attenuation caused by vibration, to ensure the vehicle can travel smoothly. A typical structure of a flexible suspension components, shock absorbers and other agencies, as well as orientation of the individual block structure is also a buffer, such as horizontal Stabilizer. Elastic components and leaf springs, air springs, coil spring, as well as the form of torsion bar spring, and the use of many modern cars suspension coil spring and torsion bar springs, individual car use advanced air springs. Suspension performance is the impact of motor vehicles to motor cars and ride comfort, handling and stability and an important factor in speed. Therefore, the research vehicle vibration, the design of the new suspension system to the minimum level of vibration control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yundai Motor important measures.Key words:Elastic element;Leaf Spring;Block buff第1章绪论概述汽车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一种实用的汽车前悬架优化方案

第55卷第3期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Vol.55No.3CHINA FOUNDRY MACHINERY&TECHNOLOGY May.2020一种实用的&车前)架优化方案李叶松,王英乾(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00)摘要:现行车辆悬挂与转向系统的调校大部分都是利用在ADAMS/Car模块里面存有的数模分别进行轮跳和转向的仿真和调校。
这种方法往往顾此失彼,调整轮跳参数的同时也修改了已经调整好的转向参数(反之亦然)。
这使得需要多工况反复仿真和调校,需要多次进入后处理查看结果参数,在Car模块里面难以实现同时调校和直观的查看调校结果。
鉴于上述问题,在ADAMS/View模块里面建立了轮跳与转向复合模型,创建了顺序驱动与多种测量函数,进行了多种工况联合仿真和调校,在仿真界面直观的观察硬点修改后对各项参数的影响,从而快速对悬架参数进行调整优化,减小轮跳过程中轮胎角度的变化量,缩减了轮胎侧向滑移量,并且优化了转向阿克曼角,达到了快速、便捷、直观地优化前悬挂动力学性能的目的。
关键词:ADAMS/View;悬架系统;转向系统;运动学仿真;优化设计中图分类号:U463.33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l006-9658.2020.03.011文章编号:1006-9658(2020)03-0043-051常见的汽车前悬架动力学仿真优化方法及其不便之处在汽车的前悬架的设计中一般使用ADAMS 软件中的Car模块(图1)进行仿真和优化。
首先利 用软件对车辆的前悬架和转向系统进行建模,之后对轮跳和转向运动分别进行仿真,接着通过后图1ADAMS/Car仿真界面中的动力学模型收稿日期:2020-03-06;修订日期:2020-04-08作者简介:李叶松(1984-),男,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车辆底盘E-mail:liyesong2007@ 处理窗口查看仿真运动的结果,分析结果后进行硬点坐标的调整,然后再次仿真。
十代思域前轮大倾角方案

十代思域前轮大倾角方案方案名称:十代思域前轮大倾角方案方案简介:为了提高十代思域在高速过弯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本方案旨在通过改变前轮的倾角来增加车辆的侧向抓地力,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方案内容:1. 调整前悬架结构对汽车前悬架进行优化改进,调整前悬架的结构和减震器的位置,以便使车辆前轮有更大的倾角。
同时,结构优化还可提高车辆弹性和防滚性,提升行驶的平顺性和稳定性。
2. 更换专业赛车减震器更换赛车专用减震器,使前轮有更大的倾角,并为车辆加强支撑和刹车,改善悬挂效果和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
3. 安装高性能抗滑差后桥安装高性能抗滑差后桥,使左右轮的转速始终一致,防止车辆在快速转弯时发生打滑现象,并进一步提高车辆的保持稳定性和提高车辆操控性。
4. 升级轮胎升级轮胎可以增加摩擦力和侧向抓地力,在保证行驶平顺度的基础上,改善车辆加速和制动性能,提高整车的灵活性,使得十代思域前轮大倾角行驶更加稳定和安全。
5. 调整前轮的定位和主动悬挂角度通过调整车辆前轮的定位和主动悬挂角度,使得前轮的倾角更加合理,提高悬挂效果和越野能力,并减少车身倾斜现象,有效提高车辆的稳定行驶性能。
方案执行:为了确保方案执行效果,需要在道路测试和车辆安全检测后确定方案执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并及时做出调整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
方案结果:对于十代思域前轮大倾角方案的实施,车辆的操控性能将得到显著提升,车辆始终保持在稳定行驶状态,即使在高速弯道或者紧急情况下也能够给驾驶员带来更高的安全保障。
方案成本:十代思域前轮大倾角方案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装和配置调整,成本比较高。
需要购买专业赛车减震器、高性能抗滑差后桥、升级轮胎等,并且需要定期进行车辆保养维护,加大了成本投入。
结论:这些方案将十代思域的稳定性、操控性、安全性都得到了显着的改善,提高了十代思域的适应性和越野性能,有助于满足车迷对高性能车的不断提高的需求。
车辆后装技术方案设计

车辆后装技术方案设计随着车辆使用年限的增加,车辆的性能和功能难免出现问题或逐渐落后于新车。
车辆后装技术方案的出现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车辆的性能和功能,同时也能为车主节省更多的开支。
本文将在介绍车辆后装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设计一个适合车主需求的技术方案。
车辆后装技术方案车辆后装技术方案是指针对车辆现有的问题或需求,进行额外的设计与改进,以提高车辆的性能或功能的技术方案。
按照功能分类,车辆后装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增加行车安全性的安全装备后装,如倒车雷达、一键启动、车道偏离预警等。
2.提高驾驶舒适性的舒适装备后装,如空调改装、座椅替换、隔音材料加装等。
3.提升车辆性能的性能装备后装,如刹车系统改装、悬挂升级等。
4.增加车辆功能的功能装备后装,如导航系统加装、行车记录仪安装等。
车辆后装技术方案需要依据车辆型号、车主需求、可承受的价格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设计出适合的方案,以达到车主的需求与要求。
设计车辆后装技术方案对于车辆后装技术方案设计,我们需要首先了解车辆本身的性能和功能,同时也要充分听取车主的意见和建议。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设计一个适合车主需求的技术方案。
1. 考虑车主需求在设计车辆后装技术方案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车主的需求。
了解车主的使用习惯、对车辆性能和功能的满意程度以及对车辆后装方案的期望,以此为基础设计方案。
为了了解车主的需求,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也可以通过与车主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2. 分析车辆状况在确定了车主的需求后,我们需要分析车辆状况,了解车辆原有的性能和功能,以此判断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或增加。
对于较老旧的车辆,我们需要关注其机械部分的状况,如车轮、悬架等是否需要更换或加固;对于较新的车辆,我们需要关注车辆的电子部件是否可以进行升级或扩展。
3. 筛选合适的设备在清晰了解车主需求和车辆状况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根据这些信息筛选合适的设备来进行后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后悬架方案的选择
目前汽车的前、后悬架采用的方案有:前轮和后轮均采用非独立悬架;前轮采用独立悬架,后轮采用非独立悬架;前轮与后轮均采用独立悬架等几种。
前、后悬架均采用纵置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的汽车转向行驶时,内侧悬架处于减载而外侧悬架处于加载状态,于是内侧悬架受拉抻,外侧悬架受压缩,结果与悬架固定连接的车轴(桥)的轴线相对汽车纵向中心线偏转一角度。
对前轴,这种偏转使汽车不足转向趋势增加;对后桥,则增加了汽车过多转向趋势,如图6—3a所示。
轿车将后悬架纵置钢板弹簧的前部吊耳位置布置得比后边吊耳低,于是悬架的瞬时运动中心位置降低,与悬架连接的车桥位置处的运动轨迹如图6—3b所示,即处于外侧悬架与车桥连接处的运动轨迹是oa段,结果后桥轴线的偏离不再使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的趋势。
图6—3 汽车的轴转向效应
另外,前悬架采用纵置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时,因前轮容易发生摆振现象,不能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所以轿车的前悬架多采用独立悬架。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中高级及其以下级别的轿车,常采用麦弗逊式前悬架和扭转梁随动臂式后悬架。
图6—4所示为麦弗逊式前悬架,其弹性元件——螺旋弹簧套装在减振器外部,下摆臂的球头伸到轮辋空间内,使结构非常紧凑。
当主销轴线的延长线与地面的交点位于轮胎胎冠印迹中心线外侧时,具有负的主销偏移距rs,这对保证汽车制动稳定性有利。
图6—4 麦弗逊式悬架
图6—5 传统橡胶衬套及其产生的轴转向效应
扭转梁随动臂式后悬架,除在表6—1中介绍的一些特点外,由于扭转梁随动臂式支承点处采用各向异性的橡胶衬套,既具有隔振性能,又能防止汽车因后轴轴转向而产生过多转向。
图6—5a所示为悬架铰接点处采用传统橡胶衬套支座。
因橡胶部分比较厚大,能较好地隔振、隔声。
但是在侧向力作用下,由于橡胶的弹性作用,后轴会产生不利于操纵稳定性的轴转向效应(图6—5b)。
图6—6a所示橡胶衬套,在横截面上按对角线方向开有楔形孔,使之在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刚度。
即沿汽车纵轴线方向衬套有较小的刚度,以保证汽车在驶过道路接缝或小凸起障碍时能较好地缓和冲击与振动;而当车轮承受Fy1
和Fy2侧向力作用时,可将F y1和Fy2简化到作用在衬套上的力Fl、F2和力矩M1、M2(图6—6c),橡胶衬套在侧向力F1、F2作用下,衬套内侧相对外侧移动,同时与锥形凸肩相互压紧(图6—6b),使纵向刚度和总扭转刚度增大,减轻了轴转向效应。
因此,装用这种橡胶衬套的汽车转弯行驶时,比装用传统橡胶衬套的汽车具有更好的操纵稳定性。
值得指出的是,在装配时要特别注意这种衬套的安装方向。
轿车后悬架采用纵置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而前悬架采用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时,能够通过将上横臂支承销轴线在纵向垂直平面上的投影设计成前高后低状,使悬架的纵向运动瞬心位于有利于减少制动前俯角处,使制动时车身纵倾减少,保持车身有良好的稳定性能(详见本章第五节)。
图6—6 扭转梁随动臂式悬架用橡胶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