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课后作业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精选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精选《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精选初二语文上册《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一、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12——15题。
(共7分)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属:要:14.在文中找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写在下面。
(2分)15.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3分)二、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7分)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10.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
第21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如下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 问所从来,具答之.B •民之所以为盗者C.上哂之曰 D .或请重法以禁之.答案:B解析:分析:B项是助词,无意义;其余三项都是代词。
应当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掌握情况。
2•如下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A.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B. 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C.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D.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答案:A解析:分析:B应在“于'’前停顿;C应在应在“刻'‘后边停顿,把“贤'’后边的停顿去掉;D应改为在“去'’后边停顿。
应当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3•找出与甲文“具答之"中“之"字用法一样的一项:〔〕A. 辍耕之垄上 B .无丝竹之乱耳C.奉命于危难之间 D .属予作文以记之答案:D解析:分析:A. “之"动词,到;B. “之"助词,无意义;C. “之"助词,的;D. “之"代词,和例句中“之"用法一样。
应当选 0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掌握情况。
4•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后来寻找桃花源时“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A. 暗示桃花源是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产物B. 暗示通往桃花源的路曲折而遥远C. 暗示庸俗的人是无法进入美好境界的D. 暗示桃花源已经绝迹了,无法寻觅。
答案:A解析:分析:《桃花源记》是作者理想的生活乐园,是虚构的,反响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应当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
5. 如下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 便舍船,从口入屋舍俨然B. 寻向所志寻病终C. 便扶向路寻向所志D.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答案:C解析:分析:C.两个“向"都是“从前的"意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1桃花源记(练习3)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桃花源记课堂练习一.填空。
(1)本文原是__________中的“序”。
《桃花源记》是一篇_________的名作。
它虚构了一个与____ ___的美好境界。
寄托了________,反映了_______ 的意愿。
(2)《桃花源记》以________为线索,_____________为顺序。
二、文段阅读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一)解释加点的字:1、才.2、仿佛......3、豁然开朗4.、属..6、要...5、叹惋7、俨然:8、交通:9、妻子:10、绝境:11、无论:12、向.13、遂.14、规.15问津..(二)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寻寻.向所志(.).寻.病中()2、志处处志.之()寻向所志(..).(三)翻译句子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⑤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四)下列句子中加黑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鸡大相闻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021秋人教版语文八上第21课《桃花源记》练习题
2021秋人教版语文八上第21课《桃花源记》练习题训练:《桃花源记》一填空题1《桃花源记》Lizier,作者,又名字,私谥,自号浔阳柴桑人,时期知名的诗人,他生活在一个的时代,本文原是中的“”。
2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语是,现在用来比喻。
二解释下列词语1缘溪行()()2夹岸数百步()3芳草美味()4落英缤纷(()5复前行()6欲穷其林()7林尽水源()8初极狭()(9才通人()10土地平旷()11屋舍俨然()12桑竹之属()13虏例如外人()14黄发垂髫(()15阡陌交通()()16乃大惊()17便要还家()18咸来问讯()19率妻子邑人()()()20来此绝境()21遂与外人()22乃不知有汉()23无论魏晋()24延至其家()25此中人语云()26不足为外人道也(27便扶向路()()28处处志之()29及郡下()30诣太守()31遣人随其往()32寻向所志()()33欣然规往()34未果()35寻病终()36豁然开朗()37怡然自乐()38遂迷()))))39后遂无问津者()()三原文填空1描绘渔人步入“桃花源”前看见的自然美景的句子就是,,,。
2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的句子是,,3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句子4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是5文中陆游《游等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卯年肢鸡豚”意境相近的一句就是6表明桃花源人与“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的句子是7表明桃花源与外界间隔之久的句子是,。
8说明桃花有人甘愿过归隐生活,不期望被外界打搅的句子就是9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别有洞天的总体感觉的句子是,。
10描绘桃花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就是,。
11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12描写渔人初见桃花林感受的句子是13整体表现桃花源人民生活安定恬静的句子就是,。
14表现社会环境平静的句子是,。
15整体表现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就是16最能够整体表现桃花源难于被外人辨认出的句子就是17最能够整体表现桃花源人生活和平欢乐的句子就是,。
八年上册 第21课《桃花源记》 答案
1、自查资料或上网搜索关于陶渊明的资料,整理后归纳在下面明确: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
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
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避世的因素。
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2、作品及写作的相关背景明确: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
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
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3、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阡陌(qiān mò)遂迷(suì)叹惋(wǎn )郡下(jùn )垂髫(tiáo )邑人(yì)俨然(yǎn )缤纷( bīnfēn )豁然(huò)诣(yì)骥(jì)4、归纳源自本文的几个成语世外桃源落英缤纷鸡犬不宁怡然自乐黄发垂髫豁然开朗无人问津与世隔绝学习研讨导入设计“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晋代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呢?它的“世外”到底表现在哪里?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八年级语文作业本答案人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作业本答案:21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这篇文章成为初二语文上册人教版第21课。
为方便大家学习,以下是分享相关练习答案,希望对你有用!1.(1)感到惊异(2)类(3)交错相通(4)从前的、旧的(5)到(6)渡口2.(1)作为对、向(2)于是、就竟然(3)寻找不久(4)做标记所做的标记3.(1)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1)沿着扶(2)都并/咸(3)邀请延八年级语文作业本5.(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起来。
6.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中安宁、和平、幸福的生活。
7.世外桃源。
现在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8.D9.C10.(1)汤敦甫摸了摸带子,里面没有钱,就叫他一块儿到家中拿钱。
(2)老翁这才害怕起来,可这头求饶。
11.不摆官架子,平等待人,有容人、容事的度量。
12.略(可以从景物描写、人物神态、精神面貌等方面入手。
)作业本答案:22短文两篇2.(1)出名(2)这(3)大(4)立(5)应当(6)多3.(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示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1)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2)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6.“爱莲”这一主观感受菊花牡丹隐逸者富贵者君子7.文中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种种美德,以孤傲清高的赏菊者和追名逐利的赏牡丹者衬托爱莲的作者。
通过衬托,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8.如高洁自重、谦虚正直、不趋炎附势等。
(只要结合莲的特点,言之有理即可。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21 桃花源记人教版课后练习六十九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21 桃花源记人教版课后练习六十九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线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并且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B、渔人甚异之。
(捕鱼的人很奇怪。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出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田间道路,交通方便,能听到鸡鸣狗叫。
B、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C、田间小路,交通相错,鸡鸣狗叫听得见。
D、东西南北交通方便,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并且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B、渔人甚异之。
(捕鱼的人认为他很奇怪。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读《桃花源记》,作者是从______ 、______ 、______三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解释多义字词寻寻向所志______寻病中______志处处志之______寻向所志______【解析】:第7题【填空题】读《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______的心情,“欲穷其林”中的“欲”字表现了渔人______的心理。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缘西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
渔人甚异之。
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配套练习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配套练习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配套练习答案一、1.B2. (1)咸全、都(2)缘沿着(3)寻随即,不久(4)规计划3.(1)“要”通“邀”邀请(2)“止”通“只”只有。
4. C5.(1)交通:古意为交错相通;今意为交通运输。
(2)妻子:古意为妻子和儿女;今意专指男人的配偶。
绝境:古意为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意为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出路的境地。
(3)如此:古意为像这样;今意为这样。
(4)无论:古意为不要说,更不必说;今意为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
6.(1)C(2)C(3)A(4)C7. (1)问/所从来(2)后/遂无/问津者(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8. B9.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先世避秦时乱二、(一)1.东晋陶渊明2.(1)通“邀”邀请(2)又(3)做标记(4)原来的,从前的3.表现出桃源人与世隔绝已久,外面的人从来没到过桃源,桃源人对外面时代的变化、战乱的频繁也一无所知。
4.表现了那里美丽祥和,安宁和平。
,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民风淳朴,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快乐。
5.可以从向往安宁和平的美好生活,厌恶黑暗的社会现实,同情劳动人民等方面回答。
(二)1.(1)春天收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
(2)荒草遮蔽了与外界的交通,鸡鸣狗吠互相唱和。
2.与“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一致。
3.描绘了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转乱,自食其力,和平宁静,古朴自然,怡然自乐的社会情境。
附:《桃花源诗》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⑴。
黄绮⑵之商山,伊人亦云逝⑶。
往迹浸复湮⑷,来径⑸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⑹,日入从所憩⑺。
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⑻。
荒路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⑼,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⑽。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⑾,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课后作业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基础练习1.陶渊明名____,字____,____时代人。
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成语来源于《桃花源记》。
3.比较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词语古义今义妻子无论绝境交通语段训练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解释下列词语。
(1)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2)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翻译句子。
(1)渔人甚异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表明渔人发现桃花林的时间是()A.暮春花落时 B.深秋季节,百花凋谢之时C.冬末初春时节,春水暴涨之时 D.初夏水涨之时8.“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的含义是()A.暗示渔人虽发现桃林,但却不知道它的确切地点B.沿着溪水走,没有留神路程的远近C.两岸景色很美,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很远D.带点神秘色彩,故弄玄虚9.第1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答:10.阅读第2段,用原文回答。
(1)反映桃花源不易被人发现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2)写桃花源环境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写桃花源宁静和平,人们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21、《桃花源记》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豁.然( ) 俨.然( ) 阡陌..( ) 怡.然( )垂髫.( ) 郡.下( ) 诣.太守( )刘子骥.()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具答之B.便要还家 C.欲穷其林D.止有剩骨3. 下面各句加点词都有不同解释,选出正确的一项。
(1)复前行,欲穷.其林。
A.穷苦,贫困 B.极端 C.穷尽,走到头(2)得其船,便扶.向路。
A.扶助、帮助 B.用手支持 C.沿着,顺着(3)此中人语.云A.语言 B.告诉 C.说(4)处处志.之A.作标记 B.标记 C.意志(5)寻.病终A.寻找 B.搜索 C.不久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①中无杂树,芳草鲜美..古义:______今义:______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______今义:______③率妻子..古义:______今义:______..邑人来此绝境古义:______今义:______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______今义:______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_(朝代)著名的诗人________,后人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为____________。
(2)①文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安定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下列的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
①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成语:___________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语:___________二、文段阅读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参考《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参考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题,试题有助于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
还在为找参考试题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参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题目一、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12——15题。
(共7分)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属:要:14、在文中找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写在下面。
(2分)15、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3分)二、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7分)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10、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参考《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参考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题,试题有助于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
还在为找参考试题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参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题目一、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12——15题。
(共7分)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属:要:14、在文中找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写在下面。
(2分)15、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3分)二、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7分)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10、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
21.《桃花源记》课后作业
21.桃花源记(陶渊明)练习卷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阡陌交通..魏晋()..,鸡犬相闻()②无论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④遂与外人间隔()⑤寻.病终()⑥后遂无问津.者()⑦悉.如外人()⑧便要.还家()⑨欣然规.往()⑩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⑾渔人甚异.之()⑿阡陌..交通()⒀不足..为外人道也()⒁便扶向.路()答案:①交错相通②更不用说③妻子儿子④隔绝⑤不久;⑥渡口。
(7)都,全(8)通“邀”,邀请(9)计划(10)类⑾对……感到诧异;⑿田间小路;⒀值得;⒁从前的,旧的;二、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3.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6.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8.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0.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1.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2.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3.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4.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答案:1.两岸几百步之内,没有别的什么树,芳香的野草鲜嫩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3.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5.其中来来往往的和在田间劳作的,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6.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7.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8.(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答案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答案《桃花源记》课后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1)豁然( ) (2)俨然( ) (3)阡陌( )( )(4)问津( ) (5)邑人( ) (6)诣太守( )(7)垂髫( ) (8)发髻( ) (9)两鬓( )2.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A.xin( )来问讯B.便yāo( )还家C.yun( )溪行D.xn( )病终E.欣然ɡuī( )往F.后su( )无问津者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A.舍: ( ) ( )B.着: ( ) ( )C.间: ( ) ( )D.率: ( ) ( )E.语: ( ) ( )4.给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加点并写出其古义及今义。
A.阡陌交通古义今义B.率妻子邑人古义今义C.来此绝境古义今义D.诣太守,说如此古义今义E.无论魏晋古义今义F.芳草鲜美古义今义5.指出下列各字在句中的词性及意思。
6.填空。
(1)*的作者是著名诗人,名,字,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朝。
*虚构了一个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2)《桃花源记》以为线索,按照桃源,桃源,桃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
(3)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7.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A.问所从来B.后遂无问津者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8.下面各句加点词都有不同解释,选出正确的一项。
(1)复前行,欲穷其林。
A.穷苦,贫困B.极端C.穷尽,走到头(2)得其船,便扶向路。
A.扶助、帮助B.用手支持C.沿着,顺着(3)此中人语云A.语言B.告诉C.说(4)处处志之A.同“讠志”,作标记B.标记C.意志(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A.断绝B.独一无二的C.穷尽D.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6)芳草鲜美A.色彩鲜艳美丽B.新鲜美丽C.味道好D.新鲜肥美(7)屋舍俨然A.好像B.整齐的样子C.严肃的样子D.严厉的样子(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A.延长B.推迟C.聘请、请D.伸展二、阅读阅读下列各文段,完成文后的有关问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21、《桃花源记》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豁.然( ) 俨.然( ) 阡陌..( ) 怡.然( )垂髫.( ) 郡.下( ) 诣.太守( )刘子骥.()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具答之B.便要还家 C.欲穷其林D.止有剩骨3. 下面各句加点词都有不同解释,选出正确的一项。
(1)复前行,欲穷.其林。
A.穷苦,贫困 B.极端 C.穷尽,走到头(2)得其船,便扶.向路。
A.扶助、帮助 B.用手支持 C.沿着,顺着(3)此中人语.云A.语言 B.告诉 C.说(4)处处志.之A.作标记 B.标记 C.意志(5)寻.病终A.寻找 B.搜索 C.不久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①中无杂树,芳草鲜美..古义:______今义:______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______今义:______③率妻子..古义:______今义:______..邑人来此绝境古义:______今义:______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______今义:______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_(朝代)著名的诗人________,后人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为____________。
(2)①文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安定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下列的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
①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成语:___________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成语:___________二、文段阅读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1 桃花源记习题精选七十六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1 桃花源记习题精选七十六第1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并且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B、渔人甚异之。
(捕鱼的人很奇怪。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不能用“都”解释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问所从来,具答之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让更多普通百姓的家底厚起来,让中等收入群体成为社会的主体,这是一幅人民群众公平分享世外桃源的绚丽画卷。
B、在鸳鸯湖和彩虹桥之间,宽阔的柏油公路蜿蜒伸展,沿途阡陌相连,绿山相接,炊烟袅袅,鸡犬相闻。
C、由于受到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沪、宁、杭等地的家禽生意无人问津,土鸡十元一只也没人买。
D、通过两周的学习培训,我真是豁然开朗,不仅学到了创业的基本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重新燃起了拼搏的雄心和对胜利的渴望。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线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选出对《桃花源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为了吸引读者,多处设置了悬念。
B、文章开头写桃林的美好,是为了渲染神秘的气氛,为下文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C、文章先写渔人偶然进入了桃源,结尾又写刘子骥寻而未果,前后矛盾。
D、“沿溪行,忘路之远近”是为下文找不到桃花。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忽逢/桃花林D、后遂无问/津者【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读课文《桃花源记》,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基础练习
1.陶渊明名____,字____,____时代人。
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成语来源于《桃花源记》。
3.比较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词语古义今义
妻子
无论
绝境
交通
语段训练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解释下列词语。
(1)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
(2)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句子。
(1)渔人甚异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表明渔人发现桃花林的时间是()
A.暮春花落时 B.深秋季节,百花凋谢之时
C.冬末初春时节,春水暴涨之时 D.初夏水涨之时
8.“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的含义是()
A.暗示渔人虽发现桃林,但却不知道它的确切地点
B.沿着溪水走,没有留神路程的远近
C.两岸景色很美,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很远
D.带点神秘色彩,故弄玄虚
9.第1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答:
10.阅读第2段,用原文回答。
(1)反映桃花源不易被人发现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2)写桃花源环境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写桃花源宁静和平,人们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1.第2段可分为两个层次,请用“‖”在文中标出,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拓展运用
(一)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给文中加黑字注音。
间()邑()延()语()
13.请你根据文言文断句常识,在原文停顿的地方,用“ / ”断句(本题不要求
加上标点符号)。
14.翻译“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
译:
15.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说了些什么?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叹惋?
答:
16.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答:
17.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答:
(二)
《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召手作推敲之势。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遂并辔而归。
留在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18.对加黑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岛初赴举京师(初:当初) B.始欲着“推”字(着:用)
C.遂于驴上吟哦(于:到) D.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具对:详细回答)
19.“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的正确译文是()
A.韩愈停住马,不很久,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
B.韩愈停住马,有很久时间,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
C.韩愈让马站起来,有很久时间,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
D.韩愈立住马,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
20.最能表现贾岛炼字全神贯注的一项是()
A.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
B.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C.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D.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答案
1.潜元亮东晋
2.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3.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
词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4.(1)整齐的样子(2)突然变得开阔敞亮(3)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来源:学。
科。
网Z。
X。
X。
K]
5.(1)渔人对所见到的情景感到非常惊异。
(2)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
的尽头。
6.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7.A
8.B
9.这段描写带点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10.(1)山有小口,初极狭(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
11.……豁然开朗‖…… 第一层:记叙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第二层:记叙
桃花源中人们宁静幸福的生活。
12.jiàn yì yán yù
13.人/惊/来/之/家/食/人/讯/乱/境/焉/隔/世/汉/晋/闻/惋/家/食/日/去/云/也
14.这个人(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见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到惋惜。
15.渔人说的大概是秦末以来的历史。
桃源人听后,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16.躲避战乱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没有剥削,人们生活自由快乐,所
以不再出去。
17.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
18.C 19.B 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