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区绿地系统布局

合集下载

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

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

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020年末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9 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46 平方米(含附属绿地),绿地率42%,绿化覆盖率为47%。

”长沙市人民政府昨日对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完成批复,同时还出台了《长沙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凡在规划区范围内有关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规划。

【目标】全国一流生态园林城市据了解,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分市域和都市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包括市区(即五个行政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一个县级市(浏阳市)、三个县(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总面积11819.5 平方公里,主要确定域内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和自然保护区范围;都市区范围包括市区,长沙县的星沙镇、暮云镇、黄花镇、梨镇,望城县的高塘岭镇、坪塘镇、丁字镇、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黄金乡,总面积1450 平方公里。

规划目标为,把长沙建设成为融山、水、洲、城于一体,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

实现“森林进城,园林下乡,城乡绿化一体” 的总体目标,形成“绿地公园化、庭院园林化、乡村生态化”的城市生态格局和以森林为主体、生物多样化、多功能、立体化的绿色生态系统。

【市域】一廊、四带、四区结构《绿地规划》表示,市域绿地系统空间布局结构以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为核心,构建“湘浏纵横,沩围含城”市域大绿色空间体系。

利用连云山、九岭山、沩山、大围山和湘江水立山水相间的城市开敞空间体系,形成“一廊、四带、四区”空间结构。

“一廊”:湘江生态廊道,即市域大绿色系统格局中的主轴。

建设沿江绿化生态保护带,中心城区范围内以景观性绿地为主,城区以外区域以生态绿地为主。

“四带”:浏阳河、沩水河、捞刀河、靳江河生态绿化带,结合湘江及大小湖泊、水库等水体形成交织成网的河道风光带,即市域大绿色空间的骨架。

沿河发展生态农业和林业。

“四区”:西部自然生态区、东部自然生态区、北部农业生态区、南部农业生态区。

西安市绿地规划分析

西安市绿地规划分析

3.7 绿地规划目标
为了实现创建指标,西安市继续以大树栽植、广种花卉、新建园林景观、提升绿地档 次为重点,为2014年9月申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努力冲刺:三年内计划栽植大树10万 株;加快建设公路、铁路、机场高速沿线60米宽的景观林带和30-50米宽的绿色廊道; 计划今年完成9个公园以及120个城市小广场(小游园)的建设;垂直绿化1700栋建 筑物。同时,大力实施拆墙透绿工程,共拆除约11000米院落围墙,把沿街的围墙拆 迁率提高到90%以上。15年后的古城西安,将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巨型公园”。 将在现有59处公园、绿地的基础上,新增8个大型综合性公园和7座历史文化公园。 预计到2020年,西安城市绿地面积总计将达35850万平方米(相当于西安市国土总面 积的三十分之一强),公园绿地达6005万平方米(相当于西安城墙内面积的近5倍), 防护绿地4800万平方米。届时西安市主城区人均拥有绿地面积达9.5平方米。人均规 划公园绿地面积为18m2,绿地率为50%,绿化覆盖率为55%。公共设施的绿地率不 低于30%,部分商业金融用地绿地率不应低于75%,新建各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40 %,市政公共用地绿地率为30%,道路的绿地率则为20%-25%。围绕西安城区的灞 河、浐河、沣河等8条河流和一、二、三环道路分别建设30-100米宽(在主要道路两 侧根据现场情况)的生态林带,与市区内的公园、广场、小游园等构成“珠落玉盘” 的大地格局,同时绿地斑块系统和绿色廊道系统相互结合形成“线上缀珠”的绿色空 间体系。再配以若干条200-500米不等宽的三环绿带、幸福林带、唐城林带、丰庆路 林带、渭河风景线、灞河风景线等花园式绿化带。
8个大型综合性公园 大雁塔曲江风景区(含曲江旅游度假区、大雁塔北广场及大慈恩寺)、汉城水 上公园、南郊森林公园、体育文化公园、草滩生态园、曲江南湖、大明宫皇宗遗 址公园、西安生态博览园。 7座历史文化公园 长安城遗址公园、大兴善寺、半坡遗址公园、阿房宫遗址公园、唐城遗址公园、 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青龙寺遗址公园。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特色分析——以宿迁、临沂、盐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特色分析——以宿迁、临沂、盐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本文主要分析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层面对城市特 色的塑造。
图 1 城市特色相关要素构成图 ( 根据段进《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规律与调研分析》修改)
1 城市绿地特色的构成
构成城市绿色空间的要素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无 论 是 自 然 的 、人 工 的 , 无 形 的 、有 形 的 , 人 文 的 、科 技的……都是组成绿色空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城市 总体形象的整合、塑造和强化、建设有深厚文化底 蕴 、有 鲜 明 形 象 特 征 的 城 市 , 有 着 无 法 替 代 的 作 用 。 城市绿色空间特色的塑造离不开宏观层面的城市绿
地系统规划的整体把握, 离不开中观层面的绿地详 细规划阶段的拓展和绿地设计阶段的完善。
一门时空艺术, 也是一门科学技术。每个城市都有特 定的自然地理环境, 有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 城市资 源可谓包罗万象。笔者认为要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布局层面体现其对城市特色塑造的贡献率, 首要前 提就是对城市资源进行梳理, 从空间特征、文化特 征 、产 业 结构 特 征 这 3 个 方 面 来 挖 掘 、提 炼 体 现 城 市 特色的资源要素, 并进行特色资源的整合(表 1)。 3.2 绿地系统规划强化特色手法分析
城市独具特色的自然风貌, 对城市 绿地总体特色结构起着决定性作 用。建议在绿地系统布局层面作宏 观调控, 形成城市特色骨骼框架
无形的历史文化和有形的历史遗 存是城市丰富的遗产, 也是城市 最富有灵魂的特色资源。建议对 资源进行分级, 有主次的分配在 各类公 园绿地中, 并作整体性 、全 面性安排, 形成城市的特色链
大 战 马 陵 山 革 命 烈 士 纪 念 塔 , 抗 日 址与纪念地( 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等) 全国著名的杂技之乡、淮剧之乡、烟 花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与介绍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与介绍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及介绍1、绿地规划背景在1999年2月5日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中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

1998年武汉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武汉市城市环境和景观面貌取得了很大改善,滨江滨湖的城市园林绿化特色初步形成。

为进一步适应武汉市城市功能提升,提高城市亲合力和个性魅力,继续实施以生态绿化景观为主体的城市人居环境创新,明确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根据国务院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决策要求,特制定《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是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为基础、依托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一项专项系统性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中有关绿化体系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2、规划策略和原则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本着建立良好的城市绿化生态和人居生活环境,突出战略性和超前性,构筑适应城市未来发展要求的绿地系统格局的指导思想,在规划中主要遵循如下原则:(1)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通过城乡绿化空间的均衡、协调和互联布局,树立大绿化观和系统观,确保在武汉市域城乡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背景和基础。

(2)体现自然山水和地域特色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武汉市丰富的山水空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绿地分布格局。

(3)突出生态优先和生态安全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以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生态框架的布局和园林植物的配植,确保武汉市的物种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4)强调因地制宜和可操作性结合武汉市实际,利用各种立地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多种绿地类型;并通过划定各类绿线,实行“绿线管制”制度,促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总则1、规划背景在1999年2月5日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中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

1998年武汉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武汉市城市环境和景观面貌取得了很大改善,滨江滨湖的城市园林绿化特色初步形成。

为进一步适应武汉市城市功能提升,提高城市亲合力和个性魅力,继续实施以生态绿化景观为主体的城市人居环境创新,明确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根据国务院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决策要求,特制定《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是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为基础、依托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一项专项系统性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中有关绿化体系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2、指导思想和原则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本着建立良好的城市绿化生态和人居生活环境,突出战略性和超前性,构筑适应城市未来发展要求的绿地系统格局的指导思想,在规划中主要遵循如下原则:(1)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通过城乡绿化空间的均衡、协调和互联布局,树立大绿化观和系统观,确保在武汉市域城乡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背景和基础。

(2)体现自然山水和地域特色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武汉市丰富的山水空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绿地分布格局。

(3)突出生态优先和生态安全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以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生态框架的布局和园林植物的配植,确保武汉市的物种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4)强调因地制宜和可操作性结合武汉市实际,利用各种立地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多种绿地类型;并通过划定各类绿线,实行“绿线管制”制度,促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者:刘丹王施施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13期刘丹1 王施施2(1.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辽宁沈阳 110006;2.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00)摘要:为保证有序的城市建设和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编制城市绿地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城市绿地系统内容包括编制、深化、落实绿地的指标、要求、内容。

充分利用人文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形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绿色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政府启动建设、公共投入、开发控制提供工作框架,指导近期发展建设的可操作性,控制落实长远规划。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市域绿地中心城区绿地绿线划定中图分类号:TU9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a)-0231-011 规划背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绿地专业规划的深化和细化,有效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

有助于推动城市建设成为国家园林城市。

2 现状分析采用地面普查和影像图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朝阳市区的各类绿地进行全面调查。

对园林绿化现状的有关资料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朝阳市现状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但公园绿地结构布局有待优化。

综合公园面积比例很高,特别是森林公园,面积大且多山地,不利体现综合性公园功能。

园林苗圃规划缺乏发展战略,苗木种类少。

外来树种大幅增多,应重视外来生物入侵对本地乡土生物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现状防护绿地以高速公路、河流沿岸防护林为主,自然植被生长一般;防护系统各绿地间缺乏有机联系,未形成网络。

道路绿化整体较好,绿化覆盖率高。

大部分机关单位绿化较好,绿地率高;大部分校园绿化率较高,有文化内涵;新建居住小区达标率高,绿化景观优美;老城居住区绿地少,缺乏活动设施和场地。

3 规划目标近期目标:调整绿地结构布局,完善绿地类型,加强城市公园绿地与防护绿地建设;道路、铁路、河流工业卫生防护绿地形成系统。

增加附属绿地的面积数量,加大精品绿地建设,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整体水平和品味,在近期内创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布局一、基本概念1、城市绿地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区,是市民生活的环境载体。

绿地一词的定义和范围,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称为开敞空间。

城市中的绿地对于城市的形态、功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它是城市的有几座城部分。

我国现行标准城市绿地是: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内覆有人工(或自然)植被的用地,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

2、绿地系统的定义及特征所谓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和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绿色有机整体。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整体性特征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同的绿地类型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绿地类型的有机结合使得整个绿地系统发挥更多的综合功效。

(2)层次性特征现代城市绿地系统都具有一定完的内部也随着时间、季节的更替转换,发生着变化,导致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整的层次结构体系,按照规模及精细程度可以从大到小分为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

(3)互动性特征包括绿地系统各层次、要素内部的互动和绿地系统与城市其他系统间的互动。

(4)时间性特征绿地系统是一种有生命的系统。

根据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植物景观会随时间、季节、年龄逐渐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绿地系统的时间性演变特征。

(5)开放性特征城市绿地是城市环境中唯一有生命的面向每一个居民的市政基础服务设施,是向公众开放的开敞空间。

二、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提供生态产品城市绿地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重要的生态产品生产者。

(1)城市绿地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城市低空范围内调节和改善城区的碳氧平衡,缓解和消除局部缺氧,以改善局部地区的空气质量。

重庆绿地系统规划

重庆绿地系统规划
重庆市城市区绿地系统规划
• 1.1城市现状 • ⑴范围面积广,区
域差别较大
• 城市区涉及范围渝 中区、大渡口区、 江北区、南岸区、
• 沙坪坝区、九龙坡 区、北碚区、渝北 区、巴南区九个
• 行政区旳全部辖区,
• 2023年城市区总人 口618万人,其中 城乡人口521万人, 属于特大城市规模。 城市区适宜建设用 地面积为1393.5平 方公里,不宜建设 用地面积2083.7平 方公里,禁止建设 用地面积1994.7平 方公里,可利用旳 后备土地资源极少, 人均拥有土地资源
图2 山水格局分析
• 1.2 绿地概况
• 城市区绿地由生态绿地 和建成区园林绿地两部 分构成。2023年城市区 绿地总面积1715.28平 方公里。其中生态绿地 1653.36平方公里,占 绿地总面积旳96.39%, 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 61.92平方公里,占城市 区绿地总面积旳3.1%。 建成区绿地率19.61%,
图6 重庆市城市区绿地 系统规划
• ⑵合理细化绿地规划指标
• 我国从2023年开始,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 这4项指标来指导城市绿地建设,但这些绿 地指标在实践中存在着明显旳不足。因为 各地气候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旳差别, 绿化旳成本和难易程度也有所不同面积就较小;规模适中旳 城市,人口密度较低,人均绿地面积就较 高。所以,统一旳绿地指标极难真实全方 面地反应出不同城市绿地建设旳实际质量
图4 土地合适性分析
• ⑷生态观 应用“反规划理论”, 优先拟定 生态最敏感旳区域,作为保护禁建区,规划 旳要点从拟定开发建设项目,转向各类脆弱 资源旳有效保护利用和关键基础设施旳合理 布局(图4)。规划经过绿地空间构造,影 响城市空间构造,确保城市山水格局旳完整 性。提出需要着重保护“两江、四山”旳宏 观自然山水生态格局。增强 “四山”森林 生态景观,确保水源涵养,建立城市生态保 护旳绿色屏障。加强主城西部槽谷和郊区北 部水源保护,郊区北部以及东南部建设氧源、 冷源基地。针对城市区南北向生态廊道发育, 而东西向生态联络较弱旳实际,着重加强东 西向生态廊道建设,使城市区景观生态格局 最优。最大程度降低城市开发与资源保护旳 冲突,保护山体和江河景观,构筑生态廊道, 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城市生态系 统内稳力,维护城市区城市生态系统平衡。

重庆绿地系统规划

重庆绿地系统规划

图6 重庆市都市区绿地 系统规划
• ⑵合理细化绿地规划指标 • 我国从2002年开始,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和
城市绿化覆盖率这4项指标来指导城市绿地建设,但这些绿地指标在 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由于各地气候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的 差异,绿化的成本和难易程度也有所不同,规模大的城市,人口密度 高,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小,人均绿地面积就较小;规模适中的城市, 人口密度较低,人均绿地面积就较高。因此,统一的绿地指标很难真 实全面地反映出不同城市绿地建设的实际质量和水平。根据都市区城 市空间布局层次以及主城区城市布局结构,考虑到各区域差异较大, 规划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都市区建城区绿地指 标和都市区区域绿地指标两大指标体系。都市区建成区绿地指标分为 城市总体绿地规划指标、各行政区绿地规划指标、城市中心区绿地规 划指标和郊区城镇绿地规划指标。其中各行政区绿地指标是规划中专 门设立的,因为城市总体规划按片区、组团(功能区)进行空间界定, 与现行的行政区划范围有较大差异,为便于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本规 划按行政区区划原则,提出了各行政区规划建成区绿地规划发展最低 控制指标。在区域绿地方面,重庆特有的地形地貌使建成区外一些风 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绿地(G5)对城市生态环 境作用明显,本规划借鉴深圳市的作法,建立了都市区区域绿地指标 体系,以全面反映重庆市都市区的实际生态环境水平。 • ⑶建设项目配套绿地指标
• 2 规划探索
• 2.1 规划理念
• ⑴系统观 基于对城乡统筹发展重要性的充分认识,规划范围从重视规划建成区扩展到对规 划区范围全方位的关注,突出强调城乡绿化统筹发展。规划将都市区的郊野公园、森林公园、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绿化隔离带、生态农田区及河流水系纳入整个绿地系统之中,并 从生态、景观、人文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控制性要求。在重要山体、风景林地、重要湿地、 水源涵养地、生态恢复地规划设立了16个郊野自然公园,形成都市区内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地 之一。同时,结合现有10个森林公园的特色,补充或新增游憩娱乐及基础设施。以期处理好 城区绿化与郊区绿色空间的关系,构筑以主城区为核心,覆盖整个都市区范围,城乡一体化 的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对城市的环境、生态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好的绿地系统规划可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

1. 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是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提供优雅、可持续和可访问的绿色空间,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并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2. 绿地系统的功能分区:根据绿地的功能和使用需求,绿地系统可以分为公园、植物园、游乐场、运动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

这些功能分区的位置和规模应该能够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并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3. 绿地的规模和布局:绿地系统规划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模和布局。

大型城市应该有大面积的绿地,以满足大量人口的休闲需求。

绿地的布局应该合理,覆盖城市的各个区域,并与其他的城市设施相互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4. 绿地的设计和建设:绿地的设计和建设应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尽量保留和利用城市自然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绿地的设计应注重景观效果,使人们在其中能够得到放松和享受。

同时,要灵活运用各种植物和景观要素,创造多样化和富有特色的绿地空间。

5. 绿地的管理和维护:绿地系统规划不仅要考虑到绿地的设计和建设,还要考虑到绿地的管理和维护。

绿地的管理应该有一个完善的机构和体系,负责绿地的日常管理、环境保护和维护工作。

绿地的维护要及时、高效,确保绿地的整洁和安全。

6. 绿地的环境效益:绿地系统规划不仅对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可以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

绿地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增加城市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绿地系统规划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并与其他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工作相互配合。

只有做好绿地系统规划,才能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

城园林绿地系统布局

城园林绿地系统布局

三、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的形式

1、块状绿地布局。
2、带状绿地布局。
3、楔形绿地布局
4、混合式绿地布局
1-2-4城市园林 2、因地制宜、实际出发。
3、均衡分布、比例合理。
4、合理安排、远近结合。 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的目的与要求 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目的。 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化城市最佳环境系统。 其体现在保护与改善城市自然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城市生态平衡, 美化城市景观,强化审美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生产、生活、娱乐、健康所 需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优越条件。 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要求 布局合理,指标先进,质量良好,改善环境。

石家庄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石家庄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石家庄城市未来发展趋势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石家庄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石家庄市的城市定位:中国经济增长第三引擎中的重要支点,首都经济圈的第三级,冀中南经济圈的经济振兴中心,河北省省会,中国医药之都,华北中南部的物资集散和交通枢纽。

建成产业强大、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功通完备、文化先进、交通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

空间发展战略:整合重构,空间向北。

城市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向北,高端职能向北向西,基本职能向东向南,在继续建设老城区的同时,要加快滨河新区的规划建设,同时尽快启动四组团县(市)与主城区的同城化建设,使组团县(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组成部分。

一、城市布局石家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城三区三组团”。

■一城即中心城,包括现状主城区以及正定古城及其高速公路以东地区,是城市公共服务职能的聚集地区和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的核心区。

中心城区依托正定历史文化名城构筑石家庄“一河两岸”发展新格局,城市空间结构概括为“两带三轴多中心”,规划建设用地500平方公里,人口500万。

■三区即中心城内由滹沱河和京珠高速绿带分隔的三个建设区,包括老城区、滨河新区和。

老城区位于滹沱河以南、京珠高速公路以西,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文化娱乐、商务办公、信息流通、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

滨河新区位于滹沱河以北,重点发展行政办公、会展旅游、文化体育、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职能。

东部新区位于京珠高速公路以东,滹沱河以南,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及研发中心。

(一)老城区改造1、旧城改造:推进62个占地50亩以上的旧城改造项目拆除建筑203万平方米,推进主路沿线62个占地50亩以上的大型旧城拆迁改造项目,其中正在实施的32个。

重点抓好正在实施的开元环球中心、远洋商贸城、“万象天成”商务城、“金世界”商业中心、“南花园”步行街、北方药博园、新华和南三条市场升级、大经街改造、缔景城、联邦名都等10个精品亮点区域建设项目。

重庆市规划局加快编制主城区广场布局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

重庆市规划局加快编制主城区广场布局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工作会议。宁波市副市长苏利冕 、 市政府副秘 书长叶剑 呜及 市政协城 建
工委 领 导 、九 三 学社 领 导 、 县 ( ) 各 市 、
区分管领导 、各县 ( ) 市 规划局长 、市
规 划 局 中 层 以 上领 导 干 部 、 规 划 分 局
重庆 市规 划 局加快 编制 主 城 区 广 场 布 局 规 划 和 绿 地 系统 规划
施 ,其中两江四岸地 区,作为该市集中
展现城市形象和环境 品质的重点区域 , 在规划 中着重考虑 为体现 山水之城空间 特色和重大设施 的预 留地。
( 庆 市 规 划 局规 划处 ) 重
JX 3 09 7 SX0/ 0 3 2
认 为 ,市 规划局在过 去 的一 年中贯彻
落实 《 乡规划法 》 城 措施有力 , 乡规 城 划研究工作 得到有效加 强 ,城 乡规划 编制体系进一 步完善 ,规划服务水 平
《 津 市 地 下 空 问 规 划 管 天 理条例 》于 3 1日起施行 月
本刊 天津讯 《 天津市地下 空间规
促调提供 良好的服务保 障》 报告。住房 和城 乡建设部驻南京、 杭州 、 宁波规划 督察 组组长谢 志平 介绍 了城 乡规划督
察条例及相关事项 。
着力强化对广场 、 绿地等城市开敞空间

致 , 划了创新驱动 , 明增长 ,名 规 精
城 导 向和 协 调 发 展 战 略 。
《 充分发挥规划先导 引导作用 ,为保增
研究 , 是进一步落实重庆市委 、 市政府
关 于建 设 “ 大重 庆 ” 的重 要举 措 。重 五 庆 市规 划局 将依 据 市 政府 批 准 的规 划 ,
实行 统 ~ 规 划 、统 筹 安排 、 综合 开发 、 合 理 利 用 , 分 考 虑应 急 防灾 、 民防 充 人

城市自然绿地体系框架

城市自然绿地体系框架

城市自然绿地体系框架近年来,人们对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越来越重视,对绿地系统的理解从过去把园林绿化当作单纯供游览观赏和作为城市景观的装饰和点缀的性质,向着改善人类和生态环境,促动生态平衡的高度转化;向城乡一体化,走大环境,大绿化建设方向转化。

很多城市提出了山水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构想。

本文针对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就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框架结构和布局形式,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1、建立绿地网络系统,形成绿色空间体系城市要持续发展,就要健全气流通道,恢复城市外部生物的正常输入和主城区生物的自然调节,使城市的动植物群落之间相适宜。

长沙市斑块状的城市公园绿地只有与线状绿地或较宽的廊状绿地相接合,互相衔接连片,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使生物种类繁多,从而稳定的叠加地发挥绿色生态效益。

成片成网的绿地林带,其环境、生态效益是其它任何形式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建立绿地网络系统,是提升长沙市生态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的根本途径。

以下是长沙生态绿地网络系统规划采用的几种布局形式:环城林带是城市的“绿色项链”,它不但为城市提供大量绿地,也为都市人带来一个绿意盎然的休闲世界,同时,防止城市无节制扩展起着重要作用。

长沙市是我国“火炉”城市之一,建立环城林带还能有效改善长沙“热岛”效应。

环城林带建设一直被世界各城市重视。

英国伦敦的环城绿带宽度13~24公里不等,涉及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国内很多城市正在兴建环城林带,其中上海市2010年远景规划紧贴外环线道路外侧,蜿蜒环绕整个上海市区一圈建立了环城林带,总宽度500m,全长97km,总面积7241公顷。

长沙市规划在绕城线两侧各控制100米用地(其中河东南绕城线内侧100米,外侧400米)实行环城林带建设,全长97公里,涉及面积2000公顷。

其布局形式采用长藤结瓜式,在沿线用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适当放宽,规划布置大型的公园,50米以内规划以乔木为主的开放性纯林带。

长沙市的环城林带虽然在总体骨架上跟其他城市存有相同点,但其内容强调了自己的特色,环城林带经过地区历史人文景观(遗址)多,重点突出长沙历史文化和山体、江河滨水、洲等景观特色地带,并按“城市与自然共存”的原则,重视城乡结合和大环境绿化。

双碳目标下徐州市城区三源绿地系统构建与优化布局研究

双碳目标下徐州市城区三源绿地系统构建与优化布局研究
1 36 2023ꎬ Vol 43ꎬ No 16
农业与技术 ※园林园艺

双碳目标下徐州市城区三源绿地系统构建与优化布局研究
刘昌祺 徐欢 李红
严重ꎬ 高值区、 低值区分异明显ꎮ
全局自相关检验的基础上ꎬ 利用局部空间自相关中的
热点分析 ( Getis - Ord Gi) 工具对评价结果进一步分
析ꎬ 可以得知城市绿地碳源、 碳汇空间匹配程度指数
高值或者低值在空间发生聚类的位置ꎮ
2 研究结与讨论
2 1 城市碳汇强度识别分析
徐州市主城区植被覆盖度差异较大ꎬ 呈现北低南
_ 2851)
作者简介: 刘昌祺 (1999-) ꎬ 男ꎬ 硕士在读ꎮ 研究方向: 城乡规划ꎻ 通讯作者李红 ( 1983 -) ꎬ 女ꎬ 博士ꎬ 副教授ꎮ 研究方向: 园林规划
设计理论与实践ꎮ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园林园艺 农业与技术 2023ꎬ Vol 43ꎬ No 16 13 7
的各种信息ꎬ 设一区域内在采样点位置 S i 处的观测值
为 Z ( S i ) ꎬ i = 1ꎬ 2ꎬ 3ꎬ ꎬ nꎬ 则在预测点 S 0 的估
计值可以通过周围 n 个采样点的观测值的线性组合来
求取ꎬ 公式:

Z( S 0 ) =
∑ λ Z( S )


i=1
(3)

式中ꎬ λ i 为采样点 S i 的权重ꎮ
(1) 可以得到徐州市主城区绿地及绿地植被覆盖率数
据图ꎬ 见图 1ꎮ
(2)
W max - W min
式中ꎬ CE i 为城市绿地中 i 处的城市碳排强度识别
值ꎬ 取值范围 (0ꎬ 1] ꎻ W i 为城市中 i 处的碳排数据ꎬ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
• 4、加强立法工作和执法力度
•六、城市绿地系统文件的编制
6.1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 资料的收集工作应该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查研究结合进 行
1) 城市概况 a.自然条件:
气象资料、土壤资料、地质资料、植被资料、各类自然灾害资料 b.社会条件 历史与文化资料:历史资料、城市发展史料、民族与民俗情况 经济与社会资料:国民经济情况、人口情况 c.环境状况: 城市的主要污染源、重污染分布区、污染治理情况和环保情况等
•城市防护绿地应满足工业卫生、生态保护、交通地带 和城市组团的防护要求。
•楔形绿地的布置应满足减少“热岛效应”、调节小气 候等要求,应利用夏季盛行风向以及自然地形、水系等 条件
•城市带状花园绿地的设置应满足道路景观、滨河景观、 铁路景观以及生态保护布局要求。
• 二)、布局目的 • 满足全市居民方便的文化娱乐、休憩游览的要求。 • 满足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安全的要求。
• 达到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的目标。
• 满足城市景观艺术的要求。
三)、布局形式 1、 绿地分布的基本模式
•点状、环状、网状、带状 放射状、楔状、指状等
组合方式:点网状、环网 状、环楔状、放射环状、 放射网状
2 绿地系统的标准形态
•中心绿地 •环状绿地(点状绿地) •楔状绿地 •郊区大面积绿地
5.1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1)植物物种多样性规划
(本植物气候带园林植物物种的发掘与应用;相邻植被气候带园 林植物的引种与应用;建立良好的种质资源保存、繁育基地等)
(2)植物基因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 (3)生态系统多样性规划 (4)景观多样性规划 (5)珍稀濒危动植物的保护
(就地保护、迁地保护)
(6)保护措施

长春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之主城区公园绿地规划建设浅析

长春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之主城区公园绿地规划建设浅析

2018年第9期现代园艺长春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之主城区公园绿地规划建设浅析惠大东(长春市儿童公园,吉林长春130041)摘要:从长春市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和森林城市等方面浅析了绿色宜居森林城的内涵,对主城区构建“一轴、两环、线网、多园”的主城区绿地系统结构,逐步增加市级大公园、区级公园、微绿地、滨水带状公园、林荫道数量,建设亲近自然的城市森林绿地网络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生态绿地;规划;建设1研究的背景及目的1.1研究背景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确立了生态文明在建设中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长春市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上确定,要全力推进城市森林、绿地、水域和湿地建设,加快建设城市森林,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真正把长春打造成天蓝、地绿、水净、城美的宜居森林城。

1.2研究目的十八大后,长春市提出“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通过实施“百百千”工程,加大主城区绿地建设力度,相继启动建设了清水音公园、北海公园、芳草公园、福园、英俊公园、沿河社区公园、富强公园、力旺湿地公园、雾开河公园、百花园、湿地园等24座,截止2017年底,全市对外开放的公园绿地133个。

2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浅析主城区绿地系统是人工化的生态空间,也是绿色宜居森林城建设最主要的空间载体,是城市实现500m公园绿地、塑造城市空间特色的基础。

将城市公园等绿地斑块结合城市水系、道路绿地体系,构造“点、线、面”相结合、多层次、多样化的亲近自然的城市森林绿地网络。

2.1长春市主城区绿地统计分析将长春市主城区公园绿地按面积分为6类:小于2km2、2~5km2、5~10km2、10~20km2、20~50km2、大于50km2。

公园绿地规模呈“杠铃型”,缺少中小型规模。

主城区公园绿地总和30.14km2,其中规模小于2km2绿地数量最多,其面积占城区公园绿地面积的22.78%,居6个等级的第2位;大于50km2的大公园有6个,其面积占城区公园绿地面积的35.69%,总面积最大,局6个等级的第1位;2~5km2、5~10km2、10~20km2和20~50km24个等级面积较少,且远低于其他2个等级。

阳泉市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阳泉市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第3 9卷 第 3 6期 2 3 2・ 2 0 1 3年 1 2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 HI T E C TUR E
Vo 1 . 3 9 N o . 3 6 De e. 201 3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3 ) 3 6 — 0 2 3 2 - 0 3
阳 泉 市 主 城 区 绿 地 系 统 规 划
魏 彩 虹
( 阳泉市规划设计 院, 山西 阳泉 0 4 5 0 0 0)

要: 分析 了阳泉市 自然 、 社会 、 经济 、 环境等状况 , 根 据整体优 化、 因地制宜 与景观多重价 值等原 则 , 对 主城 区绿地 系统 规划进
行 了研究 , 形成 了“ 绿色基 质、 绿色廊道 、 景 观节点” 的空 间格局 , 以促进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
21. 05 h m。

“ 二廊 ” 指沿桃 河 、 南川河 。两侧根 据实 际情况 规划 绿地 , 形 成较高标准 的绿色生态走廊 。
桃河市 区段从坡 头 收费 站一 五渡桥 , 利 用桃 河滩 槽 空间 , 布 截至 2 0 1 2年年底 , 市 区现有规模较 大 、 相对封 闭的住 宅小 区 置绿化 和活 动场 地 , 引导城 市风 向 , 为市 民提供 游览 、 休息、 运动 3 4 8个 , 居住区绿地 3 4 8块 , 面积 为 1 0 8 . 0 3 h m ; 全市共 有园林 绿 的景 区, 同时结合水 系 串联 城市 中心公 园 、 香 岛公 园 、 保 晋公 园 、
效 益。截 止 目前 共建设各类防护绿地 1 2 9 . 6 5 h m 。
c . 广场用地 。
阳泉市 区的城市绿地 系统 , 按照“ 二廊 、 六片 、 多点 ” 的结构模 式进

城绿地系统空间布局的结构主要有

城绿地系统空间布局的结构主要有
长春市绿化指标与全国城市绿化标准
15
1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相关理论
2
长春市城市概况
3
长春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变迁
4
长春市现行绿地系统布局特点分析
5
长春市绿地系统布局存在的问题分析
5
长春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发展方向
16
四、长春市现行绿地系统布局特点分析
长春市结合城市本身的自 然绿色空间特征和城市总体 规划,长春市绿地系统的规 划布局模式可以概括为:“ 一脉”、“一链”、“二环 ”、“多园”、“线网”的 布局形式,构筑以中心城为 核心,覆盖整个城市,城乡 一体化绿地系统,使园林绿 地的生态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
长春市绿地系统规划图
17
“一脉” 指伊通河水系。结合河道整治,建成以河道为骨干的
,河两侧的绿色走廊,形成绿色生态屏障,规划在伊通河两侧根据 实际情况预留50—200米的绿地,形成高标准的生态防护体系。
“一链” 指穿城水系绿链。沿东新开河、串湖、永春河、小河
沿子河等四条水系,结合雁鸣湖、西湖、八一水库、伊通河上、下 游湿地形成的环河道、库湖绿化带,包括沿线高绿地率、低密度建 设区共同构筑而成的环型绿带。
6
1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相关理论
2
长春市城市概况
3
长春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变迁
4
长春市现行绿地系统布局特点分析
5
长春市绿地系统布局存在的问题分析
5
长春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发展方向
7
二、长春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变迁
1、城市职能的演变
长春市位于吉林省和东北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建城200多年以来,城市职能 从单一功能为主的农业型城市,逐步发展为地域性的中心城市,先后经历了4 个发展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圈 都市区生 态绿地保 护圈
7
两网
水系网、 道路网
四环 环城墙绿化 环带、城市 二环路绿化 环带、绕城 公路绿化环 带、西咸绕 城路绿化环 带
六区 渭河CBD观光 区、古城商贸游 憩区、曲江文化 休闲区、临撞国 家旅游度 假区、秦宫文化 观光区、咸阳城 市游憩区
8
四带 秦岭生态旅游带 帝陵文化风光带 四大遗址文化带 古都历史文化带
1) 环:以明城墙内的城区为中心,采用内一环外二环,即中环套小环,大环套中环, 加放射性的景观视廊布局。 2)网:为主城区的道路网,是城区的骨架部分,南北、东西向相互交错连接,形成 棋盘式的城市的绿地经脉。 3)楔:从城市外围渗入主城区的五个绿楔,构成贯穿全城区的绿色景观廊道。 4)园:以市级综合公园和大量区级公园均匀分布在市区的各个区域,充分拓展城市公 园绿地,依托现有的绿地格局,形成能体现西安市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 市景观。
八廊 指八条沿河生 态带,在渭河、 灞河、浐河、 沣河、涝河等 河流两岸形成 防护林带,成 为西安市的绿 色廊道。
特色景区的分区规划
山水景观区—依托都市区良好的资源,秦岭北麓的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等,将
自然植被与区内水系紧密联系,形成山环水绕的格局;
帝陵风光区—渭河北岸众多帝陵在生态建设和恢复的前提下,展现都市区的历
5
三、市域绿地布局结构形式
一心、一轴、一圈、两网、四环、四带、六区 、八廊、多斑块
一心 以西安市明城墙内为核心形 成的 景观中心
多斑块 指都市区范围内按层级展开的公园体系
6
一轴 渭河绿色景观轴。自东向西绿化景观节点分别有:径渭生态湿地、溺河入渭国家级 生态湿地、CBD核心水景区、秦宫遗址、洋渭生态湿地、咸阳湖城市水景区、明清古城 遗址、涝河生态湿地。
2
西安市区域图
3
古城墙
秦始皇陵兵马俑
西安钟楼
4
半坡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二、城市绿地现状
截至目前,西安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2158.55万m2,绿化覆盖面积15186.19万m2,公园绿地面积 3561m2. 建成区绿地率32.95%,绿化覆盖率41.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4m2. 现有公园63处,绿地小广场399个。 预计到2020年,西安城市绿地面积总计将达35850万平方米,公园绿地达6005万平方米(相当于西 安城墙内面积的近5倍),防护绿地4800万平方米。届时西安市主城区人均拥有绿地面积达9.5平方 米。 规划中对未来城市绿地率作出了明确规定,公共设施的绿地率不低于30%,部分商业金融用地绿地 率不应低于75%,新建各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40%,市政公共用地绿地率为30%,道路的绿地率 则为20%-25%。
景观过渡区—浐河、灞河、沣河作为城市重要河流在做好水环境治理的同时,
加大沿岸绿化环境的改造工程,使其成为城市两条绿色风光带。
生态区—括秦岭山区,渭河与灞河、浐河、沣河、涝河等的下游河段,以林草
植被恢复和保护治理为主,严格控制开发,保证水源安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
西安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1
一、西安市简介
1.西安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位界,西以太白山地及 青化黄土台塬为界,南至北秦岭主脊,北至渭河。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 积1066平方公里。境内河流主要有渭河、泾河、石川河、黑河、涝河、灞河、浐河、 沣河、戏河、零河等,素有“八水绕长安”之说。 2.这里有全世界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以及面积达108平方公里的周秦汉 唐四大遗址;世界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半坡母系氏族村落遗址。秦始皇陵、长 陵、杜陵、茂陵、昭陵、乾陵;有慈恩寺塔、钟楼、骊山、鸿门宴故址、咸阳古渡 等古迹。 3.总面积9983Km2,市区面积1066Km2,建成区面积369Km2,常住人口846.78万。 4.市区内整体地形趋于平坦,南高北低,现主要有12个区,未央区、灞桥区、雁塔 区、莲湖区、碑林区、新城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高新区、经开区、曲江 新区。 5.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
四环,即环城墙绿化环带、城市二环路绿化环带、绕城公路绿化环带、西 咸绕城路绿 化环带,
八带,即径、渭、沪、溺、搞、橘、洋、涝河生态景观防护林带。
十廊道,主要是都市区对外联系的十条城市干道的绿化景观带。
多核心,包括大雁塔曲江风景区(含曲江旅游度假区、大雁塔广场及大慈恩寺)、汉城 水上公园、南郊森林公园、体育文化公园、草滩生态园、曲江南湖、西安生态博览 园(含西安市秦岭野生动物园、秦岭植物园、园艺博览园)、香柏里公园、白马河公园 和淬东公园。通过水网、路网组成的绿色廊道,使主城区形成纵横交错的廊道体系, 进而将主城区内的一些公园、遗址绿地等核心斑块串联起来。
高新开发区—体现现代工业形象,凸现工业建筑简洁明快的风格,绿化风格简
洁明朗,体现现代城市的文化。充分利用新建区的优势,形成以自然为主的风 景线,创造优美的景观和绿色生态系统。
9
四、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1、规划结构形式:以公园为主体,以渭河百里生态景观绿化轴为依托,以四大遗
址文化带和古都历史文化带为纽带,以八条水系生态景观绿化带和四条环形道路绿化 防护带为骨架,加上纵横分布的道路绿化带构成完整的网络,网络内的公共绿地、附 属绿地等各种绿色空间合理布置,组成一个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点、带、网、 片互相关联的城市绿地系统。可总结为:公园为主、游园呼应;水路环绕,街景为骨, 绿廊为络,点在网中,片在城内,四环八带十廊道多核心的结构形式。
史文化积淀和人文研究史料;
古城风貌区—棋盘路网和九宫格局将十三朝古都的风貌展露无疑,现代文明与
历史精髓有机结合;
遗址文化区—对周、秦、汉、唐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完
善都市区文化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湿地景观区—承渭河轴线的沪溺湿地公园、溺河入渭湿地公园、洋渭湿地公
园和涝河湿地公园,将湿地保护、河道景观、观光旅游和生态建设集于一体, 是重要的生态绿地斑块。
10
11
2、主城区绿地系统布局
根据城区布局特点和现有绿地分布状况,主城区绿地系统布局按环、网、楔、园四个 空间层次进行安排。具体表现为:以主城区绿地系统为核心,以渭河绿色景观廊道为 绿轴,以都市区大环境生态绿地为绿地圈,以西安市的一环、二环、三环和西咸绕 城四个绿环及十条对外快速城市干道绿廊为生态绿地网络的框架,以四个文化观光 片区和六大观光生态区以及散落于主城区的综合性公园为城市生态绿地斑块,组成 一个“心、轴、圈为主体,环、廊、网为基础,带、区、片相交融”的生态园林绿 地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