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纲要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纲要第一部分
【诗文革新运动】北宋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不仅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而且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究“气格”,产生“以文为诗”的现象,所以人们习惯于将发生于北宋中叶的这场文学变革称为诗文革新运新。欧阳修在这场运动中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
【欧阳修】今江西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简·欧阳修诗的散文倾向,及其《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的风格特色】
【开创宋代诗风的重要作家】
梅尧臣
苏舜钦
【简·梅尧臣诗歌艺术特点,其《陶者》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1、诗歌艺术特点:梅尧臣作诗追求“苦硬”、“瘦劲”,喜欢平淡的风格,其实是要求平淡其表,深邃其里,内核“深远”,淡而屡深。梅诗的“平淡”具备这样的特点: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不仅是梅尧臣的创作追求,也是宋诗的一种审美取向)
2、《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此诗反映农村贫户的艰难生活,对农民寄寓深切的同情,对官吏的欺诈奴役行径表示极大的愤慨,具有深刻的批判现实意义。诗歌语言朴素平易,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描写中,蕴涵着真实深刻的思想感情。
【简·苏舜钦诗歌风格特点,其《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的艺术特色】
2、苏东坡的散文创作:今存苏轼各体散文约四千余篇,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文学颠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著有《东坡全集》等。
【简·苏轼小品文的写作特点】苏轼的小品文,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寓有旷观达识和至理深情,不但言之有物,而且物皆着我之色彩,是其散文中饶有趣味的妙品,以篇幅短小、写作随意的书礼、题跋、杂记和随笔为主要文体样式,大都作于他贬谪期间。其写作特点是信手拈来,漫笔写成,或寓情,或寓理,或寓气,或寓识,嬉笑怒骂皆为文章;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作者历经磨难而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及其富有生活情趣的心灵,是他性格的升华和思想的结晶。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章上古神话1.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

它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上古先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2.产生: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雷电、地震、干旱、洪水这些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现象,面对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神秘和敬畏的心理,并由此幻想出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来理解自然和社会。

原始先民的世界根据这种幻想的秩序得到了重新的安排,神话由此产生。

3.存在形态:一、出土材料中有大量远古的神形刻绘。

二,先秦文献中保存了大量的神话。

诗集如《诗经》《楚辞》;史书如《左传》《国语》;诸子如《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4.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部以动物图画为基础、“备百物,知神奸”的巫师所用的图画文献。

全书十八卷,约三万一千字,包括《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

内容宏富,记述了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各方面的内容,包罗万象,堪称我国古籍中蕴珍藏英之最者。

5.《穆天子传》西晋“汲冢竹书”之一。

记载周穆王西巡史事。

乘八骏马,从宗周出发,一路征战,西至于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饮酬酢的神话故事。

6. 上古神话的类别和内涵1)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神话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人从哪里来?盘古开天,女娲炼石补天,女娲造人2)洪水神话3)以战争为主题神话4)关于发明创造的神话7. 上古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1)深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现实苦难的深切体验2)重生爱民意识3)抗争精神第二章《诗经》1.《诗经》的有关文献知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原名《诗》,又称“诗三百”。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诗》被尊奉为垂教万世的经典,从此便被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称为《诗经》。

共305篇。

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一,《诗经》时代、地域及作者(一)确切年代已难一一考定,但大致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

第一部分 中国文学简介

第一部分 中国文学简介

第一部分中国文学简介一、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二、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三、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诗歌)四、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五.魏晋南北朝文学六.唐代文学七.宋代文学八.元代文学九.明清文学十.代近文学(1840-1918)十一.现代文学(1919-1949)十二.当代文学(1949-2000)第二部分外国文学(一).外国古代文学(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17-19世纪的欧洲文学(四).19世纪欧洲美洲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五).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第三部分中国文学作品及作者简介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二、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三、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四、先秦历史散文五、先秦诸子散文六、汉著名文学家——贾谊七、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作家八、司马迁与《史记》九、班固与《汉书》十、汉乐府民歌一、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二、二、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三、三、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诗歌)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文。

高考必备文学常识

高考必备文学常识
乐府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在全国收集民间歌谣。
○2后人把这些经过乐府机关整理的民间歌谣也称为乐府即乐府诗。
○3再后来就把后人仿照乐府诗创作的诗歌也称为乐府。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
诗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
峰。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为“乐
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楚辞”是一种诗体因《楚辞》一书而得名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
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
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二、两汉文学
1.两汉散文
【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主要作品为《新
书》58篇。《过秦论》(上中下三篇)出于此书。另有《论积贮疏》等奏疏《吊屈
【列子】名御寇(圉寇)战国时郑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要作品为《列子》
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
三先秦诗歌
1【《诗经》】本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
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亦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
和“颂”三个部分。“风”有十五国风大都为各地民歌。“雅”分“大雅”和“小
春秋》。《曹刿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是我国第一部叙
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对后世影响
很大不仅在历史著作的撰写方面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还为散文的叙事、议论和
小说、戏剧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3诸子散文

补充参考书目

补充参考书目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1、北师大文学院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过常宝、郭英德著:《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3、过常宝、康震著:《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下),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

4、尚学锋、过常宝、郭英德:《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5、郭英德、谢思炜、尚学锋、于翠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华书局,1995年。

6、北师大文学院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2版),北师大出版社,2009年。

7、李山著:《诗经析读》,南海出版公司,2004年。

8、李山:《楚辞选译》,中华书局,2005年。

9、尚学锋:《庄子》,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

10、过常宝:《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人民出版社,2009年。

11、过常宝:《依然旧时明月:唐诗宋词中的生命和情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12、《康震品李白》《康震评说诗圣杜甫》《康震评说苏东坡》《康震评说李清照》《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等13、郭英德:《明清传奇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4、郭英德:《中国四大名著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年。

(其实任何一个版本都可以的)16、郭英德、于雪棠:《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1、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程光炜、刘勇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刘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新编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与形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5、刘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小升初必背文学常识

小升初必背文学常识

小升初必背文学常识小升初必背文学常识第一部分中国简介一、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5.唐代时期:诗6.宋代时期:词7.元代时期:曲8.明清时期:小说二、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1.神话是上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A。

解释自然现象的:___补天、___造人、盘古开天B。

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___射日、___填海C。

反映社会斗争的:___战___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有《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三、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诗歌)A。

儒家经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

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

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①。

老子,___,___,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

___名丘,字___,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___弟子记载___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

___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

___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___学生记录___言行的书,著名的章节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

___,___,战国道家,著《庄子》,著名的章节有《庖丁解牛》。

⑥。

___,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

___,法家,著《韩非子》,著名的章节有《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______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

___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考研备考大纲分析:黑龙江大学2014年中国文学史考研大纲(一)

考研备考大纲分析:黑龙江大学2014年中国文学史考研大纲(一)

考研备考大纲分析:黑龙江大学年中国文学史考研大纲(一)一、考试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史上地重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各种文体地发展及变化情况,要求掌握中国文学史上代表性作家地代表作品地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原始文学.神话地定义.我国神话地特点及保存状况.掌握《鲧禹治水》、《女娲造人》、《后羿射日》、《黄帝蚩尤之战》等神话.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概况.《诗经》地性质与时代.《诗经》地编辑与流传,“采诗”与“删诗”、“三家诗”、“毛诗郑笺”第二节《诗经》地内容与艺术成就.《诗经》地体制与主要内容.《诗经》地艺术特色.掌握《七月》、《生民》、《东山》、《氓》、《採薇》、《芣苢》等作品.第三章历史散文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什么是甲骨卜辞,《易》卦爻辞?.《尚书》地文学价值..《春秋》地体例与笔法第二节《左传》. 《左传》地名称、体例、与《春秋》地关系、春秋三传.. 《左传》思想地进步性与局限性. 《左传》艺术成就.掌握《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晋公子重耳之亡》等篇章.第三节《国语》与《战国策》.《国语》地文学成就.《战国策》地思想特征.《战国策》地文学成就.要求掌握《勾践灭吴》(《国语》)、《苏秦始将连横》、《邹忌讽齐王纳谏》、《易水送别》、(《战国策》)等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第一节诸子散文繁荣原因及其分期.诸子散文繁荣原因.先秦诸子散文发展脉络第二节《论语》与《墨子》.《论语》地文学成就. 《墨子》对论说文地贡献.掌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等作品.第三节《孟子》.孟子主要地哲学观点与政治主张.《孟子》地文学特色.掌握《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齐桓晋文之事》章等篇章第四章《荀子》与《韩非子》. 《苟子》地主要文学成就. 《韩非子》地主要文学成就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一节楚辞地来源.什么是楚辞.楚辞产生地文化背景第二节屈原地生平、时代和思想.屈原地家世与生平主要事迹.屈原地思想构成第三节屈原地作品.屈原地艺术成就.掌握屈原地代表作品《离骚》、《山鬼》、《涉江》等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汉赋地特征、渊源及其繁荣原因.汉赋地特征与渊源.汉赋繁荣于汉代地原因第二节汉赋地发展演变及主要作家.汉赋发展地分期.枚乘、司马相如、张衡在赋史上地贡献第三节汉赋地评价.汉赋地题材、内容与其思想意义.汉赋地艺术表现第二章司马迁与《史记》第一节司马迁地生平.司马迁家世与生平中对其创作《史记》有促进作用地素因第二节《史记》地体制与思想内容.《史记》地性质与体制.司马迁写作《史记》地指导思想.《史记》地思想内容第三节《史记》地艺术成就.全面掌握《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叙事、语言等方面地艺术成就,能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掌握《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等篇章.《史记》在文学史上地地位与影响第四节《汉书》.《汉书》在体制上对《史记》地继承与发展.《汉书》在艺术上地特征第三章汉乐府诗歌.“乐府“释义.汉乐府诗地分类.汉乐府诗歌思想内容上地主要特点.汉乐府民歌在艺术上地特色.掌握《陌上桑》、《上邪》、《孔雀东南飞》等作品第四章汉代五言诗第一节五言诗地产生和发展.掌握汉代五言诗地发展过程,各阶段五言诗创作特点及代表作家、作品..《古诗十九首》地思想艺术特点.掌握《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明月何皎皎》等作品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文学第一节曹操、曹丕.曹操在文学上地成就.曹丕在文学上地贡献.掌握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曹丕《燕歌行》等作品.“建安风骨“第二节曹植.曹植创作地分期,各阶段地创作面貌.曹植五言诗地成就与特色.曹植地辞赋成就.掌握《白马篇》、《杂诗》、《送应氏》、《洛神赋》等作品第三节建安七子与蔡瑛.“建安七子”.王粲地诗文成就及其代表作《七哀诗》.蔡琰地代表作五言悲愤诗第二章正始作家与西晋时诗人第一节阮籍、嵇康.阮籍、嵇康生活地时代环境.阮籍五言诗地思想艺术特征.嵇康地文学成就.掌握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嵇康《赠兄秀才参军》(息徒兰圃)等作品第二节陆机左思.陆机诗文创作地成就.左思《咏史》诗地思想艺术特点.掌握陆机《赴洛道中》、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等作品第三节西晋其他诗人.“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所指诗人.潘岳文学成就.郭璞《游仙诗》思想艺术特点第三章陶渊明第一节陶渊明地时代、生平与思想.陶渊明一生地分期. 陶渊明地思想特点第二节陶诗地思想内容.正确理解陶渊明地“静穆”与“金刚怒目”第三节陶渊明地艺术成就.结合作品深入全面把握陶诗地艺术成就.掌握《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等作品第四节陶渊明地地位和影响.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地地位.陶渊明对后世诗人地影响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地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地复习思路好地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地情况下).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地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高考必备文学常识

高考必备文学常识

高考必备文学常识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1先秦时期上古神话传说、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2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3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4唐代时期诗5宋代时期词6元代时期曲7明清时期小说一、先秦文学一上古神话传说记录上古神话的书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两部《山海经》、《淮南子》。

【《山海经》】我国地理名著也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和相当古老的著作。

“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著名寓言故事均出自本书。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撰。

一般认为它是杂家著作。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常娥奔月皆保留在《淮南子》之中。

二先秦散文1儒家经典○1“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五经”和《乐》称为“六经”又称六艺。

2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西汉。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传”为解释经书的文字。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在历史著作的撰写方面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还为散文的叙事、议论和小说、戏剧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3诸子散文【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

【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论语》一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论语》为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北语12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阶段导学一

北语12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阶段导学一

北语12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阶段导学一本阶段导学是第一编的知识点重要知识点:1、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

2、中国最早的文字现在可以上推到商代盘庚时期(公元前十五世纪),其中最可信的就是卜辞。

3、神话产生的原因是:初民对于自然界有一种敬畏,同时又想了解自然界的规律以达到征服的目的。

4、今天保存下来的许多神话都在《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和《淮南子》等书籍中,其中以《山海经》保留的神话资料最为丰富。

5、《尚书》:所谓“尚书”,就是上古之书,又称“书”,到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之后称为《书经》,为记言的古史。

据说原有一百篇,孔子纂集并为之序。

汉以后《尚书》有今古文之分。

今文是秦焚书之后汉初经师所保存、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的;古文是武帝时陆续发现的古本,是用古文字写的。

今存《尚书》共58篇,其中33篇为今古文所共有,其余都是东晋时期伪造的《古文尚书》,不可信。

《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其中《虞书》、《夏书》为后人根据传说追记,不能视为虞、夏时的史籍。

《尚书》总的说来,比较古奥,不太好懂。

6、《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

这种编年史周王朝和诸侯各国都有,虽然内容不同,一般都称为“春秋”,现今流传的鲁国的《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的,它极其简括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以及其他各国的事件,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

《春秋》记事,简洁严谨、凝练含蓄,“以一字为褒贬”,深受后世史家和小说家的推崇,有“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之说。

7、《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春秋末年的编年体史书,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内传》,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

作者一般认为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8、《国语》是一种国别史,分别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而主要在记言,故名为《国语》。

中国文学史第一部滥觞之作

中国文学史第一部滥觞之作

中国文学史第一部滥觞之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部分先秦文学
这一部分是上古文学部分,因此也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滥觞。

主要从中国文学的源头、先秦文学的形态、先秦作者的流变和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这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首先探索中国文学源头就要追溯到远古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是远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甲骨文字和青铜铭文则是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而这一时期的文学中的诗歌这一体裁则是与乐曲舞蹈紧密结合,《礼记·乐记》中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这三者分化则是在春秋以后。

而先秦时期文学的形态则是文史哲不分家,作者与作品时代都难以区分的。

而关于作者的流变主要是作者身份的变化,由巫觋到史官,这是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转变的结果。

贵族文学兴起则是西周学在官府的具体展现,而作者身份变化成为士阶层则是民间聚众讲学之风兴起诸子百家繁盛的状态体现。

因此先秦文化与发展轨迹也可以概括为“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礼乐文化与周朝文学”、“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楚地文化和楚辞”。

北京师范大学2024年文学类考研真题和答案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2024年文学类考研真题和答案解析

北师大2024年文学类考研真题精解(答案仅供参考)北京师范高校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真题部(院、系、所):文学院科目代码:723科目名称:中国文学史(全部答案必需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75分)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公触山、后裔射日、嫦娥奔月都保存在《__》中。

2、《诗经》除了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的__。

3、《庄子》作为创作方法的“三言”是指卮言、重言、__。

4、东汉抒情赋主要有__和述志赋两类。

5、东汉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__》。

6、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长于骈文,一时齐名,号称“__”。

7、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对__等人的“雄文博采,笔力有余”表示赞许。

8、__的17首词自注有工尺谱,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词乐文献。

9、范成大的《__》是描写出蜀见闻的闻名笔记散文。

10、“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出自__的五古《颖亭留别》。

11、白朴的《墙头立刻》故事源自白居易诗《__》。

12、揭露阉党论政的《__》是明代一部以反面人物为主角的时事小说。

13、冯梦龙所编辑的两部明代民歌专集是《__》和《山歌》。

14、汪中的《__》是清代骈文的代表作。

15、“春夜难过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出自近代闻名诗人__的《夜坐》。

二、材料分析(每题15分,共30分)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子建既擅凌厉之才,兼饶藻组之学,故风雅独绝,不甚法孟德之健笔,而穷态尽变,魄力厚于子桓。

要之三曹固各成绝技,使后人攀仰莫及。

”如何理解陈对三曹的评价?结合作品加以简析。

2、朱权《太和正音谱》:“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

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

盖所以取者初为杂剧之始,故卓以前列。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简述朱的主要观点,你是否认同?结合作品加以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编
神话
叙 事 文 学
先 秦 文 学
史家之文(历史散文)
诸子之文(说理散文)
《诗经》、笙诗、二雅 风雅、比兴、变风、变雅、 四家诗、六义说
《诗经》
楚辞与屈原
楚辞、风骚 《九歌》、香草美人
抒 情 文 学
第一章 上古传说文学
第一节 初民的歌谣
在人类的早期,歌唱和舞蹈成为初民天然的表 现和抒情方式。“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沈 约《宋书· 谢灵运传论》)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 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 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 极。(《吕氏春秋· 古乐篇》)
•愉快的劳动生活 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易〃归妹》上六) •思恋之歌 候人兮猗。(《吕氏春秋〃音初篇〃候人歌》) •再现劳动过程的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吴越春秋〃弹歌》)
特征: 原始歌谣大都采用二言形式,这是因为上古劳动动作简 单,劳动节奏短促、鲜明,因而伴随劳动动作产生的诗歌节 奏自然也不复杂。
•三、燕飨诗
• 《诗经》中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 的燕飨诗,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 如:《小雅·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 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 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 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 五、战争徭役诗 • 战争与徭役为主要题材的叙事和抒情诗称为
战争徭役诗,这类诗大概有30首。《小雅〃采薇 》《秦风〃无衣》《大雅〃常武》《大雅〃江汉 》 《豳风〃东山》《卫风〃伯兮》《王风〃君子 于役》 • 从总体上看,战争和徭役诗,大多表现为对 战争、徭役的厌倦,含有较为浓郁的感伤思乡恋 亲的意识。从而凸现了较强的周民族农业文化的 心理特点。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723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723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723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填空题1.《诗经》“卫风”中的____是弃妇诗的代表作。

2.《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先秦历史散文《______》。

3.《九辩》的作者是_______。

4.西汉时,王褒的《_______》以善于描摹物态著称。

5.太康诗风代表人物陆机和______。

6.元结编有(《箧中集》),收沈千运、赵微明等人以悲愤写人生疾苦的诗______首。

7.柳宗元寓言《三戒》包括《永某氏之鼠》《黔之驴》和《_______》。

8.唐人传奇中字数最多的一篇是《_______》。

9.“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自______的《跋子瞻和陶诗》。

10.______的《山中白云词》与姜夔词风相似,并称“双白”。

11.“元诗四大家”是指______、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

12.明初茶陵派的代表诗人是________。

13.李渔的两部小说集是《_______》和《十二楼》。

14.常州词派张惠言开山,至______发扬光大,蔚为宗派。

15.鲜明提出“诗界革命”口号的是________。

二、简答题1.《九歌》是如何写情的?2.简析宋代四六的特点。

三、论述题汤显祖说:“词家四种(“临川四梦”),里巷儿童之技。

人知其乐,不知其悲。

”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汤显祖所说的乐与悲的理解。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裘廷梁2.甲寅派3.《上海屋檐下》4.《透明的红萝卜》二、简答题1.简析无政府主义思潮对巴金创作的影响。

2.简述八十年代后期先锋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三、论述题1.试比较现代文学中的”京味“与”京派“。

2.试论中国当代文学前十七年“革命历史叙事”作品的叙事特征。

郭丹陈节版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后思考习题答案

郭丹陈节版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后思考习题答案

郭丹陈节版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后思考习题答案在初中阶段,课本上的知识往往不是很系统,很多知识点和习题并不会做。

很多同学以为自己掌握了课本的知识,以后就不用再去记忆这些知识点了。

其实是对这些知识点没有充分理解而导致知识失之交臂。

如果你在复习初中课本时没有弄懂课文的知识点,那么恭喜你,如果学习过后,你依然没有掌握教材上的重要内容而导致记忆不牢固。

所以一定要把课上所学的知识牢牢地记在心里,不要漏记。

一、简明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答】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全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文学史”部分。

第二部分是“诗歌史”部分,主要是以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为代表;第三部分是“文学理论”部分。

【答】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的主要朝代和主要代表人物时期。

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坛最活跃、最有影响的文学家张华,他是西汉末期的著名文学家,“四言诗”之首;魏晋南北朝前期文坛上集文采和神韵于一身的代表作家有文学家贾岛、苏子两人;南北朝后期代表人物有梁代诗人王维、谢灵运以及南朝宋时期诗人杨玉环、庾信等人。

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坛最有影响力的诗人是阮籍、嵇康和子清。

二、从上述资料中,你对下列哪个朝代的作品有比较深刻的了解?A.南北朝时期:王导的《上林赋》,梁武帝的《王昌龄诗》,曹植的《洛神赋》。

B.隋唐时期:柳宗元、白居易的《琵琶行》,刘禹锡、白居易、张继等人的《长恨歌》。

C.五代时期:李煜《虞美人》,李煜写下过很多优美的诗词。

D.北宋时期:苏轼以苏东坡为代表的词,苏轼词写得最好,苏轼在诗坛被誉为“词圣”。

【答案解析】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被称为“诗圣”也不为过。

他曾七次向朝廷进谏言于玄宗;两度“东征西讨”平定安史之乱;五次出任大理寺评事;七次入京为相;五回被称为“太上皇”,堪称千古一帝。

三、谈谈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看法:答:创作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要有“三部曲”,即第一部写作者内心的需要,第二部写出作品所表达出的思想,第三部写出作品想表达而又不能表达出的感情,这三个层次依次进行,相互配合,才能写出一个好的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资料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1、今天我们见到的《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照其它本子形成的。

2、在思想内容上,《战国策》的特点有:极其重士、崇尚实利、崇尚权便3、出自先秦诸子散文的寓言故事有:揠苗助长、涸辙之鲋、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4、楚辞《九歌》包括:《湘君》、《大司命》、《河伯》5、汉赋作品中,属于骚体的有:《吊屈原赋》、《士不遇赋》、《服鸟赋》、《长杨赋》、《刺世疾邪赋》6、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家7、最早提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艺批评方法的是:孟子8、提出“通天下者一气”观点的先秦思想家是:庄子9、荀子曾游学稷下10、《归田赋》抒情小赋的先驱晚11、枚乘《七发》在汉赋发展史上的意义是:转折性作品、结构格局上为大赋奠定了基础、后世有许多模仿性作品12、被唐人称做“通儒之文”的作家是:董仲舒、刘向13、“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古弹歌》记载在:《吴越春秋》14、葛天氏,操牛尾,歌八阕“记载于:《吕氏春秋》15、“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这句歌谣见于:《周易》16、原始抒情诗《候人歌》,一般认为产生于:大禹时代17、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是庾信18、《诗经》“风、雅、颂”中,“颂”的本意是:舞容19、《诗经》作品中,与“野合”的原始婚俗有关的是:《野有蔓草》20、《诗经》作品中,《桑柔》不属于婚恋题材。

21、据文献记载,我国有典有册的历史起于:殷商时期22、“若网在钢,有条而不紊”的比喻出自《尚书》中的:《盘庚》23、《春秋》的记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24、《左传》的记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25、将神话形象西王母改造为雍容文雅的女性形象的作品是:《穆天子传》2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中的:《子罕》27、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家28、最早提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艺批评方法的是:孟子29、为古代议论文基本样式奠定了基础的是:《荀子》30、被清人喻为“后世弹词之祖”的作品是:《成相》31、据文献记载,“楚辞”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32、“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于《九歌》33、“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屈原的:《招魂》34、宋玉的《九辩》保存在:《楚辞章句》35、汉大赋的特征是:主客问答、铺陈状物、喻本相间36、西汉作品《士不遇赋》的作者是:董仲舒37、指出“赋家之心,包括宇宙”说法的是:司马相如38、刘宋时期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39、扬雄《太玄赋》属于:骚体赋40、西汉时被认为作赋是“童子雕重”小技、“壮夫不为”的作家是扬雄41、周诸子中,对儒家经典传授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荀子42、认为当时局势可谓“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的西汉政论文是:《陈政事疏》43、西汉文景之际,被称为“智囊”的是:晁错44、被刘勰喻为“辞刚而义变,文移之首也”的西汉文章是:《移书太常博士》45、被明代张溥称为“司马迁、杨恽之徒”的两汉之际的作家是:冯衍46、《遗黄琼书》的作者是:李固47、司马迁为继父业为太史令,是在汉武帝:元封三年48、“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这句话出自《史记》的:《太史公自序》49、《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50、陈子昂的贡献是:更加自觉地批判齐梁文风、提倡“风骨”、“兴寄” 、《感遇》三十八首开新的诗风、古文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地位51、《行行重行行》一诗最早收录于:《文选》52、我国古代第一首有案可查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咏史》53、下列作家中,不属于“建安七子”的是杨修54、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除了“三曹”、“七子”外,还有缪袭55、参与了《汉书》一书写作的人物是:班彪、班昭、马续56、《蒿里行》被后人喻为“诗史”57、唐代擅长七言绝句的作家有王昌龄、李白、杜牧58、“文章当从三易”提出者是沈约59、被曹丕评为“体气高妙”的作家是:孔融60、“新亭对泣”的故事属于轶事小说61、“兴高而采烈”、“师心以谴论”,指的作家是:嵇康6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出自《与陈伯之书》63、《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杨衒之64、郭璞的代表作是:《游仙诗》65、扬雄指责汉武帝“游观侈糜,穷妙极丽”的作品是:《羽猎赋》66、曹植诗歌中,被称为“辘轳体”的作品是:《赠白马王彪》67、初唐四杰的贡献是:反对绮靡文风、开拓了赋体骈文的境界、开启盛唐之音68、“徐庾体”指的是宫体诗69、“一洗《玉台》之陋,顿开沈宋之风”的南朝诗人是阴铿70、西晋“善为哀诔之文”的作家是:潘岳71、较详细地记载后羿射日神话的古代文献是:《淮南子》72、被钟嵘称为“太康之英”的西晋作家是:陆机73、南朝各种民歌的代表作是《西洲曲》74、艺术上代表南北朝小说最高水平的是《搜神记》75、“李寄斩蛇”的故事属于志怪小说76、魏晋之际,开创我国五言古体抒情古诗体例的作家是:阮籍77、鲁迅说“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指的是《世说新语》78、“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出自《文心雕龙》79、“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这两句诗的作者是薛道衡80、隋朝有“斗酒学士”之称的诗人是王绩81、初唐时有“秤量天下”之称的诗人是上官婉儿82、沈宋对文学发展的贡献主要在律诗83、为初唐“五律之冠”的诗人是杜审言84、有“孤篇压倒全唐”美誉的作品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85、被陆游称为“全诗信伟豪,笔力追李杜”的盛唐诗人是岑参86、盛唐边塞诗人最富于浪漫主义特色的是岑参87、宫体诗以萧纲、萧绎等为代表、内容以色情为主、格调不高88、“子美之后,定当推为巨擘”的诗人是刘长卿89、李煜的词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擅用白描手法、语言自然精炼、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90、被称作“诗囚”的诗人是孟郊91、“有如黄河鱼,出膏以自煮”,指的是孟郊92、提出“先立言而后体物”的古文家是刘禹锡93、白居易将《长恨歌》编在感伤诗94、晚唐最有成就的骈文作家是李商隐95、《唐风集》的作者是杜荀鹤96、《笠泽丛书》的作者是陆龟蒙97、“唐三百年中,不愧直言敢谏者”,指的是刘贲98、属于“竟陵八友”的作家是:谢朓、沈约99、词滥觞于六朝,正式形成于中唐时期100、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词名家的文学家是温庭筠101、李白不特别擅长的是七律102《诗经》作品中,与周宣王北伐相关的有《出车》、《六月》、《采芑》103、在《诗经》反映战争的诗歌中,具有爱国思想的有《采薇》、《载驰》、《无衣》104、出自《战国策》的寓言有画蛇添足、鹬蚌相争、南辕北辙105、被唐人称做“通儒之文”的作家是:董仲舒、刘向106、魏晋时期,“改造文章的祖师”是指:曹操107、汉乐府诗的特点是:生动的故事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朴实凝练108、《孔雀东南飞》艺术上的特点是:五言体、整个故事基本由对话组成、浪漫主义的结尾方式、古今第一长诗109、西晋作家中,属于贾谧“二十四友”的是:潘岳、左思、陆机110、唐代通俗诗派的开创者是王梵志111、兰亭宴集的参加者有:王羲之、孙绰112、比较完整着记载女娲神话的是《淮南子》、《风俗通》113、宫体诗始于南朝梁代的萧纲114、《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玉台新咏》115、后人以“笔姿轻俊,能转能藏”评价:曹丕的作品116、被称作“五言长城”的诗人是刘长卿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名词解释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第一章上古文学一、名词解释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论述题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答: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做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

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

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

2009年中国文学史试题点评 中国文学史试题

2009年中国文学史试题点评   中国文学史试题

2009年中国文学史试题点评中国文学史试题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花间集2、四六3、四大声腔4、六义5、“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二、简答题:(三选二,每题15分,共30分)1、左传的记言。

2、姜夔的词的特点。

3、《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

三、论述题:(共30分)杜甫《秋兴八首》之一赏析: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随想录》2、《海滨故人》3、《这不过是春天》4、《绝对信号》5、《画梦录》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对胡适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地位,以及你的看法。

2、九叶诗派对西方现代诗的继承以及为什么穆旦等九叶诗人的诗代表了中国现代诗的成熟?三论述题:(共30分)论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农村题材中对农民命运的关注。

点评一下古代部分:1、花间集、曹植诗评价这两个名词解释是可以想到的,四六和六义属于文史常识四大声腔,课本也有提到,只是没想到会考得这么深入2、去年考《庄子》今年还考《左传》真是没想到啊(我以为会考庾信)3、宋词有那么多的名家,以为会考“词中老杜”周邦彦,没想到会考姜夔4、出《儒林外史》或《聊斋志异》都属于按规律出题了(考之前有说过,这二必考一啦)5、考杜甫的《秋兴八首》,确实也没怎么意外,但是这种出题形式北师大可是第一次这么干啦平时不注意读文本的考生有点惨烈啦(以为会考元白诗派)现当代部分:1、《绝对信号》是重复考06年的名解,《随想录》和《画梦录》之前都考过答题,这三题答不上来的考生应该面壁思过;《海滨故人》是和《莎菲女士的日记》一样重要的文本,也应该能答出;《这不过是春天》是李健吾的话剧,对不熟悉话剧部分内容的同学肯定算偏,答不出正常。

2、胡适的影响及地位,我估计没有人想到会考这一题,因为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没有好文本的大师。

北师大文学院2016年文学类各专业723+936科目真题

北师大文学院2016年文学类各专业723+936科目真题

北师大文学院2016年文学类各专业723/936科目真题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被清代阮元称为“万世文章之祖”的《周易》中的名篇是。

2、《关雎》为《风》之始,为《小雅》之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3、《春秋》纪事断自鲁隐公,迄于。

4、《庄子·天下》:“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重言意指。

5、《楚辞》所收屈原作品又称“屈赋”,这是因为。

6、列于《文选》全书之首的两篇汉代大赋是和,合称《两都赋》。

7、两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和许询。

8、“燕许大手笔”指的是和苏颋。

9、李白《古风五十九首》远承阮籍《咏怀》,近源陈子昂。

10、韩孟诗派的代表作家除了韩愈、孟郊之外,还有、马异、刘叉。

11、“苏门四学士”指黄庭坚黄庭坚、张耒、、秦观四人。

12、明初两大家“刘宋”中“刘”指的是。

13、写有《论文偶记》的桐城派作家是。

参考答案:1、《文言》2、《鹿鸣》、《文王》3、鲁哀公4、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5、辞赋同源(大家找材料确认一下)6、《西都赋》、《东都赋》7、孙绰8、张说9、《感遇》10、卢仝(写李贺估计也可以)11、晁补之12、刘基13、刘大櫆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殷璠《河岳英灵集》评价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以此入手简析高适诗歌的特点。

2、简谈“穷而后工”论的历史渊源及其理论价值。

三、论述题(共30分)章学诚:“周衰文弊,六艺道息,而诸子争鸣。

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

”(《文史通义·诗教上》)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三大主义”2、《小说月报》3、象征派诗歌4、政治抒情诗5、新写实小说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茅盾的《子夜》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创作的主要贡献。

2、简述老舍《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原始文学1.神话的定义2.我国神话的特点及保存状况3.掌握《鲧禹治水》、《女娲造人》、《后羿射日》、《黄帝蚩尤之战》等神话。

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概况1.《诗经》的性质与时代2.《诗经》的编辑与流传,“采诗”与“删诗”、“三家诗”、“毛诗郑笺”第二节《诗经》的内容与艺术成就1.《诗经》的体制与主要内容2.《诗经》的艺术特色3.掌握《七月》、《生民》、《东山》、《氓》、《採薇》、《芣苢》等作品。

第三章历史散文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1.什么是甲骨卜辞,《易》卦爻辞?2.《尚书》的文学价值3.《春秋》的体例与笔法第二节《左传》1. 《左传》的名称、体例、与《春秋》的关系、春秋三传。

2. 《左传》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3. 《左传》艺术成就4.掌握《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晋公子重耳之亡》等篇章。

第三节《国语》与《战国策》1.《国语》的文学成就2.《战国策》的思想特征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4.要求掌握《勾践灭吴》(《国语》)、《苏秦始将连横》、《邹忌讽齐王纳谏》、《易水送别》、(《战国策》)等篇。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第一节诸子散文繁荣原因及其分期1.诸子散文繁荣原因2.先秦诸子散文发展脉络第二节《论语》与《墨子》1.《论语》的文学成就2. 《墨子》对论说文的贡献3.掌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等作品。

第三节《孟子》1.孟子主要的哲学观点与政治主张2.《孟子》的文学特色3.掌握《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齐桓晋文之事》章等篇章第四章《荀子》与《韩非子》1. 《苟子》的主要文学成就2. 《韩非子》的主要文学成就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一节楚辞的来源1.什么是楚辞2.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第二节屈原的生平、时代和思想1.屈原的家世与生平主要事迹2.屈原的思想构成第三节屈原的作品1.屈原的艺术成就2.掌握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山鬼》、《涉江》等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汉赋的特征、渊源及其繁荣原因1.汉赋的特征与渊源2.汉赋繁荣于汉代的原因第二节汉赋的发展演变及主要作家1.汉赋发展的分期2.枚乘、司马相如、张衡在赋史上的贡献第三节汉赋的评价1.汉赋的题材、内容与其思想意义2.汉赋的艺术表现第二章司马迁与《史记》第一节司马迁的生平1.司马迁家世与生平中对其创作《史记》有促进作用的素因第二节《史记》的体制与思想内容1.《史记》的性质与体制2.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指导思想3.《史记》的思想内容第三节《史记》的艺术成就1.全面掌握《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叙事、语言等方面的艺术成就,能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2.掌握《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等篇章3.《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第四节《汉书》1.《汉书》在体制上对《史记》的继承与发展2.《汉书》在艺术上的特征第三章汉乐府诗歌1.“乐府“释义2.汉乐府诗的分类3.汉乐府诗歌思想内容上的主要特点4.汉乐府民歌在艺术上的特色5.掌握《陌上桑》、《上邪》、《孔雀东南飞》等作品第四章汉代五言诗第一节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1.掌握汉代五言诗的发展过程,各阶段五言诗创作特点及代表作家、作品。

2.《古诗十九首》的思想艺术特点3.掌握《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明月何皎皎》等作品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文学第一节曹操、曹丕1.曹操在文学上的成就2.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3.掌握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曹丕《燕歌行》等作品4.“建安风骨“第二节曹植1.曹植创作的分期,各阶段的创作面貌2.曹植五言诗的成就与特色3.曹植的辞赋成就4.掌握《白马篇》、《杂诗》、《送应氏》、《洛神赋》等作品第三节建安七子与蔡瑛1.“建安七子”2.王粲的诗文成就及其代表作《七哀诗》3.蔡琰的代表作五言悲愤诗第二章正始作家与西晋时诗人第一节阮籍、嵇康1.阮籍、嵇康生活的时代环境2.阮籍五言诗的思想艺术特征3.嵇康的文学成就4.掌握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嵇康《赠兄秀才参军》(息徒兰圃)等作品第二节陆机左思1.陆机诗文创作的成就2.左思《咏史》诗的思想艺术特点3.掌握陆机《赴洛道中》、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等作品第三节西晋其他诗人1.“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所指诗人2.潘岳文学成就3.郭璞《游仙诗》思想艺术特点第三章陶渊明第一节陶渊明的时代、生平与思想1.陶渊明一生的分期2. 陶渊明的思想特点第二节陶诗的思想内容1.正确理解陶渊明的“静穆”与“金刚怒目”第三节陶渊明的艺术成就1.结合作品深入全面把握陶诗的艺术成就2.掌握《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等作品第四节陶渊明的地位和影响1.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陶渊明对后世诗人的影响第三章南朝诗文第一节谢灵运、鲍照1.谢灵运山水诗创作的成就与不足2.鲍照对诗歌题材的开拓3.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4.掌握谢灵运《登池上楼》、《石壁精舍还湖中作》,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拟行路难》等作品。

第二节齐、梁、陈诗人1.“永明体”的特点及代表作家2. 谢朓对山水诗的贡献3. 沈约在诗史上的贡献4. 何逊、阴铿的诗歌成就5. 南朝“宫体”诗的特点及代表诗人6. 掌握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沈约《别范安成》等作品。

第四章南北朝民歌1. 南朝民歌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2. 北朝民歌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3.掌握《西洲曲》、《木兰辞》等作品第五章北朝诗文第一节庾信1. 庾信的创作分期2. 庾信的诗文成就及特点3. 掌握《代咏怀》(榆关断音信)、《寄王琳》等作品第二节北朝散文1. 郦道元《水经注》的主要内容及艺术成就2.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第六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小说溯源及其兴盛原因1. “小说”一词的涵义2. “志怪”小说兴盛于魏晋南北朝的原因3. “志人”小说繁荣的原因第二节志怪小说1.《搜神记》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第三节志人小说1.《世说新语》的作者与体例、主要内容2.《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与批评第一节《典论·论文》与《文赋》1.曹丕《典论·论文》的主要理论价值2. 陆机《文赋》的主要理论价值第二节《文心雕龙》1.《文心雕龙》的体制与结构2.《文心雕龙》的主要理论建树第三节《诗品》1.《诗品》的体制2.《诗品·序》的主要观点3.《诗品》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概论1.唐代文学的分期及各期主要特点2.唐诗繁荣的原因第二章初唐诗坛第一节贞观诗风1.贞观诗风的特点2.“上官体”的特点与价值第二节“四杰”与“沈宋”1.“四杰”在唐诗发展历程中的贡献与局限2.“沈宋”的诗歌成就3.杜审言的诗歌成就4.掌握骆宾王《在狱咏蝉》、卢照邻《长安古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从军行》、宋之问《度大庾岭》、沈佺期《独不见》等作品第三节陈子昂、张若虚1.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及其评价2.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3.掌握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感遇·兰若生春夏》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作品第三章盛唐诗歌第一节盛唐前期诗人1.贺知章的绝句特点2.张说对唐诗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二节山水田园诗派1.山水田园诗兴盛于盛唐的原因2.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特点3.王维的生平与思想4.王维诗的艺术特点5.掌握孟浩然《过故人庄》、《夜归鹿门歌》,王维《山居秋暝》、《汉江临眺》、《使至塞上》、《竹里馆》等作品第三节边塞诗派1.边塞诗概念的界定2.高适、岑参诗创作的不同特点3.王昌龄七言绝句取得的成就4.掌握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王昌龄《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王之涣《凉州词》等作品第四章李白第一节李白的生平与思想1.李白的个性与其思想构成第二节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与特点1.李白乐府与歌行的特点与成就2.李白七言绝句的特点3.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4.掌握《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独坐敬亭山》等作品第三节李白的地位和影响1.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李白对后世的影响第五章杜甫第一节杜甫的家世、生平与思想1. 杜甫的家世与其一生的分期2. 杜甫的思想特征第二节杜甫诗的思想内容1.杜甫的“诗史”性质第三节杜甫的艺术成就1.杜甫的艺术风格2.杜甫叙事诗成就3.杜甫律诗成就4.掌握杜甫《兵车行》、《石壕吏》、《春望》、《羌村三首》、《登高》、《江南逢李龟年》、《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等作品第四节杜甫的地位与影响1.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杜甫对后世的影响第六章大历诗风第一节刘长卿与韦应物1.刘长卿五律创作的特色2.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特色3.掌握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韦应物《滁州西涧》、《寄全椒山中道士》等作品第二节大历十才子与李益1.大历时期的诗歌内容与艺术风格总体特色2.李益边塞诗的成就3.掌握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等作品第七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第一节韩孟诗派1.韩孟诗派的主要成员及总体特征2.韩愈诗歌成就与特点3.孟郊诗歌特点4.贾岛诗歌特点5.李贺诗歌的艺术特征6.掌握韩愈《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孟郊《寒地百姓吟》《游子吟》、贾岛《题李凝幽居》、《暮过山村》李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作品第二节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1.刘禹锡、柳宗元的政治遭遇2.刘禹锡诗的主要题材与艺术特色3.柳宗元诗的主要题材及艺术特色4.掌握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竹枝词》柳宗元《渔翁》《江雪》《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等作品第八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第一节白居易的生平与思想1.白居易的思想创作分期2.白居易的思想构成第二节白居易的诗论及其讽谕事1.白居易诗歌创作主张及其利弊2.白居易讽喻诗的特点第三节白居易《长恨歌》与《琵琶行》1.《琵琶行》与《长恨歌》的主题2.掌握《琵琶行》、《长恨歌》、《轻肥》、《卖炭翁》等作品第四节元稹张籍王建1.张籍、王建的乐府诗的特点2.元稹诗歌创作成就3.掌握张籍《野老歌》王建《望夫石》元稹《遗悲怀》等作品第九章唐代散文1.了解唐代政治变革与文体文风改革的内在联系2.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3.韩愈、柳宗元古文创作的艺术成就4.晚唐古文衰落与骈文复兴的情况5.掌握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杂说》柳宗元《三戒》《钴鉧潭西小丘记》等作品第十章晚唐诗坛第一节杜牧1.杜牧诗歌创作主张2.杜牧七绝的创作特色3.掌握《过华清宫绝句》、《赤壁》、《山行》等作品第二节李商隐1.李商隐的生平与其诗歌的题材内容2.李商隐爱情诗的成就3.李商隐诗的艺术成就4.掌握《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安定城楼》、《乐游原》等作品第三节其他晚唐诗人1.温庭筠诗的艺术特色2.韦庄《秦妇吟》的内容3.韩偓“香奁集”诗作特色第十一章唐代传奇与变文1.唐传奇概念的界定2.唐传奇繁荣的原因3.唐传奇发展各阶段概貌、代表作品4.掌握《柳毅传》、《李娃传》、《虬髯传》等作品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5.了解俗讲与变文的特色及产生背景第十二章唐五代词1.了解词的起源及主要特点2.掌握“敦煌曲子词”、“花间词”等名词3.韦庄词与温庭筠的区别4.李煜在词史上的贡献5.掌握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韦庄《菩萨蛮·人人说尽江南好》、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