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1、态度: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态度的心理结构由认知、情感和意向。
2、上司承诺:当承诺指向是直接上司时,上司承诺就发生了。
指对上司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变更上司会给自己带来损失,由于社会规范而导致的不愿变更上司的程度。
3、积极性:主要用于新课程下的教师与学生对学习与工作的主观态度.与主动性紧密相连.积极性是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表现。
也是人内在潜力的一种外在发挥。
4、个性(人格):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
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5、规范: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
它们可以由组织正式规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
企业组织为了做到别具特色,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影响组织的决策与行动。
6、意志:就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7、行为: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行为既是人的有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又是人通过一连串动作实现其预定目标的过程。
需要: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8、优势动机:指在全部动机结构中占最强有力地位的动机。
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常常不只存在一个动机,而是同时存在着很多动机,但其中最优势的动机决定着一个人在当时的活动。
9、激励机制:指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办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
具有内在地按组织目标进行运作、管理、调节、控制的功能。
10、价值观: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说,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之于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为可取。
这个定义包括着判断的成分,反映了人们的判断和评价。
11、组织承诺:是指一种束缚力,它把个体约束到与保持组织成员身份相关的行动上。
12、晕轮效应: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
13、从众: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群体2.沟通3.领导力4.态度5.价值观二、简答题1.动机理论包括哪些?2.群体发展有哪些阶段?3.人为什么要加入群体?三、分析说明题1.霍兰德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的意义是什么?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分析下你的职业人格类型和适合的职业。
2.什么是激励?利用激励的三要素分析一下你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答案1一、名词解释1.群体:指为实现特定目标,两个或更多的人相互影响、互相依赖而形成的组合。
可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
2.沟通:对意思的传达和理解3.领导力:领导力就是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
4.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5.价值观: 代表着基本的信念:“个人和社会接受一种特定的行为或终极存在方式,而摒弃与其相反的行为或终极存在的方式。
”二、简答题1. 动机理论包括:早期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麦戈雷格的X理论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戴维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
当代动机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目标设置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
2.群体发展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执行阶段-解体阶段3.人为什么要加入群体?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权力需要-目标实现的需要三、分析说明题1.霍兰德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的意义是什么?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分析一下你的职业人格类型和适合的职业。
人职匹配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率。
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适合的职业2.什么是激励?利用激励的三要素分析一下你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动机是一种过程,它体现了个体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的强度、方向和持续性。
强度:个体试图付出多大的努力。
方向:指向有利于组织的目标坚持性:个体的努力可能维持多长时间。
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2一、名词解释1.社会惰化2.合作3.管理幅度4.群体思维5.群体规范二、简答题1.哪些因素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2.简述麦克莱兰需要理论3.简述管理方格4.简述大五人格模型的五个维度三、分析说明题1.克里斯玛型领导风格是先天形成的还是后天形成的,试用相关领导理论进行分析。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第 1 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第一节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说明:(论述)(05-4):表示此内容曾在2005年 4 月考过论述题。
(后同)一、组织的概念(论述)(05-4 )具体地说,对组织的涵义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过程,是指组织工作或组织活动。
它由二人以上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协同劳动,通过分工和合作把人、财、物和信息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组合配置的活动过程。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
就是把动态的组合活动过程中有效、合理的配合关系相对地固定下来,形成各种规章制度和责、权、利相结合的组织机构模式。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目标,而它自身则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
组织是有一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的结合体。
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它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成为独立的法人,并具有调节、适应发展变化功能的开放的系统。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二、行为的概念(名词解释)(06-4 )行为是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
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面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三、组织行为学的概念1、研究对象。
(多选)(07-4 )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规律性是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单选)(02-4 )组织行为学是把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研究的。
(简答)2、研究目的。
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措施和方法,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扬积极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
71.动机的形成要经过不同的阶段,动机的产生基础是需要。
72.内容型激励理论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和奥德佛的ERG理论。
73.过程型激励理论有:期望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亚当斯公平理论。
5.组织认同感: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其组织认同的程度,它包括三个部分:(1)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2)愿意为组织的利益出力;(3)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
6.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气质、能力、性格。
7.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它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凝聚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体行为的效率和效果。
25.该组织变革过程中,最主要的变革是人的变革。
26.群体结构变量主要包括正式领导、群体规模、群体构成。
27.普通心理学中的工业心理学可以分为工业个体心理学、工业社会心理学、工业消费心理学。
28.按沟通的表现形式分,沟通可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性沟通。
29.权变理论又成为应变理论与情景理论。
30.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有动机、威胁、信息沟通、个性特征和组织文化。
3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个体。
32.以事物的某一个特性为依据,而忽略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这种以点带面的思想方法叫晕轮效应。
33.提出个人的个性类型是职业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的心理学家是霍兰德。
40.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会做出多种多样的行为反应,这说明人的行为的特点具有多样性。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人类的力理是在本质上是组织力量2.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在一定的机构,成为形成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使人们等为组织活动过程。
3.人们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
4.人们行为又可分为广义和狭义。
5.所谓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来能被观察到一切外显的活动。
6.广义的行为是指出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
7.所谓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
8.组织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既包括单个工作者的个体行为和工作政组科室,部门的群体行为,又包括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的企业、机关、学校等整个组织的行为规律。
9.研究组织行为学习基本的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效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
10.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1.边缘性2.两重性3.应用性11.边缘性主要表现为多学科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
12.两重性的直接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交其工作能力提交组织的工作成绩效。
13.应用性的直接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交其工作能力提交组织的工作绩效。
14.组织行为学最早产生在美国15.组织行为学产生在发展的过程起始于心理学。
16.行为=f(人的主观特性·所处客观环境的特征)。
17.心理活动是内隐的,行为外显的。
18.人类学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19.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它分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
20.所谓测验可信度即可靠性,它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测验的准确性,也有人把信度作为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指标。
21.测验的信度是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即测验得到的是不是所要测定的心理与行为的特征,也就是测验结果是否体现测验所预期效果的程度。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一、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5个,每个3分)2.选择题(15个,每个3分)3.判断题(10个,每个1分)4.简答题(20分)5.论述题(10分)二、重点知识1.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2.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动机:动机的原意是引起动作。
心理学上把引起个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叫做动机。
4.激励机制:是指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手段、办法、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
它具有内在的按组织目标进行运作、管理、调节、控制的功能。
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处理好刺激变量,机体汴梁及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5.斯普朗格尔的价值观分类(1)理性价值观(2)唯美价值观(3)政治性价值观(4)社会性价值观(5)经济价值观(6)宗教性价值观6.罗克奇的价值观分类第一种是终极价值观,一种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人一生中希望实现的根本目标。
另一种是工具价值观,指的是人喜欢的行为方式或者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
7.知觉:直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8.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就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他是知觉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影响着主体的心理活动,调节着主体的社会行为。
9.社会知觉的分类(1)对人的知觉(2)人际知觉(3)自我知觉(4)角色知觉10.态度:态度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11.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认知,情感和意向12.认知失调理论(列昂,费斯廷格)认知失调指个体可能感受到两个或多个态度之间或者他的行为和态度之间的任何不和谐。
任何形式的不和谐多是令人不安的,因而个体将试图减少这种不协调,寻求使不协调最少的稳定状态。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五篇)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五篇)第一篇: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2011.41.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同一般所谓的“脾气”、“秉性”相近。
它在人参与的不同活动中有近似的表现, 而不依赖于活动的内容、动机和目的。
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2、群体: 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动态整体。
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 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 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3.组织文化: 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4.激励因素: 是指和工作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因素。
这类因素的改善, 或者使这类需要得到满足, 往往能给职工以很大程度上的激励, 产生工作的满意感, 有利于充分、持久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即使不具备这些因素和条件, 也不会引起职工太大的不满意。
5.人际关系: 也叫人群关系, 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际关系实质是一种社会关系, 它包含在社会关系体系之内, 而社会关系有更为广阔的内容, 它只能通过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来。
6、个性: 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 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
7、群体规范:有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 或是指群体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
8、组织:是为实现某些目标而设计的人群集合体, 是每个成员在这个集合体中进行各种活动的构架系统。
9、社会知觉可分为哪些知觉?(1)对人知觉。
这是指通过对他人外部形态和行为特征的知觉, 进而借以了解其心理活动;(2)人际知觉。
这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这种知觉主要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 以各种交际行为为知觉对象;(3)角色知觉。
这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
人们通过人际交往、社会活动和业务活动, 不断产生对他人的各种角色知觉, 并借助于思维活动, 掌握各种角色的行为标准, 形成角色意识;(4)因果关系知觉。
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重点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组织行为学的含义: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以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学科。
2、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30年代,以泰罗、韦伯和法约尔等人为代表。
他们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
第二阶段:20世纪30—60年代,以梅奥、麦戈里格等为代表。
他们把组织看成为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
第三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代表人物为费德勒等人。
他们把组织看作为开放的模式。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代表人物是维克、马奇等。
他们综合了前三阶段的长处,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⑴个体心理与行为⑵群体心理与行为⑶组织心理与行为4、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卡茨(Robert Katz)提出了管理者应具有的三种基本管理技能:第一,技术技能;第二,人际技能;第三,概念技能。
5、组织及组织管理者面临的挑战(论述题,如政府管理者;内外环境)第一,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多元化的挑战第二,对不断改善质量、提高生产率和改进服务的追求,都取决于员工更多地参与和自觉增加对工作投入第三,员工需求的多样化和忠诚度减弱第四,鼓励创新变革和更广泛的授权第五、改善道德行为6、未来组织的特征第一、等级制的弱化第二、组织结构扁平化第三、组织内部分立化第四、组织关系网络化第五、组织边界柔性化第六、组织规模小型化扁平化:组织结构层次尽可能少的一种组织结构。
特点:(1)结构层次减少(2)效率和效益保持或提高(3)行动快捷有效(4)人力资源成本下降(5)组织综合竞争能力提高网络化:指管理者应该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与利益相关者联合成战略联盟,使之为共同的目标奋斗。
特点:(1)内部网络化(主要利益者:股东、员工、本企业)(2)外部网络化(主要利益者:客户、供应商、政府、社区、媒体)7、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⑴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⑵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⑶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⑷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⑸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9.领导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特质理论阶段,行为理论 阶段,权变理论阶段,其中行为理论阶段大致在20世 纪40-60年代. 10.以下不属于管理的职能的是配置. 11.破除公司自上而下的垂直结构,打破公司内部各 职能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界限,除财务,人事两部门设 少数高级行政人员外,公司员工均组成工作组来执 行诸如产品开发,促销等核心工序(流程),这种管理 是扁平化管理. 12.以下不属于小道消息传播形式的是双向传言链. 13.以下不属于沟通双方存在的障碍的是信息适应 性. 14.沟通的主要功能包括控制,激励,情绪表达和获 取信息. 15.以下不属于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观点的是成功 理论. 16.以下不属于决策的特征的是静态性. 17.将名义群体法和尖端的计算要技术相结合的群 体决策方法是电子会议法. 18.在人格类型中,总是不断地驱动自己要在最短的 时间里干最多的事情,并对阻碍自己努力的其他人 或者其他事情进行攻击,这种人格类型是A型人. 19.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冲突理论中 占据统治地位的是传统观点. 20.在组织变革理论中,提出适应循环学说的学者是 沙恩. 1.关于组织行为学的含义,从动态上看,组织是安排 分散的人和物使其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2.越过部门边界创建项目团队的一种方式划矩阵组 织. 3.按照利克特的四种制度组织理论,效率高的组织 方式是参与式. 4.如果以企业组织为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企业企业 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企业的各类内部组织之总和 的是群体. 5.计划的准备阶段是预测. 6.下属成熟度的不同阶段中,第三象限指的是参与 7.根据归因理论,通常被看作内因的原因是努力程 8.正式提出"行为科学"这一名称是在1949年. 9.梅奥在霍桑试验分析中认为,影响生产效率提高 的最重要因素是社会因素. 10.研究方法分为描述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和因果研 究的依据是研究的目标. 11.以下不属于网络结构基本思想的是拥有. 12.以下不属于设计有效团队步骤的是"群体"帮助.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1.组织的含义: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组织行为学的含义: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心理的能力,以及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问题:一是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影响方式;二是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3.组织必备的三个基本条件: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4.组织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组织的研究范围: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组织的研究目的:掌握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达到组织目标。
5.组织研究的层次: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
6.组织行为研究的发展过程:⑴亚当斯密、小瓦特、巴贝奇等,人们开始重视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管理思想从经验直觉进入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⑵欧文——“人际关系之父”,试图在企业中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
⑶丹尼尔麦卡纳姆、J.汤姆森、亨利普尔等对美国铁路企业管理的研究。
⑷20世纪20年代,梅奥主持的霍桑试验拉开了行为科学研究的序幕。
“人群关系理论”揭示了人际关系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因素。
⑸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的会议上,把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
⑹20世纪60年代发展的主要内容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内任何群体的行为。
其特征是既注重人的因素又注重组织的因素。
⑺现代管理已由原来的以“事”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由原来对’纪律’的研究发展到对人的’行为’的研究,由原来的’监督’管理发展到’激励管理。
⑻人力资源学派的出现:阿吉雷斯、麦格雷戈,1957年阿吉雷斯《个性与组织》从组织角度来分析影响职工发挥潜力的原因。
1960年麦格雷戈《企业的人的方面》总结了人性对立的两方面即X理论和Y理论,认为传统理论来源与教会和军队,没有接触现代化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因此把人看做是厌恶工作、需要严格控制的消极因素,称为X理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一般人没有充分发挥潜力称为y理论。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判断题01.受聘于耶鲁大学的美国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于1912年发表了《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并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
02.乔治·埃尔顿·梅奥,通过霍桑试验,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系统地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为组织行为学的形成奠定了实验和理论基础,在西方心理学界他被公认为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和管理心理学的先驱。
03.行为科学成为对企业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员工的需要、动机、个性、情绪、态度,特别是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04.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正式开始用“组织行为学”代替原来所用的工业心理学、工业社会心理学等名称,使得组织行为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05.学者斯蒂芬P.罗宾斯在论述企业社会责任时将其区分为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两个部分,认为一个企业只要履行了经济和法律责任,就算履行了社会义务,而社会责任则是在社会义务的基础上再加上道德责任。
06.远程办公可以使组织跨越地理位置的限制,与掌握关键技能的工作人员保持接触。
07.信息技术在办公场所和生产场所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强度,带来了工作效率,而且对于员工的生理和心理也不会产生副作用。
08.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虽然它具有自身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但与管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心理学等邻近学科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09.心理学探讨的人的个性是指把人看成一个综合的整体,反映一个人之所以成其为自身而区别于他人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的综合,其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0.由于文化的不同,人们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学习潜力,不同的生物节律、反应时间和对挫折的忍耐力。
11.群体的个性是由与之有接触的群体中的成员们塑造的,也是由个体对群体这个统一体的认识塑造出来的。
12.研究表明,内控者与外控者相比对工作更不满意、缺勤率更高、对工作环境更为疏远、对工作的投入程度更低。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价值观: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
2、群体内聚力:群体内聚力指的是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以及他们愿意留在组织中的程度。
3、态度:态度是关于物体、人物和时间的评价性陈述,这种评价可以是赞同的,也可以是反对的,它反映一个人对某一印象的内心感受。
4、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指人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特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
5、认知失调理论:是列昂.菲斯廷格提出的,致力于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做出解释,不协调意味着不一致。
认知协调泛指任何情况的不和谐。
费斯廷格认为任何形式的不一致都会令人感到不舒服,个体会努力减少这种不协调和不舒服,寻求一种能把失调降低到最低程度的稳定状态。
6、群体:是指为实现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租者而成的集合体。
7、人格:是个体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与他人交往方式的总和,它常常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可以测量人格特质进行描述。
8、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
9、角色知觉:是个人对自己在某种环境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
10、晕轮效应:指的是我们以个体的某一特征(如智力、社会活动力、外貌)为基础,从而形成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时所受到的影响。
11、态度:是关于物体、人物和时间的评价性陈述,这种评价可以使赞同的,也可以是反对的,它反映一个人对某一印象的内心感受。
12、选择性知觉:是指人们不可能接受所见到的每一件事,而只能依据自己的兴趣、北京、经验和态度进行主动的接受其中的某些刺激。
13、冲突:是指一种过程,当一方感觉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不利影响或将要产生不利影响时,这种影响就开始了。
14、管理方格理论:是布莱克和莫顿2人发展了领导风格的2维度观点,在“关心人”和“关心生产”的基础上提出的,充分概括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关怀与结构维度以及密执安大学的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维度,但是管理方格理论主要表明的并不是得到的结果,而是为达到这些结果领导者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环境一组织行为学需要解决的问题(1)帮助管理者提高人际交往能力(2)帮助管理者解释、预测和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3)为管理者改变员工的行为和态度提供帮助(4)帮助管理者实现组织的变革(5)适应全球化二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出现1 密切关注顾客2 持续提高3 企业应做到所有质量均要提高4 准确计量5 雇员权力的授予(二)实施企业再造工程(三)劳动力来源的多元化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一行为(一)行为的产生和本质1 刺激—反应说华生S+R2 行为的本质①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S-R联结②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③勒温行为公式B=f [P.E](二)行为与心理1 刺激—机体—反应说S-O-R2 心理的实质(1)产生方式,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机体感官产生的大脑反射(2)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是主观和客观现实的统一(4)人的实践活动是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3 心理、行为与管理二组织行为(一)组织的概念1 组织的定义特点:(1)组织是人的集合体(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3)组织需要分工协作2 组织的功能(1)实现组织的目标(2)满足员工的需求3 组织的系统观4 组织的新发展组织的新特点: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全球化(二)组织行为的概念1 定义:人在组织中的工作行为2 组织行为的两个基本问题:①组织对个人的思想、感情、行为的影响方式②个人对组织的行为和绩效的影响3 组织行为的分类(1)分析水平不同宏观组织行为:整个组织微观组织行为:某个个体或小团体(2)与组织目标的关系不同①正向组织行为②反向组织行为第三节组织行为学产生与发展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一)管理科学的发展:1 古典管理理论:①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②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③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2 现代管理理论:⑴管理科学学派⑵行为科学学派⑶系统与权变管理学派(二)组织行为学的形成:1 工业心理学的诞生:芒斯特伯格《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12)2 人群关系理论:梅奥《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933)霍桑实验(1924-1932)①照明实验(工作物理实验)②福利实验③群体实验④谈话实验(态度调查)霍桑实验结论:①人是“社会人”,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要求②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而后者的提高又主要取决于员工的态度及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③在正式群体中还存在非正式群体④新型的领导、民主管理对生产极具重要性3 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产生芒斯特伯格《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12 ) 工业心理学丽莲·吉尔布雷斯《管理心理学》(1914)莱维特(1958)组织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二组织行为学的体系(一)研究内容1 定义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学科2 层次分析(1)个体行为模式个体差异:传记特点;人格,能力,学习;工作价值观、态度,状态、意志和情感;个体心理过程:知觉,归因(2)群体行为模式团队管理;个人和群体决策行为;组织中的沟通行为;领导行为;冲突处理和谈判行为;(3)组织结构与行为组织变革、发展、学习,组织技术、工作和结构、组织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压力;未来发展趋势。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一、“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假设的基本理论观点及相应的管理策略(一)“经济人”假设(亚当斯密)1、理论要点:源于享乐主义,人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2、基本假设:大多数人(1)天生趋于懒惰,尽可能讨厌和逃避工作(2)缺乏进取心,宁受他人领导不愿担负责任(3)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目标(4)缺乏理智易于盲从(5)认为生理和安全最为重要,选择获利最大的事情去做(6)习惯于抵抗变革3、相应策略(1)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完成任务方面,主要采用任务管理的措施,强调建立严密的组织制度、具体的规范和工作制度,如工作定额、技术规程。
(2)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一方面靠金钱和无知利益的激励,一方面靠严密的控制监督和惩罚,迫使人为组织目标努力。
(3)要求集权化管理,即通过权威的运作及执行督导与控制。
(二)“社会人”假设梅奥指出:管理中应强调与人协作,而不是乌合之众的相互竞争;人除了物质利益的追求外,还有人际关系的需要,甚至有时为了维系和同伴的感情,愿意放弃自己的经济利益;人除了理性思考外,更多的时候是受到感情的影响。
1、理论要点“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2、基本观点(1)社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而人际关系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2)从工作革命中延续过来的机械化,其结果是使工作失去了许多内在的意义,这些丧失的意义必须从工作中的社交关系里寻找回来(3)与管理部门所采用的奖酬和控制的反应比起来,员工会更易于对同级同事们所组成的群体的社交因素作出反应(4)员工对管理部门的反应能达到什么程度,视管理者对下级的归属需要,被人接纳的需要以及身份感的需要满足到什么程度而定3、相应策略(1)管理者不应把自己的注意力局限于完成任务上,而应更多的注意为完成任务工作的员工需求上(2)管理者不应只注意指挥、计划、组织的控制,而应关心体贴员工,致力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注意员工归属需要与尊重需要的满足(3)应注意集体奖励,而不仅只是个人奖酬(4)管理者要从单纯的监督者变为下级员工与更上层领导者之间的联络人(三)“自我实现人”假设1、20世纪40至50年代,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共5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为学复习资料第⼆章⼈格与⼯作第⼀节⼈格(⼀)⼈格含义的复杂性⼈格,最初的意思是指⾯具、脸谱,但很快就发⽣了变化。
(⼆)组织⾏为学中⼈格的概念具体⽽⾔:⼈格是个体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理⾏为模式。
⼆、⽓质(⼀)⽓质的含义在组织⾏为学和⼼理学中,⽓质是指⼀个⼈天⽣的、表现在⼼理活动的动⼒⽅⾯的典型的、稳定的⼼理差异和特征(从这个定义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质和⼈格在含以上的不同。
⽓质指的是天⽣的差异,⽽⼈格并没有强调差异的先天性。
)(⼆)⽓质的分类(重点)巴甫洛夫⽓质分类苏联著名学者巴甫洛夫认为,⽓质的差异主要受到⼈的神经活动特征的影响。
他依据神经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将⽓质划分为四种类型巴甫洛夫的⾼级神经类型学说现代学者认为⽓质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的⼈情绪兴奋性⾼,反应迅速,⼼境变化剧烈,抑制能⼒较差,易冲动,热情直率,不够灵活,经理旺盛,动作迅猛,性情暴躁,脾⽓倔强,易粗⼼⼤意;感受性较低⽽耐受性较⾼,外倾性明显。
多⾎质的⼈情绪兴奋性⾼,思维、语⾔、动作敏捷,⼼境变化快但强度不⼤,稳定性差,活泼好动,富有⽣⽓,灵活性强;乐观亲切,善交往,浮躁轻率,缺乏耐⼒和毅⼒,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外倾性明显。
黏液质的⼈情绪兴奋性和不随意反应性都较低,沉着冷静,情绪稳定,深思远虑,思维、⾔语、动作迟缓、内⼼很少外露,坚毅执拗,淡漠,⾃制⼒强,感受型较低⽽耐受性较⾼,内倾性明显抑郁质的⼈感受性很强,善于觉察细节,见微知著,细⼼谨慎,敏感多疑,内⼼体验深刻但外部表现不强烈,⾏动迟缓,不活泼;易疲劳,疲劳后也易回复;办事不果断和缺乏信⼼,内倾性明显。
(三)⽓质在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作⽤第⼀,⼈——职位匹配中需要考虑⽓质类型与⼯作岗位的匹第⼆,根据⼈的⽓质特征来合理调整团队构成,增强团队战⽃⼒。
第三,在组织管理活动中,需要“因⽓质施教”。
组织行为学 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定义:探讨个体、群体和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使组织运作更有效。
组织行为研究的基本变量●1、生产率衡量组织绩效的重要指标。
通常要从效果和效率两方面进行衡量。
●2、缺勤率任何组织的缺勤率超过一定程度,都会对生产率产生影响。
从这一角度讲,OB要关心缺勤率。
●3、流动率--组织中的流动意味着招聘、培训、解聘等事情的发生,也意味着一些关键岗位缺少熟练工。
这会增加组织的管理费用、损失。
因此,要控制流动率。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流动都是不利的。
●4、员工满意度--定义:员工希望得到的利益与其实际得到的利益的差距。
--满意的员工比不满意的员工有更的生产率。
--满意度与缺勤率、流动率负相关。
为什么要学习组织行为学:(一)改善质量与生产效率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1.密切关注顾客2.注重持续不断的改进3.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4.精确度量5.向员工授权(二)改善人际技能(关系)(三)管理劳动力多元化(四)全球化趋势的影响1.国际多元化2.国内多元化(五)如何对员工授权(六)诱发革新和变革,树立企业核心价值理念。
✧题库1.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2.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的学说。
3.霍桑试验研究的是非正式群体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4.组织行为学以学科面貌出现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
5.人与工作、组织、环境匹配的问题是组织行为学的核心问题。
6、观察法:运用感官器官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
访谈调查法:运用口头的信息沟通方式(个别访谈,调查会),传递与交流,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
问卷法:运用标准的问卷量表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分析与调查。
试验法和心理测试法:运用标准的测验量表,以及必要的试验设备,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实验室或现场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测试与分析。
个案分析法:运用个案调查、综合分析、案例研究等手段,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作出全面分析与评估。
模型法:同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一样,组织行为学也可以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反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20选5)1、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指人们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后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感觉。
一个人的工作不仅包括工作内容本身,还有与同事上司的互动、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达到绩效标准、工作环境等等,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满意常常是对大量不同工作元素综合概括的结果。
2、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指个体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
3、群体群体指的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组合到一起并形成互动和互相依赖关系的两个或更多的个体。
4、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指的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以及愿意留在该群体中的程度。
5、人格人格是个体对他人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
在组织行为学中,人格是一个动态概念,用于描述个体人格的成长和发展。
6、价值观价值观代表了人们关于判断的最基本的信念,反映个体对于正确和错误、好与坏、可取和不可取的看法与观念。
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内容属性是指某种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属性界定的是它有多重要。
7、群体思维群体思维,指的是群体中成员热衷保持一致意见的情况下,从众压力使得该群体难以批判性地评估那些不寻常的、由少数派提出的或者不受欢迎的观点。
8、群体规范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
群体规范让成员知道自己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9、角色知觉角色知觉,个体对于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识和了解。
10、角色冲突角色冲突,即遵守某种角色要求会使另一种角色要求难以实现。
例如一个人的家庭角色(丈夫)和社会角色(职业经理人)就会有时间分配等问题的冲突。
11、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指的是组织成员共享的一套能够将本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分开来的意义体系,代表组织成员的共同认知。
如从创新冒险、关注细节、结果导向、团队导向、进取心、稳定性等方面,组织成员共享对本组织、组织开展工作的风格以及组织成员应有的行为方式的理解。
12、组织设计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群体过程与行动6.1群体6.1.1定义: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但不是任何几个人就能构成群体。
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6.1.2特点①成员们的目标共同性群体之所以能够形成,它是以若干人的共同的活动目标为基础的,正是有了共同的目标,他们才能走到一起并彼此合作,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以他人之长,弥合自己之短,使群体爆发出超出单个个体之和的能量。
群体的这一特性,也是群体建立和维系的基本条件。
②群体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群体虽然是由一个个的个体所构成的,但一个群体,又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一面。
它有着自身的行为规范、行动计划,有自己的舆论,而这些规范、计划和舆论,不会因为个别成员的去留而改变。
③群体成员的群体意识性作为一个群体,它之所以能对各个成员发生影响,并能产生出巨大的动力,就是因为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生活在某一个群体里,在这个群体中,成员之间在行为上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互相依存,互相制约。
在心理上,彼此之间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也意识到自己是群体中的成员。
④群体的有机组合性群体不是一个个个体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成员都在这个群体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职务,负一定的责任,并以作好自己的工作而配合他人的活动,使群体成为一个聚集着强大动力的活动体。
6.1.3结构群体的结构是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及这些成分的有机组合。
群体成员的结构可根据不同纬度进行划分,如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以及观点、信念的结构等。
群体结构对于群体成员的工作效率有很大影响。
群体成员搭配不当,会使群体涣散,经常发生冲突,降低工作效率。
群体结构根据其成员在群体组成成分的接近性程度可分为同质结构和异质结构。
同质结构指群体成员在能力、性格、年龄、知识等方面都比较接近。
研究表明,在以下三种条件下,同质群体可以达到最高的生产率:⑴当工作比较单纯,而又不需要许多种类的资源来完成工作时,同质群体有较高效率;⑵当完成某一件工作需要大量合作时,同质群体往往有效。
因为,在这样的群体中冲突和竞争较少;⑶如果一个群体在工作时需要连锁反应,那么群体的同质性对群体完成任务较有帮助。
异质结构指群体成员在上述各个方面有很大差别。
以下三种情景中异质群体会有较高的生产率:⑴异质群体适合于完成复杂的工作,因为在该群体中有各种能力和各种见解的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有利于复杂问题的解决;⑵当在较短时间就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可能产生不利后果(过于仓促,考虑不周全,不成熟)时,异质群体就有优点,异质群体往往需要从多个角度,不同侧面,通过较长时间争议,最后才能统一思想,做出决策。
而同质群体,则会由于意见一致,工作进行的较快而对短时间内所做出的决策论证不足。
比如,法庭审判中异质的陪审团要有较长的时间才能做出决定,这样有利于对案件的证据作更加深入的分析;⑶凡需要有创造力的地方,由不同类型的成员组成的群体较为有利,不同的见解有助于提高这个群体的创造力。
6.1.4群体规模对群体的影响①群体内的相互作用群体内成员的数目必然会影响到群体成员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
一般来说群体成员超过8人时,群体中的每位成员就很难同时和其他各个成员进行相互交往并做出反映。
因此,由5人至7人组成的小组,往往有利于深入考虑某些特殊的需要决策的问题。
②工作满意度工作群体的规模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工作群体的规模越大,员工的满意度越低。
这可能是由于工作规模的加大,使得个人受到关注以及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减少,个人的归属感、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降低等因素使得员工的满意度不高。
③生产效率工作规模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受生产任务性质的影响。
工作任务可以有两种性质:一种是“相加性”工作,整个工作任务的总效果是由从事该工作的个体的工作相加得到的。
例如,生产某种零件,1个人生产10件,那么10个人就是100件。
第二种是联结性工作,在完成一项任务时,每个成员必须共同合作,例如组装一辆汽车。
在第一类工作中,人越多工作成效越大。
在第二类工作中,人过多工作效率反而会下降。
④缺勤或旷工国外对蓝领工人的研究表明:工作群体规模与缺勤或旷工成正相关。
工作群体规模越大,缺勤率越高。
而在白领管理人员的研究中没有发现二者之间有关系。
⑥离职国外研究表明:工作群体规模与离职率成正比。
这也就是说工作群体规模越大,人们离职的可能性越大。
这主要是由于群体规模的加大,削弱了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和归属感而造成的。
群体整合原则:包容——控制——情感。
群体解体过程:顺序和群体形成过程相反,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去控制,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解体。
6.1.5群体的种类一、从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以将群体划分为:①假设群体,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或统计的需要,划分出来的群体。
②实际群体,是指实际上存在的群体。
二、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划分为:①大型群体,是指凡是群体成员之间只能以间接方式进行接触和联系的群体。
②小型群体,是指凡是群体成员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
三、根据个体的归属,可将群体划分为:①实属群体,是指个体实际所归属的群体(就某个职工而言,他所在的班、组就是属于此类)②参照群体,也称为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
四、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包括:1)命令型群体,由组织结构决定的,它由直接向某个主管人员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2)任务型群体,也是由组织结构决定,它是指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在一起工作的人。
但任务型群体的界限并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还可能跨越直接的层级关系。
正式群体的功能:①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获得安全感;满足社交的需要;满足自尊的需要;满足自我确认的需要;增强自信心;增强力量感;其他方面;②协调人群关系。
③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
非正式群体是指成员为了满足个体需要,以感情为基础自然结合形成的多样的、不定型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个体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正式群体无法代替的满足个人的下列需要:①安全需要。
求得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一个人参加并属于某一群体时,就能避免孤独恐惧感,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②合群的需要。
广交朋友,建立友谊,获得他人对自己的支持、帮助,这是人的社会交往的需要。
谁都需要朋友和友谊。
在群体中可以保持与他人之间的联系,获得择友的机会,满足人的社会交往的需要。
③尊重的需要。
自尊是每个人都有的基本心理需要。
谁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承认自己,并在群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包括职务上的地位和心理上的地位。
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许,可以满足人尊重的需要。
④增强自信心。
在群体中,对某些问题可以通过讨论,充分交换意见,得出一致的结论,使个人不明确、拿不准的看法获得支持或订正,从而增强个人的自信心。
⑤增强力量感。
群体可作为个人的后盾和一种可依靠的力量,使其成员不会感到孤单,并增加力量感。
⑥自我确认的需要。
个人参加并属于某一群体,不但使个人体味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而且能认识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⑦其它需要。
如遇到困难时得到帮助,苦恼时得到安慰,失败时得到鼓励等等。
以上这些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是。
因此,管理者应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使它们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的分类1.按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划分①利益型,因其成员利益上的一致而形成,凝聚力最强,作用明显,是否是非正式群体也容易判定。
②信仰型,因其成员共同的信仰和观点而形成,凝聚力较强,但由于是思想上的结合,除与信仰、观点有关问题外,群体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③目的型。
因其成员要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形成,这种目的的动机可能各不相同,一旦达到目的,群体也就可能解体。
④“需要互补”型。
因其成员在某些方面,譬如品质、性格有相似、相近之处,“同类相求”,或虽不相同,但能互补。
这样的非正式群体比较松散。
⑤“压力组合”型。
因外驱力或压力作用而形成,如果外力消失或改变,群体本身也就可能发生变化。
⑥“家族亲朋”型。
因其成员有家庭亲朋关系而形成,凝聚力强,内部相互帮助和对外自卫的作用明显。
⑦“娱乐”型。
因兴趣爱好相同而形成,凝聚力不是很强,群体作用也不明显。
2.按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性质划分①积极型。
对组织目标、正式群体的建设及成员成长起积极作用,如技术人员自发形成的攻关小组、技术能手小组等。
②消极型。
对于组织目标、正式群体的建设及成员的成长,有着消极的影响,如有的非正式群体经常聚在一起发牢骚之类。
③中间型。
对于组织及正式群体,都没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如业余诗词协会、篮球队等。
④破坏型。
对组织目标和任务及正式群体的建设有明显的破坏、干扰作用,如有些非正式群体鼓励成员怠工、破坏工具、赌博、打架等等非正式群体优点:①协助工作正式团体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程序,大多是事先制定、缺乏随机应变能力。
而非正式团体则往往不受工作程序的约束,具有高度的弹性,对于临时发生的急迫问题,常能寻求非正式途径及时而有效地解决。
能否发挥这个作用,取决于主管人员是否接受并尊重非正式团体,也取决于能否使正式团体与非正式团体利益协调一致。
②分担领导非正式团体可以分担正式组织和团体的主管人员的领导责任,减轻领导负担。
在非正式团体与主管人员保持良好关系并采取合作态度时,能自动工作并积极提供意见,主管人员不必躬亲,可节约许多时间与精力。
③增加稳定非正式团体的作用是给人一种吸引力,从而能增加稳定性,减少人员流动。
④发泄感情。
非正式团体可作为职工受到挫折时发泄感情的通道,并能协助解决困难,给予安慰。
⑤制约领导非正式团体能矫正管理措施,使领导者必须对若干问题作合理的计划与修改,不敢滥用权力,即对领导有制约作用、缺点:①倾向保守非正式团体是为了达到特定的个人目标与满足个人的愿望而自由组合起来的,它的特点是比较保守,倾向维持现状。
因此当组织上采取变革措施或有人冒尖时,它起阻碍作用。
②角色冲突当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发生矛盾时,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可能发生冲突,使个人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增加了思想顾虑。
③滋生谣言非正式团体越多,小道消息和谣言越多,这是因为非正式团体是以感情作为基础,往往歪曲事实,无事生非。
谣言的产生是由于情绪波动或者未满足个人需要所致,或者由于风气不正、正式信息流通渠道不畅所致。
④不良压力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都有行为的标准和规范,都对个人有约束力,甚至对个人造成压力。
但非正式团体的压力较正式团体的压力往往来得沉重,如讽刺、挖苦、打击、造谣等,可能迫使个人脱离正式团体所要求的行为规范。
使群体成为高效率的工作团队:a.清晰的目标;b.相关的技能;c.一致的承诺;d.相互的信任;e.良好的沟通;f.与外界谈判的技能;g.内部支持;h.恰当的领导;i.外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