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记忆

合集下载

三线精神

三线精神

传承弘扬三线精神做优秀延长石油人三线精神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时期,是民族精神、奋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线精神的内容可简要表述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弘扬延长石油人精神王伟国,从最基层的一线采油工逐步成长采油大队长。

勤勉敬业、认真负责、敢于担当,把青春年华、甚至是生命献给采油事业。

2013年抗洪抢险中,面对强降雨、井场滑坡,他和工友在泥水里抢救设备;2015年采油井突发火灾,他不顾生命危险,冒着熊熊大火去抢救国家财产,右手严重灼伤,被鉴定为二级伤残。

在日常工作中他勤于学习钻研,注重生产安全管理,以身作则,默默耕耘,以实际行动践行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

正是凭着爱厂如家的主人翁情怀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个人精神,他先后获得“生产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以及“最美延长石油人”等荣誉称号。

面对这些荣誉,他谦虚地表示这些荣誉不仅属于他一个人,更属于大家。

如今的王伟国,沉稳,睿智,风雨历程,不改初心——埋头苦干在一线,爱厂如家献青春。

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绽放最美延长石油人景一鸣,一名在油市跌宕起伏中摸爬滚打、锤炼成钢的一线销售人员。

多年来,他不畏风险压力,严格油品市场排查,有效净化了延长油品市场环境、提升了省内市场占有率。

2016年带领“市场跑男先锋队”,仅一个月行程一万多公里,足迹踏遍552座加油站,拓展50座直供民营加油站,开发省外大客户5家,实现了春节油品连续两年零代储,全力冲刺跑出了3579.86万元的好业绩。

他凭着对石油销售最质朴的情感和骨子里的拚劲、韧劲,完成了一个个艰难的任务,为集团迎击销售市场寒冬做出了应用的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展望未来,他的这条“油路”会更稳、更好。

埋头苦干、开拓创新,争做优秀延长石油人作为一名刚大学毕业就进入到国企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我是幸运的,分配到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道运输公司,延长石油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陕西省著名企业,经过层层培训到了输气场站一线站控员岗位,在多个站领导的关心和照顾下,我成为了一名目前有6年工龄的站控员。

初中几何三角形画辅助线口决记忆

初中几何三角形画辅助线口决记忆

初中几何三角形画辅助线口诀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平行四边形出现,对称中心等分点。

梯形里面作高线,平移一腰试试看。

平行移动对角线,补成三角形常见。

证相似,比线段,添线平行成习惯。

等积式子比例换,寻找线段很关键。

直接证明有困难,等量代换少麻烦。

斜边上面作高线,比例中项一大片。

基本作图很关键,平时掌握要熟练。

我记忆中的皖南上海小三线

我记忆中的皖南上海小三线

我记忆中的皖南上海⼩三线2019-05-30每次回到家乡探亲访友,总要到原属上海⼩三线的七⼀⼚⼚区和附近⾛⾛,这时,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七⼀⼚和上海⼈在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留下的⼀幕幕难忘影像。

可以说,七⼀⼚和⼚⾥的上海⼈的⽣活打开了我认识外部世界的⼀扇窗⼝,丰富了我早年的社会和⼈⽣阅历。

上世纪六七⼗年代,中国⾯临的国际形势⼗分紧张,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和关于加强备战、巩固国防的战略部署,在安徽南部和浙江西部⼭区建设起⼀个以军⼯⽣产为主的综合性后⽅⼯业基地——上海⼩三线。

⼩三线从1965年开始筹建,1988年调整结束,历时24年,共建成81家全民所有制独⽴单位,即54家⼯⼚、2⽀运输队、1个变电所、3个物资供站、5所医院和防疫站、5所中学、7家管理机关、1家计量所、1所⼲校、1个农场等机构;另外,还建有⼚附设⼩学39所,⼚办集体事业单位38个。

①位于皖南的徽州⾏署各县是⼩三线建设的最主要地区。

我⽣于1966年5⽉,这时,⼩三线企业已经在祁门建起了七⼀医疗设备⼚、朝阳微型电机⼚、为民磁性材料⼚。

其中,七⼀医疗设备⼚占地5.72万平⽅⽶,⼚房建筑⾯积1.339万平⽅⽶。

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57万元,净值276万元,设备净值63.9万元,流动资⾦155万元。

职⼯423⼈(含在当地招⼯的11⼈),⼯程技术⼈员24⼈。

②该⼚位于城北区,与祁峰村(当时称祁峰⼤队)交错在⼀起。

它由2个⼚区和1个⽣活区组成,⼀是临近祁门县北街到阊江北路的南⼚区和职⼯⽣活区,当地居民⼀般称为“七⼀⼚”;⼆是临近祁门县茶⼚的北⼚区,当地居民⼀般称为“红旗⼚”,两个⼚区⼤门相距也就是200⽶左右。

童年经历祁门县物质⽂化⽣活极度匮乏的年代我家恰巧住在县城北街中间的徐家⼤屋。

这是⼀座带有门楼、庭院、天井、菜园的两进徽州⽼宅。

据⽗辈说,它建于清代道光年间。

清代中后期的⽼宅在其它地区可谓是珍贵⽂物,可是在徽州并不稀奇。

城⾥⽐我家⽼屋⽓派的就有不少,如,与我家隔巷相望的北街马家⼤院便相当的⽓派和宏伟。

军工记忆三线风云观后感_心得体会

军工记忆三线风云观后感_心得体会

军工记忆三线风云观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军工记忆三线风云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军工记忆三线风云观后感(一)刘文远前几天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播出了《军工记忆——三线风云》,片中再现了半个世纪前成千上万人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三线建设的这一壮举。

整个记录片我并没有看全,但其中关于111厂支援三线建设的那一集是认认真真看了,因为那是我们111厂历史中重要一页,也正因为那一期间我们包建援建全国11个大中型军工厂、输送各类人员1.5万人、设备千余台,才留下了"母鸡厂""航空航天动力装置摇篮""航天传统精神发源地之一"等美誉。

在片子的采访中,看到了赵清连和左孚两位老人关于包建成都420厂时的回忆,言语不多,但从"厂里拨出60%的人和家当"以及"前一天晚上还是一片草地,第二天一早就平地起了四层楼"这样简单的描述中,可以想象当时厂里是怎样的一片场景,那些奔赴三线的干部职工又是怎样的不容易。

50多年后的今天,回看老一辈航天人、新光人的艰辛付出,真的很敬佩,他们在国家需要时,能够坚决响应号召,毅然决然执行,无条件支援三线,不禁让人由衷赞叹。

当前,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都在学、都在做,在第一阶段学习研讨中,各支部还围绕集团公司高红卫董事长提出的"一事当前,是先为党、国家、企业、群众的利益考虑,还是先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进行了交流研讨。

看了《军工记忆——三线风云》,突然觉得,支援三线建设这一行动给出了非常好的参考答案。

当时,为了实现国家战略调整,几百万人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奔赴大西南、大西北,建起了一个个科研基地和军工厂,完成了三线建设。

从国家层面来讲,这是一次惊天壮举,而对每一个奔赴三线的人来说,都是一次人生的抉择与考验,他们为此付出了艰辛、血汗,甚至是生命。

三线研学课程实施方案模板

三线研学课程实施方案模板

一、课程背景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我校研学旅行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结合学校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特制定本三线研学课程实施方案。

二、课程设计思路1. 紧密围绕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知行合一”为理念,结合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2.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研学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和实践。

3. 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形成研学旅行教育合力,提高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效性。

4. 注重课程内容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国家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主题“追寻三线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研学旅行课程四、课程目标1. 了解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

2. 感受三线建设时期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课程内容1. 三线建设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介绍。

2. 参观三线建设遗址,了解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发展状况。

3. 采访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人、专家,感受他们的奋斗精神。

4. 体验三线建设时期的生活,如手工制作、生活技能等。

5. 组织学生开展团队拓展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课程实施1. 时间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可安排为一天或两天研学旅行。

2. 地点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三线建设遗址、博物馆、展览馆等。

3. 实施步骤:(1)前期准备: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前的安全教育、团队建设等。

(2)研学旅行:参观学习、体验实践、团队拓展等。

(3)总结分享:学生撰写研学旅行心得体会,分享研学成果。

4. 安全保障:严格执行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七、课程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研学旅行的满意度。

三线——一个时代的记忆

三线——一个时代的记忆

三线——一个时代的记忆作者:田姝来源:《红岩春秋》2014年第09期“备战备荒为人民”——三线建设:一场规模空前的生产力布局20世纪60年代,中国进入多事之秋,尚未完全摆脱国内三年困难时期的阴影,周边局势又激烈动荡起来:在美国的军事援助下,台湾蒋介石当局趁大陆出现经济困难局面,不断进行军事骚扰,企图反攻大陆;印度军队不断由中印边界东、西两侧侵入中国领土,进行无端挑衅;苏联派重兵进驻中蒙边界地区,战略导弹直指中国;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对越南北方进行大规模轰炸,战火燃到了中国南部边界。

面对严峻的形势,一旦发生战争,我们的经济建设、民众生活将遭受怎样的新考验?1964年4月,总参谋部提交的一份报告分析了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业过于集中;二是大城市人口多;三是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在大城市附近,还缺乏应付敌人突然袭击的措施;四是所有水库的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一旦遭到破坏,将酿成巨大灾害。

这份报告引起了党中央尤其是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在5月至6月的中共中央北京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把国防看作是与农业并列的“一个拳头”。

他从存在新的世界战争的严重危险估计出发,提出“三五”计划应该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

他说,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强大、稳固的后方不行。

现在沿海地区搞这么大,不搬家不行。

不仅工业交通部门的企业要搬,大学、科学院、设计院都要搬。

总之,一线要搬家,三线、二线要加强,以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

1965年6月16日,毛泽东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三五”计划初步设想的汇报后指示:计划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是老百姓,不要丧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灾荒。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国家计委又对“三五”计划的投资项目和主要生产指标进行了调整,于7月21日向国务院作了汇报。

汇报中提出:“三五”计划实质上是一个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的备战计划,要从准备应付帝国主义早打、大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抢时间把三线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战略大后方。

红色青春记忆:好人好马上三线

红色青春记忆:好人好马上三线

红色青春记忆:好人好马上三线作者:刘郝来源:《文萃报·周五版》2019年第39期光荣的“使命”出生于1949年的徐梦梅,始终没有忘记父亲送给他们兄弟两人的一副对联——“嘉农长白守边疆,梅工天目支前线。

”这是说,他家中仅有的两个孩子,弟弟梦嘉以“知青”身份被分配到吉林长白山农村插队落户,哥哥梦梅则参与小三线建设,被分配到浙江天目山军工厂做工人。

上海小三线建设,共有81家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除浙西地区上海市协作机械厂外,其余80家单位集中分布在安徽省徽州地区(皖南)东西260多公里、南北130多公里的山区中。

这当中,共有在册职工56474名,家属1.7万余人。

秉持着毛泽东提出的“好人好马好刀枪”的建设要求,上海小三线职工筛选以“根正苗红进三线,青春年华向党献”的原则进行。

入选职工,必须为上海工厂或学校当中的骨干力量,亦必须通过层层“政审”。

1968年离沪之际,20岁的高球根只知去处通信地址为“杭州市505信箱”,估计着条件不算艰苦,位置亦不会偏僻。

但到杭之后,隔夜要转乘两班长途汽车,再坐一班工厂专车,从平原辗转丘陵再至山区,他“一听就有点蒙了!”根据“靠山、隐蔽、分散”战略选址原则,在六次规划中,上海小三线厂绝大部分分散在远离县城与主要交通干道的深山沟中。

大多数职工对“赤膊车”印象深刻——一辆卡车,没有顶篷没有座位,人挤人,行李挤行李,“一路跳动一路风尘”。

在早期无数次往返中,他们只能乘坐这种光秃秃的大卡车,一路下来,灰头土脸。

筹备组职工袁汉卿记得,1968年赴皖南筹建旌德向阳小型轴承厂时,条件尤为艰苦。

路不通,设备和材料全靠人力扛;水沒有,职工排成长队用碗和盆打来;米不够,只能吃掺着杂粮的白米“猪肝饭”。

一天下来,衣服上全是白花花的汗渍。

有些年轻职工,受不了时,就跑到山顶上坐着大哭。

克服前期的困难后,作为军工企业的工人阶级,上海小三线职工在生产生活上展现出那个年代特有的严谨性。

生产指标一旦下达,整个工厂加班加点24小时连轴转,绝不停下生产步伐。

三线建设青春回忆演讲

三线建设青春回忆演讲

三线建设青春回忆演讲对于很多人而言,“小三线”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对一些上海人来说,这个词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含义。

四五十年前,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从都市走向山村,生产军工,一呆就是十余年。

岁月无情,曾经的少年已然两鬓双白,回想起当年的奋斗历程,却依旧记忆犹新。

温故过去,才能烛照未来。

今天带来的是小三线亲历者徐梦梅编纂纪念文集的故事,他既是亲历者,也是记录者。

历史只有通过研究,才能被后人更好地认知。

通过他的记录,我们得以了解当年小三线建设的点滴往事。

1970年我从上海市机械工业学校毕业进入小三线,开始在协作厂火工车间当尾管装配工人,三年后进入厂办当秘书,之后在党办和厂办从事领导工作长达十余年。

我对工厂的情况比较熟悉,当年工厂许多重要文件都是我起草的。

小三线工厂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向上海市委和五机部反映工厂生存情况的一些重要文件,我是亲历者和拟稿人。

我出生于1949年,是“和共和国一起长大”的同龄人,我也是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过青春的人。

光阴荏苒,70年过去,时间虽悄然改变我们的容颜,却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青春记忆。

1986年上海小三线职工陆续调回上海,30多年间,小三线人曾数回故地忆想当年情景,也曾笔尖流露写下尘封的故事。

据我所知,目前关于以上海小三线企业为中心的回忆录有《井冈碧云》《追忆胜泥足迹,难忘辛勤耕耘》以及徐有威和陈东林教授主编《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三辑)》中上海市协作机械厂“情寄昌北”专辑(上海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55—316页)三本。

其中,“情寄昌北”专辑耗时两年,抛弃了先前的散点式编写方法,依据工厂经营的主要方面划分板块进行叙述,有的放矢。

专辑的文本材料收集方面章法井然,主稿人皆是当年该厂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照片的选择也加以考量;文章的编排构思方面严谨有度,不再只是反映历史上的小细节、小瞬间,而是构成一个大的历史片段。

这次有机会作为“情寄昌北”专辑的主要负责人,我在人员组织、材料收集、文稿修改、整理汇编方面都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感到非常荣幸。

关于三线的诗

关于三线的诗

关于三线的诗《三线记忆》在岁月的长河中隐匿,三线建设,那热血的传奇。

大西南的山峦间秘密铺展,是梦想与希望的宏大奠基。

山洞中机器的轰鸣奏响,简陋工棚,住进热血儿郎。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纷攘,心中的信念像灯塔明亮。

钢轨延伸向深山的秘境,火车拉来的是未来雏形。

汗水浇灌那片坚实土地,筑牢了国防,也种下生机。

云雾缭绕下崭新的厂房,烟囱冒出时代奋进的光。

那是三线人的骄傲徽章,铭刻着无畏,镌刻着坚强。

衍生注释:- “三线建设”:是指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 “大西南”:这里是三线建设主要集中的地区之一,包括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那里多山的地理环境为三线建设中的许多项目提供了隐蔽之所。

- “热血儿郎”:指参与三线建设的广大工人们和技术人员等,他们满怀热情,积极投身到这项艰巨而伟大的建设事业当中。

赏析:主题上,这首诗歌主要围绕三线建设展开,试图重现那段充满热血和奋斗却又鲜为人知的建设历程。

通过描绘三线建设中的场景,如山洞中的机器轰鸣、向深山延伸的钢轨、山中的厂房烟囱冒烟等,来勾起人们对那个特定时期的回忆。

情感方面,诗中充满着对三线建设者们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诗里展现了建设者们远离城市,不畏艰苦的环境,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创造出伟大成就的形象,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敬仰之情。

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

像“山洞中机器的轰鸣奏响,简陋工棚,住进热血儿郎”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非常直观地想象出当时的建设场景。

同时,诗人运用象征手法,把三线建设的成果,如厂房烟囱冒出的烟当作奋进的光以及三线人的骄傲徽章,象征着三线建设蕴含的伟大意义。

作者介绍:从这首诗的风格和内容来看,作者很可能是一个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着浓厚兴趣并且敬仰那些艰苦创业先辈们的人。

可能作者经过对三线建设事迹的深入研究或者接触到相关故事,被那些建设者的热血与奉献精神所打动,从而创作出这首诗来纪念那伟大的建设历程。

观三线记忆观后感

观三线记忆观后感

观三线记忆观后感刚看的时候,我就被那宏大的历史背景给震住了。

三线建设,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那是国家的一个超级大计划啊。

画面里那些人,一个个都像是充满斗志的战士,背着行囊,奔赴到偏远的地方去。

我当时就想,这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长征”,只不过目的地不是井冈山之类的地方,而是那些荒山野岭、人迹罕至的三线地区。

看着那些建设者们在简陋的条件下开始干活,我真的是既佩服又觉得好笑。

佩服的是他们那股子劲儿,天不怕地不怕的。

没有先进的机器,那就靠双手啊,一锄头一锄头地挖,一砖头一砖头地砌。

好笑的是他们那时候的一些装备,那衣服啊,补丁摞补丁,可在他们脸上却看不到一丝抱怨,一个个都笑得特灿烂,就像挖到了宝藏一样。

我就琢磨着,这大概就是信念的力量吧,要是换了我在那个时候,估计得哭着喊着要回家找妈妈了。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个片段讲工厂建设的。

那地方周围全是山,要在这种地方建个现代化的工厂,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可是那些建设者们偏不这么想,他们就像一群神奇的魔法师,一点一点地把那片土地变成了充满活力的工业区。

没有路,就修;没有电,就拉电线;没有房子住,那就自己搭个简易的棚子先凑合着。

这让我想到了现在的自己,有时候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开始打退堂鼓。

和他们比起来,我可真是弱爆了。

而且啊,三线建设里的故事可不仅仅是干活这么简单。

那些人之间的情谊也是特别让人感动。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操着不同的口音,但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就像一家人一样。

一个人有困难了,其他人二话不说就来帮忙。

这种团结劲儿,现在在我们周围可不多见了。

我就在想,要是我们现在的团队都能像他们那样,那还有什么事儿干不成呢?。

观三线记忆观后感

观三线记忆观后感

观三线记忆观后感一开场,那画面就把我拉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

三线建设,听起来就像是一场超级大的“搬家游戏”,不过这个“家”是国家的工业布局。

那时候的人们啊,真是充满了干劲儿。

就像一群超级英雄,接到了拯救世界(其实就是建设国家)的任务,二话不说,卷起铺盖就往那些偏远的地方走。

你能想象吗?在大山深处、荒郊野外,大家靠着一双手,一锄头一锄头地挖地基,一块砖一块砖地盖厂房。

没有现在的挖掘机、起重机这些高科技玩意儿,全凭人力和简单的工具。

这让我想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不过这可是成千上万个“愚公”在同时努力呢!而且他们脸上还都洋溢着一种自豪的神情,好像在说:“咱这是在干大事儿,再苦再累都值得!”其中有个片段特别让我感动。

讲的是一群年轻的工程师和工人,为了让一个新的工厂尽快投入生产,日夜奋战在岗位上。

有个小伙子,家里给他写信说有困难,他咬咬牙,还是选择留在工地。

他说:“国家的事儿更大,咱不能因为自己这点小家的事儿就耽误了大家的前程。

”这觉悟,杠杠的!我就在想啊,要是我在那个时候,能有这么坚定的信念吗?说不定我就成了那个拖后腿的了,真是惭愧啊。

还有那些女同志,也一点都不示弱。

她们在建设中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有些甚至和男同志干一样的重体力活。

我看到画面里她们的头发被汗水湿透,贴在脸上,但眼睛里还是透着那种坚韧。

这可比现在有些娇滴滴的小姑娘强太多了,她们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女汉子”啊,不过是超级伟大的那种。

看着这些画面,我也在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们现在住在高楼大厦里,享受着各种便利的设施,这些可都是那些三线建设者们打下的基础啊。

我们有时候还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抱怨,什么外卖送晚了,网络信号不好了。

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的这些烦恼简直就是鸡毛蒜皮。

这部片子就像是一个无声的老师,用那些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它让我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前辈们用血汗换来的。

以后啊,我可不能再这么矫情了,得像那些三线建设者们学习,有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吃苦的劲儿,为了自己的梦想,也为了不辜负前辈们的努力。

【国家记忆】大三线(第4集)

【国家记忆】大三线(第4集)

【国家记忆】大三线(第4集)
为支援重庆常规兵器基地急需的钢材、煤炭等资源,中央决议建设六盘水、攀枝花煤钢基地。

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几十万建设大军齐聚西南小城,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会战。

在三线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下,西南小镇六盘水成为全国闻名的“西南煤海”。

一声巨响,一座钢城,为完成周总理“七·一”出铁的号召,一方小小的铁块背后又凝聚着多少攀枝花三线建设者的心血与青春。

第四集《煤钢传奇》为您讲述三线建设者亲手铸造的煤钢传奇。

“徽”之不去的贵州三线记忆

“徽”之不去的贵州三线记忆
在共 数 十 枚 徽 章 ,并 以 此 为 线 索 ,讲 述 贵 州 三 线 人 艰 苦 创 业 的 故 事 , 唤 醒 人 们 对 大 山 深处那一片片红砖房的历史记忆。
“三线”与 “三线建设”
“三 线 ” 是 上 世 纪 六 七 十 年 代 流 行 的 地 理 名 词 , 源 于 我 国 政 府 当 时 对 全 国 各 地 工 业 化 建 设 提 出 的 战 略 布 局 。 依 据 当 时 国 际 政 治 形 势 状 况 、 国 内 政 治 经 济 条 件 ,从备战 的 角 度 出 发 , 将 全 国 由 沿 海 、边 疆 地 区 向 内 地 收 缩 划 分 三 道 线 :一 线 指 位 于 沿 海 和 边
U 〇〇9
贵州三线建设历程
贵 州 是 三 线 建 设 的 重 点 地 区 ,是 以 铁 路 为 先 导 ,以 电力为基础, 以 煤炭为基地, 以 国 防 为 重 点 ,以冶金为 支 柱 ,以 化 工 建 材 机 械 纺 织 为 辅 助 ,使 能 源 、钢 铁 、机 械 、 化 工 等 原 材 料 工 业 与 加 工 工 业 相 配 套 ,科 研 与 生 产 相 结 合的战略后方基地。 到 1 9 6 5 年 下 半 年 ,三线建设全面展 开,并在全省范围内形成高潮。
“解 放 牌 ”汽 车 是 三线建设的主要运输工具。背面铭文
“七 六 八 六 部 队 ” 。
三 线 建 设 决 策 之 快 、动 员 之 广 、规 模 之 大 、时 间 之 长 , 堪称新中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对全国工
业产业结构和布局, 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响。
图4
丨贵阳 路 史 2 0 1 9 年 第 4 期卜
图 3 , 三线建设纪念章,铝制,直 径 4.2厘米,正

三线记忆

三线记忆

三线记忆建国初期,由于广西的工业化程度很低,近代工业几乎空白,日用工业产品除了火柴可供需要外,其余几乎都从外省调进。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尽快发展广西工业,党中央做出沿海工业城市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决策。

于是,从1956年12月上海大东印刷厂迁往广西南宁开始,之后的14年间,陆续有26家企业约3000名职工,连同家属8000多人,分5批离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远迁广西,无偿支援广西的工业建设。

这些人到广西后,为广西带来了技术、设备、管理经验等等,填补了广西工业的许多空白,对广西工业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特采写此文,感谢上海支边企业,感谢上海支边职工。

“阿拉家在南宁。

”每当别人问起包善美家住哪里时,今年81岁的包善美老人总是这样说道。

她曾经是上海大东印刷厂的职工,1956年在上海支援广西建设的浪潮中,当年29岁的包善美毅然乘坐上南下的列车,随厂迁到广西南宁市。

“乡音未改鬓毛衰”,50多年转瞬即逝,如今第一代上海支边工人大都已是花甲老人,谈起支边的往事,他们感慨万分,那些人、那些事犹如发生在昨天。

整厂举家奉命迁到南宁坟地荒地上建起大工厂谈到1956年以前南宁的工业,广西民族印刷厂(以下简称民印厂)上海支边老师傅陈云志回忆道:“就以印刷业来说,当时南宁只有一家人民印刷厂,生产效率低,印刷质量不高,只能印一些简单的表格或发票等,连学生的课本都不能印制。

”为支援广西印刷业,当时,周恩来总理特别指示上海市将前身为大东书局的大东印刷厂迁往广西南宁。

大东书局在当时与商务书局、中华书局、正中书局并称为上海四大书局,可见,上海市政府非常重视这次迁厂支边的行动。

当时的迁厂方针是“先生产,再安家”,一到南宁,工人们就立即投入到民印厂的筹建工作中。

他们自己动手组装从上海运来的机器设备,不到3个月的时间,民印厂就正式投产了。

“来之前,我们已经做好困难准备,可来到南宁才发现,条件比自己想象的要艰苦多了。

”民印厂上海老师傅孙阿炎回忆起初到南宁的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时,南宁还没有明秀西路这个称呼,厂房所在的一带大多是坟地、荒地和果园。

三线记忆——黔南篇

三线记忆——黔南篇

三线记忆——黔南篇
好人好马上三线
备战备荒为人民
献了青春献终生
献完终生献子孙
大型系列纪录片《三线记忆——黔南篇》有大量黔南三线建设的珍贵影像资料,历时三年跟踪拍摄,采访了一百余位亲历三线建设者,完成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口述史。

第一次真实、详尽地将黔南三线建设史诗般地展现给观众。

那是一段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岁月
那是一曲山高水长家国情怀的慷慨悲歌
那是一个民族与一个时代的命运交响
那是一部山呼海啸波澜壮阔的史诗
1965—1970年,以电子军工为主导产业的〇八三基地落户贵州黔南,建成了二十多个电子军工企业、37和38两个研究所、320和818两所大型
中国军转民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线记忆
建国初期,由于广西的工业化程度很低,近代工业几乎空白,日用工业产品除了火柴可供需要外,其余几乎都从外省调进。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尽快发展广西工业,党中央做出沿海工业城市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决策。

于是,从1956年12月上海大东印刷厂迁往广西南宁开始,之后的14年间,陆续有26家企业约3000名职工,连同家属8000多人,分5批离开繁华的大都市上海,远迁广西,无偿支援广西的工业建设。

这些人到广西后,为广西带来了技术、设备、管理经验等等,填补了广西工业的许多空白,对广西工业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特采写此文,感谢上海支边企业,感谢上海支边职工。

“阿拉家在南宁。

”每当别人问起包善美家住哪里时,今年81岁的包善美老人总是这样说道。

她曾经是上海大东印刷厂的职工,1956年在上海支援广西建设的浪潮中,当年29岁的包善美毅然乘坐上南下的列车,随厂迁到广西南宁市。

“乡音未改鬓毛衰”,50多年转瞬即逝,如今第一代上海支边工人大都已是花甲老人,谈起支边的往事,他们感慨万分,那些人、那些事犹如发生在昨天。

整厂举家奉命迁到南宁
坟地荒地上建起大工厂
谈到1956年以前南宁的工业,广西民族印刷厂(以下简称民印厂)上海支边老师傅陈云志回忆道:“就以印刷业来说,当时南宁只有一家人民印刷厂,生产效率低,印刷质量不高,只能印一些简单的表格或发票等,连学生的课本都不能印制。


为支援广西印刷业,当时,周恩来总理特别指示上海市将前身为大东书局的大东印刷厂迁往广西南宁。

大东书局在当时与商务书局、中华书局、正中书局并称为上海四大书局,可见,上海市政府非常重视这次迁厂支边的行动。

当时的迁厂方针是“先生产,再安家”,一到南宁,工人们就立即投入到民印厂的筹建工作中。

他们自己动手组装从上海运来的机器设备,不到3个月的时间,民印厂就正式投产了。

“来之前,我们已经做好困难准备,可来到南宁才发现,条件比自己想象的要艰苦多了。

”民印厂上海老师傅孙阿炎回忆起初到南宁的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时,南宁还没有明秀西路这个称呼,厂房所在的一带大多是坟地、荒地和果园。

职工们都住在木板楼里,一家几口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房
间里。

而且,几户人家挨得非常近,通常是几户人共用一个厕所和厨房。


民印厂地势较高,由于水压不够,厂里常常缺水,职工们每天都要拿着水桶和脸盆去排队等水。

除了缺水缺电,饮食不好也是职工们面临的一大困难。

民印厂上海老师傅陈云志说,当时粮食少,每位职工一个月只能得到14公斤大米、4两油及一些红薯等杂粮。

许多职工都营养不良,患了浮肿病。

糠饼是给患浮肿病的职工的唯一补贴。

“只有生病才有糠饼吃。

”回忆起当时的艰苦生活,陈云志等上海老师傅笑了。

和大东印刷厂一样,后陆续有6家上海企业来到南宁。

1960年5月15日,对于南宁市皮鞋厂的上海老职工来说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上海友谊皮鞋厂约100人的队伍,带着设备、资金和制鞋技术,携家带口千里迢迢迁到南宁。

1960年以前,赵藕英是上海一所学校的老师,而她的丈夫是上海友谊皮鞋厂的职工。

就在赵藕英26岁这一年,她的丈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带头带着妻儿随厂迁到了南宁。

“这附近都是荒地,到了晚上,地里的虫子就会整夜叫个不停。

”这是赵藕英1960年对南宁的印象。

“刚来南宁的头三个月,厂里都会给职工发些蔬菜,后来不发蔬菜了。

”赵藕英家里的粮食开始紧张起来,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她的脚肿得像萝卜一样。

杜发明是南宁市皮鞋厂的第三任厂长,回忆起支边艰苦奋斗的往事,他总有说不完的话。

1960年7月,职工们来到南宁开始筹备生产。

由于没有厂房,他们只能借南宁市制糖造纸厂的食堂作为车间,当时职工们都住在两栋大宿舍里,因为车间太少,他们也在宿舍里工作,但工人们非常卖力,每天都加班到凌晨零时,加班得到的仅是一个能填饱肚子的大饼或者一碗粉条。

等工人们都回去休息了,干部们还不能休息,常常整晚开会。

由于热情高涨,每位工人每天能够做一双上线皮鞋和四双胶粘皮鞋,技术上已经能和上海的制鞋水平相比了。

上海师傅言传身教
优质产品层出不穷
在上海师傅的帮带下,民印厂职工们集体努力,民印厂迅速成长为中南五省区中产量最多,产品质量最好的印刷厂。

从民印厂走出了大批广西的印刷人才。

“当时我们厂获得的奖励太多了。

”民印厂上海老师傅蔡闯如数家珍般,向记者细数民
印厂印制的印刷精品,如《今日广西》、《今日南宁》、《柳州十年》、《广西各民族民间图案选集》、《思想解放》、《红旗杂志》等书刊,都获得了全区乃至全国的优秀奖励。

每一年,民印厂印制的一些中小学教科书都能评上全国的优质产品
称号,最多时一年能评上6本优质产品。

“我们厂最辉煌的时期是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谈到昔日的辉煌,南宁市皮鞋厂第三任厂长杜发明显得很兴奋。

1980年,经过一番整顿革新,皮鞋厂达到了半机械化的生产水平。

1984年,国家轻工部为南宁市皮鞋厂引进了由捷克政府无偿提供的制鞋流水线设备,大大提高了皮鞋厂的制鞋效率。

1987年,皮鞋厂实现利润和利润入库创历史最好水平,年产量71万双,年产值1500万元,年利税150万元。

由于南宁市皮鞋厂生产的皮鞋质量好,花样新,皮鞋的销量一直很好。

其中,申新牌的皮鞋还远销到上海,“皮鞋精良的做工,让不少上海人还以为这是本地货呢。


填补广西工业多项空白
永载广西经济发展史册
上海支边企业为南宁创造了财富,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根据南宁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在南宁市,上海企业迁来时,
年工业总产值不足3000万元,进入上世纪90年代已达3亿多元,增长10倍多。

上海支边企业带来的设备、技术以及生产项目,填补了南宁甚至整个广西诸多工业上的空白,在广西工业发展史上,上海支边企业可以列出一大串“零的突破”。

广西民族印刷厂的投产,结束了广西依赖外省印制课本的历史,填补了印刷业的空白。

南宁橡胶厂,开创了广西生产胶鞋的历史。

南宁罐头食品厂和南宁糖果食品厂的投产,使广西食品工业具有出口罐头的生产能力。

南宁市精钢厂的开工投产,结束了广西不能生产铝制品的历史。

柳州建筑机械制造厂(柳工)使广西有了工程机械的专业厂家。

桂林乳胶厂第一个产品——气球试产成功,揭开了广西乳胶工业的历史。

桂林纸盒厂,填补了区内纸包装生产的空白。

梧州市造漆厂,是广西第一家专业生产油漆的厂家,结束了广西不能生产涂料的历史。

桂林制药厂成为广西最大的综合化学制药企业,结束了广西不能生产化学原料药的历史等等。

上海支边企业生产的大量民用产品,丰富了南宁乃至广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创造出一批响当当的品牌,如“象山牌”菠萝罐头、青刀豆罐头、“壮锦牌”女用胶鞋、“金星”牌皮具、“龙鱼”牌油漆等等。

同时也培养出一大批知名企业,其中广西民族印刷厂已发展为广西最大的一家书刊综合印刷厂,共实现工业总产值9.865亿,实现总利润8808.55万元,如今工厂占地面积达8.8834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9984.65万元,净值6369.35万元,相当于建厂初期的180倍。

如今,上海支边企业通过企业改革,生产不断发展,效益继续提高,在发展道路上继续前进。

同时,也有部分上海支边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生产经营状况出现滑坡,处境艰难,有的已经宣布破产。

但上海支边企业带给南宁乃至广西经济的积极意义不可否认,它构建了广西工业初期架构,为广西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0年弹指一挥间,上海支边工人的燃情岁月早已成为往事,不少上海支边工人已经长眠广西,在这块土地上,他们曾经为之挥洒青春、无私奉献、艰苦奋斗。

“不要忘记上海的老前
辈,他们是功臣,现在已经很难有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了,我们能有今天,都是他们奠下的基础。

”正如民印厂的退休职工苏先生说的那样,上海支边工人对南宁、对广西无私奉献,南宁人民不会忘记,广西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功绩将永远不可磨灭,被世人永远铭记。

阅读提示
上海迁往南宁市的7家企业是:广西民族印刷厂,南宁市罐头食品厂,南宁市衬衣厂,南宁市橡胶厂,南宁市钢精厂,南宁市糖果食品厂,南宁市皮鞋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