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报告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二.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 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 查等工作
医院发现哪些情况应 于12小时向所在地县 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 告?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发生院感暴发流 行2小时向所在 地县级卫生行政 部门以及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报告 有关哪些?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制度
入院后多久发生的感染为医院 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为入院后48小时。
确诊医院感染后24小时内报告。出现暴 发流行趋势时应及时报告。
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时 限?
什么叫院内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 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 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 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病 例报告时限及科室是什么?
经治医生或护士、微生物室人员发现时, 立即报告科主任和护士长,同时报告感控 科、医务科、护理部、报告分管院长。
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 病例报告时报告程序?
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 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 暴发应该怎么办?
一.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 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 疗安全。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什么是医源性 感染
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 引起的感染
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 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什么叫特殊病原体的医 院感染?
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前言: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对于保障医院安全和提高公众健康意义重大。
本文就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内容构成、实施步骤等进行了探讨和说明。
一、背景介绍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导致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不良影响,还可能造成疾病传播风险。
因此,建立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重要性1. 提高患者安全水平:通过建立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可以及时获取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 提升医院声誉:良好的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可以增加医院的透明度和诚信度,提升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度,从而提高医院的声誉。
3. 优化医疗服务质量:通过监测医院感染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三、内容构成1. 感染监测指标的选择:根据相关标准和指南,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感染监测指标,包括感染发生率、耐药菌感染率、手卫生合格率等。
2. 数据采集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为了保护患者隐私,需采取有效的数据管理措施。
3. 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定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感染发生的规律和趋势,编制详细的报告,包括感染情况描述、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等。
四、实施步骤1. 建立相关制度和规范:制定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的相关文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
2. 培训和宣传: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监测和报告能力。
同时,通过宣传活动向公众推广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
3. 数据采集和管理:建立数据采集系统,明确数据采集时间和范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加强数据管理,保护患者隐私。
4. 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定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感染发生的规律和趋势,并根据分析结果编制详细的报告。
5. 报告发布与改进措施:根据报告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下发通知,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
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报告
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报告一、背景介绍: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卫生活动的过程中,由病人本身、医务人员和周围环境等多因素引起的一类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感染微生物对医院工作和病人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监测医院感染微生物的类型和分布,可以为制定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实施方法:本次感染微生物监测通过对医院内环境、医疗器械和患者体液样品的收集和分析,对其进行感染微生物的筛查和鉴定,以了解感染微生物的类型和分布情况。
三、监测结果:1.环境监测结果:通过对医院各科室、手术室、产房等区域的空气、物体表面和水样进行采样和培养,共检测得到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共计120个品种。
其中细菌占70%,真菌占25%,病毒占5%。
细菌中,最常见的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真菌中,最常见的有白色念珠菌、毛霉菌、曲霉菌等。
病毒中,最常见的有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2.医疗器械监测结果:对床单、被褥、手术器械、注射器等医疗器械进行采集和培养,发现有20%的器械存在污染,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
其中,最常见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3.患者体液监测结果:对患者体液进行采集和培养,发现有10%的患者存在感染微生物。
其中,尿液样本中细菌污染最为常见,主要是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血液样本中也发现了多个细菌和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
四、数据分析:1.感染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医院的环境中,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和水样,在医疗器械和患者体液中次之。
2.细菌是主要的感染微生物,占监测样本的70%。
其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常见细菌,对患者的感染风险较高。
3.医疗器械污染率达到20%,需要加强对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
4.在患者体液中,10%存在感染微生物,其中尿液样本最为常见,血液样本也有多个细菌和真菌。
五、建议措施:1.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清洁工作,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消毒和清洁,减少感染微生物的传播和繁殖。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一、监测要求(一)住院惠者和医务人员。
(二)主管医生严密观察分管患者有无医院感染症象,及时进行感染相关检验检查,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诊感染病例,24小时内通过院his中院感管理上报。
对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及时组织讨论,明确诊断后及时上报。
(三)临床医生发现本病区严重感染或特殊感染病例,及时电话报告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四)当某病区短期内 (1周)同一种标本检出同一种病原菌3例以上时,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五)手术科室建立术后回访制度,发现无植入物手术后1月内、有植入物手术1年内出现手术部位感染及时上报。
(六)微生物室发现多重耐药菌及时电话报告临床科室和感染管理科,并记录。
(七)各手术室及时了解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
(八)院感科根据医院感染发病率情况每年进行重点科室的目标性监测,危险因素监测等。
(九)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主动、持续地对调查对象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跟踪观察与记录。
每天院感信息系统上监测感染病例,根据情况到病区调查感染患者,核实诊断。
(十)监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特别是锐器刺伤的发生,按要求处理和报告。
二、监测内容:(一)住院基本情况: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年龄、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疾病诊断、疾病转归、切口类型。
(二)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感染与原发疾病的关系、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早产、糖尿病、免疫抑制剂等)及相关性、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病原体名称、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三)监测月份患者出院情况:按科室记录出院人数,按科室和手术危险指数记录出院人数:或者同期住院患者住院日总数。
(四)目标性监测: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进行。
三、资料分析、总结和反馈:1、结合历史同期和上月医院感染发病率资料,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现问题,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分析建议。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一、目的:
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生情况,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二、适用范围:
全院各科室
三、依据:
〔1〕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2009
〔2〕《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规范》2018
〔3〕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480
四、内容:
(一)为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全院各临床科室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综合性监测,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和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
(二)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 2001 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
明确诊断后,有主管医生于 24 小时内通过内网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至感控科,感控科接收并及时进行确定。
(三)感控科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将结果反馈给临床和相关部门,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四)根据本院的特点有计划的开展目标性监测,并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和反馈,对其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即提出改进措施。
监测结束,
应由终结报告。
(五)根据医院的耐药菌特点有选择的开展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监测,并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和反馈。
根据药敏实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六)当发现医院有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按《医院感染暴发与控制制度》中的流程进行处理。
(七)临床科室及时报告,漏报、迟报现象给予相应奖惩。
造成医院感染暴发的,依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一季度医院感染监测汇总及分析
一季度医院感染监测汇总及分析医院感染监测资料汇总及分析在2015年的第一季度,我院出院病人为274人次,共监测病人164人次,实查率为59%。
其中,仅有1人发生了院内感染,感染率为0.6%。
一、一季度院内感染发病率情况:月份出院人数(人)感染人数(人)感染率(%)1月份 172 1 0.9%2月份 90 1 0.9%3月份 111 0 0%合计 274 2 0.6%二、一季度各科室感染分布分析:科室住院感染人数感染率(%)感染部位内科 183 0.5% 呼吸道、泌尿道、无菌皮肤外科 56 0.5% 手术切口妇科 35 0.5% 会阴切口合计 274分析:在一季度中,发生了一例手及前臂浅表静脉炎的患者,患者为女性,年龄为72岁,同时还出现了左中肺部感染。
原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较大,住院周期长,护士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依从性差。
三、一季度手卫生监测情况:科室应洗手次数实际洗手次数洗手依从性监测人(%)住院部 5743 646 3 63% ___内科 4212 962 296 72% ___妇科 673 398 64% ___门诊 632 389 62% ___手术室 198 141 71% ___检验科 628 365 61% ___药剂科 521 70% ___分析:在手卫生方面,医护人员态度不够认真,缺乏正确的手卫生知识,手卫生依从性较低。
同时,医护人员未养成良好的手卫生惯,卫生手消毒时使用消毒剂量不足。
四、抗菌素使用情况:月份项目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静脉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按销售金额计万)一月 75.6% 71.3 2% 29.8 14.7% 0% 21.25二月 74% 69.4 2% 23.8% 15.9% 0% 11.9三月 67.6% 69.8 0% 28.7% 19.2% 0% 13.1分析:大多数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存在合理使用指征不明确的问题。
医院感染的定义、监测和报告
医院感染知识问答医院感染的定义、监测和报告一、何谓医院感染?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二、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医院感染?答:对于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通常规定入院48 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才属于医院感染。
三、发生医院感染医生应在什么时间、如何向感染管理科报告?答:应24h 内在电子病历首页填写医院感染上报卡。
不可迟报、漏报、或至患者出院时才报。
四、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答: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传播。
由接触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
(2)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l m 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由飞沫传播的疾病有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等。
(3)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 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由空气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肺结核、麻疹、水痘等。
五、住院期间,患者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吗?答:患者住院期间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应该属于医院感染。
可表现为两种情况:(1)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其他部位感染(排除脓毒血症所导致的迁徒新病灶)。
(2)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排除污染和原有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六、什么是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答:是利用普查或抽查的方式收集某一特定时期内,即在某一时点或时段内,调查病例中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数量,从而描述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七、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答: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科室、部门及工作人员。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感染管理的领导工作。
2. 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感染管理的具体工作。
3. 各临床科室设立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
四、医院感染监测1.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住院患者进行感染病例监测,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避免暴发流行。
2. 临床主管医生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并通过电子信息报告系统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
3. 医院感染管理部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对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高危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向分管院长、相关科室汇报和反馈。
4. 医院感染管理部每年组织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5. 根据医院感染的重点和难点开展目标性监测。
包括多重耐药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等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监测。
五、医院感染报告1. 确诊的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经治医生应及时向主任报告,同时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并于24小时内报医院办公室。
2. 如发现以下情况立即报告医院办公室,医院办公室立即报告院长和分管院长,并于12小时内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1)同类病例3例或以上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2)短期内在同类标本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病例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3)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迹象。
3. 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并根据需要协调其他科室解决问题,防止医院感染的流行和暴发。
六、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 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等规范要求,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及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及控制制度(一)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制度一、制定我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监测计划内容主要包括人员、方法、对象、时间等。
二、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目标性监测。
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每年开展一次。
三、各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必须对本科室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以掌握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四、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分类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并及时送病原微生物监测培养,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病原微生物送检率≥60%。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五、明确诊断后,由主管医生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如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按相关规定报告,并且认真登记。
六、对疑似医院感染的诊断,主管医生会同本科室院感监控医生一同讨论,并作进一步分析及检查,讨论后能确定的按规定进行报告,不确定疑似病例电话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确诊。
七、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本院感染病例发病特点、高危因素等综合考虑,每年可进行1项目标性监测内容。
(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一、科室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或医院感染暴发等,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积极救治患者。
二、发生院内感染病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不得隐瞒不报,不得弄虚作假。
三、当出现散发病例,明确诊断后,主管医师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生或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四、当出现2例医院感染,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时,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或科室负责人立即电话和书面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五、属于法定传染病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5篇)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1.临床医师发现所经管的病人出现医院感染时,须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登记表)”,并于两天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或相应职能科室。
出院时应在病历首页“院内感染名称”栏上填写医院感染部位的诊断。
2.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至少每____天一次下到病房和微生物室查阅、收集、核实感染病例。
确系医院感染后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3.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每周到病案室查阅所有的出院病历,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应及时进行登记,并反馈给漏报科室。
4.各病区(科室)加强环境卫生学的自检工作,每月定期做好七项标本的监测(灭菌物品,消毒物品,使用中的消毒液、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空气、紫外线灯管)。
特殊科室加强特殊项目的监测(如:供应室对高压锅的监测、血透室对透析器、透析液的监测等)。
5.医院感染专职护士每月对重点病区(科室)(如。
供应室、血透室、手术室、产房、爱婴区、外科病区、监护病房、治疗室等)进行微生物学监测,非重点科室每季度监测一次。
6.为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应每月对本院住院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及流行病学分析,内容包括全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各病区(科室)的医院感染率,各部位的感染发生率,全院及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以及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等项目的统计、分析。
7.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每月把统计分析出来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各科室,并及时上报给主管院长和有关部门如医务科、护理部等,并帮助不合格的科室查找原因,提出控制措施。
8.每月的医务例会上主管院长应在会上通报上个月全院医院感染的情况,并提出进一步的求。
9.一周内发现同一病区(科室),发生三例同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病区应在____小时内及时上报给医院感染管理科或相应职能部门,并进一步做病原体的分型鉴定。
如确定为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医院感染管理科或相应职能部门应在____小时内上报给医院管理委员会或小组,同时上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近年来,医院感染问题备受关注。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接受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新感染。
医院感染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还会增加医疗成本,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及时监测和控制医院感染,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制定相关方案和报告。
一、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要性医院感染监测是医疗卫生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医院感染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类型和流行特点,为医疗卫生机构加强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医院感染监测还可以评价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指导医务人员规范操作,提高医疗质量水平,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二、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医院感染监测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包括医院内感染的部位、类型、发生率等统计数据。
2.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如手术操作、使用医疗器械、抗生素使用等。
3. 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评估:评价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4. 感染控制方案的改进建议:根据医院感染监测结果,提出改进医院感染防控方案的建议,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三、医院感染监测报告的编制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应由医院感染监测专业人员负责编制。
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应定期进行,及时总结医院感染监测的结果,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应以数字数据和图表形式呈现,使得监测结果一目了然,方便医务人员和管理者了解医院感染的具体情况。
四、医院感染监测报告的应用医院感染监测报告的信息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医务人员和管理者可以根据监测报告的结果,及时调整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加强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监测报告是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发生的新发或继发的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医疗安全问题。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报告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及时发现和防控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
本文将从监测的意义、监测的方法、报告的流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监测的意义医院感染的监测是指对医疗机构进行系统的感染病例监测和感染因素监测,旨在提供感染控制的有效信息,以便采取针对性、科学化的管理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
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感染病例,掌握感染病例的类型和分布,研究感染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为制定感染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监测还可以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为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二、监测的方法1.流行病学监测流行病学监测是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一、系统地调查和分析,以发现感染的发生规律和风险因素。
主要包括病例的检测、报告和分析等环节。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流行病学监测,了解不同科室的感染情况,研究感染的传播途径和病原学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2.病原学监测病原学监测是通过对感染病例进行微生物学检测,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种类、数量及药敏情况等信息。
通过病原学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分离、鉴定和保存病原微生物,为感染控制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及时和准确的信息。
3.医院环境监测医院环境监测主要是对医疗机构的空气、水源、表面等进行定期监测和采样,检测各种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等。
通过医院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中的潜在感染源,评估医院环境的清洁状况,为改善环境卫生提供科学依据。
三、报告的流程1.感染病例报告感染病例报告是各科室按照规定的格式,将感染病例的相关信息上报至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报告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感染相关信息、发病时间和就诊科室等。
感染管理部门收到报告后,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例。
2.防控措施报告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以报告的形式上报至监管部门。
医院微生物检测报告分析-微生物论文-生物学论文
医院微生物检测报告分析-微生物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环境微生物检测资料为依据,可推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我院微生物检验科于2011-01-2013-12不定期检测医院各科室诸多标本共1 036份,通过将已检测的微生物学资料公布,教育全院工作人员提高医院感染意识,积极发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解决医院感染问题提供依据[1].现将本次微生物检测报告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采样对象1.1.1 空气微生物检测选取2011-01-2013-12临床收集的各科室空气标本共476份进行分析,选取科室涵括所有临床科室、辅助科室、手术室以及药房等处[2].1.1.2 物体表面微生物检测选取2011-01-2013-12临床随机收集的科室物体的表面微生物标本共992份进行分析,纳入收集范围的物体包括鼠标、电脑键盘、氧气袋、复苏气囊、听诊器等。
1.1.3 医务人员手微生物检测选取2011-01-2013-12临床随机收集的医务人员手微生物标本共562份进行分析。
1.1.4 水源微生物检测选取2011-01-2013-12收集的水标本共254份进行分析,所选取的水标本包括科室饮水机、沐浴间自来水、手术室自来水等。
1.2 采样方法参照卫生部现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相关采样方法进行。
其中,空气样本采用沉降法采样,常用物品及手采用棉签擦拭采样,无菌培养基培养,水标本采集按《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18024.-2000)进行操作。
1.3 细菌鉴定细菌经纯化后采用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
1.4 判断标准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管理方法》中相关环境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及水源的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分别判断合格和不合格,凡检出有致病意义的病原菌均作不合格统计。
2 统计分析记录本次微生物检测得到的数据,采用Excel2007工作表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检测的RLU值的对数值与CFU的对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分析报告
侵入性操作与感染风险
侵入性操作类型
列举常见的侵入性操作,如手术、导管插入、内置器械等,分析各类操作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操作频率与时长
统计侵入性操作的频率和时长,探讨其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的关系。
抗菌药物使用与感染相关性
抗菌药物种类
分析医院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如β-内 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等, 评估各类药物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
科室情况
内科、外科和儿科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科室,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防控措施。同时,手术室、 ICU等高风险科室也需要密切关注,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03
医院感染病例详细分析
感染部位分布
呼吸系统感染
占比最高,主要发生在 呼吸道,如肺炎、支气
管炎等。
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较常见, 与手术操作、术后护理
强化重点部门管理
对手术室、ICU等重点部门加强感染监测和 防控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开展目标性监测
针对重点感染部位和病原体,开展目标性监 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例。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可引起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
其他病原体
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等,可引 起相应部位感染。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使用种类
分析各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统计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剂量 等指标,评估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分析不同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 况,评估联合使用效果。
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医院感染病例数、感染率、病原 菌分布等进行分析。同时,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 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范文(二篇)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医院感染不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也对医院的声誉和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工作,确保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本文制定了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以便对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和分析。
二、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的目的1. 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确保医疗机构的合规运行。
2. 及时发现医院感染发生的趋势和规律,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3. 促进医院内部各部门的合作,增强医院感染防控的整体效果。
三、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的主要内容1. 感染监测报告的组织机构感染监测报告的组织机构应由医院感染科负责,并由医院领导进行指导和监督。
2. 感染监测报告的周期医院感染监测报告的周期原则上为每月一次,特殊情况下可以视需要进行调整。
3. 感染监测报告的内容感染监测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医院感染的总体情况、各科室感染发生情况及相关指标分析、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和病原学分析等。
4. 感染监测报告的统计方法医院感染监测报告的统计方法应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包括统计期间内感染发生率、感染病例的临床诊断和分级、病原学检测结果等。
5. 感染监测报告的分析与措施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应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感染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预防建议。
同时,医院感染科应与相关科室、护理部门等建立沟通渠道,加强感染防控措施的推行和效果监测。
四、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的操作步骤1. 数据收集:医院感染科收集各科室的感染报告单,并将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
2. 数据分析:医院感染科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感染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3. 报告编写:医院感染科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撰写感染监测报告,并提交给医院领导审阅。
4. 报告反馈:医院领导对感染监测报告进行审阅,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医院感染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及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管理的各项有关规范与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是执行医院感染监测的直接责任人。
必须按照规定完成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
强化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履行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监测与报告义务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
二、感控科负责制定本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按规范要求与临床科室配合完成监测工作:如重点部门每季度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目标性监测等。
三、监测内容:(一)感控科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对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监测、手卫生监测、医院感染病例前瞻性监测及报告、医院感染病例的综合性监测和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每年开展一次。
(二)其它监测:包括环境卫生学监测等。
四、医院感染各项监测与报告制度(一)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并应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二)强化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履行健康保健相关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义务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
(三)医院应培养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识别医院感染暴发的意识与能力。
发生暴发时应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四)医院建立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发生下列情况的医院感染暴发,医疗机构应报告所在地的县(区)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订正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一周内完成。
1、医院感染病例及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与上报(1)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师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并及时送病原微生物检测培养,感染日期的确定是以出现症状的日期或实验室出现阳性证据(收集标本的日期)的日期认定.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病原微生物送检率≥50% 。
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分析报告
高风险人群
针对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 因素,分析感染的高发人。
医务人员感染情况
关注医务人员感染现状,评估职业 暴露风险。
病原体耐药性分析
主要病原体
列出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病原体耐药率
统计各病原体对常用抗菌药物的 耐药率,评估抗菌药物使用效果
。
耐药趋势分析
分析各病原体耐药率的变化趋势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针对主要感染部位,提出具体的防控 建议,降低感染风险。
感染部位与科室关系
分析各科室感染病例的部位分布,以 便制定科室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病原体种类及构成
主要病原体
列出导致感染的主要病原 体,如细菌、病毒、真菌 等。
病原体耐药情况
分析病原体的耐药情况,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病原体来源
探讨病原体的可能来源, 如患者自身、医护人员、 医院环境等,以便制定针 对性的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广泛传播 ,给治疗带来困难。
传统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菌效 果不佳,易导致感染扩散。
患者和医护人员流动性大,加 速多重耐药菌传播。
06
改进建议与措施
加强培训与教育,提高防控意识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防控培训
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参加,确保掌握最新防控知识和技能。
强化手卫生宣传
通过张贴宣传画、播放宣传片等形式,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02
医院感染概况
感染发生率
01
02
03
总体发生率
统计周期内医院感染总体 发生率。
各科室发生率
列出各科室的感染发生率 ,以便对比和针对性防控 。
趋势分析
分析感染发生率的变化趋 势,评估感染防控措施的 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报告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报告
送检科室:接收日期:
标本类型
环境卫生学监测参考标准
送检区域检出结果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空气(cfu/m3)普通手术室≤10≤200≤500 -
洁净手术室
(静态监测)
1级手术区5个/m3周边区 10个/m3
2级手术区25个/m3周边区 50个/m3
3级手术区75个/m3周边区150个/m3
4级手术区175个/m3周边区 10个/m3
物体表面
(cfu/cm2)
≤5≤5≤10 ≤15
手表面(cfu/cm2)
≤5≤5≤10 ≤15(备注:空气、物表、手表面均应未检出致病菌)
暖箱水细菌总数<100cfu/ml,未检出致病菌污水大肠菌群数<500 cfu/L,未检出致病菌标本类型医疗用品及器械检出结果参考标准
无菌器械
无细菌生长
无菌物品
标本类型
使用中消毒剂监测
参考标准检出结果(cfu/ml)是否检出致病菌
碘伏
细菌总数<100cfu/ml,未检出致病菌酒精
其它
标本类型
使用中消毒剂监测
参考标准检出结果(cfu/ml)是否检出致病菌
消毒内镜消毒内镜:菌落数≤20cfu /件,未检出致病菌灭菌内镜灭菌内镜:无细菌生长
内镜附件内镜附件:无细菌生长检验日期:检验者:审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