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的生物 教案
《表里的生物》教案
《表里的生物》教案级别:小学三年级学科:自然与社会主题:表里的生物目标:- 理解生物的分类- 了解动物的内部结构与功能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描述一些常见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学生能够理解动物的内部结构与功能教学准备:- 幻灯机或投影仪- 图片或卡片展示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一个透明的储物盒或透明的玻璃容器- 不同动物的塑料模型或图示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5分钟)1. 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每天都看到了很多不同的动物。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它们长得都不一样?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些有趣的生物知识,了解动物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
”步骤2:探索动物的外部特征(10分钟)1. 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或卡片,并与学生分享它们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让学生大声说出他们注意到的共同特征,例如:脚、尾巴、鳞片、羽毛、鼻子等等。
3.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动物的外部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步骤3:探索动物的内部结构(15分钟)1. 准备一个透明的储物盒或透明的玻璃容器,并放入一些具有不同内部结构的动物塑料模型或图示,例如:鱼鳃、鸟喙、兔子的牙齿等等。
2. 现场观察这些模型或图示,并向学生解释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例如:鱼鳃帮助鱼类呼吸、鸟喙帮助鸟类捕食。
3.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动物为什么有着不同的内部结构,以及这些结构如何帮助动物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
步骤4:巩固与评估(10分钟)1. 分发绘图纸和颜色铅笔给学生。
2. 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喜欢的动物,绘制它的外部特征,并在图画中标注出它的一些内部结构和功能。
3. 收集学生的绘图,并评估他们对动物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的理解。
步骤5:总结与延伸(5分钟)1. 回顾课堂中讨论的内容,并强调动物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2.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观察和研究不同动物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并与同学们分享他们的发现。
提示:- 在展示动物图片或卡片时,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可能已经熟悉或曾见过的动物,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表里的生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15 表里的生物?教学目标1.会写“脆、拦”等5 个字,正确读写“洪亮、盲人”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4.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能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结尾。
?教学重难点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教学策略1. 识字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脆、拦、怖、蟋、蟀”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宽。
2. 朗读指导本课朗读时侧重于指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对话与心理描写,朗读教学应当注意读出对话时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通过默读快速地把握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3. 理解运用按照“整体感知——局部研读——整体把握”的步骤进行教学。
突出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如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让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学习。
学完本课,安排了小练笔,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描写手法写作文,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机械手表。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 1 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脆、拦”等5个字,正确读写“洪亮、盲人”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
能联系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自学字词1.激趣导入,读题设问。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大自然中的什么声音?请描述一下。
①学生发言交流。
②教师播放一组自然界中生物发出的声音。
(如牛、百灵鸟、鸭子、鹦鹉等动物的叫声)(2)讨论:除了这些有生命的生物外,有没有能发出声音的无生命的东西?(如雷、海浪、风等)(3)(出示旧式机械手表)这块手表能够发出声音,里面有生物吗?(4 )板书课题。
2.自读课文,引导质疑。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字典或询问同学。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第1篇】设计说明《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
文章语言质朴,文中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比较细致,情感真挚。
在教学中要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来体会主人公的可爱,感受童年的美好。
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PPT,准备相关昆虫的和生字词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质疑解题1.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在这个多彩的童年里,一定会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回忆的,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课文——《表里的生物》。
(板书:表里的生物)2.质疑解题: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梳理问题,如:什么是生物?表里的生物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解题,引导学生质疑,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出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课文围绕“表里的生物”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清脆、单调、加速、齿轮、唯恐、丑恶。
①指名读词,强调个别字的读音。
“调”“恶”是多音字。
②小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脆、拦、玻、璃、恶、怖、蟋、蟀。
识字有方法: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①形声字记忆:“拦、玻、璃、怖、蟋、蟀”这6个字都是形声字。
②加一加方法记住“脆”:月+危=脆。
除了出示,教师还要介绍一下这几种昆虫,但过程不要等同于看图识字。
(3)联系实物理解词语。
出示“蟋蟀、蝎子、蝈蝈”的,加深对这些事物的认识。
《表里的生物》精品教案
《表里的生物》精品教案21.会写“脆、拦、玻”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机器、钟楼、洪亮、清脆、单调”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展示各种生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表里的生物”的思考。
导语: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我们这个星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不管它们的形体是庞大还是渺小,不管它们是五彩斑斓还是色调单一,不管它们生活在陆地还是空中或大海中,它们的存在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我们身边的生物千千万万,各有各的特点,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可是,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表里的生物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就坚信爸爸的表里藏着一个小生物,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想法啊!2.板书课题,质疑问难: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1)学生自由发问,教师板书学生的问题。
示例:表里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说表里会有生物呢?表里的生物有什么特点呢?……(2)教师展示一块打开了表盖的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总结,引出课文。
总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表里面有螺丝、齿轮、表针等。
但是著名的作家冯至童年时却认为表里面有生物,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去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教师出示冯至的资料,简介作者。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今河北涿州人,诗人、学者。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
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
冯至的诗歌显现出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对他的深刻影响,他的散文在水光山色的描写中追求一种启示性的哲理。
其代表作品有《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昨日之歌》《伍子胥》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本课中的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针对容易读错的字音、容易写错的字形做标记。
《表里的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表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表里、生物、机械”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通过描述表里的生物来表达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作者通过描述表里的生物来表达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者的观察和想象,把握文章的科学内涵。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有关表里生物的资料或图片。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有关表里生物的资料或图片。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手表或钟表?里面的小零件和机械结构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表里的生物》就是一篇关于手表内部世界的有趣描述。
(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质疑:表里的生物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表里的生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师随即板书:神奇、有趣、好奇等。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述了表里的生物?这些描述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并划出关键的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深入体会作者的观察和想象。
以下是一个示例:(1)描述表里的生物:引导学生抓住“极小、精细、复杂”等词语体会表里的生物虽小但构造复杂的特点。
教师随即板书:构造复杂。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2)作者的想象:引导学生抓住“幻想、推测、想象”等词语体会作者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
教师随即板书:好奇热爱。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表里的生物-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初中)教案
表里的生物-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的基本概念、分类特征和生命现象;2.探索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以及动物的周年生活规律;3.讲述天空中的珍珠——云和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生物的分类特征和生命现象;2.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动物的周年生活规律;3.珍珠云的形态特征和相关的神话故事。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通过看图、问答等形式让学生们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三者的联系和区别。
2.讲授(30分钟)1.生物的分类特征和生命现象。
介绍生物的基本分类九门和各类生物的主要特征,如:哺乳动物的哺乳方式、幼儿期生活、毛发等特征,让学生们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区别和相关生命现象。
2.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动物的周年生活规律。
通过实例讲解,包括种子由风和动物带来到新的地方生长,还有动物在不同季节的生活方式变化,让学生们了解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珍珠云的形态特征和相关的神话故事。
通过图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珍珠云的特征和在不同神话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3.活动(40分钟)1.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到小组中,根据生物的分类特征和生命现象,让学生们相互讨论并找出每种生物的典型特征。
并通过讨论了解生物之间有哪些相同点之处。
2.种子传播游戏。
通过游戏让小组之间模拟种子传播的过程,让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传递种子,了解植物种子的分类和传播方式,并且感受到植物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中存活的困难程度,让学生了解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3.珍珠云图形创作。
利用废纸等材料,让学生们根据珍珠云的形态特征进行图形创作并给其配上不同神话故事的象征意义。
4.课堂总结(10分钟)老师总结整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记忆深刻。
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介绍下一节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准备1.ppt2.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材料。
六年级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
六年级语文《表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几件趣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圈画、讨论、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童年时对钟表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童年的几件趣事,体会作者对钟表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圈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可以问学生:“你们小时候有没有一些特别的喜好?你们小时候最喜欢什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纠正字音。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交流讨论:课文中讲了哪些童年的趣事?这些趣事与钟表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1.细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小时候对钟表有哪些“天真”的想法?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的童真童趣。
2.指名朗读“我”与父亲的对话部分,思考:“我”与父亲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父爱和家庭的温暖。
3.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感受,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感受家庭的美好。
4.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积累语言1.教师引导学生积累与童年生活有关的成语、名句或古诗文等。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加深对童年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2.学生自由背诵其他与童年生活有关的诗句或文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表里的生物》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理解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生物的热爱和好奇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借助工具书和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查询,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正确朗读与情感把握。
3. 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知识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2. 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生物知识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引入新课。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结合语境进行举例。
(3)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生物的热爱和好奇心。
3. 讨论课文内容:(1)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知识,如生物的特征、分类等。
4. 拓展学习:(1)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源,进一步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生物知识。
(2)分享所学知识,进行互动交流。
5. 小结与作业:(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生物知识的了解和运用。
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课后作业设计:1. 抄写本节课所学生字词。
2. 预习下一节课的课文内容。
3. 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自己感兴趣的生物知识,下一节课分享。
《表里的生物》教案(8篇)
《表里的生物》教案(8篇)《表里的生物》教案篇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惯、圃”等11个生字。
在文本中理解“三弦、和谐、动听”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把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4、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能够结合生活经受,与同学沟通生活中遇到与文中的“我”类似的趣事。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学难点:1、把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2、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出示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表”)2、问:表里面有什么东西?(出示表内部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图说出表里面有哪些东西?生看图答复。
师总结:表里面有螺丝、有齿轮、有表针等,但有名的作家冯至童年时却认为表里面有生物(板书“生物”),他认为表里有个活着的小蝎子之类的小动物,他就把自己童年的这一段生疏,这个好玩的经受写成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日所要学的第16课《表里的生物》。
3、板书课题,生齐课题。
二、出示预示提示1、学会“惯、圃”等11个生字。
2、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3、文中在刻画人物时主要承受了哪些方法?在文中找出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
4、学了课文之后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让学生带着预习提示听课文录音。
三、整体感知1、画诞生字词,自学沟通并汇报。
(1)生自己读(2)指名读(3)归纳这些生字的特点(都是“虫”字旁)。
(4)学生欣赏这些动物的图片并了解它的特点。
2、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惊异),并信任了父亲说的话(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1)让学生带着这段练习快速扫瞄课文,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表里的生物》教案优秀8篇
《表里的生物》教案优秀8篇《表里的生物》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脆、拦”等5个字,会写“洪亮、盲人”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
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印证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一定见过人们戴在手腕上用来看时间的手表,那你们听说过表中的生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表里的生物》。
(板书课题)2、大致了解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冯至,看看他在小时候是如何以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蝎(xiē)子钵(bō)子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脆”“蟋”“蟀”,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关于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
)2、点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说说作者是怎样设置悬念、引起下文的。
(在小时候的作者看来,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3、课文中父亲多次强调“不许动”,为什么?(表在那个贫困年代,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家庭来说,除了具有掌握时间的功用外,更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
父亲怕被孩子弄坏了,所以规定:不许动。
)4、读课文第21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在怎样的好奇心驱使下,发现这个“美丽的世界”的?作者唯恐父亲把这个“美丽的世界”盖上指的是什么?(在“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的驱使下,父亲终于打开了表盖。
这个“美丽的世界”是指“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面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表里的生物教案(优秀8篇)
表里的生物教案(优秀8篇)《表里的生物》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作文修改过程中常使用的修改符号。
2,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内容。
3,提高学生的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内容。
【教学要求】①首先根据要求写习作。
②根据所写的内容,正确使用修改符号进行习作修改。
③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小组交流修改习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给出习作要求,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要求: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从下面几种情况中任选一种,用一段话说说客人来我家。
重点要把你或你的家人是怎样做的说具体,说清楚。
语句要通顺,连贯。
1,长辈如爷爷,奶奶,叔叔等来我家做客。
2,小伙伴来我家做客。
3,有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
二,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进行小组交流,提出修改意见。
三,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在掌握修改符号的基础上,应该如何结合内容进行修改。
四,请同学结合老师的讲解,利用已有的知识积累进行修改。
注意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五,全班共同讨论,交流。
六,板块教学提示:《珍惜时间》这一板块包括两篇课文和一次表达练习。
《长歌行》节选自我国古代汉乐府诗中的名篇《长歌行》。
《长歌行》的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说明一年里哺育万物生长的最好季节是春天,而人的一生当中最宝贵的时光是年轻力壮的时候。
用江河不能西流作比喻,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诫人们从小要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年华。
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也是少年励志的座右铭。
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学自悟,进而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并通过资料的收集拓展学生的古诗积累,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受到诗作的感染与激励,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可奈何和惋惜,揭示课文语言丰富,含义深刻,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得生动形象。
《表里的生物》教案
表里的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表里生物的概念和特征;2.理解表里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3.掌握通过表征和分析获得表里生物的信息。
教学重点1.表里生物的概念和特征;2.表里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3.通过表征和分析获得表里生物的信息。
教学难点1.对于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的深入理解;2.对于生物的表征和分析方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通过合适的引导方式引入本次课程的主题:表里生物的概念和特征,并通过引入相关的生物事例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第二步:知识讲授1.表里生物的概念和特征表里生物是指在基因型和表现型方面存在差异,表征出现在外表上,而里子则是指基因型。
表里生物的主要特征是表现型存在于外部,而基因型存于内部。
2.表里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按照表征是否显性分为显性表征型和隐性表征型;•按照遗传方式分为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影响。
第三步:案例分析教师通过生物实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到表里生物间的关系、表型等特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第四步:互动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个人选择的生物,进行相应的表征和分析。
学生可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得生物特征信息,进而分类,获得相关的分析结果。
第五步:总结归纳通过生物实例和探究实例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带着问题提问,分享自己的了解和体会。
教学评价•教师可设立测验、实验、调查等方式,帮助判断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度;•可采用互动教学、小组互评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1.王志刚. 生物分类.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2.路衡. 生命的基因与表现型. 科学出版社, 2006.。
第16课《表里的生物》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钟表生物的基本概念。钟表生物是指在钟表内部生存的微小生物,如蚊蚋、螨虫等。它们在钟表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了解这些生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钟表和使用它。
1.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加强实践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4.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难点
-生物在钟表内的生存适应机制,如蚊蚋、螨虫等如何适应钟表内的环境。
-生物多样性在钟表内的体现,以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举例解释:
-针对生物适应钟表内环境的难点,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的案例和动画,展示蚊蚋、螨虫等生物的特殊适应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3.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与生物多样性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关爱生态环境、参与生物保护的行动。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促进生物学知识的内化与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明确钟表内生物的生活环境。
《表里的生物》备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表里的生物》备课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学科:小学科学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生物的观察、思考和探究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的分类3.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4. 动物的特征与适应5. 生态环境的保护教学资源:1. 教科书《表里的生物》2. 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3. 教学视频或PPT教学过程:第一章:生物的基本特征1.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特征。
1.2 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繁殖等。
1.3 课堂活动:学生观察实物,思考并讨论生物的特征。
第二章:生物的分类2.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生物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分类的兴趣。
2.2 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
2.3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三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3.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与繁殖的兴趣。
3.2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3.3 课堂活动:学生观察植物标本,思考并讨论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第四章:动物的特征与适应4.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动物特征与适应的兴趣。
4.2 教学内容:介绍动物的特征和适应性。
4.3 课堂活动:学生观察动物标本,思考并讨论动物的特征与适应。
第五章:生态环境的保护5.1 导入:通过展示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5.2 教学内容:介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5.3 课堂活动:学生讨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思考并提出保护方法。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和练习完成情况3. 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六、生物的应激性6.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应对方式,引发学生对生物应激性的兴趣。
《表里的生物》语文教案3篇
《表里的生物》语文教案
《表里的生物》语文教案
【课前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生物的表现形态,了解不同外部形态内部所包含的生态信息和能力。
通过探究学生熟知的生物生存环境与表内特征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的生态关系和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
【授课过程】
一、生物的生态环境
教师提供一张包含不同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图片,让学生围绕图中不同类群的生存环境讨论,了解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所表现出的种群数量、特征与局限。
二、外在形态与生态关系
教师将不同生物的外貌图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文章中的特征词语,围绕生物的“表里”进行交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度理解生物外形对于适应环境与互动关系的影响。
三、自然挑战与进化
教师利用章节中所表现出的自然界挑战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内部的生态变化及对于环境变化的解决方案。
通过案例剖析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从而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方式和进化过程。
【课后延伸】
1.学生外出考察各自家庭外的生物,进行小报告并展示照片。
2.课堂探究生物的复杂适应机制,边缘条件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物间相互作用关系。
3.带领学生阅读生物学刊物,了解生物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其对于现代生活的影响。
【教学反思】
此次课对于生态环境,生物形态以及自然选择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性探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品质。
教学展示环节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然条件主持下发掘出新的生态知识,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拓展延伸环节提供了更多外部向兴趣课的选择,让学生能够融入生物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
六年级语文下《表里的生物》教案
《表里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品味细节描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父亲对“我”的关爱和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2.难点:理解父亲对“我”的关爱和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阅读文本,了解作者及背景。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入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表里的生物》。
请大家先回忆一下,你曾经见过什么样的生物居住在表里呢?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但是你们所描述的生物居住的表,都只是表的外壳,不是真正的表里的生物。
那么,课文中所描述的表里的生物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归纳。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1.细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表里的生物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讨论结果,师生评价。
4.教师总结归纳,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对“我”的关爱和影响。
(四)品味语言,感悟表达方法1.细读课文,思考: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讨论结果,师生评价。
4.教师总结归纳,强调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笔下的表里的生物是什么,也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和影响。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教案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表里的生物》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叙述了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的话,从而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这篇课文先阐述观点,再列举事例,紧扣单元主题体会文章是如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本课思路清晰,语言描写和心理刻画的方法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很好的启发。
【教学目标】1.借助标题,围绕探究过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文中借助具体事例来证明中心观点与猜测的探究过程。
3.初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文中借助具体事例来证明中心观点与猜测的探究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质疑课题——你是否相信1.齐读课题2.质疑课题师:如果让你在课题后面加一个标点,你会加什么?为什么?3.过渡师:我们不信,可冯至小时候却相信。
而且还见人就说——出示句子“我有……表里”(交流“钵”字的学习方法)4.借认知冲突,激阅读兴趣。
师:作者是相信表里是有生物的,而且是一只小蝎子,这就更让人匪夷所思了。
课文究竟讲了一个什么童年故事呢?(设计意图:本课设计以“信与不信”为主线,贯穿全课教学过程,这个环节意在以揭示课题时的难以置信产知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我”应该相信1.预习反馈师:请各小组同学交流课前完成的思维导图,再互相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交流反馈)2.交流师:了解故事的内容,此时你信不信表里有生物呢3.细读文本寻找证据师:静静浏览课文,找出作者之所以相信表里有生物的原因,做上标记。
4.学生反馈(设计意图:课后习题中提到“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一环节抓住“我”探究“表里的生物”这一过程,设计两个思维导图,其一是从看到现象、形成猜测、验证到得出结论四个步骤让学生对全文有整体感知;其二是以时间轴为主线,让学生了解每个时间段情节的发生和作者的心情变化,这样抓住多条线索让学生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大意。
表里的生物-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表里的生物-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生物”这个概念,了解生物的特点和分类;
2.学习使用“表里”这个词语,理解其在生物学中的含义;
3.掌握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教学重点
1.生物的特点及分类;
2.“表里”在生物学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理解生物的表里之分;
2.掌握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践。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引入生物知识:小动物、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
2.导入“表里”概念:提问学生“什么是表里?在生物学中,‘表里’有什么含义?”
讲解环节
1.讲解生物的特点及分类:从形态、生命活动、生境等方面进行讲解;
2.讲解“表里”概念:生物的内部和外部都有表里之分,比如鱼的鳞片、人的皮肤、狗的毛发等。
实践环节
1.观察生物的表里:让学生观察鱼类、昆虫、植物等生物,感受他们内部和外部的不同;
2.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设计一个“表里”主题的海报,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练习环节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表里”方面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
2.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与生物有关的话题,写一篇文章。
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生物的特点、分类和“表里”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同时也鼓励他们思考与交流,使学习更加活跃和生动。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表里的生物教案
表里的生物教案主题: 表里的生物年级: 初中科目: 生物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生物和无机生物的区别和特点。
2. 理解生物种群数量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掌握设计和绘制生物分类表的基本方法。
4. 培养观察和研究生物多样性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
2. 教材上有关有机生物和无机生物的知识点和例子。
3. 生物分类表的示例。
教学过程:引入: (5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一些图像,例如一颗树、一块石头、一只蚕豆虫等。
问学生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讲解: (15分钟)2. 解释有机生物和无机生物的概念。
有机生物是由碳和氢等元素组成的,具有生命特征的生物。
无机生物则不具有生命特征,例如石头和金属等。
3. 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机生物和无机生物的区别。
活动一: (15分钟)4. 给学生发放一份空白的生物分类表。
5. 解释生物分类表的作用和设计方法。
6.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填写生物分类表中的相关信息。
讲解: (10分钟)7. 请学生将填写完整的生物分类表展示给全班。
活动二: (15分钟)8.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设计一个新的生物分类表,并给出一些观察和研究的生物示例。
9.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设计,并讨论各组的分类标准和设计理由。
总结: (5分钟)10. 回顾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强调有机生物和无机生物的区别和生物分类表的设计方法。
11. 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和研究生物,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和欣赏。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在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一步观察和记录周围的有机生物和无机生物,并设计自己的生物分类表。
2. 请学生搜索并分享一些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分类的有趣事实和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
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
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
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教师授课时尽量营造这种亲切的氛围,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学,兴致勃勃地说。
【科学释疑】
全自动机械表工作原理
技术原理:手表运走能量靠的是发条的弹力提供的,当上满发条时,它的力矩较大,随着手表的运走,发条的发松,它的力矩也逐渐减小。
手表从上紧发条到24小时这段时间,它的力矩输出是平稳的,此时走时也比较精确,误差小。
而超过24小时以后,发条力矩会急骤下降,走时误差增大。
为确保手表走时更准确,所以要每天定时上满发条。
主要特点:全自动机械表不用电池,有些是带手动上发条的,有些不带,但还是有手动上发条的最好。
一般在发条上满的情况下可以连续运行30小时左右,看机芯而定。
老年人和常坐办公室以及运动少者最不适宜佩戴此类手表,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佩戴者定期给手表手动上弦。
自动机械表在常温下,24小时误差在±45秒者为正常误差。
因自动机械表须靠手臂的摆动而自动上弦,所以每天必须配戴八小时以上,才能确保计时准确。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面带点字注上拼音。
【】【】【】【】【】【】【】【】蝎.子狗吠.三弦.蝈蝈.儿葫芦.恐怖.蟋.蟀.
二、读拼音,写词语。
qín xián qīng cuì bō li chán míng
()()()()
三、用“清”字组词,填入句子,让句子更通顺。
雨后,我顺着林荫小路散步,听着()的鸟鸣,呼吸着()的空气,聆听着()的小溪欢腾跳跃的歌唱,喝一口()的泉水,真是()怡人,令人心旷神怡。
四、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五、仿照例句,把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
补写时,要把弟弟渴望拥有变形金刚的心情写出来。
例: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我拽着妈妈的手,高高兴兴地走进了玩具店。
我一眼看见摆在柜台上的那个变形金刚
六、回忆课文,回答:
1、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充满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答:
2、从小作者童年的这件事情中,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答: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七、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很痛苦。
这样过了许多天。
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①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②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这小世界()被表盖保护着,()被一层玻璃蒙着。
③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
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在句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文中句子①是描写,句子②是描写,句子③是描写。
(3)为什么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4)“我”是一个的孩子。
从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观点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八、句子品悟。
这样的话我不知道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这样的话”指的是
(2)写一写你自己曾经这样的经历。
参考答案:
一、略
二、琴弦清脆玻璃蝉鸣
三、.清脆清新清澈清凉清爽
四、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
五、似乎在对我笑,好像在欢迎我。
我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伸手就去摸那变形金刚。
六、1、围绕“好奇”作答都可;2、言之有理即可。
七、(1)因此不但还(2)语言动作心理活动(3)因为我对他的表产生了神秘感,很想研究一番。
(4)好奇心特别强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八、(1)“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
(2)我那时候特别喜欢玩魔方,有时候做梦还说“玩魔方!玩魔方!”
解析:这是一道写亲身经历的训练。
首先要明白句子的意思,强调自己反复说的一句话。
其次联系生活,寻找这样的生活经历,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注意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