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4讲 晚清时期经济结

合集下载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36张)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36张)
• 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是建国以 来最严重的失误和损失;
• 1978年,中共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 ____,完 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 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史进入 ;
社会主义市场经 •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 济体制 ;
②应切实保护人民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的劳动积极性。
附:世界史上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俄国1861年改革:农奴在获得“解放”时, 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 地;
日本明治维新:规定允许土地买卖
中国辛亥革命:平均地权(民生)
22.近现代的四次思想解放潮流:
(1)近代前期: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虎门销烟 收复新疆
; ;
2、太平天国运动(抗击洋枪队) ; 4、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 ;
5、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6、五四爱国运动;7、抗日战争 。
二、反对清王朝的斗争:
1、
太平天国运动

2、
辛亥革命

三、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1、
新文化运动
; 2、
五四运动

3、
北伐战争

四、反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斗争:
1.中国近代史分期:
起止时间:1840—1949年 起止事件: 鸦片战争------新中国的成立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9年
1840年
近代前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近代后期
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两个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 重要统治政权(全国范围) 晚清政府→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政府)→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 2.近代史发展的三条主线: 侵略史、反抗史、探索史

【新】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3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学案新人

【新】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3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学案新人

第13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1)原因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②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

(2)标志: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前期斗争(1)初期①永安建制:1851年9月,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了政权。

②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廷对峙。

(2)全盛①北伐:北伐军打到天津郊区,孤军深入,最后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曾国藩的湘军激战,石达开进军江西,夺取许多州县。

3.后期斗争(1)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事件)。

从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为重振国威,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让洪仁玕总理朝政。

(3)防御战:1858年,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局势暂时稳定。

1860年,安庆陷落,天京失去屏障。

(4)天京陷落: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纲领二、辛亥革命1.条件(1)经济:“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3)思想:革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4)组织①兴中会:1894年成立,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中国同盟会:1905年成立,是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军事:1911年黄花岗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6)时机:四川发生保路风潮,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2日,占领武汉三镇。

3.高潮(1)成立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内容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各种民主权利。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评价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通史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6单元晚清时期的中国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通史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6单元晚清时期的中国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通史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6单元晚清时期的中国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列强主要侵略方式主要方式表现举例军事侵略近代西方列强主要发动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政治侵略割占土地《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马关条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获取特权《南京条约》附件的“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辛丑条约》规定的驻兵权等以华制华从瓜分中国到扶植代理人:慈禧太后、袁世凯等经济侵略开埠通商《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天津条约》: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天津;《马关条约》: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2.对近代列强侵华的基本认识(1)从发动者上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出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欧美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日本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殖民地化。

(3)从结果上看:除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完全胜利外,其他战争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这说明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上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专题二近代西方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资金来源西方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中国的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萌芽被外来侵略截断的情况下出现的,缺少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足工业化的次序西方工业化先是从轻工业如棉纺织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中国洋务企业一开始就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是辅助,而民族工业始终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比重较小,工业结构极不合理专题三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1.概述: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高考二轮复习: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

高考二轮复习: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
解析
针对练1 佩弗在《远东》中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 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的正确理解是( ) A.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 解析 辛亥革命后建立起的中华民国政府尽管号称“共和国”,但由于 北洋军阀篡夺了革命成果而使得民国徒有虚名,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资产阶级的救国之路并不适合当时的中国。
解析
返回
从列强侵华特权和社会转型角度命题考查两次鸦片战争 [命题猜想] 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大量权益。如协定关税、游历与传教权、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解题时需结合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 失了大量权益,但客观上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打破了闭关锁国状态;开启 了向西方学习和近代化的历程等。解题时结合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 民地。 (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影响 (1)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经济上: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 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 (3)从社会史观来看: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的变革,如 “剪辫易服”、文明礼仪等,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高考短板突破 短板1 解读史论的正确逻辑思维欠缺
例1 (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文综)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 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 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3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3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

第13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1)原因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②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

(2)标志: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前期斗争(1)初期①永安建制:1851年9月,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了政权。

②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廷对峙。

(2)全盛①北伐:北伐军打到天津郊区,孤军深入,最后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曾国藩的湘军激战,石达开进军江西,夺取许多州县。

3.后期斗争(1)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事件)。

从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为重振国威,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让洪仁玕总理朝政。

(3)防御战:1858年,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局势暂时稳定。

1860年,安庆陷落,天京失去屏障。

(4)天京陷落: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纲领二、辛亥革命1.条件(1)经济:“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3)思想:革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4)组织①兴中会:1894年成立,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中国同盟会:1905年成立,是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军事:1911年黄花岗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6)时机:四川发生保路风潮,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2日,占领武汉三镇。

3.高潮(1)成立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内容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各种民主权利。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评价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列强主要侵略方式2.对近代列强侵华的基本认识(1)从发动者上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出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欧美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日本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殖民地化。

(3)从结果上看:除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完全胜利外,其他战争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这说明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上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专题二近代西方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1.概述: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2.表现(1)第一次高潮:明万历年间耶稣会传教士传入大量科学技术。

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知识,但在思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2)第二次高潮:19世纪中叶前后开始,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洋务运动的兴办,也促使西方的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

洋务派以“中体西用”的态度只关注西方先进武器及器械技术等,而未学习制度及思想。

(3)第三次高潮: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运动的局限性逐渐暴露,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出现了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思想家。

他们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要求改革。

3.特点: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各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
②原因: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激化有关,也是由其小农经济 地位与立场决定的。
❖ (5)资产阶级 ①态度: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改革 科举,倡导实业救国,发起戊戌变法运动。
►[拓] 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近代面临的两大任务:一是争取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是首要任务;二是实现社会进步,实现近代化,即政治民主 化、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市场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
►[补] 近代条约体制的确立、公使驻京的实现、觐见问题的最终解决,使得中国近 代外交体制开始取代传统宗藩体制。总理衙门的设立、向外派使的尝试、利用公法 知识维护自身国权等行为,表明晚清政权开始较为主动地开展外交活动。第二次鸦 片战争时,清政府与英法两国激烈交涉的主要焦点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一项, 它被清政府列为谈判中的“第一要事”,这充分说明了清政府的无知无能。
社会阶层 买办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兴起
❖ ②经济上: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攫取的经济特权加紧侵略, 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 缝中艰难产生。
❖ ③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政策破产,转向被迫对外开放; “理藩”外交被冲击,朝贡贸易体制被打破。
中国市场。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联合发动,签订《天
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2)中国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
政 治
①背景:鸦片战争后,封建压迫和西方侵略激化矛盾 ②过程:爆发——金田起义;高潮——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 征;转折——天京变乱;防御——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洪仁玕颁布《资政新

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史上(1840-1895)

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史上(1840-1895)
【中国近代史通史】
思 想 经 济
政 治
[通史综述]
四条基本线索—— ①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反动势力相勾结使中国逐步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侵华史)
②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3位) ,奋起抗争、反抗侵略、
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5
③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④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一、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历史的转
折点,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有灾难与痛苦,但也给
中国社会带来积极进步的因素。
社会 性质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 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变化,中国步
入近代历史
社会 政治
导致晚清政局的变化,出现洋务派
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史 (屈辱史)
(一)侵华战争(原因、经过、结果、影响、胜败原因)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中国开始沦为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国社会半 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中国半封建半 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4、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中国完全陷入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5、抗日战争。 (1)1931——1937年,局部侵华。 (2)1937——1945年,全面侵华。
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及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1.阶段特征 19世纪 列反强映侵了略工以发业动革战命争后作为西打方开列中强国大要门求的扩手大段,商以品商倾品销输的出为愿主
生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对外 关系
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中外联系加 强,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

2019高考历史复习: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

2019高考历史复习: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
鸦片战争之后,而以林则徐、魏源等人的 “ 师夷长技以制 夷”思想为最早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思想觉醒的最早表现, 所以答案选 B 项。 A 项明末清初时期民族危机尚未发生; C、 答案:B D 两项均晚于 B 项。
2.(2017· 黄冈期末)晚清著名外交家郭嵩焘在对外交往中不卑 不亢,分寸合度,处理外交事务合乎国际惯例,英人称之 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然而国内不断有人攻击他: “此……汉奸之人,我必不能容”“有二心于英国,想对 英国称臣”等等,迫使郭嵩焘辞职。这说明 A.部分国人仍然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B.清朝官场相互倾轧的现象十分严重 C.与敌国打交道的官员通常受到诟病 D(1840-1894)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转型与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一、通史整合,归纳阶段特征
--1840——1894年的中国
西 方 工 业 文 明 的 冲 击
①中国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 进一步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第二次鸦 甲午 民地半封建社会 加深 鸦片 半封建社会 战争 ②中国人民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但由于阶级的落后性和时代局 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片战争 限性,都以失败告终;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沦为 沦为列强的市场和产地, 自然经 被迫卷入济体系 民族资 刺激了 西方的经济附庸,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洋务 济开始 本主义 有利于 ②内忧外患的促动和欧风美雨的刺激,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产阶级产 运动 解体 的产生 生,开始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步伐。
第一讲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第二讲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18941919第三讲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1919491840年1856年1851年1894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有利于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沦为列强的市场和产地被迫卷入济体系理论上学习技术实践上引进技术洋务派中体西制度上学习西方早期维新思想社会生活洋布西餐西装西式住宅新式交通大众传媒传入中国一通史整合归纳阶段特征18401894年的中国1860年1870年中国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但由于阶级的落后性和时代局限性都以失败告终

专题七+晚清时期(1840—1912)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专题七+晚清时期(1840—1912)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七、晚清时期(1840—1912)中国近代整体时代特征(1840—1949)政治经济思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民主革命民族资本主义西学东渐1、经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民族工业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产生,成为资产阶级改造旧中国的经济基础,但由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经过艰难曲折的发展,最终陷入绝境。

2、政治: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发动一系列的侵华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为挽救民族危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探索民族前途与命运,救亡图存,但皆以失败告终。

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担任了寻求民族独立的使命,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结束了屈辱的历史,建立新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3、思想:列强入侵,使部分地主阶级开始关注世界,林则徐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历经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阶段,产生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20世纪以来,中国思想理论取得重大成果。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成熟,成为指导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思想理论武器。

一、阶段特征:总体特征: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减弱(汉族地主增强、东南互保);小农经济逐步解体,但任占主导;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经济、科技教育、习俗等近代化;西学东渐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1、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民族工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

经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2、政治: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各阶级先后发起了一系列斗争。

[小初高学习]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4讲

[小初高学习]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4讲

第14讲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一、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

②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①洋纱输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导致家庭棉纺织业“纺”和“织”的分离。

洋布输入,造成“织”与“耕”的分离。

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生产日趋商品化。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2.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兴起:洋务派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3)主要活动①近代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②近代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③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先后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④近代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4)结果: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5)影响①洋务派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1)产生①原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前提)。

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洋务企业的诱导。

②途径: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

手工工场转变而来。

③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2)初步发展二、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迁(1)原因①外因: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

②内因:晚清政府的推动。

(2)表现①服饰: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②饮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西餐馆、咖啡店等。

专题05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原卷版)

专题05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原卷版)

专题五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一、政治:1840—1912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1.列强的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清政府再次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①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加紧对外扩张。

②过程:1894年,日本在丰岛海面挑起战争,黄海海战中国失去对黄海的制海权。

③结果: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④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4)八国联军侵华①原因:义和团运动危及列强在华利益。

②结果: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③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1)太平天国运动①前期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且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

②后期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

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是最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土壤,没有真正实行。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2)戊戌变法1898年,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标志着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开始启动。

(3)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4)辛亥革命①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1911年10月10日,发起武昌起义,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 第15讲 Word版含答案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 第15讲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15讲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原因(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2)直接原因:鸦片战争的战败,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

(3)主观原因: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代表:林则徐、魏源。

3.主张: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4.作用: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中体西用”思想(地主阶级洋务派)1.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2)清政府内部分裂,出现了洋务派。

2.代表:中央以奕?,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3.主张(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2)“师夷长技以自强”。

4.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

5.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轻巧识记“一、二、二、三”识记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一个层面:学习西方技术。

二个派别:抵抗派、洋务派。

二个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

三点影响:冲击了传统观念;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1.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3)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局限: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它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2.康梁维新思想(1)背景: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严重;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2讲 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学案 新人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2讲 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学案 新人

第12讲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阶段特征总体特征:从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爆发(1840~1912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步形成并日益加深时期,是中国近代化起步并日益发展时期。

政治上: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清朝中央机构日益半殖民地化,并开展新政、预备立宪和教育改革等自保活动。

农民阶级先后发动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给中外反动势力沉重打击。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失败后,民主革命日益成为救国的重要选项。

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动。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派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了初步发展。

中国经济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思想上: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改良思想、三民主义相继产生。

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大众传媒手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①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等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②清朝政治腐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2)直接原因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借端发动侵略战争。

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大: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军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1)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

(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4.影响(1)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单元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单元综合训练课件新人教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了外国的经济侵略,使得棉布进口变化较小,故B项正确。
解析 答案
9.(2017· 保定二模,29)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 “夫中学体也,西学用
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化
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该主张
路”。这表明地方自治的设想是
A.民族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B.梁启超救国思想出现重大转折
C.戊戌变法改革措施的延续
D.应对列强瓜分狂潮的救国策略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11.(2017· 兰州一模,28)1899年孙中山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 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必能耕者而后授以田,直 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一层地主从中朘 (剥削)削之,则民可以大苏。” 孙中山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土地兼并 B.废除土地私有制 C.巩固民国政权 D.减轻农民负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4.(2017· 玉林、柳州二模,29)1907年8月26日《时报》刊登了漫画《中国现 形记》 , 漫画揭露的“中国现形”是(注: 图中器具: 坛、 提勺、 漏斗、 壶)

A.清廷成为洋人朝廷 B.政府统治岌岌可危 C.清末新政收效甚微 D.官府搜刮民脂民膏 解析 漫画体现的是长柄勺代表官员,他们从代表民众的坛子里舀出资源,

1
2
3
4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晚清史教学课件 (共26张PPT) - 最新

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晚清史教学课件 (共26张PPT) - 最新
[晚清时期的时代特征]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 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抗争、探索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1、政治方面:震荡与沉沦,抗争与探索 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的主权不断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经济方面: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走向近代化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 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开始了经济的近代化)。 3、思想方面:“天国”梦醒,学习西方 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 求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3、中体西用:
在不动摇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 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目的。
(2018•河南安阳高三9月调研•7)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 代工业大力着手,却如同泥沼里的战车,一筹莫展。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洋务派( ) A.得不到统治者的支持 B.未能完全采用西方先进科技 C.强调以政治制度为本 D.遭到了西方列强的强力干涉
2017.新课标全国卷III.28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2016.新课标全国卷III.41 2015.新课标全国卷I.28
2015.新课标全国卷II.28 2015.新课标全国卷II.40 2017.新课标全国卷III.46 2016.新课标全国卷II.40 近代中国的思 2016.新课标全国卷III.28 想解放 2016.新课标全国卷III.29 2015.新课标全国卷II.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讲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一、晚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

②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①洋纱输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导致家庭棉纺织业“纺”和“织”的分离。

洋布输入,造成“织”与“耕”的分离。

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生产日趋商品化。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2.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兴起:洋务派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3)主要活动①近代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②近代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③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先后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④近代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4)结果: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5)影响①洋务派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1)产生①原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前提)。

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洋务企业的诱导。

②途径: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工业。

手工工场转变而来。

③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2)初步发展二、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迁(1)原因①外因: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

②内因:晚清政府的推动。

(2)表现①服饰: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②饮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西餐馆、咖啡店等。

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住宅:中国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住宅。

2.交通、通信和大众传媒(1)交通①鸦片战争后,列强设立轮船公司。

②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

③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建淞沪铁路。

④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建唐胥铁路。

(2)通信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

②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③19世纪80年代初,外国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3)大众传媒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②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出现。

考点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国几种主要的经济形式A代表小农经济(自然经济),B代表洋务企业,C代表外国资本主义企业,D代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E代表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1.多维角度认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1)含义: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原因①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③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④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根源。

(3)特点(4)影响①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

②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从根本上冲击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

③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使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2.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特征(1)经济形式:由单一的自然经济形式变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元合一的经济形态。

(2)生产方式:由以手工生产为主变为多种生产方式并存,近代机器大工业产生,手工工场逐渐转变为工厂,轻重工业部门并存。

(3)商品流通:国内农产品、手工业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外来商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效应加大。

(4)阶级分化:伴随着西方经济侵略,出现了买办阶层和产业工人。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也催生了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发展壮大。

1.论从史出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史料一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又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毛泽东选集》第2卷《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结论史料以分号分层,从两方面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

史料二(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结论史料表明近代外国商品倾销冲击了中国传统手工业,自然经济首先从东南沿海开始解体。

2.获取材料信息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近代中国传统行业的变化。

材料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

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

……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

……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

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黄炎培等修纂《川沙县志》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传统手工行业破产,大量从业者被迫转向近代企业谋生。

考点二洋务运动的评价1.从五大视角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

(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2.洋务运动的消极影响(1)洋务运动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开明阶层的自救运动,其性质决定了它对民族工业的消极影响。

(2)洋务运动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和民族工业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的斗争性,突出地表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对民族工业的压制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压制斗争。

(3)洋务运动中所创办的近代企业,对民族工业具有诱导、催生的效应,决定了民族工业具有依赖和软弱的一面。

分析下面的史料,论证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史料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

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

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

《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

”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

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

”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

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开创了近代民族航运业,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2017·课标全国Ⅰ,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

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弄清题意题干材料的内容是李鸿章为开平煤矿所产之煤减税。

相关知识点为洋务运动兴办民用工业。

要求分析的问题是如何认识李鸿章为开平煤矿所产之煤减税。

技巧运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排除错误选项,最终筛选出正确选项。

材料未体现对开平煤矿的管理,排除B项;降低开平煤矿的土煤出口税,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分洋商之利”的目的,但不能说明近代中国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排除C项。

难点辨析此题难点在于排除D项。

材料中的减税措施仅是煤矿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不足以保证煤矿业的稳健发展。

对于题目选项中的一些绝对性的表述要注意辨析,这是排除该选项的关键。

答案正解A项正确。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洋务企业开平煤矿的土煤税重,不利于煤矿业的发展以及与列强煤矿业的竞争,李鸿章奏准降低开平煤矿所产之煤的出口税,有利于减轻该企业的负担,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故选A项。

1.19世纪中期中国的原材料输出鸦片战争后,大批丝、茶从上海、广州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1842~1846年,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

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长3倍多,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为适应外资的需求,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不断扩大输出,特别是锡和猪鬃,由于英国的需求增加,成为对外贸易的抢手货。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发现问题材料反映出19世纪中期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命题角度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评价和认识。

2.新式纺织厂冲击下的手工织布业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

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

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

……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