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中平改变世界的北京时间

合集下载

《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语文阅读答案

《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语文阅读答案

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任仲平(一)时间开始了!一个西方世界眼中轻轻一推就会倒下的“泥足巨人”,一个刚刚从百余年受压迫、受奴役、受欺凌的黑暗中走出的国家,一个拥有世界1/4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这是1949年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境况。

开国大典的礼炮声还没有远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成立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禁运”的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这是新中国诞生时严酷的国际环境。

国民生产总值不到美国的7%,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数的纺织业;80%的人是文盲。

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许多地方仍处于封建农奴制阶段或奴隶制阶段,不少地方还是“刀耕火种”--这是共和国起步时面临的贫寒“家底”。

作为一个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中国发展的困境典型地反映出人类现代化的困境。

新中国必须用改天换地的双手,拨快走向现代化的“北京时间”。

(二)赶超,跨越60年之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中国交出的现代化答卷,令所有了解历史的人惊叹--1949年,我们连铁钉、火柴、煤油都是“洋玩意儿”,现在,我们每五天创造的经济总量,就相当于1952年一年的经济总量。

“两弹一星”发射、太空漫步、“嫦娥”飞天,我们已经跻身于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这些高端技术的国家行列,成为“亚洲的新领头羊”、“世界经济的新引擎”。

在这块曾被称为“停滞的帝国”的土地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却以年均增长率约为10%的速度飞翔了整整30年。

中国,在“北京时间”跳跃的数字中迈开奋进的脚步。

世界,从“北京时间”铿锵的报时声中,感受青春中国的辉煌奇迹。

(三)奇迹是什么?当今天的人们探询中国现代化动力,寻找“中国奇迹”发展秘笈时,往往会陷入矛盾和纠结之中。

有人分析,“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是决定性因素”;有人解释,是“中国人民比其他国家的人们更吃苦耐劳”;有人认为,是“变革推动了发展”。

各种观点,对诠释中国的成功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却都不是决定乾坤的根本因素。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

今天的中国,仍面临着长长的“问题清单”。“世界工厂”转型升级的同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这些来自经济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挑战,无一不是艰巨的课题、难啃的硬骨头。连《纽约时报》也感叹,“治理未来十年的中国,可能是全球最为艰难的工作之一。”
人民日报任仲平:守望历史 为了和平
——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
任仲平
2015年09月02日04: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一)这是一场跨越70年的检阅,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重温。
初秋的北京,天安门广场装饰一新,人民英雄纪念碑直指苍穹。明天,新中国第一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将从这里展开队列。当将士们由远而近的铿锵脚步震落时间的帷幕,历史的场景扑面而来。生与死、聚与散、笑与泪,沉沦与奋起、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
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经济的升级转型总是比想象更困难,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面临的挑战会更复杂。如果说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初启时,中国以9.6亿人的超大规模拉动了经济起飞的巨轮,抓住机遇创造了中国奇迹;那么今天,面对13亿多人口的巨大基数,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世界格局,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现代化进程,我们所要考虑的,绝不仅仅是机遇。
在那场血与火的淬炼中、在那个生与死的战场上,千千万万这样的普通人,国难当头挺起民族的脊梁,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
“争民族独立,求自由解放。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双肩!”战火烽烟中,八路军战士唱着这样的军歌奔赴战场,以低劣装备开展敌后抗战。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下,中国共产党支撑起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胜利的方向,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从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到长沙会战、湘西会战,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开辟的敌后战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形成共同对敌的态势。大江大海、浪奔浪涌,英雄的中华儿女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情怀,留下“魂魄毅兮为鬼雄”的不朽篇章,写就“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史诗,证明了中国人民的勇敢与坚韧,宣示着中华民族的血性与尊严。

任中平 改变世界的北京时间

任中平 改变世界的北京时间

人民日报任仲平:改变历史“北京时间”——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上)任仲平2009年09月27日06: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任仲平:改变历史“北京时间”音频任仲平文章《走向复兴“中国道路”》近日将推出网友热议《改变历史“北京时间”》(一)时间在这一刻重新开始。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有屈辱和苦痛,封存在历史深处。

一个新纪元,随着五星红旗升起,随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宣告,开启了。

从那时到现在,岁月脚步已经走过60个年头。

在中国流传了近五千年“天干地支”计时系统中,60年代表一个轮回。

然而,当新中国历史即将迈入下一个甲子,俯仰中华大地沧桑巨变,这个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古老民族,分明已经打破封建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兴衰周期律。

时间指针,不可逆转地指向现代化,指向世界,指向未来。

历史细节,时常内有乾坤。

2009年春天伦敦,很多人注意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新闻中心时间显示墙上,只悬挂着3个时钟,依次为“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中国道路”。

全世界都在适应这个重新走向舞台中央大国,希望从它足迹里,解读这条迥异于西方现代化路径。

正如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所说,“中国在世界中地位更替作用如此之大,恐怕须三四十年才能找到新平衡。

仅仅将它看成一个加入进来大国是不行,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一个”。

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60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现代化发展历程,演绎了民族史册上自强不息传奇。

它将一百多年苦难和落后、几代人迷茫和彷徨,甩到了身后,也将对一个新生国家封锁和围堵、对一种新兴制度质疑和敌视,甩到了身后。

6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瞬间,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命运,改变了全球发展格局和世界历史走向。

(二)考量一个国家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透视:历史、地理。

毛泽东与“改变世界的一周”

毛泽东与“改变世界的一周”

毛泽东与“改变世界的一周”作者:胡新民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9年第11期文|胡新民2019年5月,《尼克松回忆录时代的破冰者》中文版由天地出版社出版上市。

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家媒体,刊发了一篇题为《尼克松访华日记再现“破冰之旅”》的文章予以推荐。

文章写道:“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乘飞机降落北京,飞行时长不过十几个小时,但尼克松的这次旅程却用了22年的时间。

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此后中美逐渐打破坚冰,建立彼此尊重的外交关系,由此启发了国际政治中意识形态体系的更新,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经济流通,堪称20世纪政治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关于“改变世界的一周”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是这样叙述的:“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到70年代初,我国的国际战略实现重大调整,外交工作打开一个新的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建交高潮。

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和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出现,对中国此后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局势转变的关键一环,是中国同美国关系的缓和。

”“1971年4月,毛泽东根据美方的要求,决定邀请参加日本名古屋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以中美人民之间的交往作为打开两国官方关系的序幕。

被人们誉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以出人意料的方式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和世界形势的变化。

”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

毛泽东主席会见尼克松,周恩来总理同他举行会谈。

中美双方经过会谈于2月28日在上海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 “两国在1 973年互设联络处,双方的贸易关系、科学技术文化交流在几年间有较大发展。

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这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对国际形势产生着重大影响。

”(见该书604页-607页)毛泽东为缓和中美关系运筹帷幄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政府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引起了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愤慨。

2023届高考作文素材: 12月任仲平、任平文章

2023届高考作文素材: 12月任仲平、任平文章

2023届高考作文素材:12月任仲平、任平文章《三年抗疫,我们这样同心走过》任仲平2022年12月15日(一)工厂车间,机器轰鸣;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公路铁路,车辆穿梭;超市商场,物丰价稳;广袤田野,生机勃勃……壬寅岁末,神州大地正升腾着澎湃活力,展现出万千气象。

事非经过不知难。

近三年来,我们以争分夺秒的速度,提升防控救治的能力,提升科学战疫的本领,等到了新冠病毒毒力、致病力的下降,迎来了疫苗接种的普及和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升,赢得了抗击疫情的主动。

近三年来,我们以枕戈待旦的坚守,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用最小的代价实现了最大的防控效果,为充分开发药物和疫苗创造了有利条件,迎来了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赢得了抗击疫情的优势。

近三年来,我们以风雨同舟的意志,淬炼抗击疫情的精神力量,无惧困难、砥砺前行,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赢得了抗击疫情的信心。

大战大考炼真金。

近三年鏖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病毒弱了、我们强了,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从二十条到新十条,我们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抓住时机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新的气象正在呈现,新的变化正在发生。

面对世纪疫情,我们更有实力,更有底气,更有斗志!抗疫斗争,最大程度保障了亿万人民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创造了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发展环境,最大程度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事实充分证明,我们的疫情防控政策是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得到了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艰难,更彰初心。

回首近三年抗疫历程,真可谓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犹记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湖北武汉这座千万级人口的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少方面按下“暂停键”。

犹记2021年10月,一场疫情突至内蒙古额济纳旗,让这个边陲小城成为全国的关注焦点。

快速流调、风险分类、封控管理、大规模转运……犹记2022年4月,奥密克戎变异株来势汹汹,拥有2500万人口的上海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人民日报任仲平: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

人民日报任仲平: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

在这块曾被称为“停滞的帝国”的土地上,奔驰的时间划出一道人类发展的炫目曲线——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10.9%;六七十年代,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新加坡1968—1973年年均增长率为10.1%。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却以几乎同样的速度飞翔了整整30年。
这是我们认识“新中国”最为清晰的时空坐标。为什么1949年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纪元?因为,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时间,完成了自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献身的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扫清了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用60年的时间,推进了两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现代化航程,让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伫立于世界文明的潮头。
以1949年为节点,这个新纪元把一个四分五裂、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团结统一、前途光明的新中国,进而把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时间开始了!
“一切愿意新生的/到这里来吧/最美好最纯洁的希望/在等待着你”——面对年轻的共和国,诗人这样书写新生的感受。新生的希望,美好的希望,凝聚着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期望,表达着人民群众对人民政权的信心。
国民生产总值不到美国的7%,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数的纺织业;80%的人是文盲。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许多地方仍处于封建农奴制阶段或奴隶制阶段,不少地方还是“刀耕火种”。毛泽东感叹:“我们除了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连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是共和国起步时面临的贫寒“家底”。
循环往复的时间背后,盘桓着止步不前的社会进程。尽管也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当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人类向现代化目标大步迈进之时,东方的老大帝国依旧沉浸在封建帝制的落日余晖里。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响,将沉睡几百年的中国,逼到现代化的大门口。在列强环伺瓜分豆析的民族生存危机之中,在落后了西欧工业革命一个世纪之后,中国被迫开始了现代化的“象征性”启动。

浅析任仲平文章社会影响广泛深刻的原因

浅析任仲平文章社会影响广泛深刻的原因

浅析“任仲平”文章,社会影响广泛深刻的原因“任仲平”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

它是中国评论界最有分量的作品,虽然自1993年出现以来,每年只有几篇文章出炉,却吸引了国内外各界人士争相阅读,成为研读中国社会尤其是政治社会权威的参考之一。

任仲平文章俨然成中国社会的风向标,每一篇文章,都从不同的侧面,洞悉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方向。

有些读者称其为“中国现阶段的政治读本”。

“任仲平”文章的广泛影响,不仅为其本身带来良好的声誉,同时也充分的表达了《人民日报》的声音。

分析“任仲平”之所以有如此的影响力,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抛开评论本身内容不谈,其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点:首先,“任仲平”所依托的媒体,拥有广泛与深远的影响力。

“任仲平”依附于《人民日报》这一中国最富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报纸,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委机关报,是距离中南海最近的一个“看台”。

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大决策,通常在第一时间通过它传播到全国。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媒介在资源上的优越性,直接为评论提供了,第一手的评论素材,保证了评论的时效性与独特视角,为“任仲平”文章的影响力,提供了新鲜度的保障。

其次,精锐的写作团队,成为“任仲平”文章取胜的关键。

正所谓事在人为,同样的素材交付于不同人之手,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而单一的效果难免枯燥乏味,多重效果的叠加却会使文章大放异彩。

《人民日报》所刊发的每一篇署名“任仲平”(或仲祖文、郑青源)的文章,都不是由单个人独自完成,而是由一个多人组成的写作全队,多人分工,反复修改而成。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多人的集体智慧,保证了评论的客观性与思想的正确表达。

像2003年5月22日,刊发的“任仲平”文章《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就是由来自6个部门9名记者参加稿件的写作,《论三贴近》则由7个部门13名记者共同完成。

这些记者来自全报社,有社领导,部主任,资深记者、编辑,也有入社不久的年轻人。

人民日报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人民日报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机遇”,党中央果敢科学的判断,坚定了人们以变革促转型、从危机看生机的决心。穿越漫天怒吼的金融风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时代命题,开始酝酿初现形态的“质变”,预示着中国现代化历程上的重要转折。
(三)自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吐着白气推开现代化大门以来,人类文明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在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新老大国次第亮相,演绎了各具特色的发展篇章,这当中有一条堪称规律的结论:一个国家要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关键是让经济发展方式始终与时俱进,找到符合时代潮流、契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现代化路径。
30年前,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我们这个曾占据人类文明中心地位的古老民族,在落后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个多世纪后,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经济体制转轨,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二次重大抉择。
今天,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出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又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命题,并以国家整体发展方式的转型,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又一次重大抉择。
(五)命运不关乎机会,而关乎对机会的把握和选择。20世纪以来,中国曾有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要转型。
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制度转型,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一次重大抉择。
没有一劳永逸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方式。在发展方式这个问题上,不变则罔,不进则退,这条两百多年来锤炼的历史经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进现代化的国家理念。

人民日报任仲平: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下)

人民日报任仲平: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下)

从贫穷落后到初步繁荣,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站起来了”到“举足轻重”,60年间,社会主义中国在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探寻出一条生气勃勃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
政治学家约瑟夫·奈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
放眼20世纪的全球,特别是后发国家,“找寻”与“探索”现代化路径成为一个共同的主题。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现代化模式,不断输入后发追赶型国家,但少有成功,甚至导致了更大范围的“拉美陷阱”。新中国60年间的“找寻”,虽然走过弯路,有过错误,但我们最终在挫折中汲取教训,在探索中总结经验,毅然决然地吹响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号角。
约瑟夫·奈看到了“中国奇迹”的经济硕果,更看到了奇迹背后的“政治价值观”,因此触及了“中国奇迹”的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将新中国送到了一个世界大国的位置。60年,新中国用举世瞩目的跨越,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历史比任何滔滔雄辩更能呈现真理,更能留下启示。今天的人们在讨论“中国奇迹”时,目光更多地聚焦在这30年中国发展的狂飙突进,而奇迹的发生,又何尝不是从60年前我们踏上那条道路开始?
(三)为什么我们会选择社会主义?
现代化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或科学技术的进步,它是一个民族文明结构的重塑,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方位转型,其间必然蕴含着它们在各自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对现代化的不同价值取向和模式选择。
回首中国百年现代化历程,一条历史结论分外鲜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正基于此,邓小平指出,“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这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的、必然的抉择,也是一种主体的、理性的、智慧的抉择。

五四百年:百年前的那一天北京究竟发生了什么

五四百年:百年前的那一天北京究竟发生了什么

五四百年:百年前的那一天北京究竟发生了什么作者:傅斯鸿来源:《醒狮国学》2019年第05期公元1919年,农历己未年。

这一年是中华民国成立的第8个年头,当时的总统是徐世昌,总理是钱能训。

这一年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不平凡的一年。

1月世界各国齐聚法国巴黎,在凡尔赛宫召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所谓“和平会议”,史称巴黎和会。

中华民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阵容强大的代表团前往参会。

然而,在这次的巴黎会议上,尽管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却仍然无法和世界主要大国平等对话。

美、英、日三国,在没有中国代表团参与的情况下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所有权益转让给了日本。

这一消息不仅继续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更是让中国舆论一片哗然,最终激起了国内群情激奋的游行声讨,一场著名的学生爱国运动爆发了。

由于该运动发生在当年的5月4日,因此被称之为“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被赋予的政治与历史意义在这百年中国的进程中可谓是影响深远,而5月4日也被定为中国青年的节日。

那么,在1919年5月4日的这一天,在当时的首都北京,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件,让这个日子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意义重大又影响深远时间节点呢?事情还得从5月2日发表在北京《晨报》上的一篇文章说起。

北京大学的燃情这篇发表在北京《晨报》上的文章题为《外交警报敬告国民》,文章署名为林长民。

可能读者对林长民不太熟悉,但他却有着一个可爱的女儿名叫林徽因。

没错,这篇引发了轩然大波的新闻稿件,正是林徽因的父亲,时任北京政府顾问、外交委员会委员及理事长的林长民所写。

早在4月30日,林长民就接到了梁启超从法国巴黎发回来的电报。

梁启超是以总统徐世昌特派的“欧洲考察团”名义前往法国巴黎关注巴黎和会进展的。

当4月30日的英、日、美三国领袖会议,决定德国以前在胶州及山东省所有各项权利一概放弃,交于日本的消息传出时,梁启超便第一时间给在北京的林长民发来了电报,二人一致认为这是中国外交的失败。

于是,林长民在这篇文章里这样写道:“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人民日报发文谈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

人民日报发文谈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

人民日报发文谈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2011年10月15日 03:13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任仲平新华网北京10月14日电人民日报10月15日署名文章: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任仲平11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

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全文4600字。

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

简介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任仲平”常常在一些重要时刻,对一些重要话题发表评论,文章很多,但关于“他”的信息却很少。

任仲平是谁?他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任仲平,其实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

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全文4600字。

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

15年前,一个偶然的创意让“任仲平”开始了一段特殊之旅。

15年来,“任仲平”同志风雨兼程,写出55篇评论,他是一群人的新闻理想,是一张报纸的社会责任。

两个阶段任仲平项目组组长、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将这15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3年到2003年5月。

初成风格阶段。

每年一到两篇。

选题上,偏重理论时政的大主题,宏观的理论性题目比较多。

这个阶段10年之内,一共写了20篇,平均一年两篇。

第二个阶段:2003年至今,共有35篇。

“任仲平”创作进入了有规模、有机制、有影响阶段。

其标志性事件,是2003年5月22日,胡锦涛同志对任仲平文章《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作出批示:这篇文章观点鲜明,论述透彻,文字清新。

体现了《人民日报》在政论方面的优势。

望再接再厉,让“任仲平”这一优势“品牌”发挥更大的作用。

著述颇丰这几年里,任仲平同志著述颇丰,共写了35篇,今年一年推出10篇,是单位年“产量”最多的一年。

这几年里,任仲平的不少文章有了社会影响,任仲平同志渐为人知。

人民日报任仲平--以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人民日报任仲平--以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以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一)又一个7月来临,时间从未改变前行的脚步。

上海兴业路的一栋小楼,迎来更多朝圣者。

95年前,一群年轻人聚集在这里,革命的星火,燃烧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这一过程如此艰辛也如此辉煌,正如纪念馆展览结束处悬挂着的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陕西延安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有人展开党旗,重温入党誓词。

1945年,党的七大在这里召开,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脚步从这里启程。

会场墙壁的旗座上,写着八个字——“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北京,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大街小巷飘扬的党旗上,镰刀锤头格外醒目。

从苦难中来,朝复兴而去,一个古老的民族向着百年梦想迈进。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勿忘人民,甘作奉献”。

95年,3句话。

源于德国小镇特里尔的种子,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灵中孕育成长。

红色的激流汇入黄色的土层,掀起汹涌壮阔的狂澜,汇聚成光耀中华的绚丽日出,它让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荡涤风雨如磐的暗夜,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彻底改造了这个古老的国家,彻底改变了人民的命运,彻底改写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版图。

从嘉兴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者,中国共产党激励与召唤着亿万人民生死与共、始终相随,让这个曾经四分五裂、一穷二白的国度,于危难中振作,在绝望中重生,已然可见复兴的曙光。

有人说,了解中国,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共产党,才能读懂中国。

95年过去,就让我们重新打开时间的闸门,踏上那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翻阅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

(二)亿万万人家国,九十五年拼搏。

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无数人汇聚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

历史会记录下每一代人的奋斗与牺牲,也会给他们的选择一个肯定的回答。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1935年8月,方志敏在就义之前慷慨陈词。

任仲夷纵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任仲夷纵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任仲夷纵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者:向明来源:改革开放中的任仲夷来源日期:2000-4-16本站发布时间:2005-11-16 0:22:24阅读量:2751次1997年9月12日。

北京,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

天高云淡,阳光灿烂。

天安门广场鲜花盛放,笑语飞扬。

宽阔的长安街车如流水,宛如一条生机勃勃的欢乐的河流。

人民大会堂的大礼堂里,充满了庄严而热烈的气氛。

2074名代表、特邀代表,以及特邀嘉宾欢聚一堂。

无数中外记者的镜头,都聚焦于这一历史的亮点。

上午9时正,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宣告开幕。

这是世纪之交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盛会。

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拓的改革开放道路,继续前进的盛会。

这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盛会。

会场里坐着一位银发稀疏的代表。

他,就是原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

他于1985年退出政坛第一线,到现在已经12年了。

但他却以83岁的高龄,以集中的票数当选为十五大的正式代表,这是超乎寻常的。

《人民日报》对此发表文章,称此不寻常的佳话,是由于他“德高望重,众望所归”。

这是党和人民对他的信任。

任仲夷也感到十分欣慰。

此时,他正和其他的代表一起,聚精会神地聆听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报告。

会场里回荡着江泽民充满信心的洪亮声音: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是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啊,“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好!好!自己非常关心的政治体制改革,受到了党和总书记的重视,他情不自禁地和代表们一起热烈鼓掌……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任仲夷认为,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让历史照亮人类的明天

让历史照亮人类的明天

任仲平:让历史照亮人类的明天--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2014年09月03日07:01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一)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1945年9月2日,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随军记者朱启平目睹了这一幕。

签字完毕,一看表,时间正是9点18分。

从“九一八”那个悲惨的时候,到9月2日的胜利时刻,战败者乘船远去的“落日”余晖中,英勇悲壮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

9月3日,四万万中国人民举国同庆,庆祝属于自己的胜利。

有人说,短暂的20世纪也是“战争的世纪”。

在这个充满苦难的百年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欧、亚、非三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4年烽火,吞噬了上千万人的生命。

时隔21年,伤口还未愈合,更大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战争波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人口4/5被卷入,1.9亿人因战火而伤亡。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这句源自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台词,成了描述二战气息的经典语言。

那场给人类带来浩劫的战争已永远地成为了历史,但灼热的历史依旧在燃烧,战争在阴霾从未有在这个星球上彻底散去。

近70年来,世界一直处于漫长的“战后时期”:战争的土壤没有被彻底清除,挑战公理正义的右翼势力正在复活;改善全球治理的努力虽在加大,多边协商机制依然脆弱。

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一直与捍卫用几千万人生命换来的胜利成果息息相关。

雨果曾说,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反映过去的倒影。

站在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回主,为什么一战的惨痛教训未能避免二战的发生?怎样杜绝20世纪人类浩劫的重演?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们,如何进入理解和互信的良性循环,找到和平与发展的光明之路。

(二)想获得和平必须了解战争,历史学家这样总结。

西方有个流行的比喻: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上半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下半场。

中间二十多年是“幕间休息”。

中国及世界近现代史大事对应年表

中国及世界近现代史大事对应年表

中国及世界史大事对应年表中 国国时间世 界界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蔡伦改进造纸术105北魏孝文帝迁都北京494唐朝建立618贞观之治627-649武则天称帝690王安石开始变法1069明朝建立1368郑和七下西洋1405-1433明成祖迁都北京14211488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1492 哥伦布在西班牙支持下发现美洲1498 葡萄牙人达·加马发现欧洲到印度的新航路1517文艺复兴,马丁·路德揭开宗教改革运动序幕1519 -1522 麦哲伦在西班牙支持下进行环球航行葡萄牙侵占澳门1553荷兰侵占台湾162416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明朝灭亡;清军入关1644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清派施琅统一台湾1683清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684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1688 英国光荣革命,革命结束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689 英国颁布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1721 沃波尔出任英国第一任首相1765“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工业革命序幕1775 来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76 《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美国建国1782 瓦特改良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1781 约克镇战役—美国独立战争胜利1787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1789美联邦政府成立;法国大革命爆发;颁布《人权宣言》1792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804 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07 美国富尔敦制成汽船1814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拿破仑第一次下台1815 滑铁卢战役失败,拿破仑再次下台1836-1848 英国宪章运动 林则徐领导虎门硝烟 1839鸦片战争1840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中英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签订 18421848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天津条约》签订 1858洪仁玕《资政新篇》 1859 达尔文发表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物种起源》(严复)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签订 18601864 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 1868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0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 巴黎公社;德国完成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1875 法国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1876 美国贝尔发明电话 1886 德国卡尔·本茨发明汽车1889 第二国际建立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马关条约》签订;公车上书1895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 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通讯 戊戌变法 1898 义和团运动1898-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德国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 《辛丑条约》 19011903 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宁主义诞生; 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中国同盟会成立; 《定军山》《定军山》--中国电影诞生 1905 爱恩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 武昌起义1911年lO 月10日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 颁布《临时约法》 1912 (民国元年)二次革命1913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袁接受袁接受""二十一条二十一条"",护国运动开始;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51917 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现代史开端 五四运动19191921-1927苏联新经济政策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2 苏联成立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国民革命运动兴起;黄埔军校创立 1924孙中山逝世 1925 苏联斯大林推行工业化方针 北伐战争开始1926 英国贝尔德发明电视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中共发动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找到农村包围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927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19311933 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 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遵义会议;一二九运动 1935西安事变1936.12.12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 红军改变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南京大屠杀 1937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百团大战 19401944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中共七大召开;中共七大召开;抗战胜利抗战胜利;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1945 美国研制原子弹成功;联合国成立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6美国发明电脑;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 ;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47杜鲁门主义出台 马歇尔计划 印巴分治 关贸总协定签订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 1948—1949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覆亡;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新中国成立;与苏联建交1949 北约组织成立;《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1950西藏和平解放1951 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1953 三大改造 1953-1956 一五计划1953-1957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参加;参加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1954参加参加万隆会议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55 华约成立,两大军事对峙格局形成 中共八大召开;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1956立;“双百”方针提出;1957 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0调整经济八字方针提出19601961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登上太空;不结盟运动兴起成功研制原子弹1964西藏自治区成立1965文革十年1966-19761967 欧共体成立;东盟成立1969 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互联网在美国诞生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1970重返联合国:乒乓外交;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1971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袁隆平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197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1974邓小平全面整顿国民经济1975邓小平复出;恢复高考1977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发表1978中美建交1979设立四大经济特区1980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2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1983中英签署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开放14个沿海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4中葡签署澳门问题联合声明;中共十三大1987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881989 东欧剧变;东欧剧变;APECAPEC成立1991 苏联解体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1992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互联网开通1993 欧盟成立1994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995 WTO成立7.1香港回归;香港回归;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五大1997 亚洲金融危机;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12.20澳门回归1999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加入WTO2001美国911事件2002 欧元正式启用神五发射,杨利伟登上太空2003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时间时间 重大事件重大事件1839年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

高考必考历史中国-世界大事对照时间表

高考必考历史中国-世界大事对照时间表
1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14.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15.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法国
①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
9.中国边疆危机:
a)19世纪60—70年代美日侵略台湾,俄英侵略新疆。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1888年英国侵略西藏。
10.1883——1885年中法战争,
法国侵略台湾,法国的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
11.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12.1895——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3、十四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出现
4、殖民侵略:
1西班牙独占巴西.
2葡萄牙侵占除巴西以外的整个拉丁美洲和中国的澳门.
316世纪中期俄国侵吞了伏尔加河下游地区,控制了通向里海的通道..
416世纪晚期,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海上霸权。
17世纪
1.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2.1624年,荷兰侵占我国台湾。
①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②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③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
④1688年,宫廷政变,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⑤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建立起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
12.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

人民日报任仲平:五十年探索 五十年辉煌

人民日报任仲平:五十年探索  五十年辉煌

(十六)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制度的优越,路线的正确,领导的有力,都要通过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来实现。我们民族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精神面貌的不断改变,社会主义新人的不断涌现,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十七)50年巨变,最根本的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50年巨变的卓越领导者。50年来,我们党在缔造国家,创建制度,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动员和组织亿万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励精图治,建设新中国的宏伟事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十八)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主要在其能够集中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不仅表现在推翻三座大山、争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变革中,也表现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能够把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有共同利益的整体。在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一种政治力量能够做到这一点,能够彻底改变旧中国那种分崩离析、一盘散沙的状况,步入强国之林。
(十二)无庸讳言,这是我们在减去失误,减去耽误了的时间之后所取得的成就。如果我们的失误少一点,小一点,失误的时间短一点,我们的成就还会更大。

(十三)50年中,人才辈出,新人辈出,英雄辈出,这是50年巨变的重要内容。事实上,我们取得经济建设辉煌成就的过程,也是整个民族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过程,这是我们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0年的成就,以及为了取得这些成就所付出的代价,所进行的探索,所经受的曲折,都将作为人类进步事业的共同财富而永载史册。
事实上,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历经坎坷,取得成就的过程,也就是我们的社会制度和领导力量不断成熟和壮大的过程,是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不断成熟和强大的过程。

哈佛校长白乐瑞回应美国招生丑闻:非常高兴涉案人员都被起诉_等

哈佛校长白乐瑞回应美国招生丑闻:非常高兴涉案人员都被起诉_等

新闻眼新版干部任用条例,改了哪?近日,中央印发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条例公开发布之际,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条例修订和贯彻实施等问题,回答了媒体提问。

下面,就一起来划划重点,看看到底改了哪些内容。

该条例原有13章71条11400多字,修订后调整为12章69条13300多字。

为了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干部工作新思想、新要求,以及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相应增加了1900多字,也删除了一部分内容。

突出政治标准比如明确“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在基本条件中增加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等要求;增加“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的内容。

落实从严要求这次修订条例,进一步把从严要求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

比如,强调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切实发挥把关作用”;增加“凡提四必”、党委(党组)书记和纪委书记(纪检监察组组长)在考察对象廉洁自律结论性意见上“双签字”等要求;在“讨论决定”部分专门明确了不得提交会议讨论的八种情形;明确提出不准“由主要领导成员个人决定任免干部”、不准在“主要领导成员即将达到任职年龄界限、退休年龄界限或者已经明确即将离任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等。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新增要求“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应当进行调整,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在基本条件中增加“主动担当作为”“有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提出“对符合有关规定给予容错的干部,应当客观公正对待”等。

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增加了“注意从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以及社会组织中发现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推动形成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干部人才及时进入党政机关的良性工作机制”等内容。

体现精准科学理念增加“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提出确定考察对象应当“将民主推荐与日常了解、综合分析研判以及岗位匹配度等情况综合考虑”;突出强调了对政治标准、道德品行、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考察要求,提出“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考察对象,实行差异化考察”,将同考察对象面谈作为考察干部的必经程序单列出来;提出考察材料“评判要全面、准确、客观,用具体事例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日报任仲平: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上)任仲平2009年09月27日06:15??来源:(一)时间在这一刻重新开始。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有屈辱和苦痛,封存在历史深处。

一个新的纪元,随着五星红旗的升起,随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宣告,开启了。

从那时到现在,岁月的脚步已经走过60个年头。

在中国流传了近五千年的“天干地支”计时系统中,60年代表一个轮回。

然而,当新中国的历史即将迈入下一个甲子,俯仰中华大地沧桑巨变,这个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古老民族,分明已经打破封建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兴衰周期律。

时间的指针,不可逆转地指向现代化,指向世界,指向未来。

历史的细节,时常内有乾坤。

2009年春天的伦敦,很多人注意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新闻中心的时间显示墙上,只悬挂着3个时钟,依次为“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中国道路”。

全世界都在适应这个重新走向舞台中央的大国,希望从它的足迹里,解读这条迥异于西方的现代化路径。

正如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所说的,“中国在世界中地位更替的作用如此之大,恐怕须三四十年才能找到新的平衡。

仅仅将它看成一个加入进来的大国是不行的,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个”。

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60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演绎了民族史册上自强不息的传奇。

它将一百多年的苦难和落后、几代人的迷茫和彷徨,甩到了身后,也将对一个新生国家的封锁和围堵、对一种新兴制度的质疑和敌视,甩到了身后。

6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全球发展的格局和世界历史的走向。

(二)考量一个国家的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透视:历史、地理。

历史的基本要素是时间,地理的基本要素是空间。

这句话看似平常,仔细琢磨却并不简单。

面对走过60年历程的新中国,我们该从何处去寻找历史的时间流变,又向何处确定地理的空间方位?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两千年的封建王朝、百余年的屈辱历史、六十年的沧桑巨变……过去和现在,如何集合那万千点滴,在百转千回中汇成一个民族顽强生长的脉络?古老文明的荣耀、“中央帝国”的迷梦、山河破碎的痛楚、“巨龙腾飞”的辉煌……中国与世界,如何统揽这千年巨变,在跌宕起伏间呈现一个国家波澜壮阔的转身?这正是考察中国问题的复杂性。

新中国60年,不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的时间片段,却承载起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开天辟地的“历史单元”,标注了几近亡国灭种的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空间坐标”。

从内部说,这60年关乎一个延续几千年的古老文明的生死;从外部看,这60年涉及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东方大国的兴衰。

这两大课题,恰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两大历史使命相呼应,与中国共产党人60年不变的治国理想相契合——在前不久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的伟大事业,再次强调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回首新中国60年历程,一个主题格外突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一个路径相当鲜明:中国人民坚定地把现代化视作走向复兴的路径。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中国曾经被抛在这个过程之外。

这是1949年之前一个多世纪里中华民族所遭受的苦难和屈辱的缘由,也是在此之后一个甲子里神州大地所发生的变迁与进步的动力。

尽管直至今日,人们对现代化的具体内涵还有不同认识,但三百余年世界近代史演进所锤炼的共识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共同目标,是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

如何应对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兴衰的最终因素、成为决定一个民族命运的关键抉择。

就让我们沿着现代化这条主线,梳理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由此来看新中国改天换地的贡献,看60年沧桑巨变的意义。

(三)英国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日本明治维新……发端于欧洲的世界近代史,都是以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节点作为时间标志。

在这个时间体系里,中国是一个落后者。

“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

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

”黑格尔对“中华帝国”近乎残酷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却表达了一种客观的真实。

鲁迅先生慨叹,仿佛时间的流逝,独与我们中国无关。

循环往复的时间背后,盘桓着止步不前的社会进程。

尽管也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当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人类向现代化目标大步迈进之时,东方的老大帝国依旧沉浸在封建帝制的落日余晖里。

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响,将沉睡几百年的中国,逼到现代化的大门口。

在列强环伺瓜分豆析的民族生存危机之中,在落后了西欧工业革命一个世纪之后,中国被迫开始了现代化的“象征性”启动。

从1840到1949,这百余年的抗争中,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的各种抗争与探索,都是希望寻找中国现代化的捷径,获得走向现代世界的“入场券”。

然而,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虽然慷慨激烈,却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一个使马可·波罗惊叹不已的东方大国,一头拿破仑也不敢惊醒的睡狮,坠入危若累卵任人宰割的境地。

这是我们认识“新中国”最为清晰的时空坐标。

为什么1949年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纪元?因为,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时间,完成了自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献身的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扫清了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用60年的时间,推进了两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现代化航程,让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伫立于世界文明的潮头。

以1949年为节点,这个新纪元把一个四分五裂、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团结统一、前途光明的新中国,进而把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时间开始了!“一切愿意新生的/到这里来吧/最美好最纯洁的希望/在等待着你”——面对年轻的共和国,诗人这样书写新生的感受。

新生的希望,美好的希望,凝聚着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期望,表达着人民群众对人民政权的信心。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既创造了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也承受着百余年山河破碎、丧权辱国的巨大痛楚。

也没有哪一个民族,有着如此强烈的复兴意志。

这种只争朝夕的复兴理想,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上最强大的凝聚力。

复兴,复兴。

背负着这样的理想,年轻的人民共和国面对比世界上任何国家现代化更为严峻的挑战。

一个西方世界眼中轻轻一推就会倒下的“泥足巨人”,一个刚刚从百余年受压迫、受奴役、受欺凌的黑暗中走出的国家,一个拥有世界1/4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这是1949年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境况。

开国大典的礼炮声还没有远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成立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封锁、禁运”的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

封锁者宣称,“共产党政府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这是新中国诞生时严酷的国际环境。

国民生产总值不到美国的7%,重工业几乎为零,轻工业只是少数的纺织业;80%的人是文盲。

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许多地方仍处于封建农奴制阶段或奴隶制阶段,不少地方还是“刀耕火种”。

毛泽东感叹:“我们除了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连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是共和国起步时面临的贫寒“家底”。

作为一个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中国发展的困境典型地反映出人类现代化的困境。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现代化运动出现以后所拉开的巨大“历史鸿沟”,更深刻地包含着两个重要的逻辑——一是先发国家的现代化运动不会像圣火一样自然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递,相反,早期现代化国家的进步还往往以牺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为代价。

二是后发型国家通往现代化的路途,已经没有了早期先发国家的各种资源和条件,只有通过时间的加速度实现跨越性发展,才能追赶上现代化的时代潮流。

新中国必须用改天换地的双手,拨快走向现代化的“北京时间”。

(五)赶超,跨越。

新中国这个现代化的后来者,既要在短期内完成西方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现代化任务,又要避免落入“现代化陷阱”;既要考虑同世界现代化接轨,又要考虑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可行性;既要有统一的总体目标,又要与现代化的动态过程相适应。

60年之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中国交出的现代化答卷,令所有了解历史的人惊叹——1949年,我们连铁钉、火柴、煤油都是“洋玩意儿”,现在,我们每五天创造的经济总量,就相当于1952年一年的经济总量。

“两弹一星”发射、太空漫步、“嫦娥”飞天,我们已经跻身于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这些高端技术的国家行列,成为“亚洲的新领头羊”、“世界经济的新引擎”。

在这块曾被称为“停滞的帝国”的土地上,奔驰的时间划出一道人类发展的炫目曲线——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六七十年代,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新加坡1968—1973年年均增长率为%。

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却以几乎同样的速度飞翔了整整30年。

当速度变快时,时间仿佛停止了流动。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许能够解释这样的观感:“西方国家在午餐后小憩的瞬间,中国就变成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顺便让一半中国人摆脱了贫困”。

60年间,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在“北京时间”跳跃的数字中迈开奋进的脚步。

世界,从“北京时间”铿锵的报时声中,感受青春中国的辉煌奇迹。

(六)奇迹是什么?当今天的人们探询中国现代化动力,寻找“中国奇迹”发展秘笈时,往往会陷入矛盾和纠结之中。

有人分析,“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是决定性因素”,但选择市场体制的发展中国家并不少见,为什么中国能取得与众不同的成就?有人解释,是“中国人民比其他国家的人们更吃苦耐劳”,但历史上中国人民从来勤劳,为什么只有在这新中国的60年造就了奇迹?有人认为,是“变革推动了发展”,但从拉美到前苏联,选择变革的国家不为少数,结局却是政治动荡甚至国家解体,为什么独有中国能在平稳中推动现代化巨轮破浪前行?各种观点,对诠释中国的成功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却都不是决定乾坤的根本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