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新教材】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一、内容概述本册《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主要涵盖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核心内容。

本课程将涵盖从简单的算术运算到基础的代数知识的逐步深入,注重知识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将详细描述教材中的各部分内容与教学规划。

数与代数部分:以分数为主线,进一步深化学生有理数的运算与应用能力。

强调四则运算的理解和实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数的关系与运算定律的应用。

学生将通过操作和实践活动巩固基础的数学概念,为后续复杂方程式的理解与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章节的内容将会贯穿整学期教学进度的前半部分。

空间与几何部分:主要围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展开教学。

学生将学习平面图形的特征,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并学习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也将引入立体图形的概念,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帮助学生建立三维空间的概念。

这部分内容将在学期中期进行教授,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统计与概率部分:学生将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理解概率的基本含义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该部分内容会在学期后半段逐渐展开,结合前面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每一章节内容都将会紧密结合日常生活情境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教学,旨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接下来的集体备课教案中,我们将针对每一章节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1. 教材版本及适用年级介绍本文所依据的教材版本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在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提升,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其设计理念先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该教材适用于小学六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教学,主要针对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认知能力进行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教学内容: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单元教学目标:一、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二、从多种角度探讨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3、探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式,进展空间观念。

4、经历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式的探讨进程,体会“类比”的思想。

五、在解决实际问题顶用活所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已经直观熟悉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熟悉了长方体(正方体),把握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式。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本单元要紧通过五个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面的旋转(圆柱和圆锥的熟悉)、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内容,并参与实践活动。

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表现以下要紧特点: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进程,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教材的第一个活动表现的内容是“由平面图形通过旋转形成几何体”,这不仅是对几何体形成进程的学习,同时体会面和体的关系也是进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教材将此课题目定为“面的旋转”的缘故。

教材呈现了几个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鼓舞学生进行观看,激活学生的生活体会,使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进程。

在结合具体情境感受的基础上,教材又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通过快速旋转小旗,引导学生结合空间想象体会立体图形的形成进程,进展空间观念。

教材还提供了假设干由面旋转成体的练习。

2.重视操作与试探、想象相结合,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与试探、想象相结合是学生熟悉图形、探讨图形特点、进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在本单元中,教材重视学生操作活动的安排,在每一个主题活动中都安排了操作活动,增进学生明白得数学知识、进展空间观念。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第二单元比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总复习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11课时第二单元比例…………………………………………… 8课时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6课时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7课时数学好玩………………………………………………… 4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总复习………………………………………………… 28课时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与圆锥。

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锥的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认识圆柱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体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编排的。

新北师大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版完整)

新北师大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版完整)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二单元比例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数学好玩
整理与复习
总复习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5篇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5篇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5篇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笑笑家新买了一套房子,爸爸拿回了新房子的平面图,现在让我们也一起看看吧。

1.出示平面图。

2.观察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3.思考: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1)独立思考。

(2)同伴交流。

(3)汇报。

得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1:100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100厘米。

4.量一量平面图中笑笑卧室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 )米,宽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直接提出“笑笑卧室实际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2)汇报交流。

强调:必须先求出实际的长和宽,然后再算出实际的面积。

5.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6.在父母卧室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平面图标出来。

(1)理解题意。

(2)独立思考、交流方法,即要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先求出平面距离,然后再在图中标出。

(3)进行计算。

7.笑笑在本子上画自己卧室的平面图,她用8厘米表示自己卧室的长。

(1)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2)她画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活动二、试一试1.小明家在北京,他和妈妈要到上海去旅游。

算一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1)理解题意,独立思考。

(2)交流自己的想法。

(3)进行计算。

活动三、练一练1.完成32页第2题。

(1)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3)提出问题。

2.一张地图上,用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0米,求这张地图的比例尺。

(1)独立计算。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第二单元比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总复习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 11课时第二单元比例…………………………………………… 8课时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6课时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 7课时数学好玩………………………………………………… 4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总复习………………………………………………… 28课时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与圆锥。

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锥的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认识圆柱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体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编排的。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XX县XX镇XX学校备课簿班别六年(2)班科目数学科任课老师X X X2009 至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分析1、教材简析: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第一单元是“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学习中,经历由“面”到“体”的学习过程,第二单元是“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在第三单元有重点地系统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2、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3)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4).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3、教学重点: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4、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班情、学情分析1、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7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全班的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2022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篇一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教学1.课件出示路线图。

2.师:这是老师上下班走的路线,从这幅路线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生1:角。

生2:线。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平面图形中有关线和角的知识。

(一)线的回顾学习。

1.回顾学过的线有哪几种。

(直线、射线、线段)2.判断下面各是什么线。

(课件出示一组直线、射线和线段)3.思考并交流: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区别?直线射线线段长度:无限无限有限端点:无1个2个与直线的关系是直线的一部分是直线的一部分4.填一填。

(1)经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2)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后完成)5.追问: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6.指导学生完成教材91页“巩固与应用”1题。

7.讨论:什么叫互相垂直?什么叫互相平行?(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作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8.想一想,过一点怎样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篇二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和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创设一个分一分的活动。

导语:上星期在我们学校举行了什么竞赛(技能竞赛)幼儿园的小朋友也积极参加,并取得好的成绩,幼儿园的老师想用4张同样大的饼来表扬和鼓励小朋友们。

如果每人分2张,可以分几人生直接答并说说为什么得出2.1,出示:第27页的情境图。

如果每人分1/2张,可以分几人如果每人分1/3张,可以分几人如果每人分1/4张,可以分几人从整数除以整数到整数除以分数,借助除法的意义和图形语言,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

在前二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

在总复习里重点复习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习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一.“数与代数”领域:比例的有关知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解决问题的策略。

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时,要着重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作出相应的判断。

根据《标准》的精神,教材适当加强了正比例关系图像的教学,不再安排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应用题。

比例的知识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

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用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策略里,教学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转化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能把未知的内容变成已知的内容。

所以,转化是重要的认知策略,也是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

对于转化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较丰富的体验。

本册教材继续教学转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应用,通过具体的转化活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确定位置等内容。

圆柱与圆锥是本册教材的又一个重点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及计算方法等知识。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小学数学新增加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图形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发生大小变换。

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三单元里,结合比例的知识进行教学。

确定位置也是新增的教学内容,在初步认识方向的基础上,用“北偏东几度”“南偏西几度”的形式量化描述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还要联系比例尺的知识,用“距离多少”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教学内容: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

2、从多种角度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3、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4、经历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的思想。

5、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用活所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学习了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

本单元主要通过五个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面的旋转(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内容,并参与实践活动。

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主要特点: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教材的第一个活动体现的内容是“由平面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几何体”,这不仅是对几何体形成过程的学习,同时体会面和体的关系也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教材将此课题目定为“面的旋转”的原因。

教材呈现了几个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观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经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

在结合具体情境感受的基础上,教材又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通过快速旋转小旗,引导学生结合空间想象体会立体图形的形成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还提供了若干由面旋转成体的练习。

2.重视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是学生认识图形、探索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在本单元中,教材重视学生操作活动的安排,在每个主题活动中都安排了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师出示圆柱和圆锥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和特点。

同时,让学生试着找出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体,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和特点。

四、活动四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纸张卷成圆柱和圆锥的形状,并观察它们的特点。

学生还可以试着将圆柱和圆锥进行拆解,观察它们的组成部分。

五、活动五教师出示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让学生理解它们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来巩固掌握。

六、活动六教师让学生进行单元检测,检测学生对于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补充教学。

1.引入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另外两种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

你们有没有见过圆柱和圆锥呢?我们平时生活中能看到哪些物体是圆柱或圆锥呢?2.实践操作现在,我给你们每个人发一个圆柱,你们可以动手将它制作出来。

制作完成后,我们来观察一下圆柱的特征。

圆柱有哪些部分组成?请大家说一说。

3.理论讲解圆柱是由两个相等的圆和一个矩形侧面组成的。

这个矩形侧面展开后就是一个长方形。

圆柱的底面是圆形,有两个,相等,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

4.练与巩固请大家看一下这个图,哪些部分是圆柱呢?请标出它们的名称。

5.总结今天我们研究了圆柱的特征,知道了它是由两个相等的圆和一个矩形侧面组成的。

通过动手制作和观察,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圆柱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表面积变化的规律。

教法:引导法、实践教学法学法:自主探究练法教学过程:一、引入老师拿出一个圆柱体,并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表面积吗?请找找摸摸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

”二、自主探究1.学生自学课本内容,操作观察圆柱的特征,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导出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

2.学生分组展示填空题,如“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可能是什么形状?”,“要求一个圆柱的表面积,一般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等。

三、教师小结教师总结公式,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四、合作探究学生进行练,解决书上的例题,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优秀7篇-最新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优秀7篇-最新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优秀7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7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篇一苏教版教材中单独把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一个教学单元。

在执教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经验,也有许多迷茫,偏颇之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和讨论。

案例:苏教版第十一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课本以和倍问题作为例题,让学生体会使用替换的策略解决能便于解决有两个未知量的题目。

有部分教师把课堂设计成和差,和倍问题的练习课,把教授如何解决该类问题作为课堂重点,使课堂失去生命力。

其实十一册第一单元已教授了列方程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如果把该节课定位在训练解题技巧上,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

学生的思维仍停留于如何解题,没有提升到利用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统一为一个未知量是一种策略的高度。

不能形成更抽象的数学思维。

解决问题的策略重点应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体会到各种解决方法的共同点,体会方法中渗透的数学思维。

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列表,画图,一一列举,替换等实际上是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解题技巧。

因此,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堂应该把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体会这些策略有什么共同点,感受这些策略为解决问题带来方便,重在体会。

另一方面,学生的程度是不一致的,有的学生可能上新课前已经掌握了解决该类问题的具体方法。

有的学生可能需要几节课才能掌握该类问题的解题技巧。

因为这些例题本来就是由奥数题改编而来。

把课堂的重点定位在体会策略的优势是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例如本案例,课堂开始我以曹冲称象的故事为导入,后进生如果感受到替换的策略能把生活中的难题变简单,他就有收获。

而学习较好的学生能体会数学策略能应用于生活,他也有所收获。

2024年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2024年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

2024年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三章《分数除法》的第一、二小节。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分数除法的概念、运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特别是除数与被除数分数的转换。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实际情景:小明买了一箱水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箱水果的1/6。

然后提问:如果小明只想知道每个小朋友分到这箱水果的1/3,他应该怎么算?2. 新课导入(15分钟)根据实践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两个分数除法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两道分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分数除法2. 内容:(1)分数除法的概念(2)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3)例题解析(4)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应用题:小明买了一箱水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箱水果的1/6。

如果小明想知道每个小朋友分到这箱水果的1/3,应该怎么算?2. 答案:(1)3/4 ÷ 2/3 = 9/8;5/6 ÷ 1/2 = 5/3。

(2)每个小朋友分到这箱水果的1/3,计算方法为:1/6 ÷ 1/3 = 1/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在课堂上的表现。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8篇)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一、学习内容:教师提供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4页----17页。

二、学生提供: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教学用具各一个,小水盆,一些绿豆。

三、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和实践活动,了解圆锥的体积或容积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物体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重点难点:重点:圆锥的体积计算。

难点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

关键: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五、学习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教学用具各一个,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看看你们能不能发现这两个图形之间隐藏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三角形的高。

你的发现真了不起。

这种情况在数学中叫做“等底等高”。

在“等底等高”的条件时,它们的面积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或长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六、布置课前预习点拨自学1、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2、圆柱和圆锥有哪些不同的地方?3、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请小组开始讨论。

注意,这里的圆柱和圆锥指的就是图上的圆柱和圆锥哟!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七、交流解惑:它们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圆锥体积比圆柱小……动手做实验:把圆锥装满绿豆,倒入圆柱中,看倒几次能把圆柱装满。

通过实验操作,得出了正确的科学的结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组内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八、合作考试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口算)2、沈老师在大梅沙玩,将沙堆成一个圆锥形,底面半径约3分米,高约2.7分米,求沙堆的体积。

(只列式不计算)3、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版】

教学设计科目:数学年级:六年级教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圆柱的表面积总第 2 课时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圆锥的表面有两个面(侧面和底面)。

(3)圆柱的底面是面积相等的两个圆。

板书设计面的旋转教学反思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圆柱切分和拼合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圆柱的特征认识,掌握圆柱体表面积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提高空间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圆柱体的瓶子、剪子。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修订温故互查:观察圆柱的展开图,思考:在这个图中,长方形的长等于多少?宽等于多少?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应该怎样求?”自主尝试:完成“试一试”。

合作交流:这个水桶是没有盖的,说明了什么?如果把做这个水桶的铁皮展开,会有哪几部分?观察思考回答独立完成试一试的题目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3、生分组实验。

汇报点评: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31。

巩固练习:1、如果近似圆锥形小麦堆的底面半径为2米,高为1.5米。

你能计算出小麦堆的体积吗?2、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总结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独立完成反馈交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圆锥的体积总第9 课时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全班订正。

合作探究:“练一练”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本题关键是弄清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3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本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第一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与圆锥。

了解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与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与圆锥的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圆柱侧面展开等活动,认识圆柱展开图,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能运用圆柱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3.经历“类比猜想-验证”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体验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会圆柱、圆锥体积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1.能正确描述圆柱与圆锥的特征,认识圆柱和圆锥及其各部分名称。

2.能正确描述圆柱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能正确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4.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正确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已经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直观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础上编排的。

此前对圆面积公式的探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为进一步学习本单元知识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准备了研究的方法。

圆柱和圆锥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圆柱与圆锥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这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

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从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由几个平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到认识圆柱和圆锥这样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在图形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

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关于几何体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得到完善。

为今后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好基础;同时,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相关形体的兴趣好意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单元课时:11课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面的旋转(一)教学内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2-4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圆锥的活动,体会面和体之间的关系。

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

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

2.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

2.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基本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形及直角三角形的纸片、小棒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动的世界里,风吹树梢动,鸟儿飞翔翅膀动、就连我们身体中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流动,其实我们的数学世界也正因为有了动而变得丰富多彩。

现在让我们做了实验感受一下吧!请大家选择你身边的一样物品,让它动一动,看看你发现了什么?1.点动成线。

如果把这个小球看成是一点,那么它运动的轨迹形成了什么?(线)能用四个字概括一下吗?板书:点动成线1.线动成面。

如果把这枝笔看成是一条线,那么它运动的轨迹形成了什么?(面)概括起来就是:线动成面3.面动成体。

如果把这本数学书看成是一个长方形,那么它是怎么运动的呢?(旋转)板书。

旋转后形成了一个圆柱体,也就是说:面动成体。

4.大家能举出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5.小结:看来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与面动成体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课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面的旋转。

二、探究新知1.以前我们学习过那么平面图形?(学生回答老师贴图)2.这些平面图形旋转后会形成什么立体图形呢?请大家先想一想,猜一猜并和同桌说一说。

2.大家刚才说得对不对呢?现在我们来动手做一做。

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平面图形,请大家选择好以哪条线动轴旋转后贴在圆棒的双面胶处,然后旋转,最后把你的发现记录在学习单上。

4.小组活动,操作记录5.学生汇报,老师贴图。

哪个小组还有补充?根据刚才这些同学的汇报,你又想说些什么?(1)不同的平面图形,旋转的立体图形是不一样的。

(2)不同的平面图形,也能旋转出同样的立体图形。

(正方形和长方形、圆和半圆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3)同一个平面图形,按照不同的边为轴,旋转出的立体图形也是不一样的。

6.小结:看!同一个长方形以不同的轴旋转可以形成圆柱体。

象三角形和梯形以不同的边为轴可以旋转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课件)7.在这些立体图形里有我们比较熟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现在请大家打开书进一步来了解它们。

谁来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有一个曲面和一个底面,不同点圆柱体上面也是一个底面,而圆锥体上面是一个顶点。

圆柱体有无数条高,而圆锥体只有一条。

)8.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柱体哪些物品是圆锥体呢?学生举例。

三、巩固练习1.实物判断:是不是圆柱体?说明理由。

2.书P3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书P3第2题。

同伴交流。

四、全课总结同学们,我们的数学世界多么丰富多彩啊!简单的动就将这些平面图象变成了我们熟悉的立体图形,今后让我们继续多观察、多操作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吧!五、作业:练习册P1六、板书设计:面的旋转圆柱圆台球圆锥第二课时面的旋转(二)教学内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二)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2-4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感知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通过活动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通过学习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准备:圆柱、圆锥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教师出示一组相关的几何体的实物图,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也有圆柱和圆锥形状的,提问:上面哪些是圆柱体?哪些是圆锥体?哪些不是?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和圆锥体?2.揭示课题,板书:圆柱和圆锥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直的直圆柱和直圆锥。

二、动手实践、探索特征(一)认识圆柱的特征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先在小组内活动、研究、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动手实验:(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你怎样证明这两个底面大小的关系?(3)用双手摸侧面,你发现了什么?3.讨论、交流、总结。

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底面 2个平面完全相同圆圆柱侧面 1个曲面4.圆柱的高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

(1)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

引导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2)让学生找一找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出示圆柱的立体图形,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教师先画出一条高,再让学生画高,教师提问:刚才大家从不同位置画了高,说明高有多少条?学生独立画高,思考高的条数。

(二)圆锥形状的认识1.引导观察(1)请学生从课前准备的物体中挑出圆锥体学具,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交流。

(2)让一生边指边说,回答后教师板书:顶点:1个圆锥面: 2个侧面(曲面)底面(圆)2.圆锥高的认识(1)高在哪里?师指母线,问:这条是不是圆锥的高?为什么不是?你能举个例子驳倒他吗?(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3)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为什么?教师板演圆锥的高。

3.出示圆柱和圆锥各部分名称。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

三、巩固练习、评价反馈1.书P4第3题。

学生独立填一填,再组织交流,说说第二个和第四个图形为什么不是圆柱。

2.书P4第4题。

找一个圆柱和圆锥,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并测量出两个物体的高。

3.书P4第5题。

本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底面直径,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4.书P4第6题。

引导学生先观察,再连一连,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册P2六、板书设计:圆柱和圆锥底面:2个平面完全相同圆顶点:1个圆柱侧面:1个曲面圆锥面: 2个底面(圆)高:无数条侧面(曲面)高: 1条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圆柱的表面积(一)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P5-7教学目标:1.经历圆柱展开与卷成圆柱等活动,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学准备: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1.复习圆柱体的特征师: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圆柱上下两个圆形的平面叫圆柱的什么?它们的关系怎样?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什么?这个曲面叫什么?2.拿出圆柱体茶叶罐:想一想工人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学生会说出做两个圆形的底面再加一个侧面)请大家猜一猜圆柱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呢?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一)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1.设疑: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什么是圆柱体的表面积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侧面积+底面积×2 =表面积)2.要求圆柱的表面积,首先应该计算出它的底面积和侧面积。

(二)测量直径,计算圆柱的底面积。

1.圆柱的底面是圆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吗?(S=πr2)需要知道什么条件?2.现场测量茶叶桶的底面直径。

(注意方法指导:量出底面最长的线段即直径的长度。

)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三)教学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1.引导探究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思考发现它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2)学生动手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