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山东省旅游业快速发展(doc 7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促进山东省旅游业快速发展(doc 7页)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鲁发[2009]9号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步伐,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旅游业重要性的认识
(一)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发展潜力巨大,是服务业的龙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繁荣发展服务业,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各级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增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二)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必然要求。旅游业兼具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是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最具典型性的产业之一。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总量,还可以有效提升文化软实力。我省是文化大省、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对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还不够突出。要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努力提高旅游对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度,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三)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需要。旅游消费是大众消费、最终消费,拉动社会消费作用明显。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对扩大消费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按照中央和全省经济
体,以鲁南、鲁北旅游经济带为两翼,构筑山水圣人旅游线、黄金海岸旅游线、逍遥游旅游线“三大精品线路”和大运河与水浒文化旅游区、沂蒙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区、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旅游区、齐文化旅游区“四大旅游区”,形成科学完整的旅游区域布局。
(二)合理配置旅游目的地要素。在全省旅游总体布局的框架内,以城市为主体编制区域旅游目的地规划,按照城市不仅要为市民服务,也要为游客服务的原则,合理配置旅游目的地要素体系,提升区域旅游功能。加强城市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科学规划城市色彩和空间布局,大力培育城市旅游特色街区和夜间旅游集中消费街区。重点旅游城市要按照国际标准,高水平策划一批标志性城市旅游景观,创意一批大型旅游演艺项目。编制城乡一体化旅游规划,加强城乡旅游交通、旅游厕所、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包括学校、机关、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城市公园、博物馆、科技馆等具有旅游功能的城乡社会资源向游客开放的制度,促进各类资源向旅游领域聚集。
(三)完善现代旅游交通体系。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省内国际机场要增加国际航线航班密度,优化通往日本、韩国等主要客源国城市的航线布局。济南国际机场要尽快开通直航日本、东南亚国家的国际航线,青岛国际机场要争取开通直航欧美客源国的国际航线。要与大旅行社联手,通过发送旅游包机,将潍坊、临沂、东营、济宁曲阜支线机场建成旅游机场。抓住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机遇,加快沿线重要旅游城市间的道路连接,优先安排通往景区的道路建设。尽快开通通往国内主要港口城市以及通往日本、韩国的游船、邮轮。交通、旅游等有关部门,要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规划设置4A以上旅游景区引导标识。
四、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一)改革体制,创新机制、积板探索建立适应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旅游规划和不影响自然环境的所有旅游资源都要推向市场。推进国有旅游景区转换经营机制,加快经营类事业单位国有旅游景区转制改企,按照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模式,以特许、转让、承包、租赁等方式,依法对景区(点)经营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支持有实力的大企业以集中规划、成片开发的形式,依法取得旅游景区经营权.支持旅游企业依照有关政策,采取项目特许权、运营权、旅游景区门票质押担保和收费权融
资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以及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形式筹措发展资金。
(二)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旅游业对外开放力度,加快开放步伐,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旅游交流合作与竞争。重点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重要旅游板块的合作,主动融入环渤海旅游经济圈。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世界著名旅游企业的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利用国际会议、国际友好省州(城市)、国际重大旅游会展等平台加大促销力度,提升我省旅游的国际化水平。大力开发入境旅游市场,以日本、韩国、港澳台市场为重点,梯次开发俄罗斯新兴市场、欧美远程高端市场,建立较为稳定的入境旅游客源地体系。鼓励支持旅游大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旅游合作与竞争,有序推进出境旅游平稳发展。
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加快旅游产品改造升级。适应旅游业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的发展趋势,着力开发滨海、温泉、湿地、会展、邮轮、养生康体、葡萄酒庄等高端产品,加快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开展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提升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蒙山旅游区、微山湖旅游区等重点旅游区的休闲度假功能。挖掘泰山、“三孔”、蓬莱阁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文化内涵,开发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国内一流的旅游演艺、购物、修学等项目,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挖掘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红色文化、民间文化等,培育一批特色精品旅游景区。在山水圣人、黄金海岸两大骨干旅游线路,抓好一批投资额50亿元以上的旅游大项目,培育一批现代旅游产品,把山水圣人旅游区打造成中华文化精品旅游目的地,把黄金海岸旅游区打造成中国温带海滨旅游度假目的地。
(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深入推进旅游强县、旅游强乡镇、旅游特色村创建工作,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田园风光,利用自然生态和乡村文化等发展乡村旅游,培育一批世界级、国家级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高科技农业、休闲渔业等乡村旅游产品。支持具备条件的村镇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支持以城市为中心,规划开发以乡村旅游为主体的环城市旅游休憩带。
(三)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旅行社在旅游产业中的龙头带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