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古代诗歌思乡怀人类鉴赏
与思乡有关的诗句及鉴赏

与思乡有关的诗句及鉴赏思乡诗句赏析(一) 秋思唐代: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说客居洛阳城,又见秋风。
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
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
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
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
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晋书·张翰传》)。
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
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
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增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
“欲作家书意万重”,“欲”字紧承“见秋风”。
这“欲”字颇可玩味。
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像一泓清水。
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
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思乡怀人诗赏析

• 答:这首词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 者的遥想即思妇的别恨。 • 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 的情景:展现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 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 行人,更远春山之外,渺不可寻。 • 明是写思妇登高想念丈夫,何尝不是写丈 夫想念妻子呢?如此写来,两心相通,情 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
• 解题示例: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 一川平。 •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 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 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 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 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 答:夜梦妻子正梳妆,回到了时念中的故 乡,回到“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 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 梳妆打扮。这样写正表现了此刻双方的孤 独寂寞。 • 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 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这样写,表现了生死相隔的凄凉,想知无 言的心心相通。
• 忆旧怀情 •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种亲近之感, 源于在此山此水,和亲戚故旧有着许多美: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诗歌的下阕写夜梦妻子,这样写,对中心思想有什 么作用?
• 意象:孤舟、荒村、断霭等意象告诉,抒发的是 孤独之情。 • 背景、诗眼:从注释和标题可看出,这是作者离 开家乡,初任巴东知县所作,“怀归”揭示了诗 歌中含有思乡盼归之意。诗歌由写景到抒怀,由 “聊”到“惊”,就表现了一种由闲情到心惊思 乡的感情变化过程。 • 类别:思乡怀人诗。 • 答案: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 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 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 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思乡怀亲的诗词浅论思乡怀人诗词的三个分类及鉴赏方法

思乡怀亲的诗词浅论思乡怀人诗词的三个分类及鉴赏方法亲情,这就是人间最难舍的情。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古代思乡怀人诗词一般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在异乡的孤寂、惆怅、落寞、凄清。
思乡怀人诗词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以下是鉴赏示例:第一,思念亲人类古诗词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是一首七绝。
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烟尘蔽天。
第二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三四句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亲人、故园眷念的亲情,又写出了诗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和开阔豪放的胸襟。
高适《塞上听吹笛》霜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是一首七绝。
第一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们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白的清辉,这时,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战士们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三四句化用《梅花落》曲名的典故,梅花落曲在风吹之下,响遍关山,夜长曲悠,戍边战士思乡之情不尽。
纵观全诗,虽然写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但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而是乐观开朗、感而不伤的。
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
前两句写诗人一边洒泪,一边写信给远方的亲人;后两句写自己的魂也随着信一起回到万里之外的亲人身边。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有时?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的词牌名为“水调歌头”。
思乡怀人诗鉴赏

思乡怀人诗词的鉴赏“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就是人间最难舍的情—亲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归纳特点一)思乡亲缘由:内在――战乱频仍,久戍不归,宦游失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孤寂落寞;外在――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暮春残秋,日暮鸟归,子规夜啼,杨柳青青,花开花落感时触景;二)情感类型古代思乡怀人诗词一般表达客处异乡的孤寂、惆怅、落寞、凄清,厌倦战争,思念家乡,怀念亲友,渴望过安宁的平静生活;三常见意象的特定内涵1.月——思乡的代名词;2.杜鹃鸟子归——凄凉哀伤的象征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4.鹧鸪——羁旅乡愁5、柳①、“柳”、“留”二字谐音,折柳又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经常暗喻离别,表示留恋、伤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6.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1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2.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3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7.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沙鸥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8.双鲤:代指书信; 9.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10.楼兰:西域古国名,表现卫国立功;11.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12;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13;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四抒情方式诗人是怎样把思乡的感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的1.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情景交融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是一首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一首抒怀诗,诗人于吟咏寻常的事情之中,潜伏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表面看来,这首诗是写“他乡遇故知”,字里行间好似洋溢着一种“喜”情;然而诗人却在这“喜”的背后,蕴藏着深沉的“忧”——一种感时伤世、忧国忧民之情;前两句是当年上流社会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回忆;后两句是说四十多年后,这两位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和艺术家又在流落长沙时不期而遇,不胜感慨;短短的四句,时间跨度四十多年,何等概括;这两句不仅点明了重逢的时节,而且是乐景写哀,“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与潦倒身世的有力反衬;下句“落花时节”则另有寄托:国势日衰,盛年已过,流水落花,好景难再,不禁凄然相问,潸然泪下;诗中从“闻”到“逢”之间,历尽数十年的世事沧桑、人生坎坷,未从正面涉及一字,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身世,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世运之沉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俱在其中;2.托物寄情月、雁、笛、柳、燕 3.想象、联想4.修辞传情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对比5.因梦寄情思江南方干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6.即事写情看柳、登高、凭栏、用典、闻笛、望月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飞扬,再写故园之思深浓,“事”与“怀”结合紧密、自然熨帖7.虚实结合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更加浓溢的情思;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8.衬托渲染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双调清江引秋怀元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秋景着上浓丽的色彩呢一想便知: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以游子眼中所见之景来烘托,景物带有哀愁的色彩,衬托的是思乡的哀情;这也是情景交融的写法;四、实战练习1.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答: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2、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 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3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1、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2、“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4.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1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____ ; 这两首都是抒发____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答:1五言绝句思乡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2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5.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⑴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⑵“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答:1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②由名词连缀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2“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6.南乡子唐·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①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__________;②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答案:①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或离恨2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③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7.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①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答:“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②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羁旅思乡诗——思乡怀人高三语文精品课件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意象组合 (白描)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 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 图,让天涯游子骑一 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 凉的背景上,抒发了 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 在秋天思念故乡、倦 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 情。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触景生情,秋山
夜雨寄北
夜雨,总是唤起
君问归期未有期, 离人的愁思,诗
巴山夜雨涨秋池。 人用这个寄人离
何当共剪西窗烛, 思的景物来表了
却话巴山夜雨时。 他对妻子的无限
思念。后两句设
想来日重逢谈心
的欢悦,反衬今
夜的孤寂,是虚
写。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渴 望 早 日 买 票 回 家 的 眼 神
羁 旅 思 乡 诗 ——思 乡怀人 高三语 文精品 课件
费 尽 周 折 也 要 回 到 自 己 的 家
何人不起故园情
鉴赏—羁—旅羁旅行行役役诗类诗歌鉴赏
(思。乡怀人)
学习目标:
1、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 常见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2、掌握鉴赏羁旅思乡类诗 歌的鉴赏方法。
羁旅行役诗多是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由眼前 景(眼中所见,耳中所听,心中所感)触发了对
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以及流露 出行旅途中的艰辛与痛苦,以及其他一些主客观 因素的影响,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 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
诗歌鉴赏专题解析一思乡怀人

一思乡怀人:思乡,指客居在外的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怀人,指怀念异地的亲朋好友,这是古典诗词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思乡怀人诗”一般与以下几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旅客、、贬谪异地的官员、常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女子特有的一些意象:大雁、燕子、月亮、柳树触发游子思乡情怀的原因:眼前的景物(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以乐景衬哀情);声响(妇女的捣衣声、笛声)唤起游子的乡思;时令气候的变化让游子感慨时间流逝之快,漂泊流浪之久。
常见鉴赏答案:首联交代时间、地点、环境特点、事件、人物身份;渲染气氛、奠定全诗情感基调;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想象;虚实结合。
1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参考答案:(1)隔,隔断、阻隔之意(1分)。
一语双关(1),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
(1分)同时,也是诗人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
(1分),表达对江东的留恋不舍和现实中无法归去的无奈。
(2分)(2)上片:实写诗人身在江边,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1分);虚写梦中回到江东(1分)。
虚实结合(1分),表达对江东的留恋不舍和现实中无法归去的无奈(2分)。
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1分),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
(1分)虚实结合(1分),表达对江东的留恋不舍和现实中无法归去的无奈。
(2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鹧鸪天(南宋)史达祖雁足无书古塞幽。
一程烟草一程愁。
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情思乱,梦魂浮。
缃裙多忆敞轺裘。
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
[注]①缃:浅黄色。
②官河:运河。
(1)上阕描写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5分)(2)请结合全词,对“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两句进行赏析。
思乡怀人类诗歌鉴赏

城 春 草 木 深 。 感 时 花 溅 泪 , 恨 别 鸟 惊
2.抓 意 象 的特 殊 内涵 。 分 析 古 代 诗
心 。烽 火 连 三 月 , 家 书 抵 万 金 。” 在 烽 歌 可 以 从 这 些 事 物 的 特 有 内涵 入 手 。 下
火 连 绵 、战 事 频 仍 的 时 局 中 , 诗 人 既愁 面 举 例 说 明 :
闻 道 龙 标 过 五 溪 。我 寄 愁 心 与 明 月 , 随 景 物来 渲 染 衬 托 。
风 直 到 夜 郎西 。” 子 规 鸟 即 杜 鹃 鸟 。 起
2.即事 写 情 。 李 白 的 《春 夜 洛 城 闻
句 写 即 目之 景 ,在 萧 瑟 悲 凉 的 自然 景 物 笛》:“谁 家 玉 笛 暗 飞 声 ?”诗 人 的故 园 情
儿 女 , 未 解 忆 长 安 ” (《月 夜》), “露 从
杜 鹃 鸟— — 凄 凉 哀 伤 的 象 征 。 古 代
今 夜 白 , 月 是 故 乡 明 ” (《月 夜 忆 舍 神 话 中 ,蜀 王 杜 宇 (即 望 帝 )因 被 迫 让 位
弟》), 莫 不 是 作 者 在 妻 离 子 散 、有 家难 给 他 的 臣子 , 自己 隐居 山林 , 死 后 灵 魂
国 家 前 途 ,亦 忧 家 人 的命 运 。 “离 乱 人
月 亮 — — 引 发 离 愁 别 绪 , 思 乡 之
写离 乱情 ”,沉郁 悲怆 ,撼 人魂 魄 。他 愁 。如 李 白 《静 夜 思》中 的 “举 头 望 明
的 “今 夜 踯 州 月 , 闺 中只 独 看 。遥 怜 小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
鸿 雁 — — 游 子 思 乡怀 亲 之 情 和 羁 旅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之复杂情感分析-》(解析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之复杂情感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感情意蕴【鉴赏指导】一、鉴赏知识归类1.不同题材的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归类【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
(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
(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高中语文鉴赏思乡怀远(人)诗的方法

高中语文鉴赏思乡怀远(人)诗的方法诗歌题材分类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羁旅之思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诗、宫怨诗、爱情诗、讽谕诗、哲理诗、悼亡诗等。
以下资料大概分为:“明确概念——归纳风格——鉴赏训练”三大部分。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思乡怀远(人)诗思乡怀人诗(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一)思乡怀人诗分类1、羁旅(指客居异乡的人)愁思。
例孟浩然《宿建德江》、张继《枫桥夜泊》、王建《十五夜望月》2、思亲念友。
例杜甫《月夜忆舍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例王涯《秋思赠远二首(其一)》4、闺中怀人、例沈如筠《闺怨》、李清照《一剪梅》、李白《子夜吴歌》(二)思乡诗情感表现及其寄托方式1、物象:月.、雁、杜鹃(又叫子规、杜宇、布谷鸟)鹧鸪、柳、笛等。
2、时空:黄昏、春秋、年关、佳节、乡人乡音乡景、梦等。
(三)鉴赏训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针。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解析】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心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因此题中所列的“咨嗟”、“休对”、“且将”都是直抒胸臆的词,表达了了作者无奈、苦涩的心情。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_思乡怀人诗精编版

一、思乡怀人诗常见 思想情感
这类诗歌的思想情感常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1、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孤独、凄凉及思乡之 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 《秋思》。
•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如孟郊的《游子吟》、王维的《杂诗》等。
• 3、闺中怀人,表达思妇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抒 发独守空闺的孤独和寂寞。如王昌龄的《闺怨》。
握,如用写声来表达,常见的有笛声(寒山吹 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芦管声(不知 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角声(故园 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鸦鸣声(月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说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请分析当时诗人的心境。
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望月苦思,心境颇为凄凉。
②诗评家认为此诗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 艺术技巧作简要分析。
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用委婉的问句表达, 这样便饱含言外之意:“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 恐怕只有我啊!”
同意,“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 诗抒发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 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课堂练习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l)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答: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 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 “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 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南唐.李煜《虞美人》)
【古诗文阅读】古代思乡怀人诗词的四种情感类型

【古诗文阅读】古代思乡怀人诗词的四种情感类型古代思乡怀人诗词的情感类型古代思乡诗一般表现的是客人们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惆怅、凄凉和凄凉,厌倦了战争,思念家乡、亲人和朋友,向往和平安宁的生活。
1.羁旅愁思上山晨游(文婷云)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寄生的叶子落在山路和芝华明驿站的墙上。
因为杜玲的梦想,大雁回到了池塘。
首联表现了“早行”的典型情景,抒写了出门在外的作者思念故乡的感情。
颔联历来脍炙人口,诗人将六种典型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山间早行特有的画面。
颈联写刚上路时见到的景色。
尾联写旅途的景色使诗人联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从而将“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完美地结合起来。
插上电源听长笛(高强度)霜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关于真实场景的:在湖田北部,冰雪融化。
傍晚,士兵们带着马回来了,天空洒下了明亮的光。
这时,我不知道是哪个卫戍楼吹响了羌笛,士兵们都想家了。
有三四句典故提到了《落梅》这首歌的名字。
在风中,山上到处都能听到梅花落下的声音。
夜很长,守卫边境的士兵想家了。
纵观整首诗,虽然写下了士兵们的乡愁,但这种乡愁并不低沉,而是乐观开朗,感情却不受伤害。
回乡偶书(贺知章)(一)年轻人离开家,老年人回来,当地口音保持不变,鬓角也磨坏了。
当孩子们见面时,他们笑着问客人从哪里来。
(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第一首诗描述了一位长客伤害老人的感觉。
前两句话概括了他离家几十年的事实,暗示了作为“老板”伤害自己的感觉,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爱。
通过儿童提问的戏剧性场景,他们用三四句话表达了自己的衰老和颓废,以及他们反对上帝作客的悲伤。
第二首诗感叹,当一位长客伤及晚年时,他不禁感叹人事的无常。
最后两句话用“湖波不变”来更深刻地感叹事情是对的,人是错的。
2.思亲念友返乡音乐(王维杂诗)(一)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思乡怀人类专题诗歌鉴赏

一、思乡怀亲类鉴赏引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
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二、思乡怀亲类诗歌回顾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蓦见枝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6、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三、常见思乡怀亲类诗歌归纳:1、了解思乡怀亲类诗歌鉴赏中的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闺中怀亲:王昌龄《闺怨》2、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3、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妙喻传情:乡愁四、思乡怀亲类诗歌鉴赏方法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五、思乡怀亲类诗歌鉴赏示范例子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1、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图表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柴扉
田野山林、清风明月、野老隐者、松竹梅兰、龟鹤鹿兔、蓬门柴户、榆柳桑麻等。
平和安宁的氛围,悠闲详和的心态;美丽的乡村风光,浓郁的生活情趣;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热爱
白描、
或融情于景,或烘托渲染,或虚实结合,或视听兼备。语言质朴清新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鹧鸪天·桂花【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7.建功报国诗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3.边塞征战诗
文字特征
意象特征
情感特征
常用技巧
典例欣赏
备注
边
塞
征战诗
题目中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有以景衬情的,有古今对比的,有侧面烘托的,有用典的。
汴河曲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高考语文专题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 张继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李白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商山早行》温庭筠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
典型意象:
月
雁 笛(羌笛) 鹧鸪 柳
(3) 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 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答: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 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 是笛子曲, 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
◎温馨祝福同学:
苍茫考场,我主沉浮!心地坦然,稳操胜券。
沉着应战,信心十足。高考成功,人生圆梦!
(2)乐景衬哀情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2、即事写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中。 除夜有怀
高考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
清浦中学高三语文组
诗歌分类鉴赏常规步骤:
1、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住意象,分析关键词句
3、熟知技巧,明确艺术特色
思 乡 怀 人
诗 歌 鉴 赏 之
—
一、了解思乡怀人类诗歌的主要情 感类型、典型特征; 二、掌握诗乡怀人类诗歌情感表达 技巧。
三、提高鉴赏思乡怀人类诗歌的实 践技能。
[答案]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 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 “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 联系起来,抱膝坐的“影”陪伴抱膝枯 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 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历届思乡怀人诗高考真题答案

诗歌鉴赏系列之思乡怀人答案1、【2004全国Ⅰ卷山东等】 (6分)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2、【2004浙江卷】(6分)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②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3、【2004全国卷Ⅱ广西等】(6分)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
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4、【2005湖南卷】(6分)(1)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
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选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2)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
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技了奔进而出的强烈感情。
5、【2006四川卷】(8分)(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
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
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
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2)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
诗歌题材分类鉴赏系列(3)之思乡怀人类

诗歌题材分类鉴赏(3)之思乡怀人类江苏省涟水中学郑加伦思乡怀人(羁旅行役)类——何人不起故园情(问世间情为何物)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异地,无处不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
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或写羁旅愁思,或写感怀身世,或写思亲念友,或写征人怀思,或写闺中怀人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每逢佳节。
常见意象:月亮(月桂蟾宫)鸿雁书信红豆夕阳落日浮云胡笳羌笛长笛芦管砧声捣衣、杨柳、燕子鹧鸪沙鸥杜鹃(子规布谷鸟杜宇)西楼栏杆孤舟阳关古道西风(秋风金风)旅社候馆驿站客栈莼菜鲈鱼桑梓凫雁杜陵梦等感情特点:景物染上诗人的感情色彩,诗中伤感、迷离、凄苦、寂寞、孤寂、惆怅、忧郁以及高兴、喜爱、思念、期盼等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委婉含蓄。
题材情感主旨:A 叙写羁旅行役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怀友之情。
张继《枫桥夜泊》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P45 温庭筠《商山早行》P48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赵嘏《长安晚秋》P48 范仲淹《苏幕遮》P65B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张九龄《望月怀远》P11 《江城子》苏轼P72C 感怀身世,抒发独(谪)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旅夜书怀》杜甫P29 《踏莎行》秦观P82 《登高》D 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多在边塞诗中涉及。
①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杜甫)②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③《自河南经乱……》白居易P38E 闺中怀人(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P89《醉花阴》李清照如何表达: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特定时间、节日)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描写方法:虚实结合、正面侧面、想象、虚写(如2010年江苏高考卷《送魏二》“代为之思,其情更远”)、白描、细节、对比映衬、人的感觉、修辞(比喻、比拟、用典、对比、夸张)等抒情方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哀景写乐、从对方入笔等练习: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 结 思
2、情感内容:
乡
思念亲友, 羁旅之思,
怀
闺中怀人, 征人思乡。
人
3、常用的意象:
诗
月、燕、雁、宿鸟、菊兰
相
杜鹃(子规)、笛、关山、 关
书(鸿雁、尺素 、双鲤) 知
树(杨柳、桑、梓)等
识
体验高考
(2006江苏卷)抓题目,品
手法
鹧鸪天(元)魏初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 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感情类型: 羁旅愁思
设问、化用诗句
主要手法
抓住题目和关键词
鉴赏方法:
温故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 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感情类型: 久宦在外,思念亡妻,真挚的爱情
《唐诗宋词》中的思乡怀人类诗 歌
1、杜甫《月夜》 2、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3、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4、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5、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三》(闲坐悲君亦自 悲)
6、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7、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 8、温庭筠《商山早行》
主要手法: 想象、虚实结合 鉴赏方法: 抓关键句
温故
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
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 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 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 感何情处类!型: 闺中怀人
主要手法: 拟人、反衬
鉴赏方法: 抓意象,品手法
归纳
1、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 山长水阔; 宦游不归; 久戍边关。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 回去的日期。表达了游子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 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方法归纳
总结高考诗歌解题方 法
•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 3、抓住意象,描摹图景,再悟情感 • 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学习目标:
1、复习并掌握思乡怀人类诗歌所 涉及的知识
2、学会从题材角度理解诗歌。
诗歌按题材主要包括:
1、思乡怀人诗 2、送别诗 3、山水田园诗 4、边塞诗 5、怀古咏史诗 6、咏物诗
思乡怀人类诗歌
•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 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 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 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与亲友相见。 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 之情;而家中的亲人、闺中之女子也 常常对远在天涯的游子和戍守边疆的 征人产生怀念之情。我们把表达这种 情感的诗叫做思乡怀人类诗歌。
温故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感情类型:
诗人长期流离漂泊,思念家人
主要手法:从对面落笔,想象
鉴赏方法:品手法
温故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
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
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1)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 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古人? 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
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 鹃的啼叫声人手。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 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luán团圆)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 愁苦与无奈。
小试牛刀
(2004全国卷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