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知识讲解)-word

合集下载

地图三要素是什么地图都有哪些功能

地图三要素是什么地图都有哪些功能

地图三要素是什么地图都有哪些功能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地图有认识功能、模拟功能、载负功能、传递功能。

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2.方向怎么在地图上辨别方向(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法:箭头通常指北(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3.图例和注记图例表明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说明地理事物的数字和文字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按一定的比例运用线条、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状况的图形。

随着科技的进步,地图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将地图看成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形象、符号模型”,地图是“空间信息的载体”、“空间信息的传递通道”等。

地图的功能(1)认识功能:①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也就是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

②获得物体所具有的定性及定量特征。

③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间的空间关系。

④易于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

(2)模拟功能:形象模型是运用思维能力对客观存在进行的简化与概括。

符号模型是运用符号和图形对客观存在进行简化和抽象的过程。

(3)载负功能直接信息是地图上表示的地理信息,如道路、河流网、居民点等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

间接信息是经过分析解译而获得有关现象或物体规律的信息。

(4)传递功能地图传递信息时,在传输方式上具有层次性,是平行的,甚至是空间形式的,它比线性传递方式具有更宽的传输通道以及更高的传输效率。

初一上册地理地图的基本要素知识点

初一上册地理地图的基本要素知识点

初一上册地理地图的基本要素知识点
初一上册地理地图的基本要素知识点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接下来为大家提供的初一上册地理地图的基本要素知识点。

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三种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指示的方向为北方),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通常有数字、线段、文字等方式。

比例尺大,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小,显示的地理事物较详细;
比例尺小,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大,显示的地理事物较简略,初一;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叫注记,符号是图例(要记住常用的图例P27);
地图的种类常见的有行政区划图,地形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总结:最好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巩固地图的运用。

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就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地图三要素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地图三要素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地图三要素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地图的三个要素是指向标、比例尺、图例。

指向标:指示地图上的方向。

比例尺:表示图上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实际长度之比。

图例:图例是地图一角或一侧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所代表的内容和指标的说明,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图。

它有双重任务,作为地图内容的标准,作为必要的阅读指南。

地图三要素是什么地图的三个要素是指向标、比例尺、图例。

1、指向标:指示地图上的方向。

2、比例尺:表示图上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实际长度之比。

公式为:比例尺=图中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一般来说,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

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适合图上测量。

3、图例:图例是地图一角或一侧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所代表的内容和指标的说明,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图。

它有双重任务,作为地图内容的标准,作为必要的阅读指南。

地图有什么作用地图可以识别在某一位置上有什么东西。

在地图上,指向图上任何位置,都能够知道这个地方或对象的名字以及其它相关的属性信息。

地图可以标明你所处的位置。

如果你的地图可以实时地输入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数据,你就能看到你在哪里、以多快的速度在旅行并且你的旅途目的地在何方。

地图可以让你识别用其它方式不能体现的空间分布、关系和趋势。

人口统计学家通过比较古今的城区地图,可以支持公共决策。

流行病学家通过把罕见疾病爆发地点与周围环境因素相关联便可以找出可能的病因。

地图可以将不同来源的数据集成到同一地理参考坐标系中。

市政府可以将街道分布图与建筑布局图结合起来以调整市政建筑结构;农业科学家可以把气象卫星影像图与农场、作物分布图结合起来,以提高作物产量。

地图是谁发明的地图是墨卡托发明的。

1569年,墨卡托以“墨卡托投影法”为基础绘制了第一张世界地图,是从北极的角度俯视绘制而成。

这不仅把人们对世界逐渐完善的认识反映到地图上,而且其等角航线为直线的特性,给当时欧洲航海事业予以巨大支持。

考点03 地图三要素及地形图的判读-备战2020年中考地理考点一遍过

考点03 地图三要素及地形图的判读-备战2020年中考地理考点一遍过

考点热度★★★☆☆一、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1)定义:比例尺又叫缩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法:a.线段式:在地图上面一条线段,并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b.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如:1:100或1/1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厘米,即1米。

c.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m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50千米。

2.地图的方向(1)方向的种类:从方向的种类来看,地图上主要有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还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特殊方向。

(2)方向的表示方法:a.一般定向法:在既无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时,一般遵循“上北下南,左西有东”的原则。

b.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所指的方向一般是北方,根据北方分别确定其他方向。

c.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地图的图例和注记(1)图例: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2)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文字,叫做注记。

(3)图例和注记的作用:图例和注记可以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二、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与等深线(1)等高线①等高线:在地图上,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上一般都标m高度,单位是米。

②等高线的特点a.同一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b.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差相等。

c.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第二节 地图 地图三要素

第二节 地图  地图三要素

(4)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
比例尺大小是比值的大小。在地图上所画的地区范 围愈小,表示内容愈详细,选用比例尺应 愈大 ;反 之,选用比例尺 愈小。
3
(5)比例尺的缩放:
放大到5倍
原比例尺的5倍 原比例尺的6倍 原比例尺乘以4/5 原比例尺乘以1/5
4
“放大 了”5倍 “缩小”1/5
“缩小到”1/5

(7)实地范围和纸张大小已定,绘制地图时 要求确定比例尺的大小
其方法是先用纸张的长度除以实地长度,得出长度比 例尺,然后用纸张的宽度除以实地宽度,求出宽度比例尺, 然后比较长度比例尺和宽度比例尺的大小,只能选用较小 者或比较小者更小一些的比例尺,而绝不能采用大于较小 者的比例尺。例如:用长和宽各1米的纸张绘制中国地图,
指向标定向法 指向标指向北 方
经纬网定向法 经线指示南北, 纬线指示东西
适用于无指向 标无经纬网的 地图
适用于有指向 标的地图
适用于有经纬网 的地图
23
(2012·上海十三校联考)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 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 线。
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 ( A.从东流向西 B.从西南流向东北 C.从西流向东 D.从东北流向西南
6
(2011· 温州八校期末联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
一。2010年11月29日~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缔约方第16次会议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召开。
3.图中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面积约20万平方千 C 米,在比例尺1∶5000000的地图上绘出来时,图上面积为
C.乙图反映的实际内容更详细
D.EF间实际距离 短于CD
15
【解析】甲、乙两图幅除比例尺不同外,其

地图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

地图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

地图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
地图的三要素
三要素是:图例,方向,比例尺.
1、先看方向,自己所在风向一致后再看别的。

2、图例要看清相似的,不要搞混,比例尺中有用比值表示的。

3、有用1厘米=?千米表示的,之间单位不同,要换算。

地图构成要素
1、图形要素:是地图根据制图的要求所表达的内容。

包括注记、地学基础。

2、数学要素:用来确定地学要素的空间相关位置,起着地图内容“骨架”的要素。

3、辅助要素:说明地图编制状况及为方便地图应用所必须提供的内容。

4、补充说明:以地图、统计图表、剖面图、照片、文字等形式,对主题图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补充。

可根据需要配置在主要图面的适当位置。

地图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1、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2、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比例尺。

3、当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表示的范围越小。

4、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指向标、经纬网,如果前两者均没有,则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比例尺与坡度大小的关系
1.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图上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2.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图上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度相同时,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

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知识讲解)

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知识讲解)

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知识讲解)考纲解读考点提示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复习建议把握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及其应用;把握比例尺的运算、缩放及其应用;了解常用图例、注记知识清单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或注记。

2.地图上方向的判定方法:一样情形下,面对地图上北下南、______ __;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____方,与之相反的是_______ _方;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依照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确定。

3.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________、文字式和线段式。

4.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畴愈大,内容愈粗略;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畴愈小,内容愈详细。

参考答案2.左西右东、北、南、东西3.数字式4.小、大。

考点聚焦地图上的比例尺比例尺的概念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注意:①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②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但数字式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为单位,直线式比例尺的实地距离一样以千米为单位;③学会应用比例尺的变形公式。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典型例题】在某幅地图上,60°N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两地的时差为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为()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B. 1∶15000000C. 1/300000000400千米800千米D.解析:在本题中,图上距离差不多给出,要紧是要求出实际距离。

要求出实际距离就必须明白三个知识点:一是地点时相差一小时经度相差15°,二是纬线圈长度的变化规律:纬线圈的长度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

三是赤道上经度相差1对应的弧长是111千米。

由两地相差两个小时可知两地经度相差30度,在北纬60度的纬线上经度相差30度,相当于赤道上对应的15个经度度的间隔,因此实际距离为15×111千米,两地图上距离为11.1厘米,则比例尺为11.1/15×11100000,故选B。

高中地理地图三要素总结

高中地理地图三要素总结

高中地理地图三要素总结1、比例尺(1)定义:也叫缩尺,一般是指图上距离与实地水平距离之比。

(2)公式:比例尺=(3)表示形式:①线段式:;②数字式:1:4000000;③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4)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5)比例尺的缩放:①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

(分数倍)。

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000=1/160000,比例尺缩小。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缩小后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2、地图上的方向(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东西方向是相对方向,互为东西的A和B两点,A既可被认为是在B的东面,也可被认为是在B的西面,一般在地图上按“就近原则”来确定方向关系。

在经纬网地图上定方向,首先是要判断该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一般方法是分析图中给出的纬度的变化方向,若纬度是向北的方向增大,则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

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上,可以按地球自转方向或经度大小的变化趋势来判断方向。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考纲解读考点提示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复习建议掌握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及其应用;掌握比例尺的计算、缩放及其应用;了解常用图例、注记知识清单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或注记。

2.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方法:一般情况下,面对地图上北下南、________;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____方,与之相反的是________方;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确定。

3.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________、文字式和线段式。

4.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围愈大,内容愈粗略;比例尺的分母愈小,比例尺愈________,表示的范围愈小,内容愈详细。

参考答案2.左西右东、北、南、东西3.数字式4.小、大。

考点聚焦地图上的比例尺比例尺的概念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注意:①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②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但数字式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为单位,直线式比例尺的实地距离一般以千米为单位;③学会应用比例尺的变形公式。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典型例题】在某幅地图上,60°N 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两地的时差为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为(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B. 1∶15000000C. 1/30000000D.解析:在本题中,图上距离已经给出,主要是要求出实际距离。

要求出实际距离就必须知道三个知识点:一是地方时相差一小时经度相差15°,二是纬线圈长度的变化规律:纬线圈的长度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

三是赤道上经度相差1对应的弧长是111千米。

由两地相差两个小时可知两地经度相差30度,在北纬60度的纬线上经度相差30度,相当于赤道上对应的15个经度度的间隔,因此实际距离为15×111千米,两地图上距离为11.1厘米,则比0 400千米 800千米例尺为11.1/15×11100000,故选B。

答案:B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

判断比例尺大小的方法有:①图比例尺中的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如;②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越长,比例尺就越小;③在数张图幅相同的地图上,地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就越大。

【典型例题】在右图中,如果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150°E,则AB、BD、CD、AC 四条线段所取比例尺的大小关系为()A.AB<BD=CD=ACB.AB=BD<CD=ACC.AB=BD>CD<ACD.AB>CD>BD=AC解析:首先明确AC=BD。

因为AC和BD都在经线上,它们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都相同,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得出结论AC=BD。

其次再判断AB和CD的大小。

通过读图可知AB和CD的图上距离相同。

要比较AB和CD的大小,关键是要知道AB和CD的实际距离的大小。

因为AB所在的纬线高于CD所在的纬线,AB和CD跨过的经度相同,都是50°。

根据纬线圈长度的变化规律:纬线圈的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AB的实际距离CD的比例尺。

因为经线圈和赤道都是地球上的大圆,所以可以把AC和BD看作在赤道上,然后用上述同样的方法与AB和CD进行比较得出:AB>CD>BD=AC。

答案:D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地理事物内容详略的关系地图的精度和所表示内容与比例尺的大小关系密切。

在图幅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图中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图中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度越低。

画一幅小范围、内容要求详细的地图,一般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注意:在等高距相同的地形图上,相同大小和形状的等高线,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表示地坡度越缓。

这是因为高程相等的等高线图上,比例尺越大,水平范围越小,因此坡度越陡,相反则坡度越缓。

【典型例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2.若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a=b=c=d B.a>c>d>b C.b>d>c>a D.c>b>a>d解析:第1题,图上距离相同,根据比例尺含义,a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b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c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d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所以b图表示实际范围最大。

第2题,等高距相同,比例尺大的表示实际距离短,则坡度陡。

答案:1.B 2.B地图的缩放①比例尺的缩放地图比例尺缩放的计算常出现“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缩小了)”不同的现象。

比例尺放大到原先的几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几;放大了几倍是比原来多了几倍。

例如:放大到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2;“放大了”2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3。

同样,原比例尺“缩小”或“缩小了” ,则原比例尺乘以;“缩小到”就是原比例尺乘以。

②图幅的缩放图幅的缩放是面积的缩放,而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

例如,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图幅则放大到原图的4倍。

【典型例题】某地图比例尺为1:10000,现将比例尺扩大一倍,若所表示的范围不变,图幅面积将扩大了几倍呢?()A.1 B.2 C.3 D.4解析:先从定性来看,比例尺扩大,范围不变,那么图幅是扩大的,再从定量上看,比例尺扩大是一个直线比扩大,那么面积比的扩大就应该是直线比的平方,题中比例尺扩大一倍,那么面积比就是2的平方,那么扩大了三倍,引申出去,如果比例尺扩大两倍,那么图幅扩大几倍呢?答案:C地图上方向的判断与确定1、一般的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方向:箭头指向北方3、经纬网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典型例题】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回答下题。

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A. 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 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解析:考查景观图片、地图上的方向。

图中中国结位置在北极点上,所以拍摄者和中国结的影子都应该在中国结的正南面,所以B、D选项错;又因3月21日,晨昏线应经过北极点,可是图形知道北极点是极昼,应为北半球夏半年,A错。

选项C正确。

答案:C注: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过两极点,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①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②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③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为劣弧,确定后,再讨论。

(2)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①甲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②甲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需讨论。

【典型例题】例题1若飞机从图中B点飞往D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B.一直向西C.向东南→东→东北D.向西南→西→西北解析:本题考查最短距离航向的有关知识。

球面两点间最短航线为大圆的劣弧,而不是沿纬线飞,B、D两点都位于南半球,大圆的劣弧即向南弯曲,即先向南再向北。

同时D点位于B点西边,所以最终飞机的飞行方向为向西南→西→西北。

答案:D例题2南部苏丹于当地时间2019年7月9日0时宣布正式从苏丹分离,并成立南苏丹共和国,成为世界上最新的国家。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南苏丹首都位于北京(116°E,40°N)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

(2)若一架飞机沿最短飞行路线从②地飞往①地,其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幅图相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图;若甲图中②地和③地的图上距离为2.22厘米,则甲图的比例尺约为______________(数字式)。

解析:第(1)题,南苏丹首都朱巴大致位于(5°N,32°E),结合经纬度位置,其位于北京的西南部。

第(2)题,①②同位于60°N纬线上,其最短飞行线路是按照过这两点和地心所确定的平面与地面相割而成大圆的劣弧飞行。

第(3)题,乙图表达地理事象详细,比例尺较大;②③的实际距离为60×111km,结合图上距离可以计算出其比例尺。

答案:(1)西南(2)先向东北,后向东南(3)乙1:300000000图例和注记图例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