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课文原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尊严》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尊严》课文原文及赏析《尊严》原文: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希带着她的五个孩子在路边等待着。
他们希望有人能给他们一些食物和工作。
这时,一辆汽车停在了他们的面前,车上下来一个名叫哈维的男人。
哈维看着南希和她的孩子们,心里充满了同情。
他问:“你们需要帮助吗?”南希点点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哈维说:“我有一个工作给你们,就是在我的农场上捡木柴。
”南希和孩子们都非常高兴,他们立即开始工作。
当他们完成工作后,哈维带他们到厨房,准备了一顿丰盛的饭菜。
但是,哈维提出了一个条件:“你们只有在工作后才能吃饭。
”最小的孩子杰克不明白,他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先吃饭再工作呢?”哈维回答说:“因为尊严。
工作不仅能让我们填饱肚子,更能让我们保持尊严。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
”南希和孩子们都明白了哈维的话,他们感激地吃了饭,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始终牢记着这个关于尊严的教训。
赏析:《尊严》这篇课文通过讲述南希和她的孩子们在困难中得到帮助,但必须通过劳动换取食物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尊严的重要性。
文章中的哈维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智慧的人,他不仅提供了物质的帮助,更给予了精神的引导。
课文的主题是尊严,强调了人的尊严来自于自我努力和付出。
哈维的话“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深入人心,让读者明白尊严并非他人赐予,而是自我赢得。
这种价值观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能够培养他们的自尊、自强和自立精神。
此外,课文的语言简洁明了,情节生动感人,人物形象鲜明,易于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深化对人生价值和尊严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课文《尊严》教案

课文《尊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2)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视尊严、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生字词的正确运用。
3. 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尊严》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课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尊严》的作者、背景及主题。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尊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所传达的情感。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2)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5. 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课文《尊严》教案范文

课文《尊严》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中所阐述的“尊严”的含义。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尊严的重要性。
(2)培养尊重他人、爱护他人的品质。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阐述的“尊严”的含义。
(2)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对“尊严”这一主题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尊严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本。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阐述的“尊严”的含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比赛,提高朗读能力。
5. 拓展延伸:(1)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有关尊严的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尊严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尊严”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以及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文《尊严》教案

课文《尊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概括文章的主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尊严的认知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3)朗读和复述课文的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生词和短语的准确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尊严”这个主题产生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尊严”的定义和重要性。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生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学生朗读并尝试理解。
(2)教师解释生词的含义,引导学生运用生词造句。
四、课时安排:本节课时安排为1课时(40分钟)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2. 拓展作业:(1)调查身边人对于尊严的理解和经历。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其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其换位思考的能力。
3. 案例教学: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关于尊严的观点和价值观。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案例背景《尊严》

案例背景:《尊严》是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第8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文章内容体会思想,通过品词品句细细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并积累各种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材简析:《尊严》这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
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
学情分析:四年级下的学生能读懂课文的大意,但通过文本领会中心思想的能力不强。
本文尊严的内涵十分深刻,学生在理解上存有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描写哈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的比较和感悟中体会人物的感情,从而训练他们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
另外,现在的学生都生活在蜜罐里,他们没有挨饿的经历,在解读文本时他们没法感受难民的那种饥不可耐,这使他们在理解哈默宁愿忍受饥饿而不愿意不劳而获时的那份尊严时会有困难。
因此,借助媒体出示难民图,让学生有直观地感受,并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对比,从而感知哈默身上的尊严,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尊严,一个人必须有尊严。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自尊的可贵品质。
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难点: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教学方法:1、谈话导入法2、自读品悟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哈默的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四、课例设计过程:(一)、入情入境,导入新课1、(出示四幅非洲难民的图片)师:同学们,这些人的家乡遭受了一场灾害,他们长途跋涉逃到这里,此时你们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1:我看到他们的衣服都破烂不堪,精神非常疲惫。
小学语文《尊严》教案

小学语文《尊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其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分析人物形象,领悟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思考“尊严”的含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分析课文内容,讲解人物形象及其品质。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尊严”的理解。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5.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价值观。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尊重”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学习生字词的能力。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4. 学生团队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含义。
课文《尊严》教案

《尊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关于尊严的故事,理解尊严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3)学会从课文中提炼观点,进行辩证思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爱护他人的品质。
(2)增强学生对尊严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尊严的含义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尊严。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理解与运用。
2. 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把握。
3. 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观点,进行辩证思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2. 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课文中的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尊严》的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教学PPT或多媒体课件。
4. 教学挂图或黑板。
5.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尊严》的作者、背景及课文主题。
(2)激发学生对尊严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尊严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历史背景。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含义。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所体现的尊严的含义。
5.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体会尊严的重要性。
6. 课堂小结:(2)学生发表对尊严的认识和体会。
七、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尊严》教案设计

《尊严》教案设计1.1 设计背景1.1.1 本文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是一篇关于人性和尊严的课文。
1.1.2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理解尊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尊严。
1.1.3 本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有很大帮助。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分析2.1.1 本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尊严的故事,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揭示了尊严的重要性。
2.1.2 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1.3 本文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具文学色彩。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目标3.1.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尊严的重要性。
3.1.2 学习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1.3 欣赏课文的文学风格,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4.1.2 分析课文人物形象,概括故事情节。
4.1.3 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如尊严的含义、如何维护尊严等。
5.1.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1.3 体会课文中所传达的人性光辉,如勇敢、坚持等品质。
5.2 教学重点5.2.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5.2.2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故事情节。
5.2.3 欣赏课文文学风格,提高语文素养。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PPT课件6.1.1 课件内容包括课文原文、人物关系图、重点句子分析等。
6.1.2 课件设计简洁明了,符合学生阅读习惯。
6.1.3 课件中插入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2 课文原文打印稿6.2.1 打印稿字体适中,方便学生阅读。
6.2.2 打印稿附有注释和译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6.2.3 打印稿分为若干份,便于学生分组阅读和讨论。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3 学习笔记本6.3.1 笔记本用于学生记录学习心得、重点句子等。
课文《尊严》教案

课文《尊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自尊自爱的品质。
(2)引导学生认识到尊严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3.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部分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尊严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尊严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进行导入。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并进行自主学习。
3. 合作学习:(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分析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2)解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尊严的重要性。
5. 练习与拓展:(1)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背诵。
(2)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尊严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尊严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口语表达:通过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尊严》语文教案

《尊严》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视自我价值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原文:《尊严》讲述了作者在童年时期,因为家境贫寒而受到邻居的歧视和嘲笑,但作者始终坚持自己的尊严,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认可的故事。
2. 生字词:贫寒、歧视、嘲笑、尊严、认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作者对尊严的诠释。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视自我价值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2.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为例,分析其中的道理和启示,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进程:1. 课堂导入:(1)引导学生谈论对“尊严”的理解。
(2)简介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 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提炼主题思想。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总结。
《尊严》教案

《尊严》教案尊严教学设计篇一自尊者自立,自尊者自强,自尊者自信。
这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
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从这件事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学生分析:1、学生56人,喜欢争论,爱听故事。
2、学生思维活跃,胆大,知识面广,对许多事情充满好奇,想弄明白。
3、学生已具备初步的辩论能力。
设计理念:1、学生喜欢讲故事辩论课,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设计这样的课型。
2、充分展开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价值取向上正确定位。
如:富翁=尊严的正确定位。
3、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情感碰撞的平台--辩论。
在这里学生的思维情感得到充分的尊重,想法、意见得到尽情的流露。
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都得到发展。
4、珍视童心世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从描写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学流程: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揭题方案:同学们你们相成为富翁吗?(想)谁能给老师说出几位世界首富的名字?(比尔。
盖茨。
)他们是怎样成为世界首富的?方案1: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课题尊严一词。
方案2:学生的回答中引不出尊严一词,老师通过讲故事,最后点出尊严一词。
二、点上探究,体验尊严的内涵引课方案:(根据上面的方案设计)方案1:当学生点出尊严一词时,老师就顺势说什么是尊严?当学生回答不全面时老师接着说,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听完故事你就理解了尊严真正的内涵。
方案2:当学生回答不出尊严一词时,老师直接给学生讲一个故事。
通过故事学生就知道成为富翁必须具备的条件--也就是尊严的内涵。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
《尊严》课件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 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小伙子,您愿意为我捶捶背 吗?” 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 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 克逊大叔捶背。
他拥有(自尊 ),以及别 人对他的( 尊重 )。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 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 因为他有 尊 严 ! ”
拓展练习:
“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 需要我做吗?”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 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 就得到这些食物!”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 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 儿需要我做吗?” “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 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 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 再给您派活儿。”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文。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 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懂得什么是尊严。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 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 因为他有尊严! ”
那时的他没有( 有( ),没有(
),没 )。
自学指导一: 默读课文,想一想:哈 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人,与 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最 大的不同又是什么? (4分钟后交流)
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 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 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 地吃起来。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 来。
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 瘦如柴的年轻人。 Nhomakorabea时他需要(
),需要(
),
需要(
)。
自学指导二:
《尊严》PPT课件

多音字 难(nàn) (逃难) 思量(liang)
初读课文
读: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想:课文讲了哈默的一件什么事?
逃难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逃难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疲惫不堪:“疲惫”,非常疲劳,“堪”, 忍受。 “疲惫不堪”即疲劳得不能忍受。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谢谢指导!再见!
开端
(1 )
难民受款待
接受食物
自 尊 自 立 自 强
尊 严
经过
(2~6)
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
结局
(7)
成为石油大王
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教授们宁可饿死也不去领救济粮。当时朱 自清已经因为饥饿全身浮肿,很虚弱了,可是躺在床上还对 家人说“不要去”。于是,朱先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朱自清是有骨气 的人,是一位 的人。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为:“朱自清先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做选择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上三年级 的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买东西。突然,他 们被一阵锣鼓声吸引了。林林拉着朋友的的 手来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还没等他们 挤进人群,却被一位商人模样的人拦住了去 路。 “小朋友,你想有许多钱吗?”中年商 人低声问道。林林不假思索的说:“当然 了!”“那我给你一个赚钱的机会,看你长的 文文静静,是一名学习很好的孩子。只要你 上台说,吃了我们厂出产的‘健脑灵’片学 习才好的,我就给你一百元钱?”“可是我没 吃过这种药啊!我该怎么办?”。林林为难 地问旁边的朋友。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来 帮助一下林林该怎么选择,并说出你的理由。
作业布置 1.听写课文生字、生词。 2.搜集背诵有关尊严的的名言。
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尊严》教学设计2

《尊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讲故事导入:嗟来之食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一大批穷人由于缺粮少食,而被活活地饿死。
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
一天,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摇摇晃晃地走过,黔敖看到后,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个饿汉抬起头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
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2、板书课题:尊严3、什么叫尊严?请大家讨论。
二、学生自读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款待、疲惫不堪、惬意、狼吞虎咽、羡慕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四、课堂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内容1、请学生读课文,每人一段,你知道文章讲了什么事吗?2、读第一自然段,从哪看出这群逃难的人非常饥饿?3、读二至五自然段,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态和语言的句子,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语文课文《尊严》教案

语文课文《尊严》教案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回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助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
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从这件事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中,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进一步训练学生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1、“尊严”是课题的名称,也是贯穿全文的主旨。
切忌抽象空洞地告诉学生“尊严”的意思。
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尊严”的人生格言。
学完课文后,可让学生说说对“尊严”的理解。
2、本文是略读课文,以学生自读和小组合作交流为主。
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后,能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
教师可针对这些句子,组织学生进一步自学,体会年轻人自尊的人格,谈谈各自的感受。
3、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散见于课文之中。
如,年轻人“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可是当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问的是,“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当听到“没有”时,他的“目光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在要求先吃饭再干活时,他仍坚持:“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为了加深学生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了解,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他的心理活动。
如,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当听到“没活”干时,他会怎么想;当杰克逊大叔要他捶背时,他又是怎么想,从而深入体会他自尊自强的品格。
《尊严》课文原文

《尊严》课文原文一个冰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避难的人,他们面呈菜色,力倦神疲。
善良而淳朴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招待他们,这些避难的人,明显专门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惨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避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
因此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那个年轻人的目光赶忙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
只是,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杰克逊大叔十分赞扬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明白假如不让他干活儿,他是可不能吃东西的。
考虑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你情愿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那个年轻人跟前。
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闲适。
他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专门僵硬,现在舒服极了。
”说着将食物递给了那个年轻人。
年轻人赶忙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杰克逊大叔微笑着凝视着那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假如你情愿留下来的话,我太快乐了。
”年轻人留了下来,专门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威严!”二十多年后,那个年轻人果然取得了庞大的成功。
他确实是石油大王哈默。
《尊严》课堂教案

《尊严》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尊严》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用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尊严的重要性,树立自尊自爱的观念。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尊严》的主要内容及其传达的思想。
(2)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2)学生对尊严的含义和价值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尊严》的作者及背景。
(2)引发学生对尊严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用法。
3. 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启发。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尊严的含义和价值。
5. 实践活动:(1)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表演课文故事情节。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尊严的作文。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尊严故事,互相启发,进一步弘扬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尊严课文的语文教案

尊严课文的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尊严》。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懂得尊严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尊严》。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尊严》的作者和背景。
(2)引发学生对“尊严”这一主题的思考,引导学生探讨尊严的含义。
2. 自读课文:(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字典,自主学习生词和难句。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对课文进行解读,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解读,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抽象概念。
5. 口语表达与写作:(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分享自己对尊严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尊严”的短文,锻炼写作能力。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尊严》。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尊严课文教案设计

尊严课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关于尊严的故事,领会尊严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3)通过课文分析,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维护自己尊严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困难的品质。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尊严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分析,理解尊严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关于尊严的故事。
(2)通过课文分析,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明确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本。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作者。
3. 合作学习:(1)小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所讲述的关于尊严的故事。
(2)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感悟,互相交流。
4. 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故事情节。
(2)教师带领学生品味课文语言,欣赏文学作品。
5. 情感体验:(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尊严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尊严的短文。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字迹工整、答案正确与否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严》课文原文
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
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
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
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
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惬意。
他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
”说着将食物递给了这个年轻人。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杰克逊大叔微笑着注视着这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
年轻人留了下来,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