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不明原因发热诊治体会

合集下载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疗体会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疗体会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疗体会发热是最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它不是一种疾病,是各种疾病的一个临床表征。

及时发现发热的原因并给予正确的处理对内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但也非常困难。

即使在欧美等医学发达国家,仍有25%左右的发热患者经过住院检查始终难以明确病因。

因此,发热是一组疑难病症,是内科医生一直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笔者根据自己从医30年对发热患者诊治的临床经验,试图总结一下诊治不明原因发热(FUO)的一点浅薄体会,供国内同行们参考指正。

一、FUO的定义和原因临床上引起发热的原因有上百种,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发热,若在一定时间内经常规检查仍未明确病因者,一般称为FUO或原因未明热,习惯上又称为“发热待诊”。

FUO的经典定义:持续或间断性发热>3周,体温≥38.3℃,经门诊就诊2次以上或住院检查1周仍未确诊者。

一般人群中FUO的病因主要包括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病)、其他疾病及病因未明者。

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治疗及HIV感染病例的增多,FUO的病例也随之有所增多,有学者在经典FUO的基础上相应增加了医院内感染FUO、免疫缺陷者FUO及HIV感染者FUO的分类:①医院内感染FUO:定义为住院≥48h后持续发热≥3d,体温为38.3℃,而入院时不发热或不处在感染潜伏期。

其常见病因为各种医院内感染(如耐药菌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难辨梭菌肠炎)、手术后感染并发症、药物热等。

②免疫缺陷者FUO:主要见于中性粒细胞缺乏者,发热≥3d,体温≥38.3℃,而血培养48h后仍为阴性结果。

其常见的病因为感染性,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真菌及疱疹病毒等。

③HIV感染者FUO:见于HIV阳性者,发热>4d,体温>38℃,或住院中发热>3d。

其常见病因为感染,病原体主要有巨细胞病毒、鸟型分枝杆菌、卡氏肺孢子菌、沙门菌、结核分枝杆菌、弓形虫、新型隐球菌等。

二、FUO的诊断思路由于FUO病因复杂,在诊断上并无统一的金标准。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处理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处理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处理不明原因发热,即体温超过正常范围(正常人体温37°C左右),且没有明显引起发热的病因(如感染、炎症等),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

不明原因发热的确切病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此类患者的诊断与处理需要综合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

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处理,一般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详细的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包括病史的询问(是否有感染、炎症、手术、旅行史等)、发热的特点(持续性、间歇性等)、伴随症状(咳嗽、咳痰、腹痛等)等,以及体格检查(皮肤、淋巴结、心肺、腹部等)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狭化诊断范围。

2.实验室检查:针对不明原因发热,可以进行血常规、白细胞分类计数与CRP(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检查、电解质检查等常规检查。

此外,可以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其他实验室检查,如自身免疫相关指标(ANA、ds-DNA等)、肿瘤标记物等。

3.影像学检查:根据临床需要,可以进行X线摄片、腹部超声、胸部CT、腹部CT、全身骨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帮助排除结构性病变与评估可能的炎症、感染、肿瘤等异常改变。

4.特殊检查:在较为复杂的不明原因发热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如病毒学检查、细菌学检查、真菌学检查、结核学检查、寄生虫学检查等。

此外,还可以行骨髓穿刺、肌肉穿刺、组织活检等以获取进一步诊断依据。

1.对症处理:包括对发热症状的缓解,如使用退热药物(对感染性原因导致的发热不宜过早使用)。

2.寻找潜在病因:根据病史、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结合已知疾病的临床特征,尽可能寻找潜在的病因,如结缔组织病、肿瘤、感染等。

3.联合治疗: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在明确无感染性原因后,可以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总之,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处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不明原因发热诊治体会-PPT文档资料

不明原因发热诊治体会-PPT文档资料


肺部病原学检查(痰,BALF,肺活检组织)均阴性
新出现淋巴细胞为主的脑膜炎 血三系下降 呼吸困难,双肺弥漫病变,ARDS
Case 1(Con’t) 结核?风湿免疫病?

风湿免疫病


女性 溶血性贫血史 多系统损害 无菌性心内膜炎? 肺部病变--激素治疗 后好转,停用后加重? LA(+)
国内报道成人FUO病因
1湖南 (102例)
感染性疾病 51%
2重庆 (184例)
54.3% (结核30%)
3上海 (168例)
54.8%
4北京PUMCH (110例)
52.7% (结核46.6%)
5北京PUMCH (449例)
56.8% (结核43.6%) 19.6%
结缔组织病
19.6%
10.3%

可以是外源性的,也可是内源性的 可以是感染性的,也可为非感染性的
不明原因发热(FUO)的概念

体温多次>38.3℃; 发热时间持续≥3周; 经≥1周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常 规实验室检查后病因仍未明。
Petersdorf and Beeson (1961)
发热是机体免疫机制的一部分,只是一 个症状medical sign,不是病因诊断
FUO病因可以多达140余种
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三大主要病因:


感染 30-50% 自身免疫性疾病 10-20% : SLE, RA, 颞动脉炎, 系统性血管炎, 成人Still’s 病. 肿瘤性疾病 5-10%:淋巴瘤, 白血病, 肾癌, 消化 道肿瘤, 转移癌

退热方治疗不明原因高热17例临床体会

退热方治疗不明原因高热17例临床体会

退热方治疗不明原因高热17例临床体会目的:观察自拟退热方治疗不明原因高热的临床疗效。

方法:17例患者均给予自拟退热方(生石膏、知母、柴胡、柴葛根、银花、连翘、羌活、黄芩、赤芍、丹皮、甘草)治疗,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17例患者总有效率为100%。

结论:采用自拟退热方治疗不明原因高热,退热快且不易反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自拟退热方;高热;治疗效果高热为内科常见急症,发病急,传变快,病人自觉热甚,或恶热,喜弃衣被,扪之肌肤烙手,测体温在39℃以上者,多因外邪入里,邪正相搏,阳热内盛,蒸达于外所致[1]。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面赤,汗多,烦渴饮冷,呼吸深快,舌红苔黄,脉数,对于不明原因高热临床上运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治疗,虽短时间内体温下降,但体温易反复,长期疗效则较差。

笔者运用自拟退热方治疗高热急症17例,临床收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17例患者均为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例,年龄16~62岁,男11例,女6例,病程最短为1天,最长为1周,体温39~42℃,曾行三大常规、肝功、血培养、痰培养、血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肥达反应、骨髓穿刺涂片、胸片、超声心动图等各项检查均未发现明确原因的患者。

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口服自拟退热方治疗,基本方药:生石膏40g(先煎),知母12g,柴胡15g,柴葛根12g,银花15g,连翘15g,羌活12g,黄芩10g,赤芍10g,丹皮10g,甘草6g。

随症加减:热扰心神者,加黄连8g,莲子心3g,连翘心8g,以清心解毒;热盛风动者,加羚羊角3g(冲服),钩藤15g,地龙12g,以凉肝熄风止痉;全身关节疼痛者,加独活15,威灵仙15g,桑枝20g,以祛风通络止痛;伤津者,加人参15g,麦冬12g,石斛12,以滋阴清热;便秘者加生大黄10 g(后下)、枳实20g,以通腑泻热导滞;肿瘤者,加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20g,以清热解毒。

一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临床分析

一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例临床分析

医生为什么会误诊 >>>
文/ 沈凌(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血乳酸通常被当作脓毒血症的一个预后
指标,特别是在患者有发热等可疑感染
征象时。

但是,如果经有效抗感染治疗
后,乳酸水平仍没有下降,便要警惕其
他原因
论,看这个因多系统受累走了不少弯路
的患者究竟是何疾病。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患者神志不清,对答不切题,伴有大便失禁,我们认为颅内病变应该也是淋巴瘤累及中枢系统的表现,故患者短期出现精神症状加重,于是立即进行化疗。

化疗后马上复查血LDH反而更高了(3265U/L),血浆乳酸有所下
回顾思考,血乳酸增多是突破口
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和血液系统等多系统受累,但是每个系统的表现又缺乏特异性,给我们诊断带来很大困难。

这样的病例诊断非常具有挑战性,但我们仍可以大致判断诊断方向,例如:是感染性疾病还。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抗菌药使用分析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抗菌药使用分析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抗菌药使用分析不明原因发热是指体温升高,但原因不明确的一种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不明原因发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常常会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已成为当今世界临床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抗菌药使用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医生和患者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意识,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

一、抗菌药使用与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常见于多种疾病如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疾病、肿瘤、全身性疾病等。

由于发热病因不明确,患者和医生可能对其病情产生焦虑和不安,因而往往急于寻求治疗,有时会盲目使用抗菌药物。

一些医生也可能出于对患者病情的不确定性,而在无明确证据支持的情况下开立抗菌药物处方。

这样就容易导致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

2.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抗菌药物滥用与耐药性增加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已成为当今世界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抗生素对细菌的杀灭作用逐渐减弱,最终可能导致治疗失败。

耐药菌株的出现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难度,也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经济负担。

而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则会进一步加剧耐药性问题。

二、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 提高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对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医生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尽量明确病因。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进行相关特殊检查,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检测,以便及时明确病因,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

2. 重视患者教育医生在面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时,应当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让患者充分了解不明原因发热可能的病因,提示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

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正确使用抗菌药物,不滥用药物,不过量使用药物等。

3. 禁止任意购买和自行使用抗菌药物一些不懂医学知识的患者可能会出于焦虑、不信任医生或其他原因,而自行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

这种行为不仅可能延误病情,同时也容易导致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

不明原因发热诊治体会

不明原因发热诊治体会
29(80.5%)
32(50%)
结缔组织病
2(5.6%)
17(26.6%)
恶性肿瘤
1(2.8)
4(6.2%)
其它
1 (2.8)
1 (1.6%)
未明
3(8.3%)
10(15.6%)
对各科医生都可能是一种挑战
感染科
呼吸科
消化科
免疫科
血液科
普内科
……
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考虑
确诊前的病情观察、病人处理
FUO病因诊断很重要
(+)
(-)
(-)
重视病原学检查
病例举例(1)
乔××,女,44岁 间断发热2月, Tmax38℃,伴胸闷憋气20天 基础疾病:溶血性贫血,长期小量激素治疗 既往结核性腹膜炎史 Hb 7g/dl,考虑溶贫活动,将阿赛松加量至40 mg qd; Tmax升高至39℃ UCG:二尖瓣赘生物形成,多次血培养:(-) 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停用激素,并予头孢类及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无效,建议行外科手术,患者拒绝 强力抗感染治疗下,疾病进展, 新出现淋巴细胞为主的脑膜炎 血三系下降 呼吸困难,双肺弥漫病变,ARDS 肺部病原学检查(痰,BALF,肺活检组织)均阴性
病例举例(4)
孟××,女,56岁,山东籍,农民; 反复发热9月; 2007年2月起发热,T38.7℃,伴畏寒、寒战、乏力、头痛等,无明显咳嗽、咳痰、胸闷等; WBC 10.3×109/L,Hb 61 g/L,Plt 111×109/L,ESR 67 mm/h,CRP 42 mg/L; 2007-4胸部CT:左肺下叶占位; 拟“重感冒、巨幼贫、慢性溶血性贫血、肺隔离症伴感染”,先后予加替沙星、替硝唑、头孢××、美洛西林舒巴坦、丁胺卡那、先锋霉素V、奈替米星、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舒巴坦及强的松等治疗无效; 拟“肺隔离症”拟手术,但因发现Plt 73×109/L手术暂缓,遂入内科病房;

对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诊断分析

对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诊断分析

对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诊断分析【摘要】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诊断是目前医学界面临的世界性的难题,迄今为止还有近百分之十的不明发热原因的患者不能够明确病因,由于本症的病因较复杂,牵涉的系统病会很多,不能够明确的进行归类,因此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医学难题。

在医院内这种病情一般由内科医生诊治,分科比较细的一些医院将会由呼吸科的医生诊治,近几年此类患者的医生与科室逐渐增多,原因之一就是发热现象涉及到多种疾病的发生,如感染、肿瘤、呼吸道、风湿与血液等,目前的许多医院将发热原因归于感染科的诊治,因此医师在诊治方面必须要有独到的见解,进一步积累诊治经验,提高诊治水平。

【关键词】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诊断诊治经验1 引言不明原因发热fuo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有准确的定义,它主要包含了三点:发热的时间连续三周以上、体温次数超过38.3度、经过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常规实验的检查确诊等三类现象,fuo虽然是症状的诊断,而不是疾病的诊断,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十分严格,大多数疾病都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确定病因,fuo 的发病率不是很高,医师要认真的对待不明发热而引起的原因,特别是针对比较复杂的长期高热,要保持足够的重视程度。

2 提高fuo诊治医师的诊断水平对病史的详细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是诊断过程中重要的的步骤,要针对发热为主的就诊患者,明确他们发热的主要原因,排除体温生理性、波动性或者伪装热的现象,在病史、身体特征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地反复检查与测试,提高阳性率,对检查结果做详细的临床分析与判断,一旦发现fuo患者的异常,及时的进行追踪检测,对检测结果仍然不明确的患者,就不能盲目的进行检查,而应该重新进行病史的采集、反复的体检、不断分析检查结果,及时发现有诊断意义的线索。

2.1 加强fuo诊断医师的诊断水平是最基本的要求。

诊治医师必须具备内外科的医学理论,否则很难从纷繁负责的的现象或临床疾病中把握有价值的线索。

2.2 熟练的掌握感染性疾病在fuo的病因。

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分析及诊治体会

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分析及诊治体会
马小军等[2]将 FUO 的病因分成 5 大类:感染、非感染性 炎性反应、肿瘤、其他混合因素和诊断不明,其中前 3 类是引 起 FUO 的主要原因。徐蒙等[3]根据我国 1998 年定义的 FUO 标准,回顾性总结了我国多地区近 10 年来的 FUO 文献,发 现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炎症反应和肿瘤性疾病分别占 62.72%、14.89%、11.43%。 2.1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 FUO 最常见病因,特别是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发展中国家比例更高,约占发热病因的 50%~60%,其中细菌感染约占 43%[4],全身性和局部性感染 均可引起 FUO,包括结核病、深部脓肿、伤寒、感染性心内膜 。 2.2 非感染性炎性反应:包括自身免疫病、结缔组织病、风湿 性疾病、变应性血管炎和成人 Still 病等。 2.3 肿瘤性疾病:引起 FUO 的肿瘤性疾病常见于血液系统 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瘤、慢性白血病、嗜血细胞综合征等,实 体肿瘤常见的是肾癌、肝癌。 2.4 其他:引起 FUO 的病因还包括药物热、人工热、克罗恩 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3 FUO 的诊疗体会
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09,3(4):421鄄425. [4] 戚仁铎,王友赤.诊断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8. [5] Mourad O,Palda V,Desky AS. A comprehensive evidence based
approach to fever of unknown origin[J]. Arch Intern Med,2003, 163:545鄄551. [6] Patel,RA,Gallagher JC. Drug fever[J]. Pharmacotherapy,2010, 30:57鄄69.

病例讨论不明原因发热(最终5篇)

病例讨论不明原因发热(最终5篇)

病例讨论不明原因发热(最终5篇)第一篇:病例讨论不明原因发热姓名李某某性别男年龄 34岁职业 *** 籍贯江苏住院号 7040198入院日期:2007年4月10日主诉:反复发热20天,双下肢皮疹 3天现病史:入院前20天受凉后出现发热,咽部不适感,体温最高达40.3℃,以午后及夜间为甚,伴头晕,无咳嗽、咯痰及潮热、盗汗,不伴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无尿频尿痛,无全身关节疼痛,不伴胸痛及牙龈出血,在当地医务所予以“扑热息痛”等药物口服后汗出体温下降,未作特殊检查,后上述症状反复,体温波动在38.3-40℃之间,院外曾用柴胡针、先锋Ⅴ、口服中西药(具体用量不详)等。

5天前在隆昌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查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B超正常,3天前服中药后出现双下肢散在皮疹,压之褪色,无搔痒。

发病以来体重下降5斤左右。

既往史及其他:“乙肝”及献血史,平素易感冒发热,从事缉毒工作,无冶游史,无吸毒史,母亲死于“腰椎结核?”,父亲死于“胰腺癌”。

查体:T 37.2 P 94次/分 R 20次/分 BP 120/80mmHg 神清,体瘦,步入病房,自动体位,舌质红,苔白厚腻,脉滑数。

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咽部充血,左侧咽部隐窝可见一处白色溃疡面,扁桃体不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心肺(-),腹部无压痛,肝脾不大,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可见散在红色皮疹,无触痛及搔痒,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辅助检查:4月10日血常规WBC 11.05×109/L,N70.74%, Hb132g/L , PLT 171×109/L 4月10日肝功、肾功、电解质、心肌酶、免疫球蛋白,C3,C4 正常,乙肝“小三阳”,二便常规均正常,4月11日抗O、类风湿因子均阴性,SR 23mm/h4月11日自身抗体谱均阴性;4月11日疟原虫阴性4月11日丙肝抗体、HIV抗体、梅毒抗体均阴性4月10日 X片、心电图均正常4月11日腹部B超未见异常 4月12日颅脑及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4月13日血常规WBC 8.79×109/L, N72.14%, Hb120g/L, PLT 124×109/L4月13日血培养:阴性4月17日血常规WBC 6.70×109/L, N67.64%,HB 114g/L,PLT 178×109/L 4月17日全身骨扫描:全身骨显像未见异常4月18日颈部腋窝腹股沟浅表淋巴结B超阴性4月19日骨髓穿刺“感染骨髓炎?”(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3.2:1,粒系增生明显,占66%,分叶核比例略高,部分细胞浆内颗粒粗大呈紫黑色,偶见细小空泡,红系增生占20%,晚红比例略低,成熟红细胞基本正常,淋巴、单核系统大致正常,浆细胞易见,巨核细胞与血小板易见,未见特殊细胞。

导师教授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经验总结

导师教授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经验总结

导师教授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经验总结陈旭红;汤毅【摘要】总结汤毅教授在临床上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经验,汤老师对没有明显症状支持辨证的发热患者采用辨证论治和辨体质相结合方法去干预本病获得疗效; 对明显症状支持辨证的发热患者多表现为湿邪停留气分,故施以祛除湿气.经过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期刊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年(卷),期】2018(039)005【总页数】2页(P97-98)【关键词】证体结合;祛除湿气;专病专药【作者】陈旭红;汤毅【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1中医学认为不明原因发热是以自觉发热为主要感觉症状,规律测量体温时多高于基础体温。

本文中不明原因的发热亦称为功能性发热,主要是指体温高于37.0℃,热势高低不一,病程较长,治疗过程相对复杂、临床化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而治疗未见显著疗效的病症。

对于本病病机,有少阳湿热、气阴两虚、气虚热盛等说法,在分型上,宿明的一项临床调查发现阴虚型、气虚型、血虚型在内伤发热中比较常见[1]。

但根据临床及文献所见,也有不少学者从湿郁角度来考虑治疗,有时甚至没有明显的症状支持辨证。

汤毅教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于中医体质调理、慢病防治等工作。

汤毅教授治疗本病时对没有明显症状支持辨证的发热患者采用辨证论治和辨体质相结合方法从本身去干预本病获得疗效;对有明显症状支持辨证的发热患者,认为病机主要为湿邪停留气分,而施以祛除湿气。

现将汤毅教授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证体结合证体结合是指将传统的辨证论治和辨体质相结合,共同指导用药。

这种证体互参的模式有三种情况:辨证为主、辨体为辅;辨体为主、辨证为辅,辨证和辨体并重;当热势明显,辨证已取得疗效时,采用辨证论治为主要,参考体质调养的方法;如果热势不甚、病程较长,辨证疗效不满意时,可以考虑将体质辨识作为治疗的第一大法;若热势不甚而缠绵,症状和体质都很突出时,结合症状和体质共同指导用药;体质辨识的价值尤以调和机体自身偏颇状态,从而发挥持久且明显的疗效为主。

急诊观察区不明原因发热临床诊断体会

急诊观察区不明原因发热临床诊断体会

[参考文献][1 ] Prabhuji ML, Dhamija R, Khaleelahmed SB. Novel use of calciumphosphosilicate synthetic graft material for treatment of a pala- toradicular groove associated with an osseous defect:a case report [J].Gen Dent, 2017, 65(1) : 5 - 8.[2] Choi YJ, Huh JK, Chung CJ, et al. Rescue therapy with or­thodontic traction to manage severely impacted mandibular sec­ond? molars and to restore an alveolar bone defect[j].Am J Or- 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16,150(2) :352 - 363.[3] Anzai J, Nagayasu - Tanaka T, Terashima A, et al. Long - termObservation of Regenerated Periodontium Induced by FGF - 2 in the Beagle Dog 2 - Wall Periodontal Defect Model [J ]. PLoS One, 2016,11(7):0158 485.[4] Enright S, Humphrys AK, Rea G, et al. Globodontia in the Oto-dental Syndrome:A Rare Defect of Tooth Morphology Occurring with Hearing Loss in an Eight -Year -01d[ J ]. Dent Update, 2015,42(10):927 - 932.[5]杨婕.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及治疗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12):1 979 - 1 982.[6]黄会杰,陈贵丰.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6, 37(4): 583 - 584.[7] Kevrekidou A, Kosma I, Arapostathis K, et al. Molar Incisor Hy-pomineralization of Eight -and 14 - year _ old Children: Preva­lence, Severity, and Defect Characteristics [ J ]. Pediatr Dent,2015,37(5):455 - 461.[8] Cardinal L, Dominguez GC, Marodin AL, et al. Unusual Sponta­neous Mandibular Regeneration of a Large Defect Followed by Or­thodontics, Alveolar Distraction, and Dental Implant Rehabilita­tion:A 10 - Year Follow _ U p[j].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16,74(4):786 - 793.[9]刘洋,胡炜.上牙列缺损伴前牙深覆(牙合)畸形的正畸修复联合治疗[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6, 23(1): 56 - 58_ [10]叶慧,何家才,窦晓晨,等.种植修复技术在老年缺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安徽医学,2016, 37(6): 656 - 658. [11]关达荣,部康元,张佩芬,等.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疗效评价[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6,17(3): 144 - 147. [12]罗佳,杨艳.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价值及临床效果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12):1 971 - 1 973.[收稿日期]2018-02-〇6D O I:10.16096/ki.nm gyxzz. 2018.50.04.014急诊观察区不明原因发热临床诊断体会颜成果,温泉(南阳市中心医院急诊内科、麻醉科,河南南阳 473000)[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观察区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特点以及诊断方法。

不明原因发热临床诊疗分析

不明原因发热临床诊疗分析

不明原因发热临床诊疗分析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临床诊疗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经过统一标准诊断为不明原因发热的84例患者。

结果:84例最终确诊的有78例,确诊率为92.86%。

84例患者中因感染性疾病发热56例,占66.67%;因结缔组织疾病发热6例,占7.14%;肿瘤性疾病7例,占8.33%;其他疾病9例,占10.71%;未确诊6例,占7.14%。

结论:不明原因发热多数经过临床检查和分析是可以得到确诊的,其中引起发热主要有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肿瘤性疾病。

标签:不明原因发热;诊疗不明原因发热(FUO)的临床诊疗仍是当今医疗界困扰着医护人员的一大难题。

根据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是:(1)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 ℃以上。

(2)患者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病因。

发热可分为四个等级:低热,体温37.2 ℃~38 ℃;中等度热,体温为38.1 ℃~39 ℃;高热,体温39.1 ℃~41 ℃;超高热,体温41 ℃以上。

不同的病因各具有相应的热型,同一热型也可见于不同的病因[1]。

研究表明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疾病和诊断不明都是构成了FUO的主要病因。

随着医疗水平和影像学等先进诊断技术的应用,肿瘤性疾病在FUO中所占比例也有下降趋势。

但是近年来病因不明的发热在FUO中所占比例则有上升的趋势[2]。

本文就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84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84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86岁。

均符合不明原因发热定义标准。

1.2 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完善常规检查。

结合患者情况进行血清学(或)细菌学、体腔液及骨髓、影像学诊断、活检或病理诊断、试验性治疗诊断等检查。

2 结果84例患者经过各种辅助检查和诊断性治疗后最终确诊的有78例,确诊率为92.86%。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抗菌药使用分析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抗菌药使用分析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抗菌药使用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在医疗服务中,很多患者在不明原因发热的情况下,轻易使用抗菌药物,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患者和社会都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不明原因发热是指体温升高,但没有明显的感染和炎症症状。

如果把它看做疾病,那么它是一个临床综合征,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

尽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例如换季、感冒等,导致发热的现象出现,但是如果没有明显原因,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

在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过程中,许多患者常常会找医生开处方,这样他们就可以购买抗菌药物并使用。

尽管抗菌药物可以有效地减轻生病者的病情,但是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不需要这样的治疗方案。

抗菌药物的滥用有许多风险,包括对微生物的耐药性选择和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的增加。

如果一个人频繁地使用抗菌药物,它们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感染反弹,以及加重其他医学问题。

抗菌药物的有效使用需要正确的方法。

患者应该在了解原理和副作用之前,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由医生制定正确的诊疗方案。

在不明原因发热的治疗中,医生通常需要进行诊断,以排除其他有引起发热的更重要方案。

如果这些诊断都是正常的,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密切观察体温和其他症状,而不是立即使用抗菌药物。

总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导致出现许多危险。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生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健康和潜在风险,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需要有正确的认知和了解健康问题的常识,避免滥用药物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抗菌药使用分析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抗菌药使用分析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抗菌药使用分析不明原因发热是指在排除一切可能的感染源后,患者仍然出现发热症状,此时患者常常会接受抗菌药治疗。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抗菌药使用情况却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抗菌药的滥用和耐药性的增加。

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抗菌药使用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抗菌药的滥用,降低耐药性的风险。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抗菌药使用在种类和疗程上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发热原因复杂多样,有可能是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所致,也有可能是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

在实际临床中,一些医生往往会一味地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这种情况下不仅很难对发热原因进行准确的诊断,而且还增加了抗菌药的滥用风险。

某些患者可能由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症状的改善而中断了抗菌药的使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细菌的复发或产生耐药性。

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抗菌药使用进行合理的种类和疗程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抗菌药使用需要加强临床指导和监督。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医生在使用抗菌药时需要严格按照指南和规范进行,同时要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进行疗效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医生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药物教育,告知患者关于抗菌药的使用方法、疗程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以增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医生还需要密切监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治疗情况,了解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的地方。

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抗菌药使用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抗菌药的滥用,降低耐药性的风险。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医生需要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风险。

患者和公众也需要增强对抗菌药使用的认识,不滥用抗菌药,合理使用药物,共同维护自身健康和全民身余康。

76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临床护理体会

76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临床护理体会

76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提高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护理质量,协助尽快明确诊断,促进患者康复。

方法:针对不同热型特点、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病情轻重采取针对性护理:认真仔细的病情观察、耐心的心理疏导、全面的健康教育、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等。

结果:76例患者平均住院日数为10~32天,5~10日内诊断明确的63例,其中感染性疾病39例,非感染性疾病24例,结缔组织疾病13例,肿瘤性疾病9例,出院时仍未确诊13例,患者经相应科室治疗后病情好转或痊愈,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传染病疫情控制好。

结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病情复杂,检查费用高,病人心理负担重,细心的病情观察可以为明确诊断提供第一手资料,耐心的心理疏导可以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周到的护理可以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也能很好地控制传染病疫情。

【关键词】不明原因发热;护理;疫情控制【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223-02发热是临床上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现的症状,鉴别诊断很重要。

而不明原因发热(FUO)的诊断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个难题,其诊断标准是:发热热程>3周,体温高于38.3℃,在住院1周后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常规实验室检查而病因不明者。

对于此类病人,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各方面的护理,才能为明确诊断提供有用的诊断依据,促进患者的康复。

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共收治了76例不明原因发热待诊的病例,通过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自2014-01至2015-12间我科收治的符合FUO诊断标准的病例,共76例。

其中男47例,女29例,年龄9~84岁。

1.2 临床表现76例患者均有发热。

14例患者发热前有畏寒表现,8例患者出现过寒战。

5例患者可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6-4因壶腹高分化腺癌手术 2008-5-28复查腹部增强CT未见明显异常,肿瘤标志物正常。
入院诊断
血流感染 壶腹部高分化腺癌whipple术后
病例举例(4)
孟××,女,56岁,山东籍,农民; 反复发热9月; 2007年2月起发热,T38.7℃,伴畏寒、寒战、乏力、
头痛等,无明显咳嗽、咳痰、胸闷等; WBC 10.3×109/L,Hb 61 g/L,Plt 111×109/L,ESR
相应检查 治疗、随诊
确定下一步方向
感染 重复病原学 病毒血清学
TTE/TEE LP 鼻窦
肿瘤
BM 内窥镜 骨扫描 LN活检
免疫 自身抗体 动脉造影 活检(肌、颞A、肾)
其它
重视病原学检查
病例举例(1)
乔××,女,44岁 间断发热2月, Tmax38℃,伴胸闷憋气20天 基础疾病:溶血性贫血,长期小量激素治疗 既往结核性腹膜炎史 Hb 7g/dl,考虑溶贫活动,将阿赛松加量至40 mg qd; Tmax升高至39℃ UCG:二尖瓣赘生物形成,多次血培养:(-) 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停用激素,并予头孢类及万古霉素抗感染治
疗无效,建议行外科手术,患者拒绝 强力抗感染治疗下,疾病进展,
新出现淋巴细胞为主的脑膜炎 血三系下降 呼吸困难,双肺弥漫病变,ARDS
肺部病原学检查(痰,BALF,肺活检组织)均阴性
Case 1(Con’t) 结核?风湿免疫病?
风湿免疫病
女性 溶血性贫血史 多系统损害 无菌性心内膜炎? 肺部病变--激素治疗
不明原因发热诊治体会
主要内容
概念
发热(Fever, pyrexia ) 体温增高 体温调节机制 FUO
FUO常见原因 诊断思路 病例举例
国内报道成人FUO病因
感染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
1湖南 (102例)
51%
19.6%
2重庆 (184例)
54.3% (结核30%)
10.3%
杨×,女,32岁; 发热5月,加重3天; 各种抗菌素治疗无效; WBC↑,ESR 60mm/h,外院UCG(-),多次
血培养(-); 拟“成人Still病”予强的松治疗
(30mg/d×14d→20mg/d×21d →40mg/d×5d →30mg/d×7d ); 幼儿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未诊治; T40.1℃,WBC 22.1×109/L,G 84.5%,Hb 104 g/L,Plt 185×109/L;
67 mm/h,CRP 42 mg/L; 2007-4胸部CT:左肺下叶占位; 拟“重感冒、巨幼贫、慢性溶血性贫血、肺隔离症伴
感染”,先后予加替沙星、替硝唑、头孢××、美洛 西林舒巴坦、丁胺卡那、先锋霉素V、奈替米星、阿奇 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舒巴坦及强的松等治疗 无效; 拟“肺隔离症”拟手术,但因发现Plt 73×109/L手术 暂缓,遂入内科病房;
Case 2(Con’t)
UCG:室间隔膜部瘤,室间隔膜部缺损 (左向右分流),三尖瓣及室间隔膜部 瘤右室侧赘生物形成,重度三尖瓣关闭 不全,中重度肺动脉高压(74mmHg);
血培养:血链球菌; 先后予青霉素、头孢曲松、丁胺卡那、
左氧氟沙星治疗3周无效; 08-7-14三尖瓣置换术,室缺修补术;
9.5%
1.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4)罗百灵 , 朱锦琪 , 胡成平 2.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临床版) 》 2006(11)卓超 , 王其南 , 黄文祥 3. 《 现代实用医学 》 2006(6)陈亮 , 黄小萍 4. 《中华内科杂志》1998(9)秦树林;刘晓清;王爱霞;盛瑞媛 5. 《中华内科杂志》2004(9期)马小军,王爱霞,邓国华,盛瑞媛
Case 2(Con’t)
术中见:三尖瓣结构毁损严重,前瓣叶、 膈瓣叶和后叶均见多个赘生物附着,最 大10×12mm,脆,易碎,并覆盖部分 室间隔缺损,三瓣叶溃烂,部分腱索断 裂。右室游离内壁纤维化明显,表面附 着炎性纤维沉积物。
病理诊断:部分退变的心瓣膜组织,可见 坏死、钙化及炎细胞浸润,瓣膜缘有炎 性渗出物、坏死物及菌落。
7.3%
13.8%
国内100例儿童发热待查的临床分析
<<小儿急救医学 >>2005(6)张斌 , 张晓洁
﹤5岁(36例)
感染性疾病 29(80.5%)
结缔组织病 2(5.6%)
恶性肿瘤 1(2.8)
其它
1 (2.8)
未明
3(8.3%)
﹥5岁组(64例) 32(50%) 17(26.6%) 4(6.2%) 1 (1.6%) 10(15.6%)
3上海 (168例)
54.8%
15.5%
4北京PUMCH (110例)
5北京PUMCH (449例)
52.7%
56.8%
(结核46.6%) (结核43.6%)
19.1%
19.6%
恶性肿瘤
9.8%
17.9%
14.3%
6.4%
16.5%
其它
%
2.8%
6.0%
14.5%
7.0%
未明
9.8%
14.7%
后好转,停用后加重? LA(+)
Case 1(Con’t)重要发现
诊断明确为播散性分枝杆菌感染 脑膜炎 心内膜炎 ARDS?
例1给我们的启示
部分FUO病原学培养应包括分枝杆菌
结核感染不能除外者; 有免疫抑制基础疾患者; 普通培养阴性,感染高度怀疑者; 多系统受累病因不明者
病例举例(2)
例2带给我们的启示
病原学检查意义重大 Still’s病的诊断需除外其它病因 病程中必要的检查需要重复 血培养,UCG
重视病史及体格检查
病例举例(3)
F60,因发热3天于2008-6-6入院 3天前无明显诱因畏寒、寒颤,Tmax39℃,伴有咽痛、
右上腹部、全身疼痛、头痛 WBC 11.37×10^9/l,NE% 92.4%,HGB133g/l 胸片提示双肺纹理增粗 血培养9h回报ESBL(-)肺炎克雷伯杆菌 既往:
FUO病因诊断很重要
对各科医生都可能是一种挑战
感染科 呼吸科 消化科 免疫科 血液科 普内科 ……
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考虑 确诊前的病情观察、病人处理
病史和体格检查
(+) 阳性发现
(-) 初步检查 (血尿常规、生化、ESR、PPD、血尿培养、胸片等)
阳性发现 (+) (-)
胸腹盆CT平扫+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