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神经调节教学案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第6课时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标要求 1.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
2.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等。
考点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1.体液调节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注意除激素外,其他一些化学物质,如组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也能作为体液因子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起调节作用。
选择性必修1 P57“相关信息”:临床上给患者输入O2时,往往采用含有5%左右的CO2的混合气体,以达到刺激呼吸中枢的目的。
2.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比较项目体液调节神经调节作用途径体液运输反射弧反应速度较缓慢迅速作用范围较广泛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短暂作用对象靶细胞、靶器官效应器(2)联系①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②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枢纽,如图为其参与的部分调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在寒冷环境中,通过途径②(填“①”“②”或“③”)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了机体的产热,使体温维持正常。
调查发现,在寒冷的室外比温暖的室内“精神头”要大,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提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
(2)临床上,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等损伤引起途径③中激素E分泌不足,导致尿崩症(尿特别多等症状),则激素E是抗利尿激素,从激素调节的特点分析,激素E分泌正常情况下的尿崩症的原因。
提示可能是肾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的受体损伤或减少(或靶器官、靶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的损伤或减少)。
神经调节教案5篇
神经调节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神经调节教案5篇教案应当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神经调节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神经调节》教案(优秀3篇)
《神经调节》教案(优秀3篇)篇一:神经调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教学难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的类型和特征。
4、举例说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师:为什么在拍手时能够躲开?小组互助讨论学习P83-P851、神经元讨论:神经元的分类师生交流:神经元的类型很多,按照生理机能可分为三类:(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把感受器接受的信息传到中枢(脑和脊髓);(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把中枢产生的命令传向效应器;(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把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传到另一个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师讲解: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叫做兴奋性。
组织在受刺激时,由相对的静息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或由较弱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强的活动状态,叫做兴奋。
另一方面,活组织或细胞由显著的活动状态转化为相对的静息状态,或由较强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弱的活动状态,叫做抑制。
刺激要引起组织发生兴奋,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
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阈。
高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低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当阈上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产生兴奋,并传导到其他部位。
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就叫神经冲动。
师:出示一猪脑,让学生观察生:对照图12—和实物说出脑的组成,及脑各部分的作用,(第二课时)反射和条件反射(P85-P87)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人体的健康,青少年的睡眠每天不应少于8小时(一)小组讨论性学习:每天的睡眠时间(二)自我评价 1、2、3、4(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第一节神经调节一、脊髓和脑脑:大脑、小脑、脑干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灰质、白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二、反射和反射类型条件反射1、反射非条件反射2、人类特有的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七年级生物神经调节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篇二:神经调节教案篇二高中生物第一册(必修)学案第25课时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知识精华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⑴种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⑵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神经调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⑴结构:细胞体,突起(+髓鞘→神经纤维→神经)⑵功能:①产生兴奋②传导兴奋:基本形式——神经冲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刺激→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未刺激部位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特点:双向传导细胞间的传递:兴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特点:单向传递题例领悟例1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a。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的教案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的教案【教学内容】神经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神经元传递信息的机制3. 理解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4. 能够分析神经调节与体内环境的调节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信号传递的机制、神经调节在体内的作用【教学难点】神经信号传递的机制、神经调节与体内环境的调节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1. 课件、教科书和其他参考资料2. 实验器材和实验操作指导书3.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和引入相关实际生活例子来导入神经调节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神经调节的重要性。
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讲解2. 神经纤维、神经节和神经组的组织结构分析3. 神经系统的分类和功能介绍三、神经信号传递的机制1. 神经元内外离子浓度差异的形成和维持2. 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播3. 突触传递神经信号的机制四、神经调节在体内的作用1. 神经调节在体内的重要性和作用2. 神经调节对生物体内环境的调节3. 神经调节与内分泌调节的比较五、神经调节与体内环境的调节之间的关系1. 神经调节与环境刺激的关系2.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协调工作【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例分析、示范实验操作、小组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
【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结果2. 课堂随堂小测验3. 课后作业和讨论【拓展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神经元传递信息的过程2. 可以邀请专家进行讲解,深入了解神经调节在不同生物体中的应用和作用【教学反思】神经调节是生物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机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神经信号传递的机制,认识神经调节在体内的作用,同时也能够理解神经调节与体内环境的调节之间的关系。
通过教学评价和学生讨论,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第2课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课标要求 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中枢神经系统(2)外周神经系统①组成②自主神经系统a.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b.组成与功能: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c.这种调节方式的意义是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①神经元的结构②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③比较树突和轴突项目数量长度分支数功能树突多短多接受兴奋轴突少长少传出兴奋提醒神经元中,轴突不一定比树突长,比如脊神经的传入神经,一般树突较长、轴突较短。
区分树突和轴突的依据是其功能,即接受兴奋的是树突,传出兴奋的是轴突。
(2)神经纤维与神经①神经纤维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
②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分为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3)神经胶质细胞①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②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③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1)选择性必修1 P18“思考·讨论”:长跑或静坐时,呼吸、心率和胃肠蠕动是怎样变化的?比较这两种不同状况下这些生理活动变化的特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提示长跑时,呼吸、心率将加快,胃肠蠕动将减弱;静坐时,呼吸、心率将减慢,胃肠蠕动将加强。
由此可见,运动与静止时,内脏器官的活动是相反的。
(2)选择性必修1 P20“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有些神经元轴突很长,这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输送到远距离的支配器官;树突多有利于充分接收信息。
2023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神经调节 学案
第25讲神经调节课标要求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阐明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简述人脑的高级功能;活动:观看反射过程的动画,分析反射弧的组成;活动:通过资料分析神经系统受损对人体运动等行为的影响,探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与基本方式必备知识整合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答案见图中答案见图中提醒①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脊神经共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
②自主神经系统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并不完全自主。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①结构答案见图中②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提醒区分神经纤维、神经和神经末梢1)神经纤维:轴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
2)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
3)神经末梢: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2)神经胶质细胞①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②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③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3.反射与反射弧答案见图中4.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项目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概念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神经联系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一般不消退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会消退、需强化适应意义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举例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吸吮反射、排尿反射等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听见铃声进教室等联系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应不断用非条件反射刺激强化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消失教材基础诊断1. 大脑表面光滑,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选必1 P17图2-1)( × )2. 脑干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教案课题:神经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3. 掌握神经传导的过程;4. 了解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重点: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2. 神经传导的过程。
教学难点:1. 神经传导的机制;2. 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学准备:1. 神经元结构模型;2. 视频资料;3. 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神经元结构模型,引发学生对神经调节的兴趣,导入今天的课题。
二、知识讲解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讲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体、轴突、树突等组成部分;2. 神经传导的过程:通过实验演示或视频资料,讲解神经传导的过程,包括兴奋传导和抑制传导的机制。
三、实验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神经传导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神经传导的过程,加深对神经调节的理解。
四、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与学生分享相关案例,让学生思考神经调节的重要性。
五、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反馈,检测学生对神经调节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神经调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深了对神经系统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验和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神经调节的作用。
高三一轮复习神经调节教学案
【考纲要求】1、掌握神经调节得结构基础与基本方式2、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得传导(兴奋在一个神经细胞内得传导)、兴奋在细胞间得传递3、准确叙述神经系统得分级调节与人脑得高级功能。
【基础知识回顾】一、神经调节得结构基础与反射1、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得基本单位——(1)神经元得结构②(分枝多而短)③外包髓鞘⑤(末端分枝④ )(2)神经元得功能:接受刺激产生 ,并兴奋,进而对其她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思考]图中圈内结构为。
2、神经调节得结构基础与基本方式(1)基本方式—— :在得参与下,人或动物对得各种刺激所产生得得应答。
(2)结构基础—— :由、、、与组成。
[思考](1)感受器实质就是 ,效应器实质就是。
(2)一个最短得反射弧由个神经元构成(请用图示表示)。
(3)反射活动完成得前提条件就是与。
【自我检测1】当人瞧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得分析,错误得就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得参与B、这就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就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得转化二、兴奋得传导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得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后,由状态变为状态得过程。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得传导(1)传导形式: ,也叫。
(2)传导过程:静息电位: →刺激→动作电位: →产生→电荷移动→→兴奋不断向前传导。
(3)兴奋传导得特点: 。
[思考](1)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产生得原因?(2)K+与Na+得跨膜运输方式就是。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得传递(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得传递就是通过实现得(2)神经递质: 、多巴胺、氨基酸类等(3)传递过程:①过程:兴奋→→突触小泡释放→突触间隙→或。
②特点: 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得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得或。
思考:(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得过程中得信号转换就是。
(2)与神经递质形成与分泌有关得细胞器有。
(3)一个反射活动需要时间得长短主要取决于。
神经调节一轮复习学案
神经调节一轮复习学案(总2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三生物学案第九周(10.27—11.1)第二课时神经调节(上)初稿:刘召霞定稿:董波审稿:陈艳霞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务主任【学习目标】1.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重点难点】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知识梳理】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具有的动物才会出现反射现象。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后,由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
2.兴奋的产生(1)静息电位: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形成细胞膜的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膜形成的动作电位。
(3)静息电位的恢复:动作电位产生后,通过钠、钾泵,细胞,再恢复到静息电位。
3.兴奋的传导形式和方向(1)传导形式:,也称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
(2)传导方向:由到未兴奋部位。
(3)传导特点:,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重难点讲解】考点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与调节方式- 2 -1.神经元的组成与功能(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神经冲动),传导兴奋。
2.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是指在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3 -【规律总结】(1)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2)一个反射弧组成的神经元越多,形成的突触越多,完成反射的时间就越长。
(3)刺激感受器或传出神经,信息都能传到效应器而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效应。
(4)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第4课时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课标要求 1.分析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调控器官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
2.简述语言活动和条件反射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高级神经活动。
考点一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①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又叫第一运动区。
②第一运动区与躯体运动的关系a.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b.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都有代表区。
c.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但头面部代表区的位置与头面部的关系是正立的。
d.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2)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示意图2.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1)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与它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相似,也是通过反射进行的。
(2)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①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
②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而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
③人之所以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
(3)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脑干是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4)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3.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关系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
回答下列问题:(1)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是说能够感受到尿意并且控制排尿活动,请描述产生尿意的过程?提示当膀胱内储存尿量达到一定程度,膀胱壁内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同时由脊髓再把膀胱充胀的信息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并产生尿意。
(2)婴儿与腰椎受伤的病人都可能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二者的原因相同吗?为什么?提示不同。
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8.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案
8.2 通过神经系统调节1.人体神经调节构造根底与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产生与传导(Ⅱ)。
3.人脑高级功能(Ⅰ)。
一、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 类型: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构造根底:反射弧2.反射弧(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构造(2)据图分析以下有关问题①上图可构成一个完整反射弧,其中[d]突触存在决定了兴奋传导方向只能是单向。
②图中有3个神经元。
③直接刺激b ,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不属于(属于,不属于)反射。
二、兴奋传导与传递1.神经元构造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传导。
(2)传导过程(3)传导特点(方向):双向传导。
(1)突触构造与类型⎩⎪⎨⎪⎧ 构造: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类型⎩⎪⎨⎪⎧ 轴突—胞体型:轴突—树突型:(2)传递过程(3)兴奋在突触间单向传递原因①存在: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突触小泡中。
②释放: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三、人脑高级功能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1.完善各神经中枢功能2.连线人脑言语区及损伤症高频考点一 反射及其类型判断例1.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假设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屡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以下表达正确是( )【答案】C【变式探究】反射是神经调节根本方式,以下关于反射表达中,正确是(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方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那么不一定【答案】B【解析】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参与也能完成,A 错误;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B 正确;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参与下才能完成,C错误;脑中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一些神经中枢控制反射如下丘脑中呼吸中枢控制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4讲人体神经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第4讲人体神经调整与人脑的高级功能[考纲展示] 1.人体神经调整的结构基础和调整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考点一|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1.反射和反射弧(1)反射——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①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加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改变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
②类型: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2)反射弧——反射的结构基础(3)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反射活动须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传导形式:局部电流(或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
(3)过程(4)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包括④突触前膜、⑤突触间隙、⑥突触后膜。
(填数字及名称)(2)突触小体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小体。
(3)图乙中突触类型为轴突—树突型:B;轴突—胞体型:A。
(4)传递过程:神经冲动→轴突末梢→突触前膜,经胞吐释放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传向传递的缘由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6)信号改变: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推断与表述]1.推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刺激传出神经也可以引起效应器反应,这种反应也能称为反射。
(×)提示:只有通过整个反射弧引起的反应才能称为反射。
(2)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酸梅色泽干脆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提示:酸梅色泽、形态干脆刺激视觉感受器,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到神经中枢,然后通过传出神经引起唾液腺分泌。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教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神经调节(Jie)教案教学课(Ke)题:神经调节高考(Kao)考点:考点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II)考点2:神经冲动的产生(Sheng)和传导(II)考点3:人脑的高级(Ji)功能(I)教学内容: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兴奋的传导和传递3、神经调节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学重点: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教学难点:1、理解神经调节在反射弧上的调节过程2、理解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分析教学性质:一轮复习教案教学课时:6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目录: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2)反射的种类(3)反射的结构基础2、兴奋的传导和传递(1)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神经;刺激、兴奋、神经冲动(2)神经纤维上的兴奋的传导(3)神经元之间的兴奋的传递3、神经调节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2)大脑皮层的言语区二、知识点讲解:知识点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对体内和体外的各种刺激所放生的规律性反应.理解:(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脊髓灰质分为前角和后角,前角(根)较大,位于腹面,与传出神经相连;后角(根)较小,位于背面,与传入神经相连.)(2)反射与应激性:应激性指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对内外各种刺激作出的反应.▲:反射属于应激性范畴,但不等于应激性;反射指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具有的一种反应.(动物的应激性靠神经系统和体液完成,植物的应激性靠激素类物质完成,单细胞生物的应激性靠原生质完成.)2、反射的种类: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比较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时间生来就有后天获得刺激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条件刺激(信号刺激)激)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中枢大脑皮层神经联系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是永久的、国定的,反射不消退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是暂时的、可变的,反射易消退,需强化意义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大大提高人和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举例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无关刺激,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条件刺激(信(Xin)号刺激)3、反射的结构基础(Chu):反射弧(必修3P16)▲:①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包括感觉神经末梢和所支配的结构(Gou),效应器包括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Ji)肉或腺体.②反射活动的进行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事(Shi)宜的刺激.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但相对的.例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例2、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B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完整,必定会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例3、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A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 ①②D.②⑤例4、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A )①感受器和传人神经②感受器和效应器③感受器④传人神经和效应器⑤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A、②或④或⑤B、②或③或④C、②或③或⑤D、②或①或⑤知识点2:兴奋的传导和传递1(1)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包括轴突(长而分支少)、树突(短而分支少)和胞体构成,.神经纤维是指长的轴突和短的树突以及外面包着的髓鞘.神经末梢是指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微分支,分布在全身各处.神(Shen)经是指许多神经纤维集(Ji)结成束,外面包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2)刺(Ci)激是指作用于机体并可引起反应的任(Ren)何因素.兴(Xing)奋是指动物体内某些组织(神经、肌肉、腺体等)感受外界刺激后,表现出该组织特有的活动(如神经传导、肌肉舒缩、腺体分泌)时所处的状态.神经冲动是指神经系统中能传导的兴奋.例5、下列有关神经元及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由胞体和轴突两部分组成B、神经元的长的轴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这层鞘叫做神经纤维,可以传导兴奋C、人吃梅子时,会发生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D、吃过梅子的人,只要看到或谈到梅子时,也会发生唾液腺分泌唾液的反射,这属于条件反射2、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1)基本过程:受刺激神经纤维膜电位未受刺激是为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刺激部位变为外负内正在膜内外兴奋与未兴奋部位之间产生(动作电位)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兴奋不断向前传导.▲:①静息电位: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呈正电位,膜内呈负电位时的电位差.(即外正内负电位)原因:静息时,钾离子膜内多,膜外少,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由膜内向膜外协助扩散运动(不需消耗能量),造成膜外比膜内阳离子多,这样,膜外呈正电位,膜内呈负电位.(所以,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系.)②动作电位: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部位由原来的外正内负突然变为外负内正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是一个过程,存在峰值)原因:受刺激时,刺激部位膜透性发生改变,钠离子通道开放,使钠离子以扩散的方式内流,使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为外负内正.(所以,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与钠离子内流有关系)③重点:神经纤维电位变化曲线图解:解析:ab段:受刺激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b点为0电位,钠离子细胞外继续多于细胞内.(动作电位)bc段:钠离子继续内流,c点为动作电位峰值.(动作电位)cd段: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顺浓度梯度外流,d点为0电位,细胞内钾离子任然多于细胞外钾离子.(静息电位形成过程)de段:钾离子继续外流,静息电位恢复形成.★1: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影响静息电位形成;细胞内外钠离子浓度差影响动作电位值.★2:超过阈值以上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在一根神经纤维上不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例6、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C )A. 曲线a代(Dai)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 两种海水中神(Shen)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 低(Di)Na+海水中神经纤(Xian)维静息时,膜内Na+浓(Nong)度高于膜外D. 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例7、(2010年湖南高考理综)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中的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D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例8、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 a—b段的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 b—c段的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 c—d段的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 d—e段的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2)特点:①双向性:即双向传导②生理完整性③绝缘性:各神经纤维互不干扰④相对不疲劳性:(传导块,不衰减;消耗的能量来源于神经细胞本身的ATP)3、神经元间的兴奋的传递:(1)突触的结构:(必修3P19→图2-3)①结构:突触前膜(轴突膜),突触间隙(内环境即组织液),突触后膜(胞体膜或树突膜)②分类:轴突——胞体型:轴突——树突型:▲:在效应器中,还可以形成轴突——肌肉型或轴突——腺体型.(2)基本过程:兴奋胞吐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间隙扩散突触后膜(受体)引起另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注(Zhu)意:①突出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You)关②神经递质(一(Yi)种信息分子):a、化学本质:乙酰胆碱,多巴胺(An),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Ji)酸类,一氧化氮等;b、作用效果:促进或抑制(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马上代谢性失活);c、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③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特点:①单向性: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单方向传递(只能从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原因: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②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慢③总和:通常一次兴奋不足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往往需要一连串兴奋的总和④敏感性:对内环境变化和某些药物的敏感(4)实际应用:①杀虫剂:a、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兴奋无法在细胞间传递,导致肌肉松弛;b、抑制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使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导致肌肉僵直、震颤.②止痛:与神经递质争夺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阻碍兴奋的传递;阻碍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例9、止痛药(如“度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A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例10、下列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例11、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B)A. 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B. 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C. 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 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4、反射弧兴奋传导方向的研究方法:(1)手术切断或药物阻断脊蛙的某处结构,观察指针偏转或对刺激的反应:例12、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Xing)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属于或(Huo)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Gu)骼肌,(能或(Huo)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Ge)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①如果,表明传出神经受损.②如果,表明骨骼肌受损.③如果,表明部位d受损.答案:(1)不属于(2)不能(3)①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②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③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2)电流表测向法:a b c d①在神经纤维上:(如上图)A:刺激c点(bc= 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不偏转.B:刺激其他点,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电流表指针若只偏转一次,说明兴奋在纤维上单向传导,若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纤维上双向传导.(刺激a、b、d点则不能说明此问题)例13、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图中A、B、C、D四点分别给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A)解析:据电流表指针的偏转和肌肉舒缩确定兴奋传导的单向性与双向性问题.例14、如下图甲所示,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1~2厘米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向左为正,向右为负.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情况,绘出的曲线如图乙,正确的是(D)②在神经元之(Zhi)间:ca b d f e★:两电极刚开始都指(Zhi)向膜外,所以为0电位,若改成一膜外一膜内,则就不同.A:刺激a、b、c三点,电流表(Biao)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刺激(Ji)d、e、f,电流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例(Li)15、将灵敏电流计连接到图1神经纤维和图2突触结构的表面,分别在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接点距离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分别刺激a、d点时,指针都偏转1次B.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偏转2次C.由于a点离两个接点距离相等,所以理论上指针不偏转D.分别刺激a、b、c、d处,指针偏转1次的现象只发生在刺激d点时知识点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必修3P19,注意必修3P20→图2-5)2、人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它的功能有:感知、控制机体反射、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必修3P20)(1)大脑皮层言语区: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失写症”:不能写字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失读症”:看不懂文字即不能阅读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不能讲话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听不懂话(2)学习和记忆的物质和结构基础:脑内神经递质作用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海马区)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例(Li)16、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Shi),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A )①下(Xia)丘脑 ②大脑皮(Pi)层H 区 ③大脑(Nao)皮层S 区 ④大脑皮层V 区 ⑤大脑皮层W 区A .④⑤B .③④C .②③D .①③例17、(2013年全国卷大纲版第1题)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C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例18、(2013年四川高考理综卷第3题)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例19、(2013年海南高考生物卷第18题)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B )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例20、(2013年海南高考生物卷第19题)19.关于细胞内外K +、Na +和Cl -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Na +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B.人体血浆中K +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 +外流D.Na +和Cl -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例21、(2013年上海高考生物卷)第1题:下列感受器中属于化学感受器的是A .人类皮肤感受器B .蝮蛇颊窝C .飞蛾的触角D .鱼类侧线第11题:人在面临紧急情况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D )A .交感神经兴奋性占优势B .心跳呼吸加快,代谢速度增加C .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D .胃肠蠕动加快第27题: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可以影响膜电位和突触传递过程,如细胞内Ca 2+的升高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而K +流出细胞将会导致细胞膜内电位更负.则下列情形中不利于神经递质释放的是(C )A .Na +流入细胞内B .Ca 2+流入细胞内C .K +流出细胞D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腓肠肌第(Di)28题:恐惧反射(She)是一种条件反射,其建立的过程如图10,下列叙述不(Bu)正确的是(A)A.图(Tu)10甲中,声音属于条件(Jian)刺激B.图l0乙表示强化过程C.图10丙中的老鼠已形成恐惧反射,若长期只给予声音刺激,则恐惧反射消退D.若对图10丙中的老鼠给予电击刺激,则此时电击刺激为非条件刺激例22、(2013年福建高考理综卷第27题)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醋酸铅溶液,60 天后进行检测.检测a:用下图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 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原平台水域的时间;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AchE 活性检测原理:AchE 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组别醋酸铅溶液浓度/g·L-1 脑组织铅含量/g·gprot-1AchE 活性/U·mgprot-1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s①0 0.18 1.56 22.7②0.05 0.29 1.37 23.1③ 1 0.57 1.08 26.9④ 2 1.05 0.76 36.4请回答:(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通过该指标可知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变化.Ach 发挥效应后在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的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 水解速度越 .(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答案】(16 分)(1)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④(2)突触间隙电位乙酰胆碱酯胆碱(3)慢(4)重复训(Xun)练例(Li)23、(2013年安徽高考理综卷第30题)Ⅰ.(8分)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Sheng)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Zhi)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和(He)○b.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和○b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右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有波动,电位计○b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①;② .【答案】I(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b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b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a未出现电位波动.(2)①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②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专题教案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专题教案目标:
1. 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理解神经元传递信号的过程
3. 掌握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机制
教学内容:
1.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3. 神经元传递信号的过程
4. 神经调节的类型和机制
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
简要介绍神经系统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和作用
2.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介绍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组成
- 讲解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结构
3.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 讲解神经元的构造和功能
- 分析神经元传递信号的过程
4. 神经元传递信号的过程
- 介绍神经元膜电位的形成和传导
- 解释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过程
5. 神经调节的类型和机制
- 分类介绍神经调节的类型,如兴奋性调节和抑制性调节- 探讨神经调节在生物体内的机制和作用
6. 总结和检测
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测试或问答
扩展活动:
1. 观察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 实验模拟神经元传递信号的过程
3. 分析神经调节在不同生物体内的不同作用和机制
教学资源:
1. 神经系统结构图
2. 神经元结构示意图
3. 实验模拟神经元传递信号的材料
评价方式:
1. 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2. 完成课堂作业或实验报告
3. 考试或测验成绩
注: 教案中的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和修改。
高中生物神经调剂教案
高中生物神经调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神经调节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理解神经递质的作用;
4. 能够分析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内部环境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递质的作用;
难点: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内部环境中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1.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0分钟)
-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
-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 神经元的传导方式
- 神经系统的协调和调节功能
2. 神经递质的作用(30分钟)
- 神经递质的定义和分类
- 神经递质在神经传导过程中的作用
- 常见神经递质的功能和功能紊乱的影响
3. 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内部环境中的作用(30分钟)
-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
- 神经系统在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平衡等方面的作用 - 神经系统失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1. 授课结合实例,加强学生对神经调节的理解;
2. 利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鼓励学生提问,并进行互动式教学。
五、教学评价
1. 课后布置相关的习题,检测学生对神经调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评价学生对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内部环境中的理解能力。
六、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其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神经调节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纲要求】1、掌握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2、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一个神经细胞内的传导)、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3、准确叙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基础知识回顾】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神经元的结构 ②(分枝多而短)③ 外包髓鞘⑤ (末端分枝④ ) (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 ,并 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思考]图中圈内结构为 。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1)基本方式—— :在 的参与下,人或动物对 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 的应答。
(2)结构基础—— :由 、 、 、和 组成。
[思考](1)感受器实质是 ,效应器实质是 。
(2)一个最短的反射弧由 个神经元构成(请用图示表示)。
(3)反射活动完成的前提条件是 和 。
【自我检测1】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二、兴奋的传导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 后,由 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 ,也叫 。
(2)传导过程:静息电位: →刺激→动作电位: →产生 →电荷移动→ →兴奋不断向前传导。
(3)兴奋传导的特点: 。
[思考](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2)K + 和Na +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 实现的(2)神经递质: 、多巴胺、氨基酸类等 (3)传递过程:①过程:兴奋→ →突触小泡释放 →突触间隙→ 或 。
②特点: 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 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 或 。
思考:(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的信号转换是 。
(2)与神经递质形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
(3)一个反射活动需要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
(4)神经递质作用效果有两种: 和 。
(5)递质释放的方式为 ,体现细胞膜的 特性,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
由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部分)上的 识别。
【自我检测2】如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1)高级神经中枢:(大脑、脑干和小脑)。
(2)低级神经中枢:。
2.各部分结构名称以及其主要功能(1):有中枢、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2):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
(3):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4):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5)脊髓:调节的低级中枢。
【自我检测3】小张因饮酒过多导致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出现这些症状是由于相应中枢受到影响,它们分别是()A.大脑、小脑、脊髓 B.小脑、大脑、脊髓C .大脑、小脑、大脑 D.脊髓、小脑、大脑四、人脑的高级功能1.位于人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以及控制机体的外,还具有、、和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言语区(1)W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2)V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3)S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4)H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3.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2)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和。
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4.短期记忆主要与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的建立有关。
[思考](1)V区和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后的区别?(2)H区与听觉中枢发生障碍后的区别?【自我检测4】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探究点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典例1】图为神经—肌肉链接示意图。
黑点(·)表示神经元细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
1、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是(填①~⑦编号)。
2、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
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填①~⑦号)。
3、若切断M、N两点,刺激P处(填“能”或“否”)引起肌肉收缩,该活动(填“能”或“否”)称为反射活动,原因是。
4、只保留⑥神经元和肌肉,正常时用电极刺激P点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部分受损时,再刺激P点,骨骼肌不再收缩。
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如果,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如果,表明肌肉受损。
如果,表明部位b受损。
【归纳点拨】1、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2、肌肉群中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离体肌肉受到刺激也会产生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
3、反射活动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
4、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变式训练1】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 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变式训练2】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B.若①处受破坏,刺激③仍能引起④的反射活动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①②⑤【探究点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典例2】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A.②→①→②→③→②B.②→③→②→①→②C.③→②→①→②→③ D.③→②→①→②→③【典例3】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 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归纳点拨】1、正常情况下对细胞而言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是钾离子,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是钠离子,即外液钠离子浓度高而内液钾离子浓度高;维持这种正常渗透压要靠主动运输方式,神经细胞也不例外。
2、静息电位形成是钾离子外流的结果,其外流跨膜方式为协助扩散。
3、动作电位形成是钠离子内流的结果,其内流跨膜方式为协助扩散。
4、影响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大小的因素分别是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和钠离子浓度差。
【变式训练3】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变式训练4】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
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当堂检测】1.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材料,如图所示。
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1、2、4、3、4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1、3、4、2、4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会出现1或4现象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1、3、4、2、42.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电位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 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 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 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3、(2013·海南生物)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A.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B.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探究点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典例4】如图是突触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写标号)。
(1)用箭头在图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
(2)⑤中所包含的化学递质是或,这些物质可与①作用改变_____离子通透性;结构①的形成与细胞结构中的细胞器有关,结构⑤的形成与细胞器有关。
(3)⑤出细胞的方式为,这个过程穿过层膜。
(4)神经元的内环境是,维持Na+、K+浓度在细胞内外的差异,与()的代谢活动密切相关。
若⑦内的氧分压为A,二氧化碳分压为B,⑦外的氧分压为A’,二氧化碳分压为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 于A’,B 于B’。
【拓展提升】(1)神经递质移动的方向:;兴奋传导过程:。
①轴突②突触小体③递质④突触间隙⑤突触小泡⑥突触前膜⑦突触后膜(2)突触中的信号转换:。
突触小体中的信号转换:。
突触前膜中的信号转换:突触后膜中的信号转换:。
(3)突触中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
(4)若将电流计两端连接在突触之间(如图),刺激b和c,指针分别偏转几次?根据指针偏转次数,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归纳总结]比较项目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信号传导方式兴奋的传导方向(特点)传导时间是否需要能量2.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1)在神经纤维上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方向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指针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填“大于”或“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方向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填“能”或“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指针只发生偏转。
3.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情况不同,引起效应器的不同效果(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或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
(2)异常情况1: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
(3)异常情况2: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或神经递质被某种药物争夺,则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突触后膜。
【变式训练5】如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a、b、c、d、e能检测到兴奋的有几处()A.2处B.3处C.4处D.5处【探究点四】探究或验证兴奋的传导方向实验【典例5】中国寓言中有“火中取栗”的故事:猫从火中拿取板栗时,因火烧爪而快速缩回,虽然板栗拿到了,但爪子还是被烧了,而偷到的板栗却被猴子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