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参的资源分布
野山参栽培详解

林下参栽培野山参因掠夺式的采挖,已濒临枯竭,因其药用价值久负盛名。
药材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奇货可居,难以满足日益增长需求。
模仿人参天然生长状况,进行模仿式栽培,目的是使根型类似于野山参,在提高药用价值的同时提高出货价格林下播籽育参的林下参便应运而生。
由于要确保“野外”和够“老”的栽培条件。
管理粗放和人参生长建设缓慢,林下山参作货时间相对较长。
投资也,成本低,周期长,管理风险大,效益高构成了林下山参的显著经济效益特征。
一、野山参生态环境野生人参多生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
我国野生人参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小兴安岭的东南部,即北纬40°—48°,东经117°--137°的区域内,此区域内的长白山森林地带,年平均气温⒋2℃,1月平均气温-18℃,7-8月平均气温20-21℃,年降水量800-1000mm(7-8月降水量为400mm),无霜期100-140天。
有经验的采参人介绍,柳树林、杨树、桦树、落叶松以及生有木贼、和尚菜和苔草植物的湿润林下,一般不生人参。
在稍湿、生有粗茎鳞毛蕨,猴腿、蹄盖蕨群落的林下,偶尔也有山参生长。
土壤为棕色森林土(又叫山地灰化土、灰棕壤、暗棕壤),PH⒍0左右,小地形大都是微坡或斜坡,坡度30°左右林间郁闭度为0.5—0.8的林地常生有野山参。
由此不得而知,凡适宜野山参生长的环境条件,均适宜林下山参的生长。
二、生物学习性人参是多年生蓿根草本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几部分。
(1)根。
人参根是植根系的肉质根。
圆柱形或纺锤形,黄白色。
分支性较强。
可分为主根、支根(侧根)、根(吸收根)、不定根(此生根、)和根茎(芦头)。
根茎上生有芽苞,即越冬芽或苞芽。
主根长3——15厘米,粗细随年龄及营养条件变化而0.5——3厘米不等。
上端有横向凹陷致密的细纹,下部生多条支根(侧根)。
支根也叫参腿,根据支根大小、部位,又可分为一级支根,二级支根(或叫大支根、小支根、大侧根、小侧根)。
长白山野生中药材

长白山野生中药材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4A级旅游景区。
长白山美丽富饶、风光绮丽、景色神奇、生态系统十分完整,茫茫原始森林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上就是野山参的主产地,主要产地有:辽宁、抚松、靖宇、长白、集安、桦甸、敦化、安图、辉南、临江、珲春、延吉、图们等地。
长白山自古至今盛产人参,闻名世界,天下知晓,尤其是辽宁桓仁、长白山野山参,更是驰名中外的稀世珍品。
据史书记载,长白山野山参的应用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它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
其化学成分非常复杂,研究人员已从野山参根中分离出了十多种人参皂苷,并发现其中人参皂苷Rg2、Rb1、Rc、Ro 的含量,都是野山参比栽培人参高数倍,而这些成分都与解决心肌供氧不足、防止心肌梗死、强心、抢救心源性和失血性休克、抗老年痴呆症等有关。
此外,人体所必需的锶、锰、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是长白山野山参明显高于栽培人参。
这些物质和长白山野山参的生长年限关系非常紧密。
不老草又名草苁蓉,被子植物,兰科,草苁蓉属长白山不老草。
生长在海拔1300~2000米的陡壁或悬崖上。
多年生寄生草本,高达0.5米,径达3厘米,直立,基部膨大,肉质粗壮。
全株褐紫色,穗状花序,主轴较粗。
花较小,花冠暗红紫色,筒部膨大呈束状。
葫果卵球形。
草苁蓉全草入药。
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的奇效。
主治肾虚阳痿、腰膝腿痛、肠燥便秘以及膀胱炎等。
民间传说有长生不老的效力,“不老草”由此得名。
用法为泡酒、炖鸡、煮汤、泡茶、入药。
赤灵芝的大小及形态变化很大,大型个体的菌盖为20×10厘米,厚约2厘米,一般个体为4×3厘米,厚0.5~1厘米,下面有无数小孔,管口呈白色或淡褐色,每毫米内有4~5个,管口圆形,内壁为子实层,孢子产生于担子顶端。
菌柄侧生,极少偏生,长于菌盖直径,紫褐色至黑色,有漆样光泽,坚硬。
孢子卵圆形,8~11×7厘米,壁两层,内壁褐色,表面有小疣,外壁透明无色。
最全的野山参鉴别资料(图文并貌)

漫话长白山野山参人参系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
以生态环境区分为“野山参”和“园参。
野山参是指在原始的深山密林中自然分布、自然繁衍、自然生长几十年以上的人参。
种子是自然洒落地上或靠风、水、鸟、兽自然传播;任其在荒野环境中自然生长,没有任何人工管理痕迹,所以也称为“天然野山参”,人工栽培者称为园参。
中华民族发现人参和应用人参的历史是最早的,确切地说是对野山参而言的。
春秋战国时代越王的宰相范蠡的《范子计然》(公元前465年)载:“人参出上党,状如人者善”。
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吴普的《吴氏本草》、陶弘景的《名医别录》等经典医药著作所载的人参均为“野山参”。
特别是汉代张仲景(公元196-220年)的《伤寒论》中共收载药方113方,其中配伍有人参者达21方,占总方数的18.6%。
唐代孙思邈(公元581-632年)著有《千金备急方》共三十卷,收载5300余方,其中配伍有人参者竟达358方,约占总方数的6.8%。
唐代王涛编著的《外台秘要》(公元752年)共四十卷,共收载632O余方,配伍有人参者576方,约占总方数的9.l%。
明朝张介宾(公元1563-1640年)撰《景岳全书》中共收载2218方,其中配伍人参者达509方,占总方数的23%。
从我国春秋战国至明朝长达2000年的经典医藉都在处方中巧用人参治病,这些人参都是“野山参”。
野山参的“参”字在甲骨文中已被发现。
以郭沫若为主编的《甲骨文合集》的第六册载有象形文字(参),这一象形文字属上下结构,上部是人参地上部位,显示出伞形花序,着生多个人参花的特征(古以三为代表多数);下半部是具有双腿迈步态的“人”形,即代表人参根。
甲古文产生于我国商殷时代,距今已有3500年,可见我国应用野山参的历史悠久,是名符其实的人参宗主国。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4A级旅游景区。
长白山美丽富饶、风光绮丽、景色神奇、生态系统十分完整,茫茫原始森林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上就是野山参的主产地,主要产地有:抚松、靖宇、长白、集安、桦甸、敦化、安图、辉南、、临江、珲春、延吉、图们等地。
人 参

于园参。
• 山参中又以纯野山参为上品,山参艼变及
籽海次之,各种充山参又次之。目前纯山 参及稀少,市场上质量较好的山参多属籽 海类。各类山参均以五体(体、芦、纹、 须、艼)俱佳为优。俄罗斯流入的野山参 不及国产货。
10
人参商品规格
• 红参类中以体长、色棕红或棕黄半透明、
20
人参商品规格
• 80边条红参1~3等: • 一等:干货,体长11.7cm以上,有分支
2~3个,80支/500g以内,无中尾、黄皮、 破疤、虫蛀、霉变、杂质。
• 二等:稍有黄皮、抽沟、干疤。其余标准
同一等。
• 三等:表面色泽较差,有黄皮、抽沟、破
疤、腿红。其余标准同一等。
21
人参商品规格
• 小货边条红参1~3等: • 一等:干货,表面棕红色或淡棕色,有光
无细腿、破疤、黄皮、虫蛀。
• 二等:稍有干疤、黄皮、抽沟。其余标准
同一等。
• 三等:表面色泽较差,有黄皮、干疤、抽
沟、腿红。其余标准同一等。
26
人参商品规格
• 80普通红参1~3等: • 一等:干货,80支/500g以内,支头均匀。
无细腿、破疤、黄皮、虫蛀。
• 二等:稍有干疤、黄皮、抽沟。其余标准
培,但产量极少。
3
人参的采制
• 野山参多在7月下旬至9月间果实红熟时上
山寻找采挖,采挖时尽量保持支根及须根 的完整。
• 普通园参生长6~9年后采收。通常于9月
上旬采收。采收时要防止伤根。
4
整个根部 整个根部 整个根部 整个根部
体形较好的水参, 全须白人参 沸水焯后,浸糖、 干燥。 洗刷,重制,晾 全须生晒参 晒,干燥。
【推荐】人参-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

【推荐】人参-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
栽培品习称参,野生品习称山参。
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托,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能。
为常用名贵中药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人参系半阴性植物。
喜冷凉、湿润的环境,忌强光直射。
野生于有一定光照、郁闭度适宜的山坡林下。
宜栽培于土层深厚、疏松、透气、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上,并搭设荫棚。
人参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年产量占全国的99.6%.其中,山参主产于吉林桦甸、抚松、安图、临江,辽宁桓仁、宽甸,黑龙江宁安、东宁等县,产量甚小。
园参主产于吉林抚松、通化、长白、集安、靖宇等,辽宁新宾、桓仁、宽甸,黑龙江铁力、伊春、东宁、林口等县、市。
此外,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省、市、区有引种栽培,产量甚微。
人参家种始于明代末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30年代,东北园参总产量已达750吨,以后产量逐年下降,解放前夕年产50吨。
建国后,人参生产逐渐恢复,并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50年代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参收购量上升到50-90吨;60年代平均年收购200到300余吨。
到70年代,年收购量由500多吨上升到950吨,产、销平衡略有多余;80年代生产调整,年收购900吨以下。
由于出口和国内需求增加,货源不足,价格上涨,刺激了生产者积极性,出现盲目发展情况,超计划种植较多,年收购量为1700多吨至3000多吨,超过正常需要,造成积压。
建国后,我国的人参生产一直处于发展之中,尤其是70年代以来,发展更快,展示了我国人参生产和销售所具有的潜力。
目前要处理好逾量商品的收购储备,保护生产者积极性,妥善安排好今后的生产,防止大上大下。
要加强栽培和加工技术的研究,提高商品质量,增强人参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提高换汇率。
还要研制以人参为原料的新制剂、新品种,开辟新的应用领域。
百草之王野山参

百草之王野山参野山参是一种珍贵草本植物,被誉为“百草之王”。
它具有许多药用价值,并且在保健食品和中药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野山参的植物特征、药用价值以及栽培和收获方法。
一、植物特征野山参(学名:Panax notoginseng)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五加科人参属。
它的株高一般在30至60厘米之间,根茎粗壮,质地木质。
叶片呈掌状,有5至7个小叶组成,叶片上有锯齿状的边缘。
野山参的花朵黄白色,呈伞形簇生于花序的顶部。
果实为红色的浆果,含有多种活性成分。
二、药用价值野山参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皂苷类、多糖类、生物碱以及微量元素等。
这些成分赋予野山参许多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增强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等。
野山参在中医药中常被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免疫调节等。
此外,野山参还常被制成保健品供人们食用。
野山参保健品在加工过程中通常会提取其中的活性成分,制成片剂、胶囊或者液体等形式。
这些保健品可以增强人体的抗氧化能力,提高身体免疫力,对于调节体内功能和延缓衰老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栽培和收获野山参的栽培主要集中在中国南部的云南、广西等地,因为这些地区具备适宜的生长环境。
野山参要求土壤疏松、湿润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环境。
种植野山参需要进行定植、施肥、浇水、除草等工作,以确保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野山参的收获一般在生长3到5年后进行。
采摘时,先将植株拔起,将根茎露出地面,然后用刀将根茎切割收集。
在收获后,野山参需要进行初步的加工处理,清洗干净后晾晒或者烘干,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结语百草之王野山参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并且在中医药领域中被广泛使用。
了解野山参的植物特征、药用价值以及栽培和收获方法,对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一宝贵的草本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和开发将进一步挖掘和应用野山参的潜力,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野山参的来源、形态、产地、类别及鉴别

野山参的来源、形态、产地、类别及鉴别摘要:野山参的发现距今有4000年历史,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的功能为“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将人参列为最佳补品。
自汉代以后,人参即被列为珍贵药材,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近代的人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都是应用人工栽培的园参进行化学检测的。
野山参的近代研究报道较少,仅仅略知其与园参化学成分相近,少数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这正是野山参的独特作用所在。
目前我国科学工作者从人参中分离出人参皂苷30余种,如Ra1、Ra2、Rb1、Rb2、Rb3、Ro、Rd、Rg1、Rg2等,检测证明,野山参的含量都数倍于人工栽培的园参。
这些有效成分对治疗心肌供氧不足,心肌梗死,有明显效果,它的强心作用,可用于抢救心源性和失血性休克。
同时,人参皂苷有促智作用,可抗老年痴呆症。
关键词:野山参;产地;类别;中药材鉴别1 野山参的来源与形态特征人参为五加科( Araliaceae )植物人参( Panax ginseng C、A、Mey )的干燥根。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对人参下的定义为:”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
人参为多年生草本,高30~70cm,主根肉质,下端多分枝,顶端有根茎,主根与根茎等长或较短。
由于野山参长在大自然中,没有人工控制干扰,长的千姿百态,形态各异,有的呈人字形,有的呈园柱形或纺锤形,长有很多须根。
其外观特征明显区别于栽培园参,野山参的地下茎芦头特别长,长度超过主根的1至3倍,而栽培园参的地下茎芦头仅为主根的1/10。
因此,野山参的地下茎芦头长度特点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2 野山参的产地及类别2.1 野山参的产地野山参稀有而名贵,仅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一定区域,只有中国的长白山脉,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和朝鲜与我国接壤的白头山出产。
有史记载,我国人参主产区最早为上党(今山西南部),后发现东北辽东(辽河以东)也产人参。
野山参产业基本情况

野山参产业基本情况发布时间:2014-07-05野山参产业链包括:“野山参的生产与初加工→野山参批发与再加工→野山参专业渠道分销→野山参终端零售市场→野山参消费”。
从我国野山参产业的发展情况看,我国虽然有一流的资源,但却是二流的生产与加工、三流的营销且中间环节较多,层级加价导致市场价格不透明,这是一直以来制约野山参产业发展的问题。
3.1野山参种植状况图3-1 2003年-2011年我国人参及野山参种植面积统计(柱形图)图3-2 2003年-2011年我国人参及野山参种植面积趋势图备注:①园参种植面积来自于历年统计数据;②从2007年开始,园参种植面积同比按36.5%的幅度递减;2011年吉林省下发《关于严控利用林地种植人参的紧急通知》后,人参种植面积开始被严格控制;③野山参撒种面积按各地实际播种土地面积统计基数估算。
从表3-1,图3-1、3-2中我们可以看出,东北三省野山参播种面积,从2003年-2007年,野山参播种面积年均增幅达到26.60%,从2008年开始播种面积骤减,截止2011年,野山参种植面积基本维持在40 k㎡,增长已基本停滞。
由于野山参可种植面积无法增加,根据其50年内不可续养的生长特性,未来几十年内野山参的总体产量也将随之减少。
(2)野山参成活率低野山参播种主要依靠飞机撒种,而优质野山参的生长对土质、采光、周边植物、温度和气候等方面的要求也非常苛刻,上述两个原因导致即使人工播种的野山参,其十五年生野山参总体成活率也仅有播种数量的3%,但野山参在生长至5年生后,存活率基本稳定。
(3)大型野山参管理企业开始以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快速成长由于国家对“伐林栽参”传统模式的控制,导致人参产业投资成本增加,人参市场供应端表现出投入大、见效慢、风险高、效益低等特点,参农和小型种参企业和个人将被市场淘汰。
与之相比,野山参产业的投入更高、风险也相应更大,因此近年来大型野山参管理企业成为该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它们以雄厚的资金和管理实力快速控制了稀有的野山参林地资源,完成了对行业上游优质资源的整合,同时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野山参生长环境

野山参对土壤的选择性较强,林下必须具有原始的自然土壤层。
表层为腐殖土,厚度在10厘米以上,上面还要有4厘米以上的枯枝落叶覆盖,中层为含砂的活黄土有团粒结构,土质疏松,通气,底土层为黄泥底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具有较好的理化性状,,下层含有石砾或风化石,不含有有害物质的化工矿石及矿床,土壤未被耕作和遭受过污染,土壤中危害人参的病菌要少,呈微酸土壤,PH值为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达到4%以上,容重小于0.8,这是野山参生长土壤必须的基本条件,若条件不具备,野山参在森林生长过程中病害多,不易存活。
野山参生长的地段多在海拔300-800米以下的低山,最宜于海拔400米处森林,坡度在25—40度之间,坡向以东南坡、北坡、西坡为佳,“窝风向阳”的山坡地最好。
正南、西南阳光直射时间太长,易患日灼病,山峰豁口易受西北风害及冻害,也不会长有野山参。
野山参生长的温度条件人参喜欢阴凉气候。
春季气温达到15度,土壤温度在10度左右,人参便能出芽。
人参最适宜的气温为20-25度,土壤温度在18-20度。
土壤温度低于3度,种子不萌发,小芽会被冻死。
当气温高于32度,受强光照射,参叶易被灼伤而害病。
越冬期间,上面有覆雪,宛若土壤盖上一层厚厚的白被子,参根可耐零下40度的低温。
若无雪覆盖,严寒天气易出现冻害而死。
在适宜温度之内,若温度稍高,如辽宁桓仁,吉林集安的人参就长得快一些;温度稍低,如吉林抚松的人参就长得缓慢些。
野山参生长的光照条件人参喜漫射光和散射光,散射光具有光谱中最为丰富的紫外光,所以野山参喜欢躲在森林里,居于喜阴而耐阴的植物之间。
郁闭度在0.6-0.8,郁闭度大,山参的茎秆高,枝叶繁茂。
人参最忌强光直射,森林郁闭度不够,夏季烈日直晒,易引起参叶枯焦,易染黑斑病,疫病,危及生存。
树林较疏,头茬林、二茬林,或者间伐过,透光量增大,野山参会骤然疯长。
野山参生长的水分条件人参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森林中空气适宜湿度是40%~80%,土壤湿度在40%-50%之间,超过50%则显涝。
世界野山参的资源分布

世界野山参的资源分布
世界上生长野山人参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和北朝鲜三个国家。
生长地域主要分布于东经117~137度、北纬40~48度范围内的各种类型山地。
即:中国吉林长白山及长白山脉延伸地区、前苏联的远东沿海地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部与中国相邻的边境山区也有少量蕴藏。
中国野山参的生长地域分布
中国是野山人参的主产国,生长地域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部分地区,河北北部山区也有少量的分布,其中以吉林长白山野山参产量最多,品质最佳,扬名世界。
吉林省分布:长白山野山参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及长白山脉延伸地带抚松、集安、靖
宇、长白、通化、浑江、辉南、敦化、安图、延吉、图们、珲春等地。
黑龙江省分布:黑龙江野山参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东南坡和张广才岭。
辽宁省分布:辽宁省野山参主产于辽宁省东南部近邻吉林省的桓仁、新宾等地,此地域属于长白山余脉。
俄罗斯野山参的生长地域分布
俄罗斯野山参主产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远东地区许多地方人迹罕至,建立了啊诺钦克人参的自然保护区,在乌苏里江以东的支流伊曼河、刀毕河、乌拉河流域,分布有许多原始森林,北部伯力边区的亥赫茨勒山中可以采到较多的野山参,南部宾海地区是俄罗斯野山参的主产区。
北朝鲜野山参的生长地域分布
朝鲜与我国吉林省仅一江之隔,长白山的一部分位于朝鲜境内,鸭绿江源自长白山,鸭绿江以南为北朝鲜的狼林山脉,赴战岭山脉、白头山脉均有野山参生长,但产量不多,与我国境内长白山人参质量相比有些逊色。
植物资源与利用-人参论文

人参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野生山参的资源现状、非伐林栽参模式、老参地连作障碍问题、无公害人参栽培以及吉林人参产业的生产和发展现状,然后从种植成本、加工企业、品牌塑造意识和食品开发等方面论述了吉林省人参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字:人参产业,研究,资源现状,问题,解决方案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
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
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
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
保护级别:国家1级。
人参是长白山孕育的天然瑰宝之一,它生长在海拔一千五百米到两千米的原始森林中,是东北三宝之首,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吓、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延年益寿,野山参在我国应用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越来越稀少,是一味难得的天然绿色补品。
野生人参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它怕热、怕旱怕晒,要求土壤疏松、肥沃、空气湿润凉爽,所以多生长在长白山海拔500~1000米的针叶、阔叶混交林里。
每年七八月正是人参开花季节,紫白色的花朵结出鲜红色的浆果,十分引人喜爱。
野山参在深山里生长很慢,60~100年的山参,其根往往也只有几十克重。
野山参是药效最好的人参,并且是个头越大也就是生长年限越久的,药效就越佳。
因其产量稀少而滋补效果显著,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起死回生的仙草”。
它特别适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产后补养,术后复原。
此外,人参中含有的锗元素含量是灵芝的3倍、芦荟的55倍。
锗被医学界誉称为“神奇元素”,具有极好的活性,人参不寒不燥,老少咸宜,适合各种体质食用,能全面有效地调节人体细胞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功能,提高免疫力,长期食用可使人体处于最佳状况,精力旺盛,美颜养容,延年益寿。
想找野山参改变命运?那得知道野山参的生长环境!

想找野山参改变命运?那得知道野山参的生长环境!许多朋友总喜欢说,工作啥的太难了,工资还不高,每月都剩不了啥钱,生活压力又大等等,所以,总想着来咱东北找一个纯货野山参啥的,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改变自个儿生活状态了,可是,这也并非易事儿,如果自个儿不了解野山参的生长环境,不懂得找野山参的一些知识,基本上是不可能找到的,但为了满足部分朋友的兴趣,今儿,咱也给分享些野山参的相关知识,让真有决心找野山参的朋友做下参考,不至于啥也不懂。
首先,野山参为喜阴植物。
春季平均气温15度,土壤温度10度左右,野山参出芽,气温高于32度,受阳光直射的的野山参叶会灼伤害病,野山参喜欢漫射光、闪射光,一般生长在透光率15%左右的森林里,阳光直射是野山参生长大忌,森林郁闭度不足,烈日直射野山参叶,会引起焦枯,危及野山参生存,所以,最好是少有阳光直射,而是因树冠随风摆动,有星星点点阳光洒下的,光照条件为好。
其次,野山参对地势条件十分挑剔,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下,坡度为20~50度的低山,地标表层有3~5厘米落叶保温保湿,上层10~20厘米腐殖土壤,腐殖土提供营养,中层有含沙的黄土透气,底层为含石砾和风化石排水的地方。
如果坡度低于20度,则属于低洼、易存水,发生病害,不适宜野山参生长,而高于50度,土壤保水能力差,易干旱,如遇连续大雨,森林存水量饱和,野山参很容易因雨水冲刷而裸露参根死亡。
野山参较多的生长在山坡的东南坡和西南坡,窝风向阳地,南坡的日照过于强烈,容易灼伤参叶,并导致土壤干旱,不适宜野山参生长,风口的地方也不适宜野山参生长,夏季大风会导致人参茎折断,不再生长,越冬期,参上有积雪覆盖,野山参可耐零下40度低温,风口处存雪少,严寒天气容易出现冻害,导致野山参死亡。
野山参喜阴,但怕涝,水分过多,野山参会患病,烂根难存活,所以,低洼平缓、排水不畅的地方,一般不会有野山参,水分太少也不行,会造成人身根须干枯导致死亡。
放山人不明白湿度多少,土壤容重比是多少,也没有测量工具,最简单的测试方式就是16个字:握住就紧,放下就松,一握成团,一搓成土,这样的地方,就证明湿度适合野山参生长了。
野山参的价值分析-20151222

以浆气不足、体形欠佳、不适于加工红参的鲜人参为原料加工而成。
将人参净化、切片、一定温度下蜜浸、相同温度下中药提取液中复浸。
人参的市场现状
人参的市场现状---背景
由于野山参价值高、资源较少,传统的野山参市场被移山参、园参等分割,市场
上也有一些不法分子,以次充好,鱼目混珠,扰乱人们的辨认。
人参的市场现状---移山参
成长潜力巨大。
人参区域分布 --------------------------------------19
野山参生存的艰难性 -------------------------------23
总结 -----------------------------------------------31
人参概述
人参概述
野山参生存的艰难性
与其他植物相比较,人参不喜欢直接喷淋水,喜欢雾化水
野山参生存的艰难性
种子秋天采收时,种子形态成熟,而生理未成熟。 无胚芽等植物生育器官,需要在20-28度90天的
时间完成生理后熟。
野山参生存的艰难性
长日照植物,种子芽苞需要低温刺激发育
野山参生存的艰难性
人参从土地中吸收营养元素的同时,向土壤释放有毒
人参也称“人衔、神草、地精、棒槌”等,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喜阴凉、湿 润的气候,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故称人参,是闻 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宜的名贵药材。中国是最早应用人参的国家 和地区,并将人参发展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这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早在2000年前,《神 农本草经》中对野山参的药用价值就有了详细的记载,"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 自 古以来便享有“百草之王”的美誉。
认识人参-野山参、移山参、园参

认识人参-野山参、移山参、园参俗话说“四两银、五两金,六两以上称为瑰宝”。
在2007年9月在第二届中国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上,长白山“人参王”评选中选出的18棵野山参,其中一棵300多年野山参报价1080万元,如此天价,让竞拍者望而却步,最终流拍。
该野山参主体长145厘米,须长112厘米,重达366克。
此次拍卖会上,一棵260年的野山参以61万元的价格成交,另外2棵野山参分别以57万元、45万元的价格被拍走。
无独有偶。
在2009年9月8日,第四届中国“长白山参王”拍卖会上,一支名为“参宝”的野山参拍出了326万元人民币的高价。
这支人参2009年7月出土于长白山侧峰,鲜重312.5克,干重78克,该参五行俱全,身形灵秀,锦皮细纹,参龄在百年以上。
俗语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该参重量合老秤为十两,故得名“参宝”。
如此天价有人质疑叫价太离谱,然而拥有者却说,野山参历史罕见,应该是无价之宝,千万元的价格物有所值,收藏一支百年野山参,本身就是财富的象征。
巨价的出现,除了提升了野山参的外在价值外,也搅热人参投资市场。
一些投资炒作野山参的人士,也因此赚的盆满砵溢。
人工栽植的园参天价人参,是实价还是虚火过旺?千万元不过是一种概念。
同是人参行列的园参,价格却低的惨淡。
市场销售数据显示,园参上等者(生晒参),每公斤仅数百元左右,而鲜人参的收购价格每公斤竟不到40元。
在佳木斯地区一种叫“益香宴”廉价桶装烧酒,售价十元左右,里面竟装有一只筷子粗细,十多公分长的人参,经鉴定为园参。
在哈尔滨火车站地下广场,可以看到经营人参的商家不在少数,价格在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
其中,长期经营人参生意的耿先生说,自己经营的多是园参,少部分是移山参,根本就没有野山参。
野山参与园参的价格为何有着天大的悬殊?各方专家及人参圈内人士观点不一。
有人认为,野山参少,价值高,价钱必须要高;也有人认为,野山参不过是人为炒作,其实价格远不值百万千万的天价。
纯野山参在深林什么位置

纯野山参在深林什么位置答:纯野山参在深林深处位置。
纯野山参一般生长在海拔1000-2000米的原始高山森林中,它的生长环境十分严格,要有一个乔、灌、草、藤兼备的植物体系伴生和以植物为基础的自我平衡相互维系的食物链,各种植物的分泌物相互影响,具备自然演化、自我更新的能力。
长白山野山参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每年平均增重0.5克左右,30年的纯货才一钱重者较常见,遇恶劣气候蛰伏地下不出苗,消耗体内养分,重量甚至呈负增长。
人参系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以生态环境区分为“野山参”和“园参”。
野山参是指在原始的深山密林中自然分布、自然繁衍、自然生长几十年以上的人参。
种子是自然洒落地上或靠风、水、鸟、兽自然传播;任其在荒野环境中自然生长,没有任何人工管理痕迹,所以也称为“天然野山参”,人工栽培者称为园参。
生长环境野山参的生长对环境要求十分严格,自然条件、植被条件、林象条件、林地条件以及空气、土壤、温度、光照、水分等等都必须具备其生长要求,否则,野山参很难存活。
野山参生长的植被条件野山参的生长地域,必须具备以乔木树种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及其所在生长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等),具有随时间、空间不断进行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的有生命及再生能力的、完整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
野山参的生长环境中有许多伴生植物,这正是野山参生长的奥妙所在。
伴生植物主要有:乔木、灌木(如榛树、胡枝子、刺五加、鸡树条、山梅花、龙牙木、金刚鼠李)、草本植物(如:东北茶、尖叶白前、山芍药、掌叶铁线蕨、东北山梅花、老山芹、小叶芹、细辛、百合、粗茎鳞毛蕨、山艾蒿、野豌豆、宽叶台草等)、藤本植物(如:木通、五味子、山葡萄等)。
地面蕨类(如:风尾蕨、粗茎鳞毛蕨、猴腿子等)、苔藓(如:葫芦藓、金发藓、万年藓等)、真菌(如:松蕈蘑、扫帚蘑等)。
野山参生长的林象条件:野山参生长地域是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树种一般为蒙古栎、槭树、柞树、紫椴、糠椴、红松等10余种。
带你了解神秘千年的长白山野山参

带你了解神秘千年的长白山野山参
“百草之王”、珍贵的野山参,仅目前而言,全国储存量也只有几十公斤,可见,野山参是及其稀少的。
长白山野山参一般生长在海拔1000~2000米的原始高山的森林中,它的生长环境十苛刻,要有一个乔、灌、草、藤兼具的植物体系伴其生长,会以植物为基础的自我平衡、相互维系的食物链,各种植物分泌物相互影响,具备自然的演化,自我更新的能力。
野山参无疑是旷世奇物,稀世珍宝,世人盛赞其为“神草”,野山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贵的人参,因为野山参生长周期十分的长,一般需要几十年,甚至100~200年,还有传说中可以起死回生的千年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养血安神的功效,所以野山参是人参中价格最贵,功效最大的一种。
野山参的奇珍,除因药用神以外,还有其生长速度慢,长白山野山参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每年平均增重0.5克左右,30年的纯货才1钱重的比较常见,遭遇恶劣天气蛰伏地下不出苗,消耗体内养分,重量甚至要成负增长。
野山参的药用价值,生长速度,高昂的价格不为人称颂。
中国首届世界级人参收藏拍卖会上,一颗325年的野山参,仅68.6克重,竟能拍出1000万天价,由此可知,纯货的价值确实不容小觑。
[中学教育]野山参
![[中学教育]野山参](https://img.taocdn.com/s3/m/e77309d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7.png)
[中学教育]野山参野山参野山参由鸟兽传播种子。
生长在乔木,灌木、杂草组成的针阔叶混交的森林中。
分布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主要产自,由多到少依次为:俄罗斯、中国长白山脉和朝鲜。
药都曾氏每年7 8月份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口岸与俄罗斯进行野山参边贸交易。
一支百年的野山参干品,10克左右大小价格都要十几万元人民币。
长白山野山参价格更贵。
中国是最早应用人参的国家和地区,并将人参发展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这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早在2000年前,《神农本草经》中对野山参的药用价值就有了详细的记载,“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野山参为“神草”,谓“人参治男妇一切虚症,发热自汗,眩晕”。
在现代的中草药书籍中,记载人参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的功能。
野生山参在多年的挖掘中越发的减少,在东北大部分地区绝迹,在吉林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或周围的山区存在一些。
分布区域吉林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目录1分类2功效3等级4收藏价值5鉴别方法区别6注意事项7食用方法8功效作用9资源分布10生长环境11服用禁忌1分类药都曾氏根据《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GB/T 18765-2008》国家标准,将野山参定为3个等8个级别,基本要求为:鲜野山参、生晒野山参野山参,任何部位不得粘接,体内无异物,体不得做纹。
其中等级要求由外观的五项区分,分别是:芦、艼、体、纹、须。
芦:主根上部的根茎。
有三节芦、圆芦、堆花芦等之分。
艼::芦上生长的不定根,有枣核艼、毛毛艼、艼变之分。
体: 即主根,皮为黄褐色或灰黄色,断面呈黄白色。
有灵体、疙瘩体、顺体、过梁体、笨体、横体之分。
纹::在主根肩部有细而深的环纹。
须:支根上生长的较细的根,须根细长,柔韧性强,有弹性、有珍珠点。
2功效野山参:有补虚救脱、大补元气的功效,能强精健身益寿延年。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
世界最大的野山参是在吉林省挖到的吗,现在被藏在哪里?

世界最大的野山参是在吉林省挖到的吗,现在被藏在哪里?承蒙邀请,吉林省林海葱郁、物华天宝,是中国历代人参王的产地,那么世界上最大的野山参也是在吉林省挖掘到的吗?今天就给大家仔细讲解下世界参王的故事。
1981年9月,吉林省抚松县北岗村民王忠全等4人在长白山西北坡露水河镇三道砬子和四道砬子中间的一大黑山南坡的原始森林中,采挖到一山参。
这苗大山参为旷世绝品,地上部分成并列状伸出三枚茎,两枚为少见的的五品叶,一枚为四品叶,枝叶茂盛。
地下芦茎部分则分成三段:基部是圆芦,但不长;中部是堆花芦,排满了大艼,多呈枣核状,很密集;顶端是马牙芦,共有三枚。
这苗大山参主体长5.4厘米,粗3.2厘米,两腿八字分开成元宝体;主须有5条,最长达46.8厘米,宛如行书屈曲多姿。
根据茎痕推断,这苗山参寿龄当属百年老参,但皮呈黄白色,细腻光滑。
参体俊美,净重5.7两(这棵山参按老秤计算是9.2两,老秤1斤为16两合公制285克)。
该参总长2尺多(按厘米计算为79.5厘米),全身结满匀称的金珠疙瘩。
经鉴定认为,它的生长期约160年,是长白山百年间出生土山参的王冠。
当年王忠全等四位山农挖得此参送到抚松县城交售时,竟然让药材公司和外贸公司的权威人士都不敢贸然验收呢。
1981年,抚松县规定:各乡供销社收购山参必须送交县药材公司,而药材公司收购六等以上山参必须送交县外贸公司出口创收,六等以下的山参才能自由销售。
最终慧眼识宝的是县供销社贸易货栈负责人刘燕女士,依据多年质检经验,力排众议之后果断收购,定为山参二级,外加十几颗小货,当即付款1600元。
此参后来被省政府收购,调整为山参一级,同时向四位山农补发300多元。
野山参的生长时间长,一般都在百年以上,这是十分罕见的。
东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说“七两为珍,八两为宝(按老秤计算)”,就是说要找到七两以上的野山参是极难的一件事情。
后来这苗宝贵的参王,珍藏在人民大会堂吉林厅。
该苗参王重285克,折合旧称9两1钱2分,已超过“七两为参,八两为宝”的标准,尤其令人称奇的是,整支野山参体态俊美神态飘逸,两小腿神灵贯通极具神韵,堪称旷世绝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山参的资源分布
世界上出产野山参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和北朝鲜三个国家。
中国主要是出自吉林长白山脉;俄罗斯主要出自远东地区;北朝鲜主要出自中朝边境接壤的长白山脉。
野山参一般生长在海拔1000-2000米的原始高山森林中,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类不断的采挖,目前野山参已经越来越少,所以野山参是珍贵难得的绿色天然补品,我国吉林长白山生长的天然野山参更为山参中的珍品。
1、中国长白山野山参:长白山野山参主要产地为头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畔的抚松、靖宇、桦甸、敦化、安图,鸭绿江畔的长白、临江、集安等地,沿江两岸有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茫茫林海,山势险峻,是历史上辽东野山参的主产地。
长白山野山参特点鲜明,参体灵秀、五形俱佳;“野性灵气”体态精悍强健,质实玲珑,须长弯绕龙蛇飞舞,珍珠点突出,芦头见长,二马牙圆膀圆芦多,自古皇帝对其赞誉有加,情有独钟,为皇室贡品。
2、北朝鲜野山参:北朝鲜与我国吉林省山连山,水连水;长白山主峰天池,地处中朝边界一分为二,鸭绿江源自长白山,中朝两国仅一江之隔,所以朝鲜也有野山参,鸭绿江以南为北朝鲜狼林山脉,赴战岭山脉、白头山脉,均有野山参,但产量不多。
由于这些山势比我国集安山势更陡,并以灰沙土为主,土壤较为干燥,所以北朝鲜野山参大多须短、体短、表皮深棕色,加工成干货显老黄色,易识别,其余特征与长白山产野山参相仿。
3、俄罗斯野山参:俄罗斯野山参主要产自其远东地区,高家索和乌克兰的山区也有少量。
俄罗斯地广人稀,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基本上不准许采挖野生人参,尤其是远东地区许多地方人迹罕至,建立了阿诺钦克人参自然保护区,成为世界野山参的主产区。
俄罗斯林地土质为针阔叶混交林下的棕色森林土或灰壤土,比之长白山腐殖质层深厚,风化石砾少,生存条件优越,所以俄罗斯野山参基本特征是:①艼帽大,成蓑衣艼,主体皮白细嫩;②顺体多,皮稍粗,少光泽跑纹多;③须条偏短,细而繁多,直而少曲,野趣少;④大量养分靠艼须吸收,珍珠点稀疏不明显,烘干后少见痕迹;⑤主根质轻,浸泡水中会漂浮。
俄罗斯野山参外观形态“灵气不足”、“野韵略逊”,但在药用价值上和长白山野山参比较不会有太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