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曼与帕森斯的系统理论之简要比较

合集下载

简述帕森斯的理论并予以评析

简述帕森斯的理论并予以评析

简述帕森斯理论并予以评析帕森斯的理论包括:一、社会行动理论任何行动单元都可以分解为以下要素:一、行动的目标;二、状态即环境因素,可分为手段、条件;三、规范取向。

二、社会系统中的模式变量帕森斯认为,社会行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由4个子系统即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组成。

行为有机体系统与行动者的生物学方面有关。

人格系统组织着个人行动者的各种习得性需要、要求和行动抉择。

社会系统组织着中的个人或群体,使之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形式之中。

文化系统由规范、信仰及其他一些与行动相联系的观念构成,是一个具有符号性质的意义模式系统。

这4种系统都有自己的维持和生存边界,但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控制论意义上的层次控制系统。

帕森斯认为,模式变量的五对范畴是:普遍性与特殊性;扩散性与专一性;情感性与中立性;先赋性与自获性;私利性与公益性。

这五对变量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五种抉择的自由组合都可以构成某种独特的关系类型,所有的角色关系都可以用模式变量来描述和说明。

三、结构功能分析其内容是:①适应;②目标达成;③整合;④维模。

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分别对应着这四个功能:行为有机体系统具有适应功能,人格系统具有目标达成功能,社会系统具有整合功能,文化系统具有潜在模式维系功能。

四、社会变迁帕森斯将所有社会进化过程概括为四个抽象的演化形态:一、适应性增长;二、分化;三、容纳;四、价值概括化。

对其理论的评析:帕森斯在叙述自己的社会行动、社会系统以及具体的功能理论体系时采取不同的理论陈述格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策略,而这些策略也并非互相排斥的。

就在实施其中的某一类,建立自己理论的“下一步”时,常常走到另外一种思维方式中去,他的每一种策略都花费了大量的笔墨。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帕森斯在建立自己理论体系时,比较完美地把四种常见的、基本的理论陈述格式巧妙而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这是十分了不起的,也是只有少数理论大家才能做到的。

L12181.1。

卢曼和哈贝马斯的争论

卢曼和哈贝马斯的争论

要了解卢曼与哈贝马斯之争,考察其各自的人生履历和师承关系是一个有趣的切入点。

卢曼是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大师帕森斯的学生,而帕森斯则是第一个将马克斯•韦伯的作品译介到美国的学者。

与卢曼不同,哈贝马斯则被认为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当代传人,而“批判理论”的思想源头可追溯至马克思。

卢曼早年曾经担任政府公务员,而哈贝马斯则做过短时间的记者。

从这个意义上讲,来自政治系统、弃官从学的卢曼夹带着马克斯•韦伯的“价值无涉”和对现代性的悲观立场,与来自公共领域、立意接续现代性香火的哈贝马斯碰撞到了一起。

这种碰撞所引燃的思想烈火注定要照亮法学理论的琐碎争论所带来的昏暗。

比起当代后现代潮流中纷繁复杂的社会学主分支的碎片化解释中,卢曼思考的出发点显得更为坚实。

卢曼看到了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即当代社会是一个在规模和复杂性上都无比繁复的时代,社会已经不仅是能够用“分割”或“分层”来解释的,而是一个不断进行“功能分化”的时代,其背后的根据就在于社会复杂性的持续增长和级数级增长。

卢曼吸取了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教训,将“结构——功能”的逻辑关系倒转了过来:社会的形成并非因结构分配了功能,而是在功能的需求上逐渐凝聚出结构。

在他的系统论功能主义看来,现代社会的复杂性根源于一种日益明晰的功能分化形式。

卢曼之社会系统理论的基本因素在于沟通。

在卢曼看来,网络的自我再制是那些被界定为统一体的系统,界定为构成要素的生产网络(network)的系统,这些构成要素透过它们的互动往复地生成与实现(generate and realize)这种网络,这种网络产生了这些构成要素,而且这种网络在这些构成要素存在的空间中,构成网络的界限,此界限作为网络的构成要素,参与在网络的实现过程中。

沟通的过程不仅是在它是所是者的意义下的自动指涉(auto-referential)的过程,它被自己的结构所驱迫去分离及再结合异己指涉性和自我指涉性,并再将两者重新结合起来。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是当代最有影响的两种宏观社会学理论之一(另一种是社会冲突论)。

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于1945年首先提出来的。

在他的倡导下,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在50年代取得在美国社会学界的统治地位。

虽然从60年代中期开始,结构功能主义受到很多批评,但发展至今,仍是西方社会学方法论的主流。

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看成一个均衡的、有序的和整合的系统。

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相互关联,并对系统整体的生存、均衡和整合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整个社会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运行基本上是协调的,协调运行表现为社会状况的主流。

早期社会学家的影响在社会学创立时期,孔德和斯宾塞就提出社会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的思想,特别是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包含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假设,即社会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部分组成的系统。

概念:结构、功能、分化、同质性和异质性、功能相互依存等。

早期社会学家的影响早期社会学家的影响其次,涂尔干社会学的重点是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问题。

他认为一个常态社会应该保持最低限度的社会团结,社会各个部分之间的失衡会导致病态的社会。

这些观点都被结构功能主义所接受。

再有,涂尔干第一个将因果分析方法和功能分析方法严格加以区分。

在对功能分析方法进行说明时,他强调要把个体的行动动机和行动的客观社会后果加以区别。

文化人类学家的影响文化人类学家的影响拉德克利夫·布朗师承涂尔干,强调社会的整体性质。

但与马林诺夫斯基不同,他把功能定义为文化活动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对维持社会结构的连续性所作的贡献。

即文化的功能在于满足社会整体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布朗提出功能统一性的假设。

三大假设成为传统功能主义的基本公设,对后来的功能主义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研究层次上首先,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系统”范畴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

与符号互动论和交换论相区别:互动论和交换论强调个体的首要性,把社会视为个体互动和交换的产物;而结构功能主义坚持社会优于个体的立场。

社会整合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国外研究的考察

社会整合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国外研究的考察

社会整合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国外研究的考察有关社会整合的讨论,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主题。

从某种角度上说,社会整合的研究就是为了因应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断裂”问题。

由于观察的视角不同,国外的研究者遵循着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两条研究路线,分别形成了宏观的系统整合理论和微观的个体整合理论。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国外学者对社会整合的研究背景、阶段与代表性理论,分类归纳了社会整合的检验指标与实现机制,力图展现该论题的整体研究图式。

结合文献梳理的成果,本文在总结国外社会整合研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国内同类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启示。

分化与整合是社会发展的双重逻辑。

现实世界的长久分化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社会从简单到复杂的每一次跨越,都伴随着分化的强劲步伐。

但是,社会分化并非解释社会发展的唯一模型,“分之必合”、“分合均衡”才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铁律。

与具有自然驱动力的“分化模式”相比,社会整合更需要人们及时的经验总结与主观构想。

在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瓦尔德(Lester Frank Ward)眼里,“人类分化的历史已经有差不多15万年了,整合也有差不多5万年了”①。

换言之,社会整合在时间上晚于社会分化,社会整合理论建构的时间则更晚。

直至19世纪末,社会整合才正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廓清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整合的研究脉络及其理论发展,对于审视客观世界和厘清理论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整合的理论起点与范式集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工业化的扩展,19世纪的欧洲发生了急剧的社会变迁,新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分迅速从传统社会中分化出来,社会秩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社会整合的理论需求尤其迫切。

现代性与传统社会的“断裂”在催生社会学学科的同时,也将整合的主题植入到社会学理论的母体当中。

西方社会学的创始者们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社会整合”的概念,但是都在一定程度上触碰了这个主题。

孔德的“社会内聚力”思想、马克思的“阶级社会理论”、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都内含着这种理论关怀,但是只有在涂尔干这里,社会整合的概念才得以形成;到了帕森斯这里,社会整合才成为解释社会变迁的重要范式。

卢曼与帕森斯的系统理论之简要比较

卢曼与帕森斯的系统理论之简要比较

卢曼与帕森斯的系统理论之简要比较首先,帕森斯将“系统”一词视为分析工具(也有论者批评帕森斯有时把分析工具太当真) ,而卢曼则强调“世间存在系统”,坚持系统所具有的经验性而非分析性的地位。

因此,系统在卢曼的理论中就被实体化而拥有其自身之目的,系统无疑会在卢曼的理论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它也为卢曼维护系统之自主逻辑铺平了道路。

批评者于是指出卢曼应铭记分析意义上的系统和经验意义上的系统之区别。

其次,根据亚历山大的看法,帕森斯坚持选择的唯意愿特性,并认为“这类选择的进行应遵照一般的评价标准,我们也因此获得规范”;而卢曼则强调系统作为一种一般性的抽象控制机制的重要性,这种机制是因应与日俱增的难以处理的复杂性和偶连性而生的。

亚历山大认为,这里的关键区别在于,卢曼以牺牲人类自由意志为代价来坚持系统之必要性。

这一批评在某种程度上与利奥塔的批评相一致,后者抨击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是一种恐怖主义,它为实现系统之效率而罔顾弱者之生存。

第三,根据亚历山大的看法,帕森斯试图去克服深植于德国社会理论中的规范与利益、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二元两分。

如此论正确,那么卢曼的努力则是朝向不同的方向,他所致力的是发展出非规范性的科学。

帕森斯用“双重偶连性”这个词语来描述沟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自我和他我的行动选择是偶连的,而且由于社会行动的他人取向,他们也各自知道对方之行动选择是偶连的,在这种情况下,帕森斯认为这种双重偶连性暗含了行动的“规范取向”, 因为如无此规范取向, 则难以想象社会性之可能。

卢曼则以为,双重偶连性并不能推论出规范的存在,处于互动中的意识系统对各自来说都有如黑箱,但从意识系统的互动中茁生出社会系统,社会系统中的沟通以自我指涉的方式不断运转下去。

这里,沟通只提供继续运作的可能性,而无关乎共识与规范,如果达成共识与规范,系统之运作也就无法进行下去。

双重偶连性只是自我指涉系统的一剂催化剂,自我指涉系统要在双重偶连性所提供的种种不可能性和可能性下让沟通持续进行下去。

卢曼法社会学中复杂性与偶在性之解读

卢曼法社会学中复杂性与偶在性之解读

卢曼法社会学中复杂性与偶在性之解读标志性的法社会学著作应当由精通法学和社会学两个领域的标志性人物来完成。

马克思和韦伯之后这样的大师可以说是寥若晨星。

卢曼是法学出身,又师从社会学家帕森斯,恰好具备这种卓识。

《法社会学》是卢曼前期作品中的代表作,是对其前期法律社会理论的系统总结。

卢曼在批判传统法律社会学研究进路的基础上,借用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将法律系统置于全社会的背景之下,以极具原创性的系统理论观察法律现象,细致分析了法律与社会复杂性、偶在性、和人的期望之间相互衍生的关系。

一、卢曼知识论概述经典法社会学研究是将法律当作“社会事实”进行研究,因此,法社会学研究的任务就是将此种预先存在的社会事实客观地描述出来。

法社会学在其经典起源中的连续特征可以归纳如下:法律并非由自身决定,也并非在高阶规范和原则的基础上被确定,而是由其与社会的关系所决定。

传统法社会学囿于方法论的缺失,一直无法对“规范”这种特殊社会事实予以正面观察和描述。

卢曼借鉴胡塞尔社会学理论,围绕法律的社会功能而不是功效这个核心主题,设立了新的社会学研究对象,建构起一套严密的系统理论。

卢曼知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差异(Differenzen),差异带来信息,信息制造“惊讶”,卢曼社会学所制造的一个关键差异则是:把观察者嵌入到社会理论内部,并通过“观察者的观察者”这一社会学棱镜,对政治、经济、法律、科学、宗教、教育、媒介等社会子系统展开长达数十年的观察。

卢曼认为,社会学的实证主义和批判理论,二者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即都假设了一个既不受观察对象影响,也不会影响到观察对象的独立观察者。

系统不能认识到,被看成是全部实在的东西,不过只是实在的一部分,而实在的整体是不能接近的。

通过系统操作,系统重复并持续地确认关于外在世界的图像,以及在那个被建构的世界中其自身的处境。

因此,系统持续掩盖着自身存在的悖论,但是也因此创造了系统自身的复杂性。

在这一过程中,系统的自我生产既没有陷入绝对主义,也没有陷入相对主义,而是对二者的克服和超越。

从本体论到差异论的建构论——卢曼的认识论思想探析

从本体论到差异论的建构论——卢曼的认识论思想探析

从本体论到差异论的建构论———卢曼的认识论思想探析秦明瑞*摘要:在建构其社会理论的过程中,德国社会学家卢曼批判了作为“旧欧洲传统”的主要内容的本体论的认识论,指出其根本缺陷在于在做出存在/不存在的区分时,将被区分的两边中的一边即不存在完全排除,而只关注存在这一边。

在此基础上,本体论的世界描写只能是单值的、单方面的,尽管它是完美的、完整的、一致的。

这种描写与前现代社会的分化形式相一致:在前现代社会,社会被划分为中心(城市)/边缘(农村)或者不同的等级;社会主要是从中心或者社会上层的位置被不对称地描写的。

但是,到了近代,适合中心/边缘分化(区隔分化)及等级分化社会的语义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为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社会已经明显地进入了功能分化的时代。

这种社会结构只能由另一种语义学来描写,而这种语义学的基础则是另一种认识论,即差异论的建构论。

关键词:本体论建构论系统差异操作引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卢曼就指出了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缺陷:社会学缺少足够的自己的理论,也即缺少出色的感知装置,以至于它发现不了近几十年来跨学科的运动中对它的发展具有特定意义的内容和结果,感知不到这些运动在以特殊的方式挑战社会学。

他认为,一般来说,一个专业在理论上的封闭性和坚实性与跨专业的开放性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处于一种互相提升的关系中。

在他看来,帕森斯的理论就为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范例。

作为古典社会学以后唯一的一位社会学理论家,帕森斯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方案,借此,他得以接受来自控制论以及其他学科的刺激。

①除了理论短缺以外,卢曼认为,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导致社会学走不出固有的思考范式———即从“人”出发进行思考,不能通过接受其他学科的研究结果而做出创新。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学与社会的合谋:社会不停地要求社会学在自己为自己所描绘的图象上添彩加色,也即生产出能够被日常的语言世界所认可的理论;而出于多种动机,社会学也在试图不停地满足这一要求。

卢曼和他的“社会系统理论”

卢曼和他的“社会系统理论”

尼可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 1927-1998)是当代德国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是一位博学的、活跃的、入世的学者,其研究触角遍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宗教学、艺术理论、生态学、科学理论等诸多学科领域。

他提出的“社会系统理论”以其思辨、抽象特点著称,同时也体现了对于生活世界和社会问题的深切感悟。

这一理论不仅引发了社会学界的热烈讨论,而且受到哲学界的广泛关注,他曾与哈贝马斯就这一理论进行过争论并联名出版了反映这场争论的文集《社会的理论或社会技术——系统研究提供了什么?》(1971)。

但迄今为止卢曼的主要著作还没有中译本问世。

从2000年开始,我们组织翻译了一批卢曼的著作,这里选择其中《社会诸系统》、《社会的法律》、《社会的经济》的部分内容率先发表,以飨读者。

为使大家更多地了解卢曼,本专栏对他的基本情况和学术观点作简要介绍,并将《社会的社会》内容梗概在本专栏中一并刊出。

相信对卢曼著述的译介将会为我国当今的社会哲学研究提供新的助力。

——摘自《卢曼专栏》“主持人的话”一1927年12月8日,尼可拉斯·卢曼降生在德国西北部小城吕内堡(Lüneburg)一个啤酒厂主家庭。

1944年,17岁的卢曼在动荡的战争环境下中断学业,应征到空军服役。

1945年被美军俘虏,度过一段战俘营生活。

战争结束后重获自由,于1946年到弗莱堡大学学习法学并接受预备行政官员培训。

1949年毕业,在汉诺威一家私人律师事务所工作。

1952-1953年开始建立他著名的“卡片箱”,这是卢曼做学问的独特方式,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量引证收集在卡片箱中的文献,使各种文本之间形成一种无言的对话,体现出他的对比研究的风格。

1954年在吕内堡高级法院任职。

1955-1962年就职于下萨克森州文化教育部,从事法务及公共行政工作。

卢曼的仕途是平坦的,几年功夫已经成为州议会参议员,但强烈的学术兴趣很快就把他引向了另外一条生活道路。

功能、结构和社会系统——简介卢曼的功能结构系统理论

功能、结构和社会系统——简介卢曼的功能结构系统理论

即政 治系统
。 ,

科学系 统 和
,
家庭 系统
通 讯 媒介
,
他分 别给这 些系统赋 于 了特 定的
即 政 治 系 统 的媒介为 权力
,
开放 的 闭的
,
复杂的 和 变 化的系统

系 统 不 是封

经济
,
它 与变化着 的 环境 相 互 作用 和 影响
, ,

系 统的媒介 为货 币

科 学 系统 的 媒 介 为 真
。 。
结 构 为 前提条 件
在这个 前提 下
社会 系 统
,
人 们 把 有机 体看 成 一 个 整 体 ,
才 能发挥 功 能 效率 统刁能 得 到 维 持 对


唯功 能有效 率
,
社会系
把 一 架 机 器 的构造 看成 一 个 整 体

这 种观 点 遭 到 了 卢曼 的反
社会是 一 个系 统的设 想存 在 已 久 人 们把 社会看 成一 个类似 人的 身体 功能 组成的有 机体
1
.
解决 问 题 的方 法是 多种 多样 的 德 国 面 临 许多社会 问 题
、 、 、
例 而
:
如 在 十 九世 纪

,
系统 存在的质 量
,
.
:
指 系 统 是 实 际 存在
教 会 政 党 国家 社会 主 义 者

资 产 阶级 自 由 学 派 的讲 坛
恩 格斯都 曾 试 图 从

的 还 仅仅 是 形 式上 的

过 系统所 形成 的特 定的 有机联 系 以 及 所 具 有 的 特定 的 通 讯 媒 介 区 别 于 其他 社会系统 卢曼的 系 统 理 论 中 系统

卢曼社会系统理论视域下社会复杂性问题探究的社会意义及启示

卢曼社会系统理论视域下社会复杂性问题探究的社会意义及启示

卢曼社会系统理论视域下社会复杂性问题探究的社会意义及启示作者:赵承宇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21年第1期文/赵承宇【摘要】卢曼所构建的社会系统理论在社会学领域是一道鲜明的旗帜,被广大学者所熟知。

因此,以其社会系统理论为依托,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社会复杂性问题的意义及带来的启示,才是其社会系统理论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及应用价值,同时为社会学的范式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关键词】社会系统理论;社会复杂性;意义;启示一、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概述卢曼在构建社会系统理论的过程中,吸收了众多学科思想的精华,通过对众多思想的融合,批判性继承,加上他自身广博的知识,最终构建了社会系统理论。

因此,探索其思想理论来源及核心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点。

一是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在政治上具有保守性,其只关注社会这整个大系统,而忽略了社会功能问题,并没有论述社会功能分化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

因此,卢曼认为:“只有功能的分化才对系统结构产生根本的影响,功能决定系统的产生与发展,也决定系统结构的建构。

”二是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思想,没有系统思想,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就失去了相应的系统理论来源。

卢曼将其应用于阐述社会系统内外部复杂性问题,充分吸收社会学和系统哲学的核心思想并为其所用。

三是二阶控制论思想。

在二阶控制论者看来,二阶控制论就是大脑被请求输出大脑的理论,也就是说,大脑活动的研究者作为自我参照对象研究自我大脑的输入输出过程。

由于大脑的运作模式遵循控制论并反馈到大脑自身,就成为控制论下的控制论,简称二阶控制论。

卢曼充分吸收了二阶控制论中的反馈思想,将其用于对社会系统的观察,构建了二阶观察思想。

卢曼所构建的社会系统理论,既具有系统哲学的理论性视野,又在社会学的基础上不断传承创新。

卢曼认为,他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一个重大的社会学范式转变来阐明他的理论任务,并且这种转变可以改变社会学的思维局限性。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笔记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笔记

《西方社会学理论》宋林飞南京大学出版社上篇:稳定。

秩序论(共识),功能论(均衡),交换论(等价),互动论(沟通)。

共同关注社会稳定,是社会价值、利益与行动的一致性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而出现的一种状况。

下篇:变迁。

冲突理论,批判理论,后现代理论,介入理论。

第一章秩序论(范式)自学与考试要求学习本章,要了解秩序论的历史渊源,他们的代表人物,掌握社会秩序、社会整合、国际社会秩序各自的含义,以及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明了秩序论的理论精髓与理论构造,全面地认识这种代表性理论的本质。

孔德:社会秩序的原则社会现象具有自然的合乎规律的性质,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那些社会现象之间经常的、重复出现的联系,即种种规律。

承认社会结构的超个人性、过程的规律性、可认识性。

社会表面下的结构在社会相对纷繁复杂的表面下面,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或秩序,在西方古代或近代学者那里,已经有了一定的探讨。

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是一个有分化的结构,各种独立的要素在结合为整体的同时,仍保持着对整体的独立性。

霍布斯则以为社会是一个通过契约联系起来的结构,他提出了"社会契约论"。

维科认为社会历史是各种冲突与混乱的个人行动联结起来而形成统一体的过程。

孟德斯鸠从同社会结构的关系的角度,探讨法典和惯例,他认为社会结构取决于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社会是许多因素平衡的产物。

亚当.斯密则认为社会是一种"等级"结构。

孔德则强调社会结构的规律性,即承认社会结构的超个人性、过程的规律性与可认识性。

整体性方法论(来自生物学):▲社会静学,研究社会存在状况,类似解剖学中的组织。

(秩序)▲社会动学,研究社会变迁过程,类似生物学中的生命定律。

(进步)社会学的自然主义传统主要来源于物理学,整体性方法论公设则主要来源于生物学。

孔德将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两部分,以类比生物学中的生物存在状态和生物学中的生命定律。

孔德最基本的一个观点: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标。

尼古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

尼古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

尼古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尼古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德]安德烈亚斯?齐曼着张睿译尼古拉斯?卢曼(1927~1998)被视为欧洲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之一.在他毕生的着作中,至少有两方面体现了其杰出贡献.一方面,卢曼用他的社会系统理论追寻经常被社会科学忽视的一些关注和兴趣,以构建一个普遍适用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卢曼还对此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和着作,其题材具多样性:包括社会文化发展,通过区分过程和现代化,知识社会学直到多种特殊沟通形式的特有逻辑和整合.由于涵盖了大量不同兴趣与理论——其实这也符合卢曼自身对社会学的理解,还由于社会学的灵活特性,研究题目不必马上被限制和确定,因此,社会学显得对卢曼有特别的吸引力.并且成为其科学研究的家园.他超过30年实践的主要认识和研究兴趣是'普遍的社会理论(eineallgemeine GesellschaflsIheorie),这个理论既能够充分满足现代世界的社会复杂性要求, 又能满足分析的准确度需要.对此,卢曼提出了一个全面的社会学理论.它不仅提供了对社会事件和过程综合说明的可能,也提供了宽广的,对不同领域沟通过程的观察使用的可能.例如对直接的面对面关系,对(形式的)组织,或对科学,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不同的,独立的社会系统.卢曼遵循着一个目标,在借鉴其他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普遍的社尼古拉盟.户量叁堡\157会系统理论.这符合一个普遍性要求,即对不同的社会过程和事件做出全面的说明.所有的社会特性,应当能在社会学的系统理论中找到人口与思考.专业统一的理论因此追寻认知兴趣的多样性,但并不意味着需最终建立整个社会学——即各自相邻的社会科学——统一的研究观点.卢曼从事开放式推理关系的理论风格,这一风格特别将"一般的系统理论","演化理论","区分理论"和"沟通理论"集中在他的社会学的(社会)理论中.重要的概念和原理,他很少引用社会学的理论传统(根本就没有引用德国"经典"的马克斯?韦伯,乔治?齐美尔和费迪南德-滕尼斯),而是从不同的科学和研究关系中提取:如"生物学","控制论","神经生理学","区分逻辑学"和"认识论".许多不同的理论汇集在社会理论的单位和目标中.卢曼的这一研究方案有以下几个特别的基础定义:系统(System),系统/环境区分(system/umwelt—Differenz),自我生产(Autopoiesis),意义(Sinn).下面将分别讨论.一般来说,"系统"被理解为一个特定数量要素,互相之间存在一个关系,或者相互关联地连接在一起,并因此建立一定结构.系统也就是要素和它的结构的全部,这一整体以此与其他东西区分开.卢曼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就确定,系统应当被这样理解:"每个真实的存在,部分基于自己的秩序,部分基于环境的条件,在一个非常复杂的,变化的,全部无法控制的环境中保持着它的同一."(Luhmann,1973:7)卢曼认识系统理论的历史依据三个范例,每一个都以一个特殊的重要区分为主要标志(参照Luhmann,1984:20ff):①部分与全部的区分("全部大于它部分的总和");②系统与环境的区分,它们之间存在一个输人一输出功率["超单位取向"(extra—unit—orientation)];③相同与区别的区分["超单位一区分一取向"(extra-unit—difference—orientation)],这里指的就是"自我生产"(Autopoiesis)的设想.随着"自我生产"的设想在社会系统理论中的采用,产生了一个新的对系统的理解,即一个系统的要素不再被看做是实体或物质,而是系统内部的基础运作.要素的关系和结构不是环境决定的,而是系统自我指涉地(selbstreferenziel1)生产出来.系统的单位是通过系统的界限自己制造和再生产的,所以系统通过它与环境的关系区分开来,并且同时系统确定了,哪些要素运作属于系统,哪些属于系统特殊的环境."自我指涉的系统理论认为,从系统中的分离只能通过自我指涉来完成,这也就是说,系统们在它们的要素结构和要素的运作中涉及自己(有可158,/社会理论能涉及同一系统的要素,涉及同一系统的运作,涉及同一系统的单位).为了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系统们必须制造和使用一个自己的描述(Beschreibung); 系统必须至少能够使用系统内部的系统与环境区分,作为导向和信息制造的原则.于是,自我指涉的封闭性只有在一个环境中,并且只有在生态学的条件下才有可能.环境是一个自我指涉运作的必要关联……人们现在能够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例如:科学家)把系统/环境的区分从系统/环境的区分中区别开来,就像这个区分在系统中被使用一样,在此,这个观察者又只被看做是自我指涉的系统"(Lahmann,1984:25).对于卢曼来说,一个决定性的,一直陪伴着他的不同社会学分析的区分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区分.系统指涉被视为主要区分,并从那里出发被观察.原则上,环境是复杂的,系统从事这个复杂性的缩减工作,以此系统完成对世界的划分工作(专业化).同时,系统内部的"结构复杂性"(参照Luhmann,1997:134)被建立起来,以此系统区分出来,并且系统特殊的观察能涉及环境中的每个事件(普遍性,Universalisierung).在此,我们简要介绍了要素间的自我指涉关系,以及系统在一个特殊的系统/环境状况下的自我封闭.现在让我们来补足"自我生产"概念的具体理论说明."自我生产"是一个人造术语,是智利的神经生物学家马图拉纳等人(HumbertoR.Maturana与FranciscoJ.Varela.GabrielUribe和Jose Bulnes合作)发明的,并且由希腊语"自我"和"做,制造,生产"组合而成."自我生产"的设想不是指一次性的自我生产,而是一个经常性的自我再生产,也就是系统的自我维持.马图拉纳借助这一构思描述和解释了生物基础的功能和组织原理,生物也就被理解为活的系统(参见Maturana. 1982:280;以及Maturana,Varela,1980).这样看来,生命追寻一个原则,即通过递归(rekursive)的关系和自己的结构建造生产和再生产.细胞在这里就可以作为一个自我生产系统去理解.一般来说,自我生产系统有以下特点:①相对于环境的独立,并且每个系统与其环境有特殊的界限.②运作的封闭性,它在循环因果的和递归的方式中实施,以至于在系统的存在过程中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③要素的自我生产.④在一个自我指涉的过程网络中的自我再生产和自我维持.⑤系统要素通过系统进行自我规定,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结构建造的自我组织.一方面,自我生产系统是封闭的系统;另一方面,正是这一封闭性成为(环境一)忠实的前提条件.或者换句话说:没有自我指涉就没有陌生指尼古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缠堡\159涉!并且特别的,我们将在涉及沟通与意识的关系时再回到这个话题.这些系统通过已存在的要素——由这些要素组成了系统——生产要素.但是,自我生产系统不是自给自足的,也就是说,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且完全与环境无关.更多的是它的自主性(automom),也就是说它的(再)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将继续不依赖环境执行着,尽管它也受特殊的环境影响.一般是这样说的:自我生产系统是运作的,它是组织的和信息的封闭,但却是材料的与能源的开放.系统从环境中取得材料与能源;但采用哪种方式来加工材料与能源,这些材料与能源又是如何在系统内部"翻译"和整合的,这一切是由系统自己的方法和结构来决定的.系统组织管理自己,于是系统自己决定,它用这些材料和能源来干什么.因此自我生产的系统也不是因果地由环境的影响决定和限制,而是被环境影响迷惑或干扰.具体的系统状况总是在系统里,并且通过系统自己确定的,而不是由环境决定的.因此,自我生产系统的工作方式是结构决定的或状况决定的.与此相对的,是"陌生生产"(allopoietisch)的系统类型的功能方式,也就是由陌生者生产,并且不能靠自己维持的系统.这种系统不能生产组成自己的要素,而是靠环境供给,由此执行一个特殊的系统输出.所有日常的系统,像自动售货机和工程的机器是陌生生产组织的,并且高度依赖环境. 马图拉纳概述道:陌生生产是"那些机械的系统,它们的组织不能生产组成部分和过程;这些组成部分和过程使系统成为单位,并且在这之后,系统功能的产品与系统本身是有区别的"(Maturana,1982:159).与马图拉纳相反,卢曼认为,自我生产设想的解释价值不只局限在生物.他把自我生产方案更多地移用到"意义系统"(Sinnsysteme),确切地说,是移用到心理的和社会的系统类型.在离开特别的生物学问题:即所有生命系统的组织结构是什么样的?(Whatistheorganizationofallliving systems?)卢曼作为社会学家,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社会?社会的秩序是如何起作用的?社会的系统和它的环境关系是如何被特征描述,分析和解释?对此,我们首先相对于生物学的基础做一个扩散,之后对社会学的理论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说明.既是心理的,又是社会的系统运作——前者以思考和想象为基础,后者以沟通为基础——特别按照它们内部的网络,组织管理自己,并且生产和再生产它们的要素——由这些要素组成了系统——通过已存在的要素.借助于现象学意义概念(Sinnbegriff)的启示,卢曼获得并提出了"意160/社会理论义"这一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让卢曼证明心理和社会的系统是自我生产的.卢曼总结式地写道:"意义发生的自我活动性简直是自我生产." (Luhmann.1984:101)在另外一个段落他又写道:"作为一个——所有心理的和社会的运作系统,意识的和沟通的运作系统——普遍的媒介,意义用这些系统的自我生产不费力地修复,再生,就像从它自身一样."(Luhmann, 1997:51)在我们较快地建立了一个意义与自我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意义作为心理系统与社会系统的链接之后,在此,我们愿意补足几个基础理论的说明.意义的概念像在哲学中一样,是社会学的中心概念,经常在不同的意识一,行为一,沟通一,语言一和社会的理论中出现.它经常与一个理智的主体连在一起,并且作为个体经历相关的事物和(有目的的)意识过程去理解.卢曼想脱离这一已被过多渲染的意义概念.他强调:"所有运作的意义联系既对心理系统,又对社会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两种类型的系统又是在共同演化(Co—evolution)的路上产生,两者相互依存.如果可以说的话,它们是在意义上相互区分开来.意义是"演化突生层"(emergentenEbene derEvolution)真正的实质.如果人们将心理的定位,或者说意识的定位,已在社会学之前许给了本体论的优先权的话,那就是错误的(或温和点地说:是一个被错误选择的人本主义).为意义寻找一个"载体",这根本就是错误的.意义承载着自己,以此它自我指涉地实现自己的再生产,并且只有这些再生产的形式能区分心理的和社会的结构(Luhmann,1984:141;参照同上书1971a:26ff).一个强加给意义的问题是:借助意义产生了什么,或者以此心理系统和社会系统分别加工了什么?一个回答是:加工的是信息(Information).借助于意义,信息被制造和生产出来,确切地说,信息作为从一个复杂的(否定的)背景中做出的现实的选择事件;作为一个能与稍后的事件区别的区分,在现实性与可能性的区分中既降低了世界的复杂性,同时又维持了这一复杂性.这样一个意义的区分理论概念,自己是作为一个普遍概念的单位,这个概念没有否定.这样一个意义的概念使意义没有否定成为可能,因为意义作为单位已经包含了意义/非意义区分.因为非意义也是一个从意义中的选择,这个选择被现实化了,意义包含了每个否定,并且因此是一个普遍的概念.意义标划出一个事件,这个事件在被指示之前,在一个特别的时尼古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2刻现实化了,因此其他的东西就没有被现实化.也就是说,其他那些东西继续只是可能;或者在胡塞尔(EdmundHusser1)的术语中:其他那些总是并且停留在"共在的"(appraesentiert)视野.这个从"某些"(etwas)中实现的选择是因此成为选择,其他那些没有被选择.就是说:这个不是那个,桌子/不是某某,或者上课/既不是上咖啡厅也不是其他什么可能.因此"某些"被现实化了.并通过它的选择和区分获得了意义.现象学的基础概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乔治?史宾瑟?布劳恩(George SpencerBrown)的区分逻辑(Distinciti0nsl0gik)被详细说明,据此,每个有意义的运作通过一个区分(distinction)和一个标示(indication)同时发生(参照Luhmann,1984:100).意义作为形式指示出两个方面:标示作为"有记号的陈述"(MARKEDSTATE)和没有标示的视野作为"没有记号的空间"(UNMARKEDSPACE).这也就是说,现实被从一个可能的视野中挑选出来,并且这个视野自己本身是不可标示的."作为区分与标示的运作单位,意义是一个形式,这个形式包含自己,也就是包含区分与标示的区分.一个形式最终是一个区分,一个在自身作为区分又出现"(Luhmann,1997: 57).一个意义选择的特征是,随着意义的出现,也就是,一个事件的现实性的出现,这个事件立刻又瓦解了或者消失了,因此,腾出空间给一个新的,意义的可能连接.正是因为这种时间的不稳定性,就像递归的更新一样.意义证明了自我生产性,并且,这种自我生产的运作方式是由心理系统和社会系统给予的.关于社会学很重要的意义的维度(Dimension),卢曼指出了时间,物质和社会三个维度(参见Luhmann,1971a:48ff和1984:112ff)."时间的维度"(Zeitdimension)产生于过程化的区分从"之前"相比于"之后".并且标明为何时(Wann)."物质的维度"(Sachdimension)产生于过程的区分即"这个"相比于"那个"——这个对象相对于不是那个,或这个题目相对于不是其他的——并标明为什么(Was)."社会的维度"(Sozialdimension) 最终来自于本我(Ego)和异己(AlterEgo)过程化行为和观点的区分.并标识为谁(Wer).这些被引入的基础,如"系统","自我生产","陌生生产"和"意义"使卢曼有可能来区分三个分析层面,并且设计了一个系统的类型学.第一个分析层面,划分为"机械系统"——这一系统使用陌生生产的组织162/社会理论方式——和"器官系统","意识系统"和"社会系统"——这些系统使用自我生产组织方式.在第二个分析层面上,我们能添加意义加『T:的原则.即不是机器也不是器官或器官的神经系统产生意义,而是心理和社会系统,确切地说以思想和设想,或者沟通的要素形式.在第三个层面上,最终社会的系统建造被自身区分了:那里存在社会的系统的三种类型,这些按照复杂的程度和它们的"突生水平"(Emmergenzniveau)来划分.作为简单的,纯粹情景的社会系统是"互动系统",紧接下来较复杂的社会系统是"组织系统",最终在社会文化进化中建立了自主的"功能系统".现代"世界社会"作为普遍的,包括所有"互动系统","组织系统"和"功能系统"的社会系统行使职权.所有这些社会系统类型的存在,组织和维持仅仅通过沟通,对此按照社会类型,又分为"互动形式的沟通","组织形式的沟通" 和"功能系统特殊的沟通".一个社会系统的特别之处在于,与互动,组织和功能系统相反——不支配社会环境.基础的组织原则特殊的运作方式社会的系统建造层面陌生生产技术的人造的系统系统自我生产/生命的心理的社会的系统系统通过思想或想象的意义加T通过沟通的意义加工互动组织社会/.社会区分的功能系统法律科学经济政治宗教家庭艺术等等作为卢曼沟通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心理系统的捉摸不定或者不透明性——在这种意义上,没有意识能直接观察其他的意识,并且能直接与陌生的思想连接.为了能从那里探索这个问题,即尽管如此,社会的理解和沟通\\\尼古拉斯.量叁塑\163的到达如何能够实现?沟通首先不是作为自然而然,不成问题的经验现象,而是作为问题看待.也就是说——像我们将要看到的——作为一个双重问题:第一个问题,沟通如何在不可能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并且能实施它的同一.第二个问题,沟通如何使它的继续成为可能,并且自己作为可以期待的事件产生,而且这个事件不是纯粹偶然和任意的.第一个问题涉及沟通可能性的前提条件.第二个问题涉及沟通的"自我再生产"和"结构"以及沟通的"期待".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紧接着继续说明:①社会的系统建造出发点是一个"二倍的双重偶然性"(diezweifachdoppelteKontingenz).②沟通的自我指涉过程是在它的"信息"(Information),"通知"(Mitteilung)和"理解" (Verstehen)三体合一的选择合成的.③社会系统的突生水平(Emergenzniveau) 以及意识和沟通之间结构连接的方法.④沟通的不可能性原理,以及它的社会文化的解决方法."偶然性"(Kontingenz)被卢曼作为情态逻辑的术语(modallogischer Terminus)引入,它将每一个情景描述为不确定,同时也是必要性和不可能性的否定(参见Luhmann,1984:152).偶然性因此是一个情景,在这里一些是可能的,而不是必然的.它可能是这样,如它所是的,但它不一定非是这样.它能是这样,但也能是其他样的.一个情景,在这里两个自我指涉的过程者或者信息加工的系统能相互观察,这就被认为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特征,因为两个系统中的任意一个的行为可能性——基于它们原则上互相之间不透明——对另外一个来说是不可预见的.一个社会的情景引出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即两个"互动"(Interaktion)的伙伴是如何互相定位和协调的.这个情景就是"双重偶然性",如果一个互动的伙伴既从自身知道,它的选择原则是偶然的,也从另一方知道,同样它的行为选择是偶然的.从两个互动的伙伴的视角出发,这个情景是二倍的双重偶然性.因为两个互动的伙伴知道,它们的决定以一种特殊的行为成为可能,但不是必然的,所以也不存在这样的必要性,一个互动的伙伴必须接受一个特定行为方式的建议.所有的参与者能够拒绝一个被期待的行动,并且反对一个建议.总之在一个未来开放的,不能确定的情况下,一个自己选择的反思意识的(也就是双方相互意识的)无能为力,因为它的每个行为依赖于另一方的行为.一个互相调整的行为看上去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如果不是恰恰不可能.164/社会理论卢曼指出,社会的演化(sozialEvolution)采取如下的路线,去削弱或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通过对沟通(Kommenikation)的参与.这个归属于心理系统的直接的和相互影响的不可能性,导致了一个社会的系统的独立建设.这个社会的系统运作在一个"突生"(Emergenz)层面,并且通过沟通建立了社会的秩序.与这种观点相反,即沟通是信息传播的过程,或者两个或多个人之间的直接的通知行为,卢曼指出这样一个沟通的概念:沟通作为复合的单位和独立的社会运作,不是由人,而是仅仅由社会系统制造的.因此可以看出,卢曼的沟通概念已在一个先于语言的层面上使用.沟通由三个不同的选择组成,于是只有它们的组合才构成沟通,并且沟通是一个单位(Einheit).这三个选择是:第一,信息(Information),第二,通知(Mitteilung),第三,理解(Verstehen).每一个组成部分的存在都与其他两个有一个指示的关系,从不能单独存在."信息"是从一个视野中的选择,即什么通过行为,语言或符号的描写表达出来了."通知"是信息的一个"如何"的形式,即信息应当是被通知的.通知是从一个可能的行为方式和表达方式的视野中的选择."理解"是最终这样一种选择,"通知"与"信息"的区分如何从一个可能的视野内观察."理解"本身不是心理的,而是一个社会的过程,也就是说,是跨越一个确定的信息与通知之间区分的纯粹的感觉(Wahrnehmung), 这个区分必须能被观察,也就是通知.只有这三个选择的联结导致沟通作为社会的基础事件,对此这一事件的发生是与现实的时间过程相反的.作为自我生产的社会过程,沟通被因此规定了一个行为或一个表达事件,这一事件并且已经发生.当反作用地涉及一个新的通知事件的时候,一个突生的沟通事件被建立起来.结果是,沟通的单位是不同编制的,也就是说包括两个时刻并且"那个已过去的事件事后作为自己的沟通的事件" (Fuchs,1993:25).这个已发生的连接结果,在涉及已过去的信息通知后指出:一个社会的事件发生了;而且也指出:沟通采用了哪个题目的连接可能和方向,也就是说沟通如何能继续进行.对卢曼来说也就是:"只有反应连接上沟通,人们才能从沟通里看出,什么是作为单位实施的." (Luhmann,1984:212)因为沟通的进行原本以自我关联的方式总是与时间过程相反,因此一个社会理解的连接判定一个已经被观察的事件作为沟通. 沟通循环式的秩序建构包含一个有趣的特征,这个特征对心理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关系来说很重要.对它们相互的关系来说是决定性的,"是那个,尼古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165那个将沟通当作信息对待的,而不是从参与了的心理系统内部视野中取用, 而是通过沟通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作为连接,这个连接自己选择着区别(或者更好地说:这些选择能被更好地观察),而这些区别又能制造出另外的区别.重要的是,信息的沟通式选择,通过它们与通知选择的区分,赢得了它们的连接制造的轮廓"(Fuchs,1993:27f).这里就指出,卢曼与下列的观点保持着距离,即沟通作为人类的日常行为,作为有用途,有目的的仅。

4·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总结&思考题

4·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总结&思考题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4学时)(一)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提出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地,他将科学也划分为五种:天文学,研究天文现象;物理学,研究物理现象;化学,研究化学现象;生物学,研究生物现象;最后,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

前四种科学在他之前已经有了专门研究,成为独立的学问,惟有关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尚未进入实证阶段,成为真正的科学。

孔德把这门科学最初命名为“物理社会学”,后来改名为社会学。

(二)社会秩序论孔德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

他将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划分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社会静力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是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地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的原则。

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是“重建社会秩序”的宏观构想。

它包括两个部分:人性结构和社会性结构。

孔德试图借助对人的本性的解释去了解社会历史,并人性中找到社会秩序的根基,找到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价值原则和道德力量。

孔德认为,宗教缔造社会秩序。

语言、所有制和社会组织(社会劳动分工)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变迁论孔德实证社会学的另一部分内容是社会动力学。

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纵的方面,动态地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

智力发展三阶段的理论是孔德社会动力学的基本内容。

孔德根据他的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度阶段、工业阶段。

智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除此之外死亡、人口、种族、气候、道德价值的精神和政治活动等对社会的进化都有影响作用。

【思考题】1、孔德的科学分类与社会学的关系是什么?2、为什么孔德把社会学分作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3、如何评价孔德在社会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2学时)(一)社会进化论斯宾塞认为宇宙间一切都在进化,上至天体的形成,下至物种、人种的起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领域到人类社会,均受进化规律的支配。

帕森斯社会理论

帕森斯社会理论

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摘要: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美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

他对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各种社会思潮进行了批评、扬弃、吸纳与充实,从而形成一个综合体系。

本文主要对其有关社会理论进行分析归纳。

关键词:帕森斯社会行动结构功能在帕森斯五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其思想学说发生一些变化。

他早期的主要理论倾向是建构关于社会价值如何引导个人行动的志愿行动论,一种唯意识的行动论,后期逐渐关注个人、社会与文化三个系统的整合问题,转向更为宏观的社会系统论。

他还对社会进化做了系统考察,形成了所谓的新进化论观点。

一、社会行动理论帕森斯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以社会学家帕雷托、迪尔凯姆、M.韦伯和经济学家A.马歇尔的学术思想为经验材料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分析。

帕森斯认为,他们对一般社会理论的探讨虽然方法论起点不同,但都趋向意志自主的行动理论。

在此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帕森斯提出了自己的意志论行动理论。

他认为,社会行动最基本的单位是单元行动。

在分析的意义上,单元行动具有如下性质:①有一个行动者,即在各种不同的目标与用以达成目标的手段之间作出选择和决定的主体;②有某种行动目的,也就是引导行动过程所要达到的某一种事情的未来状况;③有一定的行动情境,这样的情境包含两个要素,即行动者能加以控制的手段要素和不能控制的条件要素;④有一定的行动规范取向。

单元行动就是由目的、手段、条件、规范这样一些要素构成的。

每一种行动都涉及主观目的,并构成行动中的意志自主因素。

这种意志自主的努力,使行动情境得以区分为手段与条件。

而规范作为一种主观要素,对行动者的这种努力起着调节作用。

帕森斯认为,单元行动中相互关联的这些性质,构成了各种行动科学的共同参照系。

帕森斯在强调行动者主观选择行动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外在的各种因素对行动者的影响。

行动的情景是以“社会客体”,即追求自身一定目的的其他的个别行动者与集体行动者为其组成要素的。

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整合效用分析

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整合效用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整合效用分析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社会学指导教师:***20050401摘要形成于一卜世纪30、40年代,鼎盛于60年代的功能分析方法论,至今仍是西方社会学方法论的主流。

本文选择了结构功能主义的三个代表人物的整合理论作为研究的起点。

他们的理论主旨都是探讨社会运行过程中整合的实现问题,但每个人的研究角度都不尽相同。

帕森斯的整合理论是从单位行动出发构建他的社会行动系统,这是一个被他精心构造出的巨型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维持自身生存发展功能的必要条件,可以向纵横多向展开的立体式系统。

默顿在帕森斯理论的基础上,把维系社会秩序与稳定作为自己的理论目标,但他另走了一条“中层理论”的道路,即介于抽象研究和经验研究之『E『J的一种理论,提出了一些富有创意和解释力的功能分析概念,进一步开辟了整合思想的研究空间。

卢曼则认为社会系统不是由行动构成的,而是由沟通构成的,他强调社会系统的功能分化形成了对社会系统整合的威胁,要设法降低系统的破坏性倾向,同时也认为系统的功能分化也构成了社会整合的补偿力量。

本研究以结构功能主义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在分析研究理论的多种整合模式的前提下,对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整合研究,通过对西方结构功能主义整合效用的考证,对其实际效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西方结构功能主义虽然对解决中国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但在中国社会现实的应用中也显示出其理论的局限,对这一理论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并不断充实、完善这一理论。

关键词:结构功能;社会整合;整合效用AbstractThestructureandfunctiontheorywhichtookshapeonthe30‘“and40山oflastcentury,andwasingreatprosperityfunctioninthe60‘“isstillthewesternsociologymainstreamofmethodology.Thisstudyselectsthewholerationaltheoryofthreerepresentativefiguresofthestructurefunctionalismasthestartingpointofstudying.Theirtheories’purposesarealltoprobeintotheproblemofimplementationthatiscombinedinthesocialoperationCOUrSe,buttheanglesal'enotallthesalne.Parsonsconstructshissocialactionsystemfromtakingactionfromunit,anditisahugesystemmademeticulously.Thissystemhastheessentialtermsofone’sownsurviveanddevelopment,anditcanlaunchthethree-dimensionaltypesystemverticallyandhorizontally.Mertonregardsthesocialorderandstability’smaintainingashistheorygoalonthebasisofParsons’theory.Buthetakesaroadcalled”middleleveltheory”separately,whichislyingbetweentheabstractresearchandexperiencewhilestudying,puttingforwardsomeconceptionsexplainableandinnovativeandputthecombingresearchspaceofthoughtfurthenLuhmann’sviewpointisthatthesocialsystemisformednotbytheaction,butbythecommunication,andheemphasizesthatitisthesplitupofthesocialsystem’functionthatthreatenedthesocialsystemscombining.Soheadvocatestoreducingthesystematicdestructiontrend,andregardsthesplitupofthesystematicfunction,asthecompensationstrength,whichformsthesocialcombiningatthesametime.Thisresearchregardsstructurefunctionalismasthebasictheoreticalfoundation,maketheanalysisofkindsoftheorymodesastheprerequisiteandhaveacombiningresearchtothepracticalproblemofthesocietyofChinathroughcombiningthetextualcriticismofutilitytothewesternstructurefunctionalism.AlthoughwesternstructurefunctionalismhasimportanttheoryguidancefunctionsinsolvingChina’ssocialcontradiction,butitisalsodemonstratethelimitmionofitstheoryintherealisticapplicationoftheChinesesociety.Soanapplicationcreativelyinpracticetothistheoryisverynecessary,andweCallsubstantiateitandimproveitconstantly.Keywords:StructureandFunctiomSocialCombination:CombiningUtilityII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功能_结构和社会系统_简介卢曼的功能结构系统理论

功能_结构和社会系统_简介卢曼的功能结构系统理论

部 有不 同 的 解 释

传 统的 功 能主 义 代 表 涂

抽 象 问题 而 提 出 的
状况 杂的


尔干

马林 诺斯 基 和 拉 德 克 利 夫 一 布 朗把 功
能看 成 满 足 人类 需要
保 证 具 体 社会系 统 生

从 一 般 意义 上 来 说
,
,
实 际 上 提 出 的是
存 和 服 务 于 某 种 目标 的效能 表 的结 构 功 能 主 义 认 为 程
结 构 功 能 主 义 和 功能结构 主 义 对 功 能 的

,
看 法 大相 径庭


因此
,
在分 析 其体 问题时
,
结 构功 能 主 义 认 为
结 构是 整体 内 单 元
口 皿男翻翻枕会 学 方 法 介 六 法 掩
目口
觉 生 活 的能 力 是 有 限 的
的程 度
,
间 一 组 具 有 稳 定 格式的 关系
,
也就 是 说
群 体 用 什 么方 式 才 能 解 决 整

作 的 积 极 贡 献或 消 极 贡 献 而 言
能 结 构 主 义的 代 表 卢 曼看 来
,
这两种 理论

合问 题
由此 得 出这 样 的结论 照 范围

,
都 把 功 能看作 对现 存结构 的 解 释 模 式 发 生 效能 的模 式 向 模式
有机 体
的 功能 结 构 主 义 则把社 会系 统看 成是 由各 种
社 会 活 动相 互 作用 并 通 过 自己 特 定 的括 动 而
区 别 于 环 境 的 实际 行 动系 统

卢曼和他的“社会系统理论”

卢曼和他的“社会系统理论”

卢曼和他的‎“社会系统理‎论”(报纸稿)丁东红尼可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 n 1927-1998)是当代德国‎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是一位博学‎的、活跃的、入世的学者‎,其研究触角‎遍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宗教学、艺术理论、生态学、科学理论等‎诸多学科领‎域。

他提出的“社会系统理‎论”以其思辨、抽象特点著‎称,同时也体现‎了对于生活‎世界和社会‎问题的深切‎感悟。

这一理论不‎仅引发了社‎会学界的热‎烈讨论,而且受到哲‎学界的广泛‎关注,他曾与哈贝‎马斯就这一‎理论进行过‎争论,并联名出版‎了反映这场‎争论的文集‎《社会的理论‎或社会技术‎——系统研究提‎供了什么?》(1971)。

卢曼最重要‎的著作是《社会诸系统‎》(1984)和《社会的社会‎》(1997),卢曼一生著‎述颇丰,属于当代思‎想家中勤于‎耕耘的多产‎者。

根据他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领域,可以把其著‎作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他‎的基本理论‎著述,以《社会诸系统‎》和《社会的社会‎》为核心,包括《社会的科学‎》、《社会的经济‎》、《社会的艺术‎》、《社会的法律‎》,以及两部手‎稿《社会的政治‎》与《社会的宗教‎》。

《社会诸系统‎——一般性理论‎之纲要》是他整个研‎究的引论,《社会的社会‎》则是卢曼本‎人对自己一‎生研究成果‎的总结,其它几部著‎作是分布在‎几个最重要‎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这一系列著‎作构成了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总体‎轮廓。

第二类著作‎是关于概念‎史的研究,包括一些当‎代社会科学‎最常用的基‎本概念,如:法权、国家、国家至上、个体主义、伦理、道德、文化、自我指涉、作为激情的‎爱、天然或未开‎化,等等。

卢曼在四卷‎本的《社会结构与‎语义学》等著作中对‎于上述概念‎分别作了历‎史语义学的‎考察,虽然没有列‎入总的理论‎体系,但这些博学‎多才的概念‎史研究对于‎前面的抽象‎理论恰恰是‎必要的补充‎。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之探析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之探析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之探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析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揭示其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

帕森斯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科学家之一,他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帕森斯的理论背景、主要观点、理论应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以期对读者深入理解结构功能主义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简要介绍帕森斯的学术背景和理论渊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将详细阐述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系统的概念、功能分化与整合、行动理论等,以揭示其理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接着,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和实践,以证明其理论的实用性和指导价值。

本文将总结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和局限,并探讨其对后世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识到其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二、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核心理论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强调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由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在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功能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四个基本假设,即AGIL模型。

这一模型包括四个功能要求:适应(Adaptation)、目标达成(Goal Attainment)、整合(Integration)和潜在模式维持(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

适应功能指的是社会系统必须有能力从外部环境中获取资源,并通过内部机制将这些资源分配给各个部分,以满足系统的基本需求。

社会系统理论

社会系统理论
一、活动(activities):人员所执行的工作。 二、互动(interactions):人员所执行工作所产生的相互关系。 三、情绪(sentiment)。
赛兹尼克
赛兹尼克运用功能结构分析和系统研究来探讨组织。组织是动态体系经常变迁,需要适应内外的压力,其为 连续演化的过程。组织是个正式系统受到内在社会结构影响,也受制于制度环境的压力。至于各人互动、正式系 统的关系,则是重视正式、非正式组织的各方面的相互作用结果。赛兹尼克使用这种方法从是政府机关和其他大 行组织的实证研究。
三、模式维持(pattern maintenance or latency):一面补充新成员,另一面又以社会化使成员接受系统 的特殊模式。
四、整合(integration):维持系统之中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团结,来确保系统并且对抗外来重大变故。
霍曼斯
霍曼斯使用系统研究法来研究社会团体,并且创设一个社会系统的互依存以交互影响。社会系统有三个因素:
卡斯特
用系统的观点认为组织是开放的社会系统,具备:目标导向(goal-orientation)、社会心理系统(socialpsycho system)、技术系统(technical system)和结构性活动的整合(an integration of structured activities)。另外卡斯特、罗森威指出组织可以从五个相关的次集系统购成:
社会系统理论
德国卢曼的社会学理论
01 代表人物
03 霍曼斯 05 卡斯特
目录
02 基本功能 04 赛兹尼克
社会系统理论是德国卢曼的社会学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批判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的基础上, 将由智利生物学家马图拉纳( Maturana)和瓦芮拉( Valera)首创的关于生命系统自我再生系统理论移植到社会 学中,将“沟通”(而非“人”或者“行动”)看作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认为社会系统是一种在一个封闭循环的 过程中不断地由沟通制造出沟通的自我制造系统,它既具有(操作上的)封闭性、又具有(对于环境的)开放性的特 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曼与帕森斯的系统理论之简要比较首先,帕森斯将“系统”一词视为分析工具(也有论者批评帕森斯有时把分析工具太当真) ,而卢曼则强调“世间存在系统”,坚持系统所具有的经验性而非分析性的地位。

因此,系统在卢曼的理论中就被实体化而拥有其自身之目的,系统无疑会在卢曼的理论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它也为卢曼维护系统之自主逻辑铺平了道路。

批评者于是指出卢曼应铭记分析意义上的系统和经验意义上的系统之区别。

其次,根据亚历山大的看法,帕森斯坚持选择的唯意愿特性,并认为“这类选择的进行应遵照一般的评价标准,我们也因此获得规范”;而卢曼则强调系统作为一种一般性的抽象控制机制的重要性,这种机制是因应与日俱增的难以处理的复杂性和偶连性而生的。

亚历山大认为,这里的关键区别在于,卢曼以牺牲人类自由意志为代价来坚持系统之必要性。

这一批评在某种程度上与利奥塔的批评相一致,后者抨击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是一种恐怖主义,它为实现系统之效率而罔顾弱者之生存。

第三,根据亚历山大的看法,帕森斯试图去克服深植于德国社会理论中的规范与利益、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二元两分。

如此论正确,那么卢曼的努力则是朝向不同的方向,他所致力的是发展出非规范性的科学。

帕森斯用“双重偶连性”这个词语来描述沟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自我和他我的行动选择是偶连的,而且由于社会行动的他人取向,他们也各自知道对方之行动选择是偶连的,在这种情况下,帕森斯认为这种双重偶连性暗含了行动的“规范取向”, 因为如无此规范取向, 则难以想象社会性之可能。

卢曼则以为,双重偶连性并不能推论出规范的存在,处于互动中的意识系统对各自来说都有如黑箱,但从意识系统的互动中茁生出社会系统,社会系统中的沟通以自我指涉的方式不断运转下去。

这里,沟通只提供继续运作的可能性,而无关乎共识与规范,如果达成共识与规范,系统之运作也就无法进行下去。

双重偶连性只是自我指涉系统的一剂催化剂,自我指涉系统要在双重偶连性所提供的种种不可能性和可能性下让沟通持续进行下去。

第四点与第三点紧密相关。

尽管卢曼追随帕森斯,同样将社会秩序问题视为社会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但对“社会秩序如何可能”的看法则大相径庭。

在帕森斯的系统理论中,文化系统之地位举足轻重,通过制度化和内化决定性地影响了社会系统和人格系统。

当其将控制论引入系统理论时,更是将文化系统置于最高的地位。

帕森斯认为,社会基于一些普适性的文化价值,如他所提出的四对模式变量,这些不同的模式变量也相应地可以界定不同的社会。

概言之,社会秩序之所以可能,一套共享的文化价值的整合作用是重要原因。

卢曼对以共识来解释社会秩序的观念很不以为然,因为在一个无中心的社会中,在一个彻底功能分化的社会中,没有哪个系统可以宣称是最基本的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没有哪一系统的符码可以被认为是元符码而放诸任一系统而皆准。

现代社会作为功能分化社会只能是差异的共存,谁也不能取代谁,诸系统之间只以一种结构耦合的方式发生关联。

卢曼评论说,相比以往,诸系统拥有了更多的独立性,因为它们的运作是自主的,与此同时,它们又拥有了更多的相互依赖性,因为惟有其他系统充分地良好地运转下去,该系统才可运转下去。

这样,如社会诸系统间之差异共存可维系下去,则社会之运转也得以存在。

因此,这里的进一步问题是社会系统如何能持续运转下去。

在此,系统的结构是作为期待结构出现的,也就是说系统的结构把双重偶连性下的无限多种可能性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它把一些较不可能发生的衔接可能排除在外了。

同样的,每个系统拥有它所谓的符码,这种符码总是以二元两分的差异出现,比如经济系统是支付/不支付,科学系统是真/不真,等等。

符码是系统的运作和观察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类似于固定值的东西,因此系统的运作总是按照这一符码进行。

这些就使得沟通的可能性实现了从较低的或然性走向较高的或然性,这也是对偶连性下“社会如何可能”的回答。

概言之,卢曼用自我指涉系统取代了文化价值共识,来回应“社会秩序如何可能”的问题。

社会系统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与个人对卢曼来说,由于现代功能分化社会之形成,无论政治或经济系统都无法占据中心位置。

我们应从多元系统并存这一事实出发来理解社会,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无中心的社会,任一系统都无法取代任一其他系统。

社会即为差异,或者说差异所组成的一体。

每个系统都有它自身对社会的观察视角,所以我们对现代社会之一体性无法达成共识。

这种功能分化视角以及前述范式转换,让我们可以重新审视社会概念以及个体与社会之关系的问题,它也同样影响到我们对实质问题的分析。

概括来说,卢曼的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挑战了传统的对社会的认识:1) 社会是由系统(更确切地说,沟通) 而非个体所组成的,个体属于社会的环境;2) 社会是由差异组成的一体而非基于共识的整合一体;3) 社会不应以地理边界来区分和界定,社会不是一个由区域社会所构成的全球体系,而是一个由系统构成的世界社会,其内部边界是诸系统之运作所形成的边界,其外部边界则是社会与环境(如自然环境以及人) 的边界, 这些边界都是由沟通的不断运作来维持的。

从社会系统理论的视角来看,对社会的分析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子系统与更大之系统的关系(功能) ,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子系统与其自身之关系。

如前所述,卢曼的社会概念是反人本主义的。

个体是由意识系统和有机体系统所组成,因此个体不是在社会之中,而是属于它的环境。

我们也很难发现诸如能动性一类的词语,后者在吉登斯的著作中则是更为重要的。

吉登斯同样意识到去主体化的召唤, 但他拒绝把主体化约为“空洞的符号世界”,而是把它与实践意识、言说意识以及无意识联系起来。

与之不同,卢曼显然是受到后结构主义对符号之关注的启发,但他借鉴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而免于单向度化的困境。

如前述,卢曼的方法是严格把意识系统和社会系统区分开来。

意识并不能够进入沟通,而只能刺激它,反之亦然。

有趣的是,语言在伯格和拉克曼那里是作为主观与客观、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媒介,而在卢曼这里则是服务于沟通(社会系统) 和意识(意识系统) 之间的结构耦合。

语言于是把沟通和意识,进而是把社会和个体,区分开来了。

另外,尤其需注意的是,将意识系统和社会系统区分开来的意涵同时也在于,个体没有规范性地整合入社会中,个体之间也并不共享任何共识。

至此,卢曼笔下的个体形象似乎是高度原子化的;而且,由于功能分化的存在,所有个体都同时生活在不同的子系统中。

所以,我们再也不能将人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心理和有机体的整体单元”,用卢曼不无尖刻的话说,这种人只能在精神病院的疗养院才能找到。

另外,卢曼也同样将“个体”去道德化。

有些学者认为,卢曼视野中的“人”类似于“角色” ,因为“人”之实质内容在于其在不同的子系统中所被标识和事后给定的功能。

这种功能是没有什么道德内涵的,亚历山大也评论道:“对卢曼来说,人们主要是经验主义的;而帕森斯笔下的人们则是情感动物,但他们也是会思考的道德人,他们拥有理性和复杂判断的能力。

这便是胡塞尔式心理学与新康德式自由主义之间的区别”。

卢曼的反人本主义的社会和个体概念并不会让社会与个体之关系变得毫不相关,相反,卢曼相信社会系统理论可以对此提供更好的解释。

在有关社会与个体关系的议题中,现代社会对个体性的追求和个体化过程格外引人注目。

随着功能分化过程的发展,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分离(或说意识系统和社会系统之分离) 变得格外清楚。

人们的姓名、身体和社会地位都无法定义个体,因此,个体就有一种不安全感,而他也往往不断地反求诸己以获确认。

个体将依赖个体性来作为衡量世间万物的尺度。

这种局面要求个体以其自身为观察之目标,来观察他如何观察他自己以及他人。

这种对观察之观察,可称为二阶观察,而卢曼也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个体就是具有二阶观察能力的个体。

伯格曾经指出现代心灵变得更为幽深复杂,这一观察与卢曼之分析是一致的。

这里的微妙之处在于,当个体反观自身的时候,其背后的动力机制不是说我属于哪个系统,而是我不属于哪个系统。

当代的个体经常会被激发去诠释他们与其他系统之差异。

这种不断进行的反思会强化差异,而差异又会激发反思。

由于这种差异感的普遍化,个体始终处于一种缺失之中,他们又会因此去寻求同一性。

于是,差异与同一性不仅是种对立的描述,更存在逻辑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无论是差异的强化还是对同一性的寻求,都是个体化过程当中自然出现的议题。

放在个体化过程的视野下,我们更容易理解当代社会对浪漫之爱的狂热追求。

但是,我们不应把浪漫之爱视为对个体化状况的一种矫治,这种观点似乎是贝克说爱情已变成当代个体之宗教所要表达的。

卢曼强调说,亲密关系是一种相互渗透的模式,这里的意思是“恋人之间承认各自拥有其自身世界的权利,而避免将所有一切整合变成一整体”。

于是,卢曼的爱情观里就没有什么主体间性来克服个体的孤立性,个体各自的意识系统终究不会因为爱情而与其他的意识系统整合为一。

卢曼视野中现代个体的原子化特征在此就再明显不过了。

然而,卢曼认为将现代社会定义为非人化的大众社会是不恰当的,因为现代社会“为非人化的关系和更强烈的人格化关系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所谓的非人化过程实际给予个体以更多的自由。

现代人的心理困境不是缺乏选择,而是拥有太多选择以致无所适从而处于迷失之中,由此我们决不能将这一处境描述为“非人化的”。

于是,卢曼并不会怀着浪漫的感伤怀旧情怀或者悲愤的批判基调来评判个体化过程,他觉得那是大可不必的,他的总体格调只是冷静地观察这个众声喧哗的个体化议题。

卢曼的社会整合观卢曼认为个人的社会整合是功能分化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他反对经典社会学以“精神空虚”来研究个人的社会整合问题的传统,而认为应该从个人对于功能次系统的期望和“要求”出发,以“纳入/排斥”为基本区分来研究这一问题。

其中,“纳入”是指个人加入到功能次系统的观众中来,而“排斥”则指个人没有参与功能次系统为其观众提供的绩效。

卢曼的社会整合观大致可以总结为三点:(1)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会导致要求的个人主义,并进一步造成“要求的通货膨胀”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功能分化:一旦社会的某个功能次系统围绕着某一功能分化完毕,在该系统内部,就再也找不到任何阻止最好地履行这一功能的理由了;是系统自身在不停地激励着个人对次系统不断地优化自己的绩效提出希望和要求而为了满足个人无止境的要求,系统就须不停地超负荷地满足这些要求。

这样,为了满足个人的社会整合,就可能危及到社会的系统整合;(2)在社会不平等已经存在的情况下,个人之间的攀比会形成“要求的螺旋”。

为了避免由于分配冲突而导致社会失衡,就必须选择“通过增长来缓解冲突”的策略来追求双赢游戏的出现。

但很明显,由于增长通常是有极限的,为了满足个人的社会整合,就可能危及到社会的生态整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