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状突骨折临床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髁状突骨折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4-05-13T13:10:23.0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1期供稿作者:管宏伟张占利[导读] 耳前切口、颌下切口、口内切口以及颌后切口都被应用于髁突骨折的手术治疗。

管宏伟张占利(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264200)

【摘要】目的探讨髁状突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以来收治的髁状突骨折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法复位后,用牙弓夹板做单颌固定,并辅助头帽颏兜制动4~6周即可。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临床特点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1-0091-02 下颌髁突颈是下颌骨最薄弱的部位。髁突颈骨折多因间接暴力所致,并通过力的传导造成髁突骨折。选取2010年收治的髁状突骨折患者60例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0以来收治的髁状突骨折患者6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1.5~21岁,平均年龄13岁。其中单侧髁状突骨折49例,双侧11例。致伤因素跌伤25例,坠落伤12例,交通伤19例,暴力伤3例 ,撞击伤1例。

1.2临床特点

髁状突颈部骨折是局部的直接外力及下颌骨颏部、体部的间接外力是造成髁状突颈部骨折的常见原因。一侧骨折,局部肿胀、疼痛、张闭口受限,以小拇指置外耳道耳屏后方触诊,嘱病人作张闭口动作,可显示关节窝空虚,髁状突运动消失。受翼外肌的牵引,髁状突连同部分关节结构一同向前向内方向移动,超越关节结节前方[1]。双侧骨折,由于下颌骨升支垂直距离缩短,升颌肌群的作用,使下颌骨向前上移位,出现双侧后牙早接触,前牙开牙合。

2 治疗

2.1保守治疗多采用颌间结扎,但固定时间应在3周以内,以防止关节强直的发生。移位不明显者,可采用颌间结扎固定,注意恢复牙合关系。后牙早接触,前牙开牙合者,可在患侧磨牙区垫以3mm左右的橡皮垫,再加以颌间结扎弹性牵引固定,旨在增加垂直距离,使骨断端对位。

2.2 手术治疗

目前,耳前切口、颌下切口、口内切口以及颌后切口都被应用于髁突骨折的手术治疗。耳前切口适合于髁突高位骨折,但对于髁突低位骨折,特别是位于乙状切迹以下者,入路位置太高,有时不得不加用下颌下切口。颌下切口对于髁突低位骨折包括下颌体部骨折以及下颌角区域的骨折能够很好的暴露而且操作空间充分,但是这种切口对于升支骨折以及髁突中、高位骨折,由于位置较低其暴露和可供操作的空间就大受限制。而口内切口虽有无面部瘢痕以及面神经损伤率低等优点,但是其适应证严格,器械要求高,仅适用于髁突基底部骨折;而且此手术入路操作空间十分受限[2]。颌后切口相对于上述切口来说更受多数外科医生的青睐,它具有以下优点:距离髁突更近,瘢痕不明显,能较好的暴露骨折断端以及下颌升支后缘;但是该方法易增加面神经的损伤及涎瘘的发生率。通过我们的研究,采用改良的颌后切口无需进入腮腺组织,因此操作简单,大大节省了手术时间,减轻了对神经的损伤。

手术中固定材料多选择微型钛板、可吸收固定材料、拉力螺钉等。微型钛板多用于成人髁突骨折,且骨折线两端有足够的骨量以放置钛板及钛钉。可吸收固定材料多应用于儿童髁突骨折的治疗,可避免术后远期固定材料对下颌骨生长的限制和影响。拉力螺钉应用范围比较局限,Santler认为仅适用于骨折线与钉道方向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情况。术后大多采取颌间牵引保持或者引导下颌至受伤前咬合关系,时间大约术后一周,直到咬合关系比较稳定,去除牵引后行早期功能训练,包括主动功能训练和被动功能训练,四个方向(大张口,前伸,左右侧方运动)。牙弓夹板在术后保持四周左右。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对颞下颌关节结构与生长发育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化的辅助诊断技术如颌骨X线技术,CT扫描,MRI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坚固内固定(ORIF)技术在颌面部的应用,对儿童髁突骨折的非手术治疗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成人髁突骨折分类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上目前意见分歧仍然没有统一。无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都存在颌干扰、下颌偏斜、开口型改变、慢性疼痛,骨关节炎,甚至关节强直等并发症。

髁突作为儿童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中心,具有巨大的生长潜力。髁突骨折造成下颌骨生长发育中心或者关节盘的损伤导致关节粘连、颞下颌关节强直、伤侧下颌骨的生长发育障碍造成下颌骨升支变短,这些均会导致儿童颌面部的畸形。由于儿童髁突的生长潜力和改建能力,若在骨折后得到即使正确的引导和功能训练,刺激生长发育中心,使得其改建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往往可以使儿童髁突骨折在新的位置形成新的髁突。因此儿童髁突骨折更适合行保守性治疗,尤其是高位囊内骨折[3]。国内外许多报道反映保守治疗儿童髁突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般通过3~4周的颌间固定弹性牵引,使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并配合理疗,软食,张几功能训练。保守治疗很少导致严重的下颌生长发育紊乱,即使是有倾斜、错位,骨折块也能随着髁突和咀嚼系统的改建而改建。对于严重脱位,骨折片游离以及面中部多发性骨折需要下颌骨引导骨折复位的病例,则选择手术治疗。

虽然成人髁突骨折的改建仅仅是功能上的调节,改建能力较儿童大为下降,较儿童更需要行手术开放复位以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但是髁突骨折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尚无定论,对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的选择仍存在很大的争议[4]。持保守治疗观点认为没有准确的复位也能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针对不同的类型的髁状突骨折可以相应地采取手术治疗或者保守治疗,只要选择得当,两种方法均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锡泽,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45

[2]林野.下颌骨骨折的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35(1):85-86

[3]刘彦普,周树夏,斯方杰,等.下颌骨骨折加压与非加压内固定的评价[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18(3):201-203.

[4]王文明,李新然,刘艳丽.儿童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河南中医学学刊,2001,16(4) :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