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古典的同心之道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友谊观念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友谊观念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友谊观念友谊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情感纽带,中国古代文学中也表达了丰富而深厚的友谊观念。

这些观念不仅贯穿在诗词歌赋之中,也体现在小说和传记等不同文学形式中。

古人对友谊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友谊观念强调忠诚和义气。

在《水浒传》中,宋江与好友杨志结拜为兄弟,他们以义气相连,甚至在遇到生死考验时也坚守着彼此的信仰。

宋江载誉回归时,和好友们一起组成了忠义堂,借此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友谊也是一种忠诚和义气的体现。

他们不顾家族的冷漠和斗争,只为彼此间的亲近和相互的支持。

其次,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友谊观念与修身养性密不可分。

儒家思想在古代文化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塑造了古人理解友谊的维度。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并且友谊被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了孔子与五个好友的对话,展示了友谊在修身养性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种友谊观念中,朋友之间要相互体谅,共同修养,共同追求道德和智慧。

另外,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友谊观念也强调情感的深厚和细腻。

在唐代的诗词中,友情常被表达为情感的交流和依存。

杜甫的《月夜忆友人》中写到了与友人的相聚和离别之情,展示了友谊中的深沉与执着。

李白的《将进酒》中也表达了无拘无束、志同道合的友谊态度。

这些诗词揭示了友谊关系中的真挚和亲密。

友谊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还表达为评价和赞许的对象。

《史记》中的《陈杂志》提到:“友者诚则吉。

”这句话意味着友情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能够带来吉祥和幸福。

在《古文观止》中的《齐梁列传》中,对友情的描写更加丰富和具体,赞扬了齐梁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

在这些文章中,友谊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也是国家、民族之间的情感的体现。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友谊观念丰富而多样。

它涵盖了忠诚和义气、修身养性、情感的深厚和细腻等方面。

友谊被认为是一种宝贵的情感,并在古代文学中被予以高度的赞扬和推崇。

同理心在中国古籍中的表述

同理心在中国古籍中的表述

同理心在中国古籍中的表述1.引言1.1 概述在中国古籍中,同理心被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它在古代儒家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同理心,或称为“怜悯之心”、“体谅之心”,是指人们能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情感状态,进而产生共鸣和同情。

它强调个体间的情感共通性和彼此间的关怀与关爱,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作用。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哲学重视德行养成与修养,古籍中早就有关于培养同理心的方法论。

这些方法旨在引导个体以温和善待的态度对待他人,使其能够在面临冲突和困难时保持冷静与理智。

在孔子的经典著作《论语》中,他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以自己的体验感受他人的痛苦和困境,从而使自己更加关注他人的需求与感受。

而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则论述了“兼爱”、“化世”等思想,主张通过广泛的同理心培养,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目的。

同理心在中国古籍中的表述多种多样,不仅能够在人际关系中发挥作用,还对于个体的自我修养和境界提升有积极影响。

通过阅读中国古籍中关于同理心的篇章,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智慧和道德观念的内涵,从而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本文将会逐一探讨古籍中同理心的概念、培养方法,以及同理心在中国古籍中的重要性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通过深入挖掘古籍中关于同理心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启迪,以促进当代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在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主要内容按照章节进行梳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线和逻辑。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同理心在中国古籍中的表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通过引言,读者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中国古籍中同理心的概念及其在古籍中的表述。

首先,可以介绍同理心的基本概念和含义,解释同理心在古籍中的重要性。

同行同心同德的古语

同行同心同德的古语

同行同心同德的古语
古语中常常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哲理,它们不仅代表着历史的积淀,更能引导我们在生活中保持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其中,“同行同心同德”这句古语,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在共同事业中所应具备的素质。

“同行”意味着共同走在一条道路上,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许多同行者。

大家虽然背景不同、经历不同,但是只要有共同的目标,就应该保持同行的心态。

这就需要我们相互尊重,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而是携手协作,共同进步。

“同心”强调的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但是当大家团结一心,共同为某个目标努力时,我们的力量将会得到最大的发挥。

同心就是要消除个人的私利和利己主义,将个人利益融入到整体利益当中,达到团队的和谐和稳定。

“同德”则是强调道德的约束和要求。

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正直、诚信、宽容等。

只有找准了道
德的方向,我们才能在团队中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共同创造出良好的工作与学习环境。

“同行同心同德”的古语,不仅适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适用于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需要人们保持这种共同的心态和价值观。

只有同行同心同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古语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是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着同行同心同德的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中迈出坚实的步伐,也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团结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结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结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团队合作精神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团结精神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强大的力量之源。

而团队合作是团结精神的重要体现,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团结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并剖析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应用与意义。

一、合作与团结的传统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和谐、邻里友爱、社会和睦的价值观。

团结合作是这些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家庭中,亲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形成了紧密的团结。

在邻里之间,也流传着"邻里如亲人"的观念,人们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

在社会层面上,中国人传承着"和为贵"的价值观念,鼓励人们团结合作,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二、团队合作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应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团队合作的典故与故事。

例如《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齐心协力,共同抵抗外敌,展示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还有《孟子》中讲述的滕文公之盟,各国诸侯齐心协力,共同保卫国家安全。

这些古代故事都强调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三、团队合作在现代中国的实践与意义团队合作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重要地位,也在现代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离不开亿万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

无论是在经济建设中,还是在科技研发中,团队合作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中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使中国走向了世界舞台中心,也让中国拥有了强大的凝聚力。

团队合作在现代中国社会中不仅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也在社会服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抗击灾害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通过团结合作,共同渡过了许多灾难。

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团队的发展也更加证明了中国社会中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合作不仅可以增强工作效率,还可以凝聚人心,带来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略论中国美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略论中国美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略论中国美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作为一种艺术母体,体现在文化艺术的诸多方面。

天、地、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人类作为连接天地的关键,需要有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之心,才能切实感悟到“天人合一”的精华所在。

古往今来,人们都怀着这种赤诚之心,去践行着“天人合一” 思想。

一、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天人合一美学在西方是一门自成体系的学科,由一系列美学观点和看法组成。

而就中国古典美学来说,却没有条理清晰的代表人物和具体观点,因为先人对于美学的感知,都零散地存在于他们作品的字里行间。

毫无疑问的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把天、地、人并立起来,并把人放在中心地位,这足以证明人的地位之重要。

人的价值在于上承天、下接地,以一种顶天立地的身姿屹立于天地之间。

“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的亲善和谐,强调以自我对世界的感悟来寻求自然之道,做到自然与人能和谐相处。

“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是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士子身体力行的处事原则,自然影响了文化艺术的诸多领域。

二、“天人合一”思想在各方面的体现(一)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大抵所有的士子都是怀有经世济国的雄心,想要建功立业。

但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常常不如他们所愿,所以很多仁人志士在见证了官场人情和世间百态后,最终选择回归自然山水。

他们不在乎世俗的评价标准,而是以一颗赤子之心,徜徉于山水间,与天地齐一。

这样,他们开阔了自我的眼界,用豪迈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生死和自我的得失,形成一种逍遥处世的人生观。

(二)处世态度方面相对于天空、大海、荒漠这些大自然的奇观来说,人类渺小如尘埃。

但是,我们的心灵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自由地穿梭在宇宙的任何一处角落。

只要心里装着整个世界,我们便可以与天地融为一体。

只要有“诗意的生活”的态度,我们就能超越自我,摆脱生活的枷锁,成为真正自由的人。

(三)古代建筑方面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也暗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传统文化的精髓

传统文化的精髓

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长期形成的、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流传并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习俗礼仪、艺术表达等综合体系。

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更是传承和延续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环节。

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价值观,其中蕴含着精髓,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1. 仁爱之道在传统文化中,仁爱被认为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仁爱对应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和社会底层群体的互助关系。

仁者爱人、爱人者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中国社会中的亲情是血脉相通、家庭团结的表现,友情是诚信、忠诚与信任的基石,爱情是彼此关怀、支持与激励的源泉,而社会底层群体之间的互助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

2. 和谐共生和谐共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

传统文化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追求共同发展与繁荣。

传统文化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思想,提倡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环境,为后代子孙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同时,传统文化也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崇尚公平正义、尊重他人和谐共处,通过互相包容、互助合作来推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3.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强调人的行为要符合道德标准,做到适度、均衡。

中庸即处于两个极端之间,追求平衡、避免偏见、极端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在对待事物和人际关系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告诉人们在做事、做人时,要把握好度,做到均衡。

4. 尊老敬老尊老敬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者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支柱,他们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同时凭借对社会的贡献而获得尊重和敬仰。

尊老敬老不仅体现在言语和行为上的礼仪,更体现在尊重老人的决策和关怀。

尊老敬老既是对个体老人的尊重和感恩,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和发扬。

5. 知行合一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的思想,即在知识与实践之间达到统一。

知与行相辅相成,知识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知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

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

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1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系辞上》2.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3.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5.君子和而不流。

(流:盲从)——《礼记·中庸》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8.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淮南子·兵略训》9.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10.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林逋《省心录》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1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庄子·山木》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2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的`33章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第44章: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第58章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64章5、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

——《管子·形势解》6、三思而后行。

——《论语·公冶长》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

(后句)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1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同心一力的典故

同心一力的典故

同心一力的典故
同心的解释1∶思想或认识一致同心同德2∶共一中心或核心同心圆同心度3∶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神佛原有同心4∶志同道合;情投意合昔时同心人,今日两离分。

一力的解释1.协力;合力。

韩非子·功名:“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戴之,故安。

”新唐书·吐蕃传上:“但上下一力,议事自下,因人所利而行,是能久而彊也。

”2.一把气力。

指一人之力。

清刘向新序·刺奢:“闻大王将起中天臺,臣愿加一力。

”3.尽力;竭力。

宋周密齐东野语·谢惠国坐亡:“使臣至是一力回护,幸而免焉。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张生,你若端的不曾做女婿呵,我去夫人根前一力保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十二个核心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十二个核心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十二个核心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博大的精神内涵,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十二个核心理念。

第一、天人合一。

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

中华民族一直抱持着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人作为众多生命体中的一员,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

第二、仁爱。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重视和倡导仁爱之道。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仁爱是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关爱他人的道德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第三、孝敬。

孝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理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中华民族历来强调孝敬父母和敬老尊贤的观念,孝敬不仅是对父母的孝敬,更体现了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

第四、礼仪。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注重礼仪,认为礼仪是维护社会秩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人们通过遵守礼仪规范,使得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秩序得以维持。

第五、忠诚。

忠诚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代表了中华民族崇高的道德追求。

忠诚是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家庭和事业不渝的奉献精神,是民族团结和和谐社会的基石。

第六、廉洁。

廉洁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代表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

中华民族一直强调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秉持真实、正直和公正的原则。

第七、孟子的“性善论”。

中华传统文化中,孟子的“性善论”被广泛认同。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启发,就能够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

第八、儒家传统。

儒家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主张以仁爱为核心,强调文化修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倡导“仁者爱人、孝悌忠信、正己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美德。

第九、佛家思想。

佛家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有重要地位,佛家强调悲悯众生、舍己为人,推崇“克己复礼、开悟救度”的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十二个核心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十二个核心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十二个核心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结晶,它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瑰宝,对于今天的我们仍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十二个核心理念包括:仁爱、和谐、中庸、诚信、礼仪、廉洁、忠诚、孝道、诗情画意、儒雅、天人合一和天道。

首先,仁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仁者爱人,尊重他人,关怀他人,以仁爱之心行善积德,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品质之一。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仁爱是做人的根基,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

其次,和谐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

和谐即和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种内在的品质,是指相互间心灵沟通所达到的共同认知和目标。

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价值观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

中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核心理念。

在中华文化中,中庸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庸,指的是既不偏不倚,处于平衡状态的道德准则,是治国理政的行为准则。

诚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核心理念,也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

诚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文明表现,是一种道德准则。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诚信是一种重要的品德,是一种最基本的美德。

礼仪,又叫作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核心理念。

在中华文化中,礼仪指的是一种行为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

在中华文化中,礼仪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

廉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核心理念。

在中华文化中,廉洁是一种道德准则,是一种为官清正的品质。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廉洁是一种最基本的美德,也是一种伦理准则。

忠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核心理念。

在中华文化中,忠诚是一种重要的品质,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忠诚是一种最基本的美德,也是一种道德准则。

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核心理念。

在中华文化中,孝道是一种重要的品质,是一种道德准则。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孝道是一种最基本的美德,也是一种伦理准则。

诗情画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核心理念。

同心圆里的传统文化

同心圆里的传统文化

同心圆里的传统文化
同心圆里的传统文化是指在同一理念、信仰、价值观的共同体中,进行弘扬、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同心圆里指的是大家围绕一个中心点,保持着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形成一种团结、和谐的局面。

同心圆里的传统文化,是人们在共同理念中的文化认同和遵循,是社会生存、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证。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源。

在不断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从未消失,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和传承。

同心圆的理念则强调“共同”的观念,也就是说,要大家团结合作,发扬传统文化,使其在当代社会发挥作用。

同心圆中的传统文化,包括诗词、书法、绘画、戏曲、武术、音乐、茶道、道德伦理等方面。

它们不但具备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具有道德教育、文化传承、知识传授等多重功能。

传统文化已深度融入人民日常生活中,成为“生命的力量”和“心灵的净化剂”。

同心圆里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文化遗产的继承,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

通过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的展示、传承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和特色,让更多的人走进同心圆,让传统文化更具实效性和创新性。

略论中国古典的同心之道

略论中国古典的同心之道

略论中国古典的同心之道作者:姚中秋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第07期摘要中国自始就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政治与文明共同体。

充分利用分散在成员手中的资源,统合其力量,是国家治理之核心问题。

古代圣贤很早就提出“同心同德”之原则,中国治理之道的主流立足于人心。

一旦承认人心,则自然会有反物质主义的政治哲学,包括同心之道。

邦国成员之权利和利益处于“和”的状态,则每个人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邦国处于繁荣状态;而且面对任何外部威胁,可以迅速动员强大的自卫力量。

关键词同心治理太和邦国由相当数量的成员组成,尤其是中国,自始就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政治与文明共同体。

资源和力量在成员手中,邦国之繁荣取决于这些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邦国的整体力量由成员之力量统合而成。

由此,充分利用分散在成员身上、手中的资源,统合其力量,即构成邦国治理之核心问题。

古代圣贤很早提出“同心同德”之原则,今日仍不断被人提及。

然而,圣贤所谓“同心”,究为何意?“同心”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如何才能达到真正的“同心”?同心是否存在歧途?本文将引述正经、正史之若干章节,探讨中国古典的同心之道,一言以蔽之,就是“和”。

同心的反面:同力“同心”一词中,“同”是动词,“心”是“同”之对象。

确认这一点,对于理解同心之道,至关重要。

人有心、身之分,心即精神,身即肉体。

《孟子·离娄下篇》:“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这个“几希”是什么?《尚书·泰誓上篇》:“惟天地,万物之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人之异于禽兽者,就在于人禀有天地之“灵”,它寄存于“心”。

惟人有心,心是人之为人的标志。

人心可以相互感动,可以思考。

人正是依靠心的情感与理智能力,而在这个世界上享有高贵的地位。

但是,古往今来,总会有思想者、政治家忽略这一点,不是去“同心”,而是同人之“体”。

秦的立国精神就是如此。

《史记·秦本纪》记载:戎王使由余于秦。

由余,其先晋人也,亡入戎,能晋言。

中国经典友谊观

中国经典友谊观

中国经典友谊观中国经典友谊观友谊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带给我们欢笑、支持和温暖。

友谊不仅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纽带,也是心灵的滋养和成长的催化剂。

中国文化中的友谊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其价值观在不同的文学作品和哲学思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中,友谊常被赞颂和探讨。

例如《孟子》中的“三友”理论,强调了朋友之间的忠诚、信任和奉献。

孟子认为真正的友谊应该是相互关心、扶持和鼓励的,朋友之间应该心心相印、情同手足。

这种友谊观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一种珍贵的思想财富。

在中国文化中,友谊始终被视为乐于助人、奉献和守信用的重要价值观。

中国古代常有“以诚待人,以信为重”的教导,这也成为了中国人对待友谊的基本态度。

友谊需要双方的真诚和信任,只有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上,友谊才能够更加坚固和持久。

中国的友谊观还强调了共同目标、相互帮助和共同成长的重要性。

古代文人雅士常常以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来形容友谊。

友谊不仅在激励人们不懈追求共同目标的道路上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能够给予人们支持和鼓励。

在中国文化中,友谊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财富,应该与朋友共同分享和珍惜。

回顾中国经典友谊观,我们可以看到友谊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友谊是一种珍贵的情感纽带,它超越了亲属关系和社会地位的局限,给人们带来了真挚的情感和人生的价值。

在中国文化中,友谊被赋予了高尚的道德和美好的期望,它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去维系和珍惜。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深体会到了友谊的力量和重要性。

友谊是我人生中的一宝,我与我的朋友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通过友谊,我学会了理解、宽容和分享,也得到了支持、鼓励和启发。

我坚信,只有拥有真挚、深厚的友谊,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生活和发展。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珍视和培养友谊,并将友谊的价值观传承下去。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成为朋友们可以依靠和信任的人,为他们带来快乐和帮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下为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下为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原句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是孔子在参加鲁国蜡祭仪式后向学生子路讲述的上古大同世界的景象。

他感慨与之相比,春秋时期的祭祀礼仪徒有形式,而失去了“大道”的实质,人心不公。

“大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道统,是人认识到事物对立又统一的自然规律,明了天地万物本来为一体关系的真相,所以胸怀对待任何事物都像对待自己一样的同理心,也就是“公心”。

此大道流行于上古三皇、中古夏商周三代圣贤治国理政的时代。

古圣先贤立身行道,为先民谋幸福而无私奉献。

在圣贤榜样带动下,先民在生活、劳动中同样“为公”不为私,“公”即“共”,大家都以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共享、共治,各路贤达于群众中推举出来治理社会事务,最终实现大同世界。

《尚书》记载,上古时期的尧帝遵循古人流传的天地之道、大公之德,凭借钦敬贤人、明察下情、推举适当、道德纯备四种品质教化先民,实现了天下安定。

他诚信、恭谨、克己、礼让,美好的德行传播到四方以外,以至充塞于天地之间,成为上上下下的楷模。

他首先修身以彰显本性美善,上能孝养高、曾、祖、父,下能亲爱子、孙、曾、玄,使得九族亲睦、家族整齐;进而根据国家官员职位的需要分别选任贤才,让有德有才之人都得到任用,所以百官尽职尽责、国家大治。

国家内部治理有序、人才济济,在接待外宾、出使各国等方面就获得众多外族部落的拥戴,所以四方邦国有无互通、关系和顺。

天下众人因此受到尧帝的恩惠,像崇敬日月一般尊重他的美德,自发地向他学习,民众的修养与德行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最终实现了唐虞时代风俗大和的大同景象。

心有千千结—中国的同心结文化

心有千千结—中国的同心结文化

心有千千结——中国的同心结文化心有千千结--中国的同心结文化中国结渊源久远,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史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唐朝的铜镜图案中,绘有口含绳结的飞鸟,寓意永结秦晋之好。

通过几千年时刻,绳早已不是记事的工具,它从有效绳结技艺演变成为今天精致的艺术品。

绳结在中国古代生活中的应用相当普遍。

最先的衣服没有今天的纽扣、拉链等,系衣服多借助衣带打结之法。

中国人一贯有佩带饰物的适应,饰物大体上都*穿绳打结系在衣服上。

前人有将印鉴佩挂在身上的适应,因此流传下来的汉印都带有印纽。

而古代铜镜反面中央都铸有镜纽,能够系绳以便于手持。

前人喜爱用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结来表达相爱的情愫,并美其名曰:“同心结”。

中国结,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聪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

它是人类世代繁衍的隐喻。

它是数学隐秘的游戏呈现。

它有着复杂曼妙的曲线,却能够还原成最单纯的二维线条。

它有着飘逸雅致的韵味,出自于太初人类生活的大体工具。

人们常常讨论的结绳记事,事实上是“结”在人类进展史上曾有过的另一重要作用。

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

”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可见在远古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给予了“契”和“约”的法律表意功能,同时还有记载历史事件的作用,“结”因此备受人们的尊重。

斗转星移,数千年弹指一挥间,人类的记事方式已经历了绳与甲骨、笔与纸、铅与火、光与电的洗礼。

现在,在笔记本电脑的方寸之间,轻触键盘,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能够够尽在眼前。

小小彩绳早已不是人们记事的工具,但当它被打成各式结绳时,却复活了一个个古老而漂亮的传奇。

宋朝词人张先写过“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形容失恋后的女孩家想念故人、心事纠结的状态。

在古典文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人类的情感有何等丰硕嗖剩敖帷本陀卸嗝辞П渫蚧?“结”在漫长的演变进程中,被多愁善感的人们给予了各类情感愿望。

同心协力的古代例子

同心协力的古代例子

同心协力的古代例子
在古代,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展示了人们同心协力的力量。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1. 万里长城的修建: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它是为了保护中国免受外族侵略而修建的。

修建长城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涉及到许多技术困难和自然条件的挑战。

然而,古代中国人民通过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克服了困难,并最终建成了这座伟大的工程。

2. 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奇迹之一。

建造金字塔需要大量劳工和工程师的参与,以及大量的资源。

古埃及人民通过积极的合作和协调,共同努力,完成了这些庞大的建筑项目。

他们利用了当时的技术和工具,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成就。

3. 古希腊的奥运会:古希腊的奥运会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体育盛会之一。

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奥运会吸引了来自不同城邦的运动员和观众。

这项盛会不仅促进了同各地域人民的交流和合作,也展示了古希腊人的团结和协作精神。

这些古代例子表明,当人们同心协力时,他们能够克服困难,实现伟大的目标。

无论是建筑壮丽的工程,还是举办盛大的活动,团结和协作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这些例子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团结合作的力量和无限可能性。

同心同德的典故

同心同德的典故

同心同德的典故同心同德:指为同一个心愿,同一目的而努力。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同心同德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同心同德的典故:商纣王宠信妲己,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谁要敢反对他,就会被挖心或受火烙之刑。

老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了。

周武王决定讨伐他,在盟津会师各路诸侯,举行了誓师大会。

武王说:“将士们,请听我说!善良的人做善事,只怕时间不够用。

凶恶的人行起恶来,也怕时间不够用。

现在商纣王荒淫无道,把大臣当成贼人,把朋友当成仇敌。

说自己代表天,作恶多端却无所畏惧。

老百姓只能祈求上天让自己远离他。

从前夏桀很强大,但是倒行逆施,上天就派成汤来将他流放。

今天他们虽然有千万人,但是离心离德,我们虽然只有十个人,但是同心同德,上天一定会看见百姓的心愿、一定会听到百姓的声音。

请让我们为老百姓讨伐他,请让我们把成汤的事业发扬光大。

”武王的军队势如破竹,在牧野打败了强大的商朝军队,商纣王自杀,商朝灭亡了。

【拼音】tóng xīn tóng dé【释义】心:思想;德:信念。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反义词】同床异梦、离心离德【近义词】同心协力、同心戮力同心同德造句:1. 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毛泽东2. 刘备和关羽、张飞是披肝沥胆,同心同德的结义兄弟。

3. 要想实现四个现代化,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

4. 单丝不成线,独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5. 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6. 全国各族人民要同心同德,搞好改革开放。

7.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和衷共济,同心同德。

8. 一心一意保安全,同心同德谋发展。

9. 送你辆吉利,身体健康大吉大利;送你辆同悦,同心同德心情愉悦;送你辆奔驰,奔马驰骋飞黄腾达。

男性健康日,愿你健康幸福抱!10. 朋友们:让我们同心同德,争分夺秒,与时俱进,为国寿灿烂的明天而奋斗!11. 他们进旅退旅,同心同德。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赏析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赏析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赏析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周易·系辞上》,意思是两个人心意相通,协作一致,他们的力量可以切断金属;两人同心的语言,就像兰草一样芬芳、高雅,娓娓动听,没有污秽的语言。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合作的力量和美好。

首先,“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句话通过断金这个形象的动作,表达了两个人合作的力量之大,可以切断坚硬的金属。

这个比喻非常生动,让人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和重要性。

同时,“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句话则用兰草的芬芳和高雅来比喻两个人同心的语言,娓娓动听、没有污秽的语言。

这个比喻不仅表达了两个人合作的美好,也暗示了合作的语言能够传递正能量、消除负能量。

这句话的赏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

首先,从语言角度来看,这句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优美的语言,让人感受到合作的美好和力量。

同时,从人生哲理角度来看,这句话告诉人们要珍惜身边的人,与他们心意相通、携手前行。

此外,从职场角度来看,这句话也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两个人团结一心、协作默契,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业绩和成果。

总之,“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句话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

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珍惜身边的人,与他们携手前行;在职场中要注重团队合作,发挥合作的力量;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这句话也鼓励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用美好的语言传递正能量。

传统文化中的友谊精神

传统文化中的友谊精神

传统文化中的友谊精神友谊是人们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关心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牢固的情感纽带。

在传统文化中,友谊精神一直被赋予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友谊精神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互助和忠诚,是一种宝贵的情感财富。

友谊精神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朋友之间的诚信和忠诚:“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这句话传达了友谊应该纯粹无私的理念。

古人们认为友谊应该是一种纯粹的感情,而不是为了争取利益或者权力而建立的关系。

友谊应该像水一样平淡无奇,但又能滋润人心,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在传统文化中,友谊精神还强调了互助和关心。

中国古代的史书中,常常可以看到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关心和支持的故事。

比如《史记》中的《韩非子列传》中,韩非子和李斯是知交好友,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追求理想。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在友谊中,互助和关心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在朋友之间相互关心和支持,才能真正体现友谊的价值和意义。

友谊精神还强调了忠诚和真诚。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被视为一种美德,而友谊是忠诚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古代的忠臣义士常常以友谊为荣,用自己的忠诚和真诚去维护友谊的纯粹性。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之间的友谊是真诚而忠诚的。

他们彼此理解、关心、支持,不离不弃,这种友谊使他们在困难时刻互相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友谊精神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重要地位,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中也有类似的价值观。

比如日本的友情文化非常重要,强调的是真诚和忠诚。

友情在日本文化中被视为一种神圣的情感,朋友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比亲属还要重要。

友谊精神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友谊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互助和忠诚,是一种宝贵的情感纽带。

在现代社会中,友谊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珍惜友谊,用真诚和关心去维护和培养友谊。

只有在友谊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友谊精神将继续影响和激励着人们,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中国古典的同心之道姚中秋2013-05-02 09:47:17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4月上【摘要】中国自始就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政治与文明共同体。

充分利用分散在成员手中的资源,统合其力量,是国家治理之核心问题。

古代圣贤很早就提出‚同心同德‛之原则,中国治理之道的主流立足于人心。

一旦承认人心,则自然会有反物质主义的政治哲学,包括同心之道。

邦国成员之权利和利益处于‚和‛的状态,则每个人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邦国处于繁荣状态;而且面对任何外部威胁,可以迅速动员强大的自卫力量。

【关键词】同心治理太和邦国由相当数量的成员组成,尤其是中国,自始就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政治与文明共同体。

资源和力量在成员手中,邦国之繁荣取决于这些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邦国的整体力量由成员之力量统合而成。

由此,充分利用分散在成员身上、手中的资源,统合其力量,即构成邦国治理之核心问题。

古代圣贤很早提出“同心同德”之原则,今日仍不断被人提及。

然而,圣贤所谓“同心”,究为何意?“同心”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如何才能达到真正的“同心”?同心是否存在歧途?本文将引述正经、正史之若干章节,探讨中国古典的同心之道,一言以蔽之,就是“和”。

同心的反面:同力“同心”一词中,“同”是动词,“心”是“同”之对象。

确认这一点,对于理解同心之道,至关重要。

人有心、身之分,心即精神,身即肉体。

《孟子·离娄下篇》:“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这个“几希”是什么?《尚书·泰誓上篇》:“惟天地,万物之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人之异于禽兽者,就在于人禀有天地之“灵”,它寄存于“心”。

惟人有心,心是人之为人的标志。

人心可以相互感动,可以思考。

人正是依靠心的情感与理智能力,而在这个世界上享有高贵的地位。

但是,古往今来,总会有思想者、政治家忽略这一点,不是去“同心”,而是同人之“体”。

秦的立国精神就是如此。

《史记·秦本纪》记载:戎王使由余于秦。

由余,其先晋人也,亡入戎,能晋言。

闻[秦]缪公贤,故使由余观秦。

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

使人为之,亦苦民矣。

‛缪公怪之,问曰:‚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

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由余笑曰:‚此乃中国所以乱也。

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

及其后世,日以骄淫。

阻法度之威,以责督于下,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于上。

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於灭宗。

皆以此类也。

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

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

此真圣人之治也。

‛秦穆公生活于春秋中期,秦向东发展,与晋国相遇,遭到挫折。

由余出现。

由余的祖先因某种缘由,而放弃华夏文明而戎狄化。

不过,由余依然能说晋语,则意味着,他并未完全放弃华夏文化。

这种经历让由余对华夏文化、戎狄文化均有了解,他以华夏之理智对戎狄之治道进行抽象。

由余直截了当地对华夏的“诗书礼乐法度”表示蔑视。

在他看来,这些文明只会带来混乱与败亡。

真正能实现圣人之治的乃是戎狄的原始制度,这种制度具有巨大的优势:共同体成员之间有高度凝聚力,“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

所以,整个族群就像一个人,“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

全国是一个身体,当然,头脑是国王,国王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操纵民众组成的身体,实现一个单一的目标。

春秋末期的商鞅为秦提供了达到这种政治状态的办法。

商鞅变法之宗旨,就是由余那句话:“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

”变法纲领就两个词:“抟”和“作壹”。

《商君书》中,这两个字反复出现,比如《农战篇》说:“善为国者,官法明,故不任知虑;上作壹,故民不偷淫,则国力抟。

国力抟者,彊。

国好言谈者,削。

”“凡治国者,患民之散而不可抟也,是以圣人作壹,抟之也。

国作壹一岁者,十岁强;作壹十岁者,百岁强;作壹百岁者,千岁强,千岁强者王。

”“抟”就是把零散的东西捏聚成团。

“国力抟”,就是把分散的国民之力量抟聚为一个整体。

这也就是“作壹”,把数百万国民塑造成一个人,庞大的“利维坦”。

利维坦的头脑当然是国王,国王通过自上而下的官吏体系操纵国民构成的身体,以追求国王确定的单一目标。

然而,这样一来,商鞅所关注的对象,也就是国民肉体力量之聚合。

实际上,由余对华夏诗书礼乐等文明嗤之以鼻,而这些文明都在精神生活范围。

商鞅的理念与此一脉相承:商鞅致力于“富强”,他的眼里只有物质。

国民对邦国的唯一价值,就在于其身体具有的肉体力量:或者从事农业生产,或者打仗。

商鞅的核心变法政策就是“驱民于农战”。

为此,商鞅采取诸多变法措施,消灭文化学术事业与商业活动。

这些活动都需要心的运作,而商鞅相信,人只要有心,就必然离心离德。

只有取消构成其身体的成员的心,利维坦才有可能。

商鞅用国民的无心的身体,塑造了一个利维坦。

这样的利维坦确曾具有强大的力量:秦消灭了六国。

但是,这个利维坦很快就自我毁灭。

统治者可以假设国民无心,且只利用国民之身。

但是,作为人,国民终究有心。

只要有身,就有心。

而且,无论任何时候,人心终究是人的主宰。

无视人心,乃至于消灭人心,从一开始就悖逆人性。

基于这个物质主义政治哲学构建的邦国,从建立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崩溃。

好在秦制的同身之法只是中国历史的歧途、支流而已。

中国治理之道的主流还是立足于人心,探讨同心之道。

比如,《尚书·泰誓上篇》记载周武王伐殷纣王:“受[殷纣王]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

”《泰誓中篇》的记载略有不同:“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予有乱[治]臣十人,同心同德。

”因为同心同德,故人数虽少,周武王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胜利。

面对人心,圣贤也发展出与同身完全不同的协和之道。

同心:为什么是和?讨论同心问题,首先必须承认,人有心。

治理者所要“同”的对象是人的“心”,而不是人的“身”。

而与身体相比,人心具有一个明显特征:自主性。

人的身体是可以被外部的暴力强制的,然而,人心则永远是自由的。

心不可能被从外部强制:你有能力不让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你不能禁止这个人自由地思考,不能让这个人爱你。

即使你把这个人关进监狱,他也仍然可以自由地思考,自由地爱或者恨。

对此,你无从察觉,即使你察觉到,也无可奈何。

暴力在这里也无济于事。

暴力可以令身体痛苦,却完全无法触及人心。

一旦承认人心,则自然会有反物质主义的政治哲学,包括同心之道。

然而,这个时候的“同”,已经不是“同一”,而是“协同”。

用圣贤的话说是“和”,也即协和、协调。

这是由人心的性质决定的。

身由心主宰,心悦则诚服,而人心无法强制,只可协调。

所谓协调,就是运用理性的说服、情感的感动等手段,令人们自愿顺从权威,并在此被承认的权威之下相互尊重,低成本地合作。

而说服和感动的力量,可来自于治理者之德,也可来自于制度之利,通常这两者密切相关。

这个意义上的同心之道,也就是协和之道。

华夏君子始终认为,政治共同体成员之间的理想关系是“和”。

《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周史伯与郑桓公之对话,深刻论述“和”与“同”之差异:公曰:‚周其弊乎?‛对曰:‚殆于必弊者也。

《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

去和而取同。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是以和五味以调口,更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

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絯极。

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

夫如是,和之至也。

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剸同,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史伯首先指出,周幽王之无道可归结为一句话:“去和而取同”。

那么,何为“和”?何为“同”?史伯解释说,“同”就是相同,“以同裨同”就是同质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数量上的增加。

“和”则不同于“同”:“以他平他谓之和”。

两个“他”字突出了人、事之间的差异。

酸﹑甘﹑苦﹑辛﹑咸五味是各不相同的,高明的厨师绝不会只依赖一种味。

“平”就是让事物保持平衡,也就是调和。

高明的厨师会调和五味而成就美味。

同样,音乐的优美也来自六律之调和。

由此,史伯论证了前面提出的观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和”才能令事物生长,“同”则事物难以为继,走向死亡。

那么,“和”是一种什么状态?“和”就是调和、协调,就是不同要素处在协调状态。

对于这种状态,《周易》“乾”卦《彖辞》说得最为精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太和”就是最佳之和,小程子解释说:“乾道变化,生育万物,洪纤高下,各以其类,各正性命也。

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

保合太和乃利贞,保谓常存,合谓常和,保合太和,是以利且贞也。

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已者,保合太和也。

”①“乾道”乃是天道之生生不息,天生万物,则天命万物以其性,天也赋予万物以生的权利,并且是达致其最为完美之状态的权利。

达到这种状态,就是“正”,也即事物不偏离上天所命之天性,顺乎其天性成长,而不受妨碍。

当然,也不妨碍、伤害他物。

由此,万物处在协调状态中,相互合作,相互成全。

具体到政治上,邦国由无数成员组成,每人皆为天所生,因而也都具有生存并追求自己幸福之天赋权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和价值,有自己的权利和利益,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

就此而言,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就是说,人与人是不同的——当然,不同之程度有大有小。

至关重要的是,既然每个人皆为天所生,则每个人对于邦国都具有价值,任何人都不可否认此个体为天所赋之价值。

这样,治国者应当思考的最为重大、也是唯一正当问题是和,也即,协调邦国成员,令其各正性命,让每个人都按自己的天性生存、发展,由此,在人们之间实现最佳协调状态,也即,可以最低成本合作,通过合作,各自实现生命之目的。

至关重要的是,由此,邦国的力量也就最大化了。

《论语·季氏篇》中孔子说过这样一段话:“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②这里的“和”就是人各得其分,而形成合作关系。

人际之和,比起人口之多寡、物质力量之多寡,对于邦国更为重要。

因为,和,则人们具有共同体感,忠于共同体。

这样的共同体能做到一心一德,而具有力量。

面对外部威胁,保持着和之状态的家、邦具有自我保卫之力量,即便其人数较为寡少。

如果内部不和,民众所拥有的力量不能整合,邦国就无力抵御外部威胁。

民众总是具有伟大的力量的,而唯有和,才能把此分散的力量激发出来,聚集起来。

那么,谁来和?君子和而不同人为天所生,故人们天然地倾向于相互协调,此为人之天性。

不过,人群的协调是需要主体的,有些人协调的能力较为出色,此即“君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