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药学第二学期《药物代谢动力学》1-4(精心整理)

合集下载

药理学(2)药物代谢动力学(学习笔记)

药理学(2)药物代谢动力学(学习笔记)

药理学(2)药物代谢动力学(学习笔记)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考什么?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或药代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及血浆药物浓度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药物转运:药物吸收、分布和排泄,仅是药物在体内位置的迁移。

●药物转化:即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1.药物吸收及影响的因素吸收概念: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除静脉给药外,其它给药均存在吸收过程。

吸收途径:血管外给药途径有——消化道给药、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和皮肤黏膜给药。

(1)消化道吸收:包括口腔吸收、胃吸收、小肠吸收、直肠吸收。

其中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原因有3:吸收面积大、血流丰富、pH适当,既适合酸性药物的吸收,又适合碱性药物的吸收。

)(2)注射部位的吸收:①肌内注射②皮下注射—不包括静脉注射。

③其他注射给药:包括动脉注射和鞘内注射(将药物注射到脊髓的蛛网膜下腔,如进行脊髓麻醉)(3)肺部吸收:挥发性或气体性药物通过肺上皮细胞或气管黏膜吸收。

(4)经皮吸收:局部给药,吸收的速率和程度取决于用药的面积、药物的脂溶性及皮肤受损情况。

【影响吸收的因素】(1)药物的理化性质:弱酸性药物在胃中易吸收,而弱碱性药物在小肠中吸收。

●药物吸收与排泄的规律是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

(2)药物的剂型药物制剂释放速率和溶解速率影响药物的吸收。

(3)首过(关)消除:某些药物在通过胃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被代谢失活,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称为首过消除或首关效应。

●“首”代表第一次,“过”谁?——肝脏。

药物第一次通过肝脏时,就给代谢了,真正进入血液循环发挥作用——管事的药少了。

●如硝酸甘油、利多卡因、异丙肾上腺素都具有明显的首过消除。

●掌握受过消除的意义:首关消除明显的药物不能采取口服给药。

(4)吸收环境主要涉及胃肠内容物、胃肠液酸碱度、胃肠蠕动和排空、血流量等。

药理学-2--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理学-2--药物代谢动力学

三、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药物分 子要通过各种单层或多层细胞膜。尽管各种细胞 结构不尽相同,但其细胞膜是药物在体内转运的 基本屏障,药物的通过方式和影响因素相似。
药物分子通过 细胞膜的方式
1、滤过(水溶性扩散) 2、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 3、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 易化扩散) 4、膜动转运(包括入胞和出胞)
指脂溶性药物溶解于细胞膜的脂质层,顺浓度差通过 细胞膜,又称脂溶性扩散(lipid diffusion),也是一种 被动转运方式。绝大多数药物按此种方式通过生物膜。
影响简单扩 散的因素
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 膜两侧药物浓度差
离子障(ion trapping)
分子态药物疏水而亲脂,易通过细胞膜;而离子型药物 极性高,不易通过细胞膜脂质层,这种现象称为离子障。
四、排泄
一、定义:药物在体内经吸收、分布、代谢后, 最后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的形式通过不同途径排出 体外,称为排泄。 二、途径:肾脏、胆汁、乳腺、汗腺、唾液腺、 泪腺等。
四、排泄
(一)肾脏排泄:
肾小球过滤:肾小球毛细血管膜孔较大,除与血浆蛋白结合的 结合型药物外,游离型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均可经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分泌:在近曲小管处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将某些药物主动 转运至尿中。 肾小管重吸收:是指被肾小球滤过的药物,在远曲小管时被动 转运回到血液的过程。
四、排泄
影响药物肾排泄的因素:
肾脏排泄药物的多少,与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率、尿 液的pH和肾血流量有关。
弱酸性药物在尿中非解离型多,重吸收多,排泄慢; 弱碱性药物在尿中非解离型少,重吸收少,排泄快。
四、排泄
(二)胆汁排泄:
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 胆中,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被重吸收进 入体循环的过程称为肝肠循环。洋地黄毒苷、地高辛、 地西泮等有明显肝肠循环,其半衰期会延长。

药理学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理学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理学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是药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它主要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药效和副作用的影响。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药物设计和开发的重要环节。

一、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指药物在体内被生化反应代谢为药效或不活性产物的过程。

药物主要经过两种代谢途径:肝脏代谢和非肝脏代谢。

肝脏代谢是药物代谢的主要途径,大部分药物在肝脏内经过酶促反应代谢成为不活性物质,然后排出体外。

这一过程对药效和药物的作用时间有很大影响。

在部分情况下,药物代谢不良会导致药效不佳或副作用加重。

非肝脏代谢主要指药物在阴道、肺、肠道和皮肤等部位的代谢。

这些部位的代谢速度相对较慢,适合长效给药。

二、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是药理学中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学科。

药物动力学的四个主要参数是药效时效(onset)、峰值(peak)、持续时间(duration)和清除时间(elimination)。

药效时效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开始时间,对于快速起效的药物,药效时效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小时之间。

峰值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的最高浓度,即最大药效。

在服用药物后,药物血浆浓度随时间增加,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

药物的持续时间是指药物在体内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通常情况下持续时间与药物的半衰期有关。

清除时间是指药物从体内被完全代谢和排出所需的时间,也就是药效结束的时间。

药物代谢动力学需要考虑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给药方式、药代动力学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多方面因素。

三、药物代谢与药效关系药物代谢对药效的影响主要通过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药效时间和药物浓度等方面产生。

药物代谢不良或药物代谢过快都可以影响药效。

药物代谢通常在肝脏中完成,肝脏中的细胞酶对药物代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药物分子在肝脏内遇到酶后,会被酶加工成药效或不活性产物。

在酶活性不足或酶缺乏的情况下,药物分子无法得到及时代谢,容易在体内积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性能下降。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的理化性质决定其固定的pKa值。
2021年2月9日
中药学专业《药理学》
碱化酸化体液和尿液
通过用药可轻微改变pH,如应用碳酸氢钠 可碱化,而用氯化铵可酸化体液和尿液,应用 此原理可使药物吸收或排泄的速度改变,对提 高药物的吸收或促进中毒物质的排泄有临床意 义。
弱酸性药物在pH低的溶液中解离度小,容 易跨膜转运,在酸性胃液中吸收较快;但如用 药碱化尿液pH变大,则解离度增大而妨碍原形 排泄的药物在肾小管中的重吸收,促进药物从 体内排泄。
2021年2月9日
中药学专业《药理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被动转运(passive diffusion)
特点: 顺浓度梯度转运 不耗能 不需要载体 无饱和性、无竞争性
影响因素:分子大小、脂溶性、极性、 两侧浓度差、解离度等
2021年2月9日
中药学专业《药理学》
被动转运(passive diffusion)
1)简单扩散:因为生物膜的脂质特性, 药物的被动扩散主要与药物的脂溶性(油水 分布系数)与解离度有关。非极性物质、解 离度小或脂溶性强的药物容易通过膜的类脂 相,极性大、解离形式或脂溶性小的药物, 一般不易通过生物膜。大多数药物的转运方 式属于简单扩散。
(Placental barrier)
是指胎儿胎盘绒毛与孕妇子宫血窦间的屏障。 胎毛细血管内皮对药物转运的选择性
脂溶度、分子大小是主要影响因素 (MW 600易通 过;>1000 不能)
母血pH = 7.44; 胎血pH=7.30。弱碱性药物在胎血内 易离解
胎盘有代谢(如氧化)药物的功能
转运方式和其它细胞相同:简单扩散
二、分布
药物以各种途径给药后自给药部位吸收入血, 随血液转运到组织脏器,称分布。研究药物的分 布对探讨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的产生,发 现新药以及新的用途,均可得到启示。影响分布 的因素主要有:组织血流量及药物与组织细胞的 亲和力、屏障现象及药物与组织蛋白的结合等。

本科药学第二学期《药物代谢动力学》1-4

本科药学第二学期《药物代谢动力学》1-4

XX 大学网络教育药物动力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生物等效性2. 生物半衰期3. 达坪分数4. 单室模型5. 临床最佳给药方案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1.)1(1010100t t c e k e k k V k C βαβααβαβ--------= 2.∞∞+-=-u u u X t k X X lg 303.2)lg( 3. kt k ss e e V X C --⋅-=)1(0τ 4.)2(00V X k V V X AUC m m +=5. 00)1)(1(1x e e x a k k ⋅--=--*ττ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 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几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测定有何基本要求?有何意义?2. 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表明药物的什么性质?3.影响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有哪些?4.临床药师最基本的任务是什么?5.如何判别药物在体内存在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四、计算题(共25分)1.一种抗生素,其消除半衰期为3h ,表观分布容积为体重的20%。

治疗窗为1~10μg/mL ,该药以静脉注射给药时,(1)计算68岁体重为80kg 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以每8小时给药一次,达稳态时其最高血药浓度不超过10μg/mL ,每次注射剂量应为多少? (2)按上方案给药达稳定时最低血药浓度为多少?〔7分〕2.地西泮治疗癫痫发作所需血药浓度为0.5~2.5μg/mL ,已知V=60L ,t 1/2=55h 。

今对一患者先静脉注射15mg ,半小时后以每小时10mg 速度滴注,试问经2.5小时滴注是否达到治疗所需浓度?3.某药物常规制剂每天给药4次,每次20mg ,现研制每天给药2次的控释制剂,试设计含速、缓两部分控释制剂的剂量。

〔已知k=0.3h -1;k a =2.0h -1;V=10L ;F=80%〕药物动力学试卷一〔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生物等效性: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其吸收速度和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全国注册药师的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知识点解析

全国注册药师的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知识点解析

全国注册药师的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知识点解析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是药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全国注册药师考试中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本文将对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机体内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的过程。

药物代谢可以发生在肝脏、肠道、肺脏、肾脏等器官中,其中肝脏是最主要的代谢器官。

1. 药物代谢的类型药物代谢可分为两种类型:相对不活性代谢和相对活性代谢。

相对不活性代谢是指药物在机体内转化为无活性代谢产物,药效较低或无药效;相对活性代谢是指药物在机体内转化为具有药理作用的活性代谢产物。

2. 药物代谢途径药物代谢途径主要有氧化、还原、水解和酯化等。

其中,氧化是最常见的代谢途径,通过酶系统参与。

药物代谢产物的极性往往比原药物高,有利于排泄。

3. 药物代谢酶系统药物代谢酶系统主要由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和草药相互作用酶系统组成。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包括多种同功酶,参与药物的代谢和解毒作用。

草药相互作用酶系统主要指草药对肝脏酶的影响,从而干扰药物的代谢。

二、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包括药物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体内动力学。

1. 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吸收是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内血液的过程。

药物的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化学性质、给药途径、剂型等。

2. 药物的分布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官分布的过程。

药物的分布受到血流、脂溶性和药物与组织蛋白的结合等因素的影响。

3.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前文已有介绍,药物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

药物的排泄则通过肾脏、肠道、肺等途径进行。

4. 药物的半衰期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浓度下降至初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药物的半衰期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和给药次数。

总结: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是药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对于全国注册药师考试来说,也是必考内容。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BH+]
[A -] pKa=pH-log
[HA]
[B] pKa=pH-log
[BH+]
[A -] pH- pKa=log
[HA]
[B] pH - pKa=log
[BH+]
[A-] 10pH-pKa=
[HA] 当pH=pKa,[HA]=[A-]
[BH+] 10pKa-pH=
[B] 当pH=pKa, [BH+] =[B]
一、药品经过细胞膜方式 (一)滤过——属于被动转运 (二)简单扩散(被动扩散) 1、简单扩散是绝大多数药品经过生物膜
方式 2、简单扩散特点 3、离子障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3页
弱酸性药品
弱碱性药品
HA
H+ + A-
BH+
H+ + B
[H+] [A -] Ka=
[HA]
[H+] [B] Ka=
相对生物利用度
受试药品AUC =标准药品AUC
×100%
药品吸收速度:可用Cmax和Tpeak衡量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37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38页
生物等效性、生物等效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39页
第七节——药品剂量设计和优化
一、维持量 二、负荷量 三、个体化治疗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40页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33页
第六节——药品代谢动力学主要参数
一、消除半衰期( t1/2 ) 一级消除动力学 t1/2=0.693/ke,为固定数
值 零级消除动力学t1/2=0.5C0/k0 二、去除率(CL) CL = ke .Vd

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05
$item5_c{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 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 减文字,4行*25字}
06
$item6_c{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 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 减文字,4行*25字}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时 ,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的 现象。
细胞培养法
通过使用特定的细胞系或组织细胞,模拟药物在体内 的代谢过程。
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
房室模型法
将体内药物分布看作是一个或多 个房室,通过数学模型描述药物 的动态变化。
统计矩法
通过计算药物的分布容积、清除 率等统计矩参数,了解药物在体 内的动力学特征。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

结合生理学参数和药代动力学参 数,模拟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 ,预测药物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 表现。
特点
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涉及多 个学科领域,如药理学、生理学、生 物化学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实 践性等特点。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
通过对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为药物的合理使用、新药研发和临床疗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意义
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为患者提 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表示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 时间,是衡量药物作用持续时间 的重要参数。
表观分布容积(Vd)
表示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容量,是 衡量药物分布广窄的重要参数。
吸收速率常数(Ka)
表示药物进入体内的速率,是衡 量药物吸收快慢的重要参数。

药物代谢动力学1

药物代谢动力学1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学或药动学,主要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

确定药物的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的依据,是该药在它的作用部位能否到达平安有效的浓度。

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受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而动态变化。

在创新药物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组成局部。

包括药物消除动力学:一级消除动力学〔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又叫恒比消除〕和零级消除动力学〔单位时间内体内药物按照恒定的量消除,又叫恒量消除〕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参数:1、药物去除半衰期〔half life,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2、去除率〔clearance,CL〕,是机体去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去除药物的血浆容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体积的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去除。

使体内肝脏、肾脏和其他所有消除器官去除药物的总和。

3、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 d〕,是指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到达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的体液容积。

4、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即药物经血管外途径给药后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药物的相对量。

可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体内过程即药物被吸收进入机体到最后被机体排出的全部历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其中吸收、分布和排泄属物理变化称为转运。

代谢属于化学变化亦称转化。

机体对药物作用的过程,表现为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体内过程规律,特别是研究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1.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熟悉:药物的吸收、分布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熟悉一级动力学消除及零 级动力学消除和应用。
了解:药物跨膜转运的主要形式和特点;了解药物体内生物转化(代谢) 的概念及主要方式;了解药物排泄的概念和排泄的主要途径。
Definition
药物体内处置 (Disposition)
吸收 (Absorption) 分布 (Distribution) 代谢 (Metabolism) 排泄 (Excretion)
第六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
半衰期 清除率 表观分布容积 生物利用度
第七节 药物剂量的设计和优化
维持量
负荷量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膜两侧pH对药物跨膜转运的影响及其有关运算;掌握首过消除、生 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的药理学意义和计算公式;掌握肝药酶的 特性、肝药酶诱导剂、肝药酶抑制剂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掌握 肾小管重吸收和肝肠循环的药理学意义及两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掌握药物消除及消除速率的基本概念,熟悉典型的量效曲线、房室 模型、多次定时定量重复给药的动力学及其计算;掌握药物的消除 速率常数(K)、半衰期(t1/2)、消除率(Cl)、稳态血浓(Css) 等的药理学意义及其表达公式。
H+ B
BH+
HA
A-
H+
B H+
BH+
pH和pKa决定药物分子解离多少
酸性药 : Ka = [ H+ ] [ A ]
[HA]
[ A ]
pKa = pH - log
[HA]
10 pH-pKa =
碱性药:pKa-pH
[ A ] [HA]
色甘酸钠 (Cromolyn 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dium):pKa-2, 酸性

02(本)药物代谢动力学

02(本)药物代谢动力学
19
1. 易化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1)顺浓度差,高低; 2)不消耗能量; 3)需要载体; 4)有选择性,饱和性,竞争性;
(如:氨基酸\葡萄糖\K+)
20
2. 主动转运 active transport
1)是少数药物转运方式; 2)逆浓度差,低高,耗能; 3)需要载体; 4)有饱和性和竞争性抑制;
8 7
�特点:
1)水溶性物质; 2)通过细胞膜的水性通道; 3)顺浓度差,高低; 4)不耗能,不需要载体; 5)无饱和性,无竞争性抑制;
8
(二)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绝大多数药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也称被动转运(Passive diffusion)。是药物转运的最常见、最重要的形式 。
17
问题
某人过量服用苯巴比妥(酸性药)中毒,有何办法 加速脑内药物排至外周,并从尿中排出?
碱化体液
18
(三)载体转运
�定义:跨膜蛋白在细胞膜的一侧与药物或生理性物质结合
后,发生构型改变,在细胞膜的另一侧将结合的内源性物 质或药物 释出的过程。
�特点:
– 选择性(seletivity) – 饱和性(saturation) – 竞争性(competition, 竞争性抑制)
28
2. 给药途径
●常见的给药方式:
静脉 、吸入 、舌下和直肠、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 、 口服 、皮肤
●吸收速度:?
29
给药方式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
39 30
(一)口服给药 per os,po
1. 最常用,方便、经济和安全; 2. 从胃肠粘膜吸收,主要在肠道; 3. 吸收慢且不规则; 4. 不适于昏迷、抽搐或不合作的病人; 5. 受首过消除等许多因素影响。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是指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速率和方式。

了解药物代谢动力学对于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非常重要,因为药物代谢的速度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作用时间。

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过程。

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途径进入体内。

不同的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例如,通过口服给药的药物首先要经过胃肠道吸收,然后通过肠道壁进入血液循环。

而经皮给药的药物需要通过皮肤屏障进入血液循环。

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不同组织和器官间的分布。

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如肝脏、肾脏、肺等,从而产生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梯度。

药物的脂溶性、蛋白结合率以及组织的血流量等因素都会影响药物的分布。

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的过程。

药物主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但其他组织和器官如肾脏、肠道等也能参与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药物的化学结构来提高其水溶性,使其更容易被排泄出体外。

其中,药物代谢的主要途径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酰基转移等。

排泄是指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主要通过肾脏、肝脏、肺和肠道四个途径排出。

药物在肾脏中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和再吸收等过程,经尿液排出体外。

肝脏通过胆汁分泌药物代谢产物,然后经肠道排出。

肺脏通过呼吸作用排出药物气体和挥发性物质。

肠道的排泄主要通过粪便排出。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可以通过测定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来获得。

主要有口服给药后的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和尿液中的药物代谢产物浓度变化。

通过分析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可以获得药物的代谢速率(代谢净速度),以及代谢的半衰期、清除率等参数,从而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知识对于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了解药物的代谢特点可以预测和调整药物的剂量、给药方式和给药时间。

对于肝功能或肾功能受损患者,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可以帮助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予频率,避免药物在体内积累和毒副作用的发生。

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

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

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原创实用版)目录一、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与意义二、药物在体内的过程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四、药物代谢动力学在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五、总结正文一、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与意义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科学。

药动学旨在揭示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规律,为药物的研发、生产、临床应用以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药物在体内的过程药物在体内的过程主要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环节。

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分布是指药物在血液循环中运输到各个组织和器官的过程;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化学反应,生成代谢产物的过程;排泄是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的分布、药物的代谢、药物的排泄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特性等。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模型法和计算机模拟法等。

实验法包括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

体内实验主要通过观察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体外实验主要通过检测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和代谢酶等。

模型法主要包括房室模型、静脉注射模型和脉冲输注模型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特性。

计算机模拟法则是通过计算机模拟药物在体内的过程,预测药物的动力学行为。

四、药物代谢动力学在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药物代谢动力学在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药物研究阶段,药物代谢动力学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为药物的结构优化、剂型设计、给药方案的制定以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在临床应用阶段,药物代谢动力学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药物剂量、给药间隔、疗程等方面的指导,以实现个体化治疗。

五、总结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作为一门研究药物在人体内过程的科学,对于药物的研发、生产、临床应用以及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整理)药代动力学完整版

(整理)药代动力学完整版

1.代谢分数fm:药物给药后代谢物的AUC和等mol的该代谢物投用后代谢物的AUC的比值。

第二章药物体内转运1. 药物肠跨膜转运机制:药物通过不搅动水层;药物通过肠上皮;药物透过细胞间隙;药物通过淋巴吸收。

2. 血浆蛋白:白蛋白、α1-糖蛋白、脂蛋白3. 被动转运的药物的膜扩散速度取决于:油/水分配系数4. 血脑屏障的特点:脂溶性药物易于透过、低导水性、高反射系数、高电阻性。

5. 肾脏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涉及三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肾小管重吸收。

6. 肝肠循环:某些药物,尤其是胆汁排泄分数高的药物,经胆汁排泄至十二指肠后,被重吸收。

一、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及特点1. 被动扩散特点:①顺浓度梯度转运②无选择性,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有关③无饱和现象④无竞争性抑制作用⑤不需要能量2. 孔道转运特点:①主要为水和电解质的转运②转运速率与所处组织及膜的性质有关3. 特殊转运包括:主动转运、载体转运、受体介导的转运特点:①逆浓度梯度转运②常需要能量③有饱和现象④有竞争性抑制作用⑤有选择性4. 其他转运方式包括:①易化扩散类似于主动转运,但不需要能量②胞饮主要转运大分子化合物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①药物和剂型的影响②胃排空时间的影响③首过效应④肠上皮的外排⑤疾病⑥药物相互作用三、研究药物吸收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1. 整体动物实验法能够很好地反映给药后药物的吸收过程,是目前最常用的研究药物吸收的实验方法。

缺点:①不能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的吸收机制;②生物样本中的药物分析方法干扰较多,较难建立;③由于试验个体间的差异,导致试验结果差异较大;④整体动物或人体研究所需药量较大,周期较长。

2. 在体肠灌流法:本法能避免胃内容物和消化道固有生理活动对结果的影响。

3. 离体肠外翻法:该法可根据需要研究不同肠段的药物吸收或分泌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 Caco-2细胞模型法Caco-2细胞的结构和生化作用都类似于人小肠上皮细胞,并且含有与刷状缘上皮细胞相关的酶系。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生物转化
图 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统的主要组份
*示e 和 2H+来自NADH-黄素蛋白-细胞色素b5或来自NADPH-黄素蛋白
生物转化
肝药酶的特点: (1)专一性低:不仅可对许多脂溶性高的药物发挥 酶促作用,也能对一些内源性生理物质起酶促作 用。 (2)活性有限:数种药物合用后易达饱和,会发生 竞争抑制现象。 (3)个体差异很大,除先天性遗传性的差异外,生 理因素(年龄、营养状态、应激反应等)、病理 因素(肝脏疾病等)均可影响它的活性。 (4)可以受某些药物的诱导:活性增加(肝药酶诱 导)或活性减弱(肝药酶抑制剂)。
体内药量的时-量(效)关系
时-量(效)关系曲线
时-量(效)关系曲线
图 多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后的时-量曲线
a.静脉注射;b.静脉注射(D/t1/2);c.静脉注射(2D/t1/2);d.静脉注射首次量2D、后D/t1/2
被动转运
简单扩散 又称为下山转运,即药物从浓度高的一侧 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 特点: ① 不消耗能量不需载体 ② 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③ 受药物分子大小、脂溶性、极性等因素 的影响。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达到平衡 状态时就停止转运。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些基本 参数及其概念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排泄的时间过程。 房室模型: 用抽象的数学模型即房室模型来模拟机体,把机体 看作由许多房室构成的体系,将药物转运速度相似的都归为 同一房室,如:一室、二室、多室模型。 表观分布容积: 用来测定药物在体内的表观空间,是通过药 物在体内的总量(A)除以初始血药浓度(C0)计算出来的 参数(Vd)。 Vd = A(总药量)/C0(初始血药浓度) 生物利用度:服用某种药剂后,药剂中主药到达体循环的相对 量和相对速率。F 半衰期: 一般是指血浆半衰期(t1/2),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 一半所需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药物动力学 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生物等效性2. 生物半衰期3. 达坪分数4. 单室模型5. 临床最佳给药方案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1.)1(1010100t t c e k e k k V k C βαβααβαβ--------= 2.∞∞+-=-u u u X t k X X lg 303.2)lg( 3. kt k ss e e V X C --⋅-=)1(0τ 4.)2(00V X k V V X AUC m m +=5. 00)1)(1(1x e e x a k k ⋅--=--*ττ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 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几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测定有何基本要求?有何意义?2. 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表明药物的什么性质?3. 影响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有哪些?4. 临床药师最基本的任务是什么?5. 如何判别药物在体内存在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四、计算题(共25分)1.一种抗生素,其消除半衰期为3h ,表观分布容积为体重的20%。

治疗窗为1~10μg/mL ,该药以静脉注射给药时,(1)计算68岁体重为80kg 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以每8小时给药一次,达稳态时其最高血药浓度不超过10μg/mL ,每次注射剂量应为多少? (2)按上方案给药达稳定时最低血药浓度为多少?(7分)2.地西泮治疗癫痫发作所需血药浓度为0.5~2.5μg/mL ,已知V=60L ,t 1/2=55h 。

今对一患者先静脉注射15mg ,半小时后以每小时10mg 速度滴注,试问经2.5小时滴注是否达到治疗所需浓度?3.某药物常规制剂每天给药4次,每次20mg ,现研制每天给药2次的控释制剂,试设计含速、缓两部分控释制剂的剂量。

(已知k=0.3h -1;k a =2.0h -1;V=10L ;F=80%)药物动力学试卷一(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生物等效性: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 ,其吸收速度和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

2. 生物半衰期:是指某一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 通过各种途径 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

3. 达坪分数:体内任一时间的血药浓度与坪浓度的比值即为达坪分数 。

4. 单室模型:是指药物进入体内以后,能够迅速、均匀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 ,能立即完成转运间的动态平衡,从体内消除 ,把机体看成为药物转运动态平衡的均一单元,即一个隔室称为单室模型 。

5. 临床最佳给药方案:根据临床个体病人具体病情设计 ,以最佳给药途径、优良的药物制剂、最适给药剂量和最佳给药间隔 ,使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特别是使治疗既产生最佳疗效又不引起不良反应、能够满足治疗目的要求的给药方案 。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每小题4分,共20分)1.)1(1010100t t c e K e K K V K C βαβααβαβ--------= 答:双室模型 ,静脉滴注给药 ,中央室的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

式中:k0:为零级静脉滴注速度;k10:为从中央室消除的一级速度常数;α、β分别为分布相和消除相的混杂参数;Vc :为中央室的表观分布容积;C 为中央室的药物浓度 。

2.∞∞+-=-u u u X t K X X lg 303.2)lg( 答:单室模型 静脉注射给药 ,尿中原形药物的亏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

式中:k 为一级消除速度常数;∞u X 为尿中原形药物的总量;u X 为任意时间尿中原形药物的量。

u u X X -∞为亏量。

3. kt k ss e e V x C --⋅-=)1(0τ 答:单室模型 ,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 ,稳态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

式中:0X 为给药剂量;k 为一级消除速度常数;τ为给药间隔时间; Css 为坪浓度。

4.)2(00VX K V V X AUC m m += 答:单室模型 静脉注射给药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计算公式 。

式中:0X 为给药剂量;V 为表观分布容积;km 为米氏动力学常数;Vm 为理论最大速率。

5. 00)1)(1(1x e e x a k k ⋅--=--*ττ 答:单室模型 血管外给药 负荷剂量的计算公式 。

式中:k 为一级消除速度常数;ka 为一级吸收速度常数;τ为给药间隔时间;0X 为给药剂量;*0X 为负荷剂量 。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 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几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测定有何基本要求?有何意义?答: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3个时间点 ,第一个取样点一般在1~2小时,释放量在15~40%之间,用于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 ;第二个取样点反映制剂的释放特性,时间为4~6小时,释放量根据不同药物有不同要求 ;第三个取样点用于证明药物基本完全释放,要求释放量在70%以上,给药间隔为12小时的制剂取样时间可为6~10小时,24小时给药一次的制剂,其取样时间可适当延长 。

2. 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表明药物的什么性质?答:表观分布容积是指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相互关系的比例常数。

即药物在生物体内达到转运间动态平衡时,隔室内溶解药物的“体液”的总量。

表观分布容积不具有直接的生理意义,在多数情况下不涉及真正的容积。

其数值的大小能够表示该药物的特性: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小 ;亲脂性药物,通常在血液中浓度较低,表观分布容积通常较大,往往超过体液总量。

3. 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它因素还有哪些?答:除剂型因素对生物利用度有影响外 ,其它因素还有:胃肠道内的代谢分解 ;肝脏首过作用 ;非线性特性的影响 ;实验动物的影响 ;年龄、疾病及食物等因素的影响 。

4. 临床药师最基本的任务是什么?答: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进行血药浓度实验设计 ;数据的统计处理 ;受试药剂的制备 ;广泛收集药学情报 ;应用临床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协助临床医师制定科学、合理的给药方案,做到给药剂量个体化,进一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

5. 如何判别药物在体内存在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答: 静脉注射一系列不同剂量(如高、中、低三个剂量)的药物,可得到不同剂量在各个取样点的血药浓度,即 (ti ,Ci)对应数据组。

按下述方式处理数据,进行识别:(1)作血药浓度-时间特征曲线,如果三条曲线相互平行,表明在该剂量范围内为线性过程;反之则为非线性过程。

(2)以每个血药浓度值除以相应的剂量,将这个比值对t 作图,若所得的曲线明显不重叠,则可预计存在某种非线性。

(3)以AUC 分别除以相应的剂量,如果所得各个比值明显不同,则可认为存在非线性过程。

(4)将每个浓度-时间数据按线性模型处理,计算各个动力学参数。

若有一些或所有的药动学参数明显地随剂量大小而改变,则可认为存在非线性过程。

四、计算题(共25分)1.一种抗生素,其消除半衰期为3h ,表观分布容积为体重的20%。

治疗窗为1~10μg/mL ,该药以静脉注射给药时,(1)计算68岁体重为80kg 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以每8小时给药一次,其最高血药浓度(达稳态时)不超过10μg/mL ,每次注射剂量应为多少? (2)按上方案给药达稳定时最低血药浓度为多少?(7分)解:(1)已知:2/1t =3h ,V=20%×80=16L ,ssC m in =2μg/mLss C m ax =10μg/mL ,τ=8h )1(0max τk ss e V x C --= )1.(.max 0τk ss e V C x --==)1(10161083693.03⨯--⨯⨯⨯e = 134.8(mg)(2)ττk k ss e e V x C ---=.)1(0min =τττk k k ss e e V e V C -----.)1()1.(.max =τk ss e C -.m ax = 83693.010⨯-⨯e= 1.58μg/mL答:每次注射剂量应为134.8mg ,按上方案给药达稳定时最低血药浓度为1.58μg/mL2.地西泮治疗癫痫发作所需血药浓度为0.5~2.5μg/mL ,已知V=60L ,t 1/2=55h 。

仅对一患者,先静脉注射15mg ,半小时后以每小时10mg 速度滴注,试问经2.5小时是否达到治疗所需浓度?解1:静注30分钟后的血药浓度为:kte C C -=01)/(2484.0)/(2484.060155.055693.0mL g L mg e μ===⨯-在此基础上静滴2.5小时,血药浓度为: kt kt e C e Vk k C --+-=102)1(5.255693.05.255693.02484.0)1(55693.06010⨯-⨯-+-⨯=e e=0.410 + 0.241 = 0.651(μg/mL )答:此时的血药浓度介于0.5~2.5μg/mL 之间,所以在治疗范围内解2:静注时间为(0.5h+2.5h ),血药浓度为:kte C C -=01)/(241.0)/(241.060150.355693.0mL g L mg e μ===⨯-静滴时间为2.5小时,血药浓度为: )1(02kt e Vkk C --= ml g e /410.0)1(55693.060105.255693.0μ=-⨯=⨯-21C C C +==0.410 + 0.241 = 0.651(μg/mL )答:此时的血药浓度介于0.5~2.5μg/mL 之间,所以在治疗范围内3.某药物常规制剂每天给药4次,每次20mg ,现研制每天给药2次的控释制剂,试设计该控释制剂的剂量。

(已知k=0.3h -1;k a =2.0h -1;V=10L;F=80%) 解:L mg kV FX C ss /889.06103.02080.00=⨯⨯⨯==τ mg V C D ss b 89.810889.0=⨯==h mg k D k b r /667.23.089.80=⨯==则:缓释部分的剂量为:mg T k D r m 00.3212667.20=⨯==)lg(303.2max k k k k t a a -= h 12.1)3.00.2lg(3.00.2303.2=-= )()(max max max t k kt a i a a e e Vk k D Fk C ----= )(10)3.00.2(0.28.0889.012.10.212.13.0⨯-⨯--⨯-⨯⨯=e e D i 则:速释部分的剂量为:mg D i 53.15= 调整后速释部分的剂量为:max 0t k D D r i i -=* mg 54.1212.1667.25.15=⨯-=mg D D D m i t 54.4400.3254.12=+=+=*答:控释制剂总剂量应为44.54mg ,速释部分的剂量应为12.54mg ,缓释部分的剂量应为32.00m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