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写作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律诗写作技巧
诗的格律是根据民族语言的特点,由诗人、诗理论家长期实践、探索、总结出来的一种高度艺术化、音乐化的民族形式。由这种格律构成的格律诗,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它的音韵回环流转之美,声调交替抑扬之美,句式骈散变幻之美,词语精炼含蓄之美,构成了世界上最灿烂、最富内涵的诗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瑰宝。我国古今多少伟大诗人都能娴熟地运用这种格律,施展他们的文学才华,写下了无数光辉灿烂、千古不朽的诗篇!
格律诗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押韵。格律诗分绝句、律诗、排律三种,现以绝句为例,简述其写作技巧。
绝句共四句,第一句称作上句,第二句称作下句,第三句称作上句,第四句称作下句。第二句与第三句称作邻句。
七绝有四种格式,以第一句第二字和末一字的平仄来定。第一句第二字是平声,就叫平起,是仄声就叫仄起。如第一句末一字是平声,就叫平收,是仄声就叫仄收。以上第一个叫平起平收式,下一个则叫仄起仄收式。依此类推。七绝有四个式子: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仄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五绝也有四个式子,与其相同。
格律诗中每两个字音为一个节奏,五言句有三个节奏,七言句有四个节奏,最后一个字音也是一个节奏。一个节奏内两字的平仄最好相同,一句中相邻的两个节奏的平仄应是交替的。汉字的平仄规定为:汉语拼音四声的一声、二声为平声,三声、四声和古入声字为仄声。这里以○代表平声,以●代表仄声,以◎代表按格
式应为平声而此处平仄不拘,以⊙代表按格式应为仄声而此处平仄不拘,符号右边加*代表此字为韵脚,以☆代表空格(即这里有个字)。
一般讲,律句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提法。即每句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是不讲究的,(但也有例外)。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要严格掌握的。因为第二、四、六字是节奏的重点,除不得不使用拗救法外,其平仄是格律规定的,不能任意更改。
第一步:根据上下句相对应的字平仄要对立,邻句相对应的字平仄要粘连(平仄相同)的规定,现确定每句的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以七言为例:
第一句:☆○ ☆● ☆○ ☆第二句:☆● ☆○ ☆● ☆
第三句:☆● ☆○ ☆● ☆第四句:☆○ ☆● ☆○ ☆
如果第一句的第二字是仄声,那即为下式:
第一句:☆● ☆○ ☆● ☆第二句:☆○ ☆● ☆○ ☆
第三句:☆○ ☆● ☆○ ☆第四句:☆● ☆○ ☆● ☆
这样就确定了每一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去掉每一句前面的两个字,就是五绝。
第二步:七言第四字、五言第二字防孤平。即七言第四字、五言第二字是平声时,它前面的一个字也必须是平声。也就是说它的前后两个字如果都是仄声,成为● ○ ●就是犯孤平了。“孤平”是古人写格律诗的大忌。七言第二字不忌讳孤平。根据这一规定,在第一步式子的基础上,把第四字是平声的字前面各加一个平声字,即成下式:
第一句:☆○ ☆● ☆○ ☆第二句:☆● ○ ○ ☆● ☆
第三句:☆● ○ ○ ☆● ☆第四句:☆○ ☆● ☆○ ☆
如果第一句的第二字是仄声,即为下式:
第一句:☆● ○ ○ ☆● ☆第二句:☆○ ☆● ☆○ ☆
第三句:☆○ ☆● ☆○ ☆第四句:☆● ○ ○ ☆● ☆
这样就完成了第二步。去掉每一句前面的两个字,就是五绝。
第三步:解决每句末一字的平仄和押韵问题。按规定,第二句和第四句末一字,一定用平声且要押韵;第三句末一字一定要用仄声;第一句末一字可平可仄,如用平声,一般要押韵。七言第一句末一字,以平声为常格,以仄声为变格;五言第一句末一字,以仄声为常格,以平声为变格。在第二步式子的基础上,每句末加一字,即成下式:
第一句:☆○ ☆● ☆○ ◎* 第二句:☆● ○ ○ ☆● ○*
第三句:☆● ○ ○ ☆● ●第四句:☆○ ☆● ☆○ ○*
如果第一句的第二字是仄声,那即为下式:
第一句:☆● ○ ○ ☆● ⊙第二句:☆○ ☆● ☆○ ○*
第三句:☆○ ☆● ☆○ ●第四句:☆● ○ ○ ☆● ○*
这样就完成了第三步。去掉每一句前面的两个字,就是五绝。
第四步:每句末三字,防止三连同。每句最后三字,不准平平平(三平调),也不宜仄仄仄(三联仄,古人诗中偶尔有之)。按此规定,在第三步式子的基础上,各句增加第五字,即成下式:
第一句:☆○ ☆● ● ○ ◎* 第二句:☆● ○ ○ ● ● ○*
第三句:☆● ◎○ ○ ● ●第四句:☆○ ☆● ● ○ ○*
此式中第二句第五字以用仄声为宜,但要求不严,古人也有用平声的。此式中第三句第五字是平声时,第三字就成为可平可仄的了,这样第四字也不会犯孤平,因它后面的一个字已经是平声了。如果第一句的第二字是仄声,那即为下式:
第一句:☆● ◎○ ○ ● ⊙第二句:☆○ ☆● ● ○ ○*
第三句:☆○ ☆● ○ ○ ●第四句:☆● ○ ○ ● ● ○*
此式中第四句第五字,以用仄为宜,但要求不严,古人也有用平声的。此式中第一句第五字用平声了,那第三字就成为可平可仄的了。
这样就完成了第四步。去掉每一句前面的两个字,就是五绝。
至此,以上各式中其余空格都是可平可仄的了(当然,一个节奏内的平仄,最好一样)。
OK!全诗完成!
在此,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在各句末三字成为● ● ○时,其第五字以用仄声为宜,若用平声,也不会出现“三平调”,所以此处古人也有用平声的。例如: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一)第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花”字,《望庐山瀑布》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的“生”字,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第四句“前度刘郎今又来”的“今”字,都应该用仄声字,却用了平声字。可见,七言第五字,五言第三字,在用平用仄都不会出现“三联同”的情况下,对格律规定用仄声字,要求是不严格的,是可以通融的。在唐诗中,此处用仄声的较多,用平声的较少。
以上说的是绝句,但也完全适用于律诗。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所以,只要将上面四个步骤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不过,有一点必须明确指出,律诗第五句末一字一定要用仄声,不像绝句第一句末一字是可平可仄的。
简述拗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