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类燃烧
烃类完全燃烧的计算规律
烃类完全燃烧的计算规律高中有机化学的学习中,经常涉及烃类完全燃烧的计算的题目。
如何解决这一类题目,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内容之一。
为了使同学们熟练解题,系统掌握基础知识,现将有关规律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烃类完全燃烧的通式CxHy + (x+y/4)O2→xCO2 + (y/2)H2O二、烃类完全燃烧前后体积(分子总数)的变化规律1、同温同压下,1体积烃类完全燃烧,当生成的水为气态时(温度高于100℃)△V = V前– V后= 1 + x + y/4 – x – y/2 =1 – y/4当△V ? 0时, V前? V后,则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减小,此时y ? 4当△V?0时, V前?V后,则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减小,此时y ?4当△V =0时, V前= V后,则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减小,此时y = 4可见,当温度高于100℃时,燃烧前后的体积的变化与碳原子数无关,与氢原子数有关。
例如:150℃时,CH4、C2H4完全燃烧前后的体积不变(即分子数不变),而C2H2燃烧前后的体积变小,C2H6等氢原子数大于4的烃燃烧前后的体积变大。
对于混合气体,求氢原子的平均原子数,亦可适用。
练习1:120℃时,下列气体物质(或混合物)各 a mol,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燃烧前后体积不变的有(),燃烧前的体积大于燃烧后的体积的有(),燃烧前的体积小于燃烧后的体积的有()。
A、C2H2B、C2H4与C2H2C、C2H2与C3H6(1:1)D、C3H8与CH4(1:1)E、C2H4与C3H4答案:(C、E); (A、B); (D)2、同温同压下,1体积烃类完全燃烧,当生成的水为液态时(温度低于100℃)。
△V = V前– V后= 1 + x + y/4 – x =1 + y/4则必然△V ? 0, V前? V后,则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一定减小,这取决于氢原子数,氢原子数越多,体积减少的越多。
例如:在50℃时,1mol的C2H6燃烧前后气体体积减少要比1mol的C2H4体积减少的多。
“题”探烃类燃烧的解题规律
— —
机 化学燃烧类 问题的基础 , 也是 有机化 学计 算题 中的重点 , 同时也是 高考的重要考点之 一。本文结合题解探 索烃类燃 烧题 的 解题 规 律 , 不 足 之 处 敬请 各位 老 师原 谅 。
【 关键词 】 烃类 ; 燃烧 ; 解题 ; 规律
新课 改要求我 们改变教学方式 , 提高学 习的效率 , 引导 学生理解 、 掌握学 习的规律能有效 的提高学习效率 。笔者结 合多年 的教学实践 , 在 此谈些烃类燃烧题 的解题规律。 我们 知道 , 烃 类 的分子式可 以设 为 C x H y , 那么 它完全
一
、
A. CH4
B. C 2 H6
C. C 3 H8
D. C 4 Hl I 】
解析 : 烃完全燃烧生成二 氧化碳与水 , 一个碳原子要消 耗一 个 氧 分子 , 四个 氢 原子 消耗 一 个 氧 分 子 , 也就是说 , 消耗 氧气的多少是 由( x + . ) 的值决定 的。因此 , 本题的答案为 D 。 规律一 :等物质的量的烃完 全燃烧耗 0 量的多少取决
度小 于 1 0 0  ̄ C, 并 且燃 烧 前 后 温 度 不 变 , 气 态 烃 完 全 燃 烧 前 后 体 积 减 小 +1 。
斗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C x H y +( x + }) o 厂 嚏 c 0 2 + }H 2 0 ,
根据烃类完全燃烧 的情况 , 总结规律如下 : 等 物 质 的 量 的 烃 完全 燃 烧 消 耗 氧 气 量 的计 算 题 1 : 在常温 、 常压下 , 取下 列 四种气态 烃各 1 摩尔, 分 别在 足量 的氧气 中燃烧 , 那么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于( x + }) , ( x + }) 的值越大, 耗0 量越大; 产生 c 0 : 的量取决
烃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烃类的基本性质和实验操作方法;2. 通过实验,了解烃类在燃烧、氧化、还原等反应中的表现;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烃类是一类只含有碳和氢元素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分子中碳原子的数量和连接方式,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等。
烃类具有以下性质:1. 烃类在常温下多为气体,少数为液体和固体;2. 烃类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3. 烃类可燃烧,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4. 烃类可被氧化和还原。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烃类的燃烧、氧化和还原性质。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酒精灯、燃烧匙、烧杯、试管、铁架台、试管夹、滴管、镊子、玻璃棒等;2. 试剂:甲烷、乙烯、乙炔、苯、苯酚、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铁粉等。
四、实验步骤1. 烃类燃烧实验(1)将少量甲烷、乙烯、乙炔分别置于燃烧匙中;(2)点燃酒精灯,将燃烧匙放入火焰中,观察燃烧现象;(3)分别收集燃烧后的产物,进行检验。
2. 烃类氧化实验(1)取少量苯酚置于试管中;(2)加入少量溴水,观察反应现象;(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反应现象。
3. 烃类还原实验(1)取少量苯酚置于试管中;(2)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反应现象;(3)加入铁粉,观察反应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烃类燃烧实验(1)甲烷燃烧时,火焰呈蓝色,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2)乙烯燃烧时,火焰呈黄色,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3)乙炔燃烧时,火焰呈黄色,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2. 烃类氧化实验(1)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溶液。
3. 烃类还原实验(1)苯酚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2)苯酚与铁粉反应,溶液由紫色变为棕色。
六、实验结论1. 烃类在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2. 烃类可被氧化和还原,氧化产物为相应的醇、酮、羧酸等;3. 本实验成功验证了烃类的基本性质,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有机物燃烧计算归纳
有机物燃烧计算归纳有机物完全燃烧的通式:烃:CxHy+(x+y/4)O2→xCO2+(y/2)H2O烃的衍生物:CxHyOz+(x+y/4-z/2)O2→xCO2+(y/2)H2O一、烃及其含氧衍生物完全燃烧时耗氧量规律1.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时:[1] 烃类物质(CxHy)完全燃烧的耗氧量与x/y成正比;【推导】设烃的质量为m ,含氢的质量分数为ω,有关系式C~O2~CO2 及4H~O2~2H2O可知该厅的耗氧量为:n(O2) = m(1-ω)/12 + mω/4= m/12 +mω/6当m 为定值时,ω值越大,耗氧量就越大。
a 对于等质量的烷烃,碳原子数越多,氢的质量分数越小,耗氧量越小,由此可知CH4的耗氧量最多。
b 对于等质量的单烯烃,因炭、氧的个数比为定值,氢的质量分数也为定值,即耗氧量相等。
c 对于等质量的炔烃,碳原子数越多,氢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多,由此可知C2H2 的耗氧量最少。
d 等质量烷烃、单烯烃、炔烃,因为氢的质量分数关系导致耗氧量的关系如下:“烷烃﹥烯烃﹥炔烃”。
[2] 燃烧时耗氧量相同,则两者的关系为:⑴同分异构体或⑵最简式相同。
2.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一定时:a 燃烧的通式法:即烃按(x+y/4)耗氧量越多直接比较;烃的衍生物按(x+y/4-z/2)进行比较即可。
b 变形法:若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先将分子中的氧原子结合氢或碳改写成H2O或CO2的形式,即将含氧衍生物改写为CxHy•(H2O)n 或CxHy•(CO2)m或CxHy•(H2O)n•(CO2)m形式,再按①比较CxHy的耗氧量。
二、烃及其含氧衍生物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及H2O量规律1.将CxHy转换为CHy/x,相同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y/x值越大,生成水的量越多,而产生的CO2量越少。
y/x相同,耗氧量,生成H2O 及CO2的量相同。
2.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一定时,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或H2O的物质的量一定,则有机物中碳原子或氢原子的个数一定;若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一定,不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或H2O的量保持不变,则混合物中各组分中碳或氢原子的个数相同。
有机物燃烧产物
有机物燃烧产物
有机物燃烧产生的是一系列的化学物质,这些产物会根据不同的有机物质和燃烧条件
而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燃烧产物。
一、酒精(乙醇)燃烧产物
酒精燃烧时,产生的主要产品是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氧气和异丁醛等副
产物。
反应式为:
C2H5OH + 3O2 → 2CO2 + 3H2O
二、烷烃燃烧产物
但在不充足的氧气情况下,烷烃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一些较长的烷烃还可以
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烯烃是含有至少一个碳碳双键的烃类,例如乙烯、丙烯等。
烯烃燃烧时产生的主要产
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例如,乙烯的反应式为:
同样,在不完全燃烧时,烯烃也会产生一氧化碳等副产物。
羧酸是一类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酸,燃烧时主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例如,甲酸
的燃烧反应式为:
羧酸也可以在不充足的氧气下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气体。
五、碳氢氧化合物燃烧产物
碳氢氧化合物是一类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例如葡萄糖、纤维素等。
燃烧时主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例如:
总的来说,有机物燃烧产生的化学物质种类很多,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燃烧条件和
产物的毒性等因素。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应该尽可能地减少不完全燃烧和有害产物
的生成。
汽、柴油燃烧理论空燃比
汽、柴油燃烧理论空燃比一、燃烧方程式燃料燃烧是个化学反应过程,各种反应物的比例及耗量,可以从化学反应方程式,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推出。
从基础有机化学可知,烃类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通式为:CxHy+(x+y/4) O2= xCO2+y/2H2O (1)其中:y=2*x+21、汽油对于汽油(主要是辛烷C8H18)来说就是下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C8H18+25O2‐‐‐‐‐>16CO2+18H2O (2)从这些方程式,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可以核算汽油燃烧所需的氧气(O2)质量量),然后根据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来推出燃烧所需空气质量(重量)。
从而可以得出理论完全燃烧的空燃比,这个才是空燃比的理论来源。
为了对比分析,分别列出其他烃类燃料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天然气(CH4)、石油液化气(C4H10)、柴油(C15H32)。
2、天然气CH4+2O2‐‐‐‐‐>CO2+2H2O (3)3、石油液化气2C4H10+13O2‐‐‐‐‐>8CO2+10H2O (4)4、柴油C15H32+23O2‐‐‐‐‐>15CO2+16H2O (5)二、空气中氧含量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含量核算需要按质量核算,而我们通常已知的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百分比,我们需要把体积百分比转换为质量百分比。
空气按体积的组成是,约21%的氧气,78%的氮气和1%的其他气体。
为了计算方便,把其他气体并入氮气来核算。
这样,可按21%的氧气,79%的氮气来计算空气需求量。
从氮气N2 的分子量为28,氧气O2 的分子量32,且每克分子的气体(32 克氧气或者28 克氮气)在常压下体积为22.4升。
下面我们以1 升体积的常压下的空气来核算氧气的质量百分比:1 升空气中氧气的重量为:(0.21×1/22.4)×32=0.3克;1 升空气中氮气的重量为:(0.79×1/22.4)×28=0.9875克;那么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百分比Ob 为:Ob=0.3/(0.3+0.9875)×100=23.3%,即是按质量(或者通常概念的重量)计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含量百分比。
烃的燃烧规律
4:a 毫炸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常温常压)
体积缩小2a毫升,则三种烃可能是( ) (A) CH4 C2H4 C3H4 (B) C2H6 C3H6 C4H6 (C) CH4 C2H2 C3H8 (D) C2H2 C2H4 CH4
若三种烃等 物质的量
3、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规律
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xHy + (x+y/4)O2 → xco2 + y/2H2O 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耗氧量比较的规律: 【 规律4】对于等物质的量的任意烃(CxHy) , 完全燃烧,耗氧量的大小取决于(x+y/4) 的值 的大小,该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例题】等物质的量的CH4, C2H4, C2H6, C3H4, C3H6 完全燃烧,耗氧量 最大的是哪个?
解析: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为C1.4H4 。由平均碳原子数
可知一定有甲烷。由平均氢原子数可知一定有乙烯。
5平均值法在确定分子组成时的应用
应用平均值规律时,注意: (1)分子组成中碳原子数≤4 的烃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 (2)碳原子数小于2的只有 CH4 (3)氢原子数小于4的只 C2H2
(1) 若M混<26,则一定有 CH4
;
。
若M混<28(烷、烯的混合物),则一定有 CH4
(2)若平均分子组成中,存在1<n(C)<2,则一定有 CH4;
若平均分子组成中,存在2<n(H)<4,则一定有 C2H2 。
1: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 mol,完
全燃烧得0.16 mol CO2和3.6 g H2O,则下列
关于混合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一定没有乙烷 (D)一定有乙炔
不同碳原子数烃类对火驱燃烧效果的影响
不同碳原子数烃类对火驱燃烧效果
的影响
烃类(即碳氢化合物)是指以碳原子和氢原子为基本组成部分的化合物。
由于碳原子数量不同,烃类对火驱动燃烧效果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碳原子数越多,烃类的燃烧效果就越好。
因为碳原子越多,烃类所含的热量就越多,这样在燃烧时,能量释放出来的也就越多,火焰就会更旺盛,火势也就更强。
另外,碳原子数越多,烃类所含的氢原子也就越多,氢原子参与燃烧时会放出更多的热量,使烃类燃烧效果更好。
另外,碳原子数越多,烃类的燃料容量也就越大,比如一个四元烃,其燃料容量会比一个三元烃要大得多。
这样的话,一次燃烧量也就更多,火势也就更强烈。
(完整word版)烃类燃烧规律专练
烃类燃烧规律专题练习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4分共100分1.观察下列①~④组气体有机混合物的分子组成特点:①C2H4和C2H4(H2O);②C2H2(H2O)和C2H2(H2O)2;③CH4和CH4(CO2);④C2H6和C2H6(CO2)(H2O)。
各组分以任意比混合充分燃烧。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各组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不变,消耗氧气的质量不变B.各组混合物总质量不变,消耗氧气的质量不变C。
各组混合物总质量不变,生成水的质量不变D。
各组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不变,生成CO2的质量不变2.某气态烃在一密闭容器中与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容器内的压强与燃烧前容器内的压强相等,燃烧前后的温度均保持在150°C,则该气态烃是A.C2H6B.C3H6C.CH4D。
C4H103.在室温下的某密闭容中,将某气态烷烃与适量氧气混合,点火使之恰好完全燃烧后,冷却到室温,容器中压强为反应前压强的1/2,该气态烃是A.甲烷B。
乙烷 C.丙烷 D.丁烷4.某有机化合物的蒸气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体积为相同状况下该有机化合物的蒸气体积的3倍,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是自身体积的2倍,该有机化合物可能是①乙烯②乙醇③乙醚④乙烷A。
①② B.②③C。
③④ D.①④5.某有机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蒸气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2:3B。
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C。
有机化合物中必定含有氧D。
有机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氧6.现有两种有机化合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则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和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
则它们可能是C.CH4、A。
C6H6O、C7H8O2 B。
C7H8、C3H8O3D.C3H4、C3H6OC2H4O27.下列各组烃的混合物中,不论两者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和生成水的质量不变的是A。
烃类的燃烧规律
微专题(三)烃类的燃烧规律1.烃类燃烧的耗氧量⑴等物质的量的烃C x H y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的大小取决于1+4的值,其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⑵等质量的烃C(CHJ完全燃烧,其耗氧量的大小取决于该烃分子中氢的质量分数,X的x H y值越大,则耗氧量越多,生成的CO2越少,生成的H2O越多。
(3)实验式(最简式)相同的烃,不论它们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以及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量均为定值。
2.烃类燃烧前后体积的变化(1)若反应前后的温度保持在100℃以上,则气态烃完全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变化为C x H y+(x+》O2――燃%CO2+2H2O V1x+4故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与氢原子数y有关。
当y=4,反应前后体积相等;当y>4,反应后气体体积,反应前气体体积;当y<4,反应后气体体积〈反应前气体体积。
⑵若反应前后的温度低于100℃,此时气体的体积一定是减小的,减少的体积为V=1+4,也与氢原子数有关。
3.根据烃类燃烧产物CO2和H2O之比,推断烃的种类⑴若生成的CO2和H2O之比为1:1,则此有机物的组成为C n H2n,该有机物可能为烯烃或环烷烃。
⑵若生成的CO2和H2O之比小于1:1,则此有机物的组成为C n H2n+,该有机物为烷烃。
4.对混合烃,根据烃类燃烧产物CO2和H2O之比,推断烃的平均分子式如0.1mol混合烃完全燃烧,生成0.12molCO2和0.2molH2O,根据原子守恒就可以确定该混合烃的平均分子式是C1.2H4,从而推断出该混合烃中一定含有甲烷。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有机物的组成为C〃H2nB.一种烃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并通过浓硫酸,减少的总体积就是生成的水蒸气的体积C.某气态烃C x H y与足量O2恰好完全反应,如果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大于100℃),则y=4;若体积减少,则y>4;否则y<4D.相同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消耗O2越多,则烃中含H量越高答案D解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A项不正确;烃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体积也可能比燃烧前的气体体积小,B项不正确;C x H y+(x+4)02――燃:CO2+2H2O体积变化A V如果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y =4;若体积减少,则y <4;若体积增加,则y >4,C 项不正确;相同质量的烃完全燃烧,含H 量越高,耗氧量越多,D 项正确。
烯烃燃烧公式
烯烃燃烧公式烯烃是一类在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而烯烃燃烧的公式更是我们理解其化学性质和反应过程的关键所在。
咱先来说说烯烃的定义哈,它是指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化合物。
像乙烯、丙烯这些都是常见的烯烃。
那烯烃燃烧的时候到底发生了啥呢?这就得提到咱们今天的重点——烯烃燃烧公式啦!烯烃燃烧的通式是:CnH2n + (3n/2)O2 → nCO2 + nH2O 。
这个公式看起来有点复杂,其实理解起来也不难。
我记得之前给学生们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有个特别有趣的事儿。
当时课堂上,我刚写出这个公式,就有个学生一脸迷茫地问我:“老师,这一堆字母和数字,看着就头疼,到底咋用啊?”我笑着回答他:“别着急,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咱就拿乙烯(C2H4)来说吧。
根据公式,当 n = 2 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就是:C2H4 + 3O2 → 2CO2 + 2H2O 。
这就意味着 1 分子的乙烯和 3 分子的氧气反应,会生成 2 分子的二氧化碳和 2 分子的水。
然后我给学生们做了个实验,在一个密封的容器里,让乙烯气体和氧气按照这个比例混合,然后点燃。
“砰”的一声,燃烧起来啦,产生的气体通过检测,确实就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学生们那叫一个兴奋,眼睛都瞪得大大的,一下子就对这个公式有了深刻的印象。
再比如说丙烯(C3H6),按照公式,燃烧的方程式就是:C3H6 + 9/2O2 → 3CO2 + 3H2O ,为了方便计算和书写,我们通常把 9/2O2 写成 4.5O2 。
在实际生活中,烯烃燃烧的现象和应用也不少呢。
比如说,汽车里用的汽油,里面就含有烯烃成分。
当汽油燃烧时,其实就发生了类似的反应,为汽车提供动力。
学习烯烃燃烧公式,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还能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派上用场。
比如说,通过燃烧产物的分析,可以判断燃料是否充分燃烧,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总之,烯烃燃烧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结合实际例子,多分析多练习,就能轻松掌握啦!希望同学们以后看到烯烃燃烧的问题,都能自信满满地运用这个公式解决掉!。
烃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与反应特点
烃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与反应特点烃类化合物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化学中最简单的有机物。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烃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反应特点。
一、物理性质1. 点燃性:烃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燃烧性,易于点燃。
这是因为烃类化合物具有高碳氢含量,燃烧时可以释放大量的能量。
例如,甲烷是一种最简单的烃类化合物,它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燃烧反应如下:CH4 + 2O2 -> CO2 + 2H2O + 能量2. 沸点和熔点:烃类化合物的沸点和熔点通常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分子量较大的烃类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需要较高的能量来克服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例如,正构烷烃的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递增。
3. 密度:烃类化合物的密度通常较小,大多数烃类化合物是轻质液体或气体。
这是因为烃类化合物的分子量相对较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
例如,乙烷和乙烯都是烃类化合物,乙烯是比乙烷更轻的气体。
二、反应特点1. 燃烧反应:烃类化合物是优秀的燃料,可以发生燃烧反应,释放能量。
这是因为烃类化合物的分子中包含了大量的碳-碳和碳-氢键,这些键在燃烧过程中被氧气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烃类化合物的燃烧反应是释放热能的重要途径。
2. 卤素取代反应:烃类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可以被卤素原子取代。
例如,甲烷可以和氯气反应,生成氯甲烷:CH4 + Cl2 -> CH3Cl + HCl这是一种重要的卤素取代反应,可以在实验室中制备卤代烷。
3. 氧化反应:烃类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可以被氧化剂氧化,形成含氧化合物。
这些氧化反应在烃类化合物的分解和催化裂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烃类化合物的氧化反应不仅可以生成氧化产物,还可以释放大量的能量。
总结:烃类化合物具有高燃烧性、沸点和熔点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加、低密度等物理性质。
在反应特点方面,烃类化合物可以发生燃烧反应,释放能量;还可以发生卤素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一般有机物的燃烧温度
一般有机物的燃烧温度
一般有机物的燃烧温度取决于其化学结构、分子键强度和分子结构的稳定性。
不同有机物燃烧的温度也会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燃烧温度范围:
- 化学燃料(如天然气、煤、石油等):300°C至1000°C
- 烃类(如烷烃、烯烃、芳香烃等):300°C至600°C
- 醇类(如甲醇、乙醇等):300°C至400°C
- 羧酸类(如乙酸、丙酸等):300°C至500°C
- 酮类(如丙酮、甲酮等):300°C至500°C
- 醚类(如乙醚、二甲醚等):200°C至400°C
- 酯类(如甲酸甲酯、二甲酸二乙酯等):300°C至500°C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燃烧温度范围,具体的燃烧温度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氧气供应、燃料浓度等。
同时,不同的实验条件和设备也可能对燃烧温度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具体的燃烧温度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烃的燃烧规律
【规律8】
最简式相同或含碳质量分数相同的有机物无 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 生成CO2 量恒为定值。 最简式相同或含氢质量分数相同的有机物无 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 生成H2O 量恒为定值
注意:水的状态不同,结论不同。
3、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规律 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xHy + (x+y/4)O2 → xco2 + y/2H2O
等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耗氧量比较的规律:
【 规律4】对于等物质的量的任意烃(CxHy) ,完 全燃烧,耗氧量的大小取决于(x+y/4) 的值的大 小,该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燃烧情况 产生CO2的 产生H2O的 产生CO2、H2O
量为定值
量为定值
的量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值
需满足的 不同分子中 不同分子含 不同分子中含C
条件
含C原子个
数须相等
中H原子个 原子和H原子个
数须相等 数均相等
2.有机物混合物总质量一定,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 燃烧 燃烧情况 产生CO2的 量为定值 需满足的 条件 不同分子中 产生H2O的 产生CO2、H2O 量为定值 的量为定值 不同分子含 不同分子中含
解:根据上述规律,得到结论( y/x)值越大, 耗氧量越多,则对于等质量的上述烃,完全燃 烧CH4的耗氧量最多。
【应用】等质量的烷烃随碳原子个数的增大,消耗O2的 量 减小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总结:等质量各类烃完全燃烧,耗O2量关系
烃类不完全燃烧
烃类不完全燃烧烃类不完全燃烧是指在有限供氧条件下,烃类化合物无法完全与氧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不完全燃烧常见于燃烧设备中的燃料不充足或者燃烧温度不高的情况下。
这种燃烧方式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不完全燃烧的主要原因是燃料和氧气供应不足。
在某些情况下,燃烧设备提供的燃料流量不足,或者氧气供应不足,将导致燃烧过程中的部分烃类化合物无法与氧气充分反应。
此外,燃烧设备的设计和操作也会影响燃烧效果。
当燃烧温度不够高时,烃类化合物的完全燃烧需要更长时间或更高的温度。
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主要副产品是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它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缺氧现象。
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环境中会导致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碳氢化合物是烃类不完全燃烧的副产物,对环境有害,并且具有挥发性,易燃易爆。
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物之一,会导致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颗粒物主要包括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有害。
不完全燃烧的危害不仅仅限于空气污染,还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头痛、头晕、呕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环境中,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颗粒物会刺激呼吸道和肺组织,威胁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
此外,一些烃类化合物自身也具有毒性,可能对生物体产生直接损害。
为了解决烃类不完全燃烧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燃烧设备的设计和操作要符合标准,确保燃料和氧气的充分供应。
其次,控制燃烧温度是避免不完全燃烧的关键。
通过提高燃烧设备的温度,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适当的反应时间,使烃类化合物能够充分燃烧。
此外,还可以采用氧气预混燃烧技术,将燃烧设备中的空气替换为富氧混合气体,从而增加燃烧效率。
此外,加强对不完全燃烧排放的监测也是防止大规模污染的关键。
烃类不完全燃烧
烃类不完全燃烧
烃类不完全燃烧是指只燃烧液体或气态碳氢化合物中的一部分,
而某些未燃烧的剩余物(通常是碳气体)会留在反应后的热悬浮物中。
随着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发展,烃类的不完全燃烧也引起
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烃类不完全燃烧排放出的废气是致癌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和氮
氧化物质,会对环境和人体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烃类不完全燃烧
会产生大量的含有碳的悬浮颗粒物和碳酸酐,这些悬浮物会直接或间
接地影响周围环境,给人们带来不便,严重时会造成健康问题。
此外,烃类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污染还会通过降水的方式造成污染,从而影响
水的质量。
因此,烃类的不完全燃烧是需要加以重视的问题。
必须采取有效
措施,控制和减少污染排放,降低不完全燃烧造成的污染,保护环境,改善空气和水质。
这可以通过实施烃类燃烧技术来完成,如安装活性
炭吸收仪、燃烧余热回收、去除氮污染等来减少污染。
另外,还可以
采用行政手段,如实施监管制度、强制排放标准、排放排放限制等,
来管控烃类的不完全燃烧。
有机烃类是易燃易爆气体
有机烃类是易燃易爆气体有机烃类是指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等多种类别。
这些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易燃易爆性,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危险品。
本文将介绍有机烃类易燃易爆性的原因、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防护措施等相关内容。
1. 有机烃类易燃易爆的原因有机烃类易燃易爆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含有高能键,二是其分子量较轻,易挥发。
1.1 含高能键有机烃类的分子中通常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高能键,这些键的键能较低,容易发生热解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和自由基,从而引起爆炸。
1.2 分子量较轻,易挥发有机烃类分子量较轻,通常是气态或挥发性液体,容易在常温下蒸发成为气体,形成易燃易爆的气体混合物。
2. 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有机烃类易燃易爆,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严重危害。
2.1 对人体的危害有机烃类的烟雾和燃烧产物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
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中毒性的碳氧血红蛋白,导致人体缺氧、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2 对环境的危害有机烃类易燃易爆,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污染物,如氮氧化物、光化学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这些物质对大气、水源等环境也会造成污染和危害。
3. 防护措施在使用和储存有机烃类物质时,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防止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3.1 提高储存和装卸设备的安全性能储存和装卸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设备密封性和耐高温性能,防止漏气、泄漏等事故的发生。
3.2 加强管理和操作规范采用完善的管理和操作规范,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有机烃类物质的使用和管理进行严格监管和控制。
3.3 安全储存和运输有机烃类物质应储存在防火、防爆的专用储存室中,应按照化学性质分类、标识和存放。
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包装合格、严禁混装车船等,确保物资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漏、漏气和挥发等事故。
4. 结论有机烃类易燃易爆,是一种具有较高危险性的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H OH
2 OH H 2 O O (放热反应)
最后一步为强烈的放热反应, 放热量远大于第一步可燃物分解 的吸热量,同时再次分解出游离的·0·和·OH,使得燃烧得以 持续。
支链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感应期、爆炸
很多重要的工艺过程如石油热裂解,碳氢化合物氧化
燃烧等都与链反应有关。
链锁反应分类
直链反应:
在链传递过程中,自由基的数目保持不
变的链锁反应。
支链反应:
在链传递过程中,一个自由基在生成产 物的同时,产生两重要的一种, 它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甲
乙
A B A
丙
烃类的氧化过程
一般地,烃类氧化过程可分为3种类型: (i) 低温(200~300℃)下的氧化,只有催化氧化作用,反应速率很 慢。 (ii)在(200~300)℃到(500~600)℃范围内,有气相的缓慢氧化。 可能产生过氧化物。过氧化物分解会产生自由基和醛。自由 基可能引发支链反应。在这种缓慢的氧化过程中,常出现 “冷焰”。它是一种放热量很小的火焰,发出微弱的兰色光。 (iii)爆炸性反应。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爆炸区内)下,混合气 会发生爆炸性反应。反应速率极快。它的反应机理还不完全 了解。对于烃类燃料燃烧过程中所进行的中间反应的形式以 及活化中心的产生和消毁的规律,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理论, 也无系统的实验数据,还处于理论发展的初期阶段。
……
(3)链终止:活泼自由基与其它活泼微粒结合,形成较稳定的化合物,从而 通过自由基的减少,使反应停止。
2A A A 2C C C A D A D C D C D
……
燃料(烃类—RH)燃烧时,产生活性游离基 H·、· O· 和· OH,并发生下列链式反应:
实际的燃烧过程比等温下的支链反应要复杂得多。 实际燃烧过程也有爆炸阶段,不过由于燃烧过程 要放热,故反应过程不是在等温条件下进行,而 是温度逐渐增高的情况下进行。所以,实际情况 下反应速率的变化与等温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变化 稍有出入。事实上,燃烧过程中热爆炸与链爆炸 是同时存在的,而且相互影响。
链式着火理论
◎只要能以某种能量方式激发出活性中心就能引起着火 (活化分子的积累) ◎首先由反应物分子受激产生活性中心,然后通过链式 反应产生着火。
烃类混合物的着火极限值
对于一定压力,混合物在
290℃-300℃范围内,可能 着火,随着温度升高,着 火停止,直到490℃以上又 会着火。
每一个组成对应有一个临
根据火灾危险性,烃类、可燃气体可分为:
表 1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类别 名称
甲
乙炔,环氧乙烷,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 顺丁烯,反丁烯,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丙 二烯,环丙烷,环丁烷,甲醛,氯甲烷,氯乙烯, 异丁烷,异丁烯
乙
溴甲烷
按照火灾危险性分类,液化烃、可燃液体可分为:
表 2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类别 名称 液化氯甲烷、液化顺式-2 丁烯,液化乙烯,液化反式-2 丁烯,液化环丙 A 烯,液化丙烷,液化环丁烷,液化新戊烷,液化丁烯,液化氯乙烷,液 化环乙烷,液化丁二烯,液化异丁烷,液化石油气,液化二甲胺,液化 三甲胺,液化二甲基亚硫,液化甲醚(二甲醚) 异戊二烯,异戊烷,汽油,乙烷,二硫化碳,异己烷,石油醚,异庚烷, B 环戊烷,环己烷,辛烷,异辛烷,笨,庚烷,石脑油,原油,甲苯,乙 苯,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异丁醇,乙醚,环氧丙烷,甲酸甲酯, 乙胺,二乙胺,丙醚,丁醛,三乙胺,醋酸丁酯,醋酸异戊酯,甲酸戊 酯,丙烯酸甲酯,甲基叔丁基醚,液态有机过氧化物 丙苯,环氧氯丙烷,苯乙烯,喷气燃料,煤油,丁醇,氯苯,乙二胺, 戊醇,环己酮,冰醋酸,异戊醇,异丙苯,液氯 轻柴油,硅酸乙酯,氯乙醇,氯丙醇,二甲基甲酰胺,二乙基苯 重柴油,苯胺,锭子油,酚,甲酚,糠醛,20 号重油,苯甲醛,换乙醇, 甲基丙烯酸,甲酸,乙二醇丁醚,甲醛,糖醛,辛醇,单乙醇胺,丙二 醇,乙二醇,二甲乙酰胺 蜡油,100 号重油,渣油,变压器油,润滑油,二乙二醇醚,,三乙二醇 B 醚,领苯二甲酸二丁酯,甘油,联苯-联苯醚混合物,二氯甲烷,二乙醇 胺,三乙醇胺,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液体沥青,液硫
期和稳定期。
在感应期中,活化中心虽然也逐渐增多,但总的数目还
是较少的,所以反应速率很慢。
随着反应的进行,活化中心的数目逐渐增多,一直增加
到最大值,反应速率极快,形成爆炸现象,此即爆炸期。
经过爆炸期之后,由于反应物浓度剧烈地减小,使活化
中心数目锐减,反应速率也随之减慢,这就是稳定期。
燃烧中的链式反应
燃烧有焰燃烧与无焰燃烧两种。 对于无焰燃烧,有可燃物、氧化剂、温度(着火点)三个条
件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即会发生。但是对于有焰燃 烧,除以上三个条件,燃烧过程中还必须存在未受抑制的 链式反应,燃烧才能够持续卜去,这亦是燃烧发生的充分 条件之一。 在有焰燃烧中,当某种可燃物受热时,该可燃物的分子会 发生热裂解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游离基)。自由基是一种 高度活泼的化学形态,能与其它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 使燃烧持续进行下去,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
烃类化合物是碳、与氢原子所构成的化合物,主要包含
烷烃、环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烃类化合物有 烷、烯、炔、芳香烃。 常见的烃有甲烷(沼气),丙烷和丁烷(打火机油),异辛烷, 石蜡。高级汽油常夸耀异辛烷值。
石油和天然气跟人们生活紧密联系
石油是碳氢化合物。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
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 ~ 99%,各种烃类按其 结构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烷烃, 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 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 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和氩等。在标准状况下,甲烷 至丁烷以气体状态存在,戊烷以下为液体。
A A 条件 2A
……
(2)链引发:反应物在一定外界条件作用卜,产生具有高度活泼化学形态的 自由基的过程。
A B C A B C C A A A C A A B C A B C C A A A C A
烃类燃烧氧化过程属于支链反应。
实验证明,烃类燃烧在燃烧过程中有感应期,而 且根据光谱分析,在火焰中发现自由基CH和大量 H,这就说明了燃烧过程确实存在活化的中间产物 (自由原子或自由基)。
链反应
链反应也称链锁反应。其特点是不论用什么方法,只
要使反应一旦开始,它便能相继产生一系列的连续反 应,使反应不断发展。在这些反应过程中始终包括有 自由原子或自由基(统称链载体),只要链载体不消失, 反应就一定能进行下去。链载体的存在及其作用是链 反应的特征所在。
链引发:借助于光照、加热等方法使反应物分子断裂产生
自由基的过程。
链传递:自由基作用于反应物分子时,产生新的自由基和
产物,使反应一个传一个不断进行下去。
链终止:自由基销毁使链锁反应不再进行的过程。
链式反应的基本过程
(1) 链引发:反应物在一定外界条件作用外,产生具有高度活泼化学形态的 自由基的过程。
界压力,在该压力下,着 火温度突然下降近200℃。
随着组成含量的减少,临
界压力升高。
结论:烃类混合物着火存在两个着火(自动着火)区域; 在这两区域之间,着火是不可能的。
烃类燃料的链式反应着火
1、烃类燃料在高温
和低温条件下呈现不 同的着火特性: 2、低温多阶段 (473~600k)高温单 阶段(900~1200k) 3、冷焰区、着火半 岛
低温多阶段着火过程
τ 1 —冷焰诱导阶段直链反应,
→ROOH+C2H4O
τ 2 —冷焰阶段
ROOH→HCHO →冷焰 同时继续产生 ROOH
τ 3 —蓝焰阶段
HCHO →CO →蓝焰
τ τ 3 —热焰
CO →CO2→热焰
高温单阶段着火过程
高温时,不经过冷焰阶段,直接到蓝焰—热焰
着火过程极为复杂,尚有许多未知问题。
空气-烃类混合物多级着火过程
图中高级单阶段着火:自动着火具有连续单级的特点。
在低温多阶段范围,自动着火为多级,即通过一连串不同
的化学阶段着火。 在阴影区域围成的范围,不发生链热自动着火,而认为有 冷焰存在。
高温下:单级着火,点状着火。
低温下:多级着火,容积着火。
多级着火:包括了一连串的火焰(冷焰,兰焰, 热焰),在每一种火焰中完成了原始烃类的某一 化学转化:在冷焰中,一般形成甲醛,在兰焰中 形成CO,而在热焰中生成最终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