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病证(三)-1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详细)
脾气虚弱
补中益气,健脾升阳
补中益气汤
寒热错杂
温中补虚,清热燥湿
乌梅丸
瘀血内阻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膈下逐瘀汤
3.8泄泻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暴泻
寒湿内盛
散寒化湿
藿香正气散
湿热伤中
清热利湿
葛根芩连汤
食滞肠胃
消食导滞
保和丸
久泻
脾胃虚弱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参苓白朮散
肾阳虚衰
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四神丸
肝气乘脾
抑肝扶脾
黄芪建中汤
黄疸消退后
气滞血瘀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
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湿热留恋
清热利湿
茵陈四苓散
肝脾不调
调和肝脾,理气助运
柴胡疏肝散、归芍六君子汤
4.3积聚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积证
气滞血瘀
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
瘀血内结
祛瘀软坚,扶正健脾
膈下逐瘀汤
正虚瘀结
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八珍汤合化积丸
聚证
肝气郁结
少腹逐瘀汤
中虚脏寒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小建中汤
3.7痢疾-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湿热痢
清热解毒、调气行血
芍药汤
疫毒痢
清热凉血解毒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寒湿痢
温化寒湿
胃苓汤
阴虚痢
养阴清肠
驻车丸
虚寒痢
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休息痢
发作期
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心系病证(三)-2_真题-无答案
心系病证(三)-2(总分25,考试时间90分钟)一、A3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
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某男,38岁,两年前因"颅脑外伤"而住院,出院后时有头痛,位于右侧顶部,痛时伴左侧上肢抽搐。
舌质略黯,苔白,脉涩。
1. 若病人流涎、苔腻或脉滑宜加A.茯苓、泽泻B.陈皮、半夏C.焦神曲、炒麦芽D.藿香、佩兰、苍术E.半夏、胆南星、竹茹某男,63岁,2小时前活动中出现心胸疼痛,胸部闷窒,伴心悸、喘促、汗出,经含化复方丹参滴丸等药治疗无效。
现病人仍心前区疼痛、胸中闷窒、动则加重,心中恐惧,出汗,舌体胖大,舌质黯淡,苔白,脉细无力。
2. 首选方剂为A.血府逐瘀汤加减B.枳实瓜蒌桂枝汤加减C.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D.四逆加人参汤加减E.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3. 若病人刺痛重,宜加A.柴胡、郁金B.川楝子、元胡C.木香、陈皮、砂仁D.莪术、元胡,吞三七粉E.仅用血府逐瘀汤4. 若病人出现口干、舌红,应A.改用增液汤B.改用益胃汤C.加麦冬、生地D.加天花粉、沙参E.改用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某男,40岁,经常失眠心烦,伴胸闷脘满,嗳腐吞酸,头昏沉重,口苦,尿赤,苔黄腻,脉滑数。
5. 其主症为A.肝火扰心B.痰热扰心C.饮食积滞D.痰浊上扰E.阴虚火旺6. 治疗主方为A.龙胆泻肝汤加减B.黄连温胆汤加减C.保和丸加减D.导痰汤加减E.朱砂安神丸加减7. 其兼证为A.肝火上扰B.心脾不足C.脾胃气虚D.饮食积滞E.湿盛困脾某女,35岁,有"风心病史"十年。
劳累后心悸气喘,未发生过水肿,近日因过劳再发,症见:心悸,胸闷,气短;动则加重,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8. 辨证为A.心虚胆怯B.心血不足C.寒凝心脉D.心阳不振E.水饮凌心9. 代表方为A.归脾汤B.安神定志丸C.苓桂术甘汤D.真武汤E.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某女,32岁,心悸气短半年余,半年前小产后心悸气短,伴头晕失眠,倦怠乏力,饮食减少,时有便溏,每遇过劳则发。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试卷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试卷1(总分:7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患者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不华,倦怠无力,纳呆食少,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上述症状属什么证型(分数:2.00)A.心血不足证√B.心阳不振证C.心虚胆怯证D.水饮凌心证解析:解析:上述临床表现的病机为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宜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属心悸之心血不足证。
故A为正确选项。
2.患者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
此证属于(分数:2.00)A.瘀阻心脉证B.心虚胆怯证C.心阳不振证D.水饮凌心证√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心悸水饮凌心证,病机为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
故D为正确选项。
3.心悸者应该首先分辨(分数:2.00)A.阴阳气血B.外感与内伤C.属实属虚√D.以上均不对解析:解析:心悸应首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故C为正确选项。
4.痰浊闭阻所致胸痹,其治疗方法是(分数:2.00)A.祛痰降逆,理气宣痹B.燥湿化痰,理气通络C.豁痰理气,化瘀通络D.通阳泄浊,豁痰宣痹√解析:解析:胸痹之痰浊闭阻证,病机为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所以治当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故D为正确选项。
5.《金匮要略》治疗胸痹,强调下列哪种治法为主(分数:2.00)A.宣痹通阳√B.温阳散寒C.益气温阳D.活血化瘀解析:解析:汉代张仲景《金贵要略》正式提出“胸痹”名称,并进行了专门论述,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在治疗上,以宣痹通阳为主。
故A为正确选项。
6.下列哪项为寒凝心脉型胸痹的主要特征(分数:2.00)A.胸部刺痛,固定不移B.胸痛彻背,感寒痛甚√C.胸痛灼热,烦闷不适D.胸中闷痛,心悸不宁解析:解析:胸痹之寒凝心脉证,其一般临床表现为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重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脉沉细。
心系病症(中医内科学)
(2)根据不同的病因,分别采用不同的治法 痰火扰心者,宜清心豁痰;饮遏心阳者,宜温阳化饮;气滞心胸者,宜疏肝理气、 和血疏脉;心血瘀阻者,宜活血化瘀通脉;寒凝心脉者,宜辛温散寒通阳。 (3)急性发作期 应加强病情监护,注意神志、呼吸、血压、舌苔、脉象等方面的变化,做好各种 急救准备,必要时予以吸氧、心电监护及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期应保持心情舒 畅,精神愉快,避免情志刺激,饮食不宜过饱,保持大便通畅,劳逸适度,保证 充分休息及充足睡眠。 心悸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1.掌握心悸的诊断依据、辨证要点、辨证分型及治疗。 2.熟悉心悸常见病因病机、类证鉴别、预防调护方法。 3.了解心悸的西医学范畴、相关检查、转归预后。 技能要求 1.能够对心悸进行正确诊断和具备辨证论治的能力。 2.能够熟练地为心悸患者开展预防与调护指导。 案例导入 王某,男,62 岁。因“心慌、心悸不安反复发作 3 年,加重伴胸闷 1 个月”,于 2017 年 3 月 2 日就诊。 患者 3 年前因生气后,岀现心悸不适、心慌,到某医院诊治,做心电图诊断为“频 发室性早搏”,用西药治疗后,症状减轻,早搏明显减少,未予重视。近 1 个月
心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虚实两个方面,虚多为气血阴阳的亏损,实多为痰、饮、火、 瘀的阻滞。 如正虚邪扰,血脉不畅,心神不宁,则为心悸; 寒、痰、瘀等邪痹阻心脉,胸阳不展,则为胸痹; 阳盛阴衰,阴阳不调,心肾不交,则为不寐。 3.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①心与肺: 心主血,肺主气,血的运行依靠气的推动,而气也必须靠血的运载才能输布全身, 心与肺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气血正常运行。心肺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若肺气虚 弱,宗气不足,则运血无力而导致心脉瘀阻,而见胸痛、心悸、唇舌青紫等证候;
一般来说,发病急骤,新病,或处于发作期,病程较短,实象如气滞、瘀阻、寒 凝、痰浊或痰热、火热之象突出而虚象相对不明显,脉弦、滑、涩者,多属实证; 若发病势缓,久病,或处于缓解期,病程较长,气血阴阳亏虚之象突出而实象相 对不明显,脉细弱无力者,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证。
癫狂(心系病证)-中医内科学(精华)
(三)金元时期对癫狂的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认为:“肾水主志,而水 火相反,故心火旺则肾水衰,乃失志而狂越。”又说:“…… 心热甚则多喜而为癫也,……肝实则多怒而狂。”在《骂詈》 中提出其治法:“此阳有余,阴不足,三承气汤加当归、姜枣, 名当归承气汤以利数行,候微缓,以三圣散吐之,后用凉隔散、 洗心散、黄连解毒汤调之。”指出:“吐出痰涎宿物,一扫而 愈。”
意欲不遂 积忧久虑
忧愁思虑 损伤心脾
肝气郁结 疏泄失常
心脾气结 脾失健运
痰气郁结 上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 神志被蒙
癫证
狂证
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或忿郁恼怒,郁怒伤肝,使肝阳暴张, 肝胆气逆,化火灼津而成,痰火蓄结于阳明,使阳明热盛,火 炽痰壅,上扰心神,神明逆乱而发为狂证。狂证主要是因火炽 痰壅而致,火属阳,阳主动,故其发病较急,症状表现躁狂。
癫病与狂病的鉴别表
病名
癫病
狂病
临床特征 沉静独处,语言支离,畏见生人, 或哭或笑,声低气怯,抑郁性精神 失常。
躁动狂乱,气力倍常,骂詈叫号, 声音高亢,兴奋性精神失常。
基本病机 痰气郁结,蒙蔽神机。
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病变脏腑 心脾为主
心肝为主
病理属性 属阴
属阳
4.狂病与蓄血发狂的鉴别:蓄血发狂为 瘀热交互所致,多见于伤寒热病,具有 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黑亮如漆等 特征。不同于狂病突然喜怒无常,狂乱 奔走为主症。
在治疗方面,《素问·病能论篇》指出:“有病怒狂 者……生于阳也,……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落。” 《灵枢·癫狂》提出了针灸治疗本证的方法。
(二)《难经·五十九难》等叙述了癫与狂的不同临 床表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狂疾之始发, 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居贵也,妄笑 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直视僵 仆。”《难经·二十难》:有“重阳者狂,重阴者癫” 的记载。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复习资料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复习资料中医内科第二章心系病症第一节心悸1、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往往兼有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2、《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心悸的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并以炙甘草汤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3、诊断依据(1). 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神情紧张,不能自主,心搏或快速,或缓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止。
( 2).伴有胸闷不适,易激动,心烦,少寐多汗,颤抖,乏力,头晕等。
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 3).发作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4、惊悸与怔忡的鉴别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忡惊悸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诱发。
多为阵发性,可自行缓解。
病来虽速而病情较轻实证居多不发时如常人 5、证治分类心虚胆怯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安神定志丸、怔忡等因素亦可发生。
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
病来虽渐但病情较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不发时亦可见脏腑虚损症状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心血不足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补血养心,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益气安神。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归脾汤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知柏地黄丸(相火妄动)阴虚火旺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心阳不振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中医“心系病证”概述
中医“心系病证”概述
一、心的生理病理表现
1.心为君主之官,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五脏六腑中居于首要地位,可统摄、协调其他脏腑的生理活动。
2.心主血脉,主神志,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
心之阴阳气血是心进行生理活动的基础。
心气心阳主要推动和温煦血液运行(主血脉),心阴心血则可濡养心神(主神志)
3.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
心系病证的病因主要有情志失调、饮食劳倦、年老体虚、外邪侵袭等,病机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证为气血阴阳的亏损,实证为瘀、痰、饮、火、寒等。
正虚邪扰,血脉不畅,心神不宁,则为心悸;寒、痰、瘀等邪痹阻心脉,胸阳不展,则为胸痹;气虚至竭,血瘀日甚,瘀血化水,则为心衰;阳盛阴衰,阴阳失调,心肾不交,则为不寐。
二、心系疾病与他脏关系
心病与其他脏腑疾病关系密切。
如心悸、胸痹日久,心之阳气进一步耗伤,阳虚水泛,可致咳嗽、喘证、痰饮、鼓胀、水肿等病证,甚至阴盛格阳,出现心阳虚衰之喘脱。
他脏之病日久亦可导致心系病证。
如咳嗽、哮病、肺胀日久伤及正气,心肺气虚而致心悸;眩晕、头痛等病久则肝肾阴精损伤,心肾不交而成不
寐;消渴日久,阴虚燥热,痰瘀阻络而致胸痹。
临床应将心系病证与他系病证互参,审证求机,详辨主次,灵活运用。
三、心系病证的辨治
心系病证的辨治当分清虚实、标本、缓急。
治疗心之虚证有益气、养血、滋阴、温阳诸法,治疗心之实证有理气、化瘀、祛痰、利水、清热、散寒诸法。
本虚标实者又当虚实并治。
2心系疾病
真心痛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其特点是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
气虚血瘀: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
寒凝心脉:温补心阳,散寒通脉。当归四逆汤加味
正虚阳脱: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四逆加人参汤
目前将冠心病分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猝死型。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面向梗死部位的导联S-T段抬高、病理性Q波。体征:心脏浊音界可轻至中度增大,心率可增快或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及第三心音奔马律,心律失常等。
三、不寐 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1)髓海不足 补肾益髓,填精养神 七福饮
2)脾肾两虚 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还少丹
3)痰浊蒙窍 健脾化浊,豁痰开窍 涤痰汤
4)瘀血内阻 活血化瘀,开窍醒脑 通窍活血汤
七、厥证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气机逆乱,升降失调,气血阴阳不相接续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倒,不省不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厥证乃危急之候,当及时救治为要,醒神回厥是主要的治疗原则,
1.气厥1)实证:开窍,顺气,解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
2)虚证:补气,回阳,醒神-急用参附汤,苏醒后有四味回阳饮
2.血厥1)实证:平肝潜阳,理气化瘀-羚角钩藤汤合通瘀煎
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继服人参养荣汤
3.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
4.暑厥:清暑益气,开窍醒神 清开灵注射液、万氏牛黄清心丸或紫雪丹、白虎加人参汤。
心系疾病:心悸、胸痹、不寐、癫狂、痫病、痴呆、厥证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心系病证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心系病证心系病证第一节心悸概念: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重者为怔忡。
病因:感受外邪,药食不当,七情所伤,体虚劳倦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病位在心,涉及脾、肾、肺、肝。
辨证要点:首辨虚实;心悸的辨证应结合辨病。
预后转归:取决于本虚标实的程度、邪实轻重,脏损多少,治疗当否,脉象变化。
预后较差者,或出现喘促,水肿,胸痹心痛,厥证,脱证等变证,坏病。
1.心虚胆怯证:安神定志丸—镇惊安志,养心安神2.心血不足证:归脾汤—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心烦,舌淡红少津,苔少或无,可用炙甘草汤;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心悸,可用生脉散。
3.阴虚火旺证: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火热不显,可单服天王补心丹;肾阴亏,虚火妄动,遗精腰冷,合用知柏地黄丸。
4.心阳不振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大汗出者,用独参汤。
5.水饮凌心证:苓桂术甘汤—振奋心阳,化气利水,宁心安神6.瘀阻心脉证: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活血化瘀,理气通络7.痰火扰心证: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第二节胸痹病因: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年老体虚病机:心脉痹阻。
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
辨证要点:首辨病情轻重,次辨标本虚实。
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先从祛邪入手,然后再予扶正。
标实当泻,尤重活血通脉治法;本虚宜补,尤其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1.心脉痹阻证: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含化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2.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活血通络(辨证可用失笑散、用丹栀逍遥散、用当归龙荟丸)3.痰浊闭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泄浊,豁痰开结(痰浊合瘀血往往同时并见,常并用两法)4.寒滞心脉证:瓜蒌薤白白酒汤合当归四逆汤—宣痹通阳,散寒止痛(舌下含化苏合香丸/麝香保心丸)5.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益气养阴,活血通脉6.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滋阴清火,养心和络(辨证可用酸枣仁汤)7.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温补阳气,振奋心阳(辨证可用真武汤、用四逆加人参汤)第三节真心痛概念: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其他内容与胸痹相参1.气虚血瘀证: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汤—益气活血,通脉止痛2.寒凝心脉证:当归四逆汤—温补心阳,散寒通脉3.正虚阳脱证:四逆加人参汤—回阳救逆,益气固脱(阴竭阳脱亡,合生脉散)第四节不寐概念:不寐是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中医基本证型
一肺系病证六〕肺痨三脑系病证三、脾胃系病证一〕感冒1〕肺阴亏损证一〕头痛一〕胃痛1.风寒束表证2〕虚火浊肺证1风寒头痛1〕寒邪客胃证2.风热犯表证3〕气阴耗伤证2风热头痛2〕饮食伤胃证3.暑湿伤表证4〕阴阳虚损证 3.风湿头痛3〕肝气犯胃证4.气虚风寒七〕肺胀 4.肝阳头痛4〕湿热中阻证5.阴虚风寒1〕痰浊壅肺证 5.血虚头痛5〕瘀血停胃证二〕咳嗽2〕痰热郁肺证6肾虚头痛6〕胃阴亏耗证1.风寒袭肺证3〕痰蒙神窍证7瘀血头痛7〕脾胃虚寒证2. 风热犯肺证4〕阳虚水泛证8痰浊头痛二)痞满3. 风燥伤肺证5〕肺肾气虚证二〕眩晕1〕饮食内停证4. 痰湿蕴肺证八〕肺痿 1.肝阳上亢2〕痰湿中阻证5. 痰热郁肺证1、虚热证 2. 气血亏虚3〕湿热阻胃证6. 肝火犯肺证2、虚寒证 3. 肾精缺乏4〕肝胃不和证7. 肺阴亏耗证 4. 痰湿中阻5〕脾胃虚弱证三〕哮病二、心系病证 5. 痰郁化火6〕胃阴缺乏证1. 发作期一)心悸 6. 瘀血阻窍三)呕吐1〕冷哮证1〕心虚害怕证三〕中风1、实证2〕热哮证2〕心血缺乏证 1. 中经络1〕外邪犯胃证3) 寒包热哮证3〕阴虚火旺证1〕风痰入络2〕食滞内停证4) 风痰哮证4〕心阳不振证2〕风阳上扰3〕痰饮内阻证5) 虚哮证5〕水饮凌心证3) 阴虚风动4〕肝气犯胃证2. 缓解期6〕瘀阻心脉证4) 痰热腑实2、虚证1〕肺脾气虚证二)胸痹5) 痰火瘀闭1〕脾胃气虚证2〕肺肾两虚证1、心血瘀阻证6) 痰浊瘀闭2〕脾胃阳虚证四〕喘证2、气滞心胸证7) 脱证3〕胃阴缺乏证1.实喘3、痰浊闭阻证 2. 恢复期四)噎膈1〕风寒壅肺证4、寒凝心脉证1〕风痰瘀阻1〕痰气交阻证2〕表寒肺热证5、气阴两虚证2〕气虚络瘀2〕瘀血内结证3〕痰热郁肺证6、心肾阴虚证3) 肝肾亏虚3〕津亏热结证4〕痰浊阻肺证7、心肾阳虚证四〕癫狂4〕气虚阳微证5〕肺气郁痹证三)真心痛1〕癫—痰气郁结五)呃逆2.虚喘1.气虚血瘀2〕癫—心脾两虚1〕胃中寒冷1〕肺气虚耗证1〕寒凝心脉3〕狂—痰火扰神2〕胃火上逆2〕肾虚不纳证2〕正虚阳脱4〕狂—痰热瘀结3〕气机郁滞3〕正虚喘脱证四)不寐5〕狂—火盛阴伤4〕脾胃阳虚五〕肺痈1、肝火扰心五〕痫病5〕胃阴缺乏1. 初期2、痰热扰心1〕风痰闭阻六)腹痛2. 成痈期3、心脾两虚2〕痰火扰神1〕寒邪内阻证3. 溃脓期4、心肾不交3〕瘀阻脑络2〕湿热壅滞证4. 恢复期5、心胆气虚4〕心脾两虚3〕饮食积滞证5〕心肾亏虚4〕肝郁气滞证2〕脾肾两虚六〕痴呆5〕瘀血内停证4〕瘀血内阻3〕痰浊蒙窍1〕髓海缺乏6〕中虚脏寒证六)泄泻三)积聚4、浊痰阻塞证1〕邪犯胸肺1、暴泻1、聚证5、脾气不升证2〕饮停胸胁1〕寒湿内盛证1〕肝气郁结证6、肾阳衰惫证3〕络气不和2〕湿热伤中证2〕食滞痰阻证七、气血津液4〕阴虚内热3〕食滞肠胃证2、积证一)郁证三)溢饮表寒里饮2、久泻3〕气滞血阻证1〕肝气郁结证四)支饮1〕脾胃虚弱证4〕瘀血内结证2〕气郁化火证1〕寒饮伏肺2〕肾阳虚衰证5〕正气瘀结证3〕痰气郁结证2〕脾肾阳虚3〕肝气乘脾证四)鼓胀4〕心神失养证一) 消渴七)痢疾1、气滞湿阻证5〕心脾两虚证1〕上消肺热津伤1〕湿热痢2、水湿困脾证6〕心肾阴虚证2〕中消胃热炽盛2〕疫毒痢3、水热蕴结证二)鼻衄3〕中消气阴亏虚3〕寒湿痢4、瘀结水留证1、热邪犯肺4〕下消肾阴亏虚4〕阴虚痢5、阳虚水盛证1〕胃热炽盛5〕下消阴阳两虚5〕虚寒痢6、阴虚水停证2〕肝火上炎一) 自汗、盗汗6〕休息痢五)疟疾3〕气血亏虚1〕肺卫不固八)便秘1、正疟三)齿衄2〕心血缺乏1〕气秘2、温疟1、胃火炽盛3〕阴虚火旺2〕冷秘3、寒疟1〕阴虚火旺4〕邪热郁蒸3〕气虚秘4、瘴疟:热瘴四)咳血一)内伤发热4〕阴虚秘5、瘴疟:冷瘴1〕燥热伤肺1、阴虚发热5〕阳虚秘6、劳疟2〕肝火犯肺2、血虚发热五、肾系病证3〕阴虚肺热3、气虚发热四、肝胆病证一)水肿五)吐血4、阳虚发热一)胁痛1、阳水1〕胃热壅盛5、气郁发热1、肝郁气滞证1〕风水相搏证2〕肝火犯胃6、痰湿郁热2、肝胆湿热证2〕湿毒浸淫证3〕气虚血溢7、血瘀发热3、瘀血阻络证3〕水湿浸渍证六)尿血一)气虚4、肝络失养证4〕湿热壅盛证1〕下焦湿热1、心气虚二)黄疸2、阴水2〕肾虚火旺2、脾气虚1、阳黄1〕脾阳虚衰证3〕脾不统血3、肾气虚1〕热重于湿证2〕肾阳衰微证4〕肾气不固一)血虚2〕湿重于热证3〕瘀水互结证六)便血1、心血虚3〕胆腑郁热证二)淋证1〕肠道湿热2、肝血虚4〕疫毒炽盛证1、热淋2〕气虚不摄一)阴虚2、阴黄2、石淋3〕脾胃虚寒1、肺阴虚1〕寒湿阻遏证3、血淋七)紫斑2、心阴虚2〕脾虚湿滞证4、气淋1〕血热妄行3、脾胃3、黄疸消退后调治5、膏淋2〕阴虚火旺4、肝阴1〕湿热留恋证6、劳淋3〕气不摄血5、肾阴虚2〕肝脾不调证三)癃闭一)痰饮一)阳虚3〕气滞血瘀证1、膀胱湿热证1〕脾阳虚弱1、心阳虚2、肺热壅盛证2〕饮留胃肠2、脾阳虚3、肝郁气滞证二)悬饮3、肾阳虚。
心 系 病 证
心悸病因病机示意图
体虚
外邪入侵 情志刺激
气血阴阳亏虚 心失所养(虚)
耗气伤心 内舍于心
心络瘀阻 血脉不利
生痰化火 上扰心神(实)
悸心 动 不 宁
心
——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一)一般症状: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 缓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 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
(二)心悸与奔豚的鉴别
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但心悸为 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 发自少腹。
(三)心悸与卑惵鉴别。
卑喋之胸中不适由于痞塞。心悸则缘于心跳, 有时坐卧不安,但不避人,无情志异常;卑喋 为一种神志异常为主的病证,一般无促、结、、 疾、迟等脉象出现。
表一、心悸与怔忡鉴别简表
2、证机概要: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 火内动,扰动心神。
3、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4、例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前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适用于阴虚 血少,心悸不安,虚烦神疲,手足心热 之证,后方清心降火,重镇安神,适用 于阴血不足,虚火亢盛,惊悸怔忡,心 神烦乱,失眠多梦等证。
安神丸内用黄连,生地朱砂归草全, 清热养阴兼重镇,失眠心火此方先。
表二、心悸与奔豚鉴别表
病证
心悸
奔豚
症状 心中悸动、惊惕不安。 心胸躁动不安,上下冲逆。
病位 发自于心
发自少腹
表三、心悸与卑惵鉴别表
病证
心悸
症 状 心中悸动,惊惕不安。
卑惵 胸中痞塞不适。
神 志 无神志异常
神志异常为主的病证
其 它 常伴促、结、代、疾、迟等 无促、结、代、疾、迟等脉象。 脉象。
三、相关检查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心系病症学习资料三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心系病症学习资料三1、单选患者突然眩晕昏仆,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舌谈,脉沉细微。
其证候是()。
A. 气厥实证B.气厥虚证C.血厥实证D.血厥虚证E.痰厥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江南博哥)厥证实证表现为昏仆伴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虚证为昏仆伴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口开手撒,据此可判断。
2、单选不寐的病机特点为()。
A.阳盛阴衰,阴阳失交B.阴盛阳衰,阴阳失交C.胃气不和,夜卧不安D.阳不交阴,心肾不交E.痰热内扰正确答案:A3、单选健忘的发生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密切?()A.心、肺、脾B.心、脾、肾C.肝、脾、肾D.心、肝、脾E.肝、胆、脾正确答案:B4、单选症见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头重,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方宜选用()。
A.朱砂安神丸B.安神定志丸C.龙胆泻肝汤D.黄连温胆汤E.丹栀逍遥丸正确答案:D5、单选血厥实证,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
A.独参汤B.通关散合五磨饮子C.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D.参苏饮加减E.四味回阳饮正确答案:C6、单选产后虚烦不寐,体痿面白,或老人夜寐早醒而无虚烦,均可用()。
A.黄连阿胶汤B.半夏秫米汤C.归脾汤D.安神定志丸E.六味地黄丸正确答案:C7、单选下列除哪项外均为不寐的病因()。
A.思虑劳倦B.久病之人C.情志所伤D.外邪侵袭E.心虚胆怯正确答案:D8、单选男,50岁。
因失眠多梦半月余就诊。
现不寐,入睡困难,心烦口苦,头重如裹,胸闷,舌红苔黄腻,脉渭数。
其治法是()。
A.滋阴清热,镇心安神B.疏肝泻热,佐以安神C.补养心脾,以生气血D.化痰清热,和中安神E.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正确答案:D9、单选素有咳喘宿痰,多湿多痰,恼怒或剧烈咳嗽后突然昏厥,喉有痰声,或呕吐涎沫,呼吸气粗,舌苔白腻,脉沉滑。
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A.独参汤B.通关散合五磨饮子C.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D.参苏饮加减E.导痰汤正确答案:E10、单选肝火扰心型不寐者,宜首选()。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
病 因 病 机
胸 痹
胸胸
概 述
概 述
病 因 病 机
诊 查 要 点
辨 证 论 治
预 防 调 护
结 语
临 证 备 要
胸 痹
诊断依据
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 胸部疼痛
诱发因素: 操劳过度、抑郁恼怒、 诱发因素: 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
诊 查 要 点
饮暴食、 饮暴食、感受寒冷等 发病年龄: 发病年龄: 中年以上
胸胸
概 述 病 因 病 机 诊 查 要 点 辨 证 论 治 预 防 调 护 结 语 临 证 备 要
胸 痹
病
因
寒邪内侵 饮食失调
病 因 病 机
情志失节 劳倦内伤 年迈体虚
胸 痹
寒邪内侵
素体阳虚, 素体阳虚,胸阳不振 阴寒之邪侵袭
病 因 病 机
血行不畅、 血行不畅、心脉痹阻 寒凝气滞、 寒凝气滞、胸阳不展
胸 痹
标 痰浊 窒闷而痛,伴唾吐痰涎,苔腻, 窒闷而痛,伴唾吐痰涎,苔腻,脉弦滑 胸痛如绞,遇寒则发或加剧,伴畏寒肢冷, 寒凝心脉 胸痛如绞,遇寒则发或加剧,伴畏寒肢冷, 实 舌淡苔白, 舌淡苔白,脉细
分型
气滞
症状
闷重痛轻,兼胁胀,善太息, 闷重痛轻,兼胁胀,善太息,脉弦
辨 证 论 治
本
心脉瘀滞 心气不足
痹 悬 肺 饮
病症鉴别 胸 痹
悬 饮
脾胃系疾病——以 以 脾胃系疾病 上腹胃脘部近心窝 处疼痛为主。 处疼痛为主。
胃脘痛
诊 查 要 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真心痛
胸 痹
胸痹与胃脘痛
病变 疼痛部位 脏腑 胸 心 发作特点 诱因 兼证
诊 查 要 点
心系病证(一)-1
心系病证(一)-1(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各证型不寐,失眠严重者多加用∙A.朱砂、生龙骨、琥珀等∙B.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等∙C.天王补心丸∙D.朱砂安神丸∙E.酸枣仁汤(分数:1.00)A. √B.C.D.E.解析:2.某男,50岁,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伴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苦便干,尿短赤,苔黄腻,脉弦滑,治法为∙A.活血化瘀,理气通络∙B.滋阴降火、养心安神∙C.温补心阳、安神定悸∙D.清化痰热、和中安神∙E.清热化痰、宁心安神(分数:1.00)A.B.C.D.E. √解析:3.多寐与何脏腑关系密切∙A.肝∙B.肺∙C.肾∙D.脑∙E.胆(分数:1.00)A.B.C. √D.E.解析:4.何书将不寐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A.《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景岳全书》∙E.《证治要诀》(分数:1.00)A.B.C. √D.E.解析:5.痫病主责之于何脏∙A.心肝∙B.心肾∙C.心脾∙D.肝肾∙E.肝脾(分数:1.00)A. √B.C.D.E.解析:6.心胸隐痛而闷,常因劳累而发,伴心慌乏力的胸痹,病理性质为∙A.心气不足∙B.心阳不振∙C.气阴两虚∙D.寒凝∙E.痰浊(分数:1.00)A. √B.C.D.E.解析:7.不寐实证多属∙A.瘀阻心脉∙B.水饮凌心∙C.寒凝心脉∙D.气滞血瘀∙E.邪热扰心(分数:1.00)A.B.C.D.E. √解析:8.导致痫病的痰,中医称为∙A.寒痰∙B.热痰∙C.老痰∙D.顽痰∙E.流痰(分数:1.00)A.B.C.D. √E.解析:9.某男,40岁。
有咳嗽咯痰病史10余年。
于1小时之前吸烟时咳声连连,口唇青紫。
继晕倒不醒人事。
3分钟后清醒。
现病人咳嗽痰多,呼吸气粗,苔白腻,脉滑。
宜选何方治疗。
∙A.独参汤加味∙B.羚羊钩藤汤加减∙C.导痰汤加减∙D.顺气导痰汤加减∙E.五磨饮子加减(分数:1.00)A.B.C. √D.E.解析:10.对于心悸病人首先应做的检查是∙A.胸部X线透视∙B.X线胸部摄片∙C.心脏B超∙D.心电图∙E.二级梯试验(分数:1.00)A.B.C.D. √E.解析:11.精神失常有骂詈号叫或打人毁物多考虑为∙A.癫证∙B.厥证∙C.狂证∙D.郁证∙E.痴呆(分数:1.00)A.B.C. √D.E.解析:12.何书中称''健忘''后,此病名沿用至今∙A.《内经》∙B.《金匮要略》∙C.《圣济总录》∙D.《丹溪心法》∙E.《景岳全书》(分数:1.00)A.B.C. √D.E.解析:13.胸痹疼痛剧烈,持续30分钟以上,含化扩张血管药物不能缓解应考虑为∙A.胃脘痛∙B.胸痛∙C.胁痛∙D.真心痛∙E.以上皆非(分数:1.00)A.B.C.D. √E.解析:14.可用来诊断不寐的相关检查为∙A.脑电图∙B.脑血流图∙C.脑CT∙D.多导睡眠图∙E.脑血管造影(分数:1.00)A.B.C.D. √E.解析:15.剧烈咳嗽引发的厥证常为∙A.气厥∙B.血厥∙C.暑厥∙D.热厥∙E.痰厥(分数:1.00)A.B.C.D.E. √解析:16.心烦心悸、健忘而不寐,多为∙A.心脾两虚∙B.心肾不交∙C.痰热扰心∙D.心胆气虚∙E.气虚血瘀(分数:1.00)A.B. √C.D.E.解析:17.何人提出用大剂桃仁、红花、降香、失笑散治疗胸痹∙A.张仲景∙B.张景岳∙C.朱丹溪∙D.王肯堂∙E.王清任(分数:1.00)A.B.C.D. √E.解析:18.患者,女,35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治法为∙A.镇惊定志、养心安神∙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C.温补心阳、安神定悸∙D.振奋心阳、化气行水∙E.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分数:1.00)A.B.C. √D.E.解析:19.某女,35岁,于中午12时在劳动中突然晕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汗出肢冷,20分钟后苏醒。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详细)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一、【肺系病证】
1.3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1.4喘证–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
1.7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二、【心系病证】
2.4不寐–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2.5痴呆
三、【脾胃病证】
3.4呃逆
3.5噎膈
3.7痢疾–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四、【肝胆病证】
4.4鼓胀
4.7中风
五、【肾系病证】
5.2淋证–虚则补益,实则清利
5.3癃闭–六腑以通为用
实证治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利水道;
5.4关格–治主当缓,治客当急
5.5阳痿–补肾疏肝,健脾益气,行气活血
六、【气血津液病证】
6.2血证–治气、治血、治火
6.3痰饮–温阳化饮
6.6汗证–虚者补之,实者泄之,脱者固之,寒者热之,热者清之
6.9癌病–扶正袪邪,攻补兼施
七、【肢体经络病证】
7.5腰痛–虚者以补肾壮腰为主,兼调养气血;实者祛邪活络为要。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复习总结
第二章心系病证第一节心悸【概念】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激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病因】①体虚劳倦②七情所伤③感受外邪④药食不当【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其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病理性质分虚实:虚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滋养,而致心悸;实为痰火扰心,水饮上凌或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诊断依据】1)主症:自觉心中激动不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果真,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的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可见数、促、结、代、涩、缓、沉、迟等脉。
2)兼证: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症。
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3)诱因:常由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病证鉴别】2)心悸与奔豚【治疗原则】虚: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祛痰、化饮、清火、行瘀【证治分类】【概念】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病因】①寒邪内侵②饮食失调③情志失节④劳倦内伤⑤年迈体虚【病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等脏。
病性总属本虚标实,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瘀血、寒凝、痰浊、气滞交互为患),缓解期以本虚为主(阴阳气血的亏虚)【诊断依据】1)胸痹以胸部闷痛为主症,患者多见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
2)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严重者可见胸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脉散乱或微细欲绝等危侯,可发生猝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或气候变化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主治中医内科-心系病证(A3_A4型题1)
心系病证(A3_A4型题1)1.患者,女,48岁,近年来经常失眠多梦,以入睡困难为主,伴心悸,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午后面部潮红,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br> 若本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不明显,以心烦不眠为主者宜用何方A.朱砂安神丸加减B.天王补心丹加减C.酸枣仁汤加减D.安神定志丸加减E.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答案:B2.患者,女,48岁,近年来经常失眠多梦,以入睡困难为主,伴心悸,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午后面部潮红,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br> 若失眠严重,彻夜不眠,最宜加A.酸枣仁、柏子仁B.远志、合欢花C.酸枣仁汤D.磁石、龙骨、朱砂等E.以上皆宜答案:D3.患者,女,48岁,近年来经常失眠多梦,以入睡困难为主,伴心悸,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午后面部潮红,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br> 宜选何方A.归脾汤加减B.朱砂安神丸加减C.酸枣仁汤加减D.黄连温胆汤加减E.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答案:E4.患者,女,48岁,近年来经常失眠多梦,以入睡困难为主,伴心悸,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午后面部潮红,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br> 其辨证为A.心脾两虚B.痰热扰心C.肝火扰心D.心肾不交E.心胆气虚答案:D5.某男,20岁,学生,嗜睡多卧,伴倦怠乏力、饭后尤甚,影响学习,不能正常上课,诊见形瘦,纳呆,苔白,脉虚无力。
<br> 宜用何方A.平胃散加减B.参苓白术散加减C.香砂六君子汤加减D.通窍活血汤加减E.附子理中丸合人参益气汤加减答案:C6.某男,20岁,学生,嗜睡多卧,伴倦怠乏力、饭后尤甚,影响学习,不能正常上课,诊见形瘦,纳呆,苔白,脉虚无力。
<br> 其治法为A.益气养心B.活血化瘀C.健脾益气D.益气温阳E.燥湿健脾,醒神开窍答案:C7.某男,70岁,近半年来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心神昏浊,倦怠嗜卧,言语謇涩含糊,伴畏寒肢冷,健忘,脉沉无力,舌淡,苔薄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系病证(三)-1(总分:25.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3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某女,69岁,素有"脑动脉硬化"病史,近半年逐渐出现善忘,反应迟钝,表情呆滞,有时痛哭不自止,有时大笑不能自控,近3天终日不语,不思饮食。
症见体胖,口流涎沫,舌淡、苔白腻脉滑。
(总题数:5,分数:2.50)1.若病人兼眩晕、嗜睡、肢体麻木阵作,脉弦滑应∙A.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B.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C.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D.加龙骨、牡蛎、地龙∙E.加地龙、桃仁、红花(分数:0.50)A.B.C. √D.E.解析:2.首选方剂为∙A.温胆汤加减∙B.涤痰汤加减∙C.还少丹加减∙D.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加减∙E.七福饮加减(分数:0.50)A.B. √C.D.E.解析:3.治法为∙A.补肾益髓、填精养神∙B.补肾健脾、益气生精∙C.豁痰开窍、健脾化浊∙D.理气解郁、化痰醒神∙E.通阳泄浊、豁痰宣痹(分数:0.50)A.B.C. √D.E.解析:4.其辨病辨证为∙A.癫证、痰气郁结∙B.癫证、心脾两虚∙C.痴呆、髓海空虚∙D.痴呆、脾肾两虚∙E.痴呆、痰浊蒙窍(分数:0.50)A.B.C.D.E. √解析:5.若病人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则应∙A.改用温胆汤∙B.改用龙胆泻肝汤∙C.改用黄连温胆汤∙D.改制南星为胆南星加瓜蒌、栀子、天竺黄等∙E.加黄柏、栀子、龙胆草(分数:0.50)A.B.C.D. √E.解析:三、患者,女,52岁,近因操劳过度出现,心前区疼痛,症见心痛阵发,心胸憋闷,失眠心烦,腰膝酸软,大便偏干,舌红少津,苔花剥,脉细而时有间歇。
(总题数:3,分数:1.50)6.辨证为∙A.心血瘀阻∙B.气阴两虚∙C.心肾阴虚∙D.心肾阳虚∙E.痰浊闭阻(分数:0.50)A.B.C. √D.E.解析:7.代表方为∙A.血府逐瘀汤加减∙B.柴胡疏肝散加减∙C.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D.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E.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分数:0.50)A.B.C. √D.E.解析:8.治法为∙A.活血化瘀,通脉止痛∙B.滋阴降火,养心安神∙C.补血养心,益气安神∙D.滋阴清火,养心和络∙E.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分数:0.50)A.B.C.D. √E.解析:四、某女,20岁,因高考落榜出现情志抑郁不畅,继之性情急躁,无故两眼怒视,时而骂詈号叫,不避亲疏。
诊见面红目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总题数:3,分数:1.50)9.若病人兼大便燥结、苔黄燥、脉实大者应∙A.改用大承气汤∙B.暂用小承气汤∙C.加用小承气汤∙D.改用润肠丸∙E.加用增液汤(分数:0.50)A.B. √C.D.E.解析:10.若病人日久不愈,症见情绪躁扰不宁,多言不序,妄见妄闻,面色晦滞,舌质紫暗,苔薄黄,脉弦细,宜用∙A.生铁落饮∙B.通窍活血汤∙C.血府逐瘀汤∙D.癫狂梦醒汤∙E.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分数:0.50)A.B.C.D. √E.解析:11.若病人兼骂詈狂躁,打人毁物,苔黄垢腻者应∙A.改癫狂梦醒汤∙B.改黄连温胆汤∙C.加礞石滚痰丸∙D.加龙胆泻肝汤∙E.加顺气导痰汤(分数:0.50)A.B.C. √D.E.解析:五、某男,38岁患"精神病"半年,性情急躁,骂詈号叫,时作时止,精神疲惫,睡眠不佳,形体消瘦,面红口干,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数。
(总题数:3,分数:1.50)12.其治法为∙A.健脾益气,养心安神∙B.益气养阴,活血通脉∙C.镇惊安神,养心安神∙D.豁痰化瘀,调畅气机∙E.育阴潜阳,交通心肾(分数:0.50)A.B.C.D.E. √解析:13.其辨证为∙A.心脾两虚∙B.痰热瘀结∙C.肝肾阴虚∙D.心肾不交∙E.火盛伤阴(分数:0.50)A.B.C.D.E. √解析:14.宜用何方治疗∙A.黄连阿胶汤加减∙B.天王补心丹加减∙C.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D.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E.阴煎合琥珀养心丹(分数:0.50)A.B.C.D.E. √解析:六、某男,52岁,平素易怒,面红目赤。
一天前因恼怒突然昏倒不醒人事,牙关紧闭,面红赤而唇紫,经抢救半小时后清醒,见头痛、头晕。
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红苔少,脉弦有力。
(总题数:3,分数:1.50)15.治法为∙A.通腑泄热,熄风化痰∙B.清热泻火,化痰开窍∙C.开窍,顺气,解郁∙D.补气,回阳,醒神∙E.平肝潜阳,理气通瘀(分数:0.50)A.B.C.D.E. √解析:16.宜选何方∙A.桃核承气汤加减∙B.羚羊钩藤汤加减∙C.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加减∙D.黄连温胆汤加减∙E.龙胆泻肝汤和涤痰汤加减(分数:0.50)A.B. √C.D.E.解析:17.应辨病辨证为∙A.痫病∙B.中风、闭证∙C.郁病∙D.气厥实证∙E.血厥实证(分数:0.50)A.B.C.D.E. √解析:七、某女,38岁,近20天以来崩漏不止。
于今晨起床时突然昏倒,面色苍白,口唇不华,汗出肢冷,呼吸微弱,舌淡脉芤。
(总题数:4,分数:2.00)18.宜选何方∙A.通关散∙B.四味回阳饮∙C.通关散合四物汤∙D.羚羊钩藤汤加减∙E.急灌独参汤,继服人参养营汤(分数:0.50)A.B.C.D.E. √解析:19.除以上措施外,同时还应必须采取何措施∙A.输液补充血容量∙B.中枢兴奋剂∙C.人工呼吸∙D.心内注射肾上腺素∙E.输血、输液、止血(分数:0.50)A.B.C.D.E. √解析:20.其治法首选∙A.补气养血∙B.补益心脾∙C.补气止血∙D.补血醒神∙E.收敛止血(分数:0.50)A. √B.C.D.E.解析:21.其辨证为∙A.气厥实证∙B.气厥虚证∙C.血厥虚证∙D.痰厥∙E.痫病(分数:0.50)A.B.C. √D.E.解析:八、某男,43岁,有失眠病史2年。
不寐多梦,有时彻夜不眠,伴急躁易怒,头晕脑胀,口苦,大便偏干,尿黄赤,诊见舌红,苔黄,脉弦数。
(总题数:5,分数:2.50)22.本证最宜用何药安神∙A.酸枣仁、柏子仁等∙B.酸枣仁、朱砂、合欢花∙C.远志、酸枣仁、琥珀∙D.生龙骨、生牡蛎、磁石∙E.以上皆非(分数:0.50)A.B.C.D. √E.解析:23.若兼胸闷胁胀,善太息,宜加∙A.党参、黄芪等∙B.木香、陈皮等∙C.川楝子、元胡等∙D.香附、郁金、佛手等∙E.酸枣仁、柏子仁等(分数:0.50)A.B.C.D. √E.解析:24.该证首选方剂为∙A.黄连温胆汤加减∙B.安神定志丸加减∙C.天王补心丹加减∙D.龙胆泻肝汤加减∙E.归脾汤加减(分数:0.50)A.B.C.D. √E.解析:25.其辨证为∙A.痰热扰心∙B.肝火扰心∙C.心胆气虚∙D.心肾不交∙E.心血瘀阻(分数:0.50)A.B. √C.D.E.解析:26.若急躁易怒,大便干燥难解,宜加∙A.火麻仁、郁李仁∙B.大黄、芒硝∙C.当归龙荟丸∙D.润肠丸∙E.火麻仁丸(分数:0.50)A.B.C. √D.E.解析:九、某男,68岁,近年来记忆力,计算力明显减退,继之神情呆滞,语不达意,喜闭门独居,回答问题迟钝,常有口误,伴腰膝酸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
(总题数:3,分数:1.50)27.其辨病辨证为∙A.心脾不足健忘证∙B.肾精亏耗健忘证∙C.髓海不足痴呆证∙D.脾肾两虚痴呆证∙E.痰浊蒙窍痴呆证(分数:0.50)A.B.C. √D.E.解析:28.其治法为∙A.补肾益髓,填精养神∙B.补肾健脾,益气生精∙C.豁痰开窍,健脾化浊∙D.补益心脾,养血安神∙E.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分数:0.50)A. √B.C.D.E.解析:29.应首选何法治疗∙A.还少丹加减∙B.七福饮加减∙C.涤痰汤加减∙D.归脾汤加减∙E.六味地黄和交泰丸加减(分数:0.50)A.B. √C.D.E.解析:十、患者,女,56岁,素有"冠心病"史,但无心胸疼痛,近因过劳出现心胸隐痛,时作时止,活动时易发,伴倦怠乏力,语声低怯,面色咣白,自汗。
诊见舌质淡红,苔花剥,舌体胖大,脉细而有时间歇。
(总题数:4,分数:2.00)30.若病人兼有胸胁胀满、太息、舌有瘀点,治疗应∙A.改用柴胡疏肝散∙B.改用血府逐瘀汤∙C.加用桃仁、红花等∙D.加用柴胡、香附等∙E.加用川芎、郁金等(分数:0.50)A.B.C.D.E. √解析:31.若病人伴胸部窒闷、苔厚腻、脉弦滑,治疗应∙A.改用涤痰汤∙B.改用导痰汤∙C.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D.改用枳实瓜蒌桂枝汤∙E.加用茯苓、白术、白蔻等(分数:0.50)A.B.C.D.E. √解析:32.其证候为∙A.心血瘀阻∙B.气滞心胸∙C.气阴两虚∙D.心肾阴虚∙E.心肾阳虚(分数:0.50)A.B.C. √D.E.解析:33.应首选∙A.丹参饮∙B.八珍汤∙C.血府逐瘀汤∙D.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E.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分数:0.50)A.B.C.D.E. √解析:十一、某女,16岁,其素有"精神病"史。
因与同学不和心情抑郁,闷闷不乐,近5天来逐渐出现语无伦次,时而自喜,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时而喃喃独语太息,饮食极少,舌苔白腻,脉弦滑。
(总题数:3,分数:1.50)34.若病人出现面黯、舌紫、脉涩应∙A.改用桃红四物汤∙B.改用癫狂梦醒汤∙C.改用生铁落饮∙D.加用四逆散∙E.加桃仁、红花、赤芍等(分数:0.50)A.B.C.D.E. √解析:35.其宜选何方∙A.生铁落饮加减∙B.癫狂梦醒汤∙C.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D.养心汤合越鞠丸∙E.以上皆非(分数:0.50)A.B.C. √D.E.解析:36.若久治不愈出现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善悲欲哭,体倦乏力,饮食减少,舌淡,苔白脉沉细宜用∙A.归脾汤∙B.补中益气汤∙C.香砂六君子汤∙D.养心汤合越鞠丸∙E.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分数:0.50)A.B.C.D. √E.解析:十二、某男,45岁。
排尿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全身汗出,四肢发凉,二十余分钟后苏醒,自觉全身乏力。
诊见苔薄白、脉细沉。
(总题数:3,分数:1.50)37.现病人已苏醒,宜用何方调理∙A.四味回阳饮加减∙B.参汤加减∙C.香砂六君子汤加减∙D.羚羊钩藤汤加减∙E.以上皆非(分数:0.50)A.B.C. √D.E.解析:38.辨证为∙A.气厥实证∙B.气厥虚证∙C.血厥实证∙D.血厥虚证∙E.痰厥(分数:0.50)A.B. √C.D.E.解析:39.应辨病为∙A.癫痫∙B.中风∙C.郁证∙D.眩晕∙E.厥证(分数:0.50)A.B.C.D.E. √解析:十三、某女,16岁,"癫痫"病史半年。
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