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1) 教育学复习资料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3、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4、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5、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6、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7、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8、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9、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0、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1、素质教育——是按照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2、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3、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14、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

15、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

16、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17、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长久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

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

18、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1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20、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1、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地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22、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

23、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行政性和法令性、稳定性和发展性。

24、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由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规划的指导性文件。

25、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

26、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按固定的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教学的组织形式。

27、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28、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成绩考核.成绩分析等。

29、班主任——是组织领导班级组成为坚强集体,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人。

30、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31、课外教育——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

32、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影响。

33、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即在家庭中,家长自觉的、有意识的按照一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行为活动。

34、教育合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种教育力量统一要求、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35、教师的职责------是教师职权范围内应负的责任。教师的基本职责有如下几个方面:(1)教好功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3)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4)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活动协调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6)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参与学校的管理。

36、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A、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

B、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C、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D、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37、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A、学生是发展的人。

B、学生是独特的人。

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38、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C、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D、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