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大禹治水 》(随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大禹治水》教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大禹治水》教案新的一个学期到了,在这个学期里老师会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学校更多的新知识,那么一个出色的教师肯定也会需要一份出色的教案设计,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大禹治水》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大禹的性格特征。
2、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交流、讨论,培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3、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说神话故事师: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呢?(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请学生讲其中三个神话故事师:天地真是盘古开辟的吗?人真是女娲造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千百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
直到今天,科学家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当温度下降到几千度时,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
地球就是由星云凝结成的。
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2、导入课题师:这些神话难道完全是凭空产生的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盘古用他的凿和斧劈开了天地,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相信人的力量是伟大的,相信劳动可以创造世界。
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
通过这些神话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艰难生活,正是由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程度很低,所以只能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
当然,他们不仅停留于想象上,他们还付诸了行动。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禹治水。
板书课题:大禹治水二、教学过程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师:请同学们看课题,你读懂了什么?对了,“大禹”是人名,“水”指的是“洪水”,也就是大禹治理洪水。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欢迎下载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改写。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教案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继续
精选文档感谢下载使用双击可编辑删除15。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
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改写。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教案〔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课前准备〕1.教师查阅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查阅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了解预习,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课前都读过那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呢?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题目就叫《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第15课《大禹治水》教案

第15课《大禹治水》教案【学习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5课【学习目标】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本节课通过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生能通过联系语言环境理解“无家可归、千辛万苦、千山万水、代代相传”等词语的意思,并能从“13、三、一、十”等数量词中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聪明才智,以及他的献身精神。
【目标分解依据】1.基于课标要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
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大意。
2.基于教材课文是一篇古代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
课文篇幅短小,选材精当,学习时应从治水艰难和三过家门而不入两个方面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3.基于学生本单元的目标是属于人物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带领学生品读这些伟人的故事,还要在品读中学习人物身上可贵的品质。
需要在理解和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来感受人物的精神,通过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大多数学生从小到大读过的传说故事不少,理解故事内容应该不是难点。
但是要深刻感知、体会,则需要老师的在教学中铺垫和创设情境。
【教学重点】1抓住关键词语,反复品读,体会治水的艰辛,感受大禹的英雄形象。
2创设整体情境,同时发挥想象,在情境中明理悟情,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聪明才智,以及他的献身精神。
【评价设计】1.通过感悟理解,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能通过指名读或者齐读在教室展示有感情朗读等方式,让学生获得合理评价,以达到正确有感情朗读的目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大禹治水》优秀教案.doc

大禹治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投影片。
第一课时—、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 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 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4. 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2. 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泛滥、淹没、冲毁、到处”要重读。
指名试读。
学生自由练读。
集体齐读。
四、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
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
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复习检查。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
3•说说“洪、灾、难”的结构和偏旁。
二、继续细读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鳏是采用什么方法治理洪水的?(老师简要介绍下鳏)学习第三自然段1. 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2. 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13年三次一次)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3. 指导朗读。
上述数量词要重读。
二上15课《 大禹治水》读写结合设计

二上15课《大禹治水》读写(读说)结合设计新安小学董玲设计1【重点语段再现】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
【品读感悟设计】1.出示课件。
(这洪水来势多么凶猛呀!)3.再指名朗读。
4.小朋友们,读着读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5.小结:这凶猛的洪水,造成无数百姓无家可归,多么悲惨呀!齐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设计思路】这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讲的是洪水泛滥,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这一部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播放动画,引读课文。
小朋友们,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音乐是灵空的,它可以不经过任何中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
将画面与音乐两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的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从而培养孩子的口语能力。
设计2【重点语段再现】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他们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
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品读感悟设计】1.治理洪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禹先做了什么?(察看水流和地形)(板书:先)出示句子: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3.禹为了察看水的流向,确定从哪里把洪水引入大海,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想象说话)当他渴了--------------------,当他饿了------------------,当他累了------------------,为了治理洪水,禹真是吃尽了--------------------。
(理解“千辛万苦”)所有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禹坚强的身影,印下了他坚定的脚步。
你们看,这里有一组图片,让我们一起欣赏。
(想象说话)他走遍了--------------------,当他遇到高山,不管多高,他------------------,他遇到大河,不管多深,他--------------------,他的身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他的脚底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可他还是这样坚定!(理解“千山万水”)。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15《大禹治水》教案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15《大禹治水》教案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15《大禹治水》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15《大禹治水》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15《大禹治水》教案1教学内容:《大禹治水》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洪水的危害。
第二段写:大禹怎样治水的。
第三段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第四段写: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传的英雄。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画面理解词语。
3.通过观看多媒体、品词析句、反复朗读、想象说话,知道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伟大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朗读理解文的二、三小节,了解大禹是如何治水的,感受大禹的英雄形象。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感悟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这节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生齐读题。
2看洪水视频。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学习一自然段生自读文。
圈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词语。
2生回答,相机解释词语。
3指导朗读本段。
4齐读本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洪水摧毁了家园,害惨了百姓,一个叫禹的人,他看在了眼里急在心上,他下决心治理洪水。
禹下了决心后又是怎样做呢?学生自读文,边读边用横线画出禹为了治理洪水做了哪些事情?谁读读他先做的事:出示: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2学生回答,师相机解释“水流”和“地形”。
3把握关键词语,感悟人物品质。
相机指导朗读。
4师生共读本段。
学习三自然段自读文,2指生讲故事。
3通过几个数字感悟人物品质。
学习四自然段看图感受老百姓的新生活。
2假如你是老百姓,你想对禹说些什么?3齐读本段。
三、拓展延伸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古代传说中,像大禹这样为人类造福的大英雄还有许多,射日的后羿、开天的盘古、补天的女娲等等。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第15课大禹治水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件PPT微课稿课文朗读范读电子课本图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 去就是十三年。这十三 年里,他到处奔走,曾 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 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 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 门看一看。禹吸取了鲧 治 水 失 败 的 教 训, 采 用 疏 导 的 办 法 治 水。他 和 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 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 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
海里去。 洪水终于退了,毒 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 们把家重新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 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 恢复了,百姓过上了安 居乐业的生活。
同学们再见!
部编语文二上《大禹治水》

统编本第三册第15课大禹治水(第一课时)新疆石河子第一小学孙静[文本解读] 《大禹治水》是一篇蕴含丰富人文内涵的课文。
课文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遥远,要读懂课文并且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美好的印记难度颇大。
教学中应注意深入钻研教材,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简笔画、语言描述、讲故事、看插图等多样手段,在学生读、说、听、思等言语实践活动中将识字、学词、学句、知文有效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运用多种方法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知大禹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随文识字,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洪灾难业”。
[教学难点]读好课文中的长句。
用联系下文的方法理解“泛滥”“疏导”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一、初识“大禹”,揭题质疑:1.图片初识禹。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这个故事里有个英雄,他的名字叫“禹”,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人们又叫他“大禹”(板书大禹)。
我们一起读读他的名字。
(学生齐读)关于大禹的传说可多了,其中“治水”的故事留传最广。
大禹治的水叫洪水。
2.故事学“洪”字。
(1)“洪”是生字,谁能读好?(2)洪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
常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我们常用毒蛇猛兽来形容它。
这个“洪”字里还藏着一个故事呢。
传说古代有一位很厉害的水神,他的名字叫“共工”,他一生气就要发大水,在“共”的旁边又加上了一个三点水,变成了“洪”。
这个字你记住了吗?汉字中还藏着故事,多有趣呀!来,读读这个词。
(齐读)(3)(板书:洪)我们一起来写好它。
——(两横平行,上横短,下横长。
下边的丿丶分别对应上面的两竖。
)。
3.读题引思考。
(1)今天,我们就一起读读《大禹治水》的故事——齐读课题。
伟大的圣贤孔子是这样夸赞大禹的:如果没有大禹,我们现在很可能就会变成鱼虾了。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二、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1.今天让我们再次沿着时间的隧道,走进这个远古时代的动人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能获得那些信息?一会儿要通过抢答题接受检查,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2.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1)引导学生抓“开凿、挖通、垒起、引到”体会禹的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超群的智慧,相机指导朗读。
(2)引导学生从“常常、泡在、只好、才、仅仅、就、却”等词语体会大禹抛家舍业的奉献精神,相机指导朗读。
4.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出示图画、配音乐)同学们,大禹为了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请你们想想大禹每次都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写下来。
2.出示抢答题,检测学生自渎情况:
(1)从那些词语可看出洪水对人们的危害大?
(2)文中出现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什么关系?
(3)鲧和禹分别用什么办法治水,请概括回答。
(4)鲧临死前对儿子禹说了一句什么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鲧和禹治水的结果如何?
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Hale Waihona Puke 有关对应的文字。〔设计意图〕
给学生时空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捕捉文本信息,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出示抢答题,既检测学生自渎情况,有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走进文字,自主学习
1.刚才我们大家说了,禹治水和他父亲不同,他父亲主要采取堵的方法,禹主要采取疏通的方法,那么,禹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第二部分,一边默读一边画出描写禹做法的词语,写写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
【导语】《大禹治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多次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
部编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5 大禹治水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5 大禹治水主题文档一、课文内容分析本课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5课《大禹治水》,讲述了古代大禹带领人民治水的感人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团结一致的精神。
1. 内容概述课文主要讲述了大禹为了拯救百姓,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战胜洪水,为后人创造了美好家园的故事。
文章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伟大,以及人民的团结和奉献精神。
2. 主要人物•大禹:勤劳勇敢、不畏艰险、心系百姓的治水英雄。
•人民:勤劳善良、团结一致、共同战胜洪水的群体。
3. 主要情节•洪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
•大禹带领人民治水,历经千辛万苦。
•大禹最终战胜洪水,百姓安居乐业。
4.课文主题•赞美大禹的伟大精神和治水功绩。
•表彰人民的团结一致、共同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育我们要学习大禹的奉献精神,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教学目标•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勤劳勇敢、团结一致”等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到生活中。
•感受大禹治水的伟大精神,学习他的奉献精神。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建议•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治水的情景。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大禹治水的意义,以及我们应该学习哪些精神。
* 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设计1. 导入•展示洪水泛滥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古代曾经发生过哪些自然灾害吗?•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大禹治水的课文,看看他是怎样带领人民战胜洪水的。
2. 学习课文•朗读课文,并进行词语解释。
•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重点段落分析。
•讨论大禹治水的精神,以及我们应该学习哪些精神。
3. 拓展延伸•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并引导学生思考大禹的伟大之处。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大禹治水的艰辛。
•鼓励学生搜集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并进行分享。
大禹治水课文

课文《大禹治水》——二年级上册第15课很h ěn 久j i ǔ很h ěn 久j i ǔ以前y ǐq i án ,洪水hóngshuǐ经常jīngcháng 泛滥f àn l àn 。
大水d às h u ǐ淹没y ān m ò了l e 田地t i án d ì,冲毁chōnghuǐ了l e 房屋f án g w ū,毒蛇d ús h é猛兽měngshòu 到处d ào c h ù伤害shānghài 牲畜shēngchù和h é百姓bǎixìng ,人们r én m e n 的d e 生活shēnghuó痛tòng 苦k ǔ极j í了l e。
洪水hóngshuǐ给g ěi 百姓bǎixìng 带来d ài l ái 了无l e w ú数s h ù的d e 灾难z āi n àn ,必须b ìx ū治z h ì好h ǎo 它t ā。
当时dāngshí,一y ī个g è名míng 叫jiào 鲧g ǔn 的d e 人r én 领lǐng 着z h e 大家d àj i ā治水zhìshuǐ。
他t ā只z h ī知道z h īd ào 筑坝z h ùb à挡dǎng 水shuǐ,经过jīngguò了l e 九年jiǔnián ,洪水hóngshuǐ仍然réngrán 没有m éi y ǒu 消退xiāotuì。
他t ā的d e 儿子ér z i 禹y ǔ继续j ìx ù治水zhìshuǐ。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第【1】篇〗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5课《大禹治水》,下面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谈一谈《大禹治水》这篇课文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大禹治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主体课文。
这一单元围绕“伟人”的第一篇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
作为第一篇课文,它承载着让学生感悟伟人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使学生理解何为奉献的重任。
《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课文讲述了大禹十三年坚持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
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
全文结构清晰,语言精练。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第一自然段讲治水前洪水经常泛滥,百姓生活在苦难之中;第二自然段讲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第三自然段讲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文中“十三年、三次、一次、到处奔走”等词句集中体现了大禹的奉献精神;第四自然段讲禹带领人们采用疏导的办法制服了洪水,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课文描述的治水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和疏导治水的智慧。
选编本文,旨在引领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的语言实践中,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文配有1幅插图,画面宏阔,图中众多百姓在禹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开通河道,禹正在与有经验的老者察看地形。
画面与课文第四自然段内容对应,为学生领会课文、感受禹的形象提供了凭借。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本课具体要求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初读课文,利用学过的方法独立自主的识字,读准字音,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深入体会洪水的泛滥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为深入理解大禹一心一意治水的奉献精神做好铺垫。
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洪水常常泛滥。
大水沉没了田地,冲垮了房屋,毒蛇猛兽处处损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苦痛极了。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很多的灾难,必需治好它。
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旧没有消退。
他的儿子禹连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
这十三年里,他处处奔跑,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
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实行疏导的方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许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终流到大海里去。
洪水最终退了,毒蛇猛兽被驱逐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
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慢慢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依据中国古代神话传奇改写。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大禹治水》教案〔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熟悉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连续培育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力量。
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嘱咐、开凿、垒、常年、欣欣向荣、仰慕、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思路。
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仰慕和爱戴的英雄,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培育学生的奉献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课前预备〕1.教师查阅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查阅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了解预习,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课前都读过那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呢?2.今日我们还要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题目就叫《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北师版-大禹治水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北师版-大禹治水
相传古时候黄河一带经常闹水灾。
凶猛的洪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于是,大禹决定去治理洪水。
大禹带领老百姓日夜不停地凿山开渠,常常忙的顾不上吃饭和睡觉。
一年又一年,他每天到处奔波,一心治水。
有一天,大禹经过家门口,他的妻子刚生下孩子。
大禹听到孩子哇哇的啼哭声,可是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探望,匆匆走了。
几年后,大禹又经过家门口,妻子抱着儿子站在门口,儿子挥着小手在爸爸。
大禹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又抓紧时间赶路了。
又过了几年,大禹第三次经过家门口,儿子已经十多岁了。
大禹让儿子告诉妈妈,等治好洪水后一定回家。
大禹说完就脚不停步的向前奔去。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治理洪水。
经过13年的辛勤劳动,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部编二上15《大禹治水》

1.朗读课文。你知道下面词语中
加点字的意思吗?先猜一猜,再
查字典。
挡水 疏导 驱赶
•
•
•
•挡:阻挡,遮蔽。
•疏:清除阻塞,使用畅通。
•驱: 赶走
2.按照下面的提示,讲讲“大禹 治水”的故事。 • 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 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 洪水。 •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 禹用开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 治好了洪水。
认为
我会读
dú shé
shòu
毒 蛇 猛兽
réng
tuì
仍然 消退
xùn huī
教训 恢复
hài
伤害
jì xù
继续
bèi
被动
多音字
nàn(苦难)
zēng(曾孙)
难
曾
nán(困难 )
céng(曾经)
wéi(为难)
bēn(奔跑)
为 wèi(因为) 奔 bèn(奔头)
我会写
hóng
洪
音序:H 部首:氵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 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大家 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 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疏通河道,引水入海
•人物:禹 •治水方法: 疏导治水 •时间:十三年 •结果:洪水退了,百姓们过上
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 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 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 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 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 乐业的生活。
故事发生的时间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 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 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 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危害
洪水的凶猛,以及治水的艰难。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大禹治水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五课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围绕“伟人”这一主题展开的。
《大禹治水》是一篇古代民间故事,距今时代久远,学生对治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但本文的结构比较清晰,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写了洪水泛滥使得人们痛苦,大禹带领百姓疏通河道,最后治服了洪水。
本课重点学习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即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着重通过不断地朗读,让学生了解洪水经常泛滥,从而积累“淹没了田地”式的动宾短语。
第二自然段了解鲧治水,以“怎样治水”“结果怎样”的理解,为第二课时学习大禹治水的经过和结果做铺垫。
本课是故事类体裁的文本,旨在引领学生读故事、讲故事。
因此在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创设多样情境,如字理识字、多媒体情境等,帮助学生读懂故事,把握语文要素。
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借助板书进行复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这个故事虽然流传千古,但是上古时代距离今天也有上千年,孩子们可能在理解治水艰辛这一部分有些困难。
这就需要老师的情景渲染,对比烘托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另外,本班孩子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能力较强,教学时可大胆放手,由孩子们自读自悟可能效果会更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懂得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是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学习2.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品读,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的意识。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大禹治水过程中的辛劳,从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语段的重点词句体会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手段:1、多媒体2、学生熟读课文,自主预学生字,查阅关于大禹的资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能复述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 _镜__子__把__反__射__的__光__聚__在__病__床__上__,__病___床__上__一__下__子__亮__堂___。 _起__来__了____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满意的笑容。
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医生夸奖爱迪
生, 说:“今天多亏了你这个小家伙,你 真__是__个__聪__明__的__孩__子__!”
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 术。
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 可是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 “___房__间__里__光__线__太__暗__,__没__法__做__手__术___________。”
这时,爱迪生___一__溜__烟__似__的__奔__出__大__门_______。 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
15.大禹治水
(按照提示讲故事)
1.把下面的内容按顺序排列。
( 3 ) 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1 (4 (2
) 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 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治水,洪水退了。 ) 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治水,洪水没有
退。
2. 读图 ,借助提纲 ,把故事补充 完整。
爱迪生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 医生到家里给妈妈做手术,可是光线太暗了。 爱迪生叫来小伙伴们拿着镜子站在油灯旁, 病床上变亮了。 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