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之模仁
模具设计之模仁挤紧块设计标准

模具设计之模仁挤紧块设计标准模具设计之模仁挤紧块设计标准1. 前言模具设计是现代制造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模具中的模仁挤紧块设计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针对模具设计中的模仁挤紧块设计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读者全面解析模仁挤紧块设计的原理、标准和优化方法,为设计和制造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模仁挤紧块设计的原理在模具设计中,模仁挤紧块是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零部件。
它通过挤压模具中的工件,实现对工件的固定和稳定。
在模具工作时,模仁挤紧块的设计原理在于通过外力使模具零件保持在一定位置,防止在模具的运动过程中发生松动和位移,确保了模具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3. 模仁挤紧块设计的标准在实际的模具设计中,模仁挤紧块的设计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模具工作的精度和可靠性。
模仁挤紧块的材料需要选择高强度、耐磨损和耐腐蚀的材料,同时需要符合相关的材料标准和规范。
模仁挤紧块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挤紧力的大小和均匀性,以及对模具零部件的保护作用。
还需要考虑模仁挤紧块的安装方式和调整方式,以方便模具的调试和维护。
4. 模仁挤紧块设计的优化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模仁挤紧块的设计还可以通过一些优化方法来改进。
可以通过对模仁挤紧块的表面进行特殊处理,以增加其耐磨损和耐腐蚀的能力。
在模具装配和调试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模具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模仁挤紧块的位置和挤紧力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模具设计中,模仁挤紧块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模具工作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结构和安装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模仁挤紧块能够发挥最佳的作用。
还需要不断地对模仁挤紧块的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工件的加工要求。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模具设计中的模仁挤紧块设计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6. 总结模具设计中的模仁挤紧块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它关乎着模具工作的精度和稳定性。
SmartMold智能模具设计系统

自定义模座管理
无
无
历史模座管理 保存后,可作为新的参考
无
无 部分可配,开放给使用 者编辑关系式 修改关系式
知识库
标准安装管理 可配置标准安装方式
部分可配
驱动规则管理 可按需配置尺寸计算规则
无,但可创建分析特征
砍孔方式管理 可配置砍孔方案及UDF库
可配置
UG内部功能
颜色公差管理 可配置所有砍孔颜色、公差
选择任务
选择专案、模号 新建任务信息 分析成品 成品排布 模仁排布 生成MFG 顶针 滑块 斜销 水 路2D/3D定义 标准结构 标准模座 非标结构 所有标准零件定义 批量模板图纸 模型各视图图纸 当前模座BOM信息
系统配置
模具设计
模仁设计 模仁零件 模座设计
模座配置
工程图配置 BOM配置
CAD-AMD 模具设计自动化平台
14
SmartMold产品功能简介-顶针定义
• 2D定义
– – – – 新建 编辑 删除 调整
• 拖动位置 • 调整角度
• 3D定义
– – – – – 同步 编辑 删除 砍孔 砍头部
15
SmartMold产品功能简介-顶针定义
• 2D效果图 • 3D效果图 • 沉头切边图 • 顶针调整界面
2D
3D
模座零件 出工程图
-BOM表格式
导出BOM
4
SmartMold产品概述-设计模组
衔接 订单 排配 系统
设计任务
新建任务 选择任务 编辑任务
模仁设计
成品分析 成品排布 模仁排布 生成MFG
模仁拆模
整合模仁
协同调整 数据整合
同 步 设 计
模仁零件
图解说明塑胶模具的结构组成

模具采购必备基础知识之二:塑胶模具的结构组成图解说明:模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
具体原理指:将受热融化的塑胶原材料由注塑机螺杆推进高压射入塑胶模具的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塑胶成形产品。
塑胶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
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塑胶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胶品种和性能、塑胶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一、塑胶模具结构按功能分,主要由:浇注系统、调温系统、成型零件系统、排气系统、导向系统、顶出系统等组成。
其中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是与塑料直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和制品而变化,是塑模中最复杂,变化最大,要求加工光洁度和精度最高的部分。
1.浇注系统:是指塑料从射嘴进入型腔前的流道部分,包括主流道、冷料穴、分流道和浇口等。
主流道前模架前模仁塑胶件产品行位油缸定位导柱行位定位导套方铁顶针固定板前模架底板6.顶出系统:一般包括:顶针、前后顶针板、顶针导杆、顶针复位弹簧、顶针板锁紧螺丝等几部分组成。
当产品在模具内成型冷却后,模具前后模分离打开,由推出机构--顶针在注塑机的顶杆推动下将塑料制品及其在流道内的凝料推出或拉出模具开腔和流道位置,以便进行下一个注塑成型工作循环。
二、塑胶模具按结构分一般由模架、模仁、辅助零件、辅助系统、辅助设置、死角处理机构等几个部分组成。
1、模架:一般都不需要我们设计,可以直接从标准模架制造厂商那里订购,大大节约的设计模具所需时间,所以称它为塑胶模具标准模架。
它构成了塑胶模具最基本的框架部分。
2、模仁:模仁部分是塑胶模具的核心部分,它是模具里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塑胶产品的成形部分就在模仁里面,大部分时间的加工也花费在模仁上。
不过,相对有些比较简单的模具,它没有模仁部分,产品直接在模板上面成形。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相关概念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相关概念1、模胚即模架:MoldBase 模胚是整套模具的骨架,所有模具的零部件的制作均需考虑模胚的结构。
模胚的成本一般占整套模具的30%左右,模胚由专门的大型模胚厂制造,已标准化,各模具制造厂只需根据自身的需要向模胚厂定制即可。
模胚分为面板、A板(前模板)、B板(后模板)、C 板(方铁)、底板、顶针面板、顶针底板、司筒、导柱、回针、顶针、撑头、限位钉等。
目前珠三角区域规模较大的模胚厂商有龙记模胚(LKM)、鸿丰模胚、中华模胚等,其中又以LKM名气最大,其模胚广大模具制造厂普遍采用,品质、精度均有保障。
2、模仁又称型腔,即嵌入模胚模板内的成型模芯。
分为前模仁,后模仁,俗称前模(Cavity),后模(Core)。
为何要在模板内嵌入模仁呢?主要是为节约成本。
因为塑胶对模具的钢材特性有很高的要求,如硬度、耐腐蚀性、耐高温(热变形)等;而模胚的模板则无需太高的要求。
模仁硬度一般为45~65HRC,模胚的模板硬度30~45HRC;用作模仁的钢料每公斤可达RMB 200,而模胚的钢料一般只需RMB20~30元。
注:HRC为洛氏硬度。
3、唧嘴:Sprue。
注塑机炮筒的射胶嘴通过该装置将熔融的塑胶原料注入型腔。
4、滑块又称行位:Slider。
为顺利出模而必须使用的结构部件。
因为有些产品结构特殊,如有侧边有空,有倒扣(勾)等,需用行位才可出模。
5、斜顶:Angle-Lifter。
与行位相似,也是为顺利出模而必须使用的结构部件。
6、还有一些与模具有关的名词:分模线(P/L)、模具基准、缩水率(Shrinkage)、排位(Layout)、钢料、铜公(电极,其材质有铜、石墨等)、倒扣、运水、出模斜度(Draft angle)、冷料井、流道、注塑仿真、分模、出模、开&合模步骤、模号、抛光(省模)、软模、硬模、模具表面处理、试模(TEST MOLD)、改模、装模、交模等。
7、从上可看一套模具按其各部件的功能可细分为:流道系统、成型系统、温度调节系统、排气系统、顶出系统、开合模系统、复位系统。
4-模仁部分

2)入子的定位: A、用台位; B、用螺丝; 3)入子设计注意事顶: A、当入子的顶部是曲面,则设计时需要对入子进行定位,常见方式如下图所示:
B、台位尺寸:台位高“A”不小于3毫米,常用尺寸:4、5、6、8、10、1 2。台位伸出部分尺寸“B”,它要比“A”小些,常用尺寸:0.5 、0.8 、1、 1.2、 1.5、 2、 3 、4、 5 ,还可以小到0.3。 C、为了加工方便,如上图所示,模仁安装台位的位置可以开一个通糟.便于加工即 可,在设计时,设计人员不一定要设计到如此精确,可以让现场师傅自行处理.
2、圆角:为了产品外观及避免应力集中,产品的很多位置都会有圆角。圆角对分模有很 大的影响,如、靠破及插破的概念:产品上的通孔要用模具来成形,就会使前后模仁必须紧紧相靠。 相靠的方式不一样,就有了靠破和插破的概念。
1)靠破:前后模仁没有任何倾斜角度的相靠的位置叫“靠破”。 2)插破:前后模仁具有倾斜角度的相靠的位置叫“插破”。
A、没有拔模角度的产品分模的位置:比较随意。
B、对产品进行拔模,可以得到不同的拔模视图:
C、不同拔模产品的分模位置:第二个和第四个视图有问题。
注意:分模位置选择不对,对模具的开模和产品的顶出都会有影响。如下图片所示:
D、拔模角度设计要点:拔模角度也叫“脱模角度”,英文:draft angle. 1)一般情况下,标准的拔模角度是1-2°,但是要求特别高的尺寸精度,也可用0.25-0.5 °.当产品很高,有时设计脱模角度会采用4-5 °. 2)一般前模仁的拔模角度要比后模仁的大,这样便于冷却成型的产品不至于挂在前模而影响 模具开模或者拉伤产品. 3)拔模之后的产品尺寸应该尽可能满足该尺寸的公差要求.
设计要点: 针对前后模仁具有靠破插破的位置,在设计图纸上时要尽可能的标注上,明确指出 此位置是靠破插破的位置,现场加工师傅见到之后,会注意此处,加工时会留余量, 可以避免毛边等情况的出现。
模具基本知识

模具基本知識了解及模具報價基本概念:一、序言据统计,日常生活中一个普通人身上物品直接、间接的与约2千套模具有关!模具行业发达的程度可以说已成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国内很多大型企业的模具部门在整个公司中的地位都及其重要,像深圳的比亚迪最初就是由一个小模房发展起来的,而奇瑞汽车的模具制造技术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
随着珠三角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性大公司看中这里成熟的模具制造技术及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技术人才,都纷纷把其塑胶、模具部门转来,或把模具发来制造。
珠三角的模具出口数量逐年递增,已成为中国乃至国际最重要的模具生产、加工基地。
特别是家用电器及汽车业的发展速度更快。
说到珠三角模具制造业,就不得提香港、台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珠三角的经济刚刚起飞,其模具技术几乎空白,而随着香港、台湾的企业把工厂转移到内地,其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也带了过来。
当时,一名熟练的模具制造师傅月薪可达上万RMB。
其中,最重要的技术是CAD/CAM,即模具设计电脑化技术和模具加工电脑化技术(CNC,电脑锣技术)两项技术。
现在珠三角的深圳、东莞两地的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每年举办此类的展览中都有很多的领先国际的新技术、新设备涌现。
这方面的人才亦成为抢手货,甚至长三角、江浙一带的企业也加入这场人才大战中,在各类招聘会中抢夺人才为使更多有志加入此行业的青年朋友、初学者得到相关的基础知识,本人总结了自己这几年从业的经验及平时收集的资料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
全文分为序言、什么是塑胶模具、必备的知识、塑胶模具结构及分类、常用塑胶原料的特性、塑胶模具的加工方法及工艺、塑胶模具设计要点等几大部分。
限于本人的水平,书中难免有错漏,欢迎各位朋友、同业者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本文的部分资料由我的朋友张可良先生提供,在此深表感谢此资料属免费提供,版权所有,任何个人、团体、组织、网站、公司等未经许可不得将其用于商业用途二、什么是塑胶模具人们为满足生产及生活的需要,按一定的要求而制造的生产工具。
模具设计图纸标注标准及常见尺寸标注方法

S - 7 等字样而应标注为M8.M10等形式,
侧面螺丝(吊模螺丝孔)高度尺寸需文字说明
(如:H=-12.5)。
4.有排气槽的应标明排气槽的位置﹑大小和
深度。
BACK
A板
1. 斜进胶口的标注: 斜度, 进胶口小端直径, 胶口的角度, 胶口的位置尺寸, 与喷嘴接触 处的圆弧大小及深度. 见图一
2. 斜导柱孔: 斜导柱的直径及其斜度, 各部分的 深度, 见图二
Center ren
center
Hatch gray continuous
应用范围
轫廓线 可见线
中心线 弹簧简化线
不可见线
加强结 顶针逃线 可见线
打断线
尺寸标注线
中心线
剖面线
BACK
二 标注分类
模板类
模仁类
机构类
BACK
模板类
装配图: AS 面 板: A01 A 板: A B 板: B 顶出板: B12 底 板: B03
标注按模仁的标注规范。有水路的行位还 应标出其水路的大小﹑规格及高度。
图 (一) 简易行位座 图 (二) 伸入前模板(侧面带耐磨板)的行位座
耐磨板
行位压板 铲基
拨杆
线割A图档制作规范
目的 统一、规范线割档的制作方法并推广之。
适用范围 设计部制作线割档的相关人员。
内容 1.线割图档的源图必须调用3D人员转换的最新.Dwg 档。 2.配合加工部的线割编程软件,设计所制作的线割 轮廓线只能由直线和圆弧组成,其它任何线条将使 档案读不出来。 3.前后模仁的分模面、内模仁镶件孔与镶件外轮廓 线是曲线且需要线割加工时,制作的线割轮廓线要 用同一条线,以保证其装配的准确性。
3. 冷却水孔: 冷却水孔的规格, 型号, 编号及位 置尺寸, 见图三
模具结构

不产生合配干涉即可,模座上较多.
减重孔:在不影响模具强度,装配加工及成型的情况下尽量减轻模具 的重量,无配合精度要求及面粗度要求.
外R角.C角:R角为让位作用,按理论直接加工到位即可,模仁上无 粗﹑精加工要求,只可大不可小,入子等零件须按尺寸精度加工另 当外论. C角为避免划伤手,便於装配,安全.
配即可,不可太大否则会漏胶,尺寸公差一般为0.05MM以内, 由铰刀加工即可.顶针孔深度一般保证在PL面以下25MM即 可,背部可作逃料加工.
入子孔:一般由线割加工,精度要求较高,NC加工无法 满足要求,只加工预孔,非标准孔则由WE加工到位.
靠 肩:用於定位入子,顶针深度方向的尺寸,故深度尺
寸为加工重点.径向尺寸不重要,只可大不可小,相对 在工件上靠肩的位置不精确,不可以做基准加工使用.
定位块
上固定板 母模板 GP 公模板
EGP(顶板导柱) SP(支撑柱)
模脚 下固定板
常用两板模结构介绍
2D结构图
开模过程﹕
1.公模侧在注塑机的拉力作用下与母模侧分开﹐分开到设定位置时停止不动。
2.在注塑机背杆的推动作用下﹐顶出板带动顶出机构(顶针﹑顶杆﹑斜梢)向前运 动﹐将成品顶出(自然落下或用机械手取走)。
Thanks!
合模过程﹕
在注塑机的推动作用下﹐公模侧向母模侧运动﹐若回位销 (RP)没有预先拉回﹐回 位销最先接触母模侧﹐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回位销将顶出板回位。公母模侧完 全合聚后﹐注塑机开始注塑。
特殊两板模
为了实现成品倒勾的脱出﹐结构需跑母模滑 块。在开﹑合模过程中﹐上固定板和母模板 需相对运动一定距离﹐而实现母模滑块的运 动﹐使其脱离成品倒勾。
模仁材料的选择资料讲解

模仁材料的选择在再谈模具材料之前,我们要先了解注塑模具的一些基本的东西,首先是模具的分类,一般把模具按使用寿命的长短分五级,一级在百万次以上,二级是50万----100万次,三级在30万-----50万次,四级在10万---30万次,五级在10万次以下,一级与二级模具都要求用可以热处理硬度在HRC50左右的钢材,否则易于磨损,注塑出的产品易超差,故所选的钢材既要有较好的热处理性能,又要在高硬度的状态下有好的切削性能,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
因我很少接触国产塑胶模钢材,故只能介绍在珠三角常用的进口料。
通常选用瑞典的8407,S136,美国的420,H13,欧洲的2316,2344,083,或日本的SKD61,DC53(原为五金模材料,特殊情况下使用。
)一类的钢材。
除此外,注塑的原料及其所增加的填料对选用刚才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玻璃纤维对模具的磨损大。
有些塑胶料有酸腐蚀性,有些因添加了增强剂或其他改型剂,如玻璃纤维对模具的损伤大,选材时均要综合考虑。
有强腐蚀性的塑胶一般选S136,2316,420一类钢材,弱腐蚀性的除选S136,2316,420外,还有SKD61,NAK80,PAK90,718M。
强酸性的塑胶料有:PVC,POM,PBT弱酸性的塑胶料有:PC,PP,PMMA,PA,产品的外观要求对模具材料的选择亦有很大的影响,透明件和表面要求抛镜面的产品,可选用的材料有S136,2316,718S,NAK80,PAK90,420,透明度特高的模具应选S136,其次是420。
以上是从满足产品要求来说,但作为一个设计师,你只考虑这些的话,你不但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可能你的饭碗都有问题,你涉及的模具所需求的成本是重中之重,你还要考虑价格,就拿S136与2316来比较,每公斤相差55—60元,如果你选择不当,你老板不是接不到单,就是做到破产。
三级模具用预硬料多,牌号有:S136H,2316H,718H,083H,硬度HB270----340,四五级模具用P20,718,738,618,2311,2711,对于要求特低的模具,还有可能用到S50C,45#钢,即直接在模胚上做型腔。
塑胶模具设计规范-1

一:材料规格选取:1.模仁材料:1.1.产品为高亮面,模仁中有斜销、滑块等结构,产品表面需咬花,采用STAVAX S136,热处理硬度45~52 HRC1.2.产品为亮面,且加工中需要放电结构较多,采用日本大同NAK80,硬度为HB 370~4001.3.对于快速模具,模仁材料通常选用P20,对于有亮面要求的选用国产NAK80 即可2.模仁尺寸:1.1厂内常用规格为有两种:120mm*160mm, 对应模架规格为2025(A=50,B=90),模腔深度为:24.5mm;150mm*210mm, 对应模架规格为2530(A=50,B=90),模腔深度为:24.5mm;150mm*250mm, 对应模架规格为2535(A=50,B=90),模腔深度为:24.5mm;如需特殊规格,根据实际情况决定1.2规格选用:模仁边缘距产品(包含骨架)尺寸需大于25mm;模仁厚度T与产品区深度H,T≧2H。
二. 骨架设计规范1. 后制程有喷涂制程的设计要点1.1.key外形尺寸调整:喷涂镭雕KEY的表面必须预留喷涂厚度,一般喷每涂XY方向单边预留0.01mm(总预留0.02mm),Z方向预留0.015mm, (客户有特殊要求除外)。
3D绘图时直接扣除,后续放电加工直接按图面加工到位即可!1.2.key间距及堆列柱位置定义.Key与key之间的间距需要大于key高度.堆列柱与key之间的间距需要大于堆列柱的高度.1.3.若产品表面喷涂为高亮要求,产品顶面与侧边交界处需要作不等圆角.为(1.5~1.2)*0.4mm,顶面为1.5~1.2mm, 侧边为0.4mm.2. 后制程有印刷制程的设计要点2.1.不可有任何凸出物高于印刷面,防止凸出物刮伤网板,3.确定进(出)胶方式:按键类产品须有进胶口和出胶口,其方式主要有直接进(出)胶和搭接进(出)胶两种,进胶方式决定于产品结构:①, 产品侧边允许有毛边,或者产品周边有裙边,通常采用直接进胶.②, 产品侧边不允许有毛边,且无裙边的产品通常采用搭接进胶.C.进(出)胶位置及数量:①按键类产品如果进(出)胶选择在长边,长边尺寸小于14mm,尽量做1个进胶1个出胶的方式;(进出胶需错位) 长边尺寸大于14mm,可采用1个进胶2个出胶的方式;②按键类产品如果进(出)胶选择在短边, 采用1个进胶1个出胶的方式即可.(进出胶无需错位)③对于圆环型产品需要做1进3出,分别均匀分布在产品四周.D. 进(出)胶口尺寸:㈠对于直接进出胶:进(出)胶口宽度尺寸设计,视KEY的形状而定,通常进胶比出胶口大0.5~1.0mm。
模具基本结构

模具基本结构一、模仁、模胚1.模胚在未拆开之前,检查其型号、尺寸是否与图纸合符,然后在基准角之对角面打上模具编号和模板序号,要求在每套模具方铁铣上模具编号;每套模具导柱也必须用打磨机刻上模具编号;导套底部开排气槽;B板四个角要求铣撬模坑,尺寸为20 * 45°*DP5。
2.多个产品在同一套模具时,应遵循中间产品大,周边产品小的原则,即压力所在的产品排位在中间,以便整套模走胶均匀。
要求电镀的产品和同样的产品应集中在一起,要求喷油的产品集中在一起。
3.分型面要求光顺漂亮,新模具外观表面尽量不要刮花、生锈,以保证模具美观整洁。
后模仁要求平整,CNC加工刀纹尽可能不损坏,前模型胶位部分省模必须按照粗凿精凿、粗油石精油石、粗砂纸细砂纸的顺序省光后再抛光(晒纹件不须抛光)。
4.在不影响产品顶出和保证顶针板强度的条件下,要求模具受力均匀加撑头,并主要考虑在模具的中间。
撑头长度:3535以下模胚,撑头高度为方铁高加0.15-0.2mm;3535以上模胚撑头高度为方铁高加0.2-0.3mm,撑头一般固定在底板或B板上。
5.产品外观或产品装配好后,操作者手部可触摸到的地方不可有利角。
6.唧嘴要求做定位止转,出胶口要求分型面平0.5-1.0mm。
唧嘴的长度尽可能做短,以减少注射力。
唧嘴定位台阶面不可接触到模仁或镶件。
7.模胚顶棍孔与唧嘴孔必须在同一中心上,顶棍孔直径为Φ40,模胚在3555以上根据注塑机而定为3个,中心数为100,顶针底板要求均匀设置垃圾钉,垃圾钉高度必须一致。
8.所有模具必须加工码模槽,中心距为7英寸、10英寸、12英寸且直身模要求铣码模坑,深25、宽25,长依模板大小而定。
9.所有模具之模仁、大镶件要求通冷却运水,特别是胶位比较深、比较厚的地方,水路直径8.0mm,较大可为Φ10,特大为Φ12,安全距离为4.0mm,离胶位至少保留6.0mm。
尽量避免局部模温过高,水路堵铜位置必须做台阶,模仁和镶件的冷却水路用防水圈从模胚对接出来,如前模通框,水管可直接通过模仁,接在模胚的面板上(面板与A板之间不能开模),进出水管一般设在非侧操作,水管进水刻上“IN1”、“IN2”,出水刻上“OUT1”、“OUT2”。
模仁编程讲解

模仁NC编程讲解方针:为了使模仁、零件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质加工出来,减少成本,提高加工效率,所以需要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尽量选用NC加工方式来提高效率。
一.模仁NC编程准备:1. 要了解产品与模具结构的关系。
大概了解模具的胶位,插破位,靠破位,看模仁与入子间是否要组装加工。
2. 认真检查图纸和3D图档所标示外型特征尺寸是否一致,该工件是什么材料、是否需要特殊处理。
(热处理等)3. 仔细审图,看此工件哪些地方可以NC加工成型,哪些地方不能或是用其它加工方法效果会更理想。
因此一定要在NC编程开始之前多和电极拆解人员沟通,以求最完善。
二. NC编程步骤:1. 新建一个以模仁或零件号为名的文档,将要加工工件的3D档Copy进来。
打开要NC加工的模仁或零件。
根据图纸的零点确立好基准,做好基准线及标示好基准角。
2. 把工件上不要加工的槽、孔、沉台等用(Insert━Direct Modeling━RepiaceFace)替换掉,因为工件点、线、面、越少程式运算将越快。
3. 以工件最大外型尺寸创建一个毛坯体。
点击Insert━Form Feature━Biock 会有一对话框,输入X Y Z数值就定义了一个体的长宽高;也可用工件不同的两点来定义。
当方块建得不够大时,点击Insert一Feature-Operation一Offset Face 来增加单个或多个面的尺寸。
4. 在点击Application━Manufacturing(Ctrl+Alt+M)进入加工模式。
其中又包括钢件加工()和电极加工()。
5. 点击Insert一Operation 选择你所要的加工方法。
如:在Manufacturing中有三种基本操作类型:平面铣Planar_Mill、型腔铣Cavity_Mill、固定轴曲面轮廓铣Fix_Contour。
(1)平面铣Planar_Mill平面铣Planar_Mill,顾名思义即只用来加工垂直于刀轴的平面的一种加工方法,因刀具始终沿着相同的边界切削,所以加工出的侧壁与底平面始终垂直,所以此方法只适用于有外形或有槽的粗加工或精加工。
模具结构----六大系统

模和量产的成败以及成本的高低,80%決定于设计阶段。
我们的目标应当是让设计部门担负起试模和量产成败的责任,设计工程师要清楚的知道自己设计的产品和模具是如何历经酸甜苦辣之途,才完成任务的,这样设计水平才能不断精进。
设计工程师也应在最短的时间內将最新的更正设计反映在设计图面和文档上,这样知识和经验才能累积、分享和传承。
加工、钳工和品管的责任是按图施工和品管,並且反馈设计合理化的意见。
这样经年累月下來,竞争力不断增强的模具/注塑厂將脱颖而出。
模具结构----六大系统之一:模具成型零件(排位与订料)概述:模具成型零件----由上下内模(包括行位/镶件)组成,它们形成一个封闭的型腔。
通俗来说,凡是有产品胶位的地方都称为模具成型零件。
排位与订料:1:产品在模仁(内模)的排位以最佳效果形成排放位置,要充分考虑进胶的平衡性,流道尽短地流入型腔,要充分考虑进胶位置和分型面因素,要与制品的外形大小,深度成比例。
2:产品到模仁边的距离与产品之间的距离:小件制品距离一般为15-25MM之间,成品之间一般为15-20MM,如有镶呵则一般为25MM左右,成品间有主流道的最少要有15MM,大件制品距离边一般为30-50MM,有镶呵最小为35,镶呵出多件产品,刚其之间距离为10-15MM左右,成品长度在200MM 以上,宽度在150MM 以上其产品距离应不小于30MM;3:模仁到模胚边距离:300MM以内,模胚为50-60MM之间;330-350MM以内,模胚为60-70MM之间;550MM 以上,模胚一般要在75MM以上。
4:模仁底部到模胚底部距离;公模300MM以内,模胚为40-50MM之间;330以上,模胚为50-70MM之间;母模300MM 以内,模胚为25-30MM之间;330MM以上模胚为25-35MM。
5:模仁用料,母模一般模具国产NAK80,较高要求,则用进口NAK80,有特殊或批量大模具选用热处理材料,有腐蚀性胶料如PVC,POM,NL或透明PMMA,PC等则选择不锈钢系列,如2316,S136,S136H等,公模仁一般选用德国P20,有腐蚀性胶料如PVC,POM,NL或透明PMMA,PC等亦要选择不锈钢系列,斜顶一般选用进口718,法兰一般选用王牌,散热要求高的镶件用铍铜。
产品排位设计,模仁尺寸及模架大小的确定

产品排位设计,模仁尺寸及模架大小的确定§6. 产品排位设计,模仁尺寸的确定6.1产品排位设计产品与产品的间距:产品尺寸(mm)产品间距(mm)小件产品(<80mm)15~20大件产品(≥80mm)20~30注1:产品料位越深(即产品越高),产品间距越大注2:产品间有流道时,产品间距至少为15 mm6.2模仁尺寸的确定1. 产品边到模仁边的距离(X、Y方向尺寸的确定)产品尺寸(mm)产品边到模仁边的距离(mm)小件产品(<80mm)25~30大件产品(≥80mm)35~50注:模仁尺寸(X、Y方向尺寸)必须取整数,且最好是10的倍数;C型 A型图6-1模架与模仁(型腔、型芯)尺寸2.添加锁模仁螺丝(1)锁模仁螺丝规格模仁尺寸(mm)锁模仁螺丝规格(2)锁模仁螺丝布置3.初步绘制冷却水道,以确定模仁尺寸(1)冷却水道的直径一般为Φ6、Φ8、Φ10,优先采用大直径冷却水道,其冷却效果较好;(2)冷却水道边到螺丝孔边、顶针孔边的距离最少为4mm;(3)冷却水道中心到模仁边的距离不少于12mm;(4)冷却水道边到产品边的距离不能太近,一般在15mm左右。
4. 模仁高度(厚度)尺寸的确定(Z方向尺寸的确定)度为整数。
§7. 产品排位设计,模架大小的确定7.1模架大小的确定(1)模架的宽×长模架的宽与长由模仁的宽与长和模仁边到A板边或B板边的距离确定模仁边到A板边或B板边的距离一般取50~70mm,于是:模架宽=模仁宽+2×(50~70)mm模架长=模仁长+2×(50~70)mm模仁大小与模架的关系见图7-1。
图中有关尺寸可参考表7-1的经验数据确定。
()图7-1模仁大小与模架注:表中数据为一般情况下的模具设计经验尺寸。
(2)A板和B板的厚度大水口模(二板模):细水口模(三板模):确定本实例的模架为CI2023-A60-B80-C70大水口模架。
“CI”代表工字模,“A”表示A板,“B”表示B板,“C”表示C板(方铁、垫块)7.2调出标准模架(1)调出CI2023-A60-B80-C70标准模架(2)检验调出的模架是否合适a.将后模视图调入模架的后模视图中,调出合适的复位弹簧,检验模仁边到弹簧孔边的距离一般应有5~10mm;(回针中心到距离=ΦD+5~10mm,ΦD为回针直径;或模仁边到回针边的距离≥10~15mm,(40 以上的模胚最好取15mm))。
模具设计标准

冷料穴要足够
ø6.0
模条尽量做小
流道要求最短
3.17.零件的挂台统一为3.00MM
3.00
0 -0.005
(挂台槽3.00+00.005 )
3.18. 主体镶件多的后模必须加垫板预防零件高低不平
3.19.尽量不用推板和司筒顶出产品
3.20.插头模模仁尽量上冷却水
3.21.插头模模仁用料S136防腐蚀韧性好耐磨性好所有镶件用料S136防生锈小件
左视图
左边接运水
4.15模具做转水口 转水口镶件
4.16.模具加一百万次计数器指定计数器我司实际安装右图所示计数器并安装在操作面这边 我司所使用计数器规格 25
48 53 38.7
4.17.模胚出线槽部分倒圆角
4.18.前模胚边要做避空红色区域避空0.5MM 防止插伤后模模仁边
4.19. 模胚有流道的:模胚框深度比模仁少0.03MM
1.模胚的类型:
二.模胚
1.1. 卧式成型机:根据模具的大小和选用成型机不同选用直身模胚或工字型模胚
1.2. C型成型机:选用左右工字型模胚
2.模具编号位置:
3. 模胚的加工要求:
3.1. 导柱外面要加导套防止敲导柱拉伤模胚的孔;导柱要做油槽导套后面做开排气槽
3.2. 导柱和导套表面光洁度达到Ra0.2以上表面用肉眼看不到刀纹
1.PL面排气 2.流道排气 3.深桶类产品排气 4.深肋处排气
成型材料
TPE PP PS SB ABS SAN PPO POM PMMA PA PPS PC PBT
排氣槽深度MM
0.003 0.005-0.01
0.01 0.015 0.01~0.015 0.015 0.015 0.01-0.015 0.01~0.015 0.003-0.005 0.005-0.01 0.005-0.01 0.003-0.005
模具设计 第三章 模仁结构设计

第三章模仁结构设计前面我们曾讲过模仁是注塑模具的核心部分,它是模具里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制品的成形部分就在模仁里面,制品的形态变化多端,对应的模仁结构复杂程度也就难度不一。
现在模具生产多采用模仁结构,对于模具加工来说,实际上大部分加工时间都花费在了模仁上。
不管有无采用模仁,制品在模具当中的成型部分结构设计总是相同的,本章我们将重点讲述成型零件设计的一些要点,它们包括:拔模角度、分型面的选择、模仁结构形式等等。
3.1 模仁模仁,英文称为DIE CORE,有的地方叫镶块。
前面我们讲过,模仁是用来成型塑件的,是用于模具中心部位的关键运作的精密零件。
其结构一般极端复杂,加工难度非常大,造价很高,往往制造的人工支出大大超过材料的本身。
各个模具之所以不同,最主要的是其模仁结构之不同造成的,定购模架时我们需要根据模仁的大小来选择,因此,这里首先需要确定模仁的大小。
模仁尺寸的确定模仁的尺寸大小主要取决于塑料制品的大小和排位。
在保证钢料足够强度的前提下,模仁越紧凑越好。
确定模仁的大小有两种方法:其一为计算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公式对型腔壁厚进行校核计算,从而得出模仁的尺寸。
这种方法在众多的教科书里面都有叙述,在学校教学里面有较多的讲解。
这种方法美中不足的是可操作性差,因为塑料制品的形状千差万别,而公式所针对的确是标准模型,所以对于初学模具的读者来说,不容易掌握。
其二为估算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经验来给出型腔壁厚,从而得出模仁的尺寸。
由于简单实用,方便操作,故在模具厂普遍采用。
具体数值的选取则根据个人设计经验或公司的规定来实行。
下面我们来介绍估算法来决定模仁尺寸的方法,仅供参考!图如图所示,一般情况下:1.产品边沿到模仁边的距离不小于15mm。
常取30mm。
2.产品顶端至定模仁顶端距离大于10mm,常用于大于等于25mm以上。
3.产品底端到动模仁底端距离大于15mm,常用于大于等于30mm以上。
所得到的A、B、C、D最好为一个整数,并且相对于模具中心线对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我们可以查以上表来确定以模仁及模胚尺寸,模仁在没有其它太多的因素下A=15mm B=20mm C=30mm D=35mm E=30mm,但其实模仁及模胚大小往往都受以下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
一、关注运水
运水不可以走底部的情况:
运水离模仁安装螺丝孔6mm以上,产品离运水至少6mm以上
运水走底部或可与产品交叉重叠的情况:
注意离顶针和斜顶5mm—6mm以上
二、关注模仁管位(第二位面)
三、关注斜顶
运水离斜顶6mm以上
对顶斜顶之间1mm以上
斜顶下部分不能超出顶针板
四、与行位的关系
行位行到位后至少三分之二仍然留在模仁及模胚上
五、产品最窄面与高度比(模仁高度尺寸影响较大)
产品最窄面与高度的比值对模仁的底部取值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当宽度对高度比大于二比一时,取值可根据最小值取D值深,当宽度比大于一时,或高度大过宽度时,取值就要考虑D值的增大比例为D值/高度大于二倍
六、进浇的排位影响
次级分流道长度L至少大于上级分流道的两位直径
当然除了以上因素以外,顶针,顶出系统,二次顶出结构等都可能影响到模仁模胚大小,当确定模仁确定以后,我们可以查相关龙记,明利,富得巴的模胚资料尺寸装入,但必须注意如下图
两个尺寸:
方铁高度定义:
顶出高度为产品高度+2—3mm=S
L=S/0.35+5mm S=产品高度+2-3mm
H>=2*产品高度(但要注意弹弓的藏入模胚够不够)方铁高度=针顶两板+H+垃圾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