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越敏:劳动分工和全球生产网络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人文地理学
徐长乐
04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05人类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①1001英语或1003日语②2068人文地理学A③3173人类生态学
该专业同时采用申请考核入学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入学方式见研招办网页“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在部分招生单位试行博士研究生入学申请考核办法”。
04城市与区域创新(宏观政策专项)
①1001英语②2068人文地理学A③3196世界经济地理
专业简介
10
2017
人文地理学(070502)
孙斌栋
05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
06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
①1001英语②2068人文地理学A③3197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或3568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
05方向选考3568,06方向选考3197
专业简介
2
2018
人文地理学(070502)
杜德斌
01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
02地缘政治与地缘战略
03城市与区域创新(宏观政策专项)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该专业以申请考核方式招生。
专业简介
3
2018
人文地理学(070502)
林拓
04国家治理与行政区划(含公共服务与城市经济)
05生态文明与社会文化(含组织治理实务)
汪明峰
08城市地理与城市经济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该专业以申请考核方式招生。
专业简介
6
2018
人文地理学(070502)
崔璨
09城市地理
①1001英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该专业以申请考核方式招生。
专业简介
上海参与世界城市竞争的思考:外资、产业结构与劳动分工
0
体系, 形成了以工序 、区段、 环节为
对象的全球产品内分工体 系。 随着价值链 、 微笑曲线 、 全球价 值链 、全球商 品链以及生产 网络等 内容研究的逐步深入 , 全球生产网
络“ 这一 新的研 究框 架孕 育而 生 , 表
生产工序上的分工 ,认为在研究国
际 劳动 分 工 时 ,除 了产 业 层 面 的 考
虑外 , 还要深入到产业内部 , 从产品
产 业链 角 度考 虑 全球 的 劳动 分 工_ 3 ]
工的国际表现形式 ,与殖民主义 时
代 建 立 的 旧国 际 劳动 分 工 不 同 ,新
在比较优势机制引导下 ,产品生产 过程中包含的不同工序和 区段 ,在
岔
一
逐渐 纳入 了世界 生产分 工体 系中 ,
然 而依 然 处 于依 附地 位 。
现 代
城
市 研
究
6 【 市竟争 】 城
维普资讯
述为以一定正式的规则 ( 契约) ,通 过网络参与者等各级层次 的平行整 合进程来组织跨企业及跨界价值链
宁 越敏 (9 1 提 出从 新 国际劳 19 )
” 地方化 ”发展的全球和 区域影响。 不同城 市或 区域如何作为不同等次 的节点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成为当前 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
上研究忽略 了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
_ .
。
彼得 ・ 泰勒和 比沃 斯托克 等人
(9 9 在世界城市和全球城市静态 19 )
作者简介: 胥建华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 F r in n e t n , Id s r tu t r n Diiin o a o 男 o eg Iv sme t n u ty S rc ue a d v so f L b r 研 究 中 心硕 士研 究 生 何丹. 男 华 东师 范大 学 中国现 代 城市 研 究 中心 副 教授 . 士。 博
从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综述
从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综述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指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特定的产业分工模式,从而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这一理论的起始点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他提出了地域分工的概念,并强调了国际贸易对劳动地域分工的影响。
随后,大卫·李嘉图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劳动地域分工的认识。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在经济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和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发展方向。
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资源加工产业,劳动力密集型的地区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通过不同地区间的合作和协作,实现各自产业的互补和优势互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差异,一些地区可能会出现资源枯竭和经济不平衡的问题。
劳动地域分工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地区的劳动力失业,造成社会不公平和社会不稳定。
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也给劳动地域分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变革。
为了解决劳动地域分工所面临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
区域协调发展强调了地区间的合作与协调,旨在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
具体而言,区域协调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则,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管理。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调整资源配置,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和协作。
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协调、资源整合和经济合作等方式,促进地区间的互利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
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
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和加强人才培养,可以提高地区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地区的协调发展。
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生研究生培养方案070502-华东师范大学城
⼈⽂地理学专业博⼠⽣研究⽣培养⽅案070502-华东师范⼤学城⼈⽂地理学专业博⼠⽣研究⽣培养⽅案(070502)(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培养⽬标(⼀)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贯彻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和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在⼈⽂地理学领域掌握坚实宽⼴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的专门知识,同时要掌握⼀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从事科学研究⼯作的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三)熟练掌握⼀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献,具有运⽤外⽂写作和进⾏国际学术交流的能⼒。
(四)深⼊了解⼈⽂地理学发展的国际动态,系统掌握⼈⽂地理学理论体系,能较好地运⽤⼈⽂地理学⽅法,分析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
⼆、培养⽅式与学习年限(⼀)培养⽅式博⼠研究⽣的培养实⾏导师指导和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式。
⿎励、⽀持和推动跨学科、跨专业的培养⽅式。
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和国内外同⾏学者或学术单位联合培养的⽅式。
(⼆)学习年限博⼠研究⽣学习年限⼀般为四年,最长不应超过六年。
三、主要研究⽅向(⼀)经济地理与区域创新华东师范⼤学作为我国最早开始进⾏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的⾼校之⼀,胡焕庸、程潞等⽼⼀辈地理学家是该领域的开拓者。
在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业布局、农业及农村发展、区域规划、国⼟开发与整治等⽅⾯,取得了⼀⼤批成果。
近年来,在发展中国家技术及制度创新理论、⼤流域区际经济合作机制、城市及区域经济社会动态模拟⽅⾯取得了新的突破。
(⼆)城市地理和城市经济我校是国内最早进⾏城市地理研究的⾼校之⼀,早在⼆⼗世纪60年代严重敏教授就开始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城市地理学的各研究领域如城市化、城市体系、城市空间结构等均取得突出进展。
在⼤都市空间结构、城市投资环境、城市社区等⽅⾯形成了⾃⼰的研究特⾊。
宁越敏西方人文地理学进展.ppt
论
1973 1974 1976 1976 1977 1977 1978 1979 1983 1983 1984 1984 1986 1987
David Harvey:《社会公平和城市》 Peter Gould:《思想地图》 Golledge和G. Rushton:《社会选择和空间行为》 Yi-Fu Tuan:《人文主义地理学》 Edward Relph:《Place and palcelessness》 Hard Peet:《美国激进地理学的发展》 Derek Gregory:《意识形态、科学和人文地理学》 Neil Smith:《地理学、科学和解释的后现代模式》 D. Ley和M. S. Samuels:《人文主义地理学:前景和问题》 Alan Pred:《结构和地方:关于地方和结构感觉的变化》 Doreen Massey:《劳动力空间分配:社会结构和生产地理学》 Andrew Sayer:《社会科学方法:一个现实主义者方法》 Sayer:《现实主义和地理学》 Michael Dear:《后现代挑战:重筑人文地理学》
西方人文地理学进展
宁越敏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1.萌芽:1900年以前
西方地理学geography 由公元前4世纪的古 希腊人所创造,它是由“geo”(意指大地) 和“graphein”合成,意指大地之描述。
Paul Claval(保罗•柯拉法乐)提出按西方 传统发展的六项地理概念:其中首两项起 自远古,属于描述性质:
Sauer对文化形式起源和扩散的研究主 要集中于地理的人文尺度而不是自然 环境本身。他的研究主要探索文化的 优势地位,另外也经常会包括对环境 重要方面的讨论。Sauer和他的学生研 究了景观演化中人文干涉因素如种树、 饲养动物、火的应用、人造物品的扩 散、居住区形成等的作用,他们的研 究依赖于强调景观外在特征的实地调 查。
《有工作的穷人:全球化与亚洲地区不稳定就业》记录
《有工作的穷人:全球化与亚洲地区不稳定就业》阅读札记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研究背景及目的 (3)2. 研究意义与价值 (4)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5)1. 全球化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6)2. 全球化与不稳定就业关系的相关理论 (8)三、全球化背景下亚洲地区不稳定就业的现状分析 (9)1. 亚洲地区不稳定就业的主要表现 (10)2. 全球化对亚洲地区不稳定就业的影响机制 (12)四、全球化与亚洲地区不稳定就业的关系实证研究 (14)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5)2. 实证分析结果 (16)五、解决亚洲地区不稳定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18)1. 政策支持方面 (19)2. 企业责任方面 (20)3. 教育培训方面 (22)六、结论与展望 (23)1. 研究结论概述 (25)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6)一、内容概述本书聚焦全球化和亚洲地区的不稳定就业现象,通过深入剖析相关理论、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亚洲地区面临的就业挑战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书中首先回顾了全球化和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背景,指出全球化加速了资本、技术和市场的流动,但同时也导致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不稳定性的增加。
作者分析了全球化对亚洲地区就业的影响,包括制造业的衰退、服务业的扩张以及数字经济的兴起等。
这些变化使得亚洲地区的就业市场更加多元化和复杂,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书中还探讨了亚洲地区不稳定就业的成因,包括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技术进步、教育水平不足、劳动力市场政策不完善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亚洲地区的不稳定就业格局。
本书还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政策建议,旨在促进亚洲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就业增长。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投资,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同时,应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和调控,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鼓励企业创新和创业也是解决不稳定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全球化与亚洲地区不稳定就业现象的关联与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政策调整和创新实践来应对这些挑战。
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影响
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影响目录1. 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概念界定 (4)1.3 文章结构 (4)2.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与特征 (5)2.1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6)2.2 新质生产力的特征表现 (7)2.2.1 技术驱动 (9)2.2.2 数据化 (10)2.2.3 智能化 (11)2.2.4 服务化 (12)3. 新质生产力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3)3.1 对传统产业的升级作用 (14)3.1.1 智能制造的推动 (15)3.1.2 生态圈构建与协同发展 (16)3.2 对新兴产业的培育作用 (17)3.2.1 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 (19)3.2.2 新兴技术的突破与应用 (21)3.3 对劳动结构和就业格局的影响 (21)3.3.1 非人机劳动力的转变 (23)3.3.2 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4)4.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与新质生产力 (25)4.1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26)4.2 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与升级传统产业 (28)4.3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跨界融合 (29)4.4 加强创新驱动与自主可控 (30)4.5 构建共享发展与普惠福祉体系 (31)5. 应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挑战 (32)5.1 优化创新生态与加强基础研究 (34)5.2 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与培养数字人才 (35)5.3 及时规制与引导人工智能发展 (36)5.4 加强国际合作与促进全球治理 (37)1. 内容概览本段落旨在概述新质生产力如何具体而多维度地对中国式经济现代化产生深远影响。
新质生产力不仅仅体现了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上取得的根本突破,也代表了对传统经济模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技术创新层面,新型材料与智能制造正在不断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包括数字经济下的全新商业模式和供应链管理实践正在提升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组织创新,比如公私合作模式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架构的成功构建也在广泛推动经济的协同与互联互通。
分工与分工深化
简单的商 品流通
发达的商 品流通
者所有
野蛮时代高级阶段
文明时代
分
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农牧业内部细分工
手业内部细分工
商业内部细分工
农林牧副渔五业
采掘业、矿业、建筑业、 信息业、金融业、流通业、
制造业等
法律业、教育业等
分 工 深 化
再分工(部分展示)
再分工(部分展示)
粮棉油麻丝 茶糖菜烟果药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 406-40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③揭示了社会分工与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 的联系和区别。称前者为第一类分工, 后 者为第二类分工,认为这两类分工既有统 一的一面, 又有冲突的一面, 而冲突的一面 正是私有制市场经济中必然存在的根本矛 盾在分工制度上的集中体现。
2)国内区域分工——国内市场分工——国 际分工
国内区域分工也是自然资源禀赋作用的结果。在 一个国家内,由于各区域自然条件、人口素质、 文化习俗等的不同,会造成各区域之间在不同产 业上的不同优势,因此,不同区域就集中生产自 己所擅长、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产品。随着市 场的逐步扩大和交换的扩展,国内区域分工演化 为市场分工,即特定产品或特定产品的不同工序 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空间分散化。
第二章 分工与贸易
如导言所述,分工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 中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 业化。
分工及其深化与市场、交换和贸易的产 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
第一节 分工与分工深化
阐述两个问题 第一,分工理论及其发展; 第二,三次社会大分工及其深化。
一、分工理论
(一)斯密的分工理论 斯密在其所著的《国富论》
数字经济导论_札记
《数字经济导论》读书札记目录一、数字经济概述 (2)1.1 数字经济的定义 (3)1.2 数字经济的历史发展 (4)1.3 数字经济的核心特征 (5)二、数字经济的发展模式 (7)2.1 电子商务 (8)2.2 云计算与大数据 (9)2.3 物联网与智能制造 (11)2.4 其他数字经济模式 (12)三、数字经济的影响 (13)3.1 对传统产业的影响 (14)3.2 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16)3.3 对政府政策的影响 (17)3.4 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 (18)四、数字经济的挑战与机遇 (21)4.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22)4.2 数字鸿沟与公平竞争 (23)4.3 数字经济的法律法规 (25)4.4 数字经济的未来趋势 (27)五、数字经济案例分析 (28)5.1 亚马逊 (29)5.2 阿里巴巴 (31)六、数字经济的相关课程与研究 (32)6.1 课程设置 (33)6.2 研究热点 (35)6.3 学术前沿 (36)七、结语 (37)7.1 数字经济的重要性 (39)7.2 个人学习体会与展望 (40)一、数字经济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新型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据,数据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数字经济中,数据不仅是一种生产要素,更是一种新的商品,具有巨大的价值。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经济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增长。
通过电子商务、跨境支付等方式,数字经济为全球贸易提供了便捷的条件,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贸易效率。
数字经济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的变革,传统产业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新兴产业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迅速崛起,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数字经济还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丰富了生活体验。
东盟数字经济共同体构建的进展及前景
东盟数字经济共同体构建的进展及前景目录1. 内容描述 (2)1.1 东盟数字经济共同体的定义与重要性 (2)1.2 研究背景与目的 (3)1.3 文献综述 (4)2. 东盟数字经济共同体的进展情况 (5)2.1 政策与法规框架 (6)2.2 基础设施建设 (8)2.3 数字经济发展指标 (10)2.4 技术创新与数字治理 (11)3.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2)3.1 数据隐私与网络安全 (14)3.2 技术鸿沟与数字包容性 (15)3.3 政策和法规协调一致性 (17)3.4 经济合作与竞争关系 (18)4. 战略与政策建议 (19)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1)4.2 促进区域数字技术和标准的统一 (22)4.3 增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23)4.4 鼓励创新和人才培养 (25)4.5 推动多边合作与对话 (26)5. 东盟数字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前景 (27)5.1 技术创新与市场潜力 (28)5.2 经济增长与就业机会 (29)5.3 区域经济一体化 (30)5.4 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的地位 (32)1. 内容描述本文将对东盟数字经济共同体的构建进展进行全面分析,涵盖其目标、现状、关键举措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将概述AEC的总体目标和重要意义,并分析目前数字经济在东盟国家的融合程度和发展状况。
将详细介绍AEC构建过程中已实施的重要举措,深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流通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强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等。
将探讨AEC发展面临的挑战,如数字鸿沟、数据安全、网络监管等问题。
将展望AEC的未来发展前景,展望其在全球数字经济格局中的作用以及对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
1.1 东盟数字经济共同体的定义与重要性东盟数字经济共同体是亚洲地区对加强经济融合与合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它的愿景在于通过实现统一和协同的区域性数字标准,增进东盟成员国间技术的应用和共享,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从而打造出一个互联互通、高度协作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
国际分工优质课件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
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比较利益理论,支 持国际分工、倡导自由贸易,为工业资产阶级的斗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是在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斯 密认为由于地域等自然条件不同,各国均有一种产品生产成本低于他国而具有 绝对优势,按绝对优势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交换,各国均可获得绝对利益。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爆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 段过渡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生产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国际分工体系的迅速发展。
世界各国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增强。每个国家在为世界市场提供产品的同 时,也消费着其他国家提供的产品。
亚、非、拉国家逐渐变成畸形的单一经济国家。 国际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发达国家。 这一阶段的国际分工主要还是工业发达国家与农业国家的垂直型国际分工, 另外也出现了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国际分工。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
(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着世界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 的时期。
工业国之间的分工逐渐占主导地位。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使第 二次世界大战前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格 局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化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之间的分工为主导的国际分工格局。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也在发展。 目前国际分工正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垂直型国际分工向 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水平型国际分工过渡。
PAR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
亚当·斯密是国际分工理论的创始者,是倡导自由贸易的领头人。在1776年 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斯密在国际分工方面提出了 主张自由贸易的绝对利益理论。
《城市地理学》教案
河运是早期城市形成的关键因素;铁路可以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衰;多种交通 方式在一个城市的组合构成城市地理位置的复杂性。 4.3.3 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 特点: 1)职能单一; 2)对外联系广但内容单一; 3)发展历史短但发展速度快、有起伏。 有关概念 Economics of scale Economies of scope Agglomeration economy
城镇等级 一、超大城市 二、特大城市 三、大城市 四、中等城市 五、小城市 建制镇 六 七 八
等级标准(万人) >250 100-200 50-100 20-50 <20
行政等级 副省级 地级市 地级市 县级市 县级市
5-10 3-5 <3
县城 中心镇 集镇
第四节
城市产生发展的条件
4.1 区域条件 4.1.1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1)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较之非特殊职能的小城镇要紧密 2)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追求气温适度、降水适中的城市地区居住。为什么? 3)我国城市依照地形三级梯度,城市分布比例依次为 1%、32%和 67%。 4.1.2 我国城市按照区域类型分类共 10 类 (1)滨海城市 (2)三角洲平原城市 (3)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 (4)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
7
2、第三产业与城市化 制造业国际化、一体化——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 跨国资本流动——新的国际劳动分工:管理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分离 3、经济增长与城市化 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经济增长-城市化 使得城市化通过全球化得到进一步深化 三、城乡人口迁移的动因分析 推-拉动力模式 从城乡人口迁移角度分析城市化动力的一种模式。 (1)拉力=向心力 (2)推力=离心力 一般,在发达国家拉力大于推力; 在发展中国家拉力小于推力。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研究综述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研究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一定区域内,建设具有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已成为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搜集了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分别从国内国外众多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系统梳理,试图探求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分析途径。
标签: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建设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在一定地域内,建设具有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已成为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而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
虽然全国各个不同的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功能,充分发挥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
目前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为纽带的多层次的城市体系。
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报告,中国的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均呈超前发展态势,并带动所在经济区其他地方的经济发展。
因此,如何抓住当前的有利形势,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契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围绕中心城市建设这一主题,系统梳理国内外中心城市有关的理论与文献,探求尚待研究的领域,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在理论上,国外对于中心城市的发展和研究分析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学的分析中。
(一)对中心城市经济因素的研究最早的是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他提出了区域间经济循环的概念,以及这种循环的“动力泵”是经济因素不均衡所致的思想,即区域内经济因素的“差异”将带来经济循环结果。
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趋动力量通常是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间的差异。
缪尔达尔理论对于我们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使中心城市的经济因素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经济因素产生差异性,避免趋同化。
数字经济与贸易概论_笔记
《数字经济与贸易概论》阅读札记目录一、数字经济与贸易概述 (2)1.1 数字经济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3)1.2 贸易的定义、形式与全球化背景 (4)二、数字经济对贸易的影响 (5)2.1 数字技术改变贸易模式 (6)2.2 数据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资产 (8)2.3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9)三、主要数字经济国家与贸易实践 (11)四、数字经济与贸易的政策环境 (12)4.1 国际合作与规则制定 (13)4.2 知识产权保护与数据安全 (14)4.3 贸易政策与监管创新 (16)五、数字经济与贸易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17)5.1 数字鸿沟与包容性增长 (18)5.2 技术变革与就业结构变化 (19)5.3 新兴技术与贸易模式的融合创新 (21)六、案例分析 (22)6.1 案例一 (24)6.2 案例二 (26)6.3 案例三 (27)七、总结与展望 (29)7.1 数字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30)7.2 对未来贸易政策的建议与思考 (31)一、数字经济与贸易概述在21世纪的浪潮中,数字经济与贸易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作为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为重要驱动力的经济形态,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经济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发展轨迹。
作为国家间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基本活动,历来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数字化时代,贸易的形式和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传统的以商品交换为主的贸易模式正逐渐被数字服务、数字技术等新型贸易形态所取代。
这些新型贸易形态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极大地提高了贸易的效率和便捷性。
数字经济与贸易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通过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国际贸易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地进行。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使得全球消费者能够更加方便地购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和服务;而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智能贸易平台,则能够实现对贸易数据的实时分析和预测,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决策支持。
西方城市消费文化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但 是 ,大 规 模 生 产 意 味 着 产 品 的 标 准 化 和 大 众
和 全球化 ③ 。全球化与信息化是推进 当今世界
消费 ,这将 引起 已获 得商 品使用 性功 能满足 的
【 金 项 目1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 项 目 ( 0 7 0 0);上 海市 重点 学科 建设 项 目 ( 文地 理 学 ) ( 4 0) 基 4 61 6 人 B1 ① B lD h o n F ofIdsi S c t: etr i oi F rcsn . w Y r: aiB os 973.28 e T eC migo P nura oiyA VnuenS c l oea g Ne okB s o k 1 l rl e a i t c 1
自1 8世 纪 后 期 开 始 的 工 业 革 命 至 2 0世 纪
5 0年代 在 西 方 国 家 到达 顶 峰 , 后 服 务业 兴 起 , 此
经 济 发 展 的 两 大 动 力 ,在 其 影 响 下 促 进 了 国际 劳 动 空 间 分 工 产 生 ,从 而 使 世 界 各 国 城 市 经 济
.
② 戴 维 哈维 著 ,阁 嘉译 : 《 现代 的状 况 :对文 化 变迁之 缘起 的探 究 》 ,北京 :商务 即书馆 ,20 #; 。 后 04 b 2
③ H l h lbl i It nt nl oi Sine o ra 96 v 1 () 5 2 a, T eGo aCt ne ao aS cl c cJ un ̄19. o 81: — 3 l P y r i a e 4 1
中圆名域
C U C n nI i C' N h mT Y
消 费 者 的 日益 不 满 ,导 致 了公 众 文 化 对福 特 制 的 批 评 ; 同时 ,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劳 资 矛 盾 的 日趋 激 化 和 第 三 世 界 对 现 代 工 业 化 进 程 的 反 对 ,促
分工理论
那么人的存在是一种脱胎于动物群落的社会化的存在,或者是一种群落化的存在,因此在人的存在中,始终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和关联,那么这么去解决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和关联,始终是人类思想探索的问题,那么分工可以是说这种矛盾和关联的一种中介,一种外在的表现。
人类对分工的思考在人类社会早期就已经开始,对分工的思考呢,中国古代走在世界的前列,公元前七百年,管仲就提出了士农工商分工论,这可能是最早的关于分工的探讨。
之后,墨子,孟子,荀子等等都对分工问题进行了自己的思考的阐释,但是在中国古代分工理论的研究始终没有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原来我们很早就看到了这一问题,但是对于这些思想他们只是偶尔的涉及,系统的论述比较少,究其原因呢,可能就是中国古代的生产方式是一家一户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分工需要大规模的经济生产,社会生产的问题呢,思考不多,还有呢,我们对分工的思考更多的是集中在政治领域中,对政治生活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为古代等级制度做辩护为它做一种学理注解。
西方较早研究分工的思想家呢比较有代表的是柏拉图和色诺芬,总的来看,柏拉图强调分工是划分社会等级的基础,与柏拉图不同,色诺芬对分工的理解是以他特有的市民阶级的本能,已经更接近工厂内部的分工,所以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当中对色诺芬对柏拉图都作了阐释,尤其对色诺芬做的比较多,因为色诺芬的分工思想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和后来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是连在一起的,如果说柏拉图是以一种哲学的视域去关注分工,色诺芬在研究当中是以一种经济学视域,他不仅从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局限性看到了分工的必要性,更从生产的规模出发分析了分工与交换的内在关系,那么在《资本论》当中马克思也举了个例子,就是波斯国王的餐桌为什么丰富,就是因为经济发展,分工比较复杂,那么他吃的东西也比较丰富,产品也就更丰富了,但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色诺芬在这里虽然知道分工的规模取决于市场的大小,但是马克思对他的评价说呢,这时候古典古代我们关注的是什么呢,只注意到使用价值要达到质量,而对于分工在到交换价值的问题在当时呢还不是一个思考的问题,即便如此,色诺芬的理论呢也直接地提示了近代古典经济学家对分工的经济学关注和思考对分工进行系统研究的比较典型的代表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对分工的认识直接影响了马克思,正是对他们分工理论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关于分工的自己独特的分工理论,在分工理论史上,斯密是第一个对分工做系统分析的学者,那么他的名著《国富论》开篇就提到了分工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斯密提出分工有利于促进社会普遍富裕,并且进一步提出资本是实现分工的物质生产条件,此外呢,斯密还提出,货币起源于分工的发展,以及城市和乡村在分工体系中相互依存的思想,并且从分工的考察出发提出了相互制约的平衡性理论,那么斯密李嘉图呢?都是古典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都对分工进行研究,那么到了萨伊这里呢也对分工进行研究,但是呢,马克思这里主要是对他们进行评价,因为斯密李嘉图呢,如果说他们对分工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达到了一种天真的设想的话,萨伊呢就是直接的辩护。
国际分工与全球生产网络的重构
国际分工与全球生产网络的重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分工成为了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国际分工,不同国家可以依据各自的优势资源和产业结构,进行特化生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全球生产网络也在不断重构,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转变。
首先,随着全球贸易的扩张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生产网络变得日益复杂和密切相连。
过去,国际分工主要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通过建立全球供应链,将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分散在不同国家进行,实现成本最小化和生产效率最大化。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通信的便利,许多企业开始将其生产环节分散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全球生产网络。
这种全球生产网络不仅仅是跨国公司的产物,还包括了各种规模的中小企业、合作社和个体经营者。
这种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和复杂的关系链,为全球产业链的延伸和优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其次,全球生产网络的重构也受到了技术进步和数字化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全球生产网络将更加智能化和灵活化。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企业可以实现全球各地生产工厂的协调和优化。
例如,企业可以实时监控和调度各个生产环节的运作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生产进度和资源配置。
这种数字化的生产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还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实现即时供应和个性化定制。
然而,全球生产网络的重构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不确定性。
首先,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全球生产网络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贸易战和贸易摩擦使得一些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加强了对外贸易的限制和控制。
这对于全球生产网络来说,意味着供应链的中断和扰乱,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其次,全球生产网络的不平等问题也需要引起关注。
虽然国际分工可以实现资源和产业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但也可能加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贫富差距,导致利益分配不均。
这对于全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镇体系规划改革创新与_三规合一_的关系_从_三结构一网络_谈起_张泉
13【作者简介】张 泉(1954-),男,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巡视员,研究员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刘 剑(1984-),男,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城市规划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修改日期】2014-09-05【文章编号】1002-1329 (2014)10-0013-15【中图分类号】TU982.2;TU981【文献标识码】A【doi 】10.11819/cpr20141004a【摘要】回顾城镇体系规划发展历程,分析其改革成效及历史局限,结合时代发展和“三规合一”的新要求,探索城镇体系规划的创新思路与理论;基于江苏的规划实践,提出构建以区域空间结构、城镇空间结构、生态空间结构、交通空间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城镇体系规划。
【关键词】城镇体系规划;三结构一网络;三规合一;四个空间结构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of all reviews the history of urban system planning and analyzes the impacts of reforms and historical limits. Then, in light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hree-planning integration, the paper explores innovative ideas and theories of urban system planning. Based on the planning practices of Jiangsu Province, it puts forward an urban system planning that focuses on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ecological spatial structure, and transport spatial structure.KEYWORDS: urban system planning; three structures and one network; three-planning integration; four spatial structures1 城镇体系规划发展历程回顾1.1 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的提出城镇体系(urban system)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最早由美国地理学家邓肯(1960)在《大都市与区域》一书中提出。
宁越敏:劳动分工和全球生产网络
劳动空间分工和全球生产网络研究宁越敏、李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http//一、劳动空间分工研究劳动分工理论的演进•在上图所示的框架中,第一类的区分是产生于讨论分工的经济意义还是社会影响。
亚当·斯密在讨论经济增长时把分工放在首位。
他把分工称为国民财富的人均产量增长的两个原因之一,而且是主导的原因。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则将分工与私有制联系起来讨论资本-劳动的冲突,从而得出消灭分工的结论。
前苏联学者进一步将马克思的社会分工论点与经济区划结合起来,服务于国民经济生产力布局,形成独树一帜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进行的分工,各个地区依据各自的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分,以其产品与外界交换,又从其他地区进口所需产品。
这种现象就是劳动地域分工(陈才,2001)。
按照前苏联经济地理学家萨乌什金(1973)的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分工讨论的空间形式就是劳动地域分工,但只是朴素的劳动地域分工观念。
•列宁(1899)将它和十九世纪俄国出现的经济区划结合起来,把按部门分工、劳动地域分工、生产专门化和经济区形成过程联结在一起,指出“同一般分工有直接联系的是地域的分工,即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又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
•但禀承斯密分工思想的主流经济学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分工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等问题上,而较少考虑分工的地理空间内涵。
只有源于斯密-李嘉图一脉的国际贸易理论也许是个例外。
由于国际分工导致国际贸易,从而形成国家产业结构特色。
从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论,到战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论、赤松的雁行产业发展理论,都是关于地理分工的经济学讨论。
可以视为是传统的劳动空间分工理论。
•自196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全球范围内生产的空间组织、劳动力组织形态和技术水平、公司组织及资本投资指向等变革已经动摇了传统工业地理和工业区位论的基础,催生了新的劳动空间分工理论的诞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空间分工和全球生产网络研究宁越敏、李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http//一、劳动空间分工研究劳动分工理论的演进•在上图所示的框架中,第一类的区分是产生于讨论分工的经济意义还是社会影响。
亚当·斯密在讨论经济增长时把分工放在首位。
他把分工称为国民财富的人均产量增长的两个原因之一,而且是主导的原因。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则将分工与私有制联系起来讨论资本-劳动的冲突,从而得出消灭分工的结论。
前苏联学者进一步将马克思的社会分工论点与经济区划结合起来,服务于国民经济生产力布局,形成独树一帜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进行的分工,各个地区依据各自的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分,以其产品与外界交换,又从其他地区进口所需产品。
这种现象就是劳动地域分工(陈才,2001)。
按照前苏联经济地理学家萨乌什金(1973)的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分工讨论的空间形式就是劳动地域分工,但只是朴素的劳动地域分工观念。
•列宁(1899)将它和十九世纪俄国出现的经济区划结合起来,把按部门分工、劳动地域分工、生产专门化和经济区形成过程联结在一起,指出“同一般分工有直接联系的是地域的分工,即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又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
•但禀承斯密分工思想的主流经济学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分工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等问题上,而较少考虑分工的地理空间内涵。
只有源于斯密-李嘉图一脉的国际贸易理论也许是个例外。
由于国际分工导致国际贸易,从而形成国家产业结构特色。
从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论,到战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论、赤松的雁行产业发展理论,都是关于地理分工的经济学讨论。
可以视为是传统的劳动空间分工理论。
•自196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全球范围内生产的空间组织、劳动力组织形态和技术水平、公司组织及资本投资指向等变革已经动摇了传统工业地理和工业区位论的基础,催生了新的劳动空间分工理论的诞生。
•在1960年代末,工业化资本主义国家传统制造业的就业和产出日趋衰退并开始转移,发出了“去工业化”肇端的信号。
新的产业部门崭露头角,随之而来的则是经济空间格局在不同尺度上的剧烈变动。
•在区域层面,是生产制造活动向郊区或者非大都市区扩散。
在国家层面,则由于企业的再区位过程导致传统工业化地区开始衰退,而许多欠发达地区开始兴起。
如美国出现所谓的“阳光带和雪带之分,英国也出现了生产活动由过去向英格兰东南部集聚到现在向传统的北部、西部等边缘地区扩散的趋势。
•在全球层面,则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将低端的生产过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虽然具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共同的特征是经济活动的分散化、不同经济功能空间分离的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大的多厂公司的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公司内部不同功能浮现出空间上分离的可能,进而各自寻求最佳的生产区位以牟利,这就是新的劳动空间分工。
从分工到劳动空间分工:人文地理学的诠释•面对这些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新趋势,西方许多学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观点,其中颇引人注目的是新的劳动空间分工理论,其代表人物有麦茜(D.Massey)、哈维(D.Harvey)、斯科特(A.Scott)、利皮兹(A.Lipietz)等。
尽管他们研究的角度、着眼的地域范围以及对新的劳动分工的理解不同,但都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空间形态作了比较深入的透视。
概括起来,新的劳动空间分工理论包括以下几个特征:•它概括了地方、国内及国际三种不同地域规模等级的生产发展过程、空间结构和组织形态。
例如,资本投资的国际化导致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国际生产的重新组织,形成了新的国际劳动工和跨世界的资本渗透、生产协作和资本再生产。
•新的劳动空间分工理论综合分析了生产的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社会过程、政治政策、技术变革和文化因素的关系。
古典的区位理论没有把生产的地理变化与广义的社会关系联系起来,仅仅停留在空间过程的研究水平上。
新的劳动分工理论因此而特别强调社会经济过程的分析,认为空间形态是社会过程的空间表现,是社会过程、生产的社会关系的变革和综合作用的结果。
•新的劳动空间分工理论代之以新的区位机理—综合的社会经济过程和体系的分析。
其中,对劳动的分析尤为见长,在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劳动成本的构成、劳动过程的分解、地方劳工市场等方面的分析较传统的区位论有突破性的进展,并构成新的劳动分工理论基础。
•新的劳动分工理论也融合了公司组织的理论,讨论了公司内部生产过程和职业的进一步分化所产生的空间形态。
与早期的公司内部各功能——从管理、销售、研制开发到日常生产集中在同一区域不同,由于当代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内部各功能之间的空间分工已开始出现。
即蓝领与白领工作的空间分离,这一空间分离产生三种区域类型:•(1)高技术产业区:与商业中心、研究与开发及科学技术中心联系密切,以外向型服务为主,劳动力的价值和技术熟练水平有重要影响,为公司总部和从事管理、技术和企业发展的白领阶层集中的区域,通常位于发达国家都市区;(2)熟练工人集中区:包括普通技术人员和专业工人,他们从事大规模生产或某一阶段的规模生产和装配作业,多集中于老的制造业中心,这里也有次一级的公司管理职能;(3)产业工人集中区:从事一线的作业和商品生产,集中于各类边缘区,如城市边缘区、发达国家内部的边缘区(如美墨边境)和发展中国家,由此形成世界范围内控制与生产的等级体系。
•正如劳动的技术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一样,劳动的空间分工也可以达到同一目的。
因此,生产空间结构是资本积累中的一个积极的要素。
新国际劳动分工•新国际劳动分工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表现为在跨国公司影响下的国际制造业的扩散及由此产生的服务业的国际扩散。
弗罗贝尔等人提出了新国际劳动分工产生的三个前提条件:•第三世界国家劳动力后备军的大量存在,使得劳动力十分廉价,而这些劳动力经过短期培训,亦可达到发达国家同类生产者的水平。
更由于发展中国家大量过剩劳动力的存在,使跨国公司在雇佣劳动力时有着极大的选择余地,而劳动者却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结果,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对劳动力的年龄、性别、技能、纪律规范等自由选择来取得比在本国更多的剩余价值。
•由于生产的自动化、标准化,使得整个生产过程不断地被分割为不同的、极端专业化的操作过程,如电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焊接,这就使劳动者在通过短期培训后就可适应某生产过程的要求。
•现代化交通和通讯手段的发展产生了使产品的全部或部分生产分布于世界不同地点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并不受制于技术、组织和成本因子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劳动力的世界市场——通过生产向世界市场的扩展导致世界范围的劳工市场的地区协调和世界范围的产业后备军,并形成当代世界经济新的发展态势——新的国际劳工分工。
•科恩(R.B.Conhen)把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中产业的转化分为三种形态:(1)与国际贸易的发展相结合,世界不同地区的企业以合资或独资的形式形成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国际劳动分工;(2)国际服务业包括跨国银行、律师事务、借贷业务、广告公司、承包业务等的国际化导致的服务业世界分工和地方集资;(3)国际金融体系的形成使得国际资本流通直接与国际制造业公司,多国银行等接轨,从而进一步促进跨国公司制造业和贸易体系的世界扩展。
新的分工形式-产品内的分工•制衣业、汽车产业和微电子产业分别是工业革命以来最典型的三种产业。
上图展示了这三种产业不同的劳动过程,以及每一个工序的劳动属性。
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跨国公司往往是根据各段工序的属性特征,将它们区位到不同的空间上,并用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讯技术相互联结,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一般来说,资本密集型模块定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而劳动密集型模块则会寻求低工资的区位。
其中不同的区位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的比例多少也决定该地区所能承接到的模块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垂直空间分工和水平空间分工并存的格局。
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二、全球生产网络•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经济空间重组中最为显著的发展有两个:跨国(全球)生产网络的加速形成和区域经济集团的激增……。
(Peter. Dicken,2006)•19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双重发展进程中,全球劳动分工的层次和水平日益深化。
企业灵活生产方式表现出了新的发展特征,除了强调专业化生产的内部弹性发展外,更强调生产外包制的外部弹性化发展。
•一个引人瞩目的特征就是在比较优势机制引导下,产品生产过程中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在跨国公司组织下被分布到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生产,通过空间分散化形成跨区域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形成了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
这种发展趋势使得过去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经济功能有限的非核心国家得以整合到全球生产体系中,开辟了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增长的新源泉,原有的全球分工体系得以深化和扩展。
•面对新的发展现象与态势,80年代兴起的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已不能充分把握全球生产组织的最新变化机制与动力。
而在同样以劳动分工为元理论的研究体系下,商业管理及产业组织研究、经济地理学等学科开始将国际劳动分工最新演变形态和组织机制纳入包括价值链(Value Chain)、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简称GVC )、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简称GCC)等研究体系中。
其中,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简称GPNs)这一全新研究框架在总结价值链、商品链内涵基础上辅以网络、空间的概念,在更广阔研究体系下解释了当今世界生产组织的新变化,成为目前全球化与区域发展研究的主要分析框架1、研究进展•Amin et al.(1994)认为就价值链而言,当今全球经济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一)产业已经透过全球企业网络,在全球的尺度上运作。
跨国公司对全球就业、投资和贸易具有越来越多的影响;(二)公司企业的权力,随着它的网络影响力发展增长的结果,造成公司企业的寡头垄断效果和卡特尔化发展;(三)随着新型的合作关系、策略联盟、转包以及其他形式的发展,当今的全球性生产已经朝向分散化的方向积极发展。
•一般认为Gereffi提出的全球商品链概念理论价值更高。
定义为围绕某一商品或产品的一系列群聚(clustered)的内部组织网络,在世界经济体系里连接产品上下游组系、企业以及地方、国家之间关系,这种网络在区位上是特定的,社会建构的且同当地融合,强调经济组织的社会镶嵌。
•该理论包括四个层面研究:①分析多层次工业企业生产链的组织;②分析生产地域空间差别和不同区域层次的市场网络;③分析企业的管理结构链相互进行决策的过程;④分析国家及区域政府对企业各运营过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