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三农政策的重点

合集下载

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2篇)

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2篇)

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一、要把抓好“三农”工作放在重要的突出位置一是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

自年____月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国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市也受到一定的冲击。

用中央的表述,年是极其困难的一年,年将是极其复杂的一年。

总体上看,今年的经济形势是企稳向好,但是变数仍然很大。

主要是因为目前很多问题还没有暴露出来,而且有许多事情现在还看得不是很清楚。

当前这种形势下,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农业稳则天下安。

二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

中央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即将出台的第二个____年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和扶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支持甘肃发展循环经济以及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有关政策等。

这一系列政策能不能落到实处,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关键还是要看“三农”基础支撑。

三是从的实际分析。

但还是离不开农业,而且必须要把“三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首先,有____%人口是农业人口,这个数字将来会改变,但短期内难以改变。

最广大的群众仍然是农民,不解决____%农业人口的问题,的问题就解决不好。

其次,从的经济构成看,去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是____亿元,工业总产值是____亿元,但是整个工业的总量中,属于市县区的工业总量只占____%如果除去中央和省上的国有企业所占比例,自有工业基础就十分薄弱,农业仍然占很大比重。

再次,必须看到像这样一个____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像靖远北部山区这样一个十几万人口的地方,要实现工业化,难度非常大。

将来即使我城镇人口占到____%或者____%县和____县北部山区的问题仍然是三农”问题,也就是说,解决不了这些地方老百姓的脱贫问题,建设和谐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三农”工作必须始终放在全市工作重要的突出位置,现在不能放松,将来也不能放松。

二、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就是设施+科技+现代管理。

三农政策支持与服务提升策略

三农政策支持与服务提升策略

三农政策支持与服务提升策略第1章三农政策现状与问题分析 (3)1.1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3)1.2 农业产业政策分析 (3)1.3 农村社会政策现状 (3)1.4 三农政策存在的问题 (3)第2章政策支持体系构建 (4)2.1 政策支持目标与原则 (4)2.2 农业补贴政策优化 (4)2.3 农村金融政策支持 (4)2.4 农村基础设施政策支持 (4)第3章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5)3.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5)3.1.1 创新主体与机制 (5)3.1.2 创新资源整合 (5)3.1.3 创新政策支持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 (5)3.2.1 技术推广体系 (5)3.2.2 技术推广模式 (5)3.2.3 技术推广效果评价 (5)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5)3.3.1 成果转化机制 (5)3.3.2 成果转化政策支持 (6)3.3.3 成果转化示范与应用 (6)3.4 农业信息化建设 (6)3.4.1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 (6)3.4.2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 (6)3.4.3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6)第4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6)4.1 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6)4.1.1 农业产业结构特点 (6)4.1.2 农村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6)4.2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与策略 (6)4.2.1 调整方向 (6)4.2.2 调整策略 (7)4.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7)4.3.1 产业融合模式 (7)4.3.2 产业融合政策支持 (7)4.4 农业产业链优化升级 (7)4.4.1 优化产业链布局 (7)4.4.2 产业链升级策略 (7)第5章农村人才培养与引进 (7)5.2 农村人才培养机制 (8)5.3 农村人才引进策略 (8)5.4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8)第6章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 (9)6.1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9)6.2 农村环境保护政策 (9)6.3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9)6.4 生态农业发展路径 (9)第7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0)7.1 农村社会保障现状 (10)7.2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0)7.3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10)7.4 农村救助与福利制度 (10)第8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治理 (10)8.1 农村基层组织现状 (10)8.1.1 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 (10)8.1.2 组织功能与作用 (11)8.2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1)8.2.1 加强组织队伍建设 (11)8.2.2 完善组织制度 (11)8.3 农村基层治理创新 (11)8.3.1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11)8.3.2 创新服务模式 (11)8.4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11)8.4.1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11)8.4.2 创新民主监督方式 (12)第9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2)9.1 农村公共服务现状 (12)9.2 农村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12)9.3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2)9.4 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与传承 (13)第10章政策实施与监督评估 (13)10.1 政策实施机制 (13)10.1.1 政策推广与宣传 (13)10.1.2 政策落实与执行 (13)10.1.3 政策培训与指导 (13)10.2 政策监督与评估 (13)10.2.1 政策监督机制 (13)10.2.2 政策评估机制 (14)10.3 政策调整与优化 (14)10.3.1 政策调整依据 (14)10.3.2 政策优化方向 (14)10.4 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与反馈 (14)10.4.2 效果评价方法 (14)10.4.3 政策反馈与改进 (14)第1章三农政策现状与问题分析1.1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三农”政策研究分析

“三农”政策研究分析

“三农”政策研究分析“三农”政策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政策之一,旨在解决农村地区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层出不穷,不断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本文将对“三农”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探讨其对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影响。

一、“三农”政策现状1. 农业支持政策: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实施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包括农资补贴、农机具补贴、农产品价格保护等,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2. 农村改革政策:为解决农村人口聚集、资源浪费等问题,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村改革政策,包括土地制度改革、村级组织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等,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 农民生活政策: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农民生活改善,包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农村卫生保健改革、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等,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1. 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三农”政策,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总量逐步增加,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2.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生产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逐步增强。

3. 农村社会结构优化:农村改革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加快了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4. 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生活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农民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三、“三农”政策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农产品供给结构仍需优化:虽然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农产品供给结构的问题仍然存在。

一些地区农产品过剩,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农产品供给结构的优化。

三农新政策有哪些规定

三农新政策有哪些规定

一、三农新政策有哪些规定1.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

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

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

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

2.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3.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工技能培训。

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

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

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权益,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

4.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按照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到2012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要求,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加强县乡财政对涉农资金的监管。

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5.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

6.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7.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办法。

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尽快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农新政策有哪些规定二、申请宅基地所具备的条件1、年满20周岁在本村落户的农村公民,因结婚等原因,确需新建住宅分户的;2、原住宅影响村镇规划或因国家、集体建设需要搬迁的;3、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需要新建住宅的;4、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回原籍落户定居(出具批准证明),且农村确无住宅的;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乡村振兴与三农战略

乡村振兴与三农战略

乡村振兴与三农战略近年来,中国的乡村振兴和三农战略成为了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是指全面振兴农村,发挥农村独特优势,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革命、乡风文明建设,实现城乡融合、乡村繁荣的发展战略。

其中,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其既包括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包括农产品的品质提升。

在这一方面,政府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采取现代化种植和养殖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政府鼓励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如农家乐、生态农业等,以及利用乡村旅游和文化资源增加收入。

三农战略是指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目标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等问题。

三农政策的核心是“产、供、销一体化”,即通过调整农产品种植、供给和销售环节,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此外,政府还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户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推广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增加收入。

乡村振兴和三农战略是紧密联系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农村经济一旦获得了振兴,整个社会都将受益。

乡村振兴需要三农政策的支持,而三农政策的实施也能促进乡村振兴。

为了实现农村繁荣,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扶持农村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村现代化。

总之,乡村振兴和三农战略是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振兴的实现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实现乡村振兴与三农战略的目标,不仅将能够探索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振兴道路,也将为民众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乡村振兴和三农战略是中国当前重要的中心工作之一,是促进现代化、城镇化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的重要措施,旨在实现城乡发展新格局、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

因此,乡村振兴和三农战略的实施对于优化我国经济结构、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农扶持政策

三农扶持政策

三农扶持政策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的经济规模也在不断起步,三农扶持政策的得以实施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与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推出了一些政策,如“发展农村投资基金”等,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如公路、电力、水利等,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二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实施“搬迁补助政策”,搭建起了一个为农民搬迁就业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体系,同时实施“财政扶持政策”,不断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是开展农村经济发展工作。

政府鼓励农民从事就业创业,推出“财政补助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资助,支持农村电商发展,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创新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三农扶持政策》将对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环境等多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政府和农村群众应携手共同努力,把握好政策机遇,实施《三农扶持政策》,以实现农村的持续发展。

中国的社会经济正从中心型单产经济向多样化创新型经济发展,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政府通过实施《三农扶持政策》来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农村投资基金”、“财政补助政策”等,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如公路、电力、水利等,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如果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重点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农村电力、通讯、公路、水利工程、农药等方面的投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水平。

二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实施“搬迁补助政策”,搭建起了一个为农民搬迁就业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体系,同时实施“财政扶持政策”,不断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这样,可以更多地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农民搬迁就业提供帮助和支持,保障农民获得和发展社会福利。

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

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

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是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整体水平,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下面将从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收入三个方面介绍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的具体内容。

一、农业发展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中重点关注农业发展,通过加大投入、改革制度、推动科技进步等多方面措施,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了农产品质量提升和农业科技创新。

同时,政府还采取了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这些政策助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

二、农村建设除了农业发展,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还致力于农村建设。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了农村的基本生活条件。

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更加便利。

此外,政府还推动了乡村旅游、民宿等项目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多元化。

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村文化保护也是政策重点,为农民提供了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三、农民收入在农民收入方面,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力求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

政府通过增加农业补贴、调整农产品价格、扶持农民就业等方式,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提高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这些政策助力了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总的来说,中国中央三农方针政策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农村全面建设和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中国农村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三农经济发展的政策解读

三农经济发展的政策解读

三农经济发展的政策解读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

如何有效推动三农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三农经济发展的政策进行解读。

首先,扶贫脱贫是当前国家的重要政策之一。

农村贫困人口是国家脱贫攻坚的重点对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包括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

通过建立健全的扶贫机制,不断完善扶贫政策,让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

其次,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推动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政府鼓励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由传统种植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增强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

再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是促进三农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

政府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确权登记等措施,完善土地制度,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完善对于促进三农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扶持农村小额贷款、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使农民可以适应市场需求,增强自身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农产品市场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政府还应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的建设,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增强农业的竞争力。

中央关于“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央关于“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央关于“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2004年到2011年,连续下发了 8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确立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三农”实际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下面,对这些“三农”政策措施,我从十一个方面做一个简单梳理,不到指出,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两减免政策所谓两减免政策,即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对农业征税的制度,这对于过去一段时期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政权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税收的作用逐步消退,反而制约了农业发展,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而且征收的成本高,与国际通行的政策不相符合,目前国际上除越南等少数国家征收农业税以外,其他国家都不征收农业税。

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传统农业将受到以孟山都、先锋等为代表的西方高科技现代农业的巨大冲击。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加大了农村税费改革的力度,基本目标是彻底免征农业税,建立城乡一体化税收体制。

从2000年开始,国家首先在安徽实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3年开始全国推开,逐步降低农业税,同时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

到2006年,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

两减免政策切实减轻了我国广大农民的负担,带来了我国的农村体制和政策的重大变化,为逐步与国际接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第一个政策,就是两减免的政策,是中央出台的发展“三农”政策措施的开端,也标志着我国几千年来交皇粮国税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二、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一直以来,我国的粮食补贴,主要是补在粮食的流通环节,也就是补贴在粮食的收购环节,补在国有粮食企业(包括粮食近出口企业),实践证明其效果并不好。

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就是把粮食补贴和流通环节脱钩,彻底改变多年来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城市消费者,补贴企业的做法。

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

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

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等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为此,目前的许多国家都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国家的重点发展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的三农政策。

下面,本人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国三农领域的重点工作措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农业发展1.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以提高粮食产量、增加质量为主要目标,推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实施“粮食生产增产五年”等政策,推广高效农业技术,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产粮工程的有效推进。

2.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加强农业部门的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加强对农药、化肥、兽药等农业生产用品的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有保障。

3.积极发展农村新型产业。

推广有竞争力的新型经营模式,发展都市型农业、旅游型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

同时,对传统的农业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

二、农村社会建设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村级组织的基层建设、关爱农民等能力,树立优秀村干部典型,创造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

2.推进农村金融服务。

努力解决农民的资金问题,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同时,加强农村金融产品的研发,为农民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3.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质量,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三、农民收入提高1.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鼓励农民从事非农业产业,如工业、服务业等,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将农民利益与城市社会利益融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加强农业保险和社会保障。

为农民提供稳定的社会保障和经济补贴,帮助农民享受社保福利。

同时,开展农业保险的推广和普及,为农民提供保障,减轻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造成的损失。

3.加强教育培训。

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全面提升农民劳动力素质,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解决“三农”问题的五个关键

解决“三农”问题的五个关键

解决“三农”问题的五个关键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人增收困难。

这不单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进展长期积存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表现。

增加农人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咱们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依照统筹城乡进展的要求,切实解决好。

一是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坚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保护农人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

继续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增进农人增加收入假设干政策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认真兑现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人实行直补和购买农机给予必然比例投入等政策,补助资金要足额及时到位,绝不能滞留或挪用。

当前农业生产资料价钱持续上升,群众反映强烈,经委、物价、工商等部门要尽快采取方法,调控平抑。

二是要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利用水土光热资源,依托科技,突出特色,踊跃推动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带和优势特色产品基地,壮大支柱产业。

要高度重视粮食平安,坚持以省内大体自求平稳为目标,依照爱惜耕地、增加投入、调整结构、依托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思路,安排好明年的粮食生产,确保面积不减少,单产、总产增加。

进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要大力培育经营实体和龙头加工企业,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大力进展农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行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联结的模式,进展农牧产品深度加工,发挥规模效益。

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效劳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当前要针对大宗农产品运销困难的问题,踊跃组织引导运销大户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渠道开拓市场、寻觅销路。

三是要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

甘肃省农村贫困人口量大面宽,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

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狠抓各项政策方法的落实,尽力实现今年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使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当前三农政策及其特点解读

当前三农政策及其特点解读

当前三农政策及其特点解读引言“三农”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政策。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三农问题涉及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中国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当前的三农政策及其特点进行解读。

一、当前三农政策的背景和意义1.1 三农问题的背景和现状中国农村人口众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长期以来,农民收入低、教育程度较低、社会福利较少等问题,都制约了中国农村的发展。

农村贫困、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也制约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因此,中国政府长期以来都在制定各种三农政策,以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福利的提高。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农业现代化进程严重滞后,农民群体的福利保障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1.2 当前三农政策的意义三农问题事关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当前,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三农政策,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体的福利保障和农业现代化。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中国政府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推动政策落地,加大投入力度。

二、当前三农政策的特点当前,中国推出的三农政策众多,从政策内容到政策目标,都有所不同。

本节将就当前三农政策的特点进行解读。

2.1 多元化当前三农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元化。

与过去相比,当前政府在制定三农政策时,注重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性强、适应性好的政策。

政府在制定三农政策时,重视农村发展的全面性,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领域,扶持农村服务业、文化娱乐等产业,以提高农民群体的收入和生活品质。

2.2 全面覆盖当前三农政策的另一个特点是全面覆盖。

政府在制定三农政策时,着重考虑到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问题,从土地、农业生产、村庄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出了一系列政策,以覆盖农村发展中的各个环节。

2.3 一二三产业联动当前三农政策的另一个特点是一二三产业联动。

2024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

2024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

2024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一、前言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我国必须立足于当前国内外形势,积极应对挑战,稳定和优化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问题。

因此,本方案旨在制定2024年的三农重点工作措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总体目标2024年,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得到有效脱贫。

具体目标如下:1. 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不低于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6%。

2. 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条件更加完善,农村区域内基本服务覆盖率达到95%以上。

3. 农村贫困人口: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县的数量,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以内。

三、重点工作措施1. 提高农业竞争力(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和模式,提高农作物品种优势和抗逆能力。

(2)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

(3)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供应保障水平,调整种植结构,推广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

2. 促进农民增收(1)完善农业农村财政补贴政策。

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投入,提高农民补贴和奖励的标准。

(2)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整合农村产业资源,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经济新动能,提高农村居民就业和创业机会。

(3)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培训补贴,提高农民就业和创业能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3.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1)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建设优质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条件。

三农工作是指什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

三农工作是指什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

三农工作是指什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被统称为三农,研究三农问题在于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稳定的问题,因为农村与城镇的收入差距大,部分农民便选择外出打工赚钱,但城市并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导致大量农民工聚集在城市中,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而且农村也无法发展起来,所以如何更好的开展三农工作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一、三农工作是指什么1、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通常三农问题,便是研究农业、农村以及农民这三个问题,其目的在于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稳定的问题,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不过因为这三个问题的侧重点不一,为了更好的展开工作,因此需要一体化地考虑这三个问题。

2、展开三农工作的背景在于城镇和乡村的收入差距大,部分农民认为种田无法带去更好的收入,因此便选择集体进程打工,但城市中并没有为农民准备足够的就业岗位,为此大量没有工作的农民工便集聚在城内,不仅导致城市无法很好的发展,而且对于农业的投入也开始减少,导致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从而引发更多农民进城进城打工。

3、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因此农业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所以农民的总体生活情况是国人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农村,提高人民整体的幸福感,开展三农工作便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1、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1)需要坚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以及生产经营自主权,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和省委以及省政府的实施意见,兑现减免农业税以及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和购买农机给予一定比例投入等不同的政策,同时要保证农民的补助资金要足额以及及时到位,禁止私自滞留或者挪用。

(2)目前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在持续上升中,对此有许多群众都在反馈,因此经委、物价和工商等部门要尽快采取措施,调控平抑。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1)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利用水、土、光、热等资源,依靠科技突出产业特色,并积极推进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带以及优势特色产品基地的进程,壮大支柱产业。

三农经济发展的政策调整与优化

三农经济发展的政策调整与优化

三农经济发展的政策调整与优化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三农经济的发展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为了推动三农经济的良性发展,政府不断制定和优化政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

下面将从政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农民增收措施、农业科技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市场化经营、农业环境保护、农村文化振兴、精准扶贫等十二个方面来探讨三农经济发展的政策调整与优化。

一、政策调整过去,三农政策主要是以保障粮食安全和补贴农民收入为重点。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差距的继续拉大,政府开始调整三农政策,从单一的保障功能向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转变,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例如,加大对农村产业转移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增加非农收入。

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结构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要求。

政府应该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高效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而土地制度的改革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该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鼓励农民在土地经营方面更具活力。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农村金融发展金融是经济的血脉,良好的金融体系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拓宽农民融资渠道,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五、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其核心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和农业强势产业。

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农民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六、农民增收措施农民是农业的主体,农民的增收对于三农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通过加强农民培训、推动农民就业、鼓励农民创业等措施,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范例(三篇)

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范例(三篇)

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范例一、背景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农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加强农业农村工作,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为此,制定____年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加强农业农村领域的工作,特此提出以下方案。

二、主要目标1. 实现农业现代化: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

3. 农村全面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重点工作措施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1)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

(2)培育农业科技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3)加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精准的气象预报和灾害防控信息,降低农业风险。

2. 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1)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2)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集聚农业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

(3)推动农业和城镇经济的融合发展,打破农民“三农”与城市“两业”壁垒,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

3. 加强农村经济发展(1)引导农村人口流入非农领域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2)发展农村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

(3)发展乡村旅游,提高农村经济收入。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农村道路和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2)提升农村供水和排水条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3)加强农村电网和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农村通信和电力供应质量。

5. 优化农村生活环境(1)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2)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3)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和稳定。

四、保障措施1. 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农业农村工作的资金需求。

2024年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范文

2024年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范文

2024年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范文一、加强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建设1.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示范培训,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智能化。

2.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农村道路、供水、供电和通信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

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农药、化肥和兽药的安全监督力度,推动农产品质量提升,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1. 加强农村产业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特色农产品产业,提升农民经济收入。

2.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3. 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推动农产品进一步加工升级,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三、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态建设1. 提升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完善农业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保护,提高农田水利效益和生态效果。

3. 加强农村垃圾处理和农村污水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四、加强农村社会服务和农民权益保障1. 完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服务体系,提高农民基础公共服务水平。

2. 加强农民权益保障和农村法治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加强政府农村工作机制和能力建设1. 健全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加强农村工作统筹协调,推动各级政府农村工作的高效运行。

2. 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干部的能力素质和服务意识,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以上仅为简要的参考内容,具体的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政策要求进行制定。

三农发展政策解读方案

三农发展政策解读方案

三农发展政策解读方案第一章引言 (3)1.1 政策背景 (3)1.2 政策目标 (3)第二章农业现代化 (4)2.1 精准农业发展战略 (4)2.1.1 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生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2.1.2 推广精准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4)2.1.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4)2.1.4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4)2.2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4)2.2.1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2.2.2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抗病抗逆能力。

(4)2.2.3 发展生物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4)2.2.4 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4)2.3 农业产业升级与优化 (4)2.3.1 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2.3.2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4)2.3.3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2.3.4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挥地区优势,实现农业差异化发展。

(4)第三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3.1 农村交通物流体系建设 (5)3.2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5)3.3 农村能源与信息化建设 (5)第四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6)4.1 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 (6)4.1.1 土地确权 (6)4.1.2 土地流转 (6)4.2 土地整治与节约集约利用 (6)4.2.1 土地整治 (6)4.2.2 节约集约利用 (7)4.3 农村土地市场体系建设 (7)4.3.1 土地市场体系构建 (7)4.3.2 土地市场政策支持 (7)第五章农村金融创新 (7)5.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7)5.1.1 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布局 (7)5.1.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8)5.1.3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 (8)5.2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8)5.2.1 农村信贷产品创新 (8)5.2.3 农村金融科技应用 (8)5.2.4 农村金融与其他领域融合 (8)5.3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 (8)5.3.1 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8)5.3.2 加强农村金融风险防范 (9)5.3.3 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9)第六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9)6.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9)6.1.1 制度目标 (9)6.1.2 制度内容 (9)6.1.3 制度实施 (9)6.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9)6.2.1 制度目标 (10)6.2.2 制度内容 (10)6.2.3 制度实施 (10)6.3 农村社会救助与福利制度 (10)6.3.1 制度目标 (10)6.3.2 制度内容 (10)6.3.3 制度实施 (10)第七章农村扶贫开发 (11)7.1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11)7.1.1 交通基础设施 (11)7.1.2 水利基础设施 (11)7.1.3 能源基础设施 (11)7.2 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 (11)7.2.1 产业扶贫 (11)7.2.2 就业扶贫 (11)7.3 教育扶贫与卫生健康扶贫 (12)7.3.1 教育扶贫 (12)7.3.2 卫生健康扶贫 (12)第八章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12)8.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12)8.1.1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2)8.1.2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 (12)8.1.3 保护农村生物多样性 (12)8.1.4 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意识 (12)8.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13)8.2.1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3)8.2.2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13)8.2.3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13)8.2.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13)8.3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推广 (13)8.3.1 循环农业模式 (13)8.3.3 生态观光农业模式 (13)8.3.4 精准农业模式 (13)第九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4)9.1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4)9.2 村民自治与民主管理 (14)9.3 农村风廉政建设 (14)第十章政策实施与保障措施 (15)10.1 政策宣传与培训 (15)10.2 政策监督与评估 (15)10.3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15)10.4 政策协调与协同推进 (15)第一章引言1.1 政策背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

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

三农重点工作措施方案一、农业生产1.提高农产品产量:鼓励农民采取科学种植技术,推广优质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提供必要的农资和设备支持,确保农民有效地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来提高产量。

2.加强农产品加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和引导,鼓励粮食、畜产品、水果等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保护耕地和农田水利:制定和执行农田水利十年规划,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同时,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管理,严控耕地面积的减少,保护耕地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

二、农村经济发展1.发展农村产业:鼓励农民发展可持续的农村产业,通过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等形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的支持,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2.扶持农民合作社和农村企业:支持农民合作社、农村企业等农民自主组织形式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帮助农民合作社和农村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

鼓励农民通过合作形式,共同参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3.增加农村人口就业机会: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农村服务业,增加农村人口的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1.加强农村教育:增加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

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和条件,增加农村学校的数量和功能,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

鼓励农民重视教育,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农村学生,提高农村人民整体素质。

2.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和人力支持,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加强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服务,保障农民的健康。

“三农”问题__“三农”的重大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和时事政治等内容的资料

“三农”问题__“三农”的重大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和时事政治等内容的资料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测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

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

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

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

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

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

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

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

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

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木,百年树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三农政策的重点
——新三农辩论·系列评论之六
关键字:三农农业小农经济土地流转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业资本聚焦三农
当前中国三农政策的重点应该在哪里?我们以为,当前中央应当以小农经济还将长期存在并且小农经济还要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前提来制定三农政策,调整三农政策的方向。

三农政策必须服务于小农经济。

一、
未来30年,中国农业一定是多主体参与经营的,其中规模最大、起到基础作用的将长期是小农经济。

此外,无论是家庭农场、合作经济、种植大户以及资本农业,都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现在的问题有二,一是国家不能想当然地以为规模农业就一定比小农经济更有效率,更不能通过政策支持规模农业与小农经济竞争,以打败小农经济;二是国家在为规模经营服务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小农经济的需求,尤其不能将服务于小农的政策、财政、组织体系碎片化,从而使小农经济陷于困境。

当前三农政策存在的最大问题恰恰是国家试图通过扶持所谓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打败小农,比如规定国家新增惠农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种支农项目大量投入到规模经营项目,或规模经营项目获得了远比小农经济大得多的财政和项目支持强度。

而地方政策更是存在用行政手段来推动农民土地流转,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的普遍情况。

成都市规定,土地流转规模越大,政府所补费用越多,超过1000亩的经营规模,政府已经补到1000元/亩,苏州常熟每亩补到800元,这样大量的财政补贴给规模经营户,很奇怪,也很可怕。

二、
以小农经济仍将长期存在并且仍将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体,小农经济仍然具有极为重要功能为认识前提,来讨论当前三农政策,我以为,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当前三农政策的重点进行讨论,一是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现行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二是结合国家财政支农资金下乡,要针对小农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小农经济正常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坚持和完善现行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其中坚持就是要继续给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当前中国农村以村社为单位分田到户形成的承包经营制度还有强大活力,这种活力一是表现在以“老人农业+中农”为典型的小农经济可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是正是农民有自己的承包地,农民进城失败,他们仍然可以返回农村来。

这样,
农民这个中国现代化中人数最多的弱势群体就因为有了承包地这个“社会保险”,而可以在城乡之间进退自如。

随着生育率的降低和城市化对年轻劳动力的吸引,农村中往往仅剩老弱劳动力,因此“老人农业+中农”的模式对小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农村出现了普遍的人地分离,且取消农业税之后,村社组织越来越没有能力为单家独户小农提供公共服务,农民在产中环节有越来越多“不好办和办不好”的共同事务,成为小农经济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

尤其是种水稻的南方丘陵地区,在分田到户时,因为土地的肥沃程度、灌溉条件等等差异,农户所分土地往往是按肥瘦和远近搭配,每个农户土地面积不大,土地块数很多。

而当前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土地流转频繁,农户经营土地的细碎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让农民耕种土地可以连片,就成为能否极大释放农业生产力的一项关键制度。

当前国家一再强调的是扩大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并且将这个承包权与承包地块(具体承包关系)的长久不变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使村社集体无法为了农民耕种方便而调整土地以连片经营。

给农民更大的土地权利,反而严重损害了小农利益。

这也是南方山丘地区农民抛荒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当前人地分离的情况下,之前确权确地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完全可以确权不确地,给村社集体一定的调整土地的权力,这样对于耕者很重要。

三、
当前三农政策究竟是要服务于谁,会对进一步三农发展产生重要后续影响。

小农经济最大的不足是经营规模太小,需要有社会化服务与之配套。

其中最为重要的配套组织是具有一定统一功能的村社集体,这正是宪法所讲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中“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业制度”。

现在双层经营是不大可能了,但村社集体为小农生产提供服务的统一功能十分重要。

小农经济技术创新能力一般不足,尤其是老人农业,虽然也都是精耕细作,却不愿意采用新型农业技术。

人民公社时期建立至今仍在全国具有完整组织体系的农业技术、水利技术等等服务体系,到底何去何从?
取消农业税后,有些省市试图以市场化改革来替换这一技术服务体系,但从小农立场上看,小农需要有公益性的技术服务体系的服务,
且这个自上而下的公益事业性技术服务体系必须延伸到村组,乡镇事业单位与村社干部的结合,是最有能力为小农提供服务的组织形式。

指望依靠农户自发学习新型农业技术,以及指望农民通过市场来购买农业技术,在农户规模如此之小的情况下,都一定会因为交易成本过高而无法持续。

相对来讲,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新技术使用的积极性与能力上远强于小农经济。

当前国家推动农业规模经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现国家与小农打交道的成本太高,不仅向农民收钱难,就是给农民分钱也很不容易分到位。

但是,如果国家因此放弃为小农提供服务体系,而是围绕规模经营来建立更多市场(也许会更有效率)的技术推广体系,这即使对规模经营有益,却恰恰会反过来使目前虽然不完善但至少还存有的技术服务体系更为破碎,小农也就更难获得技术服务。

在当前国家有越来越多财政支农资金的情况下,这些支农资金不应该主要用于为规模经营主体服务,而应当用于建设服务于小农经济的基层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国家资源的下乡要与农村基层组织服务农民能力的增强相挂钩。

乡村两级正是自上而下的国家资源与农民自下而上的公共品需求偏好可以对接的平台,这个平台建设,关乎中国小农经济的前途。

四、
小农经济绝对不是中国农业的全部。

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农经济最合适的领域是从事大宗农产品的种植。

大宗农产品的好处是其标准化程度很高,比如粮食,全国一个价,品质上基本没有差异,而生产大宗农产品所需生产要素也都是标准化程度很高的农资,大宗农产品一般耐储存,价格稳定。

因此,生产大宗农产品一般不存在与市场的对接,也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也不存在大的生产风险。

当然,其收益也不高。

正是这个大宗农产品生产领域尤其是粮食生产领域不存在与市场对接的问题,风险比较小,又要占到中国耕地接近70%的种植面积,就使得这个领域尤其适合小农经营。

当前全国各地推动粮食种植的规模经营,发育种粮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其不应该。

大宗农产品以外的农业领域,尤其是高风险高收益的经济作物,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运输储存销售,小农缺少经营能力,资本进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若农户借贷投资风险农业,这个时候,农户就已不再是我们所说的小农了。

高风险高收益,这是资本趋利天性决定的。

农业有收益,资本愿意
进入,那是资本的事情,千万不要借口从事农业就应当获得国家扶持。

有能力就进入,赚了钱归自己,亏了本也由自己承担。

资本不能一方面要赚钱,一方面又好象是在做农业慈善。

尤其是最近几年,在大中城市郊区发展的所谓观光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本质上这些农业是资本与城市后现代的中产阶级的合谋,却得到了国家大量财政支持,但这些农业与农民有什么关系?与粮食安全有什么关系?国家为什么要去支持呢?
也就是说,在小农经济以外,资本进入到农业领域也并非不可以,但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资本进入就不应该了。

而国家财政支持资本进入农业,破坏了之前本来就很脆弱的为小农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组织体系、话语体系,那就更糟糕了。

五、
当前国家应当清理三农政策,应当以小农经济将长期存在并仍将发挥基础性作用为认识前提来完善当前的三农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