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表达规律

合集下载

探索与表达规律课件PPT

 探索与表达规律课件PPT
=126.
7×中间数=7×18=126.
规律:“H”形中七数之和=7×中间数.
3.5 探索与表达规律
探究新知
日 一 二
1
6 7 8
13 14 15
20 21 22
27 28 29

2
9
16
23
30

3
10
17
24
31

4
11
18
25

5
12
19
26
十字形中五数之和
=7+13+14+15+21
=70
10×9=90,
所以这9个数的和等于正中间的数的9倍.
3.5 探索与表达规律
探究新知
(4)这个关系对其他这样的方框也成立吗?你能用代数
式表示这个关系吗?(提示:设a)
a-8 a-7 a-6
a-1
a a+1
a+6 a+7 a+8
9a
(a-8)+(a-7)+(a-6)+(a-1)+a+(a+1)+(a+6)+(a+7)+(a+8) = ____
我就会慢慢品读,一页读几分钟。班主任杨老师说:“刘峻琳
的每篇作文从选材到立意都很大气,其立足点都不是个人、家
庭,而是从民族、国家等角度去写,这都与他的阅读习惯有关。
3.5 探索与表达规律
刘峻琳同学的阅读习惯非常好,有快读有慢读,
既保证了一定的阅读速度,同时也没有落下重点。
下面我们来介绍另外一种快速阅读法。这种方法
方法点拨:规律探究问题的特点是问题的结论不是直接给出,

3.3 探索与表达规律 课件 (共26张PPT)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3 探索与表达规律 课件 (共26张PPT)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7 28 29 30 31
探究2:日历图的套色方框中的 9 个数之和与该方框 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套色方框 9 个数之和是 90,是正中间的数 10 的 9 倍。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X”形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归纳总结
探索规律的一般步骤:





、 比










回头 重新
得 出 结 论 验 证 成立 规 律 不成立
27 28 29 30 31
探究2: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 为什么? 成立
猜想: 绿色方框中九个数之和 = 9×正中间的数
用代数式表示: a-8 a-7 a-6
a-1 a a+1
a+6 a+7 a+8 (a-8)+(a-7)+(a-6)+(a-1)+a+(a+1)+(a+6)+(a+7)
我的结果是27。
你心里想的数 是78。

探索与表达规律

探索与表达规律

5 探索与表达规律1.规律探索规律探索是数学中常见的类型之一,是指从已知的几个数据或几个图形中发现其中的数据变化情况,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规律探索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是:(1)观察:从具体的、实际的问题出发,观察各个数量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变化规律;(2)猜想:由此及彼,合理联想,大胆猜想;(3)归纳:善于类比,从不同的事物中发现其相似或相同点;(4)验证:总结规律,作出结论,并取特殊值验证结论的正确性.探索规律问题,要从给出的几个有限的数据着手,认真观察其中的变化规律,尝试猜想、归纳其规律,并取特殊值代入验证.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要善于变换思维方式,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1】观察下列数表:根据数表中所反映的规律,猜想第6行与第6列的交叉点上的数应为__________,第n 行(n为正整数)与第n列的交叉点上的数应为________.解析: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可知,第1行与第1列的交叉点上的数是1,第2行与第2列的交叉点上的数是3,第3行与第3列的交叉点上的数是5,第4行与第4列的交叉点上的数是7,…,所以可猜想第6行与第6列的交叉点上的数是11,第n行(n为正整数)与第n列的交叉点上的数应为2n-1.答案:11 2n-12.探索规律的常见类型及方法(1)数字规律和代数式规律常见的几种数字规律形式:①②(2)新运算的规律 新运算是指用特定的符号表示与加、减、乘、除不相同的一种规定运算. 新运算的实质是有理数的几种混合运算,关键是观察出用到了哪些运算,要特别注意运算的顺序. (3)图形规律探索图形规律的实质是用字母表示数,即列代数式.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验证规律.【例2-1】 符号“§”表示一种运算,它对一些数的运算结果如下:(1)§(1)=0,§(2)=1,§(3)=2,§(4)=3,…(2)§⎝⎛⎭⎫12=2,§⎝⎛⎭⎫13=3,§⎝⎛⎭⎫14=4,§⎝⎛⎭⎫15=5,… 利用上面的规律计算:§⎝⎛⎭⎫12 013-§(2 012).分析:从(1)中的运算可以看出,当括号内的数是整数时,运算的结果等于括号内的数减去1,所以§(2 012)=2 011;从(2)中可以看出,当括号内的数是一个分子是1的分数时,运算的结果等于括号内那个数的倒数,所以§⎝⎛⎭⎫12 013=2 013. 解:§⎝⎛⎭⎫12 013-§(2 012)=2 013-2 011=2.【例2-2】 观察下列图形及图形所对应的算式,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计算1+8+16+24+…+8n (n 是正整数)的结果为( ). A .(2n +1)2 B .(2n -1)2 C .(n +2)2 D .n 2解析:观察图形和下面的式子可以知道,1+8=1+8×1=9=32,1+8+16=1+8×1+8×2=52,1+8+16+24=1+8×1+8×2+8×3=72,…,其规律是:计算的结果是连续奇数的平方,所以1+8+16+24+…+8n =(2n +1)2.故选A.答案:A3.探索规律的应用常见的探索规律的应用:探索日历中的规律和折叠中的规律.(1)探索日历中的规律在日历中一般我们可以从横行、竖列、斜列三个方向去寻找规律,当然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去探索.①横行:相邻两数相差1.如左下图所示:②竖列:相邻两数相差7.如右上图所示.③斜列:从左上到右下的斜列相邻两数相差8;从右上到左下的斜列相邻两数相差6.④日历中的3×3方框内的规律:在这9个方格中的数的和是中间方框中的数的9倍.若将中间数设为a,则其余8个数可按规律如上图所示,则这9个数的和即为(a-8)+(a-7)+(a-6)+(a-1)+a+(a+1)+(a+6)+(a+7)+(a+8)=9a,正好是中间数a的9倍.(2)折叠中的规律将一张纸折叠,每折叠一次就会得到纸的层数、折痕数,将这些数记录下来,找出规律,就可预测当折叠n次后,相应的层数与折痕数.折叠次数:1,2,3,4,5,…,n.层数:2,4,8,16,32,…,2n.平行对折的折痕数:1,3,7,15,31,…,2n-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1】2013年的元宵节是阳历2月24日,根据下面的日历,你知道春节和初夕分别是哪一天吗?请你填在下面的横线上:春节:2月__________日,除夕:2月__________日.解析:根据日历中竖列和横列的规律可以求出.如图,春节与元宵节在同一竖列中,根据竖列中相邻两数相差7,可知春节比元宵节少14,即24-14=10,春节是10日,根据横列中相邻相差1的规律,可知除夕是9日.答案:10 9【例3-2】将连续的偶数2,4,6,8,…排列成如右图所示的数表.(1)“十”字框内5个数的和,与框内中间的数18有什么关系?(2)若将“十”字框上、下、左、右平移,框住另外5个数,这5个数还有这样的规律吗?(3)设中间的数为a,用代数式表示“十”字框内5个数之和.分析:观察对比可以发现:左右相邻两数相差2,上下相邻两数相差12.再换另一组数,同样有这样的规律.解:(1)6+16+18+20+30=90,而90÷18=5,所以框内5个数的和是框内中间的数18的5倍.(2)将框上、下、左、右平移,任意框住5个数,同样有这样的规律.(3)若中间的数为a,则框住的5个数分别为a-12,a-2,a,a+2,a+12,其中a为偶数,故它们的和为(a-12)+(a-2)+a+(a+2)+(a+12)=5a.【例3-3】如果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平行对折7次,展开后,会有__________条平行折痕,折痕会把这张长方形的纸分成__________个小长方形.解析:根据折叠中的规律:对折7次,即当n=7时,平行折痕数为2n-1=27-1=127(条),1条折痕能把长方形分成2个小长方形,2条能分成3个,…,127条折痕则分成128个小长方形.答案:127 128。

探索与表达规律ppt

探索与表达规律ppt

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在社会科学中,规律被用于解释 和预测社会现象,如经济学、政 治学、社会学等。
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在技术领域中,规律被用于指导 技术创新和开发,如计算机科学 、人工智能、工程学等。
02
表达规律的关键要素
表达规律的准确性
精确使用词汇
在表达规律时,应选择准确、贴切的词汇,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歧义的词汇。
THANKS
探索规律是表达规律的基础
探索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过程
探索是一种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过程,通过它我们可以收集 数据、发现模式和寻找规律。只有通过探索,我们才能理解 事物的本质和运作方式。
探索为表达提供信息和依据
当我们探索一个领域或研究一个主题时,我们会收集到大量 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这些信息为我们的表达提供了依据和 素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规律。
总结词
在天文学中,黑洞是一种极其神秘的天体,吸引着科学家们进行深入的探索。通 过对黑洞的观测和研究,科学家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详细描述
黑洞是一种由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而现代天文学已经观测到的天体。它 具有极强的引力,连光也无法逃脱其吸引。通过对黑洞的观测和研究,科学家们 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为我们认识宇宙提供更多线索。
案例三:心理学中的认知过程探索
总结词
心理学中的认知过程探索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重要领域 。通过对认知过程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 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
详细描述
认知过程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础,包括知觉、注意、记忆 、语言、思维、意识等方面。通过对认知过程的深入研究, 科学家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为 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数学3.3探索与表达规律(18张PPT)

数学3.3探索与表达规律(18张PPT)
2、若设中间的数为a,如何用代数式表示十字框框住的5个数之和?
4、十字形框中五个数之和能等于2014吗?2015呢?
探 知 规 律
如图,是用火柴棒拼成的图形。
图案编号
(1)
(2)
(3)
(4)

火柴根数

(1)填写下面的表格
5
7
9
3
(2)拼成第n个图形需要_______根火柴棒。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合 作 探 究
在日历中任意圈出横排相邻3个数,它们的和是24,你能猜出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吗?
在日历中任意圈出竖排相邻3个数,它们的和是33,你能猜出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吗?
在日历中任意圈出横排相邻3个数,它们的和可以是13吗?
在日历中任意圈出竖排相邻3个数,它们的和可以是75吗?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2024课件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2) 按照左图的方式继续排列餐桌,完成下表:
桌子张数
1
2
3
4
5

n
可坐人数

6
8
10
12
14
6
8
2n+4
……
(4+2n)
+2
+2
+2
+2
n张餐桌可坐_______人
2
1、按左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1) 1张餐桌可坐___人; 2张餐桌可坐___人.

探索与表达规律

探索与表达规律

探索与表达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学会观察已知的数据,探索已知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观察图形、探索规律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情感与态度: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摸索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体现学生课堂主人翁精神,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去热爱生活。

教材分析重点:根据问题的起始情况,总结规律,探索出问题的一般性结论难点:感悟出问题的规律教具:电脑、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传出一婴儿哭声”情景。

2、情境提问:该新生婴儿的生日是几月几号?二、例题讲解:1、教材P111(1)日历图的套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2)这个关系对其他这样的方框成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关系吗?(3)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为什么?(4)你还能发现这样的方框中9个数之间的其他关系吗?试用代数式表示。

三、应用探究1、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如图(见屏幕)所示可得到一条折痕。

继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

连续对折6次后,可以得到几条折痕?如果对折10次呢?对折n次呢?2、将折后长方形个数与折痕进行比较,以体会数学模型的作用。

二者比较结果见下表:四、能力培养(1)已知:1+3=4=22,1+3+5=9=32,1+3+5+7=16=42,1+3+5+7+9=25=52,……,根据前面的规律,可猜想:1+3+5+7+……+(2n+1)=_____(n为整数)。

(2)青山水泥厂1980年水泥产量为a吨,以后每年比前一年都增长10%,则1981年产量____吨;1982年产量_____吨;1983年产量_____吨;猜想,2002年产量______吨,1980年后的第n年产量为_______吨。

探索与表达规律教案

探索与表达规律教案
(1)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3张桌子呢?n张桌子呢?
(2)一家餐厅有40张这样的长方形桌子,按照上图方式每5张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张大桌子,共可坐多少人?
(3)在(2)中,若改成每8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共可坐多少人?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反馈升华(检测内容设计说明)
反思
重建
审核认定
审核认定
意见:审核人:月日
课题
回顾与思考1
主备人
于金凤
案序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德育渗透)
1、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及同类项的概念
2、会进行整式的加减计算
教学重点
整式的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
整式的化简求值
有效预习(预习内容设计及引导方法)
1.复习回顾什么是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什么是多项式及整式。
2.复习回顾什么是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
二、题组训练
1、在代数式 中,单项式有____个,多项式有________个。
2、单项式 的系数是,次数是。
3.多 项式a3―a2b―2ab4+b3―1的次数是____.最高次项系数是___,常数项是______。
4、 与 是同类项,则 =____________。
5.化简 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
3.复习回顾整式的加减计算步骤及注意事项。
展示互动
自主、合作学习及展示交流
精讲点拨
一、自主探究:(课前完成,组内小展示5分钟)
1.在代数式(1) ,(2)4xy,(3) ,(4) ,(5)x2+x+ ,(6)0,(7) ,(8)m,(9)―2.01×105中,单项式有,多项式有,整式有(只填序号)

探索并表达规律

探索并表达规律

不成立
索 探 新 重 头 回
学以致用:
1、从日历中任意框出3×3九个数之和为153, 请问n是几号?
n
学以致用:
2.从日历中任意框出3×3九个数之和会 为162吗?会为279吗?为什么?
操作探究:
要动手折叠哦? 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 折,如右图所示可得到一 条折痕。继续对折,对折 时每次折痕与上次的折痕 保持平行,连续对折6次 后,可以得到几条折痕? 如果对折10次呢?对折n次 呢?
猜年龄游戏:
用你的年龄乘以50,减去2,减完后再
乘以2,再加上出生月份,把你得到的
数字告诉我我就能知道你的出生年月,
你相信吗?
探索与表达规律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学习目标
1、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数学问题中的 数量关系。
2、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 数字规律问题。
3、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 示规律、运用验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在过程中体验类比、转化的思维方法。
1 8 15 22 29
2 9 16 23 30
3 10 17 24 31
4 11 18 25
5 12 19 26
在 H 形区域内,七个数之和与中心数
七数之和=7×中间数
(a-8)+(a+8)+(a-1)+(a+1)
+a+(a-6)+(a+6)= 7a
a-8 a-1 a+6
a
a-6 a+1 a+8
在w形区域中,七个数的和等于中心数的7倍.
先将折叠后的结果填入下表, 细胞分裂示意图 再与细胞分裂数作比较:
次 数 1 2 3 折 痕

3.3探索与表达规律 课件(共23张PPT)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3.3探索与表达规律  课件(共23张PPT)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3.3探索与表达规律
情境导入
观察下图日历,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日 一二三四五六 12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横向相邻的数之间的 关系是什么?
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



探索数字与图形之间的规律的过程:
发现规律→表示规律→揭示规律.
家庭作业
教科书第100页(习题3.9) 第2、3题
(3)斜下方三个相邻的数 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右下比左上的数多8
用字母表示: a-8,a,a+8 a-8+a+a+8=3a
斜下方三个相邻数的和是中间的数的3倍.
情境导入
观察下图日历,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日 一二三四五六 12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纵向相邻的数之间的 关系是什么?
下边一个数比上边一个数多7.
用字母表示: a-7,a,a+7 a-7+a+a+7=3a
纵向相邻三个数的和是中间的数的3倍.
情境导入
观察下图日历,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日 一二三四五六 12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我的结果是93
那你心里 想的是78.
我的结果是27
那你心里 想的是12

探索与表达规律件探究

探索与表达规律件探究

a-8 a-1 a+6
a-7 a a+7
a-6 a+1 a+8
则:(a-8)+(a-7)+(a-6)+(a-1 )+a + (a+1)+(a+6)+(a+7)+(a+8)=9a.
结论: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
第12页/共26页
5.如果将方框改为十字形框,你能发现哪些规 律?如果改为“H”形框呢?
(3)若中间的数为a,则框住的5个数分别为a-12,a-2, a,a+2,a+12,其中a为偶数,故它们的和为(a-12)+(a -2)+a+(a+2)+(a+12)=5a.
第19页/共26页
1.下面是用棋子摆成的“小屋子”.摆第10个这 样的“小屋子”需要多少枚棋子?摆第n个这样的“小 屋子”呢?你是如何得到的?
第5页/共26页
1.观察日历中的数字,找出相邻三个日期的关 系和变化规律是什么?假若把日历中的某一天设定为 a,你能用a表示相邻的日期吗?
(1)横列三个相邻的日期数.
规律一:后者
a
a+1 a+2
比前者多1.
第6页/共26页
(2)竖列三个相邻的日期数.
a a+7 a+14
规律二:下者 比上者多7.
(3)左对角线上相邻的日期数.
a a+8 a+16
规律三:下一个 比上一个多8.
第7页/共26页
(4)右对角线相邻的日期数.
a a+6 a+12
规律四:下一个比上一个多6.
第8页/共26页
(5)由于: a 1 a (a 2) ,a 7 a (a 14) ,
2
2
a 8 a (a 16) ,a 6 a (a 12) ,
请同学们伸出左手,一起做下面的游戏:从大拇 指开始,像图中显示的这只手那样依次数数字1,2, 3,4,5,…,请问数字20落在哪个手指上?

《探索与表达规律》 知识清单

《探索与表达规律》 知识清单

《探索与表达规律》知识清单一、什么是规律规律,简单来说,就是事物之间存在的一种稳定的、重复出现的模式或关系。

它不是随机的、偶然的现象,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呈现出来的特性。

比如说,一年四季的更替,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就是一种自然规律。

再比如,数学中的等差数列,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值始终相同,这也是一种规律。

二、探索规律的方法1、观察观察是探索规律的第一步。

通过对事物的仔细观察,留意其细节、变化和特点,从而发现可能存在的规律。

比如观察一组数字的排列、图形的形状和颜色分布等。

2、比较将观察到的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条件下的情况进行比较。

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找出潜在的规律。

3、归纳在观察和比较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或数学表达式来描述规律。

4、验证当初步得出规律后,要通过更多的例子或数据来验证其正确性。

如果在验证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规律的情况,就需要重新审视和修正规律。

三、常见的规律类型1、数字规律(1)等差数列:相邻两个数的差值相等,例如 2,4,6,8,10 ,差值为 2 。

(2)等比数列:相邻两个数的比值相等,例如 2,4,8,16 ,比值为 2 。

(3)周期数列:数列中的数按照一定的周期重复出现,例如1,2,3,1,2,3 。

2、图形规律(1)形状规律:图形的形状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复或变化,比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依次出现。

(2)数量规律:图形的数量有一定的递增或递减规律,如每行的星星数量逐渐增加。

(3)位置规律:图形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例如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3、算式规律(1)运算顺序规律: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

(2)运算结果规律:某些算式的结果呈现出特定的规律,比如 9 的乘法口诀,积的个位和十位数字之和为 9 。

4、生活中的规律(1)交通信号灯的变化规律,红灯、绿灯、黄灯依次交替。

(2)日历中星期的排列规律,每七天为一个周期。

探索与表达规律课件

探索与表达规律课件

表达情势: 3+2(n-1)=2n+1.
②从第一个图形起,火柴棍根数等于所含三角 形个数乘3再减去重复的火柴棍根数. 三角形个数 1 2 3 4 … n 火柴棍根数 1×3 2×3-1 3×3-2 4×3-3 … 3n-(n-1)
表达情势:3n-(n-1)=2n+1.
③从第一个图形起,以一根火柴棍为基础,每 增加一个三角形,就增加2根火柴棍.
例:如图所示,用火柴棍拼成一排由三角 形组成的图形,如果图形中含有2、3或4个三 角形,分别需要多少根火柴棍,如果图形中含 有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棍?
①从第二个图形起,与前一图形比,每增加一个 三角形,就增加2根火柴棍.
三角形个数 1 2
3
4… n
火柴棍根数 3 3+2 3+2×2 3+2×3 … 3+2(n-1)
新课导入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日历图的套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 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套色方框9个数之和是90,
是正中间的数1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课堂小结
【归纳结论】探索规律的一般步骤: (1)视察; (2)归纳; (3)猜想; (4)验证.
对于图形的变化规律一般有多种解法, 注意视察图形,分析其特点,找出解题方法.

探索与表达规律ppt课件

探索与表达规律ppt课件

摆放1个长方形时 实线部分的长为3
摆放2个长方形时 实线部分的长为3
摆放3个长方形时 实线部分的长为8
导航精选题
3.用形状相同的两种菱形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用 表示第 个图形中菱形的个数, 则 (用含 的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_.
4.古希腊数学家把数1,3,6,10,15,21,…叫作三角数,它们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若把第1个
3.5 规律探索与表达
观察日历回答:
题型一:日历
1、日历中相邻三个日期数 的关系是什么?有什么规 律? 横着三个相邻的日期数:
竖着三个相邻的日期数:
探究:
题型一:日历
1.日历图的套色方 框中的9个数与中间 的数有什么关系? 2.这个关系对其他 这样的方框成立吗? 用代数式表示这个 关系。 3.这个关系对任何 一个月的日历都成 立吗?为什么?
能等于2015吗?能等于245吗?
题型二:图形 用棋子摆下一组“口”字,按这种方法摆下去,第n个“口”字需用棋子_______个
A n2枚
B 4n枚
C (4n+4)枚 D (4n-4)枚
结构规律:边长 结构规律:旋转分组
题型二:图形
按照这样的规律摆放,则第n个图形中所有小三角形的个数是多少?
数数 旋转分组 其它分组
强化训练




(2)猜想:第n个图形共 有多少个正方形?
n2+(n1)2+…+22+1
导航精选题
1.观察下列图形及图形所对应的算式,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计算
2.将相同的长方形卡片按如图方式摆放在一个直角上,每个长方形卡片的长为2,宽 为1,以此类推,摆放2023个长方形时,实线部分的长为__________。

35探索与表达规律

35探索与表达规律

日一二三四五六 12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做题方法
探索规律的一般步骤:
















试一试
1、按左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 (1) 1张餐桌可坐__6_人;
身体记忆法小妙招
超级记忆法--故 • 鲁迅本名:周事树法人
• 主要作品:《阿Q正传》、《药》、

• 《狂人日记》、《呐喊》、《孔乙己》 • 《故乡》、《社戏》、《祝福》。
• 阿Q吃错了药,发狂地喊着孔乙己去他 的故 (图片来自网络)
乡看社戏,没想到撞树上了,我们 祝福他身 体早日康复。
超级记忆法-记忆 方法
3.5 探索与表达规律
创设情境
观察数量的 变化,探索 由特殊到一 般的关系。
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1只青蛙一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 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
水; ……
n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声扑通跳下水 。
条腿,
活动 一
日历中相 邻三个日 期数的关 系和变化 规律是什 么?
TIP1:NPC代入,把自己想成其中的人物,会让自己的记忆过程更加有趣 (比如你穿越回去,成为了岳飞的母亲,你会在什么背景下怀着怎样的心情 在 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
TIP2:越夸张越搞笑,越有助于刺激我们的大脑,帮助我们记忆,所以不妨在 编故事时,让自己脑洞大开,尝试夸张怪诞些~

探索与表达规律知识点

探索与表达规律知识点

探索与表达规律知识点
规律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或现象的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或重复。

规律的探索与表达是指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等方式,发现事物或现象的规律,并用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

规律探索的方法:
1. 观察法:通过观察同一对象或现象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和规律,总结出规律。

2. 实验法:通过实验对同一对象或现象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和规律进行验证和探索,总结出规律。

3. 综合法:结合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发现规律。

规律表达的形式:
1. 数字形式:用数字表达规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2. 图表形式:用图表表达规律,如折线图、柱状图等。

3. 文字描述形式:用文字描述规律,如“A的二次方等于B”等。

4. 符号表示形式:用符号表示规律,如“±”、“≤”等。

规律知识点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时都有重要应用。

通过探索规律,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26、3.5探索与表达规律

26、3.5探索与表达规律

编号:1-1-26课题探索与表达规律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往协作能力,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验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转化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的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观点,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及创造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探索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

学习难点用字母、运算符号表示一般规律。

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内容:(一)填空1.如果长方形的长为m,宽为n,则长方形的周长为2(m+n),面积为mn.2.若圆的半径为r,则其面积为∏r2,周长为2∏r.3.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则其体积表示为abc.4.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二)代数式的定义:形如2(m+n),mn,∏r2 ,2∏r,abc,a+b,ab+ac这样的式子.即用运算符号(+、-、×、÷、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三)代数式的书写:1.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要把乘号省略;2.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除,要把它写成分数的形式;3.如果字母前面的数字是带分数,要把它写成假分数.目的:通过对整章知识字母表示数以及列代数式这两节的简要回顾,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未知”或“不确定”的处理方法,再现学生列代数式进行符号表示的一般方法,为本节课作好必要的铺垫和准备。

3.3.1探索与表达规律+课件+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3.1探索与表达规律+课件+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形 与“H”
星星星
期期期 日一二
星星星
期期期 四五六
1
345
67 8
10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04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1. 如图,第①个图形中共有1个小平行四边形,第②个图形中共 有5个小平行四边形,第③个图形中共有11个小平行四边形..... 则第⑩个图形中小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 D )
03 新知讲解
尝试 ·思考
(1)图所示的日历图中,能否使框中9个数的和为144?180呢?为什么?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234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因为9个数的和可以表示为9a,即可以被9整除,所以框中的9个数的和 不能为144,9个数的和可以是180
03 新知讲解
(2)在某个月的日历中,恰好有五个星期日位于同一列且日期数的 和为80,这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是几号?
设这五个星期日的日期数由上至下分别为a-14,a-7 ,a ,a+7,
a+14, 根据题意,得(a-14)+(a-7)+a+(a+7)+(a+14)=80,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3 新知讲解
(1)日历图中的数有什么规律? (2)日历图的套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 么关系? (3)这个关系对任何一个月的日历都成立吗?为什么? (4)你还能发现这样的方框中9个数之间的其他关系吗?请用代数 式表示。

《探索与表达规律》

《探索与表达规律》

跨学科综合应用
复杂系统研究
探索与表达规律在复杂系统研究 中具有广泛应用,如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
科技创新
科学家们通过探索自然规律和社 会规律,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为 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政策制定
政府和企业通过研究和应用经 济规律、社会规律等,制定更 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战略。
教育实践
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据 量的急剧增加,探索与表达规律 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手段。
探索与表达规律的重要性
提高决策效率
促进知识发现
通过探索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可以帮助 决策者更快地做出准确、科学的决策。
探索与表达规律是知识发现的重要手段, 可以帮助人们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和知识。
归纳与演绎法
01
02
03
归纳法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 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材料, 找出共性,形成一般性规 律。
演绎法
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过程, 根据已知的一般性规律来 推断个别事物的性质或发 展趋势。
归纳与演绎的结合
在探索规律时,归纳和演 绎往往交替使用,相互补 充,以形成更全面、更准 确的规律性认识。
《探索与表达规律》PPT大纲
目 录
• 引言 • 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 • 表达规律的主要方式 • 探索与表达规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探索与表达规律在教育中的意义 • 探索与表达规律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探索与表达规律的基本概念 、方法和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 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知识。
定了基础。
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1 2
经济学中的规律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