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在国际单位制中,ε的单位为法拉每米(F·m–1)。
3.电介质的击穿
如果外电场足够大,电介质分子就会摆脱分子的束缚成为 自由电子,电介质的绝缘性被破坏而成为导体,这个过程称为 电介质的击穿,这个外电场的场强称为击穿场强。下表所示为 几种电介质的相对电容率和击穿场强。
1.3 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1.2 电介质的极化
电介质的极化是指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表面产生极化电 荷的现象。其中,极化电荷又称束缚电荷,是指在外电场中, 均匀介质内部各处仍成电中性,但在介质表面出现的不能离开 电介质到其他带电体,也不能在电介质内部自由移动的电荷。
1.电介质极化的机理
由于组成电介质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在外电场中极化 的微观机理也有所不同。对于无极分子,在外电场E0的作用 下,正、负电荷的中心被电场力拉开,使得正、负电荷中心 产生相对位移(这种极化称为位移极化),形成电偶极子。
由于受到外电场E0的作用,这些电偶极子的电偶极矩P 的方向将转向与外电场E0的方向一致。这样,在垂直E0方向 的介质两端表面就会出现正负电荷,如下图所示。
无外点场时,无极分子 正负电荷中心重合
外电场作用下,正负电荷 中心分离,形成电偶极子
电介质在垂直于外电场的 两端表面出现极化电荷
对于有极分子,无外电场时,虽然每个分子都有一定的电 偶极矩,但由于分子作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以各电偶极子的电 偶极矩的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对外不呈现出电性,如左图所示 但有外电场E0时,每个分子都受到一个力偶矩的作用。在此力 偶矩的作用下,有极分子的电偶极矩方向将转向与外电场基本 一致的方向,这种极化称为转向极化,其结果是电介质的两端 出现等量异号的电荷,如中图和右图所示。
物理学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第 三 章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第 三 章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6学时)一、目的要求1.掌握电介质极化机制,熟悉极化强度、极化率、介电常数等概念。
2.会求解极化强度和介质中的电场。
3.掌握有介质时的场方程。
4.理解电场能量、能量密度概念,会求电场的能量 。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电介质与偶极子( 1学时) 2.电介质的极化(1学时) 3.极化电荷( 1学时)4.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1学时) 5.有介质的场方程(1学时) 6.电场的能量(1学时) 三、本章思路本章主要研究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特性,其基本思路是:电介质与偶极子→电介质的极化→电介质的极化规律 →有介质的静电场方程 →静电场的能量。
四、重点难点重点:有介质的静电场方程 难点:电介质的极化规律。
五、讲授要点§3.1 电介质与偶极子一、教学内容 1.电介质概述 2.电介质与偶极子3.偶极子在外电场中受到的力矩 4.偶极子激发的静电场 二、教学方式、 讲授三、讲课提纲 1.电介质概述电介质是绝缘材料,如橡胶、云母、玻璃、陶瓷等。
特点:分子中正负电荷结合紧密,处于束缚状态,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当导体引入静电场中时,导体对静电场有很大的影响,因静电感应而出现的感应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导体内部将原场处处抵消,其体内00='+=E E E ϖϖϖ,且表现出许多特性,如导体是等势体、表面是等分为面、电荷只能分布在表面等;如果将电介质引入电场中情况又如何呢?实验表明,电介质对电场也有影响,但不及导体的影响大。
它不能将介质内部的原场处处抵消,而只能削弱。
介质内的电场00≠'+=E E E ϖϖϖ。
2.电介质与偶极子 (1)电介质的电结构电介质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像金属导体外层电子那样自由,而是被束缚在原子分子上,处于事缚状态。
一般中性分子的正负电荷不止一个,且不集中于一点,但它们对远处一点的影响可以等效为一个点电荷的影响,这个等效点电荷的位置叫做电荷“重心”。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C 与 d S 0 有关
S
C ; d C
插入介质
0S q C u A uB d
C
0 r S
d
C
(2)球形电容器 已知
设+q、-q 场强分布: E 电势差:
RB
RA RB
q
r q
B A
RA
q 4 0 r 2
q q
RB
1 1 u A uB dr ( ) 2 4 0 RA RB R A 4 0 r
f
pe
pe
3;
+ E + 外 + + + +
在外电场中有极分子的固有电 矩要受到一个力矩作用,电矩方 向趋于外电场方向。但由于热运 动的存在,不会完全一致。
有极分子的取向极化!
+ E + 外 + + + +
+
两端面出现极化电荷层
电介质被极化的宏观效果
①外电场越强,极化电荷越多; ②电介质不均匀,则不仅在电介质表面会出现极 化电荷,在电介质内部也会出现极化电荷; ③对均匀电介质,在其内部任一小区域内,正负 电荷数量仍然相等,因而仍然表现出电中性。
二、电极化强度和极化电荷
单位体积内分子电偶极矩的矢量和 P
1、电极化强度(矢量)
pi
V
物理意义:描述了电介质极化强弱,反映了电介质 内分子电偶极矩排列的有序或无序程度。
在各向同性的电介质中,P 0 E
称为电介质的电极化率,它取决于电介质的性质。
2、极化电荷和自由电荷 极化电荷
E E0
++++++ r + ------- C
2.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自由电荷 束缚电荷
1 E dS
S
0
q
S
0
1
0
P dS
S
( 0 E P) dS q0
S S
电位移矢量定义:
D 0E P
( 0 E P) dS q0
S S
自由电荷
3、极化(束缚)电荷与极化强度的关系: 对于均匀的电介质,极化电荷集中在它的表面。电介质 产生的一切宏观效果都是通过未抵消的束缚电荷来体现。
如图,在平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介 质内沿着方向取一长度为dl,横截面为 dS的小圆柱体,在其内部极化可视为 是均匀的。
dl
' dS
' dS
P
点的总场强为:
' 退极化场 是电介质中的总电场强度。 E E E 0 E0 是自由电荷产生的电场。
' E 是极化电荷产生的退极化场
E E0 E'
' '
2.电极化强度矢量
宏观上,电介质极化程度用电极化强度矢量来描述, 其定义式为:
P lim
pi
S S S in
Pn '
P dS dS
'
极化强度力线
在任一曲面内极化电荷的负值等于极化强度的通量。
四、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根据介质极化和 真空中高斯定律 ' P d S q
S S
S
电位移矢量
0
' ( q q 0 ) S
1 E dS
(2)对各向同性电介质( P e 0 E)
第三章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一、判断题1、当同一电容器内部充满同一种均匀电介质后,介质电容器的电容为真空电容器的r ε1倍。
×2、对有极分子组成的介质,它的介电常数将随温度而改变。
√3、在均匀介质中一定没有体分布的极化电荷。
(内有自由电荷时,有体分布) ×4、均匀介质的极化与均匀极化的介质是等效的。
×5、在无限大电介质中一定有自由电荷存在。
√6、如果一平行板电容器始终连在电源两端,则充满均匀电介质后的介质中的场强与真空中场强相等。
√7、在均匀电介质中,如果没有体分布的自由电荷,就一定没有体分布的极化电荷。
√8、在均匀电介质中,只有P为恒矢量时,才没有体分布的极化电荷。
P =恒矢量 0=∂∂+∂∂+∂∂z P y P x P zy x⎪⎪⎭⎫ ⎝⎛∂∂+∂∂+∂∂-=zP y P x P z y x p ρ×9、电介质可以带上自由电荷,但导体不能带上极化电荷。
√10、电位移矢量D仅决定于自由电荷。
×11、电位移线仅从正自由电荷发出,终止于负自由电荷。
√12、在无自由电荷的两种介质交界面上,P fE E 线连续,线不连续。
(其中,f E为自由电荷产生的电场,p E 为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13、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当界面上无面分布的自由电荷时,电位移矢量的法向分量是连续的。
√14、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电场强度的法向分量是连续的。
× 15、介质存在时的静电能等于在没有介质的情况下,把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从无穷远搬到场中原有位置的过程中外力作的功。
× 16、当均匀电介质充满电场存在的整个空间时,介质中的场强为自由电荷单独产生的场强的r ε分之一。
√二、选择题1. 一平行板真空电容器,充电到一定电压后与电源切断,把相对介质常数为r ε的均匀电介质充满电容器。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介质中的场强为真空中场强的r ε1倍。
第三章 电场中的电介质
注意: 是由介质2指向介质1 en
4.电介质外表面极化电荷面密度
ˆ dq P dS P dSn PndS
dq ˆ P n Pn dS
内
dS
P
面外
l
dS
ˆ P n
ˆ n
介质外法线方向
23
讨论:1)介质与真空界面
介质极化强度为 P2 ,真空
n
真空
极化强度为P1 0 ( P1
' P2 n P2n
pi )。 V
+
+
+
介质
n
2)介质金属界面
介质极化强度为 P2 ,金属内
电场为零,故极化强度 P1 0
金属
+
+
+
介质
' P2 n P2n
在极化的介质内任意作一闭合面S。
基本认识:
1)S 把位于S 附近的电介质分子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在 S 内 , 一部分在 S 外;
2)只有电偶极矩穿过S 的分子对
S内外的极化电荷才有贡献;
S
或被S截为两段的偶极子才对极化电荷有贡献。
17
1. 面元dS附近分子对面S内极化电荷的贡献
在dS附近薄层内认为介质均匀极化 以dS为底、长为l(偶极子正负电 荷的距离)作斜圆柱。 只有中心落在薄层内的偶极子才 对面S内电荷有贡献。所以,
E0
-
E 介质
+ + +
E E0 E
26
例1 平行板电容器 ,自由电荷面密度为0 其间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r的均匀的各向 同性的线性电介质。 0 0 求:板内的场强。
大物电磁学第三章习题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第三章 练习题一、选择题1、[ C ]关于D r的高斯定理,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 高斯面内不包围自由电荷,则面上各点电位移矢量D r为零.(B) 高斯面上D r 处处为零,则面内必不存在自由电荷. (C) 高斯面的D r通量仅与面内自由电荷有关.(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 D ]静电场中,关系式 0D E P ε=+r r r(A) 只适用于各向同性线性电介质. (B) 只适用于均匀电介质. (C) 适用于线性电介质. (D) 适用于任何电介质.3、[ B ]一导体球外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r ε的均匀电介质,若测得导体表面附近场强为E ,则导体球面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0σ为:(A)0E ε. (B) E ε. (C) r E ε . (D) 0()E εε- .4、[ A ]一平行板电容器中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r ε的各向同性的线性电介质.已知介质表面极化电荷面密度为σ'±,则极化电荷在电容器中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A)0σε'. (B) 0r σεε'. (C) 02σε'. (D) rσε'. 5、[ B ]一平行板电容器始终与端电压一定的电源相联.当电容器两极板间为真空时,电场强度为0E r ,电位移为0D r,而当两极板间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r ε的各向同性的线性电介质时,电场强度为E r ,电位移为D r,则(A) 00,r E E D D ε==r rr r . (B) 00,r E E D D ε==r r r r.(C) 00,r r E E D D εε==r r r r . (D) 00,E E D D ==r r r r.6、 [ C ]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为d ,充电后板间电压为U 。
然后将电源断开,在两板间平行地插入一厚度为d/3的与极板等面积的金属板,则板间电压变为(A )3U . (B)13U . (C) 23U . (D U .7、[ B ]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然后在两极板间充满某种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则电场强度的大小E 、电容C 、电压U 、电场能量W 四个量各自与充入介质前相比较,增大(↑)或减小(↓)的情形为(A) E ↑,C ↑,U ↑,W ↑. (B) E ↓,C ↑,U ↓,W ↓. (C) E ↓,C ↑,U ↑,W ↓. (D) E ↑,C ↓,U ↓,W ↑.8、[ B ]真空中有“孤立的”均匀带电球体和一“孤立的”的均匀带电球面,如果它们的半径和所带的电荷都相等.则它们的静电能之间的关系是 (A) 球体的静电能等于球面的静电能. (B) 球体的静电能大于球面的静电能. (C) 球体的静电能小于球面的静电能.(D) 球体内的静电能大于球面内的静电能,球体外的静电能小于球面外的静电能. 9、[ B ]如图所示, 一球形导体,带有电荷q ,置于一任意形状的空腔导体中.当用导线将两者连接后,则与未连接前相比系统静电场能量将(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如何变化无法确定.10、[ D ]图示为一均匀极化的各向同性电介质圆柱体,已知电极化强度为P ϖ,圆柱体表面上束缚电荷面密度0σ'=的地点是图中的(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二、填空题1、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电介质叫做无极分子电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电介质的这种极化形式叫:____ __极化。
章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2)偶极子中垂面上的场强
E
E
q
40 (r 2
l2 ) 4
4 0 r 2
q (1
l2 4r 2
)
q • l2
r
•q
A
E
E
E
E
2E
cos
2
q
40 (r2
l2
4)
l 2
r2
l2 4
ql
40 (r2
l2
4
)3 2
略去二阶小量
E
p
4 0 r 3
小结:
偶极子激发的静电场 (1)偶极子在p的延长线上的场
呈现电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
的
分
_+
类
2.无极分子(nonpolar molecules):在无外场作用下整个
分子无电矩(电偶极矩为零)。例如,CO2 H2 N2 O2 He ,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
1.无电场时 有极分子
无极分子
分子热运动,各分子电偶极矩的取向杂乱无章, 整个电介质宏观上对外呈电中性 2. 有电场时 有极分子介质-----取向极化 (orientation polarization) 无极分子介质-----位移极化(displacement polarization)
强
(2)偶极子中垂面上的场强
(3)偶极子在空间任一点的 场强,用球坐标系表示
E(r,
)
p
4 0r3
(er
2 Cos
e
Sin
)
E
2p
4 0r 3
p
E 40r3
E
q
4 0r 2
为场点到偶极子的连线与P的夹角
第三章静电场中的电介质习题及答案解析
r 分之一。 √
二、选择题
1. 一平行板真空电容器,充电到一定电压后与电源切断,把相对介质常数为 介质充满电容器。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r 的均匀电
( A ) 介质中的场强为真空中场强的
1
r 倍。
( B) 介质中的场强为自由电荷单独产生的场强的
1
r 倍。
1
( C) 介质中的场强为原来场强的
r 倍。
P;P 的方向平行于球壳直
径,壳内空腔中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是:
P
E
(A )
30
(B) E 0
E
P
(C)
30
B
E 2P
(D)
30
9. 半径为 R 相对介电常数为 r 的均匀电介质球的中心放置一点电荷
q,则球内电势 的
分布规律是:
q
(A )
4 0r
q
(B)
4 0 rr
q (1 1) q
(C)
4 0 r r R 4 0R
6、如果一平行板电容器始终连在电源两端,则充满均匀电介质后的介质中的场强与真空中 场强相等。
√
7、在均匀电介质中,如果没有体分布的自由电荷,就一定没有体分布的极化电荷。 √
1 r 倍。
8、在均匀电介质中,只有 P 为恒矢量时,才没有体分布的极化电荷。
P =恒矢量
×
Px
Py
Pz 0
p
xy z
Px
Py
Pz
W
(C)
q2 (1 8 0r a
r 1) b 1) b
W
(D)
q2 1 r( 1 1) 80 r ab
B
三、填空题
1、如图,有一均匀极化的介质球,半径为
静电场electrostaticfield中的电介质dielectric
永电体. 电极化状态不受外电场影响的物体叫做永电 体.(驻极体) 永电体的特性用电荷面密度表征. 永电体主要应用于传感器领域.如麦克风.放射 性检测.静电空气过滤等。 * 压电体 . 压电现象. 电致伸缩现象. * 静电复印.
二.电介质(dielectric) 1.介质的极化(dieletric polarization):电介质处在
电场中,出现极化电荷(polarization charge)q’(束 缚电荷),产生附加电场的现象。 2.极化机制 位移极化: - + 取向极化:见图:
E
_ +
- + -+
1 1 E E0 E0 1 xe r
r 相对介电常数,取决于介质。
由上可知: 有介质存在时,介质内部的场强为E0的1/εr
倍。 4. 应用: 高频加热—外电场使介质极化需损耗能量,此能量 变为热能,使介质温度升高。微波炉、红外疗伤即是如 此。 铁电体(ferroelectrics). 有些电介质在撤去外电场后,仍可留有部分剩余的 极化。这种性质称为铁电性。具有铁电性的电介质叫铁 电体.铁电体的极化强度与场强的曲线称为“电滞回 线”. 铁电体可制成非线形电容器,应用于振荡电路及介 质放大器和倍频器中. 铁电体能在强光下产生非线性效应,应用于激光和
-+ - + -+ -+ -+ -+ -+
- + - +
- +
- + - + - +
3.介质中的场强
有介质时空间场的分布:
E = E0 + E’→极化电荷q’产生 在介质中: E’与E0 、E的方向相反。 E’的大小: E0 ↑→ E↑→E’↑ 可以证明:E’ = -xeE xe→介质的极化率 ∴E = E0 -xeE
电磁-电场中的电介质
E 2E cos
1
P
r
q l/2 2 2 2 1/ 2 2 2 4 0 (r l / 4) (r l / 4)
ql 4 0 (r 2 l 2 / 4)3 / 2
用矢量形式表示为:
1
l/2
q
+
1 E 40 ( r 2 l 2 / 4)3 / 2
整体对外不显电性
(无极分子电介质) (有极分子电介质)
(热运动)
有外场时
无极分子电介质
有极分子电介质
p
E0
p
E0
取向极化 极化性质: 位移极化 后果:出现极化电荷(不能自由移动) 束缚电荷
q' S ' lim lim V 0 V V 0 V
推论:均匀极化电介质,极化电荷体密度为零。
P 恒量
' 0
三、极化电荷面密度与极化强度的关系
两种介质交界处的极化电荷面密度 计算层内的极化电荷 只有被薄层的上、下底面 截断的偶极子才有贡献
q1 P1 S1 q2 P2 S 2
PdS
D dS q0 S S V
D dS
0 0
三、有电介质时电场、极化电荷的计算
(1)分析自由电荷分布的对称性,选择适当的高斯面, 求出电位移矢量。
DdS q0
S
(2)
D 0 r E P 0 r 1E
原子核(或正离子)束缚得很紧,不能自由运动-束缚电荷。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有介质时的静电场基本方程:
r
rr
引入电位移矢量:D 0 E P
rr
Ò D dS q0
Sr r
3
Ñ l E dl 0
对各向同性线性电介质 D E
电场的能量
§3.7 电场的能量
一. 电场是能量的携带者
➢ 对平行板电容器
We
1 CU 2 2
1
(
S )( Ed )2
2d
1
2
E 2V
E2
静电能由电场携带,存在于电场中.
b uur r
Aab q E d l q(Ua Ub ) qUab (E pb E pa )
a
10
3. 电势叠加原理
(1)点电荷的电势分布:
(2)点电荷系的电势分布:
(3)任意带电体的电势分布:
电势的计算
11
叠加法 定义法
Ui dU
UP E dl P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一.静电场中的导体 1.导体静电平衡条件:
4 r R d 2
q '內
( r 1)q r
q '外
( r 1)q r
r R
空间的电势分布是三个带电球面的电势叠加:
r
r R:
Ur
q
4 0 R
q '內
4 0 R
q '外
40 R d
q ( r 1)q ( r 1)q q ( 1 r 1 ) 4 0 R 4 0 r R 4 0 r ( R d ) 4 0 r R R d
B
A
5.静电屏蔽问题:
E
空腔导体屏蔽外电场
13
接地导体壳有效的屏蔽了内电场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特性
(1) 无极分子的位移极化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无极分子原本重合的 正负电荷“重心”错开了, 正负电荷“重心”错开了,形成了一个电 偶极子, 偶极子,分子电偶极矩的方向沿外电场方 向。这种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电偶极矩 称为感生电矩。 称为感生电矩。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出现极化电荷的 现象,就是电介质的极化。 现象,就是电介质的极化。 在外场作用下,主要是电子位移, 在外场作用下,主要是电子位移,因而无 极分子的极化机制通常称为电子位移极化。 极分子的极化机制通常称为电子位移极化。
电介质体内一般没有自由电荷, 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特点:具有极化能力和其中能够长期存在
电场的性质是电介质的基本属性
电介质的四大基本常数
介电常数:综合反映介质内部电极化行为的一个 介电常数 综合反映介质内部电极化行为的一个 主要的宏观物理量;以电极化的方式传递、 主要的宏观物理量;以电极化的方式传递、存 贮或记录电的作用与影响 电导是指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存在泄露电流 电导是指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存在泄露电流 介电损耗是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存在电能的损耗 介电损耗是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存在电能的损耗 击穿是指在强电场下可能导致电介质的破坏 击穿是指在强电场下可能导致电介质的破坏
1.无电场时 1.无电场时 有极分子 无极分子
分子热运动,各分子电偶极矩的取向杂乱无章, 分子热运动,各分子电偶极矩的取向杂乱无章, 整个电介质宏观上对外呈电中性 整个电介质宏观上对外呈电中性 2. 有电场时 有极分子介质-----取向极化 (orientation polarization) 有极分子介质 取向极化 orientation 无极分子介质-----位移极化(displacement polarization) 位移极化(displacement 无极分子介质 位移极化 边缘出现电荷 电荷分布 电介质的极化共同效果 电介质的极化共同效果 -----边缘出现电荷分布 极化 极化电荷( Polarization charges) 束缚电荷( bound charges)
电磁学 第3章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 ρ′ = −
v v P ds
∆V
注意: 注意:均匀极化时电介质内部的极化电荷体密度为零
20
4.电介质表面(外)极化电荷面密度 电介质表面( 电介质表面 内
r dS
θ
dS
r r v ˆ dq ′ = P ⋅ d s = P ⋅ dsn = Pnds 面外
dq ′ v ˆ σ′= = P ⋅ n = Pn dS
16
约定: 约定:
q ', ρ ',σ q0, ρ
0
'
,λ ,λ
'
,σ
0
0
表示极化电荷; 表示极化电荷; 表示自由电荷
二、极化强度与极化电荷的关系 在已极化的介质内任意作一闭合面S 在已极化的介质内任意作一闭合面 基本认识: 基本认识: 1)S 把位于S 附近的电介质分子分为两部分 ) 把位于 附近的电介质分子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在 S 内 一部分在 S 外 2)只有电偶极矩穿过 的分子对 )只有电偶极矩穿过S 电偶极矩穿过 S内外的极化电荷才有贡献 内外的极化电荷 内外的极化电荷才
S
17
1.小面元 附近分子对面 内极化电荷的贡献 小面元dS附近分子对面 小面元 附近分子对面S内极化电荷的贡献 在dS附近薄层内认为介质均匀极化 附近薄层内认为介质均匀极化 薄层: 为底、 的圆柱。 薄层:以dS为底、长为 的圆柱。 为底 长为l的圆柱 只有中心落在薄层内的分子 才对面S内电荷有贡献 内电荷有贡献。 才对面 内电荷有贡献。 所以, 所以,
∫L
s
E ⋅dL = 0
v v
v
v
∫∫ s E ⋅ d s =
q ε0
媒质中{
导体感应电荷, 导体感应电荷,感应电场又反过来影响原 电场,静电平衡。 电场,静电平衡 电介质:即绝缘体,不导电物体, 电介质:即绝缘体,不导电物体,在电场 中怎样? 中怎样?
第三章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1 E ds ( q0 q)
s
0
s内
s内
q P ds
s内 s
1 1 E dS q0 q q0 P dS 0 0 S S
0 E P dS q0
四、 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应用
令D 0 E P
S
引入辅助物理量:电位移矢量(electric displacement)
D 0E P
介质存在时高斯定理:
D ds q0
s s内
电位移矢量对任意闭合曲面的通量等于该曲面内所有自由 电荷的代数和。 二、电位移矢量D 1、定义:
(S )
_
E0
内
ds
l
P dS q
( S内)
V
S
外
V 内的极化电荷总量 q P ds s P d s 该点的极化电荷体密度 ' s V
'
P ds / V
' s
* 此式为各点极化电荷体密度和该点极化强度的关系。
q' , ' , ' 分别表示极化电荷、体密度、面密度 • q0 , 0 , 0 分别表示自由电荷、体密度、面密度
•
二、极化电荷体密度与极化强度的关系:
1、以位移极化为例 极化分子电矩
p分子
ql
S
E0
ds
单位体积有 n 个分子 极化强度矢量
l
0
P np分子 nql
D E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electric displacement
def D 0E P
( 0 E P) dS q0
S S
D dS e dV
S V
def D 0E P
自由电荷
物理意义
通过任一闭合曲面的电位移通量,等于 该曲面内所包围的自由电荷的代数和。
D (1 e ) 0 E
退极化场
r (1 e )
r 称为相对电容率
或相对介电常量。
D r 0 E E
r 0
或介电常量dielectric constant。
0 称为电容率permittivity
关于高斯定理,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高斯面内不包围自由电荷,则面上各点电位移矢量为零. (B) 高斯面上电位移矢量处处为零,则面内必不存在自由电荷. (C) 高斯面电位移矢量的通量仅与面内自由电荷有关.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
例二: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极板 上面电荷密度 0 1.77106 C / m , 将两板与电源断电以后,再插入 r 8的电介质后计算空隙中和 电介质中的 E、D、P 因断电后插入介质,所以极板 上电荷面密度不变。
+ 0
– 0
电位移线垂直与极板, 根据高斯定律
高斯面 +0
从电场这一角度看,特别地把绝缘体叫做电介质。 从电学性质看电介质的分子可分为两类: 无极分子、有极分子。 从它们在电场中的行为看:有位移极化和取向极化。 下面将逐一讨论。
电介质对电场的影响
本章只限于讨论各向 同性的均匀的电介质。 +Q –Q +Q –Q
电磁学-自测题3
第三章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一、判断题(正确划“√”错误划“×” )1.当同一电容器内部充满同一种均匀电介质后,介质电容器的电容为真空电容器的1r ε倍。
( )2.对有极分子组成的介质,它的介电常数将随温度而改变。
( )3.在均匀介质中一定没有体分布的极化电荷。
( )4.均匀介质的极化与均匀极化的介质是等效的。
( )5.导体可以看作是介电常数为无穷大的电介质。
( )6.如果一平行板电容器始终连在电源两端,则充满均匀电介质后的介质中的场强与真空中场强相等。
( )7.在均匀电介质中,如果没有体分布的自由电荷,就一定没有体分布的极化电荷。
( )8.在均匀电介质中,只有P 为恒矢量时,才没有体分布的极化电荷。
( )9.电介质可以带上自由电荷,但导体不能带上极化电荷。
( )10.电位移矢量D 仅决定于自由电荷。
( )11.电位移线仅从正自由电荷发出,终止于负自由电荷。
( )12.在无自由电荷的两种介质交界面上,0E 线连续,'E 线不连续。
(其中,0E 为自由电荷产生的电场,'E 为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 ( )13.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当界面上无面分布的自由电荷时,电位移矢量的法向分量是连续的。
( )14.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电场强度的法向分量是连续的。
( )15.介质存在时的静电能等于在没有介质的情况下,把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从无穷远搬到场中原有位置的过程中外力作的功。
( )16.当均匀电介质充满电场存在的整个空间时,介质中的场强为自由电荷单独产生的场强的r ε分之一。
( )17.一个带电量为Q 、半径为R 的金属球壳里充满了相对介电常数为r ε的均匀电介质,外面是真空,此球壳的电势是0r 4QR πεε。
( )18.若高斯面内的自由电荷总量为零,则面上各点的D 必为零。
( )19.把带电的金属球浸入煤油中,导体上的自由电荷量将减少。
( )20.极化强度P 与电场强度E 成正比,0εχP =E 对任何介质都成立。
第三章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E≠ 0时 p≠ 0
-
+
有极分子 —— 取向极化 向一致, ( | ∑ p | ∝ |E |,E 使 p 取向一致,热运动使杂乱 ) ,
E=0时 ∑p=0
E≠ 0时 ∑p中有个 m 个电偶极子
∑p = 0
i=1 i
m
极化
∑p ≠ 0
i=1 i
m
极化强度矢量 P:(表示极化的程度) : 表示极化的程度)
= −(P ⋅ ∆S1 + P ⋅ ∆S2) 1 2
ˆ1 2 ˆ = −(P ⋅ n + P ⋅ n2)∆S 1
S
ˆ1 n
∆S
ˆ n2
ˆ = (P − P )⋅ n∆S 2 1
∆q' ˆ ∴ σ' = = (P − P ) ⋅ n 2 1 ∆S
ˆ ˆ1 ( 取 n = n : →1) 2
讨论
ˆ n 2是介质,1是真空: σ' = P ⋅ n = P 是介质, 是真空 是真空: 是介质 2 ( P1 = 0 ) 2是介质,1是导体: σ' = P ⋅ n = P 是介质, 是导体 是导体: 是介质 ˆ n 2 1、2都是介质: 都是介质: 、 都是介质 σ' = Pn − Pn 1 2 3 2 1 - + + 平行板电容器中插入电介质板 + • 右侧:P 与 n 同向, σ’ = P2 右侧: 同向, + - + + • 左侧:P 与 n 反向, -σ’ 左侧: 反向, - + + + σ’ 和 -σ’ 对 1,3 区 E 无影响 , + - + 2 区附加 E’ 与 E0 反向 + σ0 -σ’ σ’ -σ0 E1 = E3 = E0 1 ∴ U0 <U <U0 E2 = E0 + E’ < E0 2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课件
电介质的极化机制可以分为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和取向式极化三种。电子式极化是由于电介质中的电子受到 电场作用而产生的位移;离子式极化是由于电介质中的离子受到电场作用而产生的位移;取向式极化是由于电介 质中的分子或分子的取向受到电场作用而产生的改变。
02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表现
压电材料的研究涉及晶体、陶瓷、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研究者通过优化材料成分、结 构及制备工艺,提高压电材料的性能,如压电常数、机电耦合系数等,以拓展其应用范
围。
新型电介质材料的研究
总结词
新型电介质材料在能源、环保、医疗等领域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电介质材料不断涌现 ,如铁电材料、弛豫铁电体、多铁性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储能、传感、信息处理等方面 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
VS
详细描述
压电材料中的电介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 会发生形变导致分子间的电荷重新分布, 产生电压。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利用 压电效应可以制作传感器和换能器等器件 ,广泛应用于声学、电子学和物理学等领 域。
05 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研究进展
高介电常数材料的研究
总结词
高介电常数材料在静电场中表现出优异的电 学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电介质的极化机制包括电子极化、离子极化和取向极化等,这些机制在不同频率和 强度的电场中表现不同。
电介质的极化状态会影响其在静电场中的行为,如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等,这些性质 在电子设备和电磁波传播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电介质极化对电场的影响
01
电介质的极化状态会改变静电场的分布,因为电介质的存在会 导致电场畸变。
02
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行为可以用Maxwell方程组描述,通过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过 dS 的极化的 正电荷总量
d 体积内极化留下的 负电荷总量
d q '正 d q '负 q n d q n ld S c o s
dq ' PdS cos
若要表示通过dS单位面元的极化电量
'
dq '
dS ˆ ' P en
ˆ P c os P en
结合以上关系联立求解。 2 在各向同性的介质中, 与 P 成正比关系, E 是标量常数。
E 在各向异性的介质中, 与 P 不成正比关系,
是矢量或张量。(3个或9个分量)
§3.4
3.4.1
极化电荷
极化电荷
q ', ', '
极化电荷及其密度
自由电荷及其密度
q, ,
4、对包围介质的整个表面S,由电荷守恒定律:极化穿 出表面的束缚电荷总量等于面内净余的极化电荷的负值
P d S q ' ( 3 -2 2 )
S内
例1:求沿轴向均匀极化的电介质圆棒上的极化电荷分 布。已知极化强度为P
n
右端面: 左端面: 侧面:
'e
P
ˆ ' P en P
3.4.2&3 极化强度与极化电荷的关系:
以无极分子的位移极化为例:
n
P
dS
n
P E
l
d d S co s l
体元大小
l 为每个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平均移动距离。 设负电荷不动,正电荷沿外场方向移动距离l, 则原 体积中的分子,其正电荷将越过表面到体积外去。体 积内将留下等量负电荷。
3)感应和极化的结果,都是宏观上出现电荷的重新分 布,出现感应和极化电荷。
不同之处: 1)导体在静电平衡后:
E E 0 E '感 应 0 E E 0 E '极 化 0
介质在极化稳定后:
2)介质在极化稳定后,介质不是等位体;介质表面 不是等位面;介质表面电场不一定与表面垂直 3)导体静电感应,内部自由电荷运动。
e e'
E' E0 E
e' e
P
n
解:右表面 e ' P 左表面 e ' P 上、下表面 e ' 0 e' 退极化场:E '
P
0 0 这里 P 由 E 的大小、方向决定
例4 求均匀极化的电介质在球心产生的退极化 场。已知介质的极化强度为 P0
cos
2
sin d
0
2
d
0
2 P
0
cos
2
d ( cos )
0
P 2 0
cos
2
0
d (cos )
P 2 0
(
P
1 3
cos
3
)
0
3 0
即
E '
P 3 0
( ez )
q
例5 求沿轴均匀极化的电介质细棒中点的退极 化场。已知细棒截面积 S ,长度 l ,极化 强度为 P 解: 两端面极化电荷大小
P E
在国际单位制中,确定比例系数
P 0 E ( 3 -1 7 )
其中: 0 真空中的介电常数。 介质的极化率,由介质种类决定 说明: 1,实际问题,已知 结合
E0
e
E '
e ' P n P cos
e'
0
P e 0 E E E0 E '
引入极化强度矢量P 1、定义:
外场 E 0 0 p 0, p 0 p 0, p 0 外场 E 0 0 p 0, p 0 p 0, p 0
无极分子
有极分子
定义:单位体积内分子电偶极矩的矢量和。
即: P
S
D 0 E P 电位移矢量
真空中,P = 0, 代入上式:
D 0E
S
D dS q0
S
称此式为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说明:
1、计算时不出现极化电荷,使计算简单。
2、电位移矢量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P 0 E 各向同性的介质中 D 0E P 0E 0 E 0 (1 ) E 0 r E
P
q
ez
e' P
q ' e ' S PS
( q ') ez 2 l 2
E'
则: 由场强叠加原理:
q'
0
1 E ' 4 1 4 0
l 2
2q'
2
2
1 4
0
l 2
e z 2 PS e z 2 0 l
E E0 E ' 在介质内部: E 0 与 E ' 反向。 且 E ' E 0 但方向与E 0 相同。 E E0 在介质外部退极化场不能保证与 E 0方向相反。
电场 E 0方向相反,称为退极化场。
例3 求插在平行板电容器中的电介质板内的退 极化场。已知介质的极化强度为 P
n
当 P 与 n 夹角为钝角时,
' 0
4、对介质与金属界面 在静电平衡时,金属极化强度为零。令法线方向 由介质指向金属,则 ' P c o s P e n ˆ 5、两种介质界面 一般令法线方向由介质2指向介质1,则
ˆ ' ( P2 P1 ) e n (3 -2 4 )
E0
极化电荷:均匀介质内部处处保持电中性。介质 表面出现了正、负电荷分布。
2、有极分子的转向极化
- +
有极分子在外场中发生偏转 而产生的极化称为转向极化。
p
Eo
+
F
-
p
V
n p n q l ( 3 -1 6 )
说明:
1)P 是矢量。大小表示极化程度; 方向为极化方向。 2) P 大小、方向均不变时,为均匀极化。否则为 非均匀极化。
3)P
的单位。
p V ql V 库仑 米 米
3
~
~
~
库仑 米
2
3.3.3 极化强度与场强的关系: 实验发现:在各向同性的介质中,有:
F Eo
有极分子的取向极化: 无外场时,无规则的热运动,使分子电偶极矩取 向杂乱无章,宏观不显电性。
有外场时,分子电偶极矩受到力矩作用,取向转 向外电场方向,产生取向极化。 E
0
极化电荷:均匀介质内 部处处保持电中性。介 质表面出现了正、负电 荷分布。
3.3.2
极化强度
E0
E '
解1: 已知 若知 '
0 '
(1) (2)
0
且
Hale Waihona Puke 其中E E0 E ' ' P n P P 0 E
(3) (4) (5)
联立求解: 3代入1、2,
E 1
0
( ')
1
0
( P )
再代入5
P
1
1 4
0
dq ' R 1
2
dE z ' dE ' cos Ez ' 1 4 P 4 P 4 4
0 0 0
dq '
0
4
R
2
cos
e ' sin cos d d
sin cos
2
dd
第三章 §3.1 概述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一、电介质的极化:
1、电介质——就是绝缘介质,是完全不导电的。
2、电介质极化(以均匀介质,均匀极化为例): E0
+ + +
q
E'
q
+ + + + + + +
+ + +
+ + + + + + +
外电场
E0
介质极化
极化电荷
E
极化场
E'
S
S
q'
介质极化后,面内的极化电荷与极化强度的关系
S
P dS q '
S
代入上式,消去
S
q' 0 E dS q0
S
S
P dS
S
S
( 0 E P ) d S q 0
定义:辅助量
S
( 0 E P ) d S q 0
说明:
1、对均匀介质,体内无净余的束缚电荷。
2、对极化电荷分布的讨论,适用于位移极化, 也适用于取向极化。 3、对介质、真空表面,面法向由介质指向真空。 介质表面的束缚电荷为: ' P c o s P e 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