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留田行》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陶渊明集卷之三诗五言《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陶渊明集卷之三诗五言《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陶渊明集卷之三诗五言《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陶渊明集卷之三诗五言《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引导语:《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在归隐田园时期创作的一首五言诗。

此诗从对务农的认识开端,再总提岁功,点出秋获,接着写农作的辛苦,再转写避禄就耕的乐之所在,最后表示志耕不渝。

下文是小编整理这首诗的原文翻译赏析,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1)〔说明〕庚戌岁是晋安帝义熙六年(410),陶渊明四十六岁。

陶渊明自四十一岁辞去彭泽令归田之后,经过多年的躬耕体验,对农业生产劳动有了更深的感受与思考。

这首诗并不是描写秋收的具体情况,而是强调劳动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劳动过程中所得到的精神享受,从而使其隐耕之念更加坚定不移。

清代邱嘉穗在《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三评此诗说:“陶公诗多转势,或数句一转,或一句一转,所以为佳。

余最爱‘田家岂不苦’四句,逐句作转。

其他推类求之,靡篇不有。

此萧统所谓‘抑扬爽朗,莫之与京’也。

”很能说明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全诗夹叙夹议,语言平淡而意蕴深远,通过对收稻感受的抒写,表现了作者的躬耕情怀,是颇能体现陶渊明的归隐思想与躬耕实践的典型诗篇。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2)。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3)?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4)。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来还(5)。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6)。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7)。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8)。

盥灌息檐下,斗酒散襟颜(9)。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10)。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11)。

[注释](1)西田:指住宅西边的田地。

(2)归:归依。

道:指常理。

固:本来。

端:头,首要。

(3)孰:谁。

是:这,指衣食。

营:经营,操持。

(4)常业:日常事务,指农事。

岁功:一年的收成。

(5)肆:从事,操作。

微勤:轻微的劳作。

负耒:扛着农具。

(6)饶:多。

风气:指气候。

(7)弗获:不能,不得。

辞:推辞,摆脱。

此难:这种艰难辛苦的劳动。

李白上留田行赏析翻译

李白上留田行赏析翻译
比喻家人离散的悲痛。 ⑦紫荆:《续齐谐记》中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平分,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
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
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 ⑧交柯:《述异记》中记载,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枯,年年如此。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这是一首关于: 的诗
翻译译文
译文 我走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处新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野外。其他地方早已青草漫漫,唯独这座坟冢上春草还未长出。一阵 风刮过凄凉的旷野,坟旁杨树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伤心地哭泣。这是谁家的坟墓,埋没在这荒凉的地方?经当地的 老人介绍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田氏,他英年早逝,哥哥置之不理,连他的尸首都不肯埋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 按照习俗插上了旌幡,我感慨万分,连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你听听那 恒山鸟离别时的哀鸣,临行前总是回旋飞翔不停。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而当他们决定不分家时,树 应声繁荣如初。传说中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面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 我斗,彼此不相容呢?伯夷、叔齐与延陵季子推位让国,人家兄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看来淳朴的社会风气已经遥远了,衰 颓的世风泛滥开来,江河日下,昔日街头讽刺兄弟之事的歌谣,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没有继位。于是,三哥余昧死后,由余昧的儿子继承了王位。季札封于延陵,所以称其为“延陵季子”。 高风:美善的风教、政绩。缅邈:久远、遥远。颓波:向下流的水势。比喻衰颓的世风。尺布之谣:《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载,淮南王刘长谋反被汉文帝流放,刘长途中绝食而死,民间作歌歌淮南厉王:“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 人不相容。” 缅邈(miǎn miǎo):意为山川缅邈, 同遥远。

李白奔亡道中五首赏析翻译

李白奔亡道中五首赏析翻译

奔亡道中五首唐代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

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洛川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

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

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

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这是一首关于:战争的诗翻译译文田横曾经逃亡到海岛上,苏武曾被放逐到荒无人烟的北边。

如今关塞重重,交通又被战火阻断,真不知哪一年才能返回自己的家园。

辞官而归的崔亭伯如今在什么地方?反正李陵投降自奴匈奴是死在了他乡。

海水也和我一样的满面愁容,看那中原之人已换上了胡装。

我本来也有鲁仲连谈笑间退敌的良策,无奈所交往的权贵疏远了我。

但我心里仍保留一只退敌的箭,总有一天把鲁仲连助齐攻燕的战书发射出去。

中原的沦陷,函谷关已成了玉门关;收复无望,不知何年何月我还能从那里进入长安。

洛水已经变成了易水,嵩山也已被视作了燕山。

人们的面容都带着塞外的风沙,中原人也操着羌胡的语调。

现在有的只是申包胥的终日痛苦,哭得两鬓斑白也是枉然。

湘水淼淼一望无际,青青的声芦叶在整齐地生长。

我的思乡之情归到哪里?就在那大江之西、日落的地方。

这遥远的行程已不知该奔向何处,也只好先歇马在这嫩绿的草地旁。

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那杜鹃鸟的叫声,声声凄苦断人心肠。

注释⑴奔亡:逃亡。

题下原注:“淮东。

”⑵“苏武”句:苏武,字子卿,西汉时人.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始归。

此句以天山借指匈奴所居之地,不是实指。

《唐书·地理志》:伊州伊吾县,在大碛外,南去玉门关八百里,东去阳关二千七百三十里,有折罗漫山,亦曰天山。

《苏武诗》:“食雪天山近,思归海路长。

”盖以天山为匈奴地耳,其实苏武啮雪及牧羊之处,不在天山也。

⑶田横:战国齐田氏之后。

秦末,与其兄田愉起兵复齐刘邓火项羽称帝以后,田横率部下五百人逃往海岛。

行行文言文翻译

行行文言文翻译

孔子曰:“吾闻之,耕者有其田,则勤而力作;织者有其布,则勤而织作。

子何以独勤于此,而不求他事?”农夫闻言,略加思索,答曰:“吾生于斯,长于斯,熟于斯,故安于此而不欲他往。

且耕者有其食,织者有其衣,衣食足而知礼节,礼节立而天下平。

吾虽勤于耕作,然心满意足,不知他求。

”孔子闻之,叹曰:“善哉,子之言也!吾闻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布,此本也。

本立而道生,道生而德备,德备而天下平。

子之言,实合吾心。

”时值春日,田野之中,万物生长,生机勃勃。

孔子与农夫漫步于田间,观花听鸟,心旷神怡。

孔子曰:“吾闻之,春者,万物复苏之时也。

子耕作不息,使田地肥沃,草木茂盛,此亦春之盛事也。

”农夫笑曰:“孔子先生,春者,万物生长之时,耕者播种,织者织布,皆春之盛事也。

吾虽耕作,然心念天下百姓,愿天下皆得其所,共享春之盛事。

”孔子曰:“子之心,仁也。

仁者爱人,爱民如子。

子之心,可谓仁矣。

”孔子遂与农夫结伴而行,一路上谈论天文地理,风俗民情。

孔子曰:“吾闻之,天地之间,有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生相克,相辅相成,万物得以生长。

子耕作之时,必顺五行之理,方能丰收。

”农夫曰:“孔子先生所言,实为至理。

吾虽不才,然亦深知五行之理。

吾耕作之时,皆依五行之序,不敢有违。

”孔子闻言,心中大悦,遂与农夫共论治国之道。

孔子曰:“治国之道,以民为本。

君者,民之父母;臣者,民之手足。

君臣一心,则国家昌盛。

”农夫曰:“孔子先生,吾虽农夫,亦知治国之道。

治国者,以德服人,以礼治国。

德者,民心所向;礼者,民之所依。

君臣有礼,则国家安宁。

”孔子曰:“善哉,子之言也!吾闻之,礼之用,和为贵。

礼之用,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以礼服人,以德服人。

子之心,可谓明矣。

”孔子与农夫相处数日,获益匪浅。

孔子感念农夫之诚,遂赠之以《论语》一部,曰:“子耕读之余,可读此书,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农夫拜谢不已,曰:“孔子先生,吾虽农夫,亦愿闻道。

《曹丕诗全集》

《曹丕诗全集》

《曹丕诗全集》乐府《临高台》《诗纪》云:此曲三段,辞不相是“鹄欲南游”以下乃古辞《飞鹄行》也。

汉曲大略意同。

临台行高,高以轩。

下有水清且寒,中有黄鹄往且翻。

行!为臣当尽忠,愿(令)[今]皇帝陛下三干岁,宜居此宫。

鹄欲南游,雌不能随。

我欲躬衔汝,口噤不能开。

[我]欲负之,毛衣摧颓。

五里一顾,六里徘徊。

《钓竿》崔豺《古今注》云:钓竿者,伯常子避仇河滨为渔者,其妻思之而作也。

每至河侧辄歌之。

后司马相如作《钓竿诗》,遂传为乐曲,汉辞今亡。

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涯。

钓竿何珊珊,鱼尾何簁簁。

行路之好者,芳饵欲何为。

《十五》《古今乐录》云:十五歌,文帝辞,后改歌瑟调西山,此似未全。

登山而远望,溪谷多所有。

楩楠千馀尺,众草芝盛茂,华叶耀人目。

五色难可纪。

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

号罴当我道,狂顾动牙齿。

《陌上桑》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

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苲。

虎豹啤动,鸡惊禽失,群鸣相索。

登南山,奈何蹈盘石,树木丛生鬱差错。

寝篙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席。

伴旅单,稍稍日零落。

惆怅且自怜,相痛惜。

《短歌行》《古今乐录》云:王僧虔《技录》曰:《短歌行》“仰瞻”一曲,此曲声制最美,辞不可入乐府。

仰瞻帏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一解神灵倏忽,弃我退迁,靡瞻靡恃,泣涕涟涟。

二解哟哟游鹿,草草鸣麑,翩翩飞鸟,挟子巢栖。

三解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四解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五解长吟永叹,怀我圣考。

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六解。

(右一曲,为晋乐所奏。

魏遗令节朔奏乐,魏文制此辞,自抚筝和歌,歌者云贵官弹筝,此也。

)《猛虎行》与君媾新欢,托配于二仪。

充列于紫微,升降焉可知。

梧桐攀凤翼,云雨散洪池。

《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一解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多思肠,二解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三解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四解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五解短歌微吟不能长。

李白写杨贵妃的诗句完整版我爱古诗词

李白写杨贵妃的诗句完整版我爱古诗词

李白写杨贵妃的诗句完整版李白写杨贵妃的诗句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其一》翻译:见云而想到杨妃衣裳,见花而想到杨妃容貌,春风吹拂着栏杆,在露水滋润下的花朵更为艳浓。

如此美人若不是在神仙居住的群玉山见到,也只能在瑶池的月光下才能遇到了。

2、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平调·其二》翻译:您真像一支沾满雨露、芳香浓郁的盛开的牡丹花啊!传说中楚王与神女在巫山的欢会那只是传说而已,哪能比得上您受到君王的真正的恩宠呢?就算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穿上华丽的衣裳化好妆才能比得上。

3、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清平调·其三》翻译: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

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依栏杆。

李白与杨贵妃的历史故事一、前序“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首清平调,把杨贵妃的美写得宛如天仙,活灵活现。

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句,也被后人称为李白最肉麻的诗词。

直到今天,还被天下文人墨客所追捧,这首诗是李太白应唐太宗之招,专门为杨贵妃写的赞美诗词。

《清平调》共三首,三首诗相辅相成,层层递进,极尽赞美之能事,将杨贵妃的美刻画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让人见诗如见人,令唐玄宗都拍手叫好。

杨贵妃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入住长安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结识了玉真公主,后来凭借《蜀道难》又结交了贺知章,贺知章对李白的诗词非常喜欢,称他为谪仙人。

李白凭借出彩的诗词,在贺知章的推动下,在京城内名声一时无两。

天宝元年(742年),李白有幸获得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共同引荐,最终于获得了皇上的欣赏,被任命为供奉翰林学士。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二、相见第二年,唐玄宗随杨玉环一起游园,正逢宫中牡丹盛开,甚是喜爱,唐玄宗和杨玉环又都是博学之人,如此美景激发了他们的雅兴,于是让随行的乐师李归年唱几首诗歌助助兴。

古诗《上留田行》(作者曹丕)原文全文

古诗《上留田行》(作者曹丕)原文全文

上留田行
曹丕[魏晋]
居世一何不同。

上留田。

富人食稻粱。

上留田。

贫子食糟与糠。

上留田。

贫贱亦何伤。

上留田。

禄命悬在苍天。

上留田。

今尔叹息将欲谁怨。

上留田。

关于作者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

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

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

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

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翻译文言文重点字

翻译文言文重点字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于是继续前行,想要探索这片林子的尽头。

林子尽头便是水源,接着便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约透着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小洞口进去。

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

这里的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划一,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和竹子等。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

这里的人们往来耕种,男女的穿着打扮都和外面的人一样。

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幼的,都显得非常快乐。

当他们见到渔人时,都感到非常惊讶,询问他来自何处。

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村民们便邀请他到自己家中,设宴款待,杀鸡做饭。

村里的其他人听说有这个人,都来询问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再也没有出去,所以与外界断绝了联系。

他们问现在是哪个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渔人把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了他们,大家都感到惋惜。

其他人也纷纷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

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后,告辞离开。

这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宋史·王安中传》2020年高考全国II卷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宋史·王安中传》2020年高考全国II卷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宋史·王安中传》2020年高考全国II卷|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

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

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

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

”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缘关通。

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过此,当为卿罢京。

”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

上为迁安中翰林学士,又迁承旨。

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

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

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

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黼、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

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

绍兴初,复左中大夫。

子辟章知泉州,迎安中往,未几卒,年五十九。

安中为文丰润敏拔,尤工四六之制。

徽宗尝宴睿谟殿,命安中赋诗百韵以纪其事。

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

其见重如此。

(节选自《宋史#183;王安中传》)参考译文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

哲宗元符三年进士。

政和年间,天下之人纷纷说有祥瑞出现,朝廷大臣都上表祝贺,徽宗佶看了王安中的笺表之后,(高兴地)称赞他是一个奇才。

有一天,徽宗下令出了三个题目让他拟稿,他立刻写完,皇帝(看后)在卷上批道:“他合宜担任中书舍人”。

不久,便从秘书少监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后又被提拔为御史中丞。

田上

田上

田上
唐代: 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致连高处的田里也存满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为了抢种,农民披着蓑衣冒着雨,半夜就来田里耕作。

等到人和牛的力都使尽的时候,天还远远未亮呢。

注释
高田:山上的旱田。

雨足:雨十分大,充足。

白:白茫茫。

披蓑(suō):披着草衣。

蓑:蓑衣。

俱:都。

殊:尤,还,简直。

未明:天不亮。

创作背景
此诗为作者身在乡村,在一个雨夜中,偶观一位老农冒雨耕作的样子,不由想到众多劳动人民而作。

李白《上留田行》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上留田行》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上留田行》原文|译文|赏析《上留田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是一首乐府诗。

此诗对永王李璘战败为皇甫侁所执杀之事发出感慨,慨叹唐肃宗兄弟不能相容的悲哀。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上留田行》原文唐代:李白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

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走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处新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野外。

其他地方早已青草漫漫,唯独这座坟冢上春草还未长出。

一阵风刮过凄凉的旷野,坟旁杨树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伤心地哭泣。

这是谁家的坟墓,埋没在这荒凉的地方?经当地的老人介绍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田氏,他英年早逝,哥哥置之不理,连他的尸首都不肯埋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按照习俗插上了旌幡,我感慨万分,连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

你听听那恒山鸟离别时的哀鸣,临行前总是回旋飞翔不停。

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而当他们决定不分家时,树应声繁荣如初。

传说中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面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我斗,彼此不相容呢?伯夷、叔齐与延陵季子推位让国,人家兄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看来淳朴的社会风气已经遥远了,衰颓的世风泛滥开来,江河日下,昔日街头讽刺兄弟之事的歌谣,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注释峥嵘:高峻的样子。

蒿(hāo)里茔(yíng):蒿里,古指坟地,又为丧歌名。

蓬科:同“蓬颗”,土坟上长满的荒草。

马鬣(liè):指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

[汉]无名氏《上留田行》原文、注释、赏析

[汉]无名氏《上留田行》原文、注释、赏析

[汉]无名氏《上留田行》原文、注释、赏析[汉]无名氏《上留田行》原文、注释、赏析里中有啼儿,似类亲父子。

回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

注释:1、里中:即家中。

如汉乐府《孤儿行》:“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2、似类亲父子:这句诗是说啼哭的小孩们容貌相似,当是兄弟手足。

3、回车:回转其车。

4、慷慨:感叹、叹息。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赏析:《上留田行》是乐府古辞;《乐府诗集》列入《相和歌词》之《瑟调曲》。

然不正载其文,仅见录于曹丕《上留田行》解题中。

崔豹《古今注》曰:“上留田,地名也。

人有父母死,不字其孤弟者,邻人为其弟作悲歌以风其兄,故曰《上留田》。

”这是一首简短甚至可能是残缺的叙事诗。

它讲述的是诗人驾车经过一座屋舍,听到屋中有小孩的啼哭声,于是便调转车头,上前询问。

听完小孩们的哭诉以后,诗人心中顿生无限感慨。

其实,在这短短的四句诗中,尚有很多关键信息没有传递给读者。

我们似乎仅能察觉出些许悲凉凄惨的味道,但却不知道这些小孩为什么要啼哭?他们的父母长辈去哪了?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使得诗人长叹不已?这样欲言又止、时断时续的表达,反而更能引起读者的`深思与探寻。

正如萧涤非先生《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所说:“啼儿答语,更不揭出,语极含蓄。

”汉乐府长于叙事,如《孔雀东南飞》、《陌上桑》之类长篇,其叙事艺术已到炉火纯青之境,然而类似《上留田行》这样短小的诗篇,却能在有限的文字之内,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的空间,既保留了诗的简洁性,又不破坏其含蓄之美,也可称得上是叙事诗的佳作了。

欧阳修三上文言文翻译

欧阳修三上文言文翻译

欧阳修三上文言文翻译欧阳修三上文言文翻译欧阳修“三上”的出处:《归田录》第二卷。

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最后一个国王钱俶的第二个儿子钱惟演,他出生在帝王家,荣华富贵自然不在话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欧阳修三上文言文翻译欢迎借鉴!欧阳修“三上”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注释: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国王钱俶的第二字,后随父降宋。

②西洛:即西京洛阳。

③经:指儒家经典著作。

④小说:各类杂记。

⑤小辞:唐代以来即有民间曲子词和文人词,当时算不得文学正宗,故称“小辞”,也叫“小词”。

⑥属思:构思。

文言知识:说“讽” 这个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

现代汉语用作“讽刺”,指用语言讥嘲别人,而在古汉语中没有讥嘲的.含义。

上文“讽诵之声”中的“讽”即背诵。

又,《汉书》:“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史。

”另外,它多指用含蓄、委婉的话暗示或劝告别人。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张衡传》)“讽谏”是用含蓄、委婉的语言进谏。

又,《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即“讽谏”。

白居易写过不少“讽喻诗”,其中大家熟悉的如《卖炭翁》。

“讽喻”意为用委婉、含蓄的手法表达或说明某种道理,若理解为“讽刺”就错了。

译文:钱惟演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很少有什么嗜好。

在西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僚属说:平生只爱好读书,坐着时读经书、史书,睡着时读儒家经典著作,上厕所时就读小词。

所以从未把书放下片刻。

谢希深曾经也说:“和宋公垂一起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入厕一定带上书,背诵的声音,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他好学竟到了这种地步。

”我因此对谢希深说:“我平生所写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

古诗《上留田行》(作者谢灵运)原文全文

古诗《上留田行》(作者谢灵运)原文全文

上留田行谢灵运[南北朝]
薄游出彼东道。

上留田。

薄游出彼东道。

上留田。

循听一何矗矗。

上留田。

澄川一何皎皎。

上留田。

悠哉逷矣征夫。

上留田。

悠哉逷矣征夫。

上留田。

两服上阪电游。

上留田。

舫舟下游飚驱。

上留田。

此别既久无适。

上留田。

此别既久无适。

上留田。

寸心系在万里。

上留田。

尺素遵此千夕。

上留田。

秋冬迭相去就。

上留田。

秋冬迭相去就。

上留田。

素雪纷纷鹤委。

上留田。

清风飚飚入袖。

上留田。

岁云暮矣增忧。

上留田。

岁云暮矣增忧。

上留田。

诚知运来讵抑。

上留田。

熟视年往莫留。

上留田。

关于作者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

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

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

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

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

《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古诗上留田行翻译赏析

古诗上留田行翻译赏析

古诗上留田行翻译赏析《上留田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

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遥,塞耳不能听。

【注释】①峥嵘:高峻的样子。

②蓬科:同“蓬颗”,土坟上长满的荒草。

③铭旌:古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

④桓山: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

《孔子家语》载,孔子在卫,昧旦晨兴,颜回侍侧,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有生离别者也。

”子曰:“何以知之?”对曰:“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为其往而不返也。

回窃以音类知之。

”后以桓山之泣比喻家人离散的悲痛。

⑤紫荆:《续齐谐记》中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平分,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燃。

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

”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

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

⑥交柯:《述异记》中记载,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枯,年年如此。

⑦参商:参星与商星。

《左传·昭公元年》:相传黄帝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沉,住在荒山野林里,不能和睦相处,每天动武,互相讨伐。

后来黄帝为避免两人争斗,把阏伯迁到商丘,去管心宿,也就是商星;把实沉迁到大夏,主管西方的参星。

参宿在西,心宿在东,彼出此没,永不相见。

后比喻兄弟不和睦,彼此对立。

⑧孤竹:是指商末孤竹国君墨胎氏二子伯夷和叔齐。

初,亮自表后主曰文言文翻译诸葛亮的智慧体现在那

初,亮自表后主曰文言文翻译诸葛亮的智慧体现在那

“初,亮自表后主曰”文言文翻译:先前,诸葛亮自己向后主上表章说。

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作者陈寿。

原文节选: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

译文:
先前,诸葛亮自己向后主上表章说:“成都有桑树八百株,有不是很肥沃的田15顷,儿子兄弟的穿衣吃饭,他们都会有盈余。

而我在外当官,没有其他的花费,全靠公家的俸禄过活,没有做其他的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等到我死的时候,不会出现那种有多余的绸布,多余的钱财这样的状况来辜负陛下。

”到了他死的时候,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

这篇体现了诸葛亮为官十分清廉,从不以权谋私。

他是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

他有远大的志向,他谦虚,他富有智慧,他爱民如子。

他政治上是先主的得力助手,他忠诚主公。

他奖罚分明,用兵如神,深得军心。

他很多事情上为农民着想,使人民安居乐业,深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初,亮自表后主曰文言文翻译

初,亮自表后主曰文言文翻译

初,亮自表后主曰文言文翻译
翻译:先前,诸葛亮自己向后主表明说。

【原文】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

【译文】
先前,诸葛亮自己向后主表明说:“成都有桑树八百株,有不是很肥沃的田15顷,儿子兄弟的穿衣吃饭,他们都会有盈余。

而我在外当官,没有其他的花费,全靠公家的俸禄过活,没有做其他的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如果我死的时候,不会出现那种有多余的绸布,多余的钱财这样的状况来辜负陛下。

”到了他死的时候,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留田行》原文及翻译
导读:一、《上留田行》原文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

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二、《上留田行》原文翻译
我走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处新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野外。

其他地方早已青草漫漫,唯独这座坟冢上春草还未长出。

一阵风刮过凄凉的旷野,坟旁杨树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伤心地哭泣。

这是谁家的坟墓,埋没在这荒凉的地方?经当地的老人介绍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田氏,他英年早逝,哥哥置之不理,连他的尸首都不肯埋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按照习俗插上了旌幡,我感慨万分,连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

你听听那恒山鸟离别时的哀鸣,临行前总是回旋飞翔不停。

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而当他们决定不分家时,树应声繁荣如初。

传说中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面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我斗,彼此不相容呢?伯夷、叔齐与延陵季子推位让国,人家兄
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看来淳朴的社会风气已经遥远了,衰颓的世风泛滥开来,江河日下,昔日街头讽刺兄弟之事的歌谣,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三、《上留田行》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