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
北京林业大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北京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林业(095400)Master of Forestry(一)林业硕士概况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林业大学于2011年增设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成为首批招收林业硕士的院校。
林业硕士依托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林学下的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生态学等学科群,充分立足行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紧密围绕我国林业和生态建设需要,以培养熟练运用现代林业技术手段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适应了我国林业和生态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林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运用现代林业技术,适应林业及生态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林业专门人才。
2.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奉献林业及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精神。
(2)掌握现代林业基础理论,具有创业创新意识和林业技术应用、管理和研发的能力。
(3)具备林业行业和生态建设领域的基本执业能力。
(4)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外文专业文献。
(三)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学习方式与年限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修业(学习)年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2年,最长不超过3年。
修业年限期满,未毕业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培养方式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指导。
校内导师应由本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经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
校外导师应由来自林业生产实践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担任。
(六)学分要求与课程、必修环节设置本学科总学分要求为28学分,包括课程学习22学分和必修环节6学分。
1.课程设置本学科课程学习的学分要求为22学分,学位课学分要求为14学分,选修课不低于8分,课程学习原则上要求在第1学年之内完成。
规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建议
规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建议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旨在满足广大工作人员、社会职业人士和在职人员继续深造的需求,适应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不同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其时间较为紧张,学习氛围不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管理相对分散,所以,对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管理和规范培养过程,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位水平。
下面我们就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提出几点规范建议。
一、加强学生管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多为在职人员,学习时间较为有限,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管理。
加强学生学习档案的管理,包括学生的考试成绩、论文发表和学术活动等信息的记录,确保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及时追踪和了解。
建立健全学生考勤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参加授课和考试。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辅导,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帮助和支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二、优化课程设置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由于时间紧张,学业繁忙,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当合理优化课程设置,尽量减少无关紧要的课程,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结合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和需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加强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加强课程考核,重视课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
三、强化指导服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由于学业与工作的双重压力,往往需要更多的学习指导和服务。
学校和相关部门应当强化指导服务,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术和职业指导。
建立健全的导师制度,指导学生进行课题选取和研究方向的确定,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加强就业指导,提供给学生就业信息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职场上发展。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严格学术规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提高学术诚信水平。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目录序言 (4)INTRODUCTION TO GRADUA TE SCHOO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8)第一部分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公共要求 (12)第二部分北京林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15)一、林木遗传育种学科(090701) (15)F OREST T REE G ENETICS A ND B REEDING (15)二、森林培育学科(090702) (20)S ILVICULTURE (20)三、森林保护学科(090703) (27)F OREST P ROTECTION (27)四、森林经理学科(090704) (32)F OREST M ANAGEMENT (32)五、园林植物及观赏园艺学科(090706) (36)O RNAMENT P LANT (36)六、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090707) (41)S OIL A ND W ATER C ONSERV ATION &D EFORESTA TION C OMBA TING (41)七、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090705) (45)C ONSERV ATION AND U TILIZA TION OF W ILD A NIMALS AND P LANTS (45)八、土壤学学科(090301) (50)1S OIL S CIENCE (50)第三部分北京林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56)九、植物学学科(071001) (56)B OTANY (56)十、生态学学科(071012) (61)E COLOGY (61)十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071010) (65)B IOCHEMISTRY AND M OLECULAR B IOLOGY (65)第四部分北京林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70)十二、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081303) (70)U RBAN P LANNING A ND D ESIGN (I NCLUDING L ANDSCAPE P LANNING A NDD ESIGN) (70)十三、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080203) (73)M ACHINERY D ESIGN A ND T HEORY (73)十四、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082902) (76)W OOD S CIENCE A ND T ECHNOLOGY (76)十五、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082903) (80)C HEMICAL P ROCESSING O F F OREST P RODUCTS (80)十六、车辆工程学科(080204) (84)M ACHINERY D ESIGN AND T HEORY (84)十七、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082803) (88)A GRICULTURAL B IO-E NVIRONMENT AND E NERGY E NGINEERING (88)第五部分北京林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91)2十八、林业经济管理学科(120102) (91)F OREST E CONOMIC M ANAGEMENT (91)十九、旅游管理学科(120103) (99)T OUR M ANAGEMENT (99)二十、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120100) (102)M ANAGEMENT S CIENCES AND E NGINEERING (102)二十一、会计学(120101) (107)A CCOUNTING (107)第六部分北京林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115)二十二、统计学科(020208) (115)S TA TISTICS (115)附件1: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 (119)附件二: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目录 (125)附件3: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培养方案编制人员名单 (143)3序言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学位条例及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与培养单位自身条件相结合的产物,是学位条例在培养单位的具体实施规则。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术型学术型研究生研究生(含硕士、博士)(含硕士、博士)培养方案汇编培养方案汇编(年12月月28日日北京林业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含硕士、博士)培养方案汇编目录说说明明.I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学术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IⅠ北京林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公共要求IⅡ北京林业大学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IV一、科学技术哲学(010108).1PhilosophyofScienceandTechnology.1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课程安排为准。
2.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主要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或二者结合。
考试分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考查主要指课程论文、竞赛与设计、课堂出勤与测验等其他形式的考核。
学位课程考核以考试方式为主。
3.研究生可根据学科方向、论文工作需要、本人兴趣及相关知识储备情况,经导师同意后,在全校研究生课程中选修同层次课程;学校鼓励研究生到校外相应层次研究生培养单位选修相关课程,考核合格后,对其所修课程承认学分。
4.新增学科的培养方案,或因特殊原因修订的培养方案见“研究生院主页-研究生培养-培养方案”处的通知,或电子版培养方案。
5.博士研究生统一执行“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不再分学科制订培养方案,个别学科有特殊要求的,在不违背基本要求的情况下,以学科的要求为准。
6.本培养方案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教社科〔限三、学制和学习年限学术型硕士生的学制为3年。
提前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和论文工作者,可申请提前答辩,但最多只能提前1年;因特殊情况需延长学习年限者,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相关部门批准,可适当延期,但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8年。
四、学分与课程学习要求四、学分与课程学习要求硕士生实行学分制管理,总学分基本要求为28学分,包括课程学习23学分和必修环节5学分(开题报告2学分、专业外语实践1学分、Seminar2学分)。
北林大硕士培养方案
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1版·试行)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2011年12月6日目录025200 全日制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025400 全日制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3)055108 全日制艺术硕士艺术设计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6)055201 全日制翻译硕士英语笔译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9)085201 全日制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1)085211 全日制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3)085212 全日制工程硕士软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5)085228 全日制工程硕士林业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7)085229 全日制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95106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草业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3)095110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5)095112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8)095113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30)095300 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32)095400 全日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36)125100 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39)125300 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42)125400 全日制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45)025200 全日制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一)培养目标为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咨询和研究机构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坚实的统计基础理论和宽广的统计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统计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统计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统计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统计专门人才。
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
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摘要:非全日制硕士教育是指以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和研究,满足工作人员和其他社会成员在工作期间继续深造和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培养课程、招生政策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探讨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的制定。
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职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然而,对于那些已经步入社会的工作人员来说,要同时兼顾工作和学习是一项挑战。
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因此应运而生,为这一群体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在工作之余继续深造,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职业能力。
一、培养目标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科研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具体来说,培养目标包括:1. 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其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中胜任高级专业技术、管理和策划等工作;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跨学科的研究与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培养课程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的培养课程包括学术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
1. 学术课程:学术课程是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中的核心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
学术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研究方法与实践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研究动态,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
2. 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的关键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践课程包括实习、课程设计、实验和实践性科研项目等。
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学生将实践所学知识,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招生政策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的招生政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制定,以确保招生工作的公正、规范和科学。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规章制度汇编(第三版)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2009年3月前言专业学位是我国重要的学位类型,主要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每一种专业学位均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
我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于2000年开始招收农业推广硕士和工程硕士,于2005年开始招收风景园林硕士,现在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上千人。
为加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研究生院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文件规定,制订了若干管理规章制度,涉及招生、培养、学籍管理、学位授予等多项内容,并汇编成册。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研究生院在加强交流,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补充,现汇编成第三版,望各学院和研究生严格执行。
注:研究生院有关专业学位的规章制度、材料请在或下“专业学位”栏目浏览和下载,有关专业学位的新闻动态、通知请在该网址“专业学位动态”栏目浏览。
目录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 (1)北京林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和教育指导专家小组 (5)北京林业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和教育指导专家小组 (6)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人员职责 (7)北京林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中心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责 (9)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工作流程 (11)北京林业大学关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命题的规定 (13)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评卷要求 (15)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及录取的规定 (16)北京林业大学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17)农业推广(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农业推广(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3)农业推广(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6)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9)北京林业大学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3)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36)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39)北京林业大学关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任课教师的若干规定 (40)北京林业大学关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 (42)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科学道德规范 (44)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职责 (45)北京林业大学关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 (46)北京林业大学关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工作规定 (50)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档案材料 (53)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报到须知 (55)北京林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为贯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有关文件规定,我校于2000年开始招收农业推广硕士和工程硕士,于2005年开始招收风景园林硕士。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学位与培养档案管理规定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学位与培养档案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研究生档案是衡量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对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为提高各学院研究生学位与培养档案材料的质量和管理水平,逐步实现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更有效地发挥这些档案材料的作用,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及我校档案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学院研究生秘书应负责分管本部门的档案工作,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移交工作。
第二章综合档案第三条立卷的分工研究生院为学位与培养档案的形成、立卷和归档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研究生学位与培养文件材料的统一制发和立卷归档的统一布置与验收工作。
第四条各学院分别为研究生学位与培养档案的二级管理单位,应根据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负责学位与培养档案的收集、积累、整理、立卷工作。
第五条为确保我校研究生档案的完整、准确和系统性,各学院研究生办公室都应把文件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纳入管理工作的程序和职责范围。
院领导应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经常关心、过问、定期检查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
院领导将在检查工作的同时对研究生档案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作为办公室业务检查评比内容之一。
第六条研究生学位与培养综合档案的存档范围、保存期限、保存地点及其注意事项分别如下:- 2 -备注:校档案室或校档案室(原件)表示该档案由研究生院有关人员负责将相关档案整理并移交到校档案室保存。
第三章个人档案第七条研究生学位与培养个人档案的存档范围与保存期限各学院需对每一位研究生建立起相应的学位与培养档案,其归档范围、保管期限、保存地点及其注意事项分别如下:- 4 -第四章档案的立卷归档要求第八条综合档案立卷要求1.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字迹清楚端正,格式统一,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2.卷内文件排列合理(可按时间、问题排列),不同年度和学年度的文件材料一般不得放在一起立卷。
北京林业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英语语言文学(050201)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一)学科简介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科点于2007年开始招生,主要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英美文学、美国研究和翻译理论与实践。
本学科点导师队伍由1名教授和6名副教授组成,并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点共享教学资源,有很强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译著多部。
学科点开设课程范围全面,就业渠道广。
毕业生可以在国际交流、对外合作、新闻出版、文化宣传、教学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编辑、教学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硕士研究生应系统掌握与英语语言、英美文学、美国研究和翻译有关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该领域国内外现状、前沿和发展趋势,把握本专业各研究方向最新研究动态,具有从事英美文学和文化研究、高级翻译、新闻出版和英语教学的独立工作能力。
本学科既注重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也重视综合素质、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独立对外交往和参与涉外工作能力。
(三)研究方向本学科设置三个专业方向:1. 英美文学2. 美国研究3. 翻译理论与实践(四)学习年限2-3年(五)课程设置与说明本学科课程学习的总学分要求为27学分,学位课学分要求为20学分,课程学习要求在一学年之内完成。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说明: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分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考查主要指课程论文、竞赛及各类设计等其他形式的考核。
学位课考核以考试方式为主。
(六)其他要求开题报告2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Seminar课程2学分,安排在第3-4学期。
(七)学位类型学位论文按照北京林业大学有关规定组织送审和答辩,经答辩委员会审查通过,并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批准后,可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八)培养方案审批意见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表附注:1. 学位课中,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方法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合开,其余课程单独开设。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项目管理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项目管理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Project Management一、适用范围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项目管理领域(125602)。
二、培养目标非全日制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项目管理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必要的实验技能,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根据非全日制工程硕士项目管理研究生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以下基本能力:1)能够将系统的项目管理理论付诸于实践活动;2)用管理学与管理运筹学等方面的知识分析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管理统计学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能够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
3)能够运用项目管理软件。
四、学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五、研究方向1.项目评价理论与应用2.项目采购与招投标管理3.项目组织与团队管理4.项目质量与风险控制注:1. 以外语教材、外语授课的课程在课程名称的后面填“*”;2. 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名称后面填“※”。
七、选课要求【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学习补修课程、低于5级课程不计学分,学习5级以上(含5级)其他课程可按课程学分计算。
5级公共课:≥6学分(第一外国语必修一门,《自然辩证法概论》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中,至少选修一门)。
5级以上(含5级)专业基础课:≥8学分,其中专业核心课≥4学分,非专业核心课≥4学分。
5级以上(含5级)专业课:≥8学分。
5级实验课:≥2学分。
5级实践教学环节:≥6学分(《专业实践》、《前沿性技术专题》必修)。
八、论文工作与学位授予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专业实践经历,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开题报告应广泛征求意见,并由相关专业领域专家审定后确定。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解析
学校从2000年开始就尝试各种改⾰来提⾼研究⽣培养质量,每年都会有⼀些新的政策调整,学校实施了⼗个“研究⽣教育创新⼯程”,主要包括研究⽣⽣源扩展、研究⽣教育资源开发、研究⽣⾃选课题资助、优秀博⼠论⽂建设、研究⽣访学与学术交流、国内外研究⽣教育合作等。
所培养的博⼠研究⽣于2000年、2002年和2005年3次⼊选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论⽂”, 从2008年起,北京林业⼤学开始试⾏研究⽣培养机制改⾰,研究⽣招⽣类别调整为三类:
①⾮在职研究⽣:⽆⼯作单位,⾮在职脱产学习,必须转⼯资关系、档案,可转户⼝,毕业按照国家政策可参加就业派遣。
②委托培养研究⽣:有⼯作单位,在职脱产或不脱产学习,不转档案户⼝,毕业后须回委托培养单位就业。
③专项计划培养研究⽣:北京林业⼤学⽬前仅有少数民族⾻⼲专项计划,录取的该类研究⽣毕业后须回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档案户⼝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管理。
(其它详情请查询北京林业⼤学的少数民族⾻⼲计划招⽣简章)
另外为改善研究⽣培养条件,激发研究⽣创新实践的热情,北京林业⼤学每年的奖学⾦覆盖⾯达70%以上,⼀等奖学⾦获得者学费全免,⼆等奖学⾦免除⼀半学费。
除此以外,在校的⾮在职硕⼠研究⽣每⼈每年都有不低于4000元的津贴,这是由学校及导师共同来提供的。
表现优异的学⽣还有机会获得优秀奖学⾦等及其他奖学⾦及助研津贴。
。
规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建议
规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建议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指在工作的同时进行学习,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专业能力的人员。
为了保证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效果,有必要对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规范。
本文将从招生、课程设置、导师制度、学习管理、科研要求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招生1.明确招生条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工作经验和一定的专业能力,应制定明确的招生条件,如工作年限、职称要求等。
2.招生计划合理设置:根据培养能力和市场需求,科学设定招生计划,避免超过师资和资源能力范围。
二、课程设置1.灵活设置课程: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大多数是在工作时间学习,应灵活设置课程时间和地点,方便学生参与。
2.依据实际需求设置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科学设置课程,提供实用的培训内容。
三、导师制度1.导师选拔和配备:对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应特别注重导师的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建立导师库,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导师。
2.导师指导要求明确:明确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要求,如指导时间、内容、频率等,保证学生获得有效的指导。
四、学习管理1.制定学习计划: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需要在工作之余进行学习,应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进度和目标,帮助学生规划学习时间和任务。
2.提供学习资源和支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如图书馆、实验室、网络学习平台等,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科研活动。
五、科研要求1.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鼓励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2.科研成果要求严格:对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要求严格,注重实用和创新,鼓励发表高质量论文和专利申请。
六、评估机制1.定期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制定学生学习评估机制,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做好辅导和帮助。
2.建立终身学习机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应实施终身学习制度,提供相关培训和学习机会,保持专业素养和知识更新。
北京林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北京林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现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校硕士、博士学位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科门类授予。
第三条凡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端正,愿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并按本细则规定通过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且达到硕士、博士相应学术水平者,均可按本细则的有关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
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第四条学位申请人属下述情况之一者,不授予学位。
一、反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者;二、道德败坏,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者;三、弄虚作假,考试作弊或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影响恶劣者;四、学习期间受过“记过”以上处分,或受“警告”处分仍无明显悔改表现者;第二章硕士学位第五条课程与要求学位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外国语:要求能比较熟练地应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应用能力。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要求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
硕士生的学位课程考试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本人培养计划进行,硕士生须修满30学分课程,必修环节3学分,共33学分,且成绩合格。
凡是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的硕士生须按要求补学本专业的本科课程3—5门,且成绩合格。
第六条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一、论文的论点、结论和建议,应有新意,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对国民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或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论文应体现出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并较全面地了解国内外在本学科研究方面的现状和发展前沿。
三、应能熟练地掌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
四、论文工作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五、论文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明确后,用于论文的时间应不少于两个学期的工作量。
学位论文要语言简练,图表清晰,字迹工整,硕士论文一般在3万字左右。
北京林业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目录
北京林业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目录一、非林学类
(一)工学
1、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2、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
3、农业工程
4、自动化
5、食品科学与工程
6、食品质量与安全
7、农业信息技术
8、森林信息技术
(二)理学
1、植物保护
2、农业水土保持
3、农业生态环境
4、农艺学
5、植物病理学
6、植物病虫害防治
7、农业资源
(三)管理学
1、农业经济
2、农村经济
3、农业管理
4、农业经营管理
5、农业产业经济
6、乡村发展
7、农业投资分析
8、农业市场经济
9、农业社会管理
二、林学类
(一)工学
1、林业工程
2、森林环境保护工程
3、遥感信息工程
(二)理学
1、林学
2、森林保护学
3、森林经理学
4、森林资源管理
5、林木遗传育种
6、森林培育
7、森林采运
8、林业经济学
9、林业统计学
10、森林生态学
11、生物多样性保护
12、生物技术
13、林木病虫害防治
14、园林艺术
15、林木育种与繁殖(三)管理学
1、林产品加工
2、林产品营销
3、林业市场管理
4、林业技术服务管理
5、林业审计。
北林培养方案.doc
北林培养方案附附件件33((1限(一)培养模式(一)培养模式硕士研究生培养遵循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并重原则;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提升科学研究能力为主,研究生培养实行以导师组为基础的导师负责制。
导师组统筹培养全过程;导师具体督促指导,落实育人主体责任。
(二)培养年限(二)培养年限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学籍最长年限5年。
四、研究方向1.农业经济管理2.林业经济管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0学分,学位课70分合格,选修课60分合格。
补修课75分合格,不计学分。
(一)必修课:(一)必修课:1.公共必修课:(1)英语:总学时100学时,共计3学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总学时36学时,共计2学分(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总学时18学时,共计1学分(4)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总学时16学时,共计1学分2.学科必修课:(1)中级西方经济学(微观):40学时2.5学分(2)中级西方经济学(宏观):32学时2学分(3)管理学专题:32学时2学分(4)农业经济专题:40学时2.5学分(5)中级计量经济学:32学时1.5学分(6)数量研究方法:24学时1.5学分(7)管理研究方法论:24学时1.5学分(8)林业经济专题:24学时1.5学分(9)农村经济学专题:24学时1.5学分(10)土地经济与管理专题:24学时1.5学分(11)农业政策学专题:24学时1.5学分(二)(二)选修课选修课选修课主要包括企业管理选修课,选修学分不够的可从企业管理和会计学选修课中进行选课。
1.农林经济管理选修课:(3)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4学时1.5学分(6)农村合作经济专题:24学时1.5学分2.企业管理选修课:(1)企业并购:24学时1.5学分(2)物流管理专题:24学时1.5学分(3)企业运营与项目管理专题:,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1.5学年内完成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并取得规定的合格成绩。
北京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专业实践管理办法
北京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专业实践管理办法(试行)北林研办发〔2011〕9号(2018年11月修订)为规范管理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校外专业实践工作,保证专业实践效果和提高培养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及我校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不低于6个月的校外专业实践。
二、校外专业实践由承担专业学位教育的学院具体组织实施。
各学院要提供和保障开展专业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集团、公司等。
学校对实践基地建设予以一定的支持。
三、各学院要与校外实践基地单位共同制定具体的专业实践计划,开展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维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在实践期间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四、各学院应当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制度,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要加强专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要建立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档案,定期检查专业实践情况,处理专业实践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专业实践工作的正常秩序。
五、学院要建立与基地所在单位经常性的专业实践信息通报制度。
研究生到基地进行专业实践前,要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提高研究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六、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当严格遵守学校和基地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
未经学院批准,不准擅自离开校外实践基地所在单位。
违反实践纪律的研究生应接受指导教师、学院和基地所在单位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学院可责令其暂停专业实践,限期改正,并将有关情况报送研究生院。
七、各学院应当加强专业实践的监督检查工作,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基地所在单位和其他有关方面,共同做好专业实践管理工作,保证专业实践工作的健康、安全和有序开展。
八、学校为研究生购买强制性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保险,由学院具体落实。
专业实践期间研究生的医疗费用及人身伤害事故赔偿,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我校的有关办法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林业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
(试行)
北林研发〔2018〕18号
(2018年7月印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工作,保证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及我校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校按照国家招生政策录取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第二章、管理模式
第三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校、院两级管理模式。
研究生院负责制定政策、组织实施招生、教学质量检查等工作。
学院负责领导本院所分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管理工作,并配备工作人员,承担所分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日常培养和管理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包括生源组织、制定培养方案、安排课程教学、组织论文开题、论文答辩等及培养档案、学生管理等。
根据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特点,校、院两级管理人员应及时沟通,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情况。
第三章招生、入学与注册
第四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报考条件应符合国家招生政策的有关规定及学校当年招生简章的具体要求。
第五条学院应在规定的专业学位类别或领域内组织生源,在招生宣传时必须准确、真实,使考生对报考学院和专业学位类别或领域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做出正确选择。
第六条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新生,应在规定的日期凭录取通知书等有关材料到校报到。
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应事先向所在学院请假,并提交相关证明,由学院在规定时间内报研究生院备案。
请假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周,未履行请假手续或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事后应及时与学校联系),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七条有关入学和注册的其他规定参照《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学习年限和培养方式
第八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二至三年。
研究生在规定的基本修业年限(学制)内不能完成科研或学位论文工作的,可以申请延期毕业,并办理相关手续,最长修业年限为五年。
最长修业年限期满,未毕业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九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方式采用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研究生在复试时经师生双向选择确定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在专业实践前依据针对性需要,由校内导师选定。
第十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在校内导师指导下,填写《聘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审批表》,经学院审查后进行存档,汇总表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十一条有关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教师条件、职责等参照《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
第五章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
第十二条学院应根据全国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发的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结合学校特色和学院具体情况,制定相应专业学位类别或领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要报研究生院审批,培养方案一经制定,要相对稳定。
具体参照《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的要求》。
第十三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后,由导师和研究生本人共同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分为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设计)计划,均须网上填写,由导师网上审核通过。
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两个月内制定,论文(设计)计划须在开题报告论证之前完成。
第六章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
第十四条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课程教学由各学院具体组织实施,根据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可采取短期集中授课、周末授课或阶段脱产授课的方式。
政治课和公共外语课由学校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每个班的选课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0人),其他课程由各学院根据本院情况于每学期末研究制定下学期课程教学安排,通知学生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十五条所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都必须在网上选课才有效。
开课后两周内由任课教师从网上打印选课名单、确认选课人员,确认后的课程不能再退选和补选。
选课详细规定见《关于研究生(含进修生)网上选课的规定》。
第十六条关于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等参照《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专业实践及开题报告
第十七条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专业实践。
第十八条专业实践内容主要是研究生根据各专业学位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进行实习实践或参与完成导师的课题研究。
第十九条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二学期开学后的两个月内完成专业实践计划,经所在专业学位类别或领域负责人和学院主管领导审核通过后,在第二或第三学期开始实施。
在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束后,需要填写完成《北京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手册》。
第二十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的其他要求参照《北京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专业实践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按照学校各类别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有关规定,确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完成时间。
如因特殊情况需推迟者,须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导师签署意见,并经所在专业学位类别或领域负责人和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方可推迟。
无故不按时开题者,不允许按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第二十二条学位论文可采用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
论文选题应具有相当的理论基础水平,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必须体现实践型特点,应直接来源于应用课题或实际问题,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第二十三条有关开题报告的内容、要求、组织程序等参照《北京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章答辩与学位授予
第二十四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结合本人培养计划,修完相应类别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且成绩合格,达到总学分要求,并完成各项培养环节后方可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第二十五条答辩与学位授予工作参照《北京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第九章经费管理
第二十六条教学经费管理参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学院经费主要用于教师课酬、论文指导、教学管理工作。
公共课中的政治课(36学时)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课时费建议为
225元/生;公共外语课(48学时)由外语学院承担,课时费建议为300元/生,由选课学生所在学院在每学期初根据选课人数汇总费用统一划拨给授课教师所在学院。
第十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违纪违规者,参照《北京林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和《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