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四种境界

合集下载

人生的四种境界举例

人生的四种境界举例

人生的四种境界:
1.自然境界:一个人按照本能或社会习俗行事,没有明确的自
我意识或追求。

例如,一个儿童可能只是自然地玩耍、学习,没有深入思考自己的行为或目标。

2.功利境界:一个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并追求个
人的成功和满足。

例如,一个企业家可能致力于创造财富和成功,关注自己的利益和市场需求。

3.道德境界:一个人超越了个人的私利,开始考虑更广泛的社
会利益和道德准则。

例如,一个社会活动家可能致力于推动社会公正和环保事业,关注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

4.天地境界:一个人达到了一种超越个人和社会的境界,与宇
宙和自然相融合。

例如,一个修行者可能通过冥想和修行,达到一种心灵的平静和超脱,体验到与宇宙的连接和合一。

浅谈人生的四种境界

浅谈人生的四种境界

浅谈人生的四种境界人生的境界是一个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逐渐达到的心理状态和人生体验,是一个人在心灵层面上的成熟和深化。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境界,通过思考和感悟,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浅谈人生的四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浮躁”的境界。

这是很多年轻人常常会经历到的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追求十分强烈,追求快乐的心态往往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刺激。

他们不断地追求物质财富,追求名声和地位,希望通过这些来获取快乐。

然而,很多时候,这些外部的东西给予的满足只是短暂的,很快就会消失。

在这种境界中,人们往往追求的是量的增加,而忽视了质的提高。

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内心需求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培养自己的内心世界。

因此,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往往感到迷茫和没有方向。

他们追逐的目标不断变化,很难得到真正的满足。

第二种境界是“平凡”的境界。

在平凡的境界中,人们已经逐渐关注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追求真实和纯粹。

他们明白物质的追求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开始探索内心的世界。

他们学会与自己对话,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在这种境界中,人们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懂得享受生活的美好。

他们懂得欣赏自然的美丽,懂得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在这种境界中,人们的生活变得简单而充实,内心充满了平和和满足。

第三种境界是“高尚”的境界。

在高尚的境界中,人们已经超越了自我的桎梏,关注到了社会和大众的利益。

他们将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责任联系在一起,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世界。

他们有着追求真理和公义的精神,对社会问题思考更加深刻,关注他人的福祉。

在这种境界中,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追求的目标更高尚。

他们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懈努力,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

在这种境界中,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动力和激情,积极地投入到社会的议题和活动中去。

第四种境界是“智慧”的境界。

在智慧的境界中,人们已经超越了一切的烦恼和纷争,拥有了洞察真理的智慧。

人生境界的四个层次

人生境界的四个层次

人生境界的四个层次
1、自然境界,何为自然境界,这一境界是最基本的物欲需要,就是人类本身的动物属性,动物与人最基本的共通特点是食与色。

2、功利境界,在这个境界中的人们懂得了拼搏奋斗的重要性,除了维持自己基本的生存之外,还要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们,但是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当中,也会暴露出人性最根本的劣根性。

3、道德境界,在这一境界中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了,他们有着较高的道德修养,不一样有着很好的物质条件,但懂得以一个君子的处世标准阅世。

这类人可以通过自我反省和认知,来避免人性中恶的出现,从而被称作君子,也就是社会中的道德楷模。

4、天地境界,在这一境界中的人,可以称之为圣人了!自古以来也许只有孔子、老子可以到达这一境界,还其实还可以加上庄子和颜回。

在《论语》中,有一个这样的说法,被称之为孔颜之乐。

老子便是超脱于这三士之外的人,他明阴洞阳,彻悟一切至理,是中国人最伟大的人格典范,孔子与老人是中国哲学的两个最高峰,一个是有为之为,一个是无为之为,皆是到达了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的两个人。

人生境界的四个层次诗句

人生境界的四个层次诗句

“人生境界的四个层次”诗句
1、第一种境界: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
[晋]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2、第二种境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村。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第三种境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薏烟雨任平生。

米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第四种境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中的四种人生境界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中的四种人生境界

静水流深,德行卓越正文静水流深,德行卓越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现出不同的人生境界。

这些境界反映了我们的品质、行为和思维方式。

根据“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中的四种人生境界,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展现出静水流深般的品质和卓越的德行。

第一种境界是“上善若水”。

水是自然界中最柔软的物质,但却能够滋润万物。

与此类似,一个处于“上善若水”境界的人,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关注他人的需要,并乐于伸出援手。

他们以善意和宽容对待每个人,传播爱与温暖。

无论面对什么困难,他们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从容,如同静水一般,给予他人力量和支持。

第二种境界是“善利万物”。

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在这种境界下,我们应当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为社会创造价值。

无论是大事小事,每一次点滴的努力都能造福于他人。

一个处于“善利万物”境界的人,不仅能够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还能够发现和激发他人的潜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三种境界是“忍辱负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一个处于“忍辱负重”境界的人,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艰辛,勇敢地承担起责任和困难。

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正如水能够克服一切障碍,流向低处,一个处于“忍辱负重”境界的人也能够克服逆境,成就自己的事业。

最后一种境界是“无欲则刚”。

有时候,我们追求的欲望和目标可能会成为束缚我们的枷锁。

一个处于“无欲则刚”境界的人,能够超越物质的追求,以平和和宽容的心态对待一切。

他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超越,注重个人修养,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从而展现出更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德行。

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展现出静水流深般的品质和卓越的德行。

无论是以善善待人、利万物、忍辱负重,还是超越物欲,我们都能够成为那个在汹涌世界中静静索取的人。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为社会和他人创造积极的影响,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意义和价值。

冯友兰阐述人生的四重境界(价值十一哥)

冯友兰阐述人生的四重境界(价值十一哥)

冯友兰阐述人生的四重境界(价值十一哥)冯先生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不同境界的人,世界和人生对于他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最低的境界是自然境界。

处在这种境界中的人,按照习惯做事,并不清楚做的事情的意义,也可能做出一些大的事业,但是做这些大事业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做事情的意义。

比这个高一层的是功利境界。

处在这种境界的人,他的一些行为都是为自己的利益,对这一点是自觉的。

他可以积极奋斗,也可以做有利于他人的事,甚至可以牺牲他自己,但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

比功利境界再高一层的是道德境界。

处在这个境界的人的行为是为了行义。

所谓行义是为了求社会的利。

因为这种人有一种觉解,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在社会中,个人才能实现自己发展自己。

功利境界的人是求个人的利益,道德境界的人是求社会的利益。

功利境界的人行为是以占有为目的,道德境界的人行为是以贡献为目的。

功利境界的人,他的行为境界是“取”,即便有时“予”,目的还是为了“取”。

而道德境界的人行为目的是“予”,即便有时候是“取”,目的也是为了“予”。

最高的境界是天地境界。

处在这种境界的人,一切行为的目的都是侍天,因为他有一种最高的觉解:人,不但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且是宇宙的一部分。

因此,人不但应对社会有贡献,也应对宇宙有贡献。

这就是知天,知天是因为能够侍天,知天所以能够乐天、同天。

乐天就是所见所行对于他总是有一种新的意义,所以有一种快乐,这是一种最高的精神愉悦。

同天,就是自同于宇宙大权,消解了我和非我的分别。

这四种境界从高级的品位或者等级来讲,是一种辩证的发展。

冯友兰先生认为,因为境界的高低,所以不同的境界在宇宙间有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境界的人,在宇宙间也有不同的地位。

从表面上看,世界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每一个人所享受到世界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境界高的人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大,境界低的人实际享受的世界比较小,因为一个人所能实际享受的世界,必定是他所能够感觉和了解的世界。

人生的四个境界

人生的四个境界

人生的四个境界
人生的四个境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境界:在这个境界中,人们的行为通常是顺应自然的,没有过多的思考和计划。

他们可能以本能和习惯为指导,生活简单朴素,追求基本的物质满足。

2、功利境界: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开始关注个人利益和物质财富。

他们可能会追求功名利禄,以及各种自我满足和享乐。

这种境界中的人们可能具有较强的是非观念,但可能缺乏对精神层次的追求。

3、道德境界: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开始关注道德和社会责任。

他们可能以道德原则为指导,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贡献。

这种境界中的人们可能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但可能过分关注他人评价和责任,忽略个人内心的平衡和满足。

4、天地境界: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称为“天人合一”境界。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开始关注宇宙和自然的本质,以及自身与宇宙的联系。

他们可能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足,以及与自然和宇宙的和谐共处。

这种境界中的人们具有更深刻的人生哲学和智慧,能够实现自我实现和超越。

这四个境界并非完全独立,它们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过渡。

人们可能会在不同的阶段经历这些境界,不断探索和成长。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人们可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和需求,需
要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以实现内心的平衡和外在的成就。

直面笑对人生四境界

直面笑对人生四境界

直面笑对人生四境界人生,要懂得放下繁华,放弃无意义的忙碌,静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人生四境界: 苦而不言,笑而不语,迷而不失,惊而不乱。

人生,都要经历从稚嫩到成熟,从青涩到老练,从张扬到内敛,从浓烈到淡雅的过程。

红尘的历练,也在不断丰富和提升着人生的境界。

周国平说:“人生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照看好,把灵魂安顿好。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人生的境界,就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苦而不言,笑而不语,迷而不失,惊而不乱。

苦而不言,是一种修行网络上有一句话很火的话,“不要向任何人诉苦,因为80%的人不关心,剩下20%听了很高兴。

”这话说得虽然很绝对,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倾诉是有底线的,同情是有时效性的。

很少有人真的想要了解你的苦难,苦而不言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一个人的心要足够深,才能装得下一些事。

心若浅得像一个碟子,什么都装不下,稍微有一点苦闷,都会流淌出来。

孔子在论语中这样评价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智慧的人不轻言悲苦,而会去牢牢抓住那一二分的如意,愚蠢的人却会执迷于自己的不幸。

凡尘即是苦,吃苦,化苦,不言苦。

其中,不言苦,最是修行。

不言苦并非是自我压抑,而是看透了人生,是一种不徒劳挣扎的智慧,是一种与苦难厮杀的勇敢。

苦而不言不是要“打断牙和血吞”,什么亏都吃下去,而是少抱怨,学会吃一点无伤大雅的亏。

总有一天,我们会感激始终坚韧的自己,没有被苦难打倒的自己,淡然面对苦难的自己。

苦而不言,是让我们静静地蜕变,待到时运际遇,一鸣而天下惊。

笑而不语,是一种豁达笑而不语是不炫耀。

花宜半开,酒宜微醉,做人最宜低调收敛,韬光养晦。

张爱玲曾有一个好友炎樱,本来二人感情要好,但后来张爱玲受不了炎樱的无心炫耀,以至于绝交。

张爱玲去美国后,经济困难,炎樱却时常夸耀自己如何赚钱;张爱玲孀居多年,炎樱却大谈自己与丈夫的甜蜜恩爱。

张爱玲受不了,为此绝交,断绝来往。

笑而不语,不是说高兴不能分享,而是不能为了自己高兴,而让别人不痛快。

人生的四种境界阅读试题及答案

人生的四种境界阅读试题及答案

人生的四种境界阅读试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张世英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

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指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

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

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

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

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

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

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而言的。

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做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

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

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人生四境界:痛而不言,笑而不语,迷而不失,惊而不乱

人生四境界:痛而不言,笑而不语,迷而不失,惊而不乱

人生四境界:痛而不言,笑而不语,迷而不失,惊而不乱作者:佚名来源:《领导文萃》2018年第13期人生最了不起的四种心境:一是痛而不言。

无言不是不痛,而是直面悲痛、疼痛和惨痛。

二是笑而不语。

微笑具有移山的力量,淡然一笑,有时胜过千军万马。

三是迷而不失。

淡定是人生修炼,痴迷和失态会伤及自身。

四是惊而不乱。

宠辱很难不惊,心惊则心动,而动中有静、惊而不乱则具有别致之美。

痛而不言,是一种坚强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尝粪问疾。

国破家亡的痛,他不言;尊严被践踏的痛,他不言;躺卧柴薪,咀嚼苦胆的痛,他不言。

他将这一切悲愤封存入心,凝成锐气逼人的长剑,直指吴王眉心!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三千越甲尽吞吴。

痛而不言,是一份坚韧,一份刚毅,是狂风骇浪中傲立不屈的礁石,是滚滚黄沙中顶天立地的胡杨,是铮铮铁骨的硬汉铭烙在骨血中的气节与骄傲。

痛而不言,也是一份灵通,一份豁达,是化刚为柔的太极八卦,是依风而舞的纤纤杨柳,是将迎面刺来的利刃化为无形的英雄大气。

它在向我们传达一种信念:风雨过后,必将迎来彩虹。

到那时,回首向来萧瑟处,必定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笑而不语,是一种豁达笑而不语,是一种洒脱。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李白面对天宝时期昏庸的唐玄宗和整个黑暗的社会,无所作为,郁郁不得志。

虽被奉为翰林,但每天只是陪同皇上和大臣们饮酒作乐,如此而已。

仰天大笑出门去,李白终究离开了朝廷,带着他的“笑而不语”流连山水之间。

笑而不语是一种豁达。

朋友之间的戏谑,遭人误解后的无奈。

这时,过多的言辞申辩反让人觉得华而不实,不如留下一抹微笑,任他人作评。

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有时一个微笑可以让两个宿怨之人冰释前嫌,可以让异国他乡之人倍感温暖。

比起针锋相对,笑而不语又多了一番容人之量。

它表明了一个人良好的素质,能按捺住内心浮躁,不轻易出口伤人。

迷而不失,是一种智慧不迷失,是掌控生活的一种智慧,也是自己内心强大的一种证明。

有时,迷失真的是在所難免,我们都不是圣人,也不是神仙,那就会走错路,会沉迷于一种形态,比如颓废,悲伤,痴迷……但这些都不可怕,短暂的迷失也并不代表什么,只要及时地走出来就可以。

人生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人生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四种境界:⾃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王国维曾有治学三境界,三种境界代表三种成就。

⽽我们这平凡⽽真实的⼀⽣,⼤约也有四种境界,四种境界亦是四种⼼态,四种⼈⽣。

⼈⽣在世,有贵贱之分,穷富之分,也有境界⾼下之分。

有的⼈,终其⼀⽣为钱谋、为权谋,⾃以为做⼈很成功,但实际上,他不⼀定是⼀个境界很⾼的⼈。

有的⼈安贫乐道,利他忘我,尽管没有捞到⼀官半职,但也不⼀定是境界很低的⼈。

哲学家冯友兰先⽣说过,每个⼈各有⾃⼰的⼈⽣境界,与其他任何个⼈的都不完全相同。

他认为,⼈⽣有四种境界:⾃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你属于哪个境界呢?第⼀重境界:⾃然境界冯友兰先⽣说:“⼀个⼈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就像⼩孩和原始⼈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并⽆觉解,或不甚觉解。

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他的⼈⽣境界,就是我所说的⾃然境界。

”⾃然境界,就是⼈⽣的最低境界,⽆⾮就是吃饭穿⾐,过去农家妇⼥有个⼝头禅,叫“嫁汉嫁汉,穿⾐吃饭。

”穿⾐、吃饭,是⼈⽣最基本的事情,也是最低境界。

有个笑话讲:说是张家⼝那边⼤草原,⼀个⼩孩在放⽺。

⼤⼈打趣问他,你放⽺⼲什么啊?放⽺卖钱。

卖钱⼲什么啊?娶媳妇。

娶媳妇⼲什么啊?⽣娃。

⽣娃⼲什么啊?放⽺。

活在这个境界⾥的⼈,驱使他们做事情的动⼒⼤都来⾃于⼈的天性,⽽评价事情的标准,要么是社会上早已约定俗成的规则或社会习惯,要么就依照他们⾃⼰的本性,他们也未曾了解到这样做事的意义。

着名学者、复旦⼤学王雷泉教授曾说过:“⼈兼具动物性、社会性和超越性,可以下堕为畜⽣,也可以提升为圣贤。

”其实活在⾃然境界的⼈,就是动物性的展现。

《礼记·礼运》中有⾔:“饮⾷男⼥,⼈之⼤欲存焉!”其实社会上⼤多数⼈就住在这⼀层,吃喝玩乐,糊⾥糊涂地来到这个世间,⿇⽊地、醉⽣梦死地活了⼏⼗年,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过⼈⽣的意义、⽬的,别⼈怎么过,⾃⼰就怎么过,⼤家怎么过,⾃⼰就怎么过,最后还是糊⾥糊涂地、怀着恐惧与遗憾离开这个世间,⼀辈⼦都活在动物的层次上。

人生的境界四种境界举例

人生的境界四种境界举例

人生的境界四种境界举例人生的境界四种境界,这个话题真是个好聊的事儿。

你想啊,咱们这一辈子就像是一场旅程,路上总有风风雨雨,也有阳光灿烂。

第一境界,咱们可以称之为“求生存”。

在这阶段,大家拼命地工作,想着怎么能把饭碗端稳,生活过得去就行。

你看那些刚步入社会的小年轻,整天忙得像个陀螺,基本上就是为了那点工资。

啥都不敢奢望,就是想在这个城市里扎根。

哦,别提了,追着公交、挤地铁,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满身疲惫,但也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

然后,到了第二境界,咱们叫它“求发展”。

这时候,大家开始觉得,哎呀,光有生活可不行,得追求点什么。

于是拼命上班的同时,开始想着怎么提升自己。

报名各种课程,参加培训,想要提升技能,涨点见识。

这时身边的小伙伴们都开始热衷于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仿佛一个个都成了“职场达人”。

追求不再是单纯的生存,而是一个个梦想在脑海中闪现。

人生就像一部电视剧,角色不断变化,目标不断升级。

再到了第三境界,“求享受”。

这个阶段,大家开始意识到,嘿,生活可不仅仅是工作。

是啊,努力工作总要有回报吧,生活也得过得精彩。

于是,有人开始追求旅行,享受美食,买买买。

去海边晒太阳,或者去山里爬山,这种感觉真是爽到飞起。

朋友们开始晒朋友圈,什么美景美食,日常生活仿佛变成了一场秀。

那种自由的感觉,真是让人心醉。

不过,享受生活的时候,也有人会想,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呢?生活的意义又在哪儿?咱们到达了第四境界,“求内心的平和”。

这可是个深刻的阶段啊,大家开始反思,曾经的那些追求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一切都回归到内心,寻找自我。

有人开始练瑜伽、冥想,感觉一切都变得安宁。

把焦点从物质上移开,更多地关注内心的感受。

你会发现,这时候的自己,活得特别自在。

曾经追求的名利地位,似乎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活得开心,过得充实。

所以啊,这四种境界,真的是人生的一种启示。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美好和烦恼,大家都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人生的苦乐离开四种境界

人生的苦乐离开四种境界

人生的苦乐离开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身乐心乐;第二种境界身苦心乐;第三种境界身乐心苦;第四种境界身苦心苦。

身苦身乐,众人皆见;心苦心乐,唯己自知。

一个人能够在某个时刻降生到地球的某个角落,是因为有一对生活在地球某个角落的男女,正好在那个时刻,把他带到人间。

毫无疑问,这对男女就是这个人的生身父母。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热爱生命,首先就应该热爱父母。

因为没有父母,你就不可能获得生命。

同理,如果一个人舍弃了自己的父母,就等于舍弃了自己获得新生的机会。

死亡并不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每个人的死亡归根结底都可以找到某种原因。

有的人是被别人害死的,有的人是病死的,有的人是自杀死的,有的人是因为自然灾害死的,还有的人是因为瘟疫死的……当然,造成不同人死亡的原因可能有成千上万种,并不限于以上所列举的几种情况。

一个人被别人害死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比如暴力、欺诈、意外事故、借高利贷、雇凶杀人、恶意陷害等,多的数不清。

但是尽管导致死亡的方式有所不同,有一点却是相通的:那些被别人害死的人,之所以会在某个时刻死亡,是因为生存在地球某个角落里的某个人,正好在那一刻为了某种原因夺去了他的身命。

由此可见,少跟别人结怨,是延年益寿、避免死亡的好方法。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你与别人结下的怨仇,很可能就会成为这个人在某个时刻害死你理由。

一个医术高明的人,能够医治别人的身体疾病,但却无法医治别人的心灵疾病。

其中的问题,不是在于医术的高低,而是在于:一个人的身体是可见可知的,而一个人的心却是无影无形,不可捉摸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每个人只能看到别人的“身”,却看到别人的“心”。

有的人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言语、行为、表情、神态等种种表现,来了解别人的心。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论一个人言语、行为、表情、神态等究竟是逢场作戏,还是发自内心,但就其本质而言,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我们之所以能够听到或看到别人的言语、行为、表情、神态等种种表现,是因为我们能够看到这个人的身体在动(嘴动、四肢动、脸部的肌肉动,体内的器官动),而不是因为我们能够看到这个人的“心”在动。

人生四境界

人生四境界

人生四境界
人生四个境界的内涵是:所说的人生四种境界,它来源于春秋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及历代先贤的哲理明言,其实是完美人生的四个阶段。

内涵如下
一、自然境界,就是你的思考、行为方式像动物、植物一样,并不知道自己是作为人而活着。

二、功利境界,就是你知道利益了,并去追求利益,这是一条不归路。

三、道德境界,你的行为从为自己谋利提升至为社会谋利,从私利变为公义,可以说到达了以高尚慷慨的行为准则为出发点的思维、行动模式。

四、天地境界,你已经把自己放在宇宙中来看待地球的一切规律,你有了为这地球、整个人类生存、发展贡献力量的想法,你感悟到人与地球同在,与宇宙同在。

以上供参考。

人生做事的四种境界

人生做事的四种境界

人生做事的四种境界-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人生做事的四种境界,是指在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时,所表现出的不同心态和态度。

这四种境界包括初学者的境界、平庸者的境界、精通者的境界以及大师的境界。

每一种境界都代表着对待工作和生活的不同程度的投入和专注,也代表着一种不同的能力和水平。

初学者的境界是每个人进入某个领域时的必经之路,它是一个人在开始学习时的状态。

初学者通常对事物还没有深入了解,他们需要从基本知识和技能开始积累,并且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努力,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平庸者的境界是指那些只满足于表层的成就,没有追求更高境界和更高目标的人。

他们虽然经验丰富,但是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

平庸者通常只是满足于眼前的成绩,没有追求自我突破和提升的欲望。

他们往往陷入舒适区,不愿意接受新的挑战和尝试,因此无法实现更好的发展和成就。

精通者的境界是那些在某个领域中拥有出色表现和高度专业素养的人。

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精通者对于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他们不断地追求进步,探索新的领域和技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而大师的境界则是那些在某个领域中达到了超凡造诣,成为该领域的权威人士的人。

大师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高度的境界,而且在思想和创新方面也能够给人启示和引领。

他们的工作成果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创造力,对于整个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地位。

总之,人生做事的四种境界代表了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时的不同态度和水平。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大师,每一个境界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了解这四种境界,有助于我们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进行定位和规划,从而更好地迎接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文章呈现内容的框架和组织方式,它能够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关系。

本文的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个部分的内容。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头,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概述本文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素书》人生四种境界

《素书》人生四种境界

《素书》:人生四种境界《素书》为秦末黄石公所作,在汉朝被称为天书。

相传黄石公在桥上扔下鞋子,三试张良,认定张良品行优良之后,才把天书传给他。

后来张良正是凭借《素书》辅佐汉高祖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基业。

这本书仅有一千多字,但是涉猎广泛,除了安邦定国、军事谋略之外,还有很多修身正己的法门。

其中讲到,人虽然一样负阴抱阳而化育,但由于性情禀赋各异,所以可以分为四种境界,这四种境界是衡量个人修行的重要参考,也为人们指明了修行的方向。

第一层:自然境界《素书》里讲,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这是说,人们遵守纲常伦理,勤勤恳恳地劳作,没有丝毫的背离,日夜相继,只为生计奔波。

这是人生的第一种境界。

他们近乎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下,遵守着基本的规矩制度,满脑子想的都是温饱,所有的努力都是指向生计和生活,和动物一样,只为满足口腹之欲,只为活着,没有更高的追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在老舍的《骆驼祥子》里,历经虎妞难产,车子变卖之后的祥子,心灰意懒,混吃等死,就处于这一境界。

第二层:功利境界《素书》中有言: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这类人就高于自然境界,他们开始在社会上谋求一定的地位和利益。

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这一境界中。

无论是升学、考官、经商,都是为了获取个人更大的发展,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获取更多的财富,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

追求地位和利益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依然要注意,天道“赏善罚恶”,人不能因为自己的欲望而为所欲为,一定要恪守底线,用符合社会规则的方式来获得进步的机会。

第三层:道德境界《素书》中有言: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这一境界的人又超过了功利境界,他们开始追求高于名利的东西,那就是仁爱。

如孔夫子所言:仁者,爱人。

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去体贴爱护别人,能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仁。

他们甚至能够舍生取义,兼善天下。

宋末文天祥兵败被俘,却宁死不屈,《正气歌》永存于世,这类人的境界,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的四种境界
人生,是从稚嫩到成熟再到老练的一种过程。

我们都将经历波折坎坷、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冯友兰认为,不同的人做相同的事,境界不同,人生意义也不同。

今晚,我们来读冯友兰的文章,一起来看他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在这里更清楚地解释一下这个话的意思,似乎是恰当的。

《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

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

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如此构成各人的人生境界,这是我的说法。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水准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

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

若是不管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能够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

1自然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仅仅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不过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

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2功利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

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他能够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

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3道德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有,他是社会的一员。

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

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

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

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4天地境界
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

他不但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

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正在做他所做的事。

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

它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

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