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实验探究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实验探究02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解析版)

实验探究02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提出问题】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吗?【作出假设】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学习行为..............。
【制定和实施计划】实验步骤 ① 学生几人一组,在课前用木板制作迷宫,迷宫的隔板高度应避免小鼠从上方越过。
②各小组发一只年龄、大小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且经过饥饿处理的小鼠,操作如下:A .从迷宫的人口放入小鼠,同时马上记时,并在出口处等待。
记录小鼠从人口到出口所需时间。
B .如果在2分钟内小鼠还不能到达出口,学生要适当引导,使小鼠到达出口处获得食物。
C .重复上述实验5-7次,根据小鼠实际情况耐心训练,并把相应的时间填写到下表中小鼠走出迷宫获得食物的时间记录表:次数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时间 10分 9分 8分 6分 4分 3分 3分【得出结论】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01实验梳理 02实验点拨 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 05真题感悟【典例01】生物小组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井获取了如下实验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时间 2分37秒 1分46秒 54秒A .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多B .小鼠第三次用时最少,说明小鼠有较强的记忆力C .在A 、B 、C 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会减少D .小鼠学会走这一迷宫后,就不会忘记【详解】据表中数据可见: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少,A 错误;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小鼠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不能说明小鼠有较强的记忆力,B 错误;在A 、B 、C 三处放置食物,引导小鼠靠气味走迷宫用时会减少,C 正确;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依靠经验和经历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建立也会消失,D 错误。
【典例02】某生物小组通过“小白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来研究动物的行为,其实验结果如下表: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找到食物时间148秒 106秒 74秒 “尝试与错误”次数 4次 4次 2次 1. 实验用鼠应处于饥饿..状态,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

为变量设计实验环境,让隔离的家蚕进行选择。
③
桑叶和其他植物的叶子
5、下图是该同学将剪成相同形状的桑叶和芹菜叶以及家蚕在玻璃上的放置方式的设计,你认为相对合理的 是( )
D
6、实验过程中更换实验对象(家蚕),重复几次上述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减少误差,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六、陈光同学家因为饲喂观赏小鸟而养着黄粉虫。黄粉虫原是粮仓中的害虫,发育过程类似于家蚕。黄粉虫营 养价值极高。
。
2、轻抚蚯蚓腹面,会感觉到粗糙的
,这和它协助运动有关吗?如果有关,试问,在粗糙的纸板
上比在光蚯滑蚓的靠玻湿璃润板的上体运壁动呼的吸。 。
刚毛
快
3、下图为探究蚯蚓运动的情况的实验模式图。长方形表示蚯蚓,甲表示蚯蚓运动前的位置,乙表示前进 一段时间后的位置,A、B、C、D分别表示不同时间蚯蚓前后端所处的位置。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
复习目标
1、背诵和实验探究相关的知识点。 (重点) 2、利用知识点完成相关练习题。 3、识记重点题目中的知识。(难点)
一、在翻开的潮湿的土壤中,经常会看到蠕动的蚯蚓。这些暴露在空气中的蚯蚓很快又会钻入土壤。下 面是几个和蚯蚓相关的问题,请思考回答:
1、蚯蚓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原因是
并记录到达终点B的时间。 ④把数据逐一计入表格。
B 食物 彩色纸 A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
号别 1号鼠 2号鼠 3号鼠 4号鼠 5号鼠 6号鼠
第1次 69 87 53 92 60 63
第2次 43 49 39 32 41 19
第3次 12 58 15 38 37 13
第4次 25 46 32 13 66 30
第5次 17 41 14 19 33 12
八年级上册上册生物实验探究(培优篇)

八年级上册上册生物实验探究(培优篇)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下面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各部分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家鸽在飞行时,空气进入肺→气囊→肺,这样的呼吸方式叫_____________。
(3)鸟类的体形呈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体表覆盖着_________,用于飞行的羽毛主要是__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
(4)飞行时,当家鸽两翼举起时,()________扩张,外界的空气就进入()_______里,大量空气在其中进行气体交换。
2.东阿又称“喜鹊之乡”,每年飞行于黄河森林公园的喜鹊多达几万只。
下面是鸟的标本、鸟的骨骼模型和鸟的部分呼吸器官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一可知,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有:身体呈_______,可减少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
前肢变成翼,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观察图二可知,鸟的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如标号[1]所指的骨)内部中空,可_______;胸骨有高耸的[ ]_____,可附着发达的胸肌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3)观察图三可知,鸟有与肺相通的[ ]______,该结构具有辅助呼吸或储存空气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肺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3.观察鸟的图形,总结鸟适合飞行的特点:(1)观察图一所示,鸟的身体呈_____型,可减少空气的阻力。
家鸽适应飞行生活的外形结构特点还有两个,分别是_____、_____。
(2)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可减轻身体的比重,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作_____,附着在胸骨上的是全身最发达的_____,能产生飞行的动力。
(3)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为_____呼吸,为飞行时提供更多的氧气。
(4)请写出两条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消化系统特点_____,_____。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答案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答案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答案引言: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
在八年级生物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探索了生物的奥秘。
本文将总结并回答其中一些实验的问题,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实验一:植物的光合作用问题一:为什么植物需要进行光合作用?答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合成有机物质,提供自身生长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问题二: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什么?答案: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问题三: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答案: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色素颗粒上。
实验二:动物的呼吸作用问题一:为什么动物需要进行呼吸作用?答案: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氧气吸入体内,与食物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能量,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问题二:动物的呼吸器官有哪些?答案:动物的呼吸器官包括鳃、肺、皮肤等,不同动物根据其生活环境和生理特点,呼吸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也有所不同。
问题三:为什么人类需要进行深呼吸?答案:深呼吸可以增加肺部的气体交换面积,提高氧气的吸收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排除体内的废气,保持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
实验三:细胞的观察问题一: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为什么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答案: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因为所有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组成和控制的。
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是生物体的基本构成单元。
问题二:细胞的结构有哪些?答案:细胞的结构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层,细胞质是细胞的基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器则负责各种特定的生物功能。
问题三: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有什么区别?答案:细胞的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通过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将染色体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答案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答案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实验目的:观察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探究植物生长的规律。
实验材料:小型盆栽、土壤、水、植物种子、肥料、光照灯、温度计。
实验步骤:1. 准备三个小型盆栽,分别标记为A、B、C。
2. 在盆栽A中放入适量的土壤,种下植物种子,并给予适量的水和适量的光照。
3. 在盆栽B中放入适量的土壤,种下植物种子,并给予适量的水和适量的光照,同时在土壤中添加适量的肥料。
4. 在盆栽C中放入适量的土壤,种下植物种子,并给予适量的水和适量的光照,同时控制温度在恒定的范围内。
实验观察:1. 每天观察并记录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包括植物的高度、叶片的数量和颜色等。
2. 测量土壤的湿度和温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盆栽A中的植物生长缓慢,叶片颜色较浅,植物高度较低。
这表明缺乏养分和光照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2. 盆栽B中的植物生长迅速,叶片颜色鲜艳,植物高度较高。
这表明适量的肥料对植物的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3. 盆栽C中的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叶片颜色鲜艳,植物高度适中。
这表明恒定的温度对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发现植物的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养分、光照和温度等。
合理的施肥、适量的光照和恒定的温度都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为我们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做出更多的贡献。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Word版含解析)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如图所示为鸟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说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1)图甲表示鸟的外形呈__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时阻力,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2)图乙表示鸟的前肢变成_______,它是鸟的飞行器官。
(3)图丙表示鸟的________发达,可以有力牵动两翼飞行。
(4)图丁表示鸟的骨骼特点是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可以________,适于空中飞行。
(5)图戊表示表示鸟体内与肺相通的_________,呼吸一次完成________次气体交换,从而大大提高呼吸效率。
2.根据观察蚯蚓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_____] (填序号)的位置来区分。
(2)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其体表,原因是保持正常_______________。
(3)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腹面,发现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_____,它可以辅助运动。
(4)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环状的体节构成的。
身体分节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蚯蚓能把自然界中一些有机废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因此蚯蚓在生态系统应属于__________者。
3.呼吸是生物的重要特征。
不同动物呼吸的结构和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表膜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_____。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蚯蚓靠_____进行呼吸。
观察C 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____ ;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_____ ,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3)BTB是一种蓝色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
短时间使用对鱼无毒害。
在图E鱼口的前方滴一滴BTB溶液,根据鱼在水中的呼吸特点,预测从鱼的鰓盖后缘流出的溶液呈_______色。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篇一:八年级上生物实验与探究报告】s=txt>观察水螅1页三、材料用具:水螅活体、水蚤、放大镜、水螅捕食视频等2页四、方法步骤:1、培养皿、出售。
3页2、(1)水蚤、(2)2厘米(3)消化腔讨论与交流1、不能。
2、由于水螅是附着生活的,而猎物和捕食者可能来自各个方向,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3、水螅利用触手捕食水蚤并将水蚤送入口中。
食物在水螅的消化腔里,有两种消化方式。
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观察蚯蚓5页三、材料用具活蚯蚓、糙纸、棉球、放大镜。
6页:四、方法步骤1、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
落叶。
2、(1)长圆筒形、环形体节、13节;(2)感觉粗糙、放大镜3、玻璃板7页讨论与交流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在土壤中穴居,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
蚯蚓的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2、因为蚯蚓体内没有呼吸器官,是靠皮肤接触水来完成气体交换。
即呼吸通过体表来完成。
3、这样做不合适。
因为蚯蚓没有专门在水中呼吸的器官,如果蚯蚓完全浸没在水中,也会窒息死亡。
4、蚯蚓身体分节,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自如;刚毛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了支持和固定的作用。
5、将蚯蚓放归自然环境。
8页1、前端变细变长,向运动的前方伸展。
随后,前端固定,并变粗变短,同时后端变细变长,然后,后端变粗变短,整体向前蠕动。
2、没有成熟的蚯蚓没有环带。
3、蛇不是环节动物,因为它不具有环节动物的特征。
蛇是爬行动物。
观察软体动物9页三、河蚌(扇贝、缢蛏文蛤等)、解剖器、解剖盘、清水。
10页四、方法步骤:2、外套膜;(1)鳃、4个(2)没有(3)足;运动。
讨论与交流1、保护柔软的身体。
11页2、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除未消化的残渣,同时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3、乌贼的贝壳退化成内壳。
4、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水流经身体的一些器官后,在通过出水管排出。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汇编经典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汇编经典及答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如图是鸟的体内部分结构分布示意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1)鸟的呼吸器官是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它还具有发达的___________辅助呼吸,这种特别的呼吸方式称为___________。
(2)与鸟类不同,蝗虫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
(3)家鸽吸气时,气体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用箭头或图中字母表示)。
(4)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身体呈__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的空气阻力,骨骼___________、________、坚固,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答案:(1) c 气囊双重呼吸(2)气管(3)a→c→b(4)流线轻薄【分析】图中:a气管,b气囊,c肺。
(1)鸟的呼吸器官是图解析:(1) c 气囊双重呼吸(2)气管(3)a→c→b(4)流线轻薄【分析】图中:a气管,b气囊,c肺。
(1)鸟的呼吸器官是图中的[c]肺,鸟类的肺与许多气囊相通,气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空气,辅助呼吸(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鸟类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当吸气时,气体一部分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进入气囊,在气囊内储存。
当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所以,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有利于鸟的飞行生活。
(2)蝗虫等昆虫靠气管进行气体交换,气门是进入体内的门户,位于胸腹部。
(3)有上述分析可知:家鸽吸气时,气体经过气管,一部分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进入气囊,在气囊内储存。
故气流方向是:a气管→c肺→b气囊。
(4)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薄而轻,减轻体重,有的骨愈合;胸骨发达,有龙骨突,附着肌肉,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答案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答案实验一:观察昆虫的蜕皮现象实验目的观察昆虫的蜕皮现象,了解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
实验材料•蝗虫或蜻蜓等昆虫•放大镜或显微镜•实验容器•钳子或吸管实验步骤1.将蝗虫或蜻蜓等昆虫放入实验容器中。
2.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昆虫的身体外表,特别注意昆虫身上是否有残留的旧皮。
3.使用钳子或吸管轻轻取出昆虫蜕下的皮,放在透明容器中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蝗虫或蜻蜓等昆虫身上常常有残留的旧皮,这是因为昆虫在成长过程中会进行蜕皮。
昆虫的外骨骼是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的,所以昆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蜕皮来更新外骨骼,促使身体得以继续生长。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昆虫的蜕皮现象,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蜕皮来更新外骨骼。
这个实验也让我们观察和思考到生命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和生长发育的机制。
实验二: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现象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现象,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水生植物〔如水葱、水藻等〕•盆栽植物〔如绿萝、向日葵等〕•实验容器•水•酒精灯或暖光灯〔可选〕实验步骤1.将水生植物放入实验容器中,参加适量的水。
2.将盆栽植物放入实验容器中,确保根部浸泡在水中,叶片暴露在空气中。
3.放置实验容器的位置,可以选择将实验容器放在有阳光的地方,或者使用酒精灯或暖光灯模拟阳光照射。
4.观察水生植物和盆栽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现象,特别注意观察气泡的产生。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水生植物和盆栽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会产生气泡,这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气泡。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是维持植物生命活动的根底。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植物的光合作用现象以及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这个实验也让我们认识到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以及为什么植物能够为我们提供氧气和食物。
以上是关于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的答案,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过程,培养科学探究和观察的能力,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汇编经典和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汇编经典和答案解析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现存动物已知的有150多万种,其中无脊椎动物约占95%,脊椎动物约占5%,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
下面是某生物小组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因为它们的身体内有_________。
(2)图中C靠_________的配合完成运动;图中D的贝壳是由_________的分泌物形成的,它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_。
(3)图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____],它们的体表有_________,身体和_________都分节。
(4)图中H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图中J的体表覆羽,_________变成翼,有_________无齿,用气囊辅助肺呼吸。
(5)图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动物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图中属于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是[____]。
答案:B E G H J (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肌肉和刚毛外套膜足 A F I (坚韧的)外骨骼附肢肺前肢喙 G J 生解析:B E G H J (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肌肉和刚毛外套膜足 A F I (坚韧的)外骨骼附肢肺前肢喙 G J 生殖和发育 G H J【分析】题目考查各动物类群的特征,据此答题。
【详解】(1)脊椎动物是指动物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图中鲨鱼、青蛙、狗、蜥蜴、大山雀属于脊椎动物。
(2)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靠肌肉和刚毛配合完成运动,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某同学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时,提出问题:鸟的哪些形态、结构适于飞行?并做出假设:鸟的身体形态、正羽和翅膀、骨骼和肌肉适于飞行。
然后开始进行如下实验:(1)首先观察鸟的外形,发现鸟的身体呈__________,可减少鸟在空气中飞行的阻力。
(2)观察鸟的体表,发现鸟的体表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能搏击空气,使鸟振翅高飞。
(3)观察鸟的骨骼和肌肉,发现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_______ ,可减轻体重,鸟的________发达,附着在鸟的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答案:(1)流线型(2)覆羽翼(3)中空胸肌【分析】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前肢变成翼,翼是家鸽的飞行器官;家鸽的骨有的薄,有解析:(1)流线型(2)覆羽翼(3)中空胸肌【分析】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前肢变成翼,翼是家鸽的飞行器官;家鸽的骨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这些特点都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
(1)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适于飞行。
(2)观察鸟的体表,发现鸟的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展开呈扇面形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有利于扇动空气。
(3)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2.家鸽飞行速度快、耐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导航能力,自古以来常被用于通信传书。
研究表明家鸽的导航包括定向与定位。
(1)下列与家鸽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中错误的是(______)A.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的空气阻力B.骨骼轻薄,长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C.体内有气囊,在气囊和肺内分别进行气体交换,保证氧气供给充足D.胸肌发达,前肢变为翼(2)科研人员研究了嗅觉与定位的关系。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汇编经典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汇编经典及答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下图是涡虫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填序号)(1)涡虫的身体呈_____对称。
(2)涡虫的三角形前端背面有两个[1]_____,其功能是_____。
其身体的_____面后端近三分之一处,长有[2]_____,其内有一个管状的[3]_____。
(3)涡虫吃进去的食物在[ ]_____内进行消化。
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__]排出。
2.下面是某校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校园及其周围的生物进行细心观察后进行的一次小组讨论与交流,请结合下列各图,认真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__________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不在同一组的动物有__________ (用图中字母表示)。
(2)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__________,可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体内水分蒸发。
(3)B终生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_呼吸;C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
(4)适于空中生活的D在骨骼上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点)(5)图中E所示动物生活在陆地上,而白鳍豚却生活在水中,两者在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差异,但在分类学上,两者却属于同类动物,其原因之一是两者在生殖发育过程中都有__________的特点。
3.生物多样性在科学实验和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果蝇、小鼠、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菌、秀丽隐杆线虫、斑马鱼、非洲爪蟾等生物常常被用于科学研究,以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因此它们被称为模式生物,科学研究中选择何种模式生物往往取决于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请结合下面的有关情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人类药物的开发研制过程中,一般会选择上面提到的______作为模式生物,原因是它与人类的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近,例如,它与人类都有高度发达的______,能够敏锐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008]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008]](https://img.taocdn.com/s3/m/dcc2e8d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2.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东阿又称“喜鹊之乡”,每年飞行于黄河森林公园的喜鹊多达几万只。
下面是鸟的标本、鸟的骨骼模型和鸟的部分呼吸器官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一可知,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有:身体呈_______,可减少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
前肢变成翼,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观察图二可知,鸟的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如标号[1]所指的骨)内部中空,可_______;胸骨有高耸的[ ]_____,可附着发达的胸肌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3)观察图三可知,鸟有与肺相通的[ ]______,该结构具有辅助呼吸或储存空气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肺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2.韩老师带领某班课外实践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如下几种动物,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请据图回答:(1)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2)生活环境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差异。
图中E适于水生,用______呼吸; B 适于飞行,其特有的呼吸方式叫做______。
(3)上述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______(填序号...)。
(4)秋风瑟瑟,当环境温度由25℃下降到5℃时,猫和青蛙耗氧量的变化分别为()A.均减少B.均增加C.猫增加,青蛙减少D.猫减少,青蛙增加(5)动物D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
3.呼吸是生物的重要特征。
不同动物呼吸的结构和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表膜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_____。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蚯蚓靠_____进行呼吸。
观察C 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____ ;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_____ ,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综合题汇编经典和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综合题汇编经典和答案解析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观察鸟的图形,总结鸟适合飞行的特点:(1)观察图一所示,鸟的身体呈_____型,可减少空气的阻力。
家鸽适应飞行生活的外形结构特点还有两个,分别是_____、_____。
(2)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可减轻身体的比重,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作_____,附着在胸骨上的是全身最发达的_____,能产生飞行的动力。
(3)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为_____呼吸,为飞行时提供更多的氧气。
(4)请写出两条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消化系统特点_____,_____。
答案:流线全身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龙骨突胸肌双重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很短【分析】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
解析:流线全身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龙骨突胸肌双重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很短【分析】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
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等。
图中1是翼、2是龙骨突、3是气管、4是肺、5是气囊。
【详解】(1)观察图中一所示,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另外全身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
(2)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3)鸟类在飞行时,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使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呼吸。
双重呼吸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一种呼吸方式,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才能分解更多的有机物,释放出较多的能量,满足飞行的需要。
(4)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很短,粪便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飞行时的体重,利于飞行。
【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实验探究03 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解析版)

实验探究03 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提出问题】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作出假设】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
.................【材料准备】活水蚤,蒸馏水,体积分数为95%酒精(或烟草烟草浸出液),吸管,载玻片,显微镜,计时器等。
【制定和实施计划】实验步骤①配制浓度分别为2% 5%、10%、15%、20%的酒精溶液(或相应的烟草烟草浸出液)。
②用滴管从水中吸取1只水蚤,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在显微镜下统计它们10秒内的心跳次数。
③按上述步骤分别观察、计算水蚤在体积分数为2%、5%、10%、15%、20%的酒精溶液(或相应的烟草烟草浸出液)中的心率。
④以同样操作统计10只水蚤的心率。
重复3次实验,并取平均值【实验变量】酒精或烟草浸出液........。
对照组:清水中的水蚤......。
【实验现象】溶液浓度清水酒精浓度2% 5% 10% 15% 20% 心跳次数30 35 24 20 16 0溶液浓度清水烟草浸出液1根烟2根烟3根烟4根烟心跳次数30 34 39 42 47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实验结论】 (1)酒精对水蚤的心奉有影响...........。
(适量摄人酒精,可提高兴奋性,酒精摄入量过多时,会导致心率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2)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烟草浸出液浓度也高,水蚤心率也快。
【典例01】下列关于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需要用到显微镜B .实验中要用清水设置对照实验C .实验中需要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或烟草浸出液D .同一组水蚤应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或烟草浸出液中做重复实验【答案】D【详解】A .水蚤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结构,水蚤的心脏在附肢基部,身体的背部中央稍靠前的位置,可以看到一缩一舒的跳动,A 正确。
【八年级下册生物实验】实验探究02 模拟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解析版)

实验探究02 模拟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目的要求】 通过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理解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材料】 黑、白围棋子,纸盒等。
【方法步骤】①黑围棋子代表含Y 染色体的精子,白围棋子代表含X 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
② 学生三人一组,先将10枚黑围棋子和10枚白围棋子放入一个纸盒中,这20枚围棋子表示精子,再将20枚白围棋子放入另一个纸盒中,这20枚围棋子表示卵细胞。
③ 一位同学负责从装有“精子”的纸盒中随机取一枚棋子;另一位同学负责从装有“卵细胞”的纸盒中随机取一枚棋子;第三位同学负责记录两枚围棋子代表的性染色体组成。
每次取完记录后,再将棋子放回去,注意摇匀再取,共记录10次。
④ 全班统计各个小组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
【实验结果】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均为50%...。
01实验梳理 02实验点拨 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 05真题感悟【典例01】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模拟实验中所用的装置:两个相同且不透明的小塑料桶,里面装有黑、白两种颜色的围棋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1号桶中黑、白两种棋子的数量相等B .2号桶中的棋子代表卵细胞C .黑色棋子代表精子,白色棋子代表卵细胞D .黑色棋子代表含Y 染色体的精子【答案】C【详解】A .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X 和含¥染色体的精子,且数量相同,A 不符合题意。
B .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即含有X 染色体的卵细胞,B 不符合题意。
CD .黑色棋子代表含Y 染色体的精子,白色棋子代表卵细胞(含X 染色体)和含X 染色体的精子,C 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典例02】在学习《人的性别遗传》时,实验中学1班的同学用黑、白围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人类生男生女的概率问题。
他们做了如下模拟实验:实验材料:黑围棋子30枚,白围棋子10枚,不透明纸盒两个(编号为甲、乙)。
八年级生物上册 实验探究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实验探究1、仔细观察蝗虫的胸部和腹部。
可以在左右两侧找到排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这气门。
气门与蝗虫体内的气管连通着,气门是气体蝗虫身体的门户,请依据给出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气门是蝗虫气体的门户。
问题:气门是蝗虫气体的门户吗?假设:气门是蝗虫气体的门户。
材料用具:(1)两只活蝗虫;(2)两只试管;(3)清水;(4)玻璃条;(5)细线。
实验:(1)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水分别标号为A、B;(2)将蝗虫用细线固定在玻璃条上;(3)将一只蝗虫头浸没到A试管的水中,将另一只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到B试管水中。
过一段观察。
实验预期结果:试管中蝗虫死亡、A试管中蝗虫仍然活着实验结论:气门是蝗虫气体的门户。
:选择两只大小、生活状况相同的蝗虫,目的是因素对探究的干扰2、探究蚂蚁的觅食:取一纸板,在上面设置A、B、C、D四个点,分别放上糖,辣椒酱、酸醋、面包,然后放置蚂蚁巢穴附近,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问题: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吗?(2)假设: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
(3)实验中,放置辣椒酱,酸醋的作用是:对照。
(4)预期:蚂蚁都爬向糖和面包。
(5)得出结论: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
(6)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置蚂蚁:放回大自然。
3、设计探究实验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
蚯蚓肌肉和刚毛运动。
请你设计实验来探究:蚯蚓在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1)我的问题是:蚯蚓在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2)我的假设是:蚯蚓在粗糙的表面爬得快。
(3)实验方案设计:将个体粗壮的活蚯蚓粗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将个体粗壮的活蚯蚓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重复上述实验3-5次。
(4)预测结果: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
(5)得出结论: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4、不少昆虫有趋向光源的习性。
昆虫都有趋光性吗?你的生活经验假设,并任选3-5种昆虫,如蚂蚁、蟋蟀、蚊子、蚕蛾、蟑螂等,设计实验探究: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篇一:八年级上生物实验与探究报告】s=txt>观察水螅1页三、材料用具:水螅活体、水蚤、放大镜、水螅捕食视频等2页四、方法步骤:1、培养皿、出售。
3页2、(1)水蚤、(2)2厘米(3)消化腔讨论与交流1、不能。
2、由于水螅是附着生活的,而猎物和捕食者可能来自各个方向,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3、水螅利用触手捕食水蚤并将水蚤送入口中。
食物在水螅的消化腔里,有两种消化方式。
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观察蚯蚓5页三、材料用具活蚯蚓、糙纸、棉球、放大镜。
6页:四、方法步骤1、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
落叶。
2、(1)长圆筒形、环形体节、13节;(2)感觉粗糙、放大镜3、玻璃板7页讨论与交流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在土壤中穴居,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
蚯蚓的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2、因为蚯蚓体内没有呼吸器官,是靠皮肤接触水来完成气体交换。
即呼吸通过体表来完成。
3、这样做不合适。
因为蚯蚓没有专门在水中呼吸的器官,如果蚯蚓完全浸没在水中,也会窒息死亡。
4、蚯蚓身体分节,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自如;刚毛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了支持和固定的作用。
5、将蚯蚓放归自然环境。
8页1、前端变细变长,向运动的前方伸展。
随后,前端固定,并变粗变短,同时后端变细变长,然后,后端变粗变短,整体向前蠕动。
2、没有成熟的蚯蚓没有环带。
3、蛇不是环节动物,因为它不具有环节动物的特征。
蛇是爬行动物。
观察软体动物9页三、河蚌(扇贝、縊蛏文蛤等)、解剖器、解剖盘、清水。
10页四、方法步骤:2、外套膜;(1)鳃、4个(2)没有(3)足;运动。
讨论与交流1、保护柔软的身体。
11页2、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除未消化的残渣,同时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3、乌贼的贝壳退化成内壳。
4、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水流经身体的一些器官后,在通过出水管排出。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汇编及答案[005]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汇编及答案[005]](https://img.taocdn.com/s3/m/07a9197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3.png)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汇编及答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同学们根据下列一组鸟的形态结构图,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通过观察得出以下结论:(1)鸟的身体呈________型,能减少飞行时空气的___________。
(2)鸟的前肢变成__________,是鸟飞行的重要器官。
(3)鸟的__________肌发达,可以牵动两翼。
(4)鸟类的呼吸系统发达:有__________辅助肺呼吸,可提供充足的_________。
2.韩老师带领某班课外实践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如下几种动物,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请据图回答:(1)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2)生活环境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差异。
图中E适于水生,用______呼吸; B 适于飞行,其特有的呼吸方式叫做______。
(3)上述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______(填序号...)。
(4)秋风瑟瑟,当环境温度由25℃下降到5℃时,猫和青蛙耗氧量的变化分别为()A.均减少B.均增加C.猫增加,青蛙减少D.猫减少,青蛙增加(5)动物D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
3.下图是涡虫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填序号)(1)涡虫的身体呈_____对称。
(2)涡虫的三角形前端背面有两个[1]_____,其功能是_____。
其身体的_____面后端近三分之一处,长有[2]_____,其内有一个管状的[3]_____。
(3)涡虫吃进去的食物在[ ]_____内进行消化。
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__]排出。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4.甲图是关节的模式图,乙图是骨、关节、肌肉之间的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关节是由①、②和⑥____________共同组成。
甲图②内有____________,能减少关节头和关节窝之间的摩擦,此外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还有韧带,这就增强了关节的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实验探究班级:姓名:1.仔细观察蝗虫的胸部和腹部。
可以在左右两侧找到排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这就是气门。
气门与蝗虫体内的气管连通着,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依据给的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材料用具:(1)两只活蝗虫;(2)两只试管;(3)清水;(4)玻璃条;(5)细线。
实验步骤:(1)(2) ;(3)实验预期结果:实验结论:。
讨论:选择两只大小、生活状况相同的蝗虫,目的是2.设计探究实验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
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1)我提出的问题是:(2)我的假设是:(3)实验方案设计:将个体粗壮的活蚯蚓放在粗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将个体粗壮的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重复上述实验3-5次。
(4)预测结果:。
(5)得出结论:。
3.某同学想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未完成,请你接着做它。
(1)你认为他可在的环境中才能找到试验用的蚯蚓。
(2)按照科学实验的要求,他必须设计对照,才更具有说服力。
在这个实验中是变量,要控制好。
(3)你作出的假设是:。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的影响:(只写出具体操作步骤即可)。
(5)实施计划。
4.菜青虫是生活在十字花科蔬菜菜叶上的一种深绿色的小肉虫,它是菜粉蝶的幼虫。
十字花科植物的花一般由四片花瓣组成,并且这四片花瓣呈十字形排列,大白菜、卷心菜、油菜等都属于十字花科的蔬菜。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培养菜青虫:寻找菜青虫卵,找到后将卵隔离饲养◆制取汁液:◆用汁液涂滤纸:◆观察现象:(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5)讨论和完善计划◆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的目的:。
◆对菜青虫卵隔离饲养的方法:人工条件下饲养菜青虫,隔离卵并不困难。
但要饲养成活,还是有些难度的。
首先,要尽可能为菜青虫创造一个接近自然生存环境的饲养条件,目的:。
其次,饲养的数量也不宜过少,目的:。
◆可以选择含特殊挥发性油的植物叶片,如薄荷叶、芹菜叶等。
看看菜青虫是否喜欢。
叶片最好不要带毛或刺等,。
◆实验用的叶片和滤纸等应当一样大:这样做的目的也是。
◆滤纸的颜色要和菜叶的一样。
选择一样的色彩也是为了。
◆最好是事先饿饲一段时间,在菜青虫有较高食欲时做这项探究。
可以将滤纸和菜叶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使菜青虫离滤纸和菜叶同样距离(距离不要太远)。
放开菜青虫,看看它会取食什么东西。
◆对照实验要在同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做:这样。
5.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
在设计实验时,在离蚁穴较远的地方放的一些食物中,应既有肉食又有植食。
因为蚂蚁的种类很多,食性也不尽相同,有的为肉食性,有的为植食性,有的则为杂食性。
在饲养蚂蚁时也需注意它的食性,蚂蚁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是19~29℃,10℃以下冬眠,洞内要求空气湿度为90%~95%,饲养沙土含水量为10%---15%。
(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6.下面是最早发现青霉素(抗生素的一种)时,弗莱明所进行的观察和探究过程。
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上偶然见到青霉菌,在其周围无细菌生长;在没有青霉菌的培养皿内却布满了细菌。
把青霉菌放入培养液中培养观察,使用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的实验结果是: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弗莱明等科学家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这种抑菌物质,分析出它的化学结构并将它命名为青霉素。
(1)弗莱明在进行实验之前,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假设,该假设是。
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或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引起的,则应设计对照实验,方法是。
(3)若对照组实验结果为,则整个实验的结论是。
7.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某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方案。
他们的共同点是:相同的玻璃瓶子两只,分为甲、乙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温开水,每组按照各自的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加入不同的物质后,将相同的气球套在瓶口,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方案一: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加入与甲组等量的蔗糖,不加干酵母。
方案二: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加入与甲组等量的干酵母,不加蔗糖。
请分析以上两种方案:(1)预期甲、乙两组的实验现象方案一:方案二:(2)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合理?。
理由是。
(3)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是,如何证明?。
8.某同学为了认识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右图,请据此回答:(1)在安置好装置之后,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实验装置中给出的细菌生活的基本条A试管B试管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
弯曲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肉汤将会腐败的试管是:__________。
9.分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问题:①把相同大小的两块鲜肉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广口瓶中(如图),其中甲广口瓶不封口,乙用布封口。
②数日后,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并在甲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苍蝇的幼体),用布封口的乙瓶内则没有。
(1)甲、乙两瓶中肉质腐烂的原因是。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3)你对甲瓶腐肉上出现了蛆的解释是。
(4)你从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10.表1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方案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
请回答:表1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项目组别水源水量(ml)水温(℃)蛙卵数孵出蝌蚪数A 池塘水500 22~25 250 245B 自来水500 13 250 165(1)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2)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方案去做:表2 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项目组别水源水量(ml)水温(℃)蛙卵数孵出蝌蚪数A 池塘水500 22~25 250 ——B 池塘水500 13 250 ——C 自来水500 22~25 250 ——D 自来水500 13 250 ——结果预测与分析:①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②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如果A、B组的孵化率高,说明: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蝌蚪发育因素的结论是:(3)比较表1和表2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好些?_________,试简述理由。
生物实验探究答案1.仔细观察蝗虫的胸部和腹部。
可以在左右两侧找到排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这就是气门。
气门与蝗虫体内的气管连通着,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请依据给出的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
提出问题: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吗?做出假设: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
材料用具:(1)两只活蝗虫;(2)两只试管;(3)清水;(4)玻璃条;(5)细线。
实验步骤:(1)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水分别标号为A、B;(2)将蝗虫用细线固定在玻璃条上;(3)将一只蝗虫头浸没到A试管的水中,将另一只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到B试管水中。
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预期结果:试管中蝗虫死亡、A试管中蝗虫仍然活着实验结论: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
讨论:选择两只大小、生活状况相同的蝗虫,目的是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2.设计探究实验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
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1)我提出的问题是: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2)我的假设是:蚯蚓在粗糙的表面爬得快。
(3)实验方案设计:将个体粗壮的活蚯蚓放在粗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将个体粗壮的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重复上述实验3-5次。
(4)预测结果: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
(5)得出结论: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3.某同学想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未完成,请你接着做它。
(1)你认为他可在潮湿、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环境中才能找到试验用的蚯蚓。
(2)按照科学实验的要求,他必须设计对照实验,才更具有说服力。
在这个实验中_土壤湿度(或水分)是变量,要控制好。
(3)你作出的假设是:土壤湿度对土壤有影响(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的影响:(只写出具体操作步骤即可)准备一个盒子,底面铺上一层干土,在其中一半浇适量水,然后把10只形态大小相似的蚯蚓放在中间,盒子盖上盖子,几分钟后观察即可。
(5)实施计划(6)得出结论:土壤湿度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
(7)表达交流4.菜青虫是生活在十字花科蔬菜菜叶上的一种深绿色的小肉虫,它是菜粉蝶的幼虫。
十字花科植物的花一般由四片花瓣组成,并且这四片花瓣呈十字形排列,大白菜、卷心菜、油菜等都属于十字花科的蔬菜。
(1)提出问题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2)作出假设: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它生来就有的摄食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培养菜青虫:寻找菜青虫卵,找到后将卵隔离饲养◆制取汁液:取白菜、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叶片榨取汁液◆用汁液涂滤纸:将榨取的汁液涂在滤纸上◆观察:用未涂汁液的滤纸作对照,观察菜青虫趋向哪里取食(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5)讨论和完善计划◆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的目的: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
◆对菜青虫卵隔离饲养的方法:人工条件下饲养菜青虫,隔离卵并不困难。
但要饲养成活,还是有些难度的。
首先,要尽可能为菜青虫创造一个接近自然生存环境的饲养条件,目的: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其次,饲养的数量也不宜过少,目的:重复实验,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论可信。
◆可以选择含特殊挥发性油的植物叶片,如薄荷叶、芹菜叶等。
看看菜青虫是否喜欢。
叶片最好不要带毛或刺等,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实验用的叶片和滤纸等应当一样大: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滤纸的颜色要和菜叶的一样。
选择一样的色彩也是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最好是事先饿饲一段时间,在菜青虫有较高食欲时做这项探究。
可以将滤纸和菜叶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使菜青虫离滤纸和菜叶同样距离(距离不要太远)。
放开菜青虫,看看它会取食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