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药安全问题,重视安全合理用药
中药行业中的药物合理使用与用药安全

中药行业中的药物合理使用与用药安全中药行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的使用比西药更为广泛。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药物合理使用与用药安全成为了中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中药行业中的药物合理使用与用药安全展开讨论。
一、药物合理使用的意义及特点1. 药物合理使用的意义药物合理使用的意义重大。
首先,合理使用药物能够增强药物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合理使用药物能够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降低患者的痛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最后,合理使用药物还能够避免多药合用时的相互作用,提高药物的安全性。
2. 药物合理使用的特点药物合理使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药物的选择要科学合理,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
其次,用药的剂量和疗程要恰当合理,不可滥用或过量使用药物。
再次,合理使用药物还要注意用药的时间和间隔,避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最后,药物的存放和使用要符合规范,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二、中药行业中的药物合理使用问题1. 中医药理论与现代药学的结合中药的合理使用要求中医药理论与现代药学相结合。
中医药理论可以为现代药学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从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同时,现代药学可以通过药物的成分分析和药理学研究来验证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进一步指导中药的合理使用。
2. 药物疗效评价和临床应用研究药物的疗效评价和临床应用研究也是中药行业中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内容。
疗效评价可以通过临床试验和病例观察等方法来进行,进而确定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临床应用研究可以深入研究药物在不同疾病下的治疗效果,探索药物的最佳用法,并积极开展中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研究,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三、中药行业中的用药安全问题1. 药物质量监管药物质量监管是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中药行业需要加强药材采购和药物生产的质量管控,规范药物的生产流程,确保药物的质量安全。
中医的药物安全和合理用药

中医的药物安全和合理用药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健康领域,其药物也是中医治疗手段的重要支撑。
但是,在中医药的应用过程中,药物安全和合理用药问题常常备受关注。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就中医药物的安全性和合理用药进行讨论。
一、中医药物的安全性中药自古以来就是中医治疗的主要药物,其生长、选配、制备、储藏等各个环节对药物的安全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中药的使用必须谨慎,并严格遵守中药的规范使用方法和理念。
1.中药应用的注意事项在中药治疗中,选用药物、用量、用法都是需要谨慎考虑的。
尤其是对于某些有毒副作用的中药,必须严格控制使用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同时,中药的配伍也是需要考虑的,不同药物的配伍可能会导致副作用加剧或产生新的副作用。
中医医生在用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配,选择合适的中药配方。
2.中药的质量安全中药的质量安全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中草药生长的环境、生长时间、收割、制剂方法等多个环节都会影响药物的品质,所以在采购中药时,必须选用标准化的中草药,避免含有有害成分或混杂药材。
二、中医药物的合理用药中医药物的合理用药是指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滥用的用药方式。
药物的合理使用需要考虑到药物的安全性、药效、是否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1.安全性中药药效经常需要一定的积累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在使用中药时,需要使用量小而需反复使用。
避免选择潜在毒性较高的中药一起使用。
对于已经验证出有毒性的中药,应考虑选用更安全的药物来代替。
2.药效中药药效虽然相对缓慢,但是治疗必须要足够。
因此,在选择中药时,必须重点考虑药物的特点和患者的病情,选择药物类型和用药方法。
对于多草药配方,应着重调整和平衡各药物的相克相生关系,以便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良好的耐受性中药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是使用中药的一个关键因素,在选药时要确保药物不会有激发与加重已有疾病的现象出现。
中医药安全 科学运用中草药 确保药品安全

中医药安全科学运用中草药确保药品安全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然而,在中医药的应用过程中,合理使用中草药是确保药品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安全和科学运用中草药的重要性,并分享相关的方法和措施。
一、中医药安全的重要性中医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安全隐患。
由于中草药的成分复杂,其中一些草药存在毒性,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患者的健康。
因此,确保中医药的安全性十分重要。
中医药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息息相关。
只有保证安全性,患者才能更好地接受中医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同时,中医药的安全性也直接影响人们对中医药的信任和推崇程度。
因此,科学运用中草药,确保中医药的安全性势在必行。
二、科学运用中草药的方法和措施1. 建立中草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流程中草药的品质安全直接关系到中医药的安全性。
为了确保中草药的质量,需要建立中草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流程。
这包括在种植过程中,选择优质的种子和土壤;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确保采收和加工过程符合标准等。
只有通过建立可追溯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中草药的安全性。
2. 强化中草药的质量控制和检测为了确保中草药的质量安全,需要加强对中草药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这包括检测中草药的种属和纯度、检测有毒有害成分的含量以及检测中草药的微生物负荷等。
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才能有效地筛选出质量安全的中草药,保证中医药的安全性。
3. 严格控制中草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中草药在临床中常与西药联合应用,这既能发挥中草药的疗效,又能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然而,中草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也需要谨慎操作,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
医生在联合应用中草药和西药时,应综合考虑药品的相互作用和潜在风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4. 加强中草药的信息共享与交流中草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需要不断积累和更新相关信息。
为了确保中草药的安全性,需要加强相关信息的共享与交流。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中药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围和效果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和提高。
但与此同时,中药的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需要对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和安全性进行认真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安全性问题1.不良反应中药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呕吐、腹泻、皮疹、过敏性休克等。
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性。
因此,用药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慎重选择合适的中药。
2.药物相互作用中药中存在着大量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在体内可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甚至出现不良反应。
由于多种中药在组成和功效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不同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
必须认真掌握中药的药理特性,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3.药物质量问题中药是天然药物,药效和药品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生长环境、采收技术和制作过程。
若药材质量不佳、制剂不规范、保存不当等,会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必须要选用正规渠道的中药,注意中药的采购和储存条件。
二、安全应对措施1.加强药品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品质管理体系,明确中药品质的要求和测试标准,加强对中药供应链的管理和监控。
医护人员要从源头上控制中药的质量,严格防止假冒伪劣中药的进入。
对于药材实行分类管理,制定严格的采购标准,确保中药的品质。
2.规范用药过程在中药的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中医学的临床规范,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合理选用中药药方和药物剂量,严格掌握中药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力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做好患者风险评估在接受中药治疗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尤其需要关注过敏史、药物过敏等问题。
对于高风险患者,应制定具体的用药方案,进行有效的监测。
4.建立有效的药物监测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的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相互作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中药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用药质量。
中药行业中的药物合理使用与用药安全

中药行业中的药物合理使用与用药安全中药作为传统的中医药治疗方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在中药行业中,要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药行业中药物合理使用和用药安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中药行业中的药物合理使用药物合理使用是指在临床应用中按照药物的适应症、剂量和用法,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尽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1. 提高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知识水平中医药的理论体系繁杂,需要医务人员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因此,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中医药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其中药合理使用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 制定临床应用指南和使用规范中药行业应制定统一的临床应用指南和使用规范,确保医务人员在使用药物时能够符合科学的依据和规定。
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无效或过度使用药物的情况,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
3. 促进多学科合作在治疗过程中,中药往往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
因此,中药行业需要与其他医疗学科进行深度合作,共同研究、验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加强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发展出更加科学可靠的中药治疗方案。
二、中药行业中的药物用药安全用药安全是指在使用药物过程中,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风险造成的损害。
以下是中药行业中提高用药安全的一些建议。
1. 建立和完善药物监管系统中药行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药物监管系统,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质量。
这包括加强对中药材、中药制剂的质量监测和管控,严格执行药物生产和销售的规范标准。
2. 加强药物信息共享和传递在中药行业中,药物的信息共享和传递对于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与药企、药店以及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监测。
同时,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药物的认识和正确用药的意识。
3. 推动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中药行业应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相关的医疗机构和药企应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便进一步评估和控制风险。
关注中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推动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

关注中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推动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中药作为我国独特的传统医学,具有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和理论基础,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和使用。
中药的特点是治疗病症综合,药材来源广泛,制剂形式多样。
虽然中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由于其复杂的药性和药理作用机制,中药的安全性和合理使用至今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因此,推动中药的安全合理使用和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是当今中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任务。
一、中药安全问题中药与现代医学相比,药物成分复杂,仍然存在许多未知因素,因此需要注意中药的安全性问题。
中药的安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中药本身的药效安全性,另一方面是中药在制剂、配伍等方面的安全性。
(一)中药本身的药效安全问题1. 药材来源的安全问题中草药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中药药学中,药材的品质和来源非常重要。
药材的质量与原产地有很大关系。
同一个地区不同的土壤和气候对药材的种植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保障中草药的质量和安全性,应该严格按照药典中规定的药材品质标准进行采购。
在采购药材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检验、质量评估和标准化等方式进行药材的评估和筛选。
2. 盲目使用中草药的安全问题由于中草药具有丰富的药效和适应症,在某些情况下被患者和医生都过度使用。
在使用中草药之前,应该对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进行了解,以及对不同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了解。
使用中草药时,需要对其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和用药量有正确的认识,确保使用正常。
(二)制剂与配伍安全问题1. 制剂安全问题制剂是中药的基本形式,是药材的有效成分进行加工加工、提纯、制剂的化身。
中药制剂应严格按照药典标准制备,合理控制有毒成分的含量,保证制剂的质量。
在制剂过程中应重视不同药材的性质和性质,避免过度加工和加工不当导致药效失去。
2. 配伍安全问题中药复方配伍,是中药治疗的重要特征,但配伍不当会导致药效减弱、中毒等不良反应。
因此,药师应从药材本质和药效的角度,进行中药复方的配伍和改良。
关注中药的安全合理使用

关注中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摘要:随着人们医疗需求的增加,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非处方药的扩张,中药的应用,中药和中药注射剂也越来越广泛。
有些人生病了去药店买一些中药,也有不生病的人想要吃中药或者做保健品来健身,误以为“中药无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没病,强身健体”。
中药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且越来越多,成为全社会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中药;安全合理使用但随着中药剂型的增加、药物应用检测网络的开通,发现中药师应用过程中很多不科学、不正确的用药行为,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导致副作用而出现不良反应。
为此,作为医疗机构必须关注中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情况,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性,这对中药地位的提高,推动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开展至关重要。
一、中药安全的存在问题1.中药原材料引起的安全问题。
(1.)品种混乱。
中药中同名异物现象非常严重,且不同地区药物使用方法、计量均不同,从而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例如:中药中经常把北豆根、广豆根弄混,一旦发生混淆可能导致患者中毒;(2)产地不同。
自然环境对植物体内化学物质的积累、代谢、合成影响显著,从而影响中药有效成分的数量、类型。
因此,产地不同中药使用效果便不同。
例如:四川产的金银花氯原酸含量为0.25%,而山东所产金银花氯原酸含量为5.68%。
2.中药用法用量量引起的安全问题。
(1)用量不当。
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所以用药过程中对剂量限度要求不是很严谨。
例如:雷公藤根具有通经舒络之功效,然而,过量的雷公藤根可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
另外,川芎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然而大剂量的用药可能导致抑制心脏、扩张血管,小剂用药可能导致心脏兴奋、子宫收缩;(2)蓄积中毒。
中药中一些药物在长期服用下,有毒物质可能在体内蓄积中毒,从而出现不良反应;(3)煎煮方法不当。
正确煎煮方法是确保中药发挥其应用作用的基础,并且正确煎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煎煮具体包括:煎法、火候、煎煮时间。
中药安全性与合理用药

中药安全性与合理用药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医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物品,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在临床诸多疾病的治疗与保健中发挥着显著作用。
随着中药的普遍应用,药物的双重性决定了它既有治疗疾病的有利一面,又产生不良反应对机体不利的一面。
药物使用不合理,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能引起药源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为此,本文将探讨中药的安全性和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1.中药用药的安全性虽然使用中药通常比使用西药更为方便和经济,但是使用中药时需要注意安全性问题。
首先,中药的质量问题对使用者的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
不合格的中药可能会造成药效下降、毒副作用增加等问题。
在购买中药时,应选择正规的医院或者药店,以确保药物的质量。
其次,中药的毒副作用是另一个重要的安全性问题。
与西药相比,中药虽然毒副作用小,但仍存在潜在的风险。
例如,某些中药可能会引起肝损伤、肾损伤、消化系统不适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中药之前,应该先进行病情评估、调查用药史和其他相关条件,以便能够选择最安全有效的中药,并且在使用中药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反应,随时调整剂量等。
第三,使用中药还需要遵循合理的用药原则,这可以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来实现。
中医辨证是一种根据病情和症状来选择最合适的中药组方的治疗方法。
合理用药的原则是根据体质、年龄、病情和病史等因素来确定剂量和用药时间,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药安全性对于使用中药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使用中药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正规的供应商或医院购买中药,关注中药毒副作用,以及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
这些措施可以使中药的疗效达到最大化,同时减少不良反应,从而保证中药的安全性。
1.中医合理用药的方法2.1 注意中药质量中医用药中,中药的质量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中药质量不仅能够保证疗效,还能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注意中药质量的几点建议:(1)选择正规生产企业的中药:在购买中药时,最好选择正规的大型中药生产企业的药品,这样可以避免因生产工艺等方面存在缺陷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既有一定的疗效,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风险。
为了确保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
本文将从中药的安全性风险、合理应用的措施以及提高安全性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风险1. 药物相互作用:中药中包含大量活性成分,容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2. 药物副作用:部分中药可能存在毒副作用,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3. 质量控制不严:一些中药可能因为制作工艺不合格或者假冒伪劣而导致质量不达标,从而影响其安全性。
二、合理应用的措施1. 严格控制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合理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3. 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在给患者开具中药处方时,需要了解患者已经使用的药物情况,避免中药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 提高用药者素质:在中医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提高医生和患者的用药素质,包括了解药物的成分和作用,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
三、提高安全性的对策1. 加强中药质量管控:加大对中药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中药的质量标准,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建立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3. 加强中医药教育培训:加强中医药医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从而提高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4. 开展中药药物安全教育:向广大群众开展中药药物安全教育,提高患者对中药的正确认知和用药意识。
5. 加强中药临床研究:加大对中药临床研究的投入,积极推动中药临床应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对中药的科学研究和制定合理用药方案,加强对中药质量的管控和监测,加强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中药药物安全意识,才能保障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基于临床的中药安全性以及合理用药措施

2021年9月 第17期临床用药论坛基于临床的中药安全性以及合理用药措施林芳1,金建斌21.甘肃省陇西县陇西中医医院,甘肃 定西 748100;2.甘肃省陇西县陇西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8100【摘要】药品具有安全、有效、可控三大基本特征,其中安全性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中医药学是我国特有的医学知识,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中医药学的支持,在数千年时间里中医药以其良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得到了我国人民的广泛接受,而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医药也被世界人民所接受。
但在实际的临床用药中还存在一些用药不合理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到用药安全性,对临床中药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进行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中药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中医药;安全性;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7-0090-02中药药性比较平和、天然,而且没有太大的不良反应。
最近几年,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因此中药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为了让中药发挥出更好的治疗效果,使用中药进行临床治疗时,就要对药物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科学性进行重点关注。
对于现在临床中药治疗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要我们对影响临床中药合理用药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提高用药合理性、安全性的措施,这是解决用药不合理的必然对策。
1 中药安全性概述与“毒性”中药最近今年,中医药客观疗效逐渐受到了国际认可,世界人们对中药的应用越发广泛,但是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中药的不良反应。
例如,在2017年的时候国外刊登了一篇讨论马兜铃酸和肝癌关系的文章,这篇文章的刊登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中药用药安全,也让人们对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敬而远之。
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这句俗语,这句话就是说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留下一些不良反应和非治疗作用。
我国历代医学家已经对中药的安全性有了一定研究,但是在现代药物毒理学和临床安全用药方面还缺乏有效数据支持。
中药行业中的药物合理使用与用药安全

中药行业中的药物合理使用与用药安全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然而,随着中药的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药物合理使用和用药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药行业中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安全措施。
一、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药物合理使用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选取适宜的中药,合理调配和精确应用药物的过程。
药物合理使用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的意义。
1.1 最大限度发挥中药疗效中药具有丰富的药物成分,不同药材之间的配伍使用可以相互促进,增强疗效。
合理使用中药可以使它们的功效充分发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1.2 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中药在治疗疾病时,有时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消化不良、皮肤过敏等。
合理使用中药,能够尽量减小药物的副作用,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1.3 防止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中药作为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滥用和依赖问题。
合理使用中药,可以避免患者因药物滥用而形成依赖,并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性,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用药安全的重要性用药安全是指在合理使用药物的基础上,有效保证患者用药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伤害的措施和手段。
用药安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避免因药物不当使用造成的健康危害使用中药时,如果不了解适应症、用法用量等基本知识,可能导致药物错误使用,从而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用药安全的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这种健康危害的发生。
2.2 防止因药物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风险中药行业的药品质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用药安全。
采取可靠的质量控制措施,避免低劣药材的使用,从源头上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2.3 提高患者对用药风险的认识用药安全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用药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这样能使患者更好地判断是否需要药物治疗,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药物,从而降低用药风险。
三、保障药物合理使用和用药安全的措施为了保障中药行业中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用药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合理应用中,中药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保障患者的安全。
中药的安全性与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药的生产、加工、贮存等环节都需要严格遵循规范,确保中药的质量稳定。
针对中药市场上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可以加强对中药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检测力度,加强对中药原料的质量控制,减少中药的污染和掺伪现象。
中药的用药安全也需要关注。
中药炮制的药物剂型多样,如汤剂、丸剂、散剂等,需要按照临床需要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来选用合适的剂型。
在用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中药的用法用量来进行治疗,避免用药不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对于复方中药的使用,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来进行选择和调整。
中药的配伍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药的性味归经等特性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协同增效或拮抗作用。
在临床中的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配伍,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相互影响的情况。
对于某些易引起药物相互作用的中药,也可以考虑采用单味药或其他替代药物。
对于中药的毒副作用,也需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监测。
一些中药中含有的毒性成分或药力较强的成分,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损害。
在应用中药时,需要对中药的毒性成分进行评估和监测,并根据具体情况来测定用药的剂量和疗程。
中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证中药的安全性,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
在实际应用中,要加强对中药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规范来使用中药,合理进行中药的配伍,在用药过程中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并做好中药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浅谈中药安全性及合理应用

浅谈中药安全性及合理应用【摘要】从对中药安全性的了解可以发现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是由中药的不良反应引起的,而引起中药不良反应是有诸多的方面,要解决这些不良反应我们要做到的是合理应用中药。
可单单解决这些方面的影响是达不到合理应用中药的,还要从个人的体质、用药的配伍、及用药的剂量等来解决合理应用。
所以我们加大中药安全性知识宣传、加强中药安全性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以减少或避免中药安全性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中药;安全性;合理应用Introduction to Chinese medicine safety and reasonableapplicationAbstract:From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an be found that factors affecting the safety of Chinese medicine are mainly caused by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s caused by the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common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has many aspects, to solve these adverse reactions, we are going to do is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an only solve the impact of these aspects is short of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but also from the individual physique, drug compatibility, and the dose of medication, etc. To solve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So we increas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afety knowledge publicity, strengthen the work of safety aspects such as basic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order to reduce or avoid the happen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security event.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afety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引言中药是我国的国粹,流传数千年,因其显著的疗效和用药安全而经久不衰,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医药在药物安全与合理用药中的指导与监管

中医药在药物安全与合理用药中的指导与监管药物安全与合理用药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药物安全与合理用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药物安全与合理用药中的指导与监管作用。
一、中医药的独特药理特点中医药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医学体系,具有独特的药理特点。
中药药材多种多样,包含丰富的药用成分。
相较于西药,中药治疗具有“整体观念”的特点,追求整体平衡,而非仅仅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此外,中医药注重“防”与“治”,倡导调整生活方式、增强体质,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些独特的药理特点使得中医药在药物安全与合理用药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二、中医药对药物副作用的指导作用药物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引发的不良反应。
在西药治疗中,往往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副作用。
中医药在药物安全与合理用药中发挥着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药强调辩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个体化调配中药方剂。
通过患者体质的辨识和辨证施治,能够减少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
2. 药物配伍禁忌:中医药有严格的药物配伍禁忌规定,即不同药材之间的组合应该遵循特定的要求,以保证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例如,有些中药之间会发生药性相反的化学反应,产生不良影响。
中医药在药物配伍禁忌的指导下,有效减少了药物副作用。
3.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中医药在指导药物安全与合理用药中发挥着联合应用的重要作用。
通过中医药的辨证施治,可以减少西药用药量,降低西药的副作用。
这种联合应用的方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三、中医药对合理用药的监管作用合理用药是指在临床应用中,按照医学原理、科学依据和病情特点,选用最合适的药物剂型和用药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中医药在合理用药的监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中药制剂质量监管:中医药管理部门对中药制剂的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管,保证中药制剂的质量安全。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方式,具有历史悠久的应用经验。
它以其独特的药效和疗效受到人们的青睐。
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为了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采取合理的对策。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存在于药物的质量方面。
许多中药材是野生的或者是来自于不同的产地,这就导致了中药的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保证中药的质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
1. 建立中药材的质量标准。
制定一套严格的标准,包括材料的采集时间、保存条件、药材的观察、检验等,确保中药材的质量。
2. 加强对中药材的生产和加工环节的监管。
要求中药厂商要有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对药材的生产和加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中药的质量。
3. 加强药品的检验检测工作。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往往需要配制成药物,因此需要对药物进行检验和检测,确保中药的有效成分和安全性。
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的问题也是关键所在。
中药是以整体药理作用为基础的,而不是以单一药效为目标的。
在临床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避免盲目使用。
为了确保合理用药,以下是一些对策。
1. 加强中医药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医生对中药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具备正确的用药观念和技能。
2. 注重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结合。
中医药和西医药是相辅相成的,在临床应用中需要结合使用,发挥双方的优势,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3. 强化药物监测和疗效评估工作。
对于中药的用药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患者的安全。
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对中药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患者了解中药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合理应用中药,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在对患者进行教育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提供中药使用说明书。
在中药配药时,要详细说明中药的用法和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中药的正确使用方法。
2. 结合中药的治疗特点进行教育。
中药的治疗过程较长,患者需要有耐心和恒心,通过对患者的教育,让其理解中药的特点和治疗过程。
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用药

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应用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大众百姓的生活健康及生命安全,中药安全性是国外备受关注的敏感话题,今年的“何首乌肝毒性事件”再一次激起了有关中药安全性的舆论波澜,9 月香港《凤凰周刊》一则报道《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将中药不良反应这一话题再次置于聚光灯下,大家对中药安全性的担心和疑惑不容置否,中药的“安全有效”何在?下面我们一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中药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我们该如何科学合理使用中药。
1 国外重大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回顾1.1“马兜铃酸事件” :993 年,比利时学者首次报道,部分女性服用了含广防己的减肥药“苗条丸”后,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并确认广防己中的“马兜铃酸”是罪魁祸首。
2000 年6 月,美国权威临床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泌尿系统癌症与服用中药(广防己)有关”的研究报告。
此后,美国(FDA及欧洲很多下令停止一切已知含有和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原料和成品的进口、制造和销售。
2003 年2 月,国众多媒体发布了“龙胆泻肝丸有可能导致尿毒症”的消息。
龙胆泻肝丸处方:龙胆、木通、柴等,用于治疗高血压、急性结膜炎、中耳炎、急性胆囊炎、急性盆腔炎、尿路感染等,主要原因是处方含关木通具有“肾毒性”,此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了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含马兜铃酸药材的药用标准。
1.2英国千柏鼻炎片事件一2004 年,在英国市场销售的“千柏鼻炎片”,主要含千里光、麻黄、决明子等,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由于含有千里光,含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发现其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
1.3复方芦荟胶囊事件一2006 年,英国药物安全机构在一家药店里抽验检测一种名叫复方芦荟胶囊”的药品,处方:芦荟、青黛、朱砂等,调肝益肾,安清热润肠,宁心神。
用于心肝火盛,大便燥结、烦躁失眠等。
发现该药物中的汞含量严重超标。
同时,国也提出了含汞、砷如牛黄解毒片等中成药的安全性问题。
1.4中药注射液事件-2006 年6 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报,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等7 种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引起死亡的病例报告。
药物安全与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药物安全与合理用药的重要性药物是人们常用的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工具,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然而,不安全的用药和不合理的用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药物安全和合理用药成为我们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重要议题。
一、药物安全的必要性中药与西药一样,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药物安全问题涉及药品的质量、剂量、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方面。
下面我们分别就这些方面进行讨论。
1.药品质量药品质量是确保药物安全的首要因素。
假冒伪劣药品的存在极大地威胁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们应该通过购买正规渠道的药品来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此外,政府和监管机构也应该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以确保市场上的药品质量可靠。
2.药物剂量用药剂量的合理性是保障药物安全的重要一环。
过高或过低的剂量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因此,使用药物时,我们应该遵医嘱按照正确的剂量进行用药,并定期复诊调整剂量以确保用药效果。
此外,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用药剂量需要更加谨慎。
3.药物适应症和禁忌症药物的使用必须根据具体疾病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来进行。
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禁忌症的存在则是用药时需要避免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的使用范围和禁忌情况,以确保合理用药。
4.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用药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使用药物时,我们应该留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告知医生。
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更换药物或调整用药方案。
二、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合理用药是指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和特点合理选择药物,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下面我们分别从用药依从性、药物信息的获取和药物储存等方面探讨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1.用药依从性用药依从性是指患者按照医嘱正确服药的程度。
合理用药需要患者积极主动地按时按量服药,并坚持用药周期,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中药临床应用应注意安全合理用药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8 5 ( 0 1 1 — 1 3 0 1 7 — 3 1 2 1 )2 0 0 — 1
笔者 近年来 , 用大椎穴 点刺拔 罐退高 热 , 采 效果显著 , 报
表 2五小时后测体温统计
共收治 10 2 例患者 , 温均在 3℃以上 。 中男 6 例 , 体 9 其 7 女 5 ; 3例 年龄最小 1 , 岁 最大 5 ; 8岁 病程最短一 天 , 最长七天 ; 病 由以上 两表可以看出 , 小时后测体温 , 半 治疗组 的总有效 种包括外感 、 急性支气管炎 、 叶性肺 炎 、 大 化脓性 扁桃 体炎 、 风 五小时后测体温 , 两组体温均有不 同程度 湿热等多种疾病 。随机分为点刺拔 罐组( 治疗组 ) 和药物组 ( 对 率明显高 于对照组 。 回升 , 但是对照组 明显高于治疗组 。 照组 )每组各 6 , O例。 4体 会 2治疗方法 大椎穴 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 的交会穴 , 有宣通 阳气 、 解表 21 .治疗组 泄热 的作 用 ;少商穴为手太 阴肺经井穴 , 具有宣肺清热 的作 取穴 : 主穴大椎 , 曲池 、 。 配穴 少商 用; 曲池穴为手 阳 明经合 穴 , 具有祛 除经络脏腑邪热 的作 用。 用具 : 三棱针、 玻璃火罐 、 针。 毫 进 操作 : 大椎穴 常规消毒 , 三棱针 点刺 3 5 , ① 用  ̄ 点 迅速拔 放血疗法可泄血毒之热 。大椎穴点刺后拔罐可增加出血量 , 解毒 泄热 的作用 。近年来 由于人群 中抗药 罐, 一般留罐 5 1 分钟 , ~5 出血量大约 2 3 — 毫升 , 起罐 , 毒 步加强疏通经脉 , 用消 性的增加 , 即使应用 大量 的解 热镇 痛剂有时效果仍然欠佳 , 而 棉球擦净 血渍后覆盖创可贴 。②于两前臂下 1 处扎止血带 , / 3 此法则可彰显其功效 。 又因其副作用 小、 操作简便 、 易于掌握 , 少商穴常规消毒 , 三棱针点刺 , 出血 35 即可 。③ 曲池穴 常 —滴 故更适合在基层 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规消毒后毫针刺入, 行泻法 , 不留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药安全性问题与形势
中药安全吗?
纯中药制剂 无毒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
1.1马兜铃酸肾病事件
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比利时,1990-1992年有100多人服用减肥 药。服药1年后,数十名减肥者被查出肾脏受到损伤,研究认为是 减肥药中关木通所含马兜铃酸所导致。
何首乌
近年来,何首乌及其制剂对肝 脏的损害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现 代研究证实,通过黑豆汁蒸煮炮制 可明显降低何首乌的毒性。
1.4 药物成分
中药化学成分是中药药效和毒性的物质基础。
◆有的中药含有毒性成分,而其往往又是药效成分。 ◆有的中药含有大分子物质,如色素、鞣质、蛋白质等属于完全
抗原物质,能直接引起过敏反应。 ◆一些传统记载无毒的中药,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所含化学
中药提 取精制
一些大分子化合物,如 淀粉、糖类、鞣质等杂质 成分残留可能对机体产生 安全性风险。现代制剂工 艺中还会存在有机溶剂残 留、絮凝剂残留等。
1.6 药品包装
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直接与药品接触的称为内包装,保护内包 装的称为外包装。内外包装如果没有选择得当,就会影响中药的稳定 性,使其受到污染,产生不安全因素。如塑料包装的药品比玻璃包装 更容易吸潮,但塑料包装更抗压,不易破坏。注射剂安瓿瓶不易发现 的小裂纹会产生严重的安全性风险。
关木通事件
含大黄清
(龙胆胃泻丸肝、丸导事赤件丸)(散)、甘露消毒丹(丸)、排石颗粒、跌打丸、妇科分清丸、冠心苏合 丸、苏合丸、十香返生丸、济生桔核丸、止嗽化痰丸、八正合剂、小儿金丹片(丸)、 分清五淋丸、安阳精制膏、辛夷丸、儿童清肺丸、九味羌活丸(颗粒、口服液)、川芎 茶调丸(散)、小儿咳喘颗粒、小青龙合剂(颗粒)。
熟又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它们都会影响中药的品质。
种
如细辛的地上部分含有马兜铃酸,故药典规定其药用 部位为根茎;雷公藤、苦楝皮的有效成分含量与药用
植
部位和采收季节都有关。
土壤、水质等污染造成种植环境恶化;不 规范的栽培种植,如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 导致农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如研究发现, 云南文山三七的砷污染主要来自于土壤。
后两者功效与川贝母不同,但因川贝母资源短缺,市场上常出现将其以次 充好的现象,且光慈菇为有毒之品,不仅会贻误病情,还会引发中毒反应。
广豆根与北豆根、北五加皮与南五加皮、绵马贯众与紫萁贯众………
1.2品质
中药产地不同,其质量、临床疗效,
加工过程中二氧化硫、增白剂、去污剂的 残留都会对机体产生影响;贮藏不当产生的黄
以及毒副作用会存在差异。如临床选用
曲霉毒素具有明确的致癌性;存放时间过长或
桑寄生时应关注其寄主基源;不同产地
产
温湿度失宜,易发生泛油、虫蛀、酶解等变化。
的乌头,其毒性差异较大。
地
如苦杏仁久放发生酶解,杏仁苷分解生成氢氰
酸而使毒性增大。
采收时间与药用部位
加工与贮藏
植物有不同的生长周期,不同入药部位,其生长成
其他成分
◆补骨脂含香豆素类成分,长时间服用能损伤肝细胞,降低卵巢功能; ◆秦皮含秦皮乙素、秦皮甲素等香豆素类成分,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 ◆蛇床子含香豆素,能引起心跳加快、舌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口服秦艽碱甲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会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 ◆厚朴中的木兰箭毒碱有毒,大剂量可致呼吸麻痹; ◆双黄连注射剂中含有的绿原酸和穿心莲注射液中所含的穿心莲内酯可导致过敏 反应。
二、中药安全性影响因素
1.药物因素
1.1品种
我国地域辽阔,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繁多,长期以来存在同 物异名、异物同名、一药多基源现象。药物基源不同,其所含的化 学成分、毒性也会有所差异。品种的混淆是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影 响中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木通 木通: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藤茎; 川木通: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 关木通:马兜铃科植物关木通的藤茎。 因关木通中含有马兜铃酸,长期或大量服用可引起蓄积中毒,具有明确的肾 毒性,故2005年版《中国药典》取消了关木通的药用标准。
◆沙苑子
沙苑子:豆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扁茎黄芪的成熟种子; 代用品:豆科植物野百合属的崖州野百合、凹叶野百合的种子。 代用品含有野百合碱,具有肝脏毒性,服后常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 甚至出现腹水和肝昏迷。
◆川贝母 川贝母: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梭砂贝母或甘肃贝母等的鳞茎; 土贝母: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 光慈菇:百合科植物老鸦瓣及伊犁郁金香的鳞茎。
关木通事件
(龙胆泻肝丸事件)
2014年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集《家常》:川妹 子梦露和广东小伙子汉生成家在珠海…双方父母都过来照顾 … 其中四川的外婆带来了晒干的鱼腥草,用鱼腥草炖汤,说是
“被认为有利于伤口愈合,最适合产妇身体恢复” … …
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在非典期间因鱼腥草注射液功勋卓著,
目前尚未见食用鱼腥草致肾炎或马兜铃酸肾的报道,但基于含马兜铃酸中药的后 果,为健康考虑,最好避免食用或少食。那些没有明确疗效的含鱼腥草成分中成 药,更没必要服用。
附: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和中成药
含马兜铃酸的中药: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汉中防己、
追风藤、寻骨风、朱砂莲、三筒管、杜衡、管南香、南木香、藤香、背蛇生、白 金果榄、金耳环、乌金草等。
关注中药安全问题,重视安全合理用药
河北中医学院 张一昕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健康中国” 国家发 展战略的实施,中医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 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关于“中药的安全与合理应用问 题”即是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下面仅就有关内容和
各位同仁探讨如下。
内容
1.5 中药制剂
传统剂型:丸、散、膏、丹。 现代剂型:片剂、胶囊、颗粒剂、滴丸、气雾剂、注射液、巴布剂 等涉及多个生产环节,影响因素较多,从制剂工艺、中药提取精制、质 量控制、药用辅料,以及包装、贮藏、运输等每个环节都可能对其安全 性产生影响。
目前我国中药质量标准尚不 完善,只能对目标成分进行 定性、定量分析,无法对影 响安全的物质种类及含量进 行有效监控。特别是注射剂
1.3 栀子毒性发威
2016年8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要 求修改茵栀黄注射液的说明书,其中包括7大类将近40 种不良反应,并明确: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孕妇禁用。 从此,茵栀黄注射液退出新生儿黄疸治疗的舞台。
栀子,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未言及其毒性作用。《医宗必读》:“大苦大寒, 能损胃伐气,虚者忌之”,从损伤脏器方面对栀子的毒性进行了描述。近年来研 究认为栀子具有胃肠毒性、肝肾毒性。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栀子的用量为 6~10g,超量或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成分具有潜在的毒性或副作用。 ◆中药制剂大多为复方,各药物成分之间会相互作用,产生新的
化合物。
毒性成分
◆矿石类如朱砂、雄黄、砒石等的神经毒性与其所含的汞、砷等重金属有关; ◆动物类如蟾酥、全蝎、蜈蚣、斑蝥,以及商陆、巴豆、相思子、苍耳子、蓖
麻子、望江南子、木鳖子等毒性与所含的毒蛋白有关; ◆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含有双酯型生物碱和乌头碱等毒性成分。
芫花、乌头、海藻、常山、藏红花、野百合等。
1.6 具有肾毒性的中药
目前发现导致药物性肾损害的中药主要有:雷公藤、苦丁茶、马桑果、
冬虫夏草、苍耳子、苦楝皮、牵牛子、土贝母、土荆芥、巴豆、使君子、大枫 子、野芋头、喜树、蓖麻子、黎辣根、蔓乌头、山豆根、望江南子、常山、鸦 胆子、马桑根、细辛、芫花、罂粟壳、土三七、木通、广防己、马兜铃、天仙 滕、青木香、寻骨风、山慈姑、丢了棒、川乌、草乌、天麻、胖大海、马钱子、 鱼胆、全蝎、蜈蚣粉、斑蝥、红娘子、蟾蜍、朱砂、雄黄、砒石、水银、密佗 僧等。
1.2美国“麻黄风波”
2003年2月,美国职业棒球投手史蒂夫 在服用含有麻黄的营养补充剂后暴毙。 此事引起了美国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据了解,含有麻黄的营养补充剂被许多 美国人用来减肥,服用者多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约有16000名消费者向有关 部门投诉,出现心脏病发作、中风、癫痫发作等症状。一些年轻人在服用麻黄碱 后后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甚至死亡,而一些中老年人则因服用过量而 直接致死。国际奥委会将它列为禁药。
1.3 炮制
中药炮制目的之一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若有毒中药不经炮制或炮制不当,便会导致中 毒反应;某些无毒中药若炮制不当,也会导致不良反应。
乌头类饮片:
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含有 乌头碱,毒性较强,能引起各种心律 失常,甚至死亡。炮制后,乌头碱被 水解成毒性较小的乌头原碱,毒性大 大降低。故内服宜用炮制品,以确保 临床用药安全。
冲剂、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宝宝牛黄散、抗病毒颗粒、 参麦止嗽糖浆、复方红根草片、清热镇咳糖浆、痔疮外洗药、复方四季青片、 止咳平喘糖浆、鹤蟾片、芒果止咳片、复方鲜竹沥液、情安喘定片、辛夷鼻 炎丸、咳喘顺丸、清热去湿茶、化痰消咳片、止痛化癓胶囊、金青感冒颗粒、 金青解毒丸、苍鹅鼻炎片、梅翁退热颗粒、梅翁退热片、消痰咳片、男康片、 云南蛇药、长城止咳喘糖浆、祛痰灵口服液 。
。 的质量控制难度更大,导致
不良反应更为明显
口服液中增加抑菌剂、助 悬剂、稳定剂、着色剂等, 注射剂中增加增溶剂、抗氧 化剂、金属离子络合剂等都 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质量 控制
药用 辅料
中药制剂
生产 环节
制剂 工艺
经过提取、浓缩、分离、 纯化等过程,能去除无效杂 质和有毒成分,提高有效成 分浓度。但同时会改变药物 的化学成分,提高目标成分 含量,增加药物的临床用药 剂量,从而降低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