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 关键动作要领及指导
幼儿园体育基本的跑步跳跃和投掷动作

幼儿园体育基本的跑步跳跃和投掷动作幼儿园体育基本的跑步、跳跃和投掷动作运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运动,幼儿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协调能力,增强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跑步、跳跃和投掷是最基本的运动动作。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关于跑步、跳跃和投掷的基本动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跑步动作跑步是最基本的运动能力之一,通过跑步可以增强幼儿的心肺功能和全身肌肉力量。
幼儿园跑步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准备姿势:站立直立,保持身体挺直,双臂自然下垂。
头部保持正常姿势,目光前方。
2. 用力推开地面:通过后脚跟用力推开地面,抬起脚掌,将身体向前推动。
3. 腿部协调:在跑步过程中,膝盖要抬起,大臂和小腿应形成90度的角度。
4. 步幅控制:跑步时,应保持适当的步幅,不宜过大或过小。
5. 步频调节:根据幼儿的能力和要求,教师可以适当调节幼儿的步频。
6. 呼吸控制:跑步时,幼儿应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保持呼吸顺畅。
二、跳跃动作跳跃是培养幼儿协调性和肌肉力量的重要运动项目。
在幼儿园跳跃教学中,应注重以下要点:1. 稳定的起跳姿势:起跳前,幼儿双腿并拢,保持身体平衡,双手在身体两侧。
2. 用力蹬地:起跳时,双脚用力向下,迅速蹬地,并向上用力挺腰。
3. 双膝抬起:起跳后,双膝迅速抬起,双脚向腹部靠拢。
4. 维持身体平衡:在跳跃过程中,幼儿应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晃动或倾斜。
5. 均匀落地:跳跃完成后,幼儿双脚同时着地,保持身体稳定。
三、投掷动作投掷运动能够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在幼儿园投掷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握持球类:幼儿用手掌和手指握持投掷的球类,保持握持舒适并稳定。
2. 准备动作:幼儿站立直立,身体自然放松。
手臂放在身体两侧,肩部放松。
3. 后退一步:幼儿可以向后退一步,为投掷做准备。
4. 身体转动:幼儿随着投掷动作,向后转动身体,用力将球抛出。
5. 手臂释放:在投掷的过程中,幼儿要利用手腕的力量,将球顺势释放。
幼儿体育操教案:教你如何培养孩子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幼儿体育操教案:教你如何培养孩子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随着儿童体育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开始关注孩子的健康和体能发展,体育操作为幼儿体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幼儿园的体育教学中。
而如何在体育操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成为了每个体育老师和家长们关注的问题。
一、概述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儿童体育发展的关键期。
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体育操作为一种集合了体育基本动作、节奏感和音乐美感的形式,可以全面地激发孩子的体能潜能,促进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幼儿体育教学中将体育操纳入教学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协调性训练协调性是人体各部分间相互协调运动的能力,协调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
在幼儿园体育操教学中,帮助孩子们培养协调感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体育表现,还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智能的提升。
1. 合理搭配动作体育操教学中通过有规律的操姿、有节奏的动作以及音乐美感的融合,可以使孩子们得到与年龄相当的良好锻炼的同时,加强其肢体协调能力。
在制定体育操教学计划时一定要合理搭配不同的动作,注意动作之间的衔接和配合,提高孩子的动作协调性。
2. 指导孩子掌握动作要领在体育操教学中,为孩子们规范动作、让他们掌握基本操姿,是培养孩子协调性的基础。
老师们要通过示范动作、分解动作以及手把手的指导,帮助孩子们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同时要引导孩子们养成细致、认真、坚持不懈的习惯。
3. 适当加强练习时间在体育操教学中,适当的加强练习时间对于提高孩子的协调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老师们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动作反复练习,直到孩子们掌握了动作要领和节奏感,使训练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灵活性训练灵活性是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小和关节活动的自如程度。
良好的灵活性能够使儿童在各种活动时更加舒适自然,同时还能促进其身体的协调和平衡控制。
1. 展示柔软的动作在体育操教学中,展示柔软的动作可以调动孩子们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同时也是提高他们的灵活性的有效手段。
幼儿园体育优秀教案《走、跑、跳》训练要领教学活动反思

幼儿园体育优秀教案《走、跑、跳》训练要领教学活动反思教案背景本教案是为3-4岁幼儿设计的,主要针对幼儿在体育方面的初步训练,通过教授走路、跑步和跳跃等基本动作,培养幼儿的肌肉协调性和身体平衡感,同时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
教学目标1.通过环节训练,提高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身体平衡感;2.通过学习走路、跑步和跳跃等基本动作,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水平;3.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学内容1.走路训练•分别进行直线、弯路、曲线和圆形的走路练习;•引导幼儿改变走路节奏和姿态等,达到锻炼平衡感的目的。
2.跑步训练•小组进行跑步比赛,锻炼幼儿的竞争意识;•讲解正确的跑步姿势,引导幼儿正确运用身体力量和呼吸技巧。
3.跳跃训练•进行简单的跳跃练习,从单脚跳到双脚跳等逐渐提高难度;•教授正确的落地姿势,避免运动损伤。
教学策略1.环节训练法通过安排不同的环节训练,从直线、弯路到圆形,引导幼儿逐步接受和掌握更多的动作技巧,提高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平衡感。
2.小组合作法在跑步比赛中,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幼儿对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3.视频教学法通过播放相关的体育教学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走路、跑步和跳跃等动作技巧。
反思总结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我从其中发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结如下:1.授课方式需要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幼儿不太能理解我的口头指导,下次我会使用更多的视觉教学手段,如图解、视频演示等,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2.环节安排需要优化某些幼儿在参加跑步比赛时因为跑得较慢而感到自卑,下次我会更好地掌握幼儿的跑步程度,增加不同水平的组别,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比赛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3.调整教学内容有些幼儿对跳跃有些难度,下次我会通过调整跳跃练习的难度和步骤,让幼儿更好地掌握跳跃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总结改进,探索出更适合幼儿的体育教学方法,让幼儿能够在健康快乐的活动中健康成长。
(完整版)幼儿园各年龄段体育活动动作目标及指导要点(小中大班)

(完整版)幼儿园各年龄段体育活动动作目标及指导要点(小中大班)幼儿园各年龄段体育活动动作目标及指导要点小班一、走:1.自然走:托班:双脚交替自然地走指导要点:步子稳健向前走动,目视前方,两臂自然摆动。
小班:上体正直.双脚交替自然地走指导要点:挺胸,躯干正直,使颈.背在同一垂直而上,眼看正前方,步幅大而均匀,落地轻柔,两臂自然前后摆动。
2.变化走;小班;向指定方向走指导要点:设定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标志物。
二、跑:1.自然跑:托班:双脚交替自然地跑指导要点:可以从原地踏步的基础上引入原地跑的教学,使之体会走与跑的根本区别——腾空。
摆臂为握拳屈肘前后自然摆动。
小班;上体正直.双脚交替自然地跑指导要点:步子迈开,落地轻柔,躯干正直稍前倾,两臂握拳屈肘前后自然摆动。
2.变化跑:小班:向指定方向跑指导要点:设定标志物,在跑动中,要目视相去无几物,身体向前倾向前跑进,体会腾空感,两臂自然前后摆动。
3.走.跑交替:小班:走.跑交替100米指导要点:(1)走—跑,听到跑的指令,下肢迅速蹬摆做出跑的动作,同时两臂迅速由直臂变屈臂前后摆动,身体稍向前倾。
(2)跑—走听到走的指令,迅速由跑转变为走,并调节呼吸。
4.追逐跑;小班:在指定范围四散跑.追逐跑指导要点:强调限制条件——指定范围。
追者要求其讲究方法,逃者要求其有躲闪三、跳:1.纵跳:小班:轻松自然地双脚同时向上跳指导要点:屈膝预摆,蹬伸充分,落地缓冲。
2.行进跳:小班:轻松自然地双脚同时向前跳指导要点:屈膝预摆,身体前倾,两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
3.从高处往下跳:小班:从25厘米高处自然跳下指导要点:屈膝预摆,身体稍前倾,落地缓冲,注意身体平衡。
四、投掷:1.投远;小班:单手自然地将沙包投向前方指导要点:屈臂肩上投掷,沙包出手方向为前上方。
五、爬托班:手.膝着地向前爬指导要点:依靠腕撑.腿蹬伸力量和异侧(或同侧)臂推撑力量推动身体前进,爬时仰头前看。
小班: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向前爬指导要点:同上。
幼儿体育运动教案:认识不同动作,锻炼身体

幼儿体育运动教案:认识不同动作,锻炼身体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体育课程,幼儿应当能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1、认识不同的运动动作,如:跑、跳、滚等;2、了解不同动作对身体锻炼的效果;3、尝试不同的运动动作,增强身体协调性和体能。
二、教学内容1、认识不同动作在本次课程中,将重点向幼儿介绍三种基本的运动动作: 跑、跳、滚。
老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幼儿了解这些动作的要领和特点。
2、了解不同动作对身体锻炼的效果接下来,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不同的运动动作对身体有什么样的锻炼效果。
比如:跑步对于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有很大的帮助;跳跃可以训练腿部和腰部的肌肉和韧带;滚动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和协能力。
3、尝试不同的运动动作在经过简单的介绍和理论学习之后,老师可以带领幼儿亲身体验不同的运动动作。
比如,在操场上向幼儿展示几种简单跑步方式,再让他们依次试跑;或者让幼儿尝试高起跳和长跳等项目,以锻炼腿部和腰部的肌肉和韧带。
在进行这些实践活动时,老师可以提供指导并适时纠正幼儿的动作,以保证他们的体能训练效果。
三、教学方法1、运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2、直观体验法: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的运动动作,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技能和要点。
3、小组合作法:可以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在团队合作的环境下进行各种体育活动,以锻炼其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本次课程的重点是让幼儿掌握不同运动动作的技能和特点,熟悉其对身体的锻炼效果,同时增强其身体协调性和体能。
教师应尽可能直观地向幼儿展示运动动作,并在实践中及时纠正和指导幼儿的动作。
在训练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特点,避免过度训练和伤害。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幼儿应当学会不同运动动作的技能和特点,了解其对身体的锻炼效果,同时增强了身体协调性和体能。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继续进行体育教育,让幼儿逐渐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幼儿园体育活动各年龄段技能指导方案

幼儿园体育活动各年龄段技能指导方案一、幼儿园体育活动意义体育活动对幼儿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听觉、视觉、语言、协调性等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机能发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集体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协调意识、感情、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幼儿园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健康带动,更是提高幼儿全面素质的必修课程。
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技能指导方案,是提高体育教育水平,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常见的幼儿体育活动1、摔跤:多为幼儿园较大的孩子开展。
训练中重点关注如下方面:接技、腰力、抱摔、交叉手、掌握或挂对方颈部等。
2、跳远:以幼儿园大班为主,对于入门幼儿,可选用小柱子、短跳绳等小工具帮助操作。
训练中侧重展示幼儿的力量、协调和韧性。
3、投掷:该活动以幼儿园学龄前期孩子为主要对象,通过小球、小绳圈等简易工具进行操作。
训练中强调技术细节的讲解和动作要领的掌握,例如步法、出手角度、手腕的转动等。
4、球类运动:体操球、草地足球、蓝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可以加强幼儿身体协调性和爆发力,训练中重点关注传球、接球、控球等技术细节。
三、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技能指导方案1、1-2岁幼儿(1)运动基础阶段幼儿体能发展较慢,大量运动不利于身体发育,可以多运用反复模仿、走路、跳跃、滚球、晃动等动作来提高幼儿的身体认知和运动技能。
(2)技术指导该年龄段幼儿技术指导主要集中在规定的体育游戏中开展。
带动幼儿进行跳跃、跑动、上下爬行、穿越等运动动作,要求幼儿在玩耍中体验游戏乐趣,通过活动锻炼身体素质提升运动技能水平。
选拔代表幼儿,为幼儿制定竞技规则和奖励措施,引导幼儿进行体育游戏。
(3)训练重点该年龄段幼儿多注重探索性、玩耍性,所以训练要注意活动环节搭配的适宜性和改变的多样性。
例如,建立障碍物被动式练习训练幼儿蹦跳、命令式运动训练孩子反应速度、模仿式练习训练幼儿跑步和握球操作技术。
大班幼儿跳绳活动的指导策略

大班幼儿跳绳活动的指导策略1. 引言1.1 介绍大班幼儿跳绳活动的重要性大班幼儿跳绳活动是幼儿园体育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幼儿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跳绳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加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在跳绳活动中,幼儿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通过跳绳活动,幼儿们可以学会互相协作、互相支持,培养出团结一致的集体氛围,提高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大班幼儿跳绳活动在幼儿园体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2. 正文2.1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进行大班幼儿跳绳活动的关键步骤,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准备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 确保跳绳器材齐全:在进行跳绳活动前,要确保跳绳器材齐全,如跳绳绳、场地标示等。
跳绳绳的长度要适合孩子们的身高,以免影响他们的跳绳效果。
2. 分组安排:在跳绳活动中,可以根据孩子们的不同水平和能力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人数适中,以便进行团体合作和竞争。
3. 制定活动计划:在进行跳绳活动前,要事先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的内容安排、时间分配、指导方法等,以确保活动的流畅进行。
4. 注重安全:在跳绳活动进行过程中,要始终注重孩子们的安全。
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物;提醒孩子们注意距离和姿势,避免发生意外。
5. 鼓励互动:在准备工作中,也要注意培养孩子们之间的团体合作意识,鼓励他们互相帮助、鼓励,营造积极友好的活动氛围。
通过以上准备工作的措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大班幼儿进行跳绳活动,让活动更加有序、高效、有趣。
2.2 跳绳活动的指导技巧1. 细致的示范和解释:在进行跳绳活动之前,教师应该给幼儿进行详细的示范和解释,包括正确的姿势、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示范可以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跳绳的动作,解释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动作的目标》教案:体能培养方法

幼儿园大班体育项目中,动作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重点。
通过在体育课上进行动作目标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孩子的体能水平,培养其身体素质和动作技巧。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体能培养方法和运动技巧,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完成体育课教学。
一、体能培养方法1.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是培养幼儿体能的有力手段之一。
幼儿阶段,平衡感是孩子们身体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
通过平衡性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平衡训练常用的方法有单脚站立和单脚跳跃、斜坡爬升和下滑、转圈、倾斜走等。
2.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培养其身体素质。
力量训练的方法主要有卧推、俯卧撑、深蹲等,这些动作可以帮助幼儿强化上肢、下肢和腹部的肌肉力量。
3.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培养幼儿运动技巧和动作灵活性的有效方法。
常用的柔韧性训练方法有各种拉伸动作、跳跃高度和距离的增长等。
通过这些训练方法,可以增加幼儿的柔韧性和敏捷性,提高其身体控制能力和速度。
二、运动技巧除了体能培养方法,幼儿园大班的体育课还需要注重运动技巧的教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幼儿运动技巧的介绍:1.奔跑和跳跃技巧奔跑和跳跃是幼儿常见的运动方式,而对于幼儿来说,这些简单的动作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技巧。
对于奔跑,老师可以教授幼儿正确的用力方式和步调,以及均衡地推动双腿的方法。
对于跳跃,老师需要教授幼儿正确的起跳姿势、如何使用臂部支撑等技巧。
2.球类运动技巧幼儿园大班体育课程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球类运动,如踢球、投篮等。
在教学这类运动技巧时,老师需要注意提前规划好课程,逐步将学生带入到运动状态中。
同时,需要通过各种练习来提高幼儿的目测准确度、协调性和反应速度。
3.体操技巧体操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在教学体操技巧时,老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身体条件和技能要求来制定运动计划,同时,还要注意幼儿的动作安全和正确性。
三、小结在幼儿园大班体育课程中,动作目标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大班体育教案:翻越运动的技巧与要领

第一部分:引言体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在培养幼儿身心素质方面的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对提高幼儿现代文明素质,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大班体育教育具有更为深远和更为紧迫的意义,需要在实践中寻找出一种增强幼儿童体能的措施和方法,以培养更多的健康力量。
本文以大班体育教案为出发点,分享翻越运动的技巧与要领。
第二部分:翻越运动的概述翻越运动是体育运动中的一项重要成分,对幼儿的身体和智力能力都有很好的培养作用。
它既能满足幼儿探索运动和开展个体动作训练的需求,也能刺激幼儿的大脑运作,提高智力素质和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翻越运动具有复杂的技巧性,这需要幼儿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操练,才能够逐渐掌握相关的技巧和要领。
第三部分:翻越运动的技巧与要领1.运动前热身在进行翻越运动之前,幼儿需要进行一定的热身运动。
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地预防幼儿受伤,还可以更好地激活幼儿的身体和大脑。
热身运动主要包括慢跑、跳跃、挥臂等。
2.选择适合的翻越障碍物翻越障碍物的高度需要根据幼儿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来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比较低的障碍物作为起点,逐渐提高难度。
最终,可以选择一些专业的障碍物进行训练。
3.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在进行翻越障碍物的过程中,要注意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幼儿需要做好准备,目视障碍物,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
需要用双手握住障碍物,尽量靠近障碍物的顶端,保持平稳的重心。
需要用双腿一起上推,整个身体向上腾空,同时向前翻越过去。
4.强化训练,争取突破对于翻越运动这样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运动项目,需要通过不断地强化训练,才能够在技术方面有所提高。
教师可以逐渐提高障碍物的高度,提升幼儿的技术难度,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和尝试,争取在训练中突破。
第四部分:翻越运动的具体训练方法1.实践训练幼儿可以利用操场上的木板、矮墙、栏杆、基台等进行实践训练。
通过反复的实践,幼儿可以逐渐掌握正确的技巧和动作要领。
中班幼儿八项体育技能内容及动作要领

•中班幼儿八项体育技能内容及动作要领•来源:黎莲花2012-04-24 10:13:55 人气数:0编导语:中班幼儿是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机能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幼儿园应以游戏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是完成幼儿体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指导思想幼儿期是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期。
身体锻炼作为幼儿活动的一种方式,不但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增强幼儿的体质为主要目的,而且还具有满足幼儿模仿、运动、娱乐、交往、表现、竞争、审美等多种需要,促进幼儿智力、个性、品德、审美情趣等多方面发展的功能。
中班幼儿是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机能发展的重要时期,应以发展他们的运动技能为主要目标。
在幼儿园以游戏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是完成幼儿体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中班幼儿八项体育技能内容及动作要领。
(一)中班幼儿八项体育技能包括:身高、体重、平衡,十米往返跑,双脚连续跳,上体投掷,立定跳远,座位体前屈。
(二)中班幼儿八项体育技能动作要领:1、2、身高、体重:养成生活的好习惯,《小铃响叮当》纵跳触物,《摘水果》3、平衡:在宽2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衡木上走。
指导要点:双手侧手举调节身体平衡,走步时步幅小,摆腿低,单腿支撑的时间短,上体直,眼看正前方。
训练平衡的游戏如:《迷迷转》《搭桥过河》《冰冻人》《椅子游戏》4、双脚连续跳:髋的预摆——改变运动方向指导要点: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身体稍向前微倾,屈膝,前脚掌起跳,轻轻落地,保持平衡。
游戏如:《神奇的口袋》《快乐的小兔》5、立定跳远:跳距不少于30厘米指导要点: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
预备——腿稍屈,臂后摆,上体稍前倾,也可弹动一次;起跳——腿蹬直,臂向前上摆,展体,使身体向前上方跳出;落地——屈膝全蹲。
幼儿双脚连续向前跳动作要领_概述及解释说明

幼儿双脚连续向前跳动作要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幼儿园的体育教学中,幼儿双脚连续向前跳是一种重要的动作技巧,也是培养幼儿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关键训练项目之一。
跳动作的正确执行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和整体运动素质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然而,因为幼儿身体柔软、力量不足以及协调性尚未完全发展等特点,他们在执行跳动作时常常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因此,本文旨在介绍幼儿双脚连续向前跳的要领,并解释说明该动作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还将提供实施这一动作所需注意的关键要点,并探讨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以及相关指导策略。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跳动作要领的解释说明、实施幼儿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关键要点、教师角色和指导策略、以及结论部分。
在每个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和说明。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双脚连续向前跳动作的要领和意义,以及如何有效地指导幼儿进行这一动作。
通过提供相关知识和技巧,期望能够促进幼儿在身体发展与运动能力方面取得积极进步。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鼓励教师和家长关注幼儿体育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为他们创造更多有益的运动环境。
2. 跳动作要领的解释说明2.1 定义跳动作在幼儿教育中,跳动作指的是幼儿通过双脚连续向前跳起并着地的运动行为。
这种动作需要幼儿迅速起跳、保持平衡、正确落地并保持良好的姿势。
2.2 幼儿双脚连续向前跳的意义幼儿双脚连续向前跳是一项重要的身体活动,对于幼儿发展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展。
其次,这种动作能够加强幼儿下肢力量,并提高他们的爆发力和速度反应能力。
此外,通过该运动,幼儿还可以增强自己的空间意识和平衡感。
2.3 跳动作对幼儿发展的影响跳动作对幼儿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在身体方面,通过实施这一动作,可以增强幼儿核心肌群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并改善平衡和协调。
幼儿园体育活动教学指导

幼儿园体育活动教学指导幼儿园阶段是儿童身体发展和基本技能养成的关键时期。
体育活动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因此,针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教学指导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身体基本能力的养成、运动技能的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以及身心健康的促进。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如灵活性、协调性、平衡性和耐力;2. 培养幼儿运动基本技能,如跑、跳、投、接等;3. 发展幼儿的团队协作和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4. 促进幼儿身心的综合发展,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应具有游戏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常见的教学内容包括:1. 基本运动技能的训练:跑步、跳跃、投掷和接球等,通过积极的游戏形式,让幼儿体验到运动的乐趣;2. 器械的使用和运动的探索:如攀爬、滑梯等,通过与器械的互动,培养幼儿的平衡感和空间意识;3. 音乐与运动的结合: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配合,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动感;4. 团队合作的活动:如集体游戏、合作竞赛等,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教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激发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
例如,玩“躲避球”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敏捷性和反应能力;2. 观摩示范法:由教师或高年级幼儿示范动作或技巧,并引导幼儿进行模仿。
例如,教师示范正确的投球动作,鼓励幼儿按照示范进行练习;3. 小组竞赛法: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竞赛,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例如,组织“传球比赛”,让幼儿在传球中体验到团队的力量;4. 自主学习法:创设情境,让幼儿自己探索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跳绳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寻找最佳的跳绳方法。
幼儿园小中大班体育基本动作的练习

幼儿园小中大班体育基本动作的练习3.常犯错误及纠正方法(1)内外八字脚。
向家长和教师、保育员做宣传工作,早期预防;经常提醒有内外八字脚缺点的幼儿走路时要脚尖朝前;纠正外八字,可让幼儿两脚内扣站立,用脚内侧踢毽子;可沿一条直线向前走来纠正八字脚。
(2)抬腿过高。
向幼儿讲清楚高抬腿是错误动作,幼儿在向前迈步和走步时,教师应经常提醒,及时纠正;排队走时,前后距离要稍大,以免妨碍向前迈步。
(3)落地重。
走步时教师可提醒幼儿“向前迈步,落地要轻”或提出“看谁走路轻”等。
教师喊口号时不要过于用力。
(4)摆臂紧张,幅度过大,身体左右摆动。
向幼儿讲清楚正确的摆臂方法;教师示范要正确;让走姿正确的幼儿做示范或当排头;让犯有此错误的幼儿跟在走得正确的幼儿后面走。
(5)低头含胸,上体扭晃。
向幼儿讲清楚正确的走路姿势,教师平时应注意走步的正确姿势;在排队走步时经常提醒幼儿“抬头挺胸”;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4.教学注意事项(1)走步教学重点是腿的动作和躯干姿势。
只要做到蹬地有力,步幅大,方向正,挺胸直腰,走步就有精神。
(2)要有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提高要求。
对小班幼儿的主要要求是:走得平稳、步子迈得开;排队走步时能注意跟上前面的幼儿,保持队形,不要求步伐整齐。
对中、大班幼儿的要求主要是:做到动作正确、协调、放松、均匀、步幅大、有节奏、步伐整齐。
(3)教师走步的姿势对幼儿的动作发展影响很大。
因此,教师无论在教室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求有正确的走步姿势,还要向家长做宣传工作,引起家长的重视。
(4)散步和游览是发展幼儿走步能力的好形式。
散步和游览时,允许幼儿比较自由地走,只要队形不散就行,不必要求队形整齐。
走步速度可以有变化,也可以走走停停,观察附近自然景色。
如果途中能带幼儿爬过小坡,走过小桥,跨过小障碍物,幼儿会更感兴趣。
散步和游览时,要注意安来了解幼儿动作发展水平,但不宜制定指标,不宜进行评比。
(2)要特别重视对中、大班幼儿跑的动作的指导。
幼儿园体育运动活动指导 幼儿园体育运动

活动指导体育运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体质和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的体育运动活动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在幼儿园的体育运动活动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因时制宜,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度过美好的童年。
一、指导原则1. 因材施教: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水平各有不同,体育运动活动指导应根据幼儿的芳龄和发育水平,因材施教,避免过重或过轻的教学内容,确保每个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 灵活多样:幼儿喜欢新奇和变化,体育运动活动指导内容应灵活多样,可以选择传统体育项目,也可以引入一些新颖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和成就感。
3. 教学互动:体育运动活动指导中,教师要与幼儿进行积极互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关注每个幼儿的动作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二、活动内容1. 游戏形式的体育活动:可以组织一些简单易学的游戏,如跳绳、投掷球类、追逐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运动,增强体能和协调能力。
2. 健康体操活动:体操是幼儿园体育运动活动中重要的内容,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体操操练,如伸展、转动、踏步等,培养幼儿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
3. 室内外活动结合:除了在教室内开展体育运动活动,还可以利用幼儿园周边的环境,进行室外活动,如户外游戏、田径运动等,让幼儿在更开阔的空间中感受运动的乐趣。
4. 组织集体活动:定期组织集体体育活动,如田径运动会、运动游园会等,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竞技精神和团队精神。
三、活动组织1. 合理安排时间:体育运动活动的时间安排要合理,不要过长或者过短,避免对幼儿造成身体的不适。
2. 安全保障措施:在组织体育运动活动时,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提前做好场地安全检查,确保运动场地平整无障碍,体育器材完好无损,做好幼儿的人身安全保障工作。
3. 人员配备:体育运动活动指导需要有足够的教师和保育员配备,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每个幼儿的安全。
幼儿园体育教案: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运动姿势?

幼儿是我们社会中最没有偏见、最纯真、最可爱的群体之一。
幼儿期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这个阶段不仅影响着孩子将来身体的发展,还会对他们的认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由此可见,适当的幼儿体育教育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尤为重要。
本文重点介绍幼儿园体育教育的姿势指导,帮助幼儿正确掌握运动技巧,防止运动伤害。
部分一:幼儿园体育的课程目标1.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幼儿园是幼儿接触运动的第一步,运动教育对幼儿的身体发育、智力、情感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通过活动,幼儿能够锻炼肌肉、骨骼、听觉、触觉等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思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锻炼身体素质幼儿园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让幼儿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同时锻炼身体素质。
通过适当的体育训练,幼儿可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对于今后的身体健康和生动活泼的生活有极大的帮助。
3.促进社交交流,培养团队意识幼儿园体育教育应该遵循以孩子为中心,以游戏和体育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促进幼儿人际交往和合作的精神。
教育幼儿在游戏、体育活动中,懂得友谊、爱与分享,并能够培养融入团队的意识。
部分二:正确的运动姿势对于幼儿园体育教育,教练和家长都应该重视幼儿正确的体育技能和姿势训练。
在幼儿体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以下运动技能和姿势的掌握:1.跑步跑步是幼儿园时期最重要的运动技能之一,幼儿应该通过长时间的需练习,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
教练应该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跑步练习,逐渐提高难度。
幼儿应该始终保持直立,双臂自然地摆动。
同时,幼儿应该脚部用力,减轻身体重心,让身体稳定地跑步。
2.跳跃跳跃是幼儿园时期的主要运动技能之一。
跳跃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全体重集中在跳跃腿上,同时保持身体平衡,尽量避免出现摇晃的情况。
3.投球投球是幼儿园时期基本的手臂运动之一,正确的投球技巧应该让幼儿先前臂向后伸展,迅速抬高手臂,再向前甩出手臂。
同时,手臂和肩膀应该放松,并保持手指的紧密性。
幼儿园教师运动教育指导

幼儿园教师运动教育指导在幼儿教育中,身体运动是幼儿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而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身边的重要指导者,其在体育教育中的角色也显得至关重要。
因此,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的运动指导,培养他们健康的体魄,是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基本原则1.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每个幼儿的身体与生理差异都是有许多不同的,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幼儿身体与健康状况,从而判断每个幼儿运动能力的差异,保证运动中不发生身体损伤,运动内容量力而行,不盲目比较,不给孩子过大压力,尊重幼儿发展规律,不排除胜负分。
帮助幼儿了解“处处有挑战,无处失败”的精神。
2. 采取“游戏”式教育方式:幼儿还处于幼稚阶段,他们对各种知识和事物都充满好奇,但是当要求他们在严格的运动比赛中去完成任务时,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叛逆心理,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幼儿园运动教育,要采用游戏式教育方式,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运动,让运动成为孩子的习惯和爱好,也可以利用歌唱、舞蹈和游戏与运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身体育体育教育,引导幼儿学会膳食卫生和个人卫生。
3. 技能系统培养:在运动技能的培养上,必须遵循各项运动技能培养的基本原则。
这意味着需要实现:从简至繁、从易到难,建立过程控制、技能熟练度和技能应用的评价体系,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幼儿的技能水平和应用能力。
4. 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的幼儿运动活动可以在各方面提高幼儿的意志和体魄,从而使幼儿愉快地参与,增强运动适应能力以及规划和组织运动技能的能力,开发多彩的幼儿运动活动,对幼儿园教育有很大的意义。
导教过程1、教师认识每个幼儿的特点和体能水平:幼儿园教师须了解每位幼儿的身体特点,能够根据每个孩子的身体特征,为他们开展相应的运动训练。
2、开展简单的热身训练是必要的。
那么关于幼儿园运动的热身训练,常见的方式有哪些呢?a. 身体引导运动(1)、抬腿左右踢拳(2)、行走跳跃b. 按语气动作运动:通过按照语音的节奏进行指挥幼儿进行动作,增进活动的顺畅,同时帮助幼儿学习新的语言和动作。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体育活动

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体育活动幼儿园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动作协调、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幼儿园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充分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每个年龄段的幼儿在身体发育、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方面都存在差异。
因此,教师在设计体育活动之前,要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身体状况、运动能力有充分的了解。
比如,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动作协调性较差,体育活动应简单有趣,时间不宜过长;中班幼儿的动作发展逐渐协调,活动可以增加一些难度和挑战性;大班幼儿的体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可以开展较为复杂的合作性体育游戏。
同时,还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有些幼儿可能身体素质较好,喜欢运动强度较大的活动;而有些幼儿可能比较胆小、体弱,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调整活动的难度和要求,让每个幼儿都能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目标明确的活动目标是体育活动成功的关键。
目标应涵盖幼儿的身体发展、运动技能、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例如,通过某项体育活动,锻炼幼儿的跑、跳、爬等基本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可衡量。
避免过于笼统和模糊,如“让幼儿锻炼身体”,这样的目标无法为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明确的指导。
同时,目标要符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既不能过高让幼儿望而却步,也不能过低缺乏挑战性。
三、精心设计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内容1、选择适合幼儿的运动项目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
如小班可以开展简单的模仿操、游戏化的走跑练习;中班可以增加跳绳、踢毽子等活动;大班可以尝试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
2、创设有趣的情境将体育活动融入有趣的情境中,能极大地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比如,以“小兔子拔萝卜”为主题,设计跳跃的活动;以“消防员救火”为主题,开展快速奔跑的练习。
幼儿园教师的体育活动指导

幼儿园教师的体育活动指导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接受系统教育的场所,也是孩子们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
作为幼儿园教师,在幼儿的体育活动指导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幼儿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运动能力,还能增强其身体素质,促进大脑发育,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
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幼儿体育活动的指导工作,以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
首先,幼儿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幼儿体育活动的特点。
幼儿时期是机能发育和身体素质培养的关键期,他们的运动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幼儿的运动技能、动作协调性以及肌肉力量等都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训练。
同时,幼儿的认知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也都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
因此,幼儿园教师在指导幼儿体育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方法。
其次,幼儿园教师需要合理设计幼儿体育活动课程。
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身体发展状况,科学制定体育活动的内容和课程安排。
如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游戏项目,逐步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或根据幼儿的专注力特点,合理安排活动时长,以保证幼儿能够全程参与并获得最大收益。
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设计富有创意、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次,幼儿园教师在指导幼儿体育活动时,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
教师自身良好的体育素质和运动技能,不仅有助于在实践中为幼儿示范正确的动作要领,还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和循序渐进的演示,帮助幼儿正确理解和掌握运动技能。
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采用适当的引导方式,如分组指导、个别指导等,切实帮助每一个幼儿提高运动技能。
最后,幼儿园教师还需要注重幼儿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
这不仅包括做好活动场地的安全检查和设备的安全隐患排查,还需要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明确的活动边界,制定标准的应急预案等。
提高幼儿园体育活动基本动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运用

提高幼儿园体育活动基本动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运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康是幼儿发展的根本,体育活动则是实现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教授幼儿一些身体基本动作的练习,不仅增强幼儿体质,而且完善幼儿人格和个性,发展智力,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基本动作教学作为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幼儿正确掌握走、跑、跳、投掷、攀爬等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基础。
但是由于不少教师对教授基本动作的教学目标意识不强,缺乏对动作重难点的分析,以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不够细致,缺乏精到的要领点拨,从而导致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基本动作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活动的效果,强调了活动的游戏性而忽视了基本动作的学习,使得活动看似热闹,却只是流于形式,幼儿对动作的掌握并不理想;也有的教师为了突出基本动作学习的成效,而一味反复地进行动作的讲解、模仿、练习,致使幼儿动作的准确度没有多大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却在一遍遍地枯燥训练中锐减。
基于对《纲要》提出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等目标的理解,我们在体育活动基本动作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如何指导幼儿突破基本动作重难点的有效策略,尝试做到在基本动作教学活动前细揣摩、在基本动作教学活动中善应变、在基本动作教学活动后勤反思,从而提高体育活动基本动作教学的有效性。
一、活动前细揣摩,做到胸有成竹有备而来俗话说得好“有备无患”,在组织体育活动基本动作教学活动前,教师只有对自己设计的活动重难点吃透于心,动作要领烂熟于心,才能轻车熟路的开展好活动。
(一)解读与剖析动作我们都知道,设计以基本动作为主的体育教学活动最普遍的模式就是先确定基本动作,再设计教学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跃的练习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以跳跃的路线及方位不同可分为:原地纵跳,向前跳、侧向跳、原地绕转跳、变向跳、向后跳、向下跳及向上跳跃等;
(2)以跳跃次数的不同可分为:一次性跳跃、多次及连续性跳跃等;
(3)以跳跃的支撑不同可分为单脚跳跃、双脚跳跃、单双脚的交换跳、跨跳及手臂支撑跳跃等;
(4)以跳跃时有无器材或障碍可分为:无器材或无障碍跳跃、有器材或有障碍跳跃等。
(5)以人数的多少可分为:单人跳、双人跳及多人跳等。
跳跃的游戏例如:
你能跳多高;双脚玩纸球;跳新房子;高山滑雪夺营;魔法棒;单脚跳大拼盘;蟹抓虾;跨过山沟沟竹竿上的舞蹈;两个好朋友;跳动的舞步等。
各年龄段教学内容要求:
小小班:双脚原地向上纵跳;短距离双脚连续向前跳(如小兔子、小青蛙)等。
小班:较长距离双脚连续向前跳;原地纵跳的同时用头触物;双脚跨跳过一条小河等。
中班:原地纵跳用手触物;立定跳远;单脚连续向前跳;单双脚交替跳;助跑跨跳过较远距离;由较高处往下跳等。
大班:行进向前侧跳;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变向跳;转身跳;助跑跨跳;跳绳;跳皮筋等。
大班体育动作发展目标及指导要点
一、走:指导要点:
大班:绕障碍曲线走
指导要点:发展幼儿灵敏素质,设定的信号必须之前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了解,并能较容易地区分两个信号的不同,以便在活动中作出相应的速度变化。
加速走时,要求步子比慢走时要小,但频率要快。
手臂的摆臂速度也随之加快。
二、跑:1、变化跑:
大班:绕障碍曲线跑
指导要点:
(1)以弧形跑为例,类似跑道中的弯道,要求在跑动中身体重心稍向内倾,手臂的摆幅也有区别(内臂小点,外臂大点)
(2)以折线跑为例,在跑动中要注意变换方向,所以得控制身体的重心,在快接近改变方位的眯时,应放慢速度注重急停和起动教学。
2、走、跑交替:
大班;走、跑交替300米
指导要点:(1)走—跑,听到跑的指令,下肢迅速蹬摆做出跑的动作,同时两臂迅速由直臂变屈臂前后摆动,身体稍向前倾。
(2)跑—走听到走的指令,迅速由跑转变为走,并调节呼吸。
3、快速跑:
大班:快跑30米
指导要点:强调下肢的蹬、摆充分,步幅要大,步频要快,摆臂要用力,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
三、跳:1、纵跳:
大班:能用力蹬地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举手指尖25厘米)
指导要点:同中班。
在此基础上,再强调在起跳前蹬地要用力,手臂要求预摆,这样就会增加跳的高度。
2、从高处往下跳:
大班:双脚站立从35厘米高处往下跳,落地较稳
指导要点:屈膝预摆,身体稍前倾,落地缓冲,注意身体平衡。
3、立定跳远:
大班:跳距不少于40厘米
指导要点:预备——腿稍屈,臂后摆,上体稍前倾,也可弹动一次;
起跳——腿蹬直,臂向前上摆,展体,使身体向前上方跳出;
落地——屈膝全蹲
4、助跑跨跳:
大班:能助跑跨跳平行线,跳距不少于50厘米
指导要点:向前跑动中单脚起跳,蹬地用力,方向要正,在空中瞬间滞留前弓步,摆腿落地后,不要骤停,应继续向前跑几步。
5、助跑跳远:
大班:跳距不少于40厘米
指导要点:单脚起跳,双脚同时落地。
6、助跑屈膝跳垂直障碍
大班:能连续向前跳跃多个高40厘米、宽15厘米的障碍
指导要点:方法同助跑跨跳平行线,但助跑跨跳平行线时它的方向向前上方跳侧重于“前”,而跳垂直障碍时前上方的方向应侧重于“上”。
四、投掷:
1、投远;
大班;能单手将沙包等掷过约4米外
指导要点:预备时能侧向站立,重心落于后腿,引臂向后,投时能全身协调用力用沙包向前上方投出,能控制出手的方向和角度。
2、投准;
大班:肩上挥臂投准靶心(距离约3米,标靶走直径不少于60厘米)
指导要点:投掷动作要领不变,侧重于手腕用力控制方向。
五、平衡:1、在平衡木上走
大班;在宽15厘米、高40厘米的平衡木上变换手臂动作(叉腰、平举、上举等)走
指导要点:双手侧手举调节身体平衡,走步时步幅小,摆腿低,单腿支撑的时间短,上体直,眼看正前方。
2、自转:
大班:两臂侧平举闭目起踵自转5 圈
指导要点:两手侧平举控制身体在起踵后的平衡,两前脚掌依次为轴心进行转动,头正,闭目,以髋、腰转动带动上体进行旋转。
3、单脚站立:
大班:两臂侧平举单脚站立时间不少于5 秒钟
指导要点:重心落在支撑脚上,上体要收紧(挺胸收腹头要正,眼看前方),两手侧平举,控制身体平衡。
六、爬大班:匍匐爬
指导要点:蹬伸腿时,膝部应边蹬边转,防止臀部隆起。
爬时应仰头前看,用鼻呼吸。
七、钻大班;能侧身、缩身钻过50厘米高的拱形门
指导要点;侧对拱形门,离拱形门远的腿蹲,近的腿向拱形门下伸出,低头,弯腰,然后伸后腿,屈前腿前移重心,同时转体钻过。
八、滚大班:在垫上前滚翻
指导要点;蹲撑,两脚蹬地,同时提臀、屈臂、低头、使头后部、肩、背、腰和臀部依次着垫。
当背部着垫时,屈膝团身,两手抱小腿,上体迅速跟紧大腿向前滚动成蹲立。
要求滚动圆滑,团身紧,方向正。
大班;在垫上侧滚翻
指导要点;注意保护肘手。
九、队列;中大班:一路纵队跑
口令:“跑步——走!”、“立——定!”
指导要点;大班幼儿可以用前脚掌着地跑,同时上体稍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中班幼儿则要求上下肢协调,轻松地跑;小班幼儿仅要求自然跑既可。
要求:第一步要跃出,跑步时要以前脚掌先着地;臂要前后自然摆动,前不露肘,后不露手。
立定时,靠脚同时将手放下。
大班:能按信号迅速集合、分散
1、横队集合:
口令:“成一(二、三……)列横队——集合!”
要领:听到口令,跑步面向老师集合,基准幼儿首先跑到老师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余幼儿随基准幼儿依次向左侧排队,站成指定队形,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2 、纵队集合:
口令:“成一(二、三……)路纵队——集合!”
要领;听到口令后,基准生迅速跑到老师正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
其余幼儿以基准生为准,依次向后重叠站成指定队形。
3、解散:
口令:“解散!”
要领:听到口令后,迅速离开原位(稍息时,先立正)
大班;能整齐列队
口令:“向前看——齐!”“两臂放——下!”
指导要点:听到口令后,排头不动或侧平举,其余幼儿两臂前平举,同时看前面幼儿头的后部,对正看齐。
听到“两臂放——下!”后,迅速将两臂放下。
大班;变化队形(向左、右转走)
口令:“向左(右)转——走
指导要点:齐步向左(右)转走时,动令落在左(右)脚,右(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稍向左(右)重心右移,以两脚的前脚掌为轴,向左(右)转体90度,同时出左(右)脚向新方向行进。
十、综合:球大班:运球
指导要点:球的落点在身体的侧前方;手拍打球的部位在球中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