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的沁色与盘变
高古玉的沁色和盘变
高古玉的沁色和盘变玉的沁色主要有三种成因:1、在自然的环境下,经天长日久的自然造化,玉器的表面以致于内部会由于侵蚀或交代变化或渗析原因而发生物理变化,甚至是化学变化;这种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逆的。
2、人为的因素使玉器表面甚至内部发生物理或化学的变化。
产生这种变化有几方面的需求:在当今是为了做旧的需要,是打算去骗人的;在古代,可能是为了方便解玉,也可能是仿古的需要。
通常情况下经火烧以后玉器或者是经石灰侵蚀钙化了以后的玉器,其硬度会有所下降,因此就便于艺人的琢磨了。
3、在墓葬的环境下,经过几百年以至几千年的天然作用而形成的交代渗析变化;这种变化因其形成的年份尚浅,而且环境单一,所以并不稳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变化是可逆的。
玉的盘变根据玉的沁色的成因,我们就能知道盘变与古玉之间的相关性了。
如果玉的沁色是可以盘变的,那么其为古玉的可能性就是蛮大的。
但这种盘变不是某些玩古玉的人所经历的那种心理暗示,或仅仅是表面多了层油腻而已。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许多玩假玉或新玉的,天天盘玉,盘的油腻了就以为是盘变了。
实际上将这样的玉洗洗干净就会发现没什么变化!而真真的盘变包括:灰皮变淡了甚至没有了,玉器变得越来越通透了;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有明显的垃圾渗出;土沁、水银沁变得不明显了;黑古沁变淡了。
此外要强调的是:盘变的时间不用太长,明清玉器的变熟和高古玉的灰皮褪色都只需一周以内的时间。
不能盘变的玉也可能是古玉,比如良渚鸡骨白玉器很难盘变,元明时代的火烧玉不能盘变。
此外不能盘变的就主要是新玉器或没有加工过的玉器了。
天然的黄蜡玉质的和田玉在急盘的情况下也会由于玉器温度的升高而颜色变深,这种现象或许和玉器颜色的成因有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玉器老旧的判断。
化学药物染色的结果通常是对染色对象产生化学变化,这种变化通常也是不可逆的。
古玉鉴定高手
古玉鉴定高手沁色鉴定要点1、玉器几乎都会有沁色,而且沁色的变化丰富,分布不固定,过渡也很自然,深入肌理,很有层次感,并且还伴有土蚀、缝裂(通常说的出土玉器“十玉九裂”)、灰皮等现象,所以用水把外表泥土冲掉后,玉器表面会很干净,绝不会是脏乎兮兮的。
玉器棱角的边缘沁色会深,内部的浅,这就说明沁色是先从边缘侵入的,然后再慢慢的渗透。
如果是人工作色则显得呆板、浮浅、均匀、没有变化,一般伪品外表故意沾上些杂物、泥土、烂铁块、烂铜渣等,弄得脏乎乎的,貌似土锈。
我接触的许多古玉中,类似瓷器上那种土锈的现象是很少见的。
2、玉器阴阳面受沁会不一样,阴面的受沁程度,沁色变化较阳面厉害。
假货沁色则两面一样,没有明显变化。
3、盘玩时,原来玉表看不见的沁色会显现出来,假货盘玩过程中,沁色基本没有变化。
4、如果玉器是受土壤中的矿物颜色影响而形成的沁色,盘玩或者泡到温水时,会出现掉色的现象。
这种现象,很多玉友不了解,更不清楚它的成因,在鉴定的时候,一见掉颜色就会认为是化工染料染色,判为假货。
其实,这种现象鉴定也很简单:只要做一下PH值试验便可以一清二楚。
有沁色的玉器,用开水烫后,用PH值试纸测试,基本呈中性,极个别因为土壤的酸碱度不同而有例外,但PH值变化不会很大。
5、水沁的玉器在盘玩时,水沁部分会有变化。
假货根本没有水沁变化一说。
如果是铜沁的玉器,一是闻一下会有铜锈味,二是用开水局部烫一下,不但有味,还会掉色。
6、在放大镜下观察古玉,沁色部分会夹杂深色的小点或是丝缕状,分布自然。
如果玉器内部出现了黑色小沁点,在盘玩过程中,这些沁点会成鸡爪状扩散延伸。
伪古玉不可能做上这种小沁点,更谈不上变化。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玉质好的玉器,造假一般不做伪沁色。
钙化的鉴定要点1、钙化古玉过渡自然,分布不固定,如果有裂缝,缝裂细长而且自然弯曲,会不断的延伸。
火烧或者化学原料所造的钙化,会显得生硬而无光泽;火烧的会布满均匀、短小、平直的裂纹;伪古玉更不会有多种现象同时存在。
玉得五色沁,胜过十万金!古玉的沁色识别~
玉得五色沁,胜过十万金!古玉的沁色识别~华豫之门线上鉴宝古玉的沁色有一定的规律,古书分为土沁(黄色沁)、水沁(白色沁)、血沁(红色沁)、铜沁(绿色沁)和水银沁(黑色沁)等许多种。
而古玉沁色后不仅颜色有了改变,其身价也得到了提高。
一般以血沁为贵,铜沁次之,土沁和水银沁再次。
如能得五色沁,则最为贵重,古人有“玉得五色沁,胜过十万金”的说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古玉的沁色”。
色质的印记新石器色质是玉的自然属性。
一块古玉,无论是“传世古”还是“出土古”,经过岁月的抚摸和水土的侵蚀,必然会留下种种色质的印记,从而为鉴别古玉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
这里所谓的“色质”,色即沁色,质指玉质,而沁色通常会成为一块古玉的重要鉴定标准。
十三彩玉器的鉴别需要注意玉的旧色、本色、墨色、染色和玉器风化后产生的玉皮色。
由于埋藏地域的土中所含物质不同,埋藏时间长短不同,所以使得玉器上的沁色也不尽相同,从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颜色。
清代的陈原心在《玉纪》中,对玉器的沁色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诸色受沁之源难以深考,总名之曰十三彩”。
一般来说,我国的北方土壤多呈碱性,玉器沁色多为黄色土沁,南方土壤湿润呈酸性,玉器上的沁色则多为白色水沁。
入土古玉沁色的形成玉的旧色中最受鉴玉者重视的是玉器在土中埋藏时受到的土中所含其他元素的影响,会产生颜色变化,古文献中称其为沁色,其中较为常见的有铁锈色、铜绿色、暗黄色、黑色、白色。
人们常称其为铁锈沁、铜沁、土沁、水银沁、水沁。
这些色变中除了白色可使玉质硬度产生很大的变化而不太受欢迎外,其他带有色变的玉器,往往市场价格高于不带色变的玉器。
玉具有善于吸收其他物质的特性。
古玉器被埋入土中之后,一方面会将近邻的物质吸入自己体内,同时,其体内原有的物质也会起酸化作用。
特别是地中水银,会沁入玉质,同时相邻之松香、石灰及其他各种有色物质也皆随之浸淫到里面,所以凡出土古玉,都会沾染上某种颜色,这便是所谓的“沁色”。
古玉的沁色
古玉的沁色古玉的魅力,在于沁色的千变万化,看懂了古玉的沁,代表着对古玉的辨别也就登堂入室了。
从雅昌“小榔头”玉友处看到了这样一篇帖子,对古玉的沁色做了说明,也摘录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对应图片。
个人觉得颇有些可以学习的地方。
所以转帖出来。
也许关于沁色没有权威的定论,但可以借此学习一番,也是一种收获。
有不同见解的,希望可以讨论。
-------------------------------------------------------------一、渠沟黄:这里的“黄”字统指发生了变色的现象。
玉器变色先从渠沟之处变化,色泽变深、变旧。
要色变到这种程度,一般需要百年以上。
图表1渠沟黄二、包浆:传世玉器生成包浆很快,有二三十年变可显现。
入土生成包浆就很慢,最快也得百年以上,不少的玉器在地下永远也不出包浆。
玉生包浆,年代越久,包浆就越厚图表2包浆三、霜尘沁:玉的表面好像下了霜的大地,又是霜雪,又是灰尘,看似浮在表面,但是擦不下去。
要到这种程度,至少120年以上。
(个人理解有点像是灰皮)图表3霜尘沁四、绺莹沁:绺莹沁里面沁进一般色彩需七八十年,要沁入水银需200年以上。
图表4绺莹沁五、薄雾沁:(缺图)沁入之物刚刚进入玉皮,尚未进入玉的肌理,就像长了一层薄雾。
时间一般需要150年以上。
六、薄膜沁:(缺图)不一定布满整器,但已经大面积形成较厚的膜状,使玉器不再有原来的光泽。
这种膜多由石灰和污泥所沁。
时间大约需要200年以上。
七、斑块沁:(缺图)斑块色沁一般需要200年以上;斑块水沁需要400年;斑块土沁需要700年;斑块水银沁至少需要1300年。
八、花脸沁:花脸沁往往有多种沁蚀,比如色沁、土沁、水银沁、钙化等,至少需要600 年以上。
图表5花脸沁九、牛毛纹:牛毛纹一般由水银、铅锌等物质沁成,线状,顺着某一个方向排列。
时间需要800年以上。
图表6牛毛纹十、全皮色:某种单一皮色基本能布满整器,包括色沁、石灰沁、土沁、水沁、钙化、包浆等,但并未将玉器的肌理渗透。
古玉的包浆、皮壳、沁色是什么
古玉的包浆、皮壳、沁色是什么古玉是收藏领域中比较受华人圈欢迎的一个门类。
玉本身温润的材质以及被赋予的文化特性倍受华人藏家欢迎,然而古玉又保留了中国古代的工艺与审美的信息更让诸多藏家欲罢不能。
但是笔者发现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交流中有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新老”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就开始谈论古玉的工艺、纹饰、神韵。
其实这是与近一二十年鉴宝类栏目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致,文物爱好者不知道这些“鉴宝”其实是一档娱乐节目。
笔者从行家理性的可量化的角度谈谈古玉的新老问题。
笔者从包浆,皮壳,沁色三者的关系说明下。
包浆是古玉与环境物质接触,环境物质缓缓的包裹在玉器表面,这是个复杂的物理化学的过程。
皮壳是玉材发生老化风化形成的一层极薄的老化层。
沁色是由于古玉有一定的渗透性,环境物质通过细缝缓慢的沁入玉材内部。
三者是怎么形成又如何区别?古玉的流传过程中入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由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厚葬制度从而变相的保护了古玉、古瓷等重要文物。
墓道环境各式各样,其内部含有的物质成分也各不相同,形成不同的特点的古玉。
沁是什么物质呢?由于环境物质非常复杂,沁的颜色有黑、红、黄、绿等各不相同。
沁的物质成分也不尽相同,笔者从实践以及相关资料中得出大致含碳、铜、铁这几种元素。
每块古玉的沁色成分不同,同一种颜色的沁可能由不同化学物质所表现,要想知道究竟是什么物质,必须打开古玉对其进行分析,也是对古玉的一种伤害。
沁的表现有块状,有丝状,有类似水墨晕染状等等,这是与玉材本身的结构所决定。
不同的玉材外部看来类似,但是内部密度的分布,解理面,玉缝隙的大小和深度都是不同的,颜色矿物沁入形成不同的沁色表现,这是随机而无法统一的。
▲传世包浆,莹润细腻有韧性▲生坑玻璃包浆,玻璃化的硅胶结带有油性▲馆藏生坑玻璃包浆墓道环境的包浆又是什么呢?众所周知,地表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为氧、硅、铝,土壤中富含铝氧化物及硅氧化物。
古玉在土壤中被富含Al2O3和SIO2胶体溶液所包裹,胶体溶液长年的渗透胶结,形成的硅质胶结层包裹在古玉表面,形成细腻、平滑的包浆。
唐传庆:古玉器上的沁色是盘不掉的
唐传庆:古⽟器上的沁⾊是盘不掉的古⽟器上的沁⾊是盘不掉的⽂/唐传庆记得在20多年前,有⼀位上海古⽟器收藏鉴赏前辈,指着⼀件古⽟器的沁⾊说道:“像这种沁⾊是盘不掉的,盘到下辈⼦也盘不掉。
”当时,对于尚处在懵懂阶段的我来说,对前辈的话还有点不甚理解。
现在,再回想起前辈的这番话,认为是经验之谈。
因此,让我理解了,也让我信了。
所谓古⽟器上的沁⾊,简单通俗地说,就是指埋在地下长达数百年、上千年、数千年、甚⾄上万年的古⽟器,长期经受着地下复杂⾃然环境的影响,如⽔的浸泡、酸碱地质的浸蚀、地热的熏蒸等;长期经受着周围随同埋在⼀起的各种物品物质腐变的侵蚀,如铜器、铁器、漆器、⽔银、朱砂、⽊炭、⽯灰等。
由于这些外来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叠加影响,久⽽久⽽之,造成了⽟器不同程度的受沁和氧化,形成了古⽟器的沁⾊,在古⽟器上留下了时代和历史年轮的沧桑痕迹。
所以,在这些古⽟器当中,蕴含着深厚的⽂化底蕴,时代历史信息,⼈⽂信息,地理、物理、化学等诸多信息。
古⽟器上的五彩斑斓的沁⾊,与其说是⼤⾃然的⿁斧神⼯给⽟器增添了瑕疵,不如说给古⽟器附加了更加神秘、更加美轮美奂、更加有穿越感、更加珍贵的⾊彩和价值。
常见的古⽟器沁⾊主要有朱砂沁、⼟沁、⽔沁、⾦属沁、⽔银沁等等。
呈现的颜⾊主要有红⾊、黄⾊、⿊⾊、⽩⾊、绿⾊、紫⾊、蓝⾊等等。
⽐较常见的古⽟器沁⾊名称有⿊漆古、鸡⾻⽩、秋葵黄等。
这些沁⾊的重要特征,就是深⼊到了古⽟器的肌理,内深外浅,⽽不是浮在⽟器的表⾯。
对于这样的沁⾊,靠盘是盘不掉的。
也就是说,要想把⿊漆古、鸡⾻⽩、秋葵黄等沁⾊盘掉,使受沁部位恢复到⽟器原来的本⾊,简直就是天⽅夜谭。
假如能够盘掉,那就称不上是⼤⾃然⿁斧神⼯的杰作了;就称不上是时代和历史年轮的沧桑痕迹了;就称不上是真正开门古⽟器的重要特征之⼀了。
不过,通过上⼿盘玩,久⽽久之,确实会发⽣⼀些神奇的变化。
⽐如变得越来越有⼲净感了;越来越有光泽感了,俗称宝光;越来越温润细腻滑爽了等等。
鉴别古玉真伪沁色的诀窍
鉴识古玉真伪沁色的窍门人们以受沁的古玉为美,以受沁多、色美者为贵,却很难知道鉴别真伪沁色的窍门。
向来制造假古玉者更不会公然作伪沁的方法,这就需要从历史的资猜中和今世的手段上剖析辨伪的依照。
沁色的辨识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沁的深浅变化;玉的土蚀现象;沁色透光状况。
以下:沁色散布很难匀净,此中常常有呈色深浓的斑点状或丝缕状的容貌。
辨识沁色时要认真审察沁色最外缘部位的颜色,假如显然较深,往里显然变浅,这类沁色就是真沁色;而利用皮色仿造的假货古玉,其细薄的边沿处最浅,呈色状况与沁色正好相反。
沁色的产生过程是玉质演变的发生,受沁古玉表面常常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多能找到一些土蚀的现象,不过大小深浅与表现方式不一样,它能够是烂斑、土隔、蛀孔,也能够说与其余天然缺点一同表现出的绺裂,因为天然的绺裂正是沁色渗透的优秀通道。
出土的古玉沁色大部分都能够透过一点光线,即使密不透光者常常也会在边沿处稍有透光现象,沁色不透光其玉质必然很粗砺或许石性很重,辨识沁色少不了此三者作为确立凭证。
想靠杂色、边皮、色玉来伪乱古制其实不简单,不说沁色的表深里浅、内中不匀没法假造,即使惹眼的土蚀容貌也不是能轻易假造的,况且玉沁的透光现象更为难以掌握,故文件上记录的伪沁名目可观,而实际上难以见到真实的实物来旁证。
掌握较为易懂的三种现象是对沁色的总结,是认识沁色卓有成效的方法。
沁色作伪由来已久,历代文件中记录制作伪沁的方法,今日看来都缺少科学的依照,多半出自道听途说,甚至出自个别文人的主观臆想,大有以谣传讹、混杂视听的嫌疑,也成了作伪者弄虚作假的资本;但辨识沁色的真伪又不可以不知道这些名目,就应知其名并从中找出规律,这是古玉喜好者的基本功课之一。
人工染色作沁在成书于战国期间的《山海经·卷一》中就有记录,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商周期间玉器上就有玉色以外沁色的存在;宋元明清之际,仿古作沁的玉器大批出现,但与从前玉器染色的方法有别,出土的玉器也不像古籍中描绘的那样变化宽泛,因为历代人们对沁色的追捧,染色之风流行,出现了众多的仿沁色玉器。
浅谈“古玉的微观辨识——沁色
浅谈“古玉的微观辨识——沁色古玉沁色是指古玉上的沁色,是因为玉器长期埋在土中,通过本身微量元素与土中物质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颜色变化。
过渡金属离子所形成的沁色如果玉器久埋地下,受地土等侵蚀,部分透闪石分子发生蜕变,使其空隙增大,到一定程度,外界的显色杂质可以随地下水渐渐渗入玉质内部,于是出现了沁色。
其中一类显色因子便是过渡金属离子。
这些金属离子本身就有颜色。
Fe3+呈红色,Fe2+呈青绿色,Cu2+为蓝色等等。
其中土壤中含量最高的为Fe3+离子,少量的Fe3+离子渗入玉质内部时呈黄色(见图2-2-1标本春秋卷云纹虎头环),随Fe3+离子含量的增加,其颜色由黄转橙(见图2-2-2 标本汉代盘龙玉璧),最终可成为艳丽的红色,俗称铁锈红(见图2-2-3 标本汉代乳丁纹玉璧)。
图2-2-1图2-2-2图2-2-3古玩界历来把黑的沁色称为水银沁,然而黑的沁色与水银毫无瓜葛,主要是由有机质或过渡金属离子(如Fe3+ Fe2+)产生的黑色。
通常把那种周身浓黑、密不透光的沁色称为黑漆古,也叫老广东(见图2-2-4 标本汉代黑漆古玉辟邪)。
古玉中虽有沁色浓黑的样品可以见到,其边缘部位多少可以透些光,真正一点光线不透者十分罕见(见图2-2-5AB 标本汉代黑漆古玉辟邪)。
图2-2-4图2-2-5A图2-2-5B有一种很少见到的红沁色,其呈色鲜艳亮丽,颜色恰如熟透的樱桃一般,是红沁色中最美的一种,十分珍贵,古人称其为朱砂沁。
(见图2-2-6 标本汉代双龙玉佩)朱砂沁通常只在较小的区域内出现,不曾见到大片(或大范围)的朱砂沁存在,对其显色原因尚不清楚。
有机质形成的红色不可能如此娇艳,三价铁离子同样不会如此美妙。
姑且按古人的称呼,称其为朱砂沁。
图2-2-6古玉沁色的矿物学解释我们裸眼能看到的玉器土蚀沁斑,它是比周围玉质泛黄的、受到一定土蚀后失透的块状沁斑。
(参见标本2-3-1)标本2-3-1如果用偏光下观察时,泛黄土蚀沁斑的四周,会有好玉质一样的折光现象。
古玉钙化盘熟后特征
古玉,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经过岁月的洗礼,其表面往往会出现钙化的现象。
钙化后的古玉,在盘玩过程中会逐渐展现出独特的特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古玉钙化盘熟后的特征。
一、表面钙化层的形成古玉长时间埋藏于地下,受到土壤、水分以及空气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影响,其表面会逐渐形成一层钙化的外壳。
这层外壳通常呈现出白色或灰白色,质地较为坚硬。
在盘玩过程中,这层钙化外壳会逐渐被磨损,露出内部的玉质。
二、色泽的变化钙化后的古玉,其色泽往往会发生变化。
原本鲜艳的颜色可能会变得黯淡,而一些原本不太明显的色斑则会逐渐显现出来。
这种色泽的变化是由于钙化过程中玉质内部矿物质的重新分布所导致的。
长时间的盘玩会使古玉的色泽变得更加温润,充满历史的沧桑感。
三、润度的提升古玉经过钙化盘熟后,其润度会有显著的提升。
原本干涩的玉质会变得油润光滑,触感更加舒适。
这是因为盘玩过程中人体的油脂和汗液会渗透到玉质内部,使其变得更加润泽。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玉的润度会越来越高,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油润光泽。
四、纹理的显现钙化盘熟后的古玉,其表面的纹理也会发生变化。
原本模糊不清的纹理会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而一些隐藏的纹理也会逐渐显现出来。
这些纹理是古玉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每一块古玉的纹理都是独一无二的。
长时间的盘玩会使这些纹理更加鲜明,增加了古玉的艺术价值。
五、沁色的产生沁色是古玉钙化盘熟后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在盘玩过程中,由于人体汗液和油脂的渗透,以及古玉自身矿物质的作用,会在玉质内部形成各种颜色的沁色。
这些沁色或呈点状、或呈片状,颜色各异,为古玉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沁色的产生是古玉盘熟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也是鉴别古玉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总之,古玉钙化盘熟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表面钙化层的形成、色泽的变化、润度的提升、纹理的显现以及沁色的产生等方面。
这些特征不仅是古玉历经岁月洗礼的见证,更是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的体现。
在欣赏和收藏古玉时,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来鉴别其真伪和价值,感受千年文化的传承与魅力。
古玉辨别之-通过沁色看年代上
古玉辨别之-通过沁色看年代上沁色是出土古玉的重要特征之一。
因古玉埋藏年代的不同,沁色表现出来的特征也不一样,从而为断代提代了重要的参考。
前阵子有位玉友拿着一个小玉件来到我的家里,让我看看是什么时期的。
我拿到手中仔细观看,器形很小,和田玉玉质,有包浆,比较有老相,但是没有纹饰,也没有什么沁色。
这是一个不容易断代的玉器,因为它上面反应出来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不具备特定的历史特征,最多在一个相当宽范的范围内进行很模糊的断代。
最后对这件玉器的鉴定也没得出肯定的结果来。
哈库自己收藏的古玉--沁色--一块古玉到手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彩斑斓的颜色。
但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二种去辨别:一是玉质本身的颜色。
二是玉器身上的沁色。
所谓沁色,就是玉器埋在土里之后,土壤里面的化学成分会对玉质慢慢的产生侵蚀,使得玉器的玉质发生色彩上的变化。
如青玉,在土里埋的时间很长的话,其表面会产生白色的颜色变化,我们称为“水沁”或“灰沁”。
还有一种常见的沁色叫铁锈沁,表现为玉质表面的颜色为铁锈色,也有人称为“血沁”,现在造假者常常仿制。
哈库自己收藏的古玉局部钙化因土壤环境不同,埋在地里的玉器所产生的颜色是有区别的,这就给我们鉴定提供了佐证――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出土的玉器,其沁色各不相同。
--玉器的四种色变--玉器被制作完成后发生的色变,主要有四种,这些不同的色变和具体存在的土壤,空气环境和人为附加因素有关。
战国青玉三股涡纹剑首水银沁石灰沁空气中的氧化玉质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风化,氧化。
玉器在空气中被氧化而产生色变的过程非常缓慢,好的玉器在自然状态下放几百年,表面色泽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故宫存放的一些白玉为明代时期的作品,表面颜色已经发暗,局部呈灰黄色,这就是在空气中含氧气体对它们侵蚀所造成的。
由此可以判断,玉器在自然状态下放置五百年左右,就会产生微小的色变。
这主要是说传承有序的古玉。
明代镂雕荔枝嵌饰入土后的变化出土的玉器,颜色多会有所变化。
沁色对古玉玉质的影响
——受沁对古玉玉质的 影响
目录
一、沁色对古玉器产生的外观影响 二、沁色对古玉器玉质的影响 三、古玉埋藏后的受沁过程
一、沁色对古玉器产生的外观影响
1、受沁对古玉颜色的影响 (1)古玉白化成因 (2)古玉变黑成因 (3)古玉变黄、变红成因 2、受沁对出土玉器光泽和透明度的影响
透闪石玉内核
源 于 凌 家 滩 古 玉 研 究 实 验
2、渗透胶结阶段
C Mg Si Ca E Ca/Si Ca/Mg M/Si
样本1
样本2 样本3 样本4 样本5 样本6 样本7 平均值 透闪石理论值
25
31 25 5 6
22
21 23 28 27 29 30
40
36 41 50 51 54 54
河南安阳市小屯北地11 号房子出土的玉龟
(3)古玉变黄、变红成因
由于象牙白玉的晶间有 些褐铁矿存在,据此认 为象牙白中的黄色与褐 铁矿的渗入有关。褐铁 矿是多种矿物混合的名 称,这些矿物成分都将 导致玉色的改变,如赤 铁矿较多时为红色,黄 钾铁矾较多时为黄色。
辽 宁 博 物 馆 馆 藏
来源:说说古玉变红的原因
3、古玉“外实内松”现象
样品 残玉环 玉管 玉坠 玉管 玉管 玉坠 玉饰 玉管 玉管 玉饰 玉管 玉管 玉管 玉管 玉管 比重 2.986 2.903 2.962 2.923 2.915 2.935 2.927 2.917 2.901 2.900 2.911 2.945 2.898 2.879 2.917 孔隙度 1.0% 10.2% 5.0% 11.4% 18.7% 9.4% 22.3% 11.0% 11.0% 19.9% 15.3% 16.8% 20.7% 26.5% 12.0% 样品 玉管 玉饰 玉管 玉管 玉管 玉管 玉坠 半球饰 玉管 玉管 玉管 玉管 玉管 玉璜 玉璜 比重 2.905 2.885 2.931 2.894 2.903 2.915 2.902 2.830 2.900 2.923 2.942 2.940 2.938 2.940 2.889 孔隙度 22.1% 21.0% 12.7% 18.3% 17.3% 11.0% 16.9% 24.0% 12.0% 12.0% 11.4% 9.3% 12.4% 11.7% 16.0%
古玉沁门特征
如果是铜沁的玉器,一是闻一下会有铜锈味;二是开水局部烫一下,不但有味,还会掉色。
实验证明:铜沁极易溶入水,如果盘玩或是见水,很快铜沁就会消失。
建议如果有铜沁的玉器,最好不要盘玩或见水。
铜沁色的沁入原理,和其他的沁色是一样的,也有深浅浓淡、过渡自然、丰富的现象。
土沁较重的玉器久放在空气中,会出现失色现象,同时自然包浆会变得更加油润。
(这是与“意盘”观点有些类似)个人认为,这是由于玉器放在自然环境下,玉表形成沁色的铁离子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化合价次改变所致。
较干涩的玉器放置久了,玉表面会出现很柔润的光泽,也是由于在空气中玉质内部侵入的有机元素和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置换反应所致。
玉质好的玉器,造假一般不做伪沁色。
由于和田玉原材料的精美和稀缺性,在收藏领域的价值不断攀升,使其一物难求;再者,目前人们是谈假色变,价位高的伪品一般人不敢涉足,如果做伪沁色不成功,反而画蛇添足,好好的材料被糟践了。
这就无形中给好玉料做伪沁色设置了屏障,所以,好材料一般是不再做伪沁色。
沁色特别重的玉器,沁门处会出现明显的下凹现象,也称为“缩肉”现象。
这是因为玉器在风化淋漓的过程中,沁门处晶粒间空隙要比其他地
方大,同时受酸碱等外援物质的影响也大,玉质分子中的活性物质流失也大,再加上土蚀土咬的原因,所以会出现下凹现象。
古玉鉴赏基础 2.4 沁色
清代
清代民国 清代民国
清初始创
乾隆始创
常见古玉作伪手法一览表(续)
名称 叩锈 伪石灰古 羊玉 狗玉 梅玉 风玉 角头古玉 方法
将毛坯玉器拌入铁屑中,再淬以热醋,放置湿地十余日, 埋之通衢。数月后取出,玉被铁屑所蚀,遍体呈橘皮纹 状,纹中铁锈做深红色,并有土斑 用炭火煨玉,趁灰未冷时用水泼之,取出后玉色变白, 犹若鸡骨色,以仿冒出土古玉中的鸡骨白 将一活羊腿皮割开,把玉器纳入其中,用线缝固。数年 后取出,则玉上带有血纹,仿冒传世古玉。 杀一狗(以纯黑色为佳),不使出血,趁热将玉器置于 其腹内,缝固后埋于通衢大道。数年后取出,则玉上已 有土花血斑,仿冒出土古玉。 用质地酥松之玉材制成古器,然后以浓重乌梅水煮上一 昼夜,玉质松处被滚水搜空,宛若水激之痕,再以提油 法染色,仿冒古玉受水浸蚀者。 将玉器放入浓灰水(稍加乌梅)中煮之竟日,趁热提出, 然后在风雪中置一夜,玉之纹理受到冻裂,坚者纹细如 发,再以提油法上色,来仿冒牛毛纹。 用古代遗留下来的玉角琢成器物,属旧玉新雕。
7、花沁(花脸沁 ):指受沁物质共同作用而产生, 一般古玉沁色不止一种,常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 如蛤蟆皮、洒珠点、碎瓷纹、唐烂斑、金带围等。 花沁常以吉祥寓意或形象比喻: 天玄地黄(两种色沁)、 三元及第(三种色沁)、 福禄寿喜(四种色沁)、 五福呈祥(五种色沁)等。
出土古玉除沁色外,在玉质上的差异取决于: 地质环境,分地气干寒、酸化弱与温湿,酸化强 干湿程度,干坑则多蛀孔,水坑玉多霉菌。
用窑炉或烤箱,柴烟、油烟均可,熏时可长可短。熏完将浮尘拭掉, 留于裂隙和花纹中的烟油杂质与表面的浅黄使之有旧玉的效果。
现代
烟熏
现代
泥糊
其他
用泥土和成泥水状,糊于玉上,干后用布或刷子把表面浮泥拂去,剩 余的留于缝隙里,如同古玉作伪方法有: 1、伪造黄土锈法 2、伪造血沁法 3、叩锈法
古玉的沁色怎样鉴别?其实就这几招!
古⽟的沁⾊怎样鉴别?其实就这⼏招!年代久远的⽟器会形成⾃然的沁⾊,⽽这种沁⾊也是鉴别其真假爱的重要标准。
但是随着如今⽟器市场的⾛俏,仿古⽟器沁⾊已经越来越多,⼤家要如何来鉴别呢?1看⽟器断⼝古⽟的驻孔、蚀斑以及腐蚀残破处多是由于⾃然侵蚀所形成的,所以没有锋利的尖⾓,⼿感特别的⾃然。
⽽仿冒的⼤部分都是采⽤砣击等⽅法来伪作蛀孔与蚀斑,通常残破处断⼝为参差状,残痕⽐较锋利,扎⼿。
现代仿⽟琮⾼古⽟残件2看⽟器材质作假的沁⾊古⽟多是采⽤质地稍次的⽟,⽽且其⽟质颜⾊⽐较复古,绺裂⽐较多,⽯性很重。
由于其质地不纯,⾊彩不正,所以肌理特别的粗糙,光泽也⽐较暗淡,与刚出⼟的古⽟稍有些类似这种仿冒的沁⾊古⽟欺骗性很⾼。
现代仿战汉的鸡⼼佩西汉早期⽩⽟龙3看⽟器颜⾊造假的⽟器多是为重蚀、重⾊,有的⾊彩过于鲜艳,腐蚀残破严重的⽟器要格外留⼼。
造假沁⾊的⽟器颜⾊多是浮于⽟器的表⾯,染料附着不牢固。
将其放在⽔中浸泡⼀会⼉沁⾊就会被泡出来。
⽽如果是红沁或是铜绿沁采⽤酒精棉球就能够擦掉。
现代⼈⼯染⾊4看⽟器⾊形⾊形就是指⽟器颜⾊分布的情况,主要采⽤的是提油或是浸染等⽅式作伪的古⽟沁⾊通常都没有过渡层次,成⽚分布着,采⽤的是“开窗”的⽅式。
在⽟器的表⾯多是淋油或是覆蜡,这样能够达到部分受沁的效果。
现代仿沁⾊汉代龙凤纹佩延伸阅读:有些清代以前的⽼提油⽪壳处的颜⾊经常还会出现褪⾊、脱落、成为斑块,反⽽不及绺裂纹中的颜⾊深重,这种现象刚好与出⼟古⽟的沁完全相反。
经过油炸作⾊的仿古⽟,其表⾯颇显油腻,摸上去有些粘腻,很难清洗⼲净,在真品上是不能出现的。
通常提油法作出的沁⾊难以持久,阳光下暴晒就会变⾊发枯,并会随天⽓阴晴发⽣变化,晴天晦暗,阴天鲜亮,由于经过⾼温炸煮,⽟质酥软,浮光外露,越盘越暗,⽇久就会精光全消,黯为⼲枯的腊⾁颜⾊。
提油法有三个破绽:⼀是⽟质⽣嫩;⼆是⾊彩晦暗,⽽且⾮深即浅;三是因是以骤热骤冷作出,有⽕烧之像,纹理粗⽽硬,甚⾄可以摸到裂纹,毫⽆古⽟内有的鱼鳞⽚相和粗细渐变相。
看出土古玉色沁断代的一般规律
看出土古玉色沁断代的一般规律中华玉网 (2007-03-14)--------------------------------------------------------------------------------出土古玉的色沁除了大坑人工浇灌的水银沁和土中自然水银沁使玉器表面形成黑漆古外、还有土斑、石灰沁、地火沁、血沁(不一定红色)、铜锈沁等多种颜色。
在生坑时玉肌理的色沁很难看出,经过盘玩先看到玉表面的色沁。
一旦盘熟,把玉对着强光才能看到看清此玉肌理受什么色沁,受几种色沁,所以看色沁对出土古玉断理只能看出土古玉表面的色沁,如土斑、黑漆古、石灰沁和地火沁等。
本篇主要谈如何看黑漆古、石灰沁断代的一般规律。
三代古玉距今二三千年,如是大坑之王受水银浸泡的时间长,全身黑漆古,成片结块者多、黑漆古深入玉肌,颜色于老深暗如黑石,对着亮光不见质地。
盘熟后黑如漆、明如镜、清光大发。
三代古玉受石灰沁绝大部分通体一色,不管是白玉、黄玉还是青玉入士。
出土时表面颜色都如同石灰,质如泥土,对着亮光不见质地,盘熟后石灰色将逐渐变红,俗称孩儿脸。
秦汉古玉距今二千年左右,大坑水银沁者较逊于三代,黑漆古虽成片但薄,虽深暗但嫩,玉露质地,把玉对着亮光有可能看到玉的质地,有时还可看到玉器肌理的颜色和色沁。
秦汉古玉受石灰沁通体一色,但石灰沁已有深淡之分,白玉受石灰沁色如鸡骨,日鸡骨白,黄玉受石灰沁色如象牙,日象牙白。
青玉受石灰沁色如鱼骨,日鱼骨白,盘熟后各种白色都将变"孩儿脸"。
唐宋古玉距今只有一千年左右,受大坑水银浸泡时间短,水银沁吸人未久,玉器表面虽有黑漆古但只是局部薄片,而且是在盘玉过程中也易变色,唐宋古玉露质地,把玉对着亮光已能看见古玉中是否有其它色沁。
唐宋古玉受石灰沁虽也有通体一色,但颜色较淡较薄,已露玉器自然颜色,盘熟后色略变红。
明代古玉即使受大坑水银浸泡但由于时间短,黑漆古已不能侵入玉的肌埋,而且黑漆古在玉器的表面也难形成。
20种古玉沁色鉴定高古玉的年代
20种古玉沁色鉴定高古玉的年代高古玉的年代鉴定主要看沁色纹痕等。
1、斑块水银沁,这种古玉至少有一千三百年历史;2、铁红沁,这类古玉会有棕红色的斑块,年代有一千年年了;3、血沁,此等古玉有枣红色或绛紫色的斑,应该在七百年年以上;4、朱砂沁,如果古玉的肌理都被沁成淡棕红色,那至少得有一千八百年历史;5、饭糁,像粥的物体黏在上面,这类古玉饭糁疏松的有六百年,致密的则有两千年;6、玉萎缩,六百年以上才会形成,严重的有几千年;7、钉金沁,常伴有线状的凹陷,有一千五百年历史;8、黑漆古,有凹陷的这类古玉至少在一千六百年以上;9、土沁,由红色的或黄色的土沁成的,所以是土黄色或土红色,有出现土咬古玉有一千年历史;10、黄香沁,有像香薰或者烤炙的黄色,应该有一千五百年历史;11、开窗,已经被沁满了但是还能看见古玉原来的面貌,这类古玉有一千八百年;12、芝麻点,古玉身上有点状的像芝麻的点,全部被沁则至少有一千五百年;13、冰裂纹,俗称“开片”,像冰裂开一样,年代至少有一千九百年;14、牛毛纹,向某一个方向排列的牛毛,至少有八百年历史;15、全皮色,外皮被沁,内部还没完全被沁,此类古玉有一千三百年历史;16、石灰沁,受沁严重的话古玉内部会变成红棕色,这种古玉有一千年以上历史,如果达到骨头的那种白色,那就有一千五百年以上;17、水银沁,一千年内不会很黑,两千年内不会很亮,两千年以上的则又黑又厚又亮;18、凹陷,这类古玉至少有六百年以上历史,而且年代越久,凹陷的程度就越深,有时候未被沁色的部位也会有凹陷;19、全色沁,有枣色红或者老土红,此等古玉至少在一千五百年以上;20、须根沁,这类古玉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如果玉器上有以上的一两点特征,那基本上可判定为古玉。
文章'20种古玉沁色鉴定高古玉的年代'由玉轩吟|中国玉石门户网提供,希望对各位玉友有所帮助;欢迎分享,转载务必保留此信息。
古玉的沁色与盘变
古玉的沁色与盘变1、古玉沁色与人工作沁、留皮之别玉器受沁的原因玉器之所以受沁,实质上受自然环境下的风化作用与浸蚀作用所致,通常需百年以上方能受沁(海边盐质土壤中例外):一、玉花(白玉中的豆花现象)与饭糁(玉质中有白斑,呈饭粒未熟透状):在清代以前的玉器中,较有可能形成;二、玉质通透的立体现象:目视可见,汉代以前较为常见;三、年糕或果冻现象:入过土的玉器经盘玩后呈现的温润质感四、冰裂纹:入土年深日久产生的明显现象,通常是玉质内部有裂,而在器表一则抚之无痕,二则即便在放大镜下也无显而易见的缝隙);五、白沁现象(俗称钙化):玉器经长期风化作用,在器表或孔隙内附着一些白色粉末,或生成一层白色松软的包体(闪玉白化后,常常会比重变轻,硬度下降);视其程度,分为两种:(1)凡入土时间不太长、或者玉质上佳周围环境呈中性,白化稍弱,其表层水沁、白化呈薄如云烟的粉状;(2)凡入土时间长的高古玉,或因水土环境、或因玉质较次,造成白化严重,而呈鸡骨白、象牙白,甚至有完全腐化变质者)(类似的还有黑沁现象——俗称黑漆古、水银沁;红沁现象,如“枣皮红”、“洒金沁”——俗称血沁;土沁现象,如“老甘黄”、“松香沁”;)六、次生结晶:古玉入土数以千年,其中一些成分在地下潮湿环境长期作用下,经毛细管作用,析出器表,形成少量斑晶(呈云母光泽,白色者为透闪石晶,黑色为阳起石晶——呈针状、冰花状,多见之于裂缝、刻痕、蚀斑、受沁处,与石英岩中云母片的随机分布大不相同,很容易区别);七、熔斑:汉代以前之高古玉入土后,因受地热、受力不均等因素长期作用,形状发生变形,器表或呈现熔蜡状。
玉器受沁虽说需经百年以上才能形成,但由于入土之后所处壤质有别,时间长短不同,玉质不同,受沁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南方地湿,玉器易受沁变质;北方较干燥,受沁较浅,或有历经数千年不受沁者。
但无论如何,都是有证可验的:一、受沁时,玉器表面会遭破坏,浅者为蚀斑——起伏不平者为“桔皮纹”,深入玉中者为蚀孔——“土咬”,局部受侵蚀严重,朽烂如枯骨、膏泥者——“唐烂斑”(因唐代及以前土古玉上常见,故有此称);其不可人为作伪者有三:(1)蛀蚀孔呈外小内大的不规则状,孔内有如纤维网;(2)蛀孔周围有一白化过渡层;(3)蚀孔或裂绺内或有砂粒(质硬未风化者),或有均质胶固体;二、凡玉质较脆弱的纹路或裂绺处更易受沁,形成沁纹——颜色较深,且有向周围扩散之势,且沁纹多呈凹陷现象。
漫谈古玉沁色现象,感受千年土染之美
漫谈古玉沁色现象,感受千年土染之美古玉器沁色除了极少数传世品,高古玉深藏地下两千年以上,十有八九会发生质变。
比如氧化白斑(俗称灰皮)、白化、瓷化、晶状物、次生结晶、次生物,还有沁色等。
龙凤佩(战国):瓷化现象沁沁,是指一种物质进入到另一种物质里面去的渗入和渗透现象,以物理现象为主,化学现象兼有。
龟钮白玉印(汉代):石灰沁现象受沁的程度、大小因土壤、气候、压力、温度等条件而异。
不同颜色的物质沁入玉器里面,就给玉器带来了不同的颜色。
双螭首衡(战国):受丝织物颜色沁染形成的桃红色现象这些色沁一般都由表及里分布,有层次感、灵动感和通透感(通而不透),十分自然。
不像人工沁染的玉器,色发死,附在表面,内外两张皮,无层次感。
盘螭绞丝纹双区璧(汉代):铁质沁现象有一部分古玉,由于埋藏的地质条件适宜,受沁部分极少,至少“看不出”受沁的地方。
盘螭纹圆勒(汉代):水分子流失产生的白化现象高古玉纵使表面没有一点沁色,光泽也会从玻璃光,变成现在的蜡脂光,迎光细看玉理已经发生变化。
包浆包浆,实际上就是玉质表面上的一层氧化物(氧化产生的膜层)。
玉琥(战国):玉质表面上形成的氧化层,像是镀上一层膜。
玉尊(汉代)吐灰吐灰(有的吐浆),所谓的灰,就是覆盖在高古玉表面的一层氧化白斑,是一种质变现象。
螭龙驮璧佩(战国)高古玉的吐“灰”现象至少有十几种,在10倍镜下,其“灰”是晶状、浆状的,即使是粉状的也是由细晶体组成的。
龙凤镂空佩(汉代)高古玉吐灰至少几百上千次。
仿品越吐灰越弱,几次就没了。
有的高古玉不吐灰(微弱),如玻璃光面的、呈年糕状的,只有在刀痕地方能看见其微弱的“灰”。
铁质沁抱环跪俑(汉代)铁质沁,也叫做“铁锈沁”、“糖沁”;这也是从色泽的表象上作出的判断。
古玉“铁质沁”的形成,其外因是:1.水土中的三价铁离子元素(俗称铁分子、高铁分子)2.一定的地温和地压作用3.足够的时间这三者中,第一个条件是必须的,而第二、三个条件则起着重要的作用。
(6)图解古玉器的沁色(之二)
(6)图解古玉器的沁色(之二)自然的渗透状。
下面是沁痕在古玉受沁时的各种表现形式:沁痕良渚文化·玉梳背沁痕呈水流状,这是玉质软硬部分界限分明,软的部分受沁,硬的部分保持原样的现象。
14、沁痕战国·龙形器受沁部分沁色很重,其他地方保持了良好的玉质。
15、沁痕齐家文化·玉璧从器物上看沁色似乎是从左往右沁入的,有裂缝处沁色明显。
同时使人感到沁色最重的地方应该是左面边缘的白色部分。
16、沁痕西周·柄形器从中可以看出沁痕顺着裂缝往两边渗透的现象。
17、沁痕西汉·卮沁痕不仅有渗透现象,还有沁色的变化。
18、沁痕商·龙形佩沁痕渗透形成的飘絮状貌19、沁痕战国·玉带钩沁痕参差不齐的器表过渡及絮状的内部过渡。
20、沁痕战国·龙形佩从中可见沁色的渐变及各个部位的不同变化。
21、饭糁商·玉□玉内有一粒粒的圆点,如饭粒状。
22、饭糁西周·玉鱼玉内泛出深浅不等、大小不一的白色斑块。
从鱼背的白色沁中能大致了解饭糁的成因。
23、水沁商·兽形□水沁的特征是白色,并且异常干结。
24、水沁宋·绶带鸟蜻蜓佩同样是水沁,南北二地表现不同,宋代的玉器能沁出这种样子,充分反映了“东土”玉器受沁的特点。
25、土沁商·柄形器土沁的特征是浅黄色,并有深浅不等的过渡,部分土沁玉器有小孔,称之为“土咬”。
26、水银沁(深)战国·玉璧“水银沁”的成因及名称,引来的讨论很多,但约定俗成,我们还是将黑色、棕黑色的沁色称之为水银沁。
这块玉璧水银沁颜色较深,沁痕也十分明显。
27、水银沁(浅)西周·玉佩这块玉佩的水银沁就较浅,仅在右角有一小处。
饭糁、水沁、石灰沁、鸡骨白——图说古玉白化五种形态
饭糁、水沁、石灰沁、鸡骨白——图说古玉白化五种形态古玉白化也称钙化,是古玉在几千年埋藏特定条件下发生的玉质质变。
关于古玉白化的机理有火焚、水沁、脱水、酸碱腐蚀等多种推测,从博物馆收藏的古玉来看,古玉白化大体有几种类型。
(一)古玉内生性白化。
在古玉内部开始出现白化点,形似饭粒,也被称为饭糁。
上海博物馆汉代蟠螭纹玉佩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汉代蟠螭纹玉佩,堪称古玉饭糁状白化的标本。
在玉器鉴定和收藏中,要注意把握真古玉内生性白化与新玉的“棉”、“僵”的区别:一是带“棉”和“僵”的新玉玉表一般没有古玉那种老气;二是盘玩过程中新玉的“棉”和“僵”不会显著变化,而古玉的饭糁则会发生变化。
(二)古玉边缘和绺裂处白化。
有的战汉古玉从玉器边缘或者绺裂之处开始白化,原因应该是这些部位是古玉的薄弱之处,率先发生质变。
不列颠博物馆收藏汉代玉璧这件不列颠博物馆收藏的汉代玉璧,从边缘处开始白化。
戴润斋旧藏汉代玉剑首这件戴润斋旧藏汉代玉剑首,也是从边缘处开始白化。
不列颠博物馆收藏汉代玉马头这件不列颠博物馆收藏的汉代玉马头,白化发生在绺裂处。
巴尔旧藏汉代玉蝉这件巴尔旧藏汉代玉蝉,腹部绺裂明显,白化就发生在这些绺裂之处。
戴润斋旧藏汉代玉剑珌这件戴润斋旧藏汉代玉剑珌,白化从边缘开始,在熟坑状态明显可见白化往往与沁色有一定的关系。
(三)古玉表面飘云状白化。
有的古玉表面白化状态,像一层飘浮着的白云。
这种白化状态往往被称为水沁,水沁古玉的特点是上手盘一盘水沁就不见了,重新洗涮一遍又会显现出来,直到把玉盘熟为止。
斯坦福大学收藏汉代玉璧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战国玉璧这两件玉璧就是典型的水沁,尤其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有这块战国玉璧,应该未经盘玩,只是用手拿起过,有的地方水沁就看不出来了。
(四)古玉石灰沁。
有一种白化比水沁层次略深一些,往往被称为石灰沁,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一些石灰被吃到玉质的肌理中去了。
上海博物馆商代玉兔安大略皇家博物馆战国玉剑璏徐州博物馆汉代玉铺首古玉石灰沁的特点是虽然表面白化比较严重,但仍然能够明显地感受到玉质,但白化相对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玉的沁色与盘变
1、古玉沁色与人工作沁、留皮之别
玉器受沁的原因
玉器之所以受沁,实质上受自然环境下的风化作用与浸蚀作用所致,通常需百年以上方能受沁(海边盐质土壤中例外):
一、玉花(白玉中的豆花现象)与饭糁(玉质中有白斑,呈饭粒未熟透状):在清代以前的玉器中,较有可能形成;
二、玉质通透的立体现象:目视可见,汉代以前较为常见;
三、年糕或果冻现象:入过土的玉器经盘玩后呈现的温润质感
四、冰裂纹:入土年深日久产生的明显现象,通常是玉质内部有裂,而在器表一则抚之无痕,二则即便在放大镜下也无显而易见的缝隙);
五、白沁现象(俗称钙化):玉器经长期风化作用,在器表或孔隙内附着一些白色粉末,或生成一层白色松软的包体(闪玉白化后,常常会比重变轻,硬度下降);视其程度,分为两种:
(1)凡入土时间不太长、或者玉质上佳周围环境呈中性,白化稍弱,其表层水沁、白化呈薄如云烟的粉状;
(2)凡入土时间长的高古玉,或因水土环境、或因玉质较次,造成白化严重,而呈鸡骨白、象牙白,甚至有完全腐化变质者)
(类似的还有黑沁现象——俗称黑漆古、水银沁;红沁现象,如“枣皮红”、“洒金沁”——俗称血沁;土沁现象,如“老甘黄”、“松香沁”;)
六、次生结晶:古玉入土数以千年,其中一些成分在地下潮湿环境长期作用下,经毛细管作用,析出器表,形成少量斑晶(呈云母光泽,白色者为透闪石晶,黑色为阳起石晶——呈针状、冰花状,多见之于裂缝、刻痕、蚀斑、受沁处,与石英岩中云母片的随机分布大不相同,很容易区别);
七、熔斑:汉代以前之高古玉入土后,因受地热、受力不均等因素长期作用,形状发生变形,器表或呈现熔蜡状。
玉器受沁虽说需经百年以上才能形成,但由于入土之后所处壤质有别,时间长短不同,玉质不同,受沁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南方地湿,玉器易受沁变质;北方较干燥,受沁较浅,或有历经数千年不受沁者。
但无论如何,都是有证可验的:
一、受沁时,玉器表面会遭破坏,浅者为蚀斑——起伏不平者为“桔皮纹”,深入玉中者为蚀孔——“土咬”,局部受侵蚀严重,朽烂如枯骨、膏泥者——“唐烂斑”(因唐代及以前土古玉上常见,故有此称);其不可人为作伪者有三:
(1)蛀蚀孔呈外小内大的不规则状,孔内有如纤维网;
(2)蛀孔周围有一白化过渡层;
(3)蚀孔或裂绺内或有砂粒(质硬未风化者),或有均质胶固体;
二、凡玉质较脆弱的纹路或裂绺处更易受沁,形成沁纹——颜色较深,且有向周围扩散之势,且沁纹多呈凹陷现象。
古玩界,对不同沁纹现象分别有不同称谓:(1)牛毛纹:沁纹呈同向排列,状如牛毛般细密;
(2)乱柴纹:沁纹如树枝状结构延伸;
(3)蚂蚁脚:沁纹呈不规则网状,细如蚁迹;
(以上沁处,抚之无痕,在20倍放大镜下,均可见凹陷现象;而人为火烧纹,纹路生硬,大多如放射状)
(4)钉金沁:受沁处呈点状凹陷,铁锈般的黄褐沁色沉积,有如钉状,是高古玉的独有表征之一;
三、凡部分受沁者,其沁色自然由深及浅,很有层次感——扩散沁色现象,尤其是在受沁与不受沁处之间、表里之间、此一沁色与彼一沁色之间,更易分别(唯一例外的是,水银沁有呈块状,而与周围沁色截然分明者),至于比较好的玉质,从“开窗见地”处往里看,沁层更有立体感;
四、如果是“彩沁”,沁纹与蚀斑处通常更为明显,呈色深浅层次有很自然;两种以上沁色,常会发生颜色取代与覆盖现象,比如黑色覆盖红色、红色取代土沁色、水沁覆盖糖沁色等;
五、自然沁色在器表呈连续分布时,不会因刻痕而中断,否则即有“老玉新工”之
嫌;
六、自然沁色在器表呈连续分布时,其中的刻痕或孔内也当呈同一沁色,或因沉积较深而色稍重;而不受沁处的刻痕或孔隙内,则多有粉状白化,或呈原玉色;
七、有沁色或质变处,透光性通常会比原玉质开窗处要差很多,甚至不透光;
八、一般来说,刻工比较繁复的地方,比打磨光滑的平面更容易受沁、变质,沁色也会比较深,但与周围沁色之间还是会有所过渡与交待(如果全器所有刻痕之内俱呈深色,则为染色作旧);巧色与沁色之别:
自宋代以来,仿古(作伪)风气日盛,再加之留皮、巧色工艺在玉作当中越来越多,近现代作伪者更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点,给人们在古玉沁色认别上增加了许多难处。
但若认真加以审视,除了综合加工工艺、刻痕特征、形制纹饰因素外,在巧色与沁色之间,也还是可以找到其中差别的:
一、边料、原生色与土沁色:前者有单色与多色两种,是在玉石成矿时形成,性质非常稳定,无沁门;而后者是入土后的次生变化,有沁门,且在沁色与原玉色间多有明显的过渡扩散晕现象;
二、留皮、带糖与沁色、糖沁:留皮多在器物雕刻表现的突出点上,原玉带糖部分也与雕刻所要表现的主题有关;而沁色、糖沁系入土后自然形成,分布不依刻工意志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