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类型(来源: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合集下载

土壤侵蚀数据介绍

土壤侵蚀数据介绍

土壤侵蚀数据土壤侵蚀是土壤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自然营力作用下或人类活动的作用下被剥蚀、破坏、分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在中国,土壤侵蚀有时作为水土洗失的同义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所指的水土流失包含水的损失和土壤侵蚀两方面的内容。

根据外营力的种类,可将土壤侵蚀划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淋溶侵蚀、山洪侵蚀、泥石流侵蚀及土壤坍陷等。

中国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数据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190-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的总体要求,编制而成。

土壤侵蚀制图的内容涉及侵蚀营力、方式、形态及下垫面条件等因素,首先确定土壤侵蚀类型,然后在侵蚀类型的基础上确定土壤侵蚀强度。

1、水力侵蚀:指以地表水为主要侵蚀营力的土壤侵蚀类型。

在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作用下,土壤、土体或其它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根据水力作用于地表物质形成不同的侵蚀形态,进一步分为溅蚀、片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等。

2、风力侵蚀:指以风为主要侵蚀营力的土壤侵蚀类型。

包括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或岩石碎屑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

由于风速和地表组成物质的大小及质量不同,风力对土、沙、石粒的吹移搬运出现扬失、跃移和滚动三种运动形式。

3、冻融侵蚀:在高寒区由于寒冻和热融作用交替进行,使地表土体和松散物质发生蠕动、滑塌和泥流等现象,这些由于地表温度变化而冻融交替所产生的土壤侵蚀过程即冻融侵蚀。

土壤侵蚀强度是指地壳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位时段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以土壤侵蚀模数表示。

其含义是单位面积和单位时段内的土壤侵蚀量,其单位名称和代号为吨每平方公里年[t/( km2×a)],或采用单位时段内的土壤侵蚀厚度,其单位名称为毫米每年(mm/a)。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原则上以土壤容许流失量与全国最大流失量为两极值,内插分级,全国统一划分为六级(表2)。

sl 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 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 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 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是我国土壤侵蚀研究领域
的重要标准之一。

该标准是为了规范土壤侵蚀的分类、分级工作,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而制定的。

本文将对该标准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该标准将土壤侵蚀分为水土流失、风蚀和冻融侵蚀三种类型。

其中,水土流失是指土壤被雨水冲刷而流失,风蚀是指土壤被风吹而流失,冻融侵蚀是指土壤在冻融过程中被破坏而流失。

这三种类型的土壤侵蚀都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需要进行分类和分级。

其次,该标准将土壤侵蚀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轻度土壤侵蚀是指土壤流失量在每年不超过10吨/公顷的情况下,土地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中度土壤侵蚀是指土壤流失量在每年10-50吨/公顷之间,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功
能已经受到一定影响;重度土壤侵蚀是指土壤流失量在每年超过50吨/公顷,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已经严重受损。

最后,该标准还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土壤侵蚀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对于轻度土壤侵蚀,可以采取措施加强植被覆盖和改善土地管理;对于中度土壤侵蚀,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如人工植被、建设护坡等;对于重度土壤侵蚀,则需
要采取更加综合、系统的治理措施,如进行大规模的植被恢复、建设防护林带等。

总之,SL 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是我国土地资源保
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过对该标准的认真学习和贯彻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地资源的损失,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规范标准SL19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规范标准SL19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008年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等两项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2006年9月9日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替代标准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SL 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2008,01,042008,04,042SL 419-2007水土保持试验规程SL239-87同上同上二○○八年一月四日前言根据水利部2002年批准的水利技术标准修定计划,按《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对《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共5章和2个附录。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土壤侵蚀程度分级。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取消了原标准附录A中的表A1和表A2、附录B中的B6和B8;2、改变了原标准的用词和用于说明、重新整合了附录B的内容;3、将原标准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中的“强度”、“极强度”、分别改为“强烈”、“极强烈”,以免混淆概念。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本标准参编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廷辅段巧甫华绍祖史德明徐传早佟伟力宁堆虎鲁胜力秦百顺余剑如郭素彦张长印陈法扬史学正李靖王莹冯伟常丹东王海燕苏仲仁张大全丛佩娟李琦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蔡强国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窦以松注:“ 【】”内文字为本标准条文说明部分引来或整理者按语1 总则1.0.1 为了统一水土流失调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土壤侵蚀的分类与分级。

1.0.3 本标准主要引用标准:《水土保持术语》(GB/T20465-2006)。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2007什么是土壤侵蚀呢?简单来说,就是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它不仅会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水力侵蚀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是在降水、地表径流的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常见的水力侵蚀形式有面蚀、沟蚀等。

面蚀又包括溅蚀、片蚀等。

沟蚀则包括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等。

风力侵蚀则是在风力作用下,地表土壤、沙粒被吹扬、搬运和堆积的过程。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侵蚀往往比较严重,如我国的西北地区。

重力侵蚀是指在重力作用下,土体或岩体沿坡面向下移动的现象。

常见的重力侵蚀形式有崩塌、滑坡、泻溜等。

冻融侵蚀是在温度变化引起的冻融作用下,土壤、岩石等被破坏和搬运的过程。

这种侵蚀在高寒地区较为常见。

混合侵蚀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侵蚀营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土壤侵蚀类型。

在对土壤侵蚀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该标准还对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级。

这对于评估土壤侵蚀的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主要依据土壤侵蚀模数、植被覆盖度、地面坡度等指标。

一般分为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六个级别。

微度侵蚀是指土壤侵蚀模数较小,植被覆盖度较高,地面坡度较缓,土壤侵蚀对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情况。

轻度侵蚀时,土壤侵蚀模数有所增加,植被覆盖度有所降低,地面可能出现一些轻微的侵蚀痕迹,但土地生产力仍能基本保持。

中度侵蚀时,土壤侵蚀模数进一步增大,植被覆盖度明显降低,地面侵蚀迹象较为明显,土地生产力开始下降。

强度侵蚀时,土壤侵蚀模数较大,植被覆盖稀少,地面侵蚀严重,土地生产力显著下降。

极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则表示土壤侵蚀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对土地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sl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是我国水利行业的一项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发布。

该标准根据水利部2002年批准的水利技术标准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l—2002)对原有标准SL190-96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标准共包含5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和土壤侵蚀程度分级。

1. 总则: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目的和任务,以及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的基本原则。

2. 术语:阐述了本标准中涉及的主要术语和定义,如土壤侵蚀、土壤侵蚀类型、土壤侵蚀强度、土壤侵蚀程度等。

3. 土壤侵蚀类型分区:根据侵蚀成因、侵蚀类型和分布特征,将土壤侵蚀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区域。

4.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根据土壤侵蚀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土壤侵蚀划分为不同强度等级。

修订后的标准将原标准中的“强度”和“极强度”分别改为“强烈”和“极强烈”,以避免混淆概念。

5. 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根据土壤侵蚀对土壤质量、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的影响程度,将土壤侵蚀划分为不同程度等级。

土壤侵蚀类型

土壤侵蚀类型
土壤的侵蚀类型、形式和土壤侵蚀类 型分区
主讲人:给水排水工程二班 邱贤宗
学号:1202040219
分类目的:进行土壤侵蚀分类,是为了查明土壤侵蚀现状,分析其
产生原因,掌握其今后发生发展的潜在危险,以利于因害设防进行综合
治理。
• 一:土壤的分类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是以外
营力为侵蚀类型划分的,同时
考虑侵蚀形式和防止特点。在
荒沟侵 蚀
崩岗沟 侵蚀
陷穴
泻溜
崩塌
滑坡
崩岗
冰川侵 蚀
混合侵 蚀
泥流
石流
泥石流
风力侵 蚀
植物侵 蚀
冻融侵 蚀
化学侵 蚀
沟挂地 侵蚀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布状况
风力侵 蚀
冻融侵 蚀
我国土壤侵蚀现状:
水力侵蚀
土壤的侵蚀形式Βιβλιοθήκη • 1)水力侵蚀•
由于大气降水,尤其是降雨所导致的侵蚀过程及其一系列土壤侵
蚀形式称为水力侵蚀。

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mm左
右,但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雨集中,多暴雨,径流丰沛,径流系数为
40%~50%,因而侵蚀强烈。
由于盆地中多紫色砂页岩,土壤呈现红色。大量的深丘和浅山部分遭到 不合理开垦,植被受到明显破
坏,地面缺乏植被覆盖的山地、
丘陵,土壤侵蚀十分严重,年侵
蚀模数达1000~5000t/km2。
盆地内紫色砂页岩丘陵的
一般侵蚀特征与南方山地丘陵区
基本相同。
2)风力侵蚀区
• 三北戈壁沙漠及沙地风沙区 该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的西 部。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 蒙古、陕西、黑龙江等省的沙漠戈壁和 沙地。

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sl190-2007

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sl190-2007

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sl190-2007土壤侵蚀是指在自然界中,由于水、风、冰、浪等自然力量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土壤表层被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土壤侵蚀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科学评价土壤侵蚀的程度和分类,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07年发布了《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SL190-2007》。

该标准主要根据土壤侵蚀的程度和影响,将土壤侵蚀分为不同等级,并提供了相应的分类标准。

《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SL190-2007》总共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轻度侵蚀区、中度侵蚀区、重度侵蚀区、特重度侵蚀区和极重度侵蚀区。

下面将对每个等级进行详细介绍。

1. 轻度侵蚀区:轻度侵蚀区是指土壤表层被剥蚀程度较轻的地区。

具体标准如下:(1)土壤表层剥蚀深度小于5厘米;(2)土壤剥蚀速率小于0.5吨/公顷/年;(3)土壤流失量小于500吨/公顷/年。

2. 中度侵蚀区:中度侵蚀区是指土壤表层被剥蚀程度适中的地区。

具体标准如下:(1)土壤表层剥蚀深度在5-10厘米之间;(2)土壤剥蚀速率在0.5-1吨/公顷/年之间;(3)土壤流失量在500-1000吨/公顷/年之间。

3. 重度侵蚀区:重度侵蚀区是指土壤表层被剥蚀程度较重的地区。

具体标准如下:(1)土壤表层剥蚀深度在10-20厘米之间;(2)土壤剥蚀速率在1-2吨/公顷/年之间;(3)土壤流失量在1000-2000吨/公顷/年之间。

4. 特重度侵蚀区:特重度侵蚀区是指土壤表层被剥蚀程度非常严重的地区。

具体标准如下:(1)土壤表层剥蚀深度在20-40厘米之间;(2)土壤剥蚀速率在2-4吨/公顷/年之间;(3)土壤流失量在2000-4000吨/公顷/年之间。

5. 极重度侵蚀区:极重度侵蚀区是指土壤表层被剥蚀程度极其严重的地区。

具体标准如下:(1)土壤表层剥蚀深度大于40厘米;(2)土壤剥蚀速率大于4吨/公顷/年;(3)土壤流失量大于4000吨/公顷/年。

sl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文章标题:深度解析《SL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在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土壤保护和治理。

而《SL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作为土壤保护和治理的重要依据,对土壤侵蚀的分类和分级提供了科学的标准和指导。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全面评估《SL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SL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的概述SL190-2007 是国家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的代号,于2007年发布实施。

该标准主要依据土壤类型、坡度、沟壑发育性、土地利用等因素,将土壤侵蚀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建议。

SL190-2007 的发布实施,对于促进我国土壤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SL190-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的深度解析1. 土壤侵蚀的概念和分类土壤侵蚀是指地表水流、地表径流和水动力作用对土壤表层的冲刷和破坏。

根据土壤侵蚀的程度和影响因素,SL190-2007 将土壤侵蚀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特重度四个等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土地利用、坡度和土壤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确定土壤侵蚀的分类和分级。

2. SL190-2007 的主要内容和标准体系SL190-2007 包括标准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等级的划分、表征要素和评定方法、防治对策等内容。

其中,分类等级的划分是整个标准的核心,它为科学评估土壤侵蚀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对于推动土壤侵蚀的科学研究和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SL190-2007 在土壤保护和治理中的应用SL190-2007 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也是土壤保护和治理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实际的土壤保护和治理工作中,要根据该标准的要求,科学评估土壤侵蚀的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和措施的实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理土壤侵蚀,保护好宝贵的土壤资源。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称土壤侵蚀量。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侵蚀量称为土壤侵蚀速度(或土壤侵蚀速率);土壤侵蚀量中被输移出特定地段的泥沙量,称为土壤流失量。

在特定时段内,通过小流域出口某一观测断面的泥沙总量,称为流域产沙量。

广泛应用的“水土流失”一词是指在水力作用下,土壤表层及其母质被剥蚀、冲刷搬运而流失的过程。

通常以土壤发生层被蚀去的厚度或残留的厚度为标准进行划分,一般分为五个等级,即无明显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程度。

各等级对应的特征分别为:
无明显侵蚀是指土壤A、B、C三层剖面保持完整。

轻度侵蚀是指A 层保留厚度大于1/2,B、C层保留完整。

中度侵蚀是指A层保留厚度小于1/2,B、C层保留完整。

强度侵蚀是指A层无保留,B层开始侵蚀裸露,C层保留完整。

剧烈侵蚀是指A、B层无保留,C层开始侵蚀裸露。

土壤侵蚀分布:
就全球范围而言,50°N〜40°S之间为水蚀的主要分布区。

中国水蚀区主要分布于20°〜50°N之间。

风蚀主要发生在草原和荒漠地带。

美国、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等国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分布国家,南美洲、非洲的一些国家也有较大面积的分布。

中国的土壤侵蚀主要分布于西北黄土高原、南方山地丘陵区、北方山地丘陵区及东北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区、四川盆地及周围的山地丘陵
区。

中国的风蚀区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的干早和半干旱地区以及沿海沙地。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川西山地草甸区 包括大凉山 邛崃山 大雪山等 由碎屑岩类组成 发育棕壤和褐土 微度 轻度侵蚀
主要流域为长江上中游及珠江上游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续表
一级类型区 二级类型区
区划范围及特点
主要分布于西北 华北 东北的西部 包括青海 新疆 甘肃 宁夏 内蒙古 陕西 黑龙江等省 自
治区 的沙漠戈壁和沙地
气候干燥 年降水
岭南平原丘陵区 包括广东 海南岛和桂东地区 以花岗岩类 砂页岩类为主 发育赤红壤和砖 红壤 局部花岗岩风化层深厚 崩岗侵蚀严重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 位于宜昌以东 包括两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太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微度 侵蚀
主要流域是长江中游及汉水流域 洞庭湖水系 鄱阳湖水系 珠江中下游
北与黄土高原区接界 东与南方红壤丘陵区接壤 西接青藏高原冻融区 包括云贵高原 四川盆 地 湘西及桂西
甚 其中以河口镇 龙门区间 万 是剧烈侵蚀区 为黄河流域多沙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 主要
流域是黄河中游
南界为吉林省南部 东西北三面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围绕
漫川漫岗区为松嫩平原 是大小兴安岭延伸的山前冲积洪积台地 地势大致由东北向西南倾
斜 具有明显的台坎 拗谷和岗地相间是本区的重要地貌特征 砂页岩上发育典型黑土 在松花
次 沙暴

东北西部风沙区 沙丘坨甸 为流动和半流动沙丘 强烈发展的沙漠化 沙化漫岗 正在发展的
潜在沙漠化
主要分布在山东黄泛平原 鄱阳湖滨湖沙山及福建省 海南省滨海区
鲁西南黄泛平原风沙区 北靠黄河 南临黄河故道 宏观地形平坦 微地貌复杂 岗坡洼相间 沿 河 土壤是沙土及沙壤土 为马蹄形或新月形沙丘 已被联合国环境组织列为高度荒漠化威胁区
龙江 乌苏里江及松花江冲积平原 古河床 自然堤形成低岗地 河间低洼地为沼泽草甸 岗洼之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一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一200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一20071.引言土壤侵蚀是指地表水和风力对土壤的破坏和剥蚀过程。

为了科学评估土壤侵蚀的程度和确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制定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一2007。

本文将对该标准的内容进行阐述。

2.标准目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一2007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统一土壤侵蚀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为土壤侵蚀监测、评估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该标准旨在对土壤侵蚀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分级,从而实现对不同等级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3.分类指标3.1 土壤侵蚀指数(EI)土壤侵蚀指数(EI)是衡量土壤侵蚀程度的重要指标。

根据土壤类型、地貌特征和降雨条件等因素,通过观测和测算得出不同地区的土壤侵蚀指数。

3.2 土壤侵蚀强度等级根据土壤侵蚀指数(EI)的大小,将土壤侵蚀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特重度四个等级。

具体的划分依据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实地观测得出的。

4.分类分级标准4.1 轻度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指数(EI)在40-100之间的土壤属于轻度侵蚀。

这种程度的土壤侵蚀对土地的影响较小,可以继续进行农业生产或其他地表利用方式。

4.2 中度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指数(EI)在100-200之间的土壤属于中度侵蚀。

这种程度的土壤侵蚀对土地的影响较大,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如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

4.3 重度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指数(EI)在200-300之间的土壤属于重度侵蚀。

这种程度的土壤侵蚀对土地的影响非常大,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进一步加剧土壤侵蚀。

4.4 特重度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指数(EI)大于300的土壤属于特重度侵蚀。

这种程度的土壤侵蚀是最为严重的,对土地的利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必须采取紧急的防治措施。

5.分类分级应用5.1 土壤侵蚀评价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一2007,可以对不同地区的土壤侵蚀程度进行评估,了解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2 防治措施制定不同等级的土壤侵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土壤侵蚀类型及形式

土壤侵蚀类型及形式

在我国引起土壤侵蚀的外
营力种类主要有水力、风力、
重力、水力和重力的综合作用

力、温度(由冻融作用而产生的
壤 侵
作用力)作用力、冰川作用力、


化学作用力等,因此土壤侵蚀

类型就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
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
蚀、混合侵蚀、化学侵蚀和生
物侵蚀等类型。
水力侵蚀类型 风力侵蚀类型 重力侵蚀类型 冻融侵蚀类型 冰川侵蚀类型 混合侵蚀类型 化学侵蚀类型 生物侵蚀类型
2.3 土壤侵蚀类型及类型划分
根据土壤侵蚀研究和其防治的侧重点不 同,土壤侵蚀类型(the type of soil erosion)的划分方法也不一样。最常用的方 法主要有按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来划 分、按土壤侵蚀发生的时间划分和按土壤侵 蚀发生的速率划分三种。
➢ 按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划分
重力侵蚀
根据土石物质破坏的特征和移动方式, 一般地可将重力侵蚀分为陷穴、泻留、滑 坡、崩塌、地爬、崩岗、岩层蠕动、山剥 皮等。
2.4 土壤侵蚀形式 ➢ 混合侵蚀
混合侵蚀(mixed erosion)是指在水流 冲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特殊侵蚀形式。 包括石洪、泥流和泥石流三种形式。
2.4 土壤侵蚀形式 ➢ 冻融侵蚀
水力侵蚀形式
❖雨滴击溅侵蚀
在雨滴击溅作用下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颗粒 产生位移的现象称为雨滴击溅侵蚀(rain drop splash erosion),简称为溅蚀(splash erosion)。
溅蚀过程:
干土 溅散
湿土溅 散阶段
泥浆溅 散阶段
地表 板结
Raindrop
Splash (dry)
Splash (mud)

第二章土壤侵蚀类型_水土保持学

第二章土壤侵蚀类型_水土保持学
降雨入渗土体。引起土体自重增加,粘 结力下降。
所以,地表径流的作用主要发生在水蚀 阶段,即崩岗形成前。降雨入渗的作用发生 在重力侵蚀阶段,即崩岗崩壁侵蚀扩展期。
4、崩岗侵蚀的治理措施
① “上拦、下堵、中绿化” 效果:把集水区的径流排到安全处,减少进入
崩岗的径流量; 固定崩积堆,减少二次侵蚀量; 拦挡泥沙,防止下泻。

特征:

有明显的沟头;

深度1m以上,有的数米甚至数十米;

沟底纵断面与坡面大致平行;

地形破碎,不能耕作。
3、悬沟侵蚀 当丘陵坡面径流汇集到谷缘遇直立形沟坡时,
汇流骤然呈垂直下泻式冲刷陡壁而形成直立式的切 沟侵蚀。
4、冲沟侵蚀
水流经过切沟进一步集中,使沟道继续向宽和深 的方向发展的侵蚀过程。
坡面开始形成的薄层地表径流在流动过程中汇集成 较大的股流,向下冲刷切入心土或底土,形成宽度大于 深度的沟蚀过程。

特征:

纵断面与斜坡面大致平行;

横断面成V形,有时底部成浅槽形;

在花岗岩区,宽约1. 0m,深度不超过0.5m。
2、切沟侵蚀
浅沟侵蚀的进一步发展,在集中地表径流形成的 股流冲刷下,沟道深切入母质层、风化层或深至基岩 面的过程。
第五节 风力侵蚀
一、定义 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
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

二、影响因素
1、风力强弱
当气流的剪切力和冲击力大于颗粒的重力和彼 此的联结力,并能克服地表的磨察阻力时。
启动风速5m/s。
2、地表状况
3、颗粒大小

2mm以下
三、侵蚀形式 1、悬移 粒径小于0.1mm的沙粒或粘粒被风卷扬至高空,

土壤侵蚀分类系统

土壤侵蚀分类系统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
根据水利部颁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1996)和区域内土壤侵蚀现状,侵蚀类型将采用两级划分法。

一级类型主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侵蚀外营力类型与性质来划分,将评价区划分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两个类型;二级类型采用侵蚀强度为指标划分,划分为6个等级。

详见1。

(1)水力侵蚀
指以地表水为主要侵蚀营力的土壤锓蚀类型,根据水力作用于地表物质形成不同的侵蚀形态,进一步分为溅蚀、片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和切沟侵蚀。

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1996),本区域水力侵蚀容许侵蚀量选用1000 t/km2·a。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采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1996)中指定的标准进行划分,见表2。

当缺少实测的及调查侵蚀模数资料时,使用3和表4所列的有关侵蚀方式的指标进行分级。

(2)风力侵蚀
指以风力为主要侵蚀营力的土壤侵蚀类型,日平均风速大于或等于5m/s的年内日累计风速达200m/s以上,或这一起沙风速的天数全年达30天以上,且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300mm的沙质土壤地区,应定为风蚀区。

风蚀强度分级见表5。

表5 风力侵蚀强度分级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侵蚀类型
来源: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一级类型区:全国应分为水力、风力、冻融三个一级土壤侵蚀类型区;重力侵蚀和混合侵蚀不应单独分类型区。

二级类型区:水力侵蚀区分为西北黄土高原、东北黑土区、北方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和西南土石山区五个二级类型区;风力侵蚀区分为“三北”戈壁沙漠风沙区、沿河环湖滨海平原风沙区两个二级类型区;冻融侵蚀类型区分为北方冻融土侵蚀区、青藏高原冰川动土侵蚀区两个二级类型区;各大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在全国二级分区的基础上再细分为三级类型区和亚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