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土壤侵蚀规律_2017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地理部分及答案

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地理部分及答案

2017年高考文综地理全国I 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

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4~5题。

4.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A.冰雪路面

B.湿滑路面

C.松软路面

D.干燥路面

5.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

土壤侵蚀原理-第4章 风力侵蚀

土壤侵蚀原理-第4章 风力侵蚀
气流在单位时间通过单位宽度或面积所搬运的沙 量叫做风沙流的固体流量,也称为输沙率。
影响输沙率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它不仅取决于风 力的大小、沙粒粒径、形状和其比重,而且也受沙粒 的湿润程度、地表状况及空气稳定度的影响。
4.2 风蚀与风积作用
4.2.1 风蚀与风积作用的概念 风和风沙流对地表物质的吹蚀和磨蚀作用,统称为
4.1 风沙运动
风沙运动是一种贴近地面的气流对沙粒的搬运 现象。 4.1.1 近地层风的性质
大气对流层中贴近地面100m范围内的气层称为 近地层,一切风沙运动都与本层大气的性质及活动 状况有关,因此也是风力侵蚀学研究的重点。
❖层流和紊流(latent and sensible)
层流的空气质点运动轨迹平稳,邻近的空气质 点平衡运动,互不干扰。
❖临界风速与起沙风(critical wind speed)
假定地表风力逐渐增大,达到某一临界值后,地表 沙粒脱离静止状态开始运动,这时的风速称为临界风速 或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风速,一切大于起动风速的风称为起沙风。
起动风速与沙粒粒径、地表性质、沙粒含水率等多 种因素有关。国内外专家研究证实,在一般情况下起动 风速和沙粒粒径的平方根成正比。
❖风沙流结构
风沙流中沙粒随高度的分布称为风沙流结构。 根据野外观测,气流搬运的沙量绝大部分(90%以 上)是在沙面以上30cm的高度内通过的,尤其是集 中在0~10cm的高度(约占80%)。

土壤侵蚀类型2017

土壤侵蚀类型2017
《水土保持原理与技术》
第三章 土壤侵蚀类型
水文水资源学院
1
本章主要内容
一、土壤侵蚀分类系统 二、水力侵蚀 三、重力侵蚀 四、混合侵蚀 五、风力侵蚀 六、中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第一节 土壤侵蚀分类系统
1. 土壤侵蚀概念
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 营力的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水力侵蚀
溅蚀 面蚀 沟蚀 山洪侵蚀
1. 溅蚀
在雨滴击溅作用下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颗粒产生位移的现 象称为雨滴击溅侵蚀。
溅蚀几个阶段:
(1)干土溅散阶段(当较大的雨滴降落到干燥的土壤表面时,土壤的土粒间隙尚为空气所填充, 土粒还未来得及吸收雨水,细粒即随雨滴的碎粒溅散,这些细粒常仍维持原来的结构。) (2)泥浆溅散阶段(随着降雨过程的延长,表土团粒吸收的水分增加,土壤颗粒间隙大部为水 所填充,继续受雨滴击溅、震荡,致使结构破坏。当土壤表层水分增加到流限以上,土粒即成稀 泥浆状态再受雨滴打击,将以泥浆状态溅散。) (3)层状侵蚀(继续降雨,土壤表层的泥浆逐步将阻塞土壤孔隙,阻止水分下渗,在坡地上泥 浆顺坡而下,形成泥浆状的地表径流,将带走部分土壤的细粒,千万土壤表层较均匀的损失。)
浅沟侵蚀:
在细沟侵蚀的基础上,地表径流进一步集中,由小股径流 汇集成较大的径流,既冲刷表土又下切底土,形成横断面为 宽浅槽形的浅沟。

三江源国家公园土壤侵蚀及其分布特征

三江源国家公园土壤侵蚀及其分布特征
侵蚀问题相对严重,值得重点关注。[结论]三江源国 家 公 园 水 力 侵 蚀 主 要 分 布 在 海 拔 4900 m 以 上 地 下
冰发育带,
8
°~35
°的中低覆盖以下 草 地,占 水 力 侵 蚀 面 积 的 2/3 左 右;风 力 侵 蚀 主 要 集 中 分 布 在 4200~
4900 m,≤5
°及以下区域风力侵蚀面积比例达 60% ,是风力侵蚀
相对集中分布区;水力侵蚀相对集中分布在 8
°~25
°区域,水力侵蚀面积比例达 75% ,均 是 水 土 流 失 综 合 防
治的重点区域;草地面积比例近 80% ,低覆盖、中低覆盖 草 地 土 壤 侵 蚀 相 对 集 中 分 布,沙 地、裸 土 地 的 土 壤
e
rCon
s
e
rva
t
i
on Mon
i
t
o
r
i
ngCen
t
e
r,Ti
anj
i
n 300170,Ch
i
na)
Ab
s
t
r
a
c
t:[
Ob
e
c
t
i
ve]TheThr
e
e
-Ri
ve
r
-Sou
r
c
eNa
t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201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2017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2017

土壤侵蚀是指地表覆盖层被雨水、河水、融雪等冲刷、冲刷而流失的一种自然

现象。土壤侵蚀是造成土地资源流失和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土壤侵蚀进行分类分级,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措施,对于减缓土壤侵蚀、保护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我国发布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该标准是根据土壤侵蚀的程度、类型和影响等因素制定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根据该标准,土壤侵蚀被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特重度四个等级,分别对应不同的侵蚀程度和影响程度。

首先,轻度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受到轻微的冲刷和流失,通常表现为地表被冲刷

出浅沟、浅坑,土壤流失量较小。这种侵蚀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相对较小,对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较轻。其次,中度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受到中等程度的冲刷和流失,地表出现较深的沟壑、坑洞,土壤流失量逐渐增加。这种侵蚀会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地表植被受损,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显现。

重度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受到严重的冲刷和流失,地表出现大面积的深沟、深坑,土壤流失量巨大。这种侵蚀会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最后,特重度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受到极其严重的冲刷和流失,地表出现大片的裸露土地,土壤流失量达到极大程度。这种侵蚀会导致土地资源的彻底丧失,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除了侵蚀程度的分类外,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还考虑了侵蚀类型和影响程度。侵蚀类型包括水蚀、风蚀、冻融蚀等,不同类型的侵蚀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有所不同。影响程度包括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综合考虑了侵蚀的综合影响。

第4章 水蚀荒漠化

第4章 水蚀荒漠化

发展形成的。切沟侵蚀尤其是发育活跃期的切沟侵
蚀是最重要的侵蚀产沙方式之一,其对流域侵蚀产
沙有重要贡献。
下午6时39分
37
(四)冲沟侵蚀(Gully erosion)
冲沟的宽度和深度一般大于2m。在大于30度的
斜坡上,冲沟常平行排列,在小于20度的斜坡上,
冲沟常成密集树枝状。冲沟侵蚀是黄土高原土壤主
蚀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干土溅散、湿土溅散、
泥浆溅散及结皮形成阶段。
下午6时39分
29
1. 在降雨初期,地表土壤水分含量较低,雨滴首先导致干燥
土粒飞溅,为干土溅散。
2. 随着降雨历时延长,表层土壤颗粒水分逐渐饱和,此时溅 起的是水分含量较高的湿土颗粒,即湿土溅散。 3. 土壤团粒受雨滴击溅而破碎,随着降雨的继续,地表呈现 泥浆状态,阻塞了土壤孔隙,影响水分下渗,促使地表产
鄂尔多斯高原过渡地带的晋陕蒙三角区,是我国水蚀荒漠化最 严重的地区。
下午6时39分 1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达到 34×104km2 ,相当于一个德 国的面积,占典型高原总面积的90%以上。
下午6时39分 15
下午6时39分
16
三、 土壤水蚀类型的划分
古代水力侵蚀 按发生时间划分 土 壤 水 蚀 按发生速率划分 正常侵蚀
第三节
雨点溅滴 侵蚀
水动力侵蚀类型

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件:第四章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件:第四章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情景导入先思考 “三北”地区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 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 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区域内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 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 149 万平方千米,从新疆一 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风沙危害、水土流 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和 社会发展。
重点防治工程 长江、黄河上中游_水__土_保__持__工程
重点保护区建设
重点地区_天_然__林__资_源__保护和退耕还林 还草工程
建立不同类型的自 __然__保__护_区__、风景名 胜区和森林公园
重点示范区建设
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 稳步发展
环保法制建设 _环__境__保_护__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3.珊瑚礁(如图所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暖海域,是海洋中重 要的生态系统,有“海底雨林”之称。我国海南省沿海均 有珊瑚礁分布,但遭受过严重的破坏,面积已大幅减少。
简述珊瑚礁的生态功能,并指出其遭受破坏的原因。
解析:珊瑚礁具有保护渔业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削弱海浪 等生态功能,其遭受破坏的原因,可以从全球变暖、过度开采、 海岸变迁等方面回答。 答案:生态功能:保护渔业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削弱海浪, 减缓海岸侵蚀等。破坏原因:全球变暖(海水污染);沿岸泥沙 沉积(过度的旅游开发);过度的珊瑚礁开采(不合理的海洋捕捞 方式等)。

2017年全国卷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7年全国卷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2017全国Ⅰ卷地理

2017全国Ⅱ卷地理

2017全国Ⅲ卷地理

2017高考全国Ⅰ卷地理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

C.光照D.土壤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4—5题。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

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

B.价格低

C.款式新

D. 质量优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据此完成6-8题。

基于RUSLE模型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壤侵蚀评价

基于RUSLE模型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壤侵蚀评价

第31卷第3期2024年6月

水土保持研究

R e s e a r c h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t i o n

V o l .31,N o .3

J u n .,2024

收稿日期:2023-05-27 修回日期:2023-06-26

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 西部交叉团队重点实验室专项(x b z g -z d s y

s -202009)和中国科学院A 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X D 20040202

) 第一作者:兰泽凡(1997 ),男,江西宜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㊂E -m a i l :l y

l @n w a f u .e d u .c n 通信作者:赵广举(1980 ),男,河南驻马店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流域水沙过程与水土保持研究㊂E -m a i l :g j

z h a o @m s .i s w c .a c .c n h t t p :ʊs t b c y j .p a p e r o n c e .o r g

D O I :10.13869/j

.c n k i .r s w c .2024.03.042.兰泽凡,田小靖,牛祎凡,等.基于R U S L E 模型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壤侵蚀评价[J ].水土保持研究,2024,31(3):20-29.

L a nZ e f a n ,T i a nX i a o j i n g ,N i uY i f a n ,e t a l .E v a l u a t i o n o n S o i l E r o s i o nB a s e d o nR U S L E M o d e l i n t h eY a r l u n g Z a n g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

土壤侵蚀是指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导致土壤表面或内部的土壤层被剥蚀和迁移的过程。土壤侵蚀是土地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是根据土壤侵蚀程度的严重程度,把侵蚀分为不同的等级,从而更好地评估和管理土壤侵蚀的程度。目前,我国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土壤侵蚀调查规程》(GB/T 19215-2017):该标准将土壤侵蚀分为极强、强、中、弱四个等级,根据植被覆盖度、裸土率、坡度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2.《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规程》(NY/T 1456-2007):该标准将土壤侵蚀分为极强、强、中、弱、微五个等级,根据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植被覆盖度等指标进行评定,其中极强和强两个等级为重点治理对象。

3.《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B11/T 2434-2014):该标准将土壤侵蚀分为极强、强、中、弱、微五个等级,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水土保持状况等指标进行评定。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是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农

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3章:土壤侵蚀类型_2017

第3章:土壤侵蚀类型_2017

三类侵蚀作用
1、 深向侵蚀或垂向侵蚀:沟谷下切
2 、向源侵蚀 :侵蚀基准面下降,由下游向上游发展
3、 侧向侵蚀:沟谷流水对沟谷两侧的侵蚀
产生侧向侵蚀的因素:
(1)曲流和运动惯性 (2)地球自转偏向力
(3)滑坡支流的汇入
侵蚀沟形态及分类
浅沟:呈宽浅槽型,宽可达1米,宽大于深
切沟:断面呈V型,宽1-2米 冲沟:横断面呈U型,宽尺度可达数十米。
浅沟侵蚀:
在细沟侵蚀的基础上,地表径流进一步集中,由小股径流
汇集成较大的径流,既冲刷表土又下切底土,形成横断面为
宽浅槽形的浅沟。
浅沟侵蚀
没有形成明显的沟头跌水, 正常的耕翻已不能复平,不 妨碍耕犁通过,但已感到不 便,由于耕犁作用,沟壁斜 坡与坡面无明显界面。
浅沟侵蚀
浅沟侵蚀
切沟侵蚀:
浅沟侵蚀继续发展,冲刷力量和下切力量增大,沟深切入 母质中,有明显的沟头,并形成一定高度的跌水。
西北黄土区水土流失
(2)东北黑土区- 面蚀、沟蚀严重
涉及辽宁省的大部,吉林省全部、黑龙江省全部,内蒙古自治区等地 。东北黑土区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水土资源配置最好的区域。 2004 年 提 供 商 品 粮 4187 万 t , 占全 国 的 1/3 , 商品率接近 60% ,是我国重 要的商品粮基地。 水土流失对土地生产力 和粮食生产的影响大,黑 土区坡耕地开垦 20 年土壤 肥 力 下 降 1/3 , 40 年 下 降 1/2 ,每年坡耕地水土流失 导致的粮食损失达 1080 万 t 。

(人教版2017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综合测试(附答案)

(人教版2017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综合测试(附答案)

第四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牛轭湖是平原地区河流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转偏向力加快了对河流左岸侵蚀的速度

B.牛轭湖往往出现在河流上游向下侵蚀强烈的地区

C.北半球的牛轭湖一定出现在河流的右岸

D.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促进了牛轭湖的形成

2.在牛轭湖的形成过程中,人工“裁弯取直”可以()

A.扩大灌溉范围

B.降低河流落差

C.缩短航运里程

D.避免洪涝灾害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A.冲积扇,流水堆积作用

B.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

C.三角洲,流水堆积作用

D.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

4.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A.海平面上升

B.沿海地壳下沉

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

D.该区植树造林

▶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的地貌有()

①沙丘②海蚀崖③三角洲平原④风蚀蘑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①风力作用②波浪侵蚀作用③流水堆积作用④冰川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回答7—8题。

7.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8.下面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 B C D

▶一百多年前,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很多难题,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修筑从南口到八达岭的关沟段铁路。读图,回答9—10题。

[2017年整理]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2017年整理]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第九章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主要教学目标:

阐述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原则,明确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分布范围以及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的特点。教学方法: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学、参阅课外书及野外实习为辅。

主要内容:

第一节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第二节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第三节以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第四节以冻融及冰川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第一节土壤侵蚀类型分区

一、目的意义与任务

土壤侵蚀分区是根据土壤侵蚀类型、成因以及影响侵蚀发育的主导因素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区划单元进行分区。分区的目的意义是为不同区域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治理土壤侵蚀提供主要依据,并为因地制宜拟定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它是研究各分区内土壤侵蚀特征和控制土壤侵蚀的重要基础工作。

分区的任务是在详细了解土壤侵蚀类型的基础上,全面认识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特征和分布规律,并考虑影响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根据土壤侵蚀和治理的区域差异性,提出分区方案,划分不同的侵蚀类型区。

二、分区原则

土壤侵蚀分区要反映不同区域土壤侵蚀特征和其差异性,要求同一区自然条件、土壤侵蚀类型和防治措施基本相同,而不同类型区之间则有较大差别。因此分区原则主要为同一区内的土壤侵蚀类型和侵蚀强度应基本一致。同一区内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基本一致。同一区内的治理方向、治理措施和土地利用方向基本相似。侵蚀分区以自然界线为主,适当照顾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和地域的连续性。

三、土壤侵蚀分区

我国地质地貌及气候特点,构成了各种类型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条件。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不同,形成了许多具有不同特点的土壤侵蚀类型区域。根据我国的地貌特点和自然界某一外营力(如水力、风力等)在较大区域起主导作用的原则,辛树帜等(1982)将全国分为3大土壤侵蚀类型区,即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和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新疆、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以及宁夏、陕北、内蒙古、东北西部等地的风沙区,是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其中风力侵蚀的沙漠及沙地面积达187.6万km2。青藏高原和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分布有现代冰川、高原、高山,是冻融侵蚀为主的另一侵蚀区,其中冻融和冰川侵蚀面积约有125.4万km2(施雅风等,1988)。其余所有山地丘陵地区,则是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第三类型区,其中水力侵蚀面积约有179.4万km2。水力侵蚀类型区大体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以东

高考真题2017年地理全国卷2(含答案)

高考真题2017年地理全国卷2(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地理(全国Ⅱ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成1~3题。

图1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C】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D】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D】

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

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4~5题。

图2

4.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A】

A.冰雪路面B.湿滑路面C.松软路面D.干燥路面

冀人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3-8 《雨水侵蚀地表》课件

冀人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3-8 《雨水侵蚀地表》课件

应用与拓展
认识强降雨带来的灾害
强降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当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或 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时,常常导致山洪爆发,水库垮坝, 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讯中断, 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
如2013年7月,我国南方地区出现连续强降雨天气,多 个地方都出现了暴雨或大暴雨。浙江、江西、广西等地 还因强降雨出现道路塌方、滑坡、泥石流、内涝等地质 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你知道这是怎样形成的吗?这一道道的沟壑与雨水 有关系吗?流过土地的雨水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1 流动的雨水对地表的影响
思考;当雨水较大时容易形成溪流,溪流对地 表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溪流会冲刷地表,带走泥沙,冲走土壤。
让我们通过实验进 一步探究吧
实验探究
材料:水槽、托盘、塑料瓶、土壤、小石子、木块等
洪水
水库垮坝
房屋被冲塌
农田被淹没
交通中断
山体滑坡
泥石流
课堂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 用;知道了什么叫侵蚀;还知道了雨水对土地的侵 蚀因素有:降雨量的大小,降雨量越大,对土地侵 蚀程度就越严重;土地坡度的大小,土地坡度越大, 对土地侵蚀的程度就越严重;土地上有无植被覆盖, 没有植被覆盖,雨水对土地侵蚀的程度就越严重。 最后,我们了解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原因及强降 雨带来的危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没有 对雨水侵蚀地表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呢?

环境科学导论第4章 土壤环境及土壤污染

环境科学导论第4章 土壤环境及土壤污染

第二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 不易随水相移动,不能为微生物分解, 易在土壤中累积。 同在水环境中一样,一些重金属元素(如汞)能在土壤环境 中转化成毒性更强的化合物 (甲基汞 ),并通过植物吸收在植 物体内富集转化,通过食物链最后进入人体,对人类带来危 害。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初期,不易被人们觉察和关注,具有 一定的潜伏期。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被土壤中氧化铁锰或黏粒矿
物专性交换位置吸附的重金属,不能用中性盐溶
液交换,需用盐酸羟胺提取。土壤中pH和氧化还
原条件对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重要影响,pH和氧
化还原电位较高时,有利于铁锰氧化物的形成。
有机结合态:与土壤中动植物残体、腐殖质
及矿物颗粒包裹层等螯合而成,是重金属通 过化学键形式与土壤有机质结合的产物。
交换态(水溶态)> 碳酸盐结合态>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 有机结合态 >
残渣态
三、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主要受到几个物理、 化学作用的影响,包括:(1)溶解-沉淀作用;(2)
氧化还原作用;(3)络合作用;(4)吸附-解吸作用。
另外,土壤酸碱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
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微生物活性 等特征都影响到重金属
生态效应,重金属形态常被认为是决定土壤重金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剧烈侵蚀
A、B层全部剥蚀,C层出露,受到剥蚀 母质层部分被蚀
38
三、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 1. 土壤侵蚀强度
地壳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单位面 积和单位时段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
常用土壤侵蚀模数来衡量。
2.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
按2008年1月4日发布的水利部发布的《土壤侵蚀分类 分级标准》(SL 190-2007)进行。
第二节 土壤侵蚀程度与强度
一、重要概念 1. 土壤侵蚀程度:
指任何一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种类作用和一定环境 条件影响下,自其发生开始,截至到目前为止的发展状况。 常用土壤原生剖面已被剥蚀的厚度来表示。 反映了:侵蚀结果;目前的发展阶段;土壤肥力水平。
2. 土壤侵蚀强度:
地壳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单位面积和单 位时段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 常用土壤侵蚀模数来衡量。
(a)泥沙的搬运方式
水流中泥沙颗粒的跳跃运动是推移质运动的重要形式。
(b)水流的挟沙能力
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挟运泥沙的数量, 称为挟沙能力 (kg/m3) ,它包括推移质和悬移质 的全部沙量。 上游来水的含沙量小于该水流的挟沙能力,水 流就有可能从本段河床上获得更多的泥沙,造成 床面的冲刷。 反之,将发生沉积。
(1)土粒岩屑或石块运动

坡面上块体的重力G 可分解为与坡面平行的下滑力T与 垂直坡面的法向力N,其关系为:
T=G sinθ N=G cosθ 式中:θ―坡角。

位于坡地表面的土粒岩屑或石块,一方面下滑力T有促 使块体向下移运的趋向;另一方面由于有摩擦阻力F牵 制下滑力,使块体趋向稳定。
23
(1)土粒岩屑或石块运动
块体运动的抗滑强度为 F =N·tgφ 十C·A
式中:C―粘结力(kg/cm2); A―运动块体与坡面的结触面积(cm2)。
26
(2)块体的整体位移
坡地上的块体运动主要受重力引起的下滑和岩土 块体的内摩擦力及粘结力的相互关系而定。其稳定系 数K为:
K=抗滑阻力/下滑力=(N·tgφ +C·A)/T 当K=1时,岩体或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当K<1时,岩体或土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当K>1时,岩体或土体是稳定的。 工程上一般采 用K=2~3为安全稳定系数。
2. 地表径流侵蚀作用
(1)水流的基本特性 ① 层流与紊流 层流没有垂直于水流方向上分力作用,一般不能卷起泥沙;
紊流的水质点呈不规则的运动,并互相干扰,在水层与水
层之间夹杂了大小不一的旋涡运动,易卷起泥沙。 层流是否失去稳定取决于作用于水体的惯性力(失去)与黏 性力(保持)的对比关系。 定义雷诺数
岩上的风化产物吹走,使地面遭到破坏的作用。
18
(1)风的侵蚀作用
磨蚀作用:指的是疏松物质在搬运过程中对周
围边界的机械侵蚀、磨削作用。
19
(2)风的输移作用
20
(3)风的沉积作用
1)沉降堆积:风速的减弱引起;
2)遇阻堆积:因障碍物引起;
3)凝结堆积:与水汽的结合。
21
三、重力侵蚀
重力侵蚀是指斜坡上的风化碎屑、土体或岩 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位移和破坏的一种土 壤侵蚀现象。 重力侵蚀形式-泻溜、陷穴、崩塌、滑坡。
《水土保持原理与技术》
第四章 土壤侵蚀规律
水文水资源学院
1
本章主要内容
一、土壤侵蚀规律 二、土壤侵蚀程度与强度 三、土壤侵蚀影响因素
第一节 土壤侵蚀规律 一、水力侵蚀
从动力角度来讲,水力侵蚀是降雨侵蚀力和径流冲刷力共同 作用的结果。
大雨冲走了美国爱荷华州西北部的土壤
径流冲刷形成的侵蚀沟道
一、水力侵蚀
二、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标准
1. 土壤发生层:简称土层,为土壤剖面上表现出的水平层状构造。反映
了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的迁移、转化和累积的特点。一般划分3个最基本层次 :①表土层(A层)。为有机质积聚层和物质淋溶层;② 心土层(B层)。为 淋溶物质淀积层;③ 底土层(C层)。又称母质层。
37
二、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标准
5. 容许土壤侵蚀量:

是指小于或等于成土速度的年土壤流失量。 允许土壤流失量是不至于导致土地生产力降低而允许的 年最大土壤流失量。
各侵蚀类型区土壤容许流失量
类型区 西北黄土高原区 土壤允许流失量[t/(km2· a)] 1000
东北黑土区 北方土石山区 南方红壤丘陵区 西南土石山区
200 200 500 500
41
第三节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影 响 因 素 人为因素
潜在因素
水文气象 地形 土壤 地质 植被
主导因素
人类农业活动 其它经济活动
42
一、水文气象因素
所有的气候因子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水土流失,最主要 的是降雨、风、降雪和温度。
1. 降雨:引起水土流失最直接因子
(降雨量、降雨季节分布、一次降雨量、降雨强度、充 分的前期降雨)
发泥石流灾
害,当地两 万多人受灾
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
一、地质地貌原因。舟曲一带是秦岭西部的褶皱带,山体分 化、破碎严重,大部分属于是炭灰夹杂的土质,非常容易形 成地质灾害。
二、“5 12”地震震松了山体。舟曲是“5 12”地震的重灾 区之一,地震导致舟曲的山体松动,极易垮塌。
三、气象原因。2010年国内大部分地方遭遇严重干旱,这使 岩体、土体收缩,裂缝暴露出来,遇到强降雨,雨水容易进 入山缝隙,形成地质灾害。 四、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舟曲 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直接原因 是三眼峪、罗家峪地区突降大雨 ,一小时降雨量达77.3mm。
① 水流的冲刷作用
河谷发育成熟期: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 并在河谷内堆积大量泥沙,这时河谷发育进入成熟期,河谷 较宽,横剖面呈U型。
② 水流的搬运作用
泥沙的搬运形式可分为推移和悬移两大类。
(a)泥沙的搬运方式
推移质搬运: 运动行程是间歇的。 悬移质搬运:悬浮于水中,随水流动。
交换作用:推移质和悬移质之间,以及它们与河床上的 泥沙之间存在着不断交换现象。
27
(2)块体的整体位移
粘结力C的影响因素 土体的粘结力C与组成物质的成分、结构及土体含水量有 密切关系。其中受水分影响最大。 1)含水量少、干燥状态时,具有极其牢固的性质。 2)如水分增加粘土可变成可塑状态,其强度大大降低 ,极易形成软弱面,土体往往沿此破裂而发生块体运动。 坚硬岩体的粘结力C值很大,一般不易发生移动。但岩 层中常常存在软弱的结构面(层面、软弱夹层、断层面、 节理面、劈裂面等)。软弱结构面的内摩擦角φ 和粘结力C 都显著减小。
2.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水利行业标准SL 190-2007)
侵蚀程度分级 按土壤发生层 无明显侵蚀 轻度锓蚀 中度锓蚀 强度侵蚀 A、B、C三层剖面保持完整 A层保留厚度大于1/2,B、C层完整 A层保留厚度小于1/2,B、C层完整 A层无保留,B层开始裸露,受到剥蚀 按活土层残存情况 活土层完整 活土层部分被蚀 活土层厚度50%以上 被蚀 活土层全部被蚀
40
极强度
三、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 4. 土壤侵蚀模数(水蚀)的确定方法
(1) 根据实测径流泥沙资料统计分析; (2) 野外及室内人工模拟降雨; (3) 野外土壤侵蚀调查; (4) 利用小水库、塘坝及淤地坝的淤积量进行量测推算; (5) 根据省、地《水文手册》年输沙模数资料,用泥沙输移 比进行推算; (6) 采用土壤侵蚀或产沙数学模型,包括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USLE)、WEPP等,但是“必须经过验证,谨慎采用”。
39
三、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
3.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水利行业标准SL 190-2007) 级 微 轻 中 强 剧 别 平均侵蚀模数[t/(km2· a)] 平均流失厚度(mm/a) 度 度 度 度 烈
<200, 500, 1000 200, 500, 1000~2500 2500~5000 5000~8000 8000~15000 >15000 <0.15, 0.37, 0.74 0.15, 0.37, 0.74~1.9 1.9~3.7 3.7~5.9 5.9~11.1 >11.1
③ 水流的堆积作用
泥沙的堆积
当泥沙来量大于水流的挟沙能力时,多余的泥沙就要沉积。
“引黄入呼”一期工程取水口处泥沙淤积
二、风力侵蚀 (1)风的侵蚀作用
起沙风影响因素:沙粒粒径、沙层表土湿度、 植被覆盖情况等。 作用方式:吹蚀和磨蚀。
17
(1)风的侵蚀作用
吹蚀作用:是指风力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或者基
(1)降雨量:一般,降雨量多的地区,发生侵蚀的潜在危险就大,
反之则小。当研究某一地区水蚀发生的潜在危险程度时,应首先分析年 平均降水量资料。
但是,降雨量与侵蚀量的相关性并不密切,同一数量的降雨,在不 同的时期,所产生的侵蚀量极不相同。
3. 土壤侵蚀模数:

单位面积土壤及土壤母质在单位时间内侵蚀量的大小。
表征单位面积年度侵蚀量时:t/(km2.a)。
某区域某次降雨条件下单位面积侵蚀量时: t/km2。
4. 土壤侵蚀深度:

侵蚀区域每年平均地表侵蚀的厚度(mm)。 形成1cm土壤,在正常情况下需100-400年;在人为 干扰条件下,形成1cm土壤也需30-50年。
R=
vL
g
R小,层流 R大,紊流
② 坡面水流
水流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由于雨水和雪水的 补充,一般顺坡流量会逐渐增大。当流量增大到 一定值后,成层的流动便不再能够保持,变成紊 流(R>500)。
③ 沟槽水流
沟槽水流均属于紊流。
(2)水流的作用
① 冲刷:水流的侵蚀作用 下蚀(深向侵蚀) 侧蚀 (旁蚀) 溯源侵蚀
② 搬运:水流的搬运方式
③ 沉积:泥沙来量>挟沙能力
悬移 推移
悬移质 推移质
9
① 水流的冲刷作用
a -初期
溯源侵蚀
河谷发育初期:下蚀、溯源 侵蚀,河谷加深和延长,这时 的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 河谷多为V型河谷。
下蚀
① 水流的冲刷作用
侧蚀
河谷发育中期:V型河谷形成 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 蚀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 ,在凸岸堆积,河谷拓宽,出 现连续的河湾。
1. 降雨侵蚀力
降雨侵蚀力是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
在下垫面特征相对一致条件下,降雨侵蚀力越大,引起
的土壤侵蚀越剧烈。 威斯迈尔(Wischmeier)构建了一个复合参数R指标:
R=EI30
E —降雨动能,J/(m2.mm) I30—最大30min雨强,mm/h
1. 降雨侵蚀力
空间分布具有从东南到西 北递减的趋势,与降雨量的空 间分布特征类似。 降雨侵蚀力取决于雨量和 雨强两个方面,因此降雨侵蚀 力和降雨量的空间分布也有许 多不同点。 土壤侵蚀是降雨、植被、

粗大并呈棱角状而又密实的颗粒的休止角大。
风化岩屑离源地愈远,其颗粒因磨蚀圆度增加,磨擦力减
小,休止角变小。因此愈近坡麓,坡度也愈缓和。

土的内摩擦角φ 随含水量而变化。
百度文库
土粒间充满水分将增加润滑性,休止角变小。因此湿润区
的山坡坡度缓,于燥区的山坡坡度陡。
25
(2)块体的整体位移
坡面上的块体运动并不限于在坡地表面移动,有时 沿坡面以下一定深度的软弱面发生整体位移。这时还遇 到另外一种阻力,即土层或岩层的粘结力C。块体运动 一定要克服粘结力C和摩擦阻力F才能发生位移。
土壤、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等
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 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与实际 土壤流失分布状况并不一致。
1960-2009中国年均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图
2. 地表径流侵蚀作用
地表径流是土壤侵蚀最主要的外营力之一,不仅能 侵蚀地面,形成各种形态的侵蚀沟谷,同时又将被侵蚀 的物质沿途堆积。 (1)水流的基本特性:层流和紊流 (2)水流的作用:冲刷、搬运和沉积
28
(2)块体的整体位移
滑坡形成条件
a. 降水:增加滑体的重量,降低土石层的抗剪强度 b. 地质:具有松散土层、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土
层的斜坡抗剪强度低 c. 地貌: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
主要触发因素
a. 降水和地下水状态的变化 b. 斜坡形态的改变 c. 震动影响
2010年8月7 日晚至8日凌 晨,舟曲发 生强降雨引
若F 为松散块体的抗滑强度,则有
F =N·tgφ=G cosθ·tgφ
这时,坡面上的土粒、石块等的稳定条件应是:
T ≤ F
G sinθ≤G cosθ·tgφ
tanθ ≤ tanφ
θ≤φ
φ为内摩擦角,反映了块体沿坡面下滑刚好起动时的
坡角,代表松散物质的休止角。
(1)土粒岩屑或石块运动
内摩擦角φ 的影响因素: 土、砂和松散岩屑的内摩擦角φ 值随其颗粒大小、 形状而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