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轮虫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萌发时的环境状况对休眠卵萌发率的影响
• 温度:在5-35℃的范围内,褶皱臂尾轮虫休眠卵都



能萌发,最适萌发温度是20-25 ℃ 光照:光照对轮虫休眠卵萌发率的影响常因种而异。 光对于红臂尾轮虫休眠卵的快速、批量萌发是绝对 必要的,但对角突臂尾轮虫和蒲达臂尾轮虫却无影 响。 pH:萼花臂尾轮虫和角突臂尾轮虫休眠卵在pH4.511.5的范围内可以萌发。pH8时休眠卵孵化时间最短。 溶氧:萼花臂尾轮虫和角突臂尾轮虫休眠卵正常萌 发的临界氧量0.3mg/L.
• 轮虫的个体发育划分为4个阶段:即胚胎发育
期、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 • 1、胚胎发育期:指卵的产出到幼体的孵出所 经历的时间。 • 2、生殖前期:指幼体孵出到其产出第一个卵 所经历的时间。 • 3、生殖期:指第一个卵产出到最后一个卵产 出所经历的时间。 • 4、生殖后期:又称衰老期,指从轮虫最后一 个卵产出到其死亡所经历的时间。
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和连续培养
1、一次性培养 在轮虫培养池中,先培养单胞藻饵料,待浓度较大 后,接种轮虫进去,补投酵母饵料,培养,经4-7天, 繁殖达到一定的密度,一次全部采收。 2、半连续培养 半连续培养又称间收法培养。典型的半连续培养, 除轮虫培养池外,还需要容量较大的专用单胞藻饵 料培养池,培养大量藻类备用。 3、连续培养 连续培养装置为室内封闭式系统,培养条件严格控 制,提供高质量饵料,采用 “恒化器”的原理自动 控制采收。
数叶。头冠基本构造可比拟为“漏斗”,漏斗底部为 口中,其边缘上生有两圈纤毛。 2、躯干部 头冠的下方即为躯干部,是身体最长最大的部分,一 般腹耐扁平或稍许凹入,背面隆起凸出的居多。 3、足 足位于身体的后端,大多成柄状,有时有假节,能自 由伸缩。有的种类无足。足的末端通常具有左右对称 的趾。
(二)内部构造


的后期而诱导混交雌体的形成。 食物:轮虫适口饵料会被其他种类代替,由此导致 轮虫种群中雄体和混交雌体的产生。 光照:长光照有诱导产生混交雌体作用;混交雌体 产生百分率最大的波长425-475纳米。 盐度:褶皱臂尾轮虫,在盐度38无混交雌体,在 盐度50的20的海水中,有90-100%个体产生混交 雌体。 pH:较高的pH培养轮虫时,其混交雌体产生的百分 率相对较高。
• 1、培养容器、培养池:



四、一次性培养(续)
• 5、投饵

• • •
一般每天投饵两次主要靠观察水色调整,投饵后 水应呈现出淡的藻色。饵料被吃光时,水变清,呈淡褐色 (轮虫的本色),应及时补投饵料。 生产性培养轮虫,多以单胞藻和面包酵母混合投喂,池中轮 虫除消耗池中藻类饵料外,每天投喂面包酵母两次,日投饵 量为每一百万个轮虫投1-1.2克。 6、搅拌或充气 小型培养,在每次投饵后需轻轻搅拌。生 产性培养,水容量较大,必须充气。用油脂酵母为饵料,轮 虫密度近乎1000个/ml时,必须提供60-100L/(min.m3)的充 气量。 7、生长情况的观察和检查 每天上午,用一个烧杯取池水 对光观察。如果轮虫游泳活泼,分布均匀,密度加大,则为 情况良好。如果活动力弱,多沉于论底层,或集成团块浮于 水面上,密度不增加甚至减少,则表明情况异常。 8、收获 一般经过3-7天的培养,轮虫密度达到100-200个 /ml(粗养)或400-600个/ml(精养),即可收获。
三、轮虫培养方式
(一)依培养条件的人为控制程度分: 1、粗养 2、精养 (二)依培养和收获的特点分: 1、一次性培养 2、半连续培养 3、连续培养。
粗养和精养
1、 粗养: 培养池为室外大型水泥池(一般20立方米以上)或 土池(一般1-2亩或者更大)。对其环境条件难以 人为控制。缺点是培养不够稳定。 2、精养 : 培养池为室内小型池,一般0.5-1立方米,大的510立方米。严格控制培养条件,培养达到的密度高, 一般达500-1000个/ml。
轮虫的良好饵料。 • 2、酵母类 :面包酵母、啤酒酵母、油脂酵 母、活性干酵母。 • 3、微生物团絮:团絮中主要的生物种为酵母 和细菌。
第二节轮虫的分离和培养
一、轮虫种的分离 二、休眠卵的孵化 三、轮虫培养方式 四、一次性培养 五、半连续培养 六、大面积土池培养 七、池塘轮虫的增殖
一、轮虫种的分离 • 1、采样:用网目为120 μm浮游生物网采样。 • 2、去除较大个体浮游生物:用300 μm筛网
3、休眠卵形成时的环境状况及其对 萌发率的影响
• 休眠卵形成时的母体的生理状况、环境条件
对轮虫休眠卵的萌发具有较大影响。 • 受精的混交雌体的摄食也影响其所产休眠卵 的萌发率。 • 通过改变休眠卵形成时的环境状况,可改变 休眠卵萌发的最适温度以及在该温度下的最 大萌发率。休眠卵形成时培养水体盐度影响 萌发时所需的最适盐度。
一、作为生物饵料培养的主要轮虫种类
• 1、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被甲长196240µ m,宽152-202µ m。适应有机质多的水体,常在池 塘等环境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是淡水池塘培养的主 要种类之一。 2、萼花臂尾轮虫( Brachionus calyciflorus):被甲长 全300-350µ m,宽180-195µ m,是淡水池塘培养的主要 种类之一。 3、褶皱臂尾轮虫( Brachionus plicatilis ):被甲长 238µ m,宽171µ m。通常称为L型轮虫。是海水培养的主 要种类,在鱼虾蟹育苗中应用最广泛。 4、圆型臂尾轮虫( Brachionus rotundi formis): 被甲长117-162µm,宽100-121µm。称为S型轮虫。是热 带种类。
七、轮虫的生态条件
• 1、温度:5-40 ℃褶皱臂尾轮虫能生长繁殖,
较适宜的繁殖温度为25-40 ℃,30-35 ℃繁 殖最快。 • 2、盐度:褶皱臂尾轮虫在2-50范围生长繁殖, 适宜繁殖盐度10-30,尤以15-20最适宜。 • 3、光照:褶皱臂尾轮虫从全暗到200 μmol(m2· s)范围内,轮虫都能正常繁殖,适 宜光照范围88-200 μmol(m2· s)。
六、轮虫的寿命
• 褶皱臂尾轮虫的寿命,大约为7-10天。在2022℃,雌虫平均寿命10.5天;繁殖持续时间为 6.7天;每个雌体平均产生后代21个。 • 萼花臂尾轮虫在20、25和30 ℃ 下培养时,其 寿命为分别为168、118和60小时。 • 壶状臂尾轮虫在15、20、25和30 ℃下,其平 均寿命分别为305、262、173和120天。
二、轮虫的形态特征
• • • • • • • • • • •
(一)外部形态 1、头部 2、躯干部 3、足 (二)内部构造 1、体壁 2、假体腔 3、消化系统 4、排泄系统 5、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6、生殖系统
• 1、头部 • 头部具有头冠,头冠的形状变化很大,常分为两叶或 • • • •
(一)外部形态
• •
四、生殖习性
• (二)、轮虫的繁殖方式 • 1、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非混交生殖。休眠卵
发育成双倍体的雌性轮虫,称非混交雌体。非混交 雌体经有丝分裂产生双倍体的非需精卵。非需精卵 又称夏卵或非混交卵。褶皱臂尾轮虫初孵化的非混 交雌体最适条件下,大体间隔4小时可以产卵1次, 每尾雌体平均产21个卵,最高产24个卵。 2、两性生殖:当外界环境恶劣不适宜轮虫生存时, 种群开始出现混交雌体,混交雌体经减数分裂产生 单倍体需精卵。如果混交雌体在年轻不与雄体交配, 不论以后有无交配混交卵均不受精,发育为单倍体 的雄体。如果混交雌虫在年轻时交配,混交卵受精, 精子和卵子结合为双倍体的受精卵,受精卵再形成 厚壳的休眠卵。休眠卵又称冬卵。
第三章 轮虫的培养
• • •
第一节轮虫的生物学 第二节轮虫的分离和培养 第三节轮虫保种和休眠卵的保存
第一节 轮虫的生物学
• • • • • • • •
一、作为生物饵料培养的主要轮虫种类 二、轮虫的形态特征 三、轮虫的变异 四、轮虫生殖习性 五、轮虫的发育 六、轮虫的寿命 七、轮虫的生态条件 八、轮虫培养饵料

(三)生活史 单巢类轮虫的生活史,分单性生殖世代和两性生殖 世代,两世代交替循环。
(四)休眠卵的生产及意义
• • • •
1、诱发两性生殖因子 2、混交雌体的受精率 3、受精的混交雌体的产卵量 4、影响休眠卵形成率的因素
(四)休眠卵的生产及意义
• 1、诱发两性生殖因子 • (1)外源因素 • 生育酚:α-生育酚可能直接作用于轮虫胚胎发育 • •
• • •
一、作为生物饵料培养的主要轮虫种类
• 5、角突臂尾轮虫( Brachionus angularis): •
被甲长110-205µm,宽85-165µm。体形小,是鱼类 良好的开口饵料,是淡水池塘培养的主要种类之一。 6、裂足轮虫(Schizocerca diversicornis):经 典型的浅水池塘的浮游动物。被甲长(不包括前后 突起)175-210µm,宽90-170µm;前端侧突起长3560,后端右突起长55-80。一般在长江中下游冲积 平原的中小型浅水湖泊内。
(四)休眠卵的生产及意义
• 2、混交雌体的受精率 • (1)雌雄相遇及交配的可能性。同一品系
雌雄交配的可能约占相遇概率的71%,而不 同品系之间交配可能性仅占20%。 • (2)雄轮虫的受精力。 • (3)雌体是否易于受精。 • 3、受精的混交雌体的产卵量 • 4、影响休眠卵形成效率的因素
五、轮虫的发育
四、一次性培养
各种玻璃培养缸、水族箱、 玻璃钢水槽、水泥池,都可以用来培养轮虫。 2、培养用水 : 需经砂滤器过滤或密筛绢网(300目) 过滤以除去小型甲壳动物等敌害生物,并加入淡水调 节盐度至最适范围(15-20‰)。 3、培养单胞藻饵料 : 室内小型培养,多用单胞藻为 饵料,可先使用专门培养单胞藻的设备培养好单胞藻 备用。生产性培养,一般先在轮虫培养池培养单胞藻, 待其生长繁殖达到一定的浓度(小球藻或微绿球藻为 1000-3000万个细胞/ml),即可接种。 4、接种:如单纯以藻类为饵料培养,接种轮虫密度为 0.1-0.5个/ml时,经7-10天培养,可达到收获的密度. 用面包酵母为饵料培养轮虫,接种量必须大。在25℃ 的条件下,轮虫的接种量以14-70个/ml适宜。
七、轮虫的生态条件(续)
• 4、pH:褶皱臂尾轮虫在pH5-10的范围内,
均能正常生长繁殖。 • 5、溶解氧:投喂饵料种类不同,要求溶解 氧量也不同。一般要求保持1.5ml/L以上。 • 6、非离子氨:非离子氨水平是影响褶皱臂 尾轮虫增长的限制因素。可容忍范围内610mg/L。
八、轮虫培养饵料
• 1、微藻:各种大小适宜的微藻,大多数都是
(四)休眠卵的生产及意义
• 1、诱发两性生殖因子 • (2)内源性因素 • 遗传因素:混交雌体的形成常因同种轮虫不同品系
• •
间的遗传差异而存在较大差异。如褶皱臂尾轮虫有 的品系无性生殖到第25代仍无混交个体产生,而 另一些品系则几乎每代都有混交雌体产生。 母体的年龄:母体的年龄与轮虫混交雌体的形成有 密切的关系。 轮虫孤雌生殖的累积世代数:轮虫孤雌生殖世代的 积累对轮虫混交雌体的形成具有诱导作用。
• 1、体壁:由一层表皮细胞和皮下肌肉及表皮细胞分泌的骨蛋白 • • •
稍许硬化形成的皮层组成。 2、假体腔:位于体壁下方,消化管及其他内部器官之间。 3、消化系统:包括口、咽头、咀嚼囊、食道、胃和肠。肠直通 泄殖腔,肛门开口于躯干部末端靠近足的基部。 4、排泄系统:位于身体两侧的具有焰茎球的原肾管和一个膀胱 组成。 5、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脑位于咀嚼器的背面,由一背神经团 节组成。轮虫具有相当发达的感觉器官和感觉细胞,主要集中在 前端的头寇部分。如触手、眼点等。 6、生殖系统:除双巢纲的种类外,雌性轮虫的生殖系统由单一 的卵巢、卵黄腺和输卵管构成。雄性生殖系统,单巢纲雄体的生 殖系统包括一个单独的精巢、输精管及可能与输精管相连接的交 配器。
去除较大动物与杂质。 • 3、静止:使轮虫浮游水面,用纱布或滤纸 吸取。 • 4、解剖镜下分离:在解剖镜下用吸管吸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休眠卵的孵化
(一)休眠卵的萌发形式 (二)休眠卵的孵化方法 (三)影响休眠卵萌发的因素
(三)影响休眠卵萌发的因素
• 1、保存方法和时间对休眠卵萌发率的影
响 • 2、萌发时的环境状况对休眠卵萌发率的 影响 • 3、休眠卵形成时的环境状况及其对萌发 率的影响 • 4、品系或克隆间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