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 1 3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9da78d4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b.png)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的学科之一,其涉及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起源于古代,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域之一。
它研究骨骼、肌肉、关节等外部结构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和治疗方法等方面。
中医骨伤科学以中医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等多学科知识,形成了一门系统的、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学问。
中医骨伤科学包括了骨科和外科两个方向。
骨科主要是用于治疗与骨骼、关节、肌肉、腱、韧带等有关的疾病和损伤,如骨折、脱臼、关节半脱位、软组织损伤等。
外科则主要是针对与皮肤、软组织、血管、神经等有关的疾病和损伤,如创伤、疮疡、瘢痕、痈肿等。
中医骨伤科学的诊断方法主要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和判断。
首先是望诊,包括看伤口的位置、大小、深度、血肿、皮肤颜色等。
此外,还可以观察病人的姿势、行走、站立以及肌肉、关节活动是否正常等。
第二是闻诊,骨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增温、出血,以及软组织的酸痛、压痛等刺激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医生可以通过闻声来判断伤势是否严重。
第三是问诊,医生会询问病人的伤情、伤后症状及感觉以及病史等,来了解病情的具体情况。
最后是切诊,中医医生通过手指摸压原发性发病部位和相关的穴位,看其按压痛不痛、发热和肿块等情况,有助于确诊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中医骨伤科学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灸、推拿、拔罐、膏敷、贴药、熏灸等等。
其中,针灸和推拿是中医治疗骨伤疾病的两种重要手段。
针灸是利用特定的针具,刺穿人体特定的部位,疏通经络,调整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则是用手按摩、揉捏、拿捏、搓摩等手法,以调理气血,舒筋活络,解除疼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拔罐和熏灸则是通过刺激穴位上的经络,疏通气血,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贴药和膏敷则是将中药制作成膏剂或贴剂,贴在伤处,以达到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
中医骨伤科学与西医骨科学的区别在于它的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99866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b.png)
动静结合:动静 结合,促进气血 运行,增强体质
预防为主:注重 预防,预防疾病 的发生和发展
身心并重:注重 心理调适,保持 良好的心理状态, 促进康复
保健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遵循中医理论, 注重整体观念
结合现代医学, 采用中西医结
合的方法
注重预防,加强 日常保健
注重饮食调理, 合理膳食
注重运动锻炼, 增强体质
教材建设:编写适合不同层 次学生的教材,包括基础理 论、临床实践等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 节,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
力
师资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 设,提高教师的教学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效
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THANK YOU
汇报人:XX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适 当的功能锻炼,增强肌肉力 量,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体 质和病情,制定合理的饮 食方案,促进骨伤愈合和 身体康复
05
中医骨伤科学典型 病例分析
骨折的病例分析
骨折类型:开 放性骨折、闭 合性骨折、粉 碎性骨折等
骨折部位:四 肢、脊柱、颅 骨等
骨折原因:外 伤、疾病、骨 质疏松等
0 3
现状:中医骨 伤科学在现代 医学中占有重 要地位,广泛 应用于临床治 疗和科学研究 中
0 4
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有 机的整体,各部分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
阴阳五行:认为人体阴阳五行 平衡是健康的基础,阴阳五行
失调是疾病的根源
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人体气 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可以
基础理论:中 医骨伤科学的 基本概念、原 理和方法
临床实践:骨 伤科疾病的诊 断、治疗和康 复
技能培训:骨 伤科手术、手 法治疗、针灸 等技能训练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基础设置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基础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9b37892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8.png)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基础设置1. 专业概述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是一门以中医理论与骨伤学为基础,研究人体骨骼系统相关疾病的学科。
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中医理论知识和骨伤学基础理论、技能,并能结合中医特色治疗手段进行诊断与治疗的医学人才。
2.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骨伤科医学人才:•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医骨伤科相关理论知识;•熟悉骨伤学基础理论和医学诊疗技能;•具备中医骨伤科诊断、治疗和预防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能力;•具备中医骨伤科科研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素养。
3. 专业课程设置3.1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医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3.2 骨伤学基础课程•骨的发生、发展与营养•骨与骨关节疾病学•骨伤科诊断与治疗技术学•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学3.3 中医骨伤科学课程•中医骨伤科学•骨伤科中的中医治疗方法•创伤中医学•骨伤科典型病症中医治疗学3.4 临床实践与实习•临床实习•病例讨论与学术交流4. 实践教学环节在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参与以下实践教学环节:•实习:通过在医院骨伤科学门诊进行实习,学生将接触真实的患者和病例,学习并实践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
•病例讨论: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将参与骨伤科病例的讨论和分析,加深对骨伤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术交流:学生将参与学术会议、讲座和研讨会,与同行专家交流学习,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报告。
5. 就业前景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毕业生可在以下领域就业:•中医骨伤科门诊•医院骨科•中医医院•私人医疗机构•学术研究机构•中医药管理和咨询部门结论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基础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中医理论知识和骨伤科学基础理论的骨伤科医学人才。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将获得全面的中医骨伤科学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运用中医治疗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毕业生将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可以在医院门诊、学术研究机构等领域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中医伤科123
![中医伤科123](https://img.taocdn.com/s3/m/23e079e7551810a6f52486fe.png)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
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 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
中立位0°法:先确定每一关节的中立
位为0°
邻肢夹角法:两个相邻肢体所构成的
夹角计算
肌力检查内容
肌容量:观察肢体外形有无肌肉萎缩、挛
缩、畸形
肌张力:通过被动活动关节的阻力大小判
断肌张力高低
0级:肌肉无收缩
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
Ⅱ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够对抗地
弯腰的将物拾起,此即为拾物试验阳性
原理
患者脊柱有功能障碍,多见于脊椎病变如脊椎结核、强
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脱出,腰肌外伤及炎症等
仰卧挺腹试验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以枕部双足跟为支点,将腹部挺起,腰部
及骨盆离开床面,同时咳嗽一声,如引起腰腿痛及下 肢窜痛为阳性,提示腰部神经根受压
原理
达暴力、扭伤暴力导致的骨折和脱位
肌肉过度强烈收缩:如跌扑时股四头肌强烈收缩可
引起髌骨骨折,投掷手榴弹时导致肱骨干骨折
持续劳损:疲劳骨折
年龄
(1) 老年人好发骨折部位:肱骨近端,腕部,髋关节,脊柱等。 (2) 小儿骨折多为不完全骨折(青枝骨折),且容易损伤骨骺,影响骨骼发育。
体质
解剖结构:传达暴力作用于骨骼时,骨折常发生在干骺端(密质骨与松质
骨折因重叠移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粗和缩短; 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多有患肢短缩与外旋畸 形;桡骨远端骨折可有“餐叉样”畸形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什么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2445d7a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c.png)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什么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领域的一个专业方向,主要研究人体骨骼系统的疾病,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1. 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首先要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包括中医的学说、基本概念和方法论。
了解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建立起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2. 解剖学知识中医骨伤科学需要对人体骨骼系统具有深入的了解,包括人体骨骼的构造、解剖和生理特点。
了解骨骼系统的组织结构、关节、韧带、肌肉等,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
3. 病理学知识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了解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的病理学知识,包括骨折、脱位、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
通过学习病理学知识,能够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和诊断。
4. 临床技能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中医临床技能,包括诊断和治疗技能。
学习中医的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以及中医推拿、针灸、草药等治疗方法。
通过实践和临床技能培训,提高对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5. 中药学知识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需要学习中药学知识,了解中药药性、功效和配伍原则。
学习常用于骨骼系统疾病治疗的中药方剂,掌握中药的药物学知识。
6. 康复治疗知识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康复治疗知识,包括骨骼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原则和方法。
学习功能锻炼、物理疗法、按摩和膏方治疗等康复方法,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7. 临床实习与实践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需要进行临床实习与实践,通过参与实际诊疗工作,进行病例观察和诊治实践,提升临床操作和综合能力。
总结来说,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构造、病理、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学习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培养对骨骼系统疾病的综合诊断和康复治疗能力。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7eb382d250e2524de5187eb0.png)
30.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复位成功的标志:听到轻微的入臼声,使其手触及伤侧肩部,复位即告成功,疼痛立即消失,患儿即能屈伸伤肢。
16.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固定:在助手维持牵引下,将棉垫3~4个放于骨折部的周围,短夹板放在内侧,若内收型骨折,大头垫应放在肱骨内上髁的上部;若外展型骨折,大头垫应顶住腋窝部并在成角突起处放一平垫,三块长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前、后、外侧,用三条扎带将夹板捆紧,然后用长布带绕过对侧腋下用棉花垫好打结。
17. 桡骨远端骨折分伸直型和屈曲型。 体征:伸直型骨折远端向背侧和桡侧移位,桡骨远端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想尺侧倾斜减少或完全消失,甚至形成相反的倾斜。 屈曲型骨折远端向桡侧和掌侧移位,此类骨折较少见。
治疗:a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上臂石膏后托固定3周。 b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肘部肿胀较轻,桡动脉搏动正常: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练功活动 / 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练功活动 / 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固定+练功活动 c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伤后世间较长,肘部肿胀严重,并已有水泡形成,桡动脉搏动较弱,但皮肤与手部感觉、活动正常,指端毛细血管循环存在者:持续骨牵引+严密观察 3~5天后,肿胀消退,可选择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经皮穿针固定。 d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肘部肿胀严重,桡动脉搏动消失,患肢剧烈疼痛,被动伸指剧痛,皮色苍凉、麻木者:紧急做肱二头肌腱膜切开减压;对骨折,可利用同一切口做复位及内固定术 e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为钢板固定 f处理并发症。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_2022年学习资料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_2022年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a2bfa8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c.png)
第三章-临床检查-·第一节损伤的症状体征-·第二节骨病的症状体征-·第三节四诊-·第四节骨与关 检查方法-·第五节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损伤的症状体征-一、全身情况-严重损失之后,由于气滞血瘀,或瘀血停聚积瘀-化热,或因血容 减少等原因导致全身症状的出-现。-二、局部症状体征-一一般症状体征-●-1、疼痛;2、肿胀青紫 、功能障碍-二特殊症状体征-1、畸形2、骨擦音3、异常活动4、关节与-空虚5、弹性固定
外因-外力损伤-外感六淫-邪毒感染
外因-·1、外力损伤-●-a直接暴力;-b间接暴力;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c肌肉过度强烈收缩; d持续芳累.如长时间劳损或姿势不正确的操作-·2、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邪-外感六淫可 起筋骨、关节疾患,导致关节疼-痛或活动不利。-3、邪毒感染外伤后在感染毒邪,或邪毒从伤-口乘虚 入,瘀而化热,热盛肉腐,附骨成脓,-脓毒不泄,蚀筋破骨,则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出现各种变证
切诊-一、脉诊-一浮脉-轻按应指即得,重按之后反觉脉搏的搏动力量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 见于新伤瘀肿、疼痛刷烈或兼有表征时。-二沉脉-轻按不应,重按始得,一般主病在里,内伤气血,多见 腰脊损伤疼-痛。-三迟脉-脉搏至数缓慢,每息脉来不足4至,一般迟脉主寒、主阳虚,多见于伤-筋挛 、Al血凝滞等症。-四数脉-每息脉来超过5至以上。数而有力,多为实热;虚数无力者多属阴虚。-多 于一般损伤发热。-五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多见于胸部挫伤,血实气奎及妊娠-期。 六涩脉-指脉形不流利,细而迟,艰涩如轻刀刮竹,多见于气滞血瘀。
问诊-一、询问一般情况-1.主诉-2.问受伤的原因-3.问伤势-4.问受伤的时间-5.问跌仆、 挫、扭捩、堕坠以及询问暴力的性-质、方向、情绪-6.问损伤的部位和各种症状,包括创口情沉-7. 全身情况-二、问过去史、家庭及音-三、听入臼声-四、听筋的响声a关节摩擦音;b肌腱-弹响声与 发音;c关节响声。-五、听啼哭声-六、听创伤下皮下气肿的捻发音-七、闻气味
中医骨伤科学总论课件教材教学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总论课件教材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64dd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7.png)
中医骨伤科患者的日常管理与教育
病情监测
用药指导
定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了解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生活护理
心理疏导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起居,避免过度劳 累和不良姿势,预防疾病复发。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 干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后期康复治疗
在骨折愈合后,针对肢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治疗,如理疗、按摩、 针灸等,促进肢体功能全面恢复。
05 中医骨伤科常见病症及防 治
骨折的分类、诊断与治疗原则
1 2
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骨折和 闭合性骨折;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完全 骨折和不完全骨折。
诊断方法
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 CT等)来综合判断。
骨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原则
01
骨病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分为感染性骨病、代谢性骨病、退行性骨病
和肿瘤性骨病等。
02
诊断方法
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综合判断。
03
治疗原则
针对不同类型的骨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抗感染、调整代谢、改善
退行性病变和抗肿瘤等,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和外用,以缓解症状和促进
观察伤处外形
02
有无畸形、肿胀、瘀血、破损等,初步判断损伤性质和程度。
观察伤者步态、姿势
03
判断是否有骨折、脱位或筋伤等。
闻诊在中医骨伤科中的应用
01
02
03
听骨擦音
骨折时,两骨折端相互摩 擦发出的声音,可判断骨 折的存在。
完整版)中医骨伤科学
![完整版)中医骨伤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eaaef27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1.png)
完整版)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治疗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在发展史上,晋代的XXX提出了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隋代的巢元方提出了清创四要点,XXX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
元代的XXX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XXX施用了“悬吊复位法”,清代的XXX将正骨手法归纳为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
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反应。
损伤可分为外伤和内伤,外伤包括皮、肉、筋、骨、脉损伤,内伤包括气血、脏腑、经络。
损伤的性质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损伤的时间可分为新伤和旧伤。
损伤的部位可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损伤的程度可分为轻伤和重伤。
损伤的病因包括外力伤害、外感六淫、邪毒感染和内因,而损伤的病机则是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在诊断方面,损伤的症状体征包括一般症状体征和特殊症状体征,如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关节盂空虚和弹性固定。
而骨病的症状体征则包括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肌肉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和窦道。
在骨与关节检查方面,肌张力是一个重要指标,肌肉无收缩时为级。
1.肌肉瘫痪的分类:Ⅰ级:肌肉几乎完全瘫痪,不能移动关节。
Ⅱ级:肌肉收缩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无法对抗地心引力。
Ⅲ级:能够抵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无法抵抗阻力。
Ⅳ级:能够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
Ⅴ级:能够抵抗强大的阻力,正常运动肢体。
2.临床检查方法:触摸法、挤压法、叩击法、旋转法、屈伸法、摇晃法,用于摸压痛、摸畸形、摸肤温、摸异常活动、摸弹性固定、摸肿块。
3.关节活动范围测量:中立位°法、邻肢夹角法。
4.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分为内治法分期,初期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中期以接骨续筋为主,后期以补气益血、强壮筋骨为主。
常用方剂包括上部犀角地黄汤、中部桃仁承气汤、下部抵当汤等。
主治中医骨伤科学(B1型题3)
![主治中医骨伤科学(B1型题3)](https://img.taocdn.com/s3/m/ec0b1aad804d2b160a4ec013.png)
中医骨伤科学(B1型题3)1.单踝骨折,距骨无移位属于( )A.Ⅰ度踝部骨折B.Ⅱ度踝部骨折C.Ⅲ度踝部骨折D.Ⅳ度踝部骨折E.以上都不是答案:B2.双踝骨折合并距骨向内或外或后脱位属于( )A.Ⅰ度踝部骨折B.Ⅱ度踝部骨折C.Ⅲ度踝部骨折D.Ⅳ度踝部骨折E.以上都不是答案:C3.当内、外翻暴力作用造成踝关节损伤时,若踝关节处于跖屈位,则会造成( )A.距骨向前脱位B.内踝斜形骨折C.胫骨前唇骨折D.腓侧副韧带断裂E.后踝骨折答案:E4.当内、外翻暴力作用造成踝关节损伤时,若踝关节处于背伸位,则会造成( )A.距骨向前脱位B.内踝斜形骨折C.胫骨前唇骨折D.腓侧副韧带断裂E.后踝骨折答案:C5.踝关节背伸外翻暴力可引起( )A.跟骨骨折B.距骨骨折C.胫骨后唇骨折D.跟距关节脱位E.距骨前脱位答案:B6.若踝关节背伸外翻暴力继续作用,则可合并( )A.跟骨骨折B.距骨骨折C.胫骨后唇骨折D.跟距关节脱位E.距骨前脱位答案:D7.距骨颈骨折整复后,固定时间应为( )A.1月B.2月C.3月D.4月E.5月答案:B8.距骨颈骨折若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关节融合术,则固定时间为( )A.1月B.2月C.3月D.4月E.5月答案:C9.肋骨骨折并发血胸时,X线上可见( )A.肺内为液体阴影所掩盖B.肋膈角消失C.肋膈角饱满D.出现液平面E.全肺为气体阴影所掩盖答案:B10.若肋骨骨折同时存在气胸,则X线上可见( )A.肺内为液体阴影所掩盖B.肋膈角消失C.肋膈角饱满D.出现液平面E.全肺为气体阴影所掩盖答案:D11.脊髓有两个扩张部,颈膨大位于( )A.C[8030778_0.gif]之间B.C[8030778_0_1.gif]之间C.C<sub>4</sub>~T<sub>1</sub>之间D.T[8030778_0_4.gif]之间E.T<sub>10</sub>~L<sub>1</sub>之间答案:B12.脊髓腰膨大位于( )A.C[8030778_0.gif]之间B.C[8030778_0_1.gif]之间C.C<sub>4</sub>~T<sub>1</sub>之间D.T[8030778_0_4.gif]之间E.T<sub>10</sub>~L<sub>1</sub>之间答案:E13.“攀索叠砖法”见于( )A.《世医得效方》B.《医宗金鉴》C.《普济方》D.《伤科汇纂》E.《肘后救卒方》答案:B14.“攀门伸法”见于( )A.《世医得效方》B.《医宗金鉴》C.《普济方》D.《伤科汇纂》E.《肘后救卒方》答案:C15.颈椎的旋转活动主要发生在( )A.环枢椎之间B.枢椎与第3颈椎间C.第3~7颈椎D.上颈段椎体E.下颈段椎体答案:A16.颈椎屈伸活动主要发生在( )A.环枢椎之间B.枢椎与第3颈椎间C.第3~7颈椎D.上颈段椎体E.下颈段椎体答案:C17.《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所记载的“通木”是用于( )A.桡骨下端骨折B.股骨干骨折C.胸腰椎骨折D.腰肌劳损E.长骨干骨折答案:C18.《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记载的“腰柱”是用于( )A.桡骨下端骨折B.股骨干骨折C.胸腰椎骨折D.腰肌劳损E.长骨干骨折答案:C19.属于骨盆环单弓断裂的骨折为( )A.髂前上、下棘骨折B.骶骨骨折C.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D.耻骨联合分离并髂骨骨折E.尾骨骨折答案:C20.属于骨盆环双弓断裂的骨折为( )A.髂前上、下棘骨折B.骶骨骨折C.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D.耻骨联合分离并髂骨骨折E.尾骨骨折答案:D21.《备急千金要方》记有何种脱位的复位方法()A.肩关节B.肘关节C.膝关节D.髋关节E.下颏关节答案:E22.《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记有何种脱位的复位方法()A.肩关节B.肘关节C.膝关节D.髋关节E.下颏关节答案:A23.脱位的早期并发症是()A.血管损伤B.骨折C.神经损伤D.关节僵硬E.弹性固定答案:C24.属于脱位后期并发症的是()A.血管损伤B.骨折C.神经损伤D.关节僵硬E.弹性固定答案:D25.年老体弱或关节局部结构变异者易出现()A.外伤性脱位B.病理性脱位C.先天性脱位D.开放性脱位E.习惯性脱位答案:E26.关节本身病变后出现的脱位属于()A.外伤性脱位B.病理性脱位C.先天性脱位D.开放性脱位E.习惯性脱位答案:B27.何人首次描述颞颌关节脱位口腔内整复方法()A.华佗B.张机C.孙思邈D.《备急千金要方》E.《肘后救卒方》答案:C28.何书中首次描述颞颌关节脱位口内整复方法()A.华佗B.张机C.孙思邈D.《备急千金要方》E.《肘后救卒方》答案:E29.明代称颞颌关节脱位为()A.失欠颊车B.落下颏C.脱下颏D.脱颏E.脱颌答案:B30.清代称颞颌关节脱位为()A.失欠颊车B.落下颏C.脱下颏D.脱颏E.脱颌答案:D31.明代何人记载了“落下颏”()A.《备急千金要方》B.《外科正宗》C.《仙授理伤续断秘方》D.华佗E.陈实功答案:E32.何书中记载了“落下颏”()A.《备急千金要方》B.《外科正宗》C.《仙授理伤续断秘方》D.华佗E.陈实功答案:B33.记载拔伸托入法整复肩关节脱位的医籍是()A.《备急千金方》B.《正体类要》C.《伤科补要》D.《伤科大成》E.《伤科汇纂》答案:E34.记载膝顶推拉法整复肩关节脱位的医籍是()A.《备急千金方》B.《正体类要》C.《伤科补要》D.《伤科大成》E.《伤科汇纂》答案:E35.椅背复位法由何人首次描述()A.葛洪B.华佗C.蔺道人D.《外科正宗》E.《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答案:C36.椅背复位法在何书中首次描述()A.葛洪B.华佗C.蔺道人D.《外科正宗》E.《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答案:E37.用拔伸足蹬法整复肩关节脱位的医家是()A.朱橚B.华佗C.张机D.葛洪E.蔺道人答案:A38.用椅背整复法整复肩关节脱位的医家是()A.朱橚B.华佗C.张机E.蔺道人答案:E39.清代何人记载了肘关节脱位的拔伸屈肘整复法()A.蔺道人B.钱秀昌C.《伤科补要》D.《医宗金鉴》E.《伤科大成》答案:B40.清代何书中记载了肘关节脱位的拔伸屈肘整复法()A.蔺道人B.钱秀昌C.《伤科补要》D.《医宗金鉴》E.《伤科大成》答案:C41.下颌关节脱位复位的主要手法是()A.拔伸牵引B.屈伸回旋C.端提捺正D.足蹬膝顶E.杠杆支撑答案:C42.难以整复的肩关节脱位或陈旧性脱位复位的主要手法是()A.拔伸牵引B.屈伸回旋C.端提捺正D.足蹬膝顶E.杠杆支撑答案:E43.肘关节后脱位的复位方法为()A.拔伸屈肘法B.拔伸足蹬法C.杠杆支撑法D.椅背整复法E.膝顶推拉法答案:A44.《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复位髋关节脱位的方法是()A.拔伸屈肘法B.拔伸足蹬法C.杠杆支撑法D.椅背整复法E.膝顶推拉法45.我国首次描述髋关节脱位的医籍是()A.《仙授理伤续断秘方》B.《伤科汇纂》C.《肘后救卒方》D.《五十二病方》E.《刘涓子鬼遗方》答案:A46.运用拔伸足蹬法整复髋关节脱位的医籍是()A.《仙授理伤续断秘方》B.《伤科汇纂》C.《肘后救卒方》D.《五十二病方》E.《刘涓子鬼遗方》答案:B47.我国首次描述髋关节脱位的医籍是()A.《千金要方》B.《备急千金要方》C.《正体类要》D.《仙授理伤续断秘方》E.《诸病源候论》答案:D48.我国首次将髋关节脱位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两类的医籍是()A.《千金要方》B.《备急千金要方》C.《正体类要》D.《仙授理伤续断秘方》E.《诸病源候论》答案:D49.清代何人用回旋法整复髋关节后脱位()A.钱秀昌B.华佗C.《伤科补要》D.《伤科大成》E.《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答案:A50.清代何书中记载用回旋法整复髋关节后脱位()A.钱秀昌B.华佗C.《伤科补要》D.《伤科大成》E.《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答案:C51.先记载拔伸足蹬法整复髋关节后脱位的医籍是()A.《刘涓子鬼遗方》B.《仙授理伤续断秘书》C.《备急千金要方》D.《伤科汇纂》E.《伤科大成》答案:B52.后记载拔伸足蹬法整复髋关节后脱位的医籍是()A.《刘涓子鬼遗方》B.《仙授理伤续断秘书》C.《备急千金要方》D.《伤科汇纂》E.《伤科大成》答案:D53.下颌关节脱位复位的主要手法是()A.拔伸牵引B.回旋法C.端提捺正D.杠杆支撑E.手摸心会答案:C54.髋关节脱位复位的主要手法是()A.拔伸牵引B.回旋法C.端提捺正D.杠杆支撑E.手摸心会答案:B55.髋关节前脱位的复位主要手法是()A.拔伸牵引B.屈伸回旋C.端提捺正D.屈髋拔伸E.足蹬膝顶答案:D56.髋关节后脱位的复位主要手法是()A.拔伸牵引B.屈伸回旋C.端提捺正D.屈髋拔伸E.足蹬膝顶答案:D57.髋关节前脱位整复后固定位置是()A.轻度外展旋中位B.内收伸直位C.外展外旋位D.外展旋中位E.伸直中立位答案:A58.髋关节中心性脱位整复后固定位置是()A.轻度外展旋中位B.内收伸直位C.外展外旋位D.外展旋中位E.伸直中立位答案:D59.髋关节后脱位的整复后固定位置是()A.轻度外展旋中位B.内收内旋伸直位C.外展外旋伸直位D.外展旋后位E.外展旋前位答案:A60.髋关节前脱位的整复后固定位置是()A.轻度外展旋中位B.内收内旋伸直位C.外展外旋伸直位D.外展旋后位E.外展旋前位答案:B61.膝关节脱位整复后固定位置是()A.15~30°B.30~50°C.90°D.100~110°E.170~180°答案:A62.肘关节脱位的整复后固定位置是()A.15~30°B.30~50°C.90°D.100~110°E.170~180°答案:C63.膝关节后脱位整复后固定位置是()A.4~5周B.5~6周C.6~8周D.1~2周E.2~3周答案:C64.肘关节前脱位整复后固定位置是()A.4~5周B.5~6周C.6~8周D.1~2周E.2~3周答案:E65.肩关节脱位整复后固定时间是()A.1~2周B.2~3周C.3~4周D.4~5周E.5~6周答案:B66.髋关节后脱位整复后固定时间是()A.1~2周B.2~3周C.3~4周D.4~5周E.5~6周答案:C67.无筋膜、肌肉、韧带断裂的络脉受伤所致瘀血凝滞的伤筋,古医籍所裁称为()A.筋断B.筋柔C.筋寒D.筋翻E.筋强答案:E68.损伤后肌腱、韧带位置有所改变的伤筋,古医籍所载称为()A.筋断B.筋柔C.筋寒D.筋翻E.筋强答案:D69.间接暴力使肢体和关节突然发生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活动,外力远离损伤部位,发病却在关节周围的是指()A.扭伤B.挫伤C.碾伤D.筋撕裂E.筋断裂答案:A70.直接暴力打击或跌仆撞击、重物挤压等作用于人体,引起该处皮下、筋膜、肌肉、肌腱等组织损伤的是指()A.扭伤B.挫伤C.碾伤D.筋撕裂E.筋断裂答案:B71.关节内游离体多发于()A.肩关节B.肘关节C.膝关节D.腕关节E.踝关节答案:C72.损伤性骨化多发于()A.肩关节B.肘关节C.膝关节D.腕关节E.踝关节答案:B73.筋伤初期适宜应用的方剂是()A.桃红四物汤B.和营止痛汤C.小活络丸D.大活络丸E.麻桂温经汤答案:A74.筋伤中期适宜应用的方剂是()A.桃红四物汤B.和营止痛汤C.小活络丸D.大活络丸E.麻桂温经汤答案:B75.用于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体格检查方法是()A.旋颈诱发试验B.压头试验C.屈腕试验D.叩击实验E.搭肩试验答案:B76.用于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体格检查方法是()A.旋颈诱发试验B.压头试验C.屈腕试验D.叩击实验E.搭肩试验答案:A77.痹痛型颈椎病体检时发现患侧拇指、示指感觉减退时,常提示何部位有病变()A.C3-4B.C4-5C.C5-6D.C6-7E.C7~T1答案:C78.痹痛型颈椎病体检时发现患侧示、中指感觉减退时常提示何部位有病变()A.C3-4B.C4-5C.C5-6D.C6-7E.C7~T1答案:D79.比较少见的颈椎病类型是()A.椎动脉型B.脊髓型C.神经根型D.食管压迫型E.交感神经型答案:D80.比较多见的颈椎病类型是()A.椎动脉型B.脊髓型C.神经根型D.食管压迫型E.交感神经型答案:C81.痹痛型颈椎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A.肩臂麻痛B.眩晕C.猝倒D.行走不稳E.颈部疼痛答案:A82.眩晕型颈椎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A.肩臂麻痛B.眩晕C.猝倒D.行走不稳E.颈部疼痛答案:B83.可发展成为不可逆性神经损害的颈椎病类型是()A.局部型B.痹痛型C.瘫痪型D.眩晕型E.混合型答案:C84.不属于理筋手法适应症的颈椎病类型是()A.局部型B.痹痛型C.瘫痪型D.眩晕型E.混合型答案:C85.肩部疼痛,肩关节外展60°~120°,疼痛较重者是()A.肩关节周围炎B.冈上肌腱炎C.肩部扭挫伤D.冈上肌腱断裂E.颈椎病答案:B86.肩部疼痛,肩关节外展连带肩胛骨,且外展受限者是()A.肩关节周围炎B.冈上肌腱炎C.肩部扭挫伤D.冈上肌腱断裂E.颈椎病答案:A87.肩关节周围炎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最先出现受限的活动是()A.外展受限B.内收、内旋受限C.前屈、外旋受限D.后伸、内旋受限E.被动活动受限答案:A88.肩关节周围炎和冈上肌腱炎活动受限情况共同的为()A.外展受限B.内收、内旋受限C.前屈、外旋受限D.后伸、内旋受限E.被动活动受限89.肩关节周围炎多发于()A.小儿B.20岁以下C.青壮年D.50岁以上E.50岁以下答案:D90.肱骨外科颈骨折多发于()A.小儿B.20岁以下C.青壮年D.50岁以上E.50岁以下答案:C91.外伤后,冈上肌肌力消失,无力外展上臂,如果帮助上肢外展至60°以上后,就能自动抬举上臂者,诊断为()A.肩关节周围炎B.冈上肌腱炎C.肱骨外科颈骨折D.冈上肌腱断裂E.颈椎病答案:D92.有疼痛弧特征疾病的为()A.肩关节周围炎B.冈上肌腱炎C.肱骨外科颈骨折D.冈上肌腱断裂E.颈椎病答案:B93.肘外侧疼痛、压痛,抗阻力背伸腕关节和前臂旋后时疼痛明显者属何病?()A.肘部扭挫伤B.肱骨外上髁炎C.颈椎病D.桡侧伸腕肌腱周围炎E.颈部扭挫伤答案:B94.跌仆滑倒、手掌撑地后肘关节处于屈曲位,呈弥漫性肿胀、疼痛、肘关节活动受限者属何病?( )A.肘部扭挫伤B.肱骨外上髁炎C.颈椎病D.桡侧伸腕肌腱周围炎E.颈部扭挫伤95.肘内侧肿痛、压痛、抗阻力屈腕时疼痛明显加重者属何病?( )A.肘部扭挫伤B.肱骨外上髁炎C.桡侧伸腕肌腱周围炎D.肱骨内上髁炎E.鹰嘴滑囊炎答案:D96.肘后肿痛、压痛,肘关节伸屈轻度受限者属何病?( )A.肘部扭挫伤B.肱骨外上髁炎C.桡侧伸腕肌腱周围炎D.肱骨内上髁炎E.鹰嘴滑囊炎答案:E97.右肘外侧痛2个月,用力握拳或拧毛巾时痛加重,右肘外侧局限性压痛,Mills征阳性,其诊断是( )A.股骨头缺血性坏死B.颈椎病C.肱骨外上髁炎D.肩周炎E.肘部扭挫伤答案:C98.女,50岁,左肩痛1个月,不能梳头洗面,左三角肌萎缩,左肩局限性压痛,左肩外展外旋、后伸活动受限,其诊断是( )A.股骨头缺血性坏死B.颈椎病C.肱骨外上髁炎D.肩周炎E.肘部扭挫伤答案:D99.桡骨茎突腱鞘炎检查时先作何检查动作( )A.拇指背伸B.拇指屈曲C.前臂旋前D.腕关节尺倾E.腕关节桡偏答案:B100.再作何检查动作()A.拇指背伸B.拇指屈曲C.前臂旋前D.腕关节尺倾E.腕关节桡偏。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d46df9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a.png)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摘要:一、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概述二、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内容三、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四、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优势与挑战五、结论正文: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是一门结合中医和骨伤科学的交叉学科,旨在培养具备中医理论基础和骨伤科学专业知识,能够运用中医骨伤治疗方法处理常见骨伤科疾病的复合型人才。
一、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概述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骨伤科学专业知识,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在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从事中医骨伤科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内容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骨伤科学临床、西医骨科学、骨伤科手术学等。
此外,还包括临床实习、科研实践等环节。
三、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就业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较为广阔。
毕业生可在各级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专科医院、康复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从事骨伤科疾病的诊疗、康复和预防工作。
同时,也可在科研院所、高校等从事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
四、中医骨伤科学专业优势与挑战优势: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充分发挥中医和骨伤科学的优势,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同时,该专业在治疗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如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等。
挑战:与西医骨科学相比,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相对滞后,需要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进行诊疗技术的改进和学术理论的创新。
五、结论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是一门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毕业生在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中医骨伤科重点
![中医骨伤科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e49f2ceefdc8d376ee32de.png)
1.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2.晋·葛洪·《肘后救卒方》,最早记颞颌关节脱位复位,论述开放性伤口早期处理重要性。
3.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存最早骨伤专著,分述骨折、脱位、内伤三大证型,提出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
4.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最早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
——5.清·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
6.内伤是指脏腑损伤及暴力所引起的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而出现的各种损伤内证。
7.急性损伤是指急骤的暴力所引起的损伤。
慢性劳损是指劳逸失度或体位不正确,导致外力长期累积于人体所致的损伤。
8.外伤四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过度强烈收缩、持续劳损。
9.病机:①气滞:多见胸部屏伤或挫伤。
特点是外无肿形,痛无定处,自觉疼痛范围较广,体表无明确压痛点。
②血瘀:血瘀出现局部肿胀、疼痛。
疼痛性质如针刺刀割,痛点固定不移,是血瘀最突出的一个症状。
10.肝主筋(手足拘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肝藏血,肾主骨。
11.颈部:颈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胸腰背部:直腿抬高试验;肩部:搭肩试验(肩关节内收试验);膝部:挤压研磨试验。
12.骨伤初期:伤后1-2周内;中期:伤后3-6周期间;后期:伤后7-8周后。
——13.夹板固定适应证:①四肢闭合性骨折;②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经处理伤口闭合者)③陈旧性四肢骨折运用手法整复者14.夹板固定后注意事项:①抬高患肢,以利肿胀消退②密切观察伤肢血运情况③注意询问骨骼突出处有无灼痛感④注意经常调节扎带的松紧度⑤定期进行X线检查了解骨折是否发生再移位⑥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15.骨牵引:又称为直接牵引,系利用钢针或牵引钳穿过骨质,使牵引力直接通过骨骼而抵达损伤部位,并起到复位、固定与休息的作用。
中医骨伤科学一级学科
![中医骨伤科学一级学科](https://img.taocdn.com/s3/m/3b20b8b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1.png)
中医骨伤科学一级学科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研究中医骨伤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骨伤科学一级学科涵盖了中医骨伤科的基础理论、临床诊疗、康复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医骨伤科基础理论研究、中医骨伤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中医骨伤科康复护理研究、中医骨伤科药物治疗研究等。
中医骨伤科学一级学科的发展对于提高中医骨伤科的临床诊疗水平、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骨伤科学一级学科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积极探索中医骨伤科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医骨伤科学一级学科将继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深入探索中医骨伤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提高中医骨伤科的诊疗水平;同时,也将加强中医骨伤科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总之,中医骨伤科学一级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医骨伤科的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骨伤科学一级学科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20083c8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3.png)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古老而又传统的医学学科,起源于古代中华文明。
在古代,人们对于骨伤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独特的中医骨伤治疗体系。
如今,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骨伤科学仍然具有独特的疗效和理论体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追捧。
传统中医骨伤医学的特点
中医骨伤医学的研究历史悠久,它强调整体观念,注重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认为疾病是因为人体阴阳失衡所致。
在中医骨伤医学中,治疗方法多样,包括推拿按摩、拔罐、针灸等手法,以及中药疗法等。
中医骨伤医学强调“因病变法”,即根
据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治疗方案,因此在治疗效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现代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医骨伤科学也得到了更多重视。
现代医学在
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上,引入了影像学技术、功能神经学等现代医学理论,从而不断完善中医骨伤科学的治疗方法。
现代中医骨伤科学倡导“中西医结合”,在治疗上
更加注重综合疗法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临床康复工作。
中医骨伤科学的未来展望
未来,中医骨伤科学将继续借鉴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加强学科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中医骨伤科学理论体系,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期待着中医骨伤科学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迈入新的高度,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希望和信心。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医学智慧和治疗方法。
我
们应该珍惜这门传统的医学学科,不断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并发展中医骨伤科学,让它在当代医学中继续发光发热。
愿中医骨伤科学为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f75110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5.png)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解读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骨骼、关节、肌肉、韧带等损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本篇文章将对中医骨伤科学的专业特点、就业前景、发展现状与挑战以及学习建议进行解读。
一、中医骨伤科学概述中医骨伤科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传统疗法和现代医学技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
其治疗方法包括正骨、按摩、针灸、中药内外治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专业特点1.强调中西医结合:中医骨伤科学充分融合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骨伤科治疗体系。
2.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学擅长运用手法治疗骨折、脱位、扭伤等疾病,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的特点。
3.药物治疗:中医骨伤科学注重药物治疗,运用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消除炎症。
4.功能康复:中医骨伤科学重视患者的功能康复,通过康复训练、按摩、针灸等方法,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关节功能。
三、就业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中医骨伤科学的需求越来越大。
毕业生可在各级医疗机构、康复中心、养老院等地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就业前景广阔。
四、发展现状与挑战1.发展现状:中医骨伤科学在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临床治疗技术不断革新,学术研究逐渐深入。
2.挑战:中医骨伤科学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压力,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学习建议1.扎实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学习中医骨伤科学需奠定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2.学习现代医学知识:了解现代医学的相关知识,如解剖学、生物学等,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基础。
3.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熟练掌握中医骨伤科治疗手法、药物疗法和康复训练等技能。
4.培养创新意识:在传承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外科--中医骨伤科学
![外科--中医骨伤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fbc09c1f10a6f524ccbf8537.png)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研究骨关节伤折,肌肤、筋肉、脏腑、经脉损伤疾病诊治与预防的临床中医学。
古属"疡医"范畴,又称;接骨;正骨;伤科;等。
中医骨伤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损伤筋骨疾患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医骨伤科的特色治疗包括:1.重视中医学的整体观。
2.正骨理筋手法。
3.小夹板外固定方法。
4.练功疗法。
5.中药内服外敷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骨伤科学-1-3(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型题(总题数:7,分数:7.00)?A.髂腰肌?B.臀大肌?C.股四头肌?D.缝匠肌?E.臀中肌1.00(分数:)90°。
再嘱其伸患者,18岁,男性,医者对其右下肢作肌力检查,现将患者置于坐位,膝关节屈曲(1).0.50)直膝关节,患者不能完成此动作。
则最可能出现肌肉无力的肌肉名称是(分数:A.B.C. √D.E.解析:岁,女性,医者对其右下肢作肌力检查,先将患者置于左侧卧位,下肢伸直,嘱其外展右下20(2).患者,肢,患者不能完成此动作。
则最可能出现肌肉无力的肌肉名称是(分数:0.50)A.B.C.D.E. √解析:?A.阳陵泉、委中、百会?B.列缺、大椎、人中?C.内关、太冲、百会?D.涌泉、足三里、人中?E.神阙、命门、百会(分数:1.00)(1).创伤性休克,针灸治疗方法主穴常选(分数:0.50)A.B.C.D. √E.解析:(2).创伤性休克,针灸治疗方法配穴常选(分数:0.50)A.B.D.E.解析:?A.独参汤?B.当归补血汤?C.生脉散?D.增液汤?E.参附汤(分数:1.00)(1).创伤性休克早期,血脱者宜用(分数:0.50)A.B. √C.D.E.解析:(2).创伤性休克早期,亡阳者宜用(分数:0.50)A.B.C.D.E. √解析:?A.独参汤?B.当归补血汤?C.生脉散?D.增液汤?E.参附汤(分数:1.00)(1).创伤性休克早期,气脱者宜用(分数:0.50)A. √B.C.D.E.解析:(2).创伤性休克早期,亡阴者宜用(分数:0.50)A.C. √D.E.解析:?A.中心静脉压低,血压低?B.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低?C.中心静脉压低,血压正常?D.中心静脉压高,血压正常?E.中心静脉压低,血压高(分数:1.00)(1).血容量不足则(分数:0.50)A. √B.C.D.E.解析:(2).心功能不全,血容量相对过多则(分数:0.50)A.B. √C.D.E.解析:?A.肝肾阴虚?B.气血亏虚?C.瘀滞经络?D.气滞血瘀?E.风湿侵袭(分数:1.00)(1).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中“患肢肿胀灼痛,压痛明显,屈伸无力,皮肤麻木,舌质青紫,脉紧涩。
”为哪种证型(分数:0.50)A.B.C. √D.E.解析:(2).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中“患者筋肉拘挛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舌质淡,脉沉细。
”为哪种证型(分数:0.50)A. √B.C.D.E.解析:?A.掌侧?B.背侧?C.内侧?D.外侧?E.前外侧或后内侧(分数:1.00)(1).手部切开减压的切口位置应选择(分数:0.50)A.B. √C.D.E.解析:(2).小腿切开减压的切口位置应选择(分数:0.50)A.B.C.D.E. √解析:二、D型题(总题数:27,分数:27.00)1.搽擦药包括(分数:1.00)A.药膏B.酒剂√C.油膏与油剂√D.药条E.湿敷洗涤解析:2.螺旋反折包扎法适用于)1.00(分数:B.小腿√C.上臂D.前臂√E.足踝部解析:3.筋膜间隔区保持一定的压力,称为(分数:1.00)A.组织压√B.静脉压C.肌内压√D.渗透压E.滤过压解析:4.在骨折与腰痛的治疗中,要有整体观点,必须注意的脏腑关系为(分数:1.00)A.脾B.肾√C.心D.肝√E.肺解析:5.下列损伤中按受伤时间分类的是(分数:1.00)A.内伤B.慢性损伤C.陈伤√D.闭合伤E.新伤√解析:6.瘀血停积之证,下列脉象与之想顺的是(分数:1.00)A.洪大√B.细脉C.芤脉D.涩脉解析:7.发生脱位时可出现特殊体征为(分数:1.00)A.关节弹响声B.关节盂空虚√C.骨擦音D.弹性固定√E.异常活动解析:8.创伤性休克患者,当桡动脉不能明显触到时,需测定(分数:1.00)A.足背动脉B.腋动脉C.颈动脉√D.颞浅动脉E.股动脉√解析:9.损伤失血之证,下列脉象与之想顺的是(分数:1.00)A.洪大B.缓小√C.芤脉√D.涩脉E.弦脉解析:10.下列属于热熨法的有(分数:1.00)A.坎离砂√B.活络油膏C.熨药√D.活血酒E.伤油膏解析:11.属于损伤后期的治法为(分数:1.00)A.和营止痛法B.接骨续筋法C.行气消瘀法D.补气养血法√E.补益肝肾法√解析:12.以健侧手臂扶持患侧的前臂可诊断为(分数:1.00)A.腰部急性扭伤B.肩关节脱位√C.颞颌关节脱位D.肘关节脱位√E.髋关节脱位解析:13.伤后日久出现纳差,肢体疲乏,肌肉消瘦等病症,涉及脏腑主要有(分数:1.00)A.肝B.胆C.脾√D.胃√E.肾解析:14.造成筋膜间隔区血液循环障碍恶性循环的两个主要环节是(分数:1.00)A.缺血√B.肌肉痉挛C.水肿√D.神经功能异常E.肌红蛋白尿解析:15.外伤后患肢明显缩短与外旋畸形时可诊断为(分数:1.00)A.股骨颈骨折√B.骨盆骨折C.髌骨骨折D.胫腓骨骨折E.股骨转子间骨折√解析:16.瘀血停积者多属实证,下列何脉为恶(分数:1.00)A.浮脉B.弦脉C.缓脉√D.涩脉√小脉E.解析:17.失血过多者多系虚证,下列何脉为恶(分数:1.00)A.浮脉B.弦脉C.实脉D.洪脉√E.大脉√解析:18.锁骨下动脉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同侧何处出血(分数:1.00)A.前臂B.肩部√C.肘部D.手部E.腋窝部√解析:19.提示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的标志是(分数:1.00)A.血小板升高B.红细胞升高C.血红蛋白升高√D.红细胞压积增加√E.出凝血时间延长解析:20.清热凉血法包括的两法为(分数:1.00)A.行气消瘀B.清热解毒√C.凉血止血√D.开窍活血E.和营止痛解析:21.明·薛己《正体类要》的突出贡献是(分数:1.00)A.气血学说√B.引经药C.用药歌三焦辨证D.E.平补法√解析:22.休克患者为了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组织灌注,临床常用扩张剂中,属于β受体兴奋剂的是(分数:1.00)A.多巴胺√B.酚妥拉明C.酚苄胺D.异丙肾上腺素√E.阿托品解析:23.以下疾患属于损伤的是(分数:1.00)A.骨肿瘤B.骨疽C.骨折√D.骨痨E.脱位√解析:24.发生骨折时可出现特殊体征为(分数:1.00)A.功能障碍B.骨擦音√C.异常活动√D.关节盂空虚E.弹性固定解析:25.具有祛腐拔毒作用的药粉有(分数:1.00)A.桃花散B.九一丹√C.红升丹√D.丁桂散E.通关散解析:26.西汉名医淳于意留下的“诊籍”记录了两列完整的外科病案是(分数:1.00)A.堕马致伤√B.金镞致伤√举重致伤C.D.跌仆致伤E.蹉跌致伤解析:27.属于治疗损伤初期的药膏有(分数:1.00)A.消瘀止痛药膏√B.定痛膏√C.三色敷药D.接骨续筋药膏E.温经通络药膏解析:三、X型题(总题数:16,分数:16.00)28.X线检查软组织高密度影像,可能造成的因素有(分数:1.00)A.血肿B.金属异物√C.离断的骨碎片√D.碘油√E.脓肿解析:29.伤科切诊中弦脉主病有(分数:1.00)A.主诸痛√B.主脾胃疾病C.主肝胆疾病√D.主肠道疾病E.主高血压病√解析:30.对开放性损伤患者在检查创口时注意(分数:1.00)A.创口的大小√B.创口的深浅√C.创口的色泽√D.创口的污染√E.创口的整齐√解析:31.骨病的局部一般症状有(分数:1.00)√疼痛A.B.肿胀√C.功能障碍√D.畸形E.肌萎缩解析:32.骨病的特殊症状有(分数:1.00)A.畸形√B.肌萎缩√C.筋肉挛缩√D.肿块√E.疮口与窦道√解析:33.《礼记》对损伤的诊断主要采用下列哪些方法(分数:1.00)A.祝B.视√C.审√D.察√E.瞻√解析:34.下列疾患X线检查都可显示出软组织肿胀,但边缘皆模糊者是(分数:1.00)A.炎症√B.肿瘤C.脓肿D.水肿√E.血肿解析:35.伤科闻诊的主要内容有(分数:1.00)A.听骨擦音√B.听入臼声√C.听弹响声√D.听啼哭声√E.听捻发音√解析:36.CT在伤科的应用范围有)1.00(分数:A.脊柱骨折√B.骨折√C.骨肿瘤√D.关节病变√E.软组织肿瘤√解析:37.原始社会古代人已经能够制作一些较精细的工具,如(分数:1.00)A.曲针C.骨针√D.石镰√E.砭刀√解析:38.伤科局部望诊的内容包括(分数:1.00)A.畸形√B.肿胀、瘀斑√C.异常活动D.创口√E.肢体功能√解析:39.X线平片观察关节腔包含(分数:1.00)A.关节面软骨√B.关节间纤维软骨√C.关节固有间隙√D.骨皮质E.韧带解析:40.脱位的特殊症状体征是(分数:1.00)A.畸形√B.骨擦音C.异常活动D.关节盂空虚√E.弹性固定√解析:41.骨折的特殊症状体征是(分数:1.00)A.畸形√B.骨擦音√C.异常活动√D.关节盂空虚E.弹性固定42.《礼记》将损伤分成下列类型(分数:1.00)A.跌B.伤√C.创√D.折√E.断√解析:43.周代有了医政的设置和医疗分科,医生分为如下几种(分数:1.00)A.食医√B.疾医√C.疡医√D.兽医√E.巫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