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h-bzsza农学《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实验大纲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本实验课是与《作物栽培学》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侧重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及动手能力的实践过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农业实验的特点和熟悉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学会调查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1、目的和任务作物栽培学实验是一门既紧密配合作物栽培学理论课程、又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
通过实验中对预先设计处理或自行设计处理的作物个体(群体)进行系统考察和分析,使学生加深对作物栽培理论的理解,掌握作物栽培学试验的手段,了解作物生长发育与栽培措施的关系。
作物栽培学实验实习课程是农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实用性强、实践可操作性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巩固和深化课堂讲授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毕业生的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发展。
2、主要要求(1)总体要求:要求学生结合作物栽培学理论内容,系统掌握作物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熟悉作物形态特点、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农艺性状的考察与分析;了解作物栽培实验特点、技术和方法,达到学以致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本课程介绍主要农作物播种材料(种子)的品质检验、植物学形态特征观察、幼穗(花芽)分化观察、作物田间长势长相诊断、作物播种和育苗移栽技术、产量测定、品种考查及实用技术田间实习等个人专业素养的培养内容。
要求学生实验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仔细观察了解实验的目的,操作要领和数据测量与处理方法;实验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认知、理解、操作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训练,要求学生认真操作,亲自动手完成16个学时的实验,并认真按规范做好实验报告;实验后学生要对实验方法、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科学真实地总结,并加以讨论。
(2)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气象学、肥料学、植物营养学、统计学、遗传学、病虫害防治。
作物栽培学总论大纲
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法第二节:作物的起源和起源地第三节:作物的多样性和作物分类一、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二、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基础三、作物栽培学的特点和研究一、农业的发生1.作物栽培学的性质2.作物栽培学的任务1.作物栽培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作物栽培学总论与各论的关系1.作物栽培的特点2.作物栽培的研究法二、世界各地最早种植的作物 三、栽培植物起源中心 四、我国作物的来源 二、作物的驯化和创造三、作物引种及引种原则四、作物的分类一、作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作物引种的概念和理论 2.作物引种应吸取的教训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3.作物引种的基本原则2.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1.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特征分类第四节:我国古代作物栽培的特点和经验1.我国古代农学思想:“天、地、人”合一2.我国历代的种植业传统—-精耕细作 的表现第五节: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优势种植业布一、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其评价二、我国的种植业结构和优势产品区域布局2.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价1.我国农业生产的结构2.我国的种植业结构 1.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3.我国大田作物的生长状况4.我国优势种植业产品区域布局第一章第一章、绪论第六节:农业发展历程和可持续发展一、农业的发展历程二、世界作物生产概况三、粮食安全法1.农业的发展历程1.可持续农业的含义2.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5.生物技术与作物改良第一章、绪论四、可持续农业五、作物栽培科技进步 1.高产研究与农产品优势区域建设2.作物品质改良及安全食品生产3.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新型栽培制度建立4.农业信息化及精确定量栽培第一章第一节:作物生长发育的特点 第二节:作物的器官建成一、作物生长与发育的概念二、作物生长的一般过程三、作物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1.作物生长与发育的概念2.作物生长与发育的关系以及不同1.作物生长的四个时期2.S型曲线1.作物生育期概念2.作物生育期的概念一、种子萌发二、根的生长1.根的功能2.根系的类型3.影响根生长的条件4.种子的寿命和种子休眠4.根的生长过程2.茎的机能1.茎尖分生组织的作用三、茎的生长四、叶的生长4.作物茎的生长过程5.影响茎、枝生长的因素1.作物叶的分类3.作物茎的分类及其各自特点2.作物叶的生长过程3.影响叶生长的一些因素第二章3.作物的物候期概念1.作物种子分类2.作物种子萌发过程3.种子发芽的条件五、花的发育六、种子和果实发育 2.作物的种子和果实3.种子和果实的发育4.影响种子和果实发育的因素1.果实的结构2.开花、授粉和受精的定义3.影响花器官分化、开花授粉受精的外界条件1.花器官的分化第三节: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第四节:作物生长的一些相互关系一、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与阶段发育二、作物在温度和光周期诱导下植株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三、作物温光反应特性在生产上的应用1.作物感温性及春花作用2.作物感光性及光周期现象3.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1.形态和结构的变化2.生理生化的变化2.光敏色素的变化一、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二、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生长的关系1.地上部与地下部物质的相互交换2.地上部与地下部重量保持一定比例3.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措施对地下部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不同1.禾谷类作物营养器官间的同伸关系2.双子叶作物器官间的同伸关系三、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四、作物的器官平衡第二章1.引种上的应用2.栽培上的应用1.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协调发展3.在育种上的应用第五节:作物的个体与群体一、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二、作物群体的结构三、作物群体是一个生产系统1.群体与个体的关系2.群体的水平结构3.群体的垂直结构4.“大田切片法”5.生长分析1.作物种群的大小第一节: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第二节:作物的源、库、流理论及其应用第三节:作物产量的潜力一、作物产量 二、作物构成因素三、作物产量形成的特点一、源、库、流理论1.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2.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 1>.收获营养器官的作物2>.收获种子的作物 二、源、库、流的协调及其应用 二、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途径一、作物品质二、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一、环境资源与作物生产潜力1.源第四节:作物品质及其形成第五节:作物品质的调控一、作物品质的遗传调控1.太阳辐射与光和生产潜力2.温度资源和光温生产潜力3.水资源与光温水生产潜力4.土壤资源与光温水土生产潜力 第三章第三章、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的形成2.库3.流1.提高品种的光和效率3.降低呼吸消耗4.改善栽培环境和栽培技术2.提高作物群体的光能截获量 1.概念2.评价指标3.主要类型1.糖类的形成与积累2.蛋白质的形成与积累3.脂类的形成与积累4.维生素的形成与积累5.一些特殊物质的形成与积累 二、作物品质的环境调控 1.常规育种与作物品质改良2.利用生物技术改良作物品质3.品质优异的作物品质资源的利用 3.品质随化肥的变化4.灌溉对作物品质的影响5.生长调节剂对改善品质的作用 7.收获期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2.品质随种植密度的变化6.病虫害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1.品质随播种期的变化第一节:作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作物与光的关系一、作物的自然环境二、作物的人工环境三、环境因素的生态学分析一、光对作物的生态作用及作物的适应性3.光谱成分对作物的作用1.环境因素的分类2.环境因素的生态学分析二、作物对光的吸收转化与产量第四章、作物与环境的关系第四章1.光照强度的作用2.日照长度的作用第三节:作物与温度的关系一、温度对作物的生态作用二、极端温度对作物的危害及作物的抗性三、温度对作物分布的影响2.目前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2.土壤因素3.地形因素4.生物因素5.人为因素1.气候因素2.主导因素3.环境因素的不可替代性和可调性4.环境因素作用的阶段性5.环境因素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1.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2.改善光合性能是作物增产的根本途径1.作物对光能的利用1.光能利用率的理论值2.光合性能的基本规律及其调节1.光合性能的概念以及与其产量关系2.作物的“播性”与春化处理3.作物的基本温度4.地温与作物根系生长5.温度与干物质的积累1.温度的节奏性变化与作物生产6.积温与作物的生产2.高温对作物的危害及作物的抗性1.低温对作物的危害及作物的抗性2.冻害、冷害与霜害3.作物对低温的生态适应性与抗寒性的锻炼4.抗寒的农业措施1.作物的抗寒能力2.作物对高温的适应性1.高温对作物的伤害作用第四节:作物与水的关系第五节:作物与空气的关系及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二、旱涝对作物的危害及作物的抗性三、水污染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空气成分及其对作物的生态作用2.CO2浓度与作物产量二、大气环境对作物生产的影响第四章1.田间CO2浓度的变化和作物CO2平衡2.作物的抗涝性2.作物抗旱性的特点3.有限水分亏缺下作物的补偿效应4.抗旱锻炼1.旱害2.涝害及作物的抗涝性1.干旱对作物的危害性及作物的抗性1.涝害对作物的影响2.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对气候灾害的影响4.对土壤肥力和肥效的影响5.大气中CO2浓度增加1.对作物布局和副种指数的影响6.对病虫害的影响3.作物水分利用率1.作物对水的反应2.作物的水分平衡2.关于污水灌溉问题1.水体污染对作物的危害2.水体污染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临界浓度2.关于共生固氮1.CO2对作物的生态作用2.二氧化碳、氟化物和氮氧化物3.臭氧4.酸雨1.温室效应第六节:作物与土壤的关系第四章一、土壤对作物的生态作用3.土壤生物性质与作物的生态关系二、土壤污染与作物2.土壤化学性质与作物的 生态关系1.土壤物理性质与作物生态环境的关系2.土壤水分3.土壤空气4.土壤温度1.土壤地址和结构2.作物与土壤养分3.作物与土壤有机质1.作物与土壤酸碱度1.土壤污染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土壤污染的治理方法第二节:整地与土壤培肥技术第三节:播种与育苗技术1.最少养分律2.报酬递减律一、营养元素的吸收规律二、施肥技术第五章1.轮作倒茬2.增施有机肥一、作物及其品种布局二、作物种植方式3.深耕改土和客土改良第一节:作物栽培制度一、土壤培肥技术:措施二、整地技术 4.因土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1.撒播2.条播3.穴播一、播种技术:播种方式二、育苗与移栽技术 4.精量播种第四节:营养调节技术3.养分互作律1.施肥原则2.施肥量的确定性和推荐施肥技术1.营养结合的原则2.营养平衡的原则3.安全生态的原则4.经济高效的原则3.肥料的种类1.有机肥料2.无机肥料3.微生物肥料4.施肥时期1.基肥2.种肥3.追肥5.施肥方式1.全层施肥2.表层施肥3.集中施肥4.根外追肥第五节:水分调节技术一、水分吸收规律二、灌溉方式与技术第五章第九节:收获技术一、收获时期的确定二、收获方法三、产后处理和储藏2.摘取法 3.倔取法1.刈割法第六节:作物保护及调控技术二、病虫鼠防治技术 三、作物的化学调控技术 四、人工控旺技术一、杂草防除技术第七节:覆盖栽培技术一、覆盖的作用二、覆盖物的种类及方法三、覆盖栽培管理技术1.提高土壤温度2.保墒1.秸秆覆盖2.地膜覆盖3.沙石覆盖。
作物栽培学实验大纲(植保)
综合实验大纲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作物栽培学》课程
综合实验大纲(适用于植保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农学系作物栽培教研室制定
二00六年十月二十八日
石河子大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系列实验实验一、作物标本地、试验地参观调查
注:实验类型包括:①基本操作训练②验证性实验③综合性实验④设计性实验⑤开放实验⑥其它类型实验
《作物栽培学》系列实验实验二、作物形态特征及类型的识别
注:实验类型包括:①基本操作训练②验证性实验③综合性实验④设计性实验⑤开放实验⑥其它类型实验
《作物栽培学》系列实验三、作物测产
注:实验类型包括:①基本操作训练②验证性实验③综合性实验④设计性实验⑤开放实验⑥其它类型实验
《作物栽培学》系列实验实验四、油料作物的形态观察及经济性状的分析
注:实验类型包括:①基本操作训练②验证性实验③综合性实验④设计性实验⑤开放实验⑥其它类型实验
《作物栽培学》系列实验实验五、甜菜形态结构的观察及块根含糖量测定
注:实验类型包括:①基本操作训练②验证性实验③综合性实验④设计性实验⑤开放实验⑥其它类型实验。
作物育种学教学大纲
作物育种学教学大纲作物育种学Crop Breeding一、教学目的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主要讲授作物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和方法,要使学生学到种质资源、作物繁殖体系,天然变异的利用、人工变异的创造、选择策略和方案、育种程序和方法、以及育种的专门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作物育种、良种繁育和种子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使学生了解到作物育种发展的新动向。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绪论(2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进化与遗传改良的关系、《作物育种学》的性质、任务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
理解生物技术与现代作物育种的关系。
掌握作物发生变异的原因,重点掌握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知识回顾-进化问题:进化问题。
2.作物育种学绪论:作物育种学的意义和任务;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生物技术与现代作物育种。
3.作物品种的概念及作用:作物品种的概念;分类地位;品种特点;优良品种及作用;品种的合理利用问题。
第一章:作物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2学时)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作物的繁殖方式与作物类型的关系。
掌握主要农作物的繁殖方式,作物品种的类型及其遗传育种特点。
理解作物的繁殖方式对确定育种方法起主导作用。
1.作物的繁殖方式与作物类型:有性繁殖与作物类型;无性繁殖与作物类型。
2.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自交系(纯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
第二章:作物育种程序与育种目标(2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制订育种目标的原则及作物育种的程序。
掌握作物育种目标及实现办法。
理解育种目标是决定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
1.作物育种程序。
2.育种目标:作物育种目标的概念;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高产;稳产;优质;生育期适宜。
第三章:种质资源(3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作物起源中心学说。
《作物栽培学1》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1》教学大纲Crop Cultivation 1学时:64 学时学分:4学分理论学时:64学时实验或讨论学时: 0学时适用专业:农学课程代码:BK006016大纲执笔人:李向东大纲审定人:一、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产体系及其与环境、措施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它的基本任务是围绕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产生系统,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人为措施的相互关系,并探讨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的栽培技术措施和理论依据,不断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光能利用率,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它在作物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农业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通过作物栽培学的教学,应使学生能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掌握其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以及栽培技术措施的基本原理,学会进行作物栽培试验研究必要的基本技能,能在实际生产上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作物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它是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农业气象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等多学科为基础的。
这些学科各自都从作物生活和环境条件的某一侧面来研究与作物生产有关的某个方面,它们都为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措施,在作物生产上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作物栽培学绝不是只综合运用或组装其它学科已有科学成果,而是它有自己的理论基础,这就是作物生长发育及其对栽培条件反应的规律和产量形成规律,在此基础上再综合运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才能达到不断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实行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与田间(试验田和大田)教学三结合的方法。
作物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作物栽培技术课程类别:职业技术课总学时:60,其中理论环节学时数:40,实验实践环节学时数:20适用对象:种子专业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先修课程: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学、遗传学、育种学、耕作学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作物栽培学总论,着重作物栽培的理论基础,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进行合理调控,制定高产、优质、低耗的栽培技术体系。
各论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水稻等作物为代表,讲授其播种、育苗与定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技术,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课堂采用启发式,主要讲授教材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并介绍作物栽培的最新科技动向。
要求学生掌握主要作物高产栽培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即掌握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和所投入的生产资料,获取作物最优品质、最佳产量和最高效益的栽培理论与技术。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作物栽培技术是种子专业专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
教学目的:通过对作物栽培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作物栽培方面的基本知识点。
要求学生掌握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先进实用的高产优质栽培理论和技术。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单元一作物栽培简介(一)目的与要求了解作物及作物栽培的概念,了解我国及世界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熟悉我国栽培作物的分布状况。
理解作物布局及立体种植的基本原理。
掌握作物的主要种植方式及立体种植技术。
(二)教学内容1.作物及作物栽培的概念与特点2.作物生产现状与展望3.我国栽培作物的分类与分布4.种植制度4.1 作物布局4.2作物的种植方式5.立体种植技术(三)实践环节实验一观察识别常见农作物,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为理论课,采用板书教学。
本次课在整门课程学习中占据引导学生入门和兴趣培养作用,提请学生给予充分的重视。
单元二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一)目的与要求了解谷类、豆类、薯类、油料及其他特种作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作物栽培学》课程设计
《作物栽培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作物栽培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术要点。
2. 学生能了解不同作物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其对环境条件的需求。
3. 学生能了解作物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制定合适的作物栽培计划。
2. 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能进行作物栽培的播种、施肥、灌溉等基本操作。
3. 学生能分析并解决作物栽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农业生产的责任感。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农业生产观念,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学生具备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解决作物栽培中的问题。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作物栽培学》教材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实际需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作物栽培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对农业生产的热爱和责任感。
通过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作物栽培基本原理:介绍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生育周期及其对环境条件的需求。
- 教材章节:第一章《作物栽培学总论》- 内容列举:作物生长发育、生育周期、环境因素影响。
2. 作物栽培技术:详细讲解播种、施肥、灌溉、中耕、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 教材章节:第二章《作物栽培技术》- 内容列举:播种技术、施肥原则、灌溉方法、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
3. 常见作物栽培实例分析: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为例,分析其栽培技术要点。
- 教材章节:第三章《主要作物栽培技术》- 内容列举:水稻、小麦、玉米栽培技术要点、生长发育特点。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作物栽培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 教材章节:第四章《作物栽培实践》- 内容列举:实践操作安排、操作方法与步骤、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详细的组织与安排。
作物栽培学_作物栽培学教案
课程名称
作物栽培学
课程代码
03085-03086
总学时120
讲课:90学时
实验:30学时
实习:1周
学分
5
课程性质
必修课选修课(√)
理论课(√)实验课()
任课教师
职称
授课对象
农学专业
教材和
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1.胡立勇主编.作物栽培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杨文钰主编.作物栽培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广义的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被人们所栽培的一切植物。狭义的作物则指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即粮、棉、油、麻、丝、茶、糖、烟和饲料等作物,又称大田作物(field crops),农作物等,俗称庄稼。
1.1.2作物生产的特点
1.作物种植的地域性
2.作物种植的季节性
2.中国作物网:http://
3.中国农业网:/
4.中国作物科技信息网:http:///caw/zuowu_c.htm
5.中国种植业信息网:http://
(9)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本区包括新疆全省,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宁夏西北部及内蒙古西部,共137个县、市。
(10)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本区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南部和东北部,川西、甘南、云南西北德钦、中甸2县,共129个县、市。
第二节作物的起源与分类
2.1作物的起源
随着人类从以采集为生向着为自己生产食物这一转变,一些野生植物也被驯化培育成了栽培植物。考古发掘表明,自公元前7000年始,在穆雷贝特(Murey-bet,今叙利亚北部)、我国黄河流域、非洲、美洲等均有栽培作物的早期历史。
《作物栽培学总论》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总论》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植物实验班学生全面了解作物栽培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掌握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作物生产与环境调控关系、作物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及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应用这些基础理论分析作物生产管理中的问题,从事作物栽培学及相关关学科的科学研究。
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为植物实验班学生在充分掌握作物栽培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各个作物的栽培原理与技术和从事作物栽培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作物起源、分布与利用(2学时)第一节作物的起源1.作物的起源2.作物的传播习题要点:1.栽培作物的概念2.主要作物的起源中心第二节作物的分布1.世界栽培作物的分布2.中国栽培作物的分布习题要点:1.主要栽培作物的起源2.主要栽培作物的面积和产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第三节作物的分类与利用1.作物的分类2.作物的利用习题要点:1.作物的主要分类方法2.大田作物的主要类型本章重点、难点:中国栽培作物的分布特征,大田作物的分类。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主要作物的起源地,理解主要作物的传播及空间分布特征,掌握作物的分类方法。
第二章作物栽培学及形成与发展(6学时)第一节作物栽培学内涵与特征1.作物栽培学的概念2.作物栽培学的特征习题要点:1.作物栽培学的定义2.作物栽培学的特点第二节作物栽培学的任务与作用1.作物栽培学的任务2.作物栽培学的作用习题要点:理解作物栽培学在作物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作物栽培学的形成与发展1.作物栽培学发展历程2.作物栽培学发展前景3.作物栽培学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习题要点:1.中国特色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历史2.作物栽培学的拓展方向本章重点、难点:作物栽培学的内涵与特点,中国特色作物栽培学的形成。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作物栽培学发展历史,理解作物栽培学在作物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掌握作物栽培学的基本概念、内涵和特点及拓展方向。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也是一门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课程主要研究和介绍了关于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栽培管理、生长调控以及优化决策等途径,来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应用性科学。
三、课程基本理念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和作用,教学内容、目标、方法、模式和评价等要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鼓励学生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作物栽培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能够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能够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特性,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生产条件,制定科学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用以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灵活地组织教学。
讲解时要突出难点和重点,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理论,注重实践。
结合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及时补充新理论、新技术。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教学手段和条件,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1、绪论(3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作物栽培学的涵义、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创新方向及其理论和技术体系;(2)了解作物栽培学发展历史、作物起源中心和作物引种时注意的问题。
教学主要内容(1)作物及作物栽培学得概念;(2)作物生产的特点及重要性:作物种植的地域性、作物种植的季节性、作物生长的周期性、作物生产的持续性、作物生产的综合性;(3)作物生产概况:我国种植业的分区,10个一级区和31个二级区;(4)作物的起源及作物栽培学的历史沿革;(5)未来作物栽培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重点作物栽培学的涵义、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创新方向及其理论和技术体系。
难点研究方法、创新方向及其理论和技术体系。
2、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3学时)基本要求(1)理解农作物基本生长发育规律和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有关概念;(2)掌握作物生产的光温反应和群体生产动态。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选修课34学时)(陈建军)
作物栽培学(34学时选修课)(Crop Cultivation Science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农作物生育规律和产量形成机理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探讨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综合栽培技术理论和措施体系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它在作物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物栽培学可作为其他相关农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阐述作物栽培学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南方几种主要作物的形态特征、生育特性和一般栽培方法及原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1. 掌握南方水稻、玉米、甘蔗、花生等几种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
2. 理解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对作物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
3. 了解几种主要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栽培的关键技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几种主要作物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形成规律及其高产优质栽培的关键技术。
教学难点:环境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栽培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行课堂教学与田间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贯彻少而精、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实施教学。
四.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70学时) 课堂讲授301. 作物概述 21.1 世界和我国粮食现状以及我国的对策了解 11.2 作物的分类及特征掌握 12. 水稻102.1 我国水稻分区与稻种起源及分类了解 22.2 水稻品种的光温反应特性及其应用了解 22.3 水稻的生育过程理解 12.4 水稻产量的形成掌握 12.5 水稻栽培技术掌握 43. 玉米 63.1 玉米概述了解 13.2 玉米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了解 33.3 玉米栽培技术4. 甘蔗4.1 概述4.2 甘蔗的生物学基础4.3 甘蔗栽培技术4.4 收获与贮运5. 花生5.1 概述5.2 花生生物学基础5.3 花生栽培技术5.4 秋植花生实验几种主要作物形态结构特征的识别掌握了解理解掌握理解了解理解掌握理解2612216122144五. 考试范围与题型1. 考试范围与分数比例(1)作物概述5~10%(2)水稻25~30%(3)玉米20~25%(4)甘蔗(5)花生2.考试题型与分数比例20~25% 20~25%(1)名词解释10~15%(2)选择题20~25%(3)简答题30~40%(4)论述题30%六. 教材与参考资料1. 教材:苏广达主编. 2000. 作物学.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 参考资料:(1) 刁操铨主编. 1994. 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 中国农业出版社,(2) 杨文钰主编. 2003.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 中国农业出版社(3) 中国农业科学院主编. 1986.中国稻作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撰写人:陈建军审核人:梁计南)。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共56学时)1绪论(7学时)介绍课程的性质、地位及任务;作物的概念与分类;作物栽培实践与理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1.1.1作物栽培的概念与地位1.1.1农业的定义与内涵1.1.2作物与种植业的概念1.1.3作物栽培学的概念、性质与任务1.2 作物的概念和分类1.2.1 根据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特征分类1.2.2 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1.2.3 根据植物科、属、种分类1.2.4 发展中的特种作物1.3 作物栽培学的历史与现状1.3.1作物栽培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内容1.3.2作物栽培学的建立与发展1.3.3 20世纪作物栽培学科的主要成就1.4作物栽培科学技术的未来方向1.4.1优质高产栽培1.4.2省工、省力、节本型、持续高效栽培1.4.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1.4.4设施栽培1.4.5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1.4.6信息化栽培第二章水稻(8学时)本章重点:水稻三性的概念及在生产上的应用,水稻产量与品质形成,育秧技术,需水需肥特性与肥水管理技术。
2.1 概述2.1.1 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上的意义2.1.2 水稻生产概况2.1.3 我国水稻的分区2.1.4 我国稻作科学的发展2.2 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2.2.1 稻的起源与分类2.2.2 水稻的发育特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2.2.3 水稻的生育过程与器官建成2.3 水稻产量形成及其调控2.3.1 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2.3.2 水稻产量形成模式与品种源库类型2.3.3 群体质量指标及其调控2.4 稻米品质的形成与调控2.4.1 稻米品质及其评定方法2.4.2 稻米品质的形成2.4.3 稻米品质的调控2.4.4 稻米品质的保优贮藏方法与技术2.5 水稻基本栽培技术2.5.1 育秧2.5.2 稻田耕整、种植密度与移栽2.5.3 水稻营养与施肥2.5.4 稻田的水分管理2.5.5 稻田诊断与管理2.6 水稻其他栽培方式与技术2.6.1 水稻抛秧栽培2.6.2 水稻机械栽插栽培2.6.3 水稻直播栽培2.6.4 再生稻栽培2.6.5 水稻旱种栽培2.6.6 水稻清洁栽培2.6.7 发展中的栽培技术第三章小麦与大麦(6学时)本章重点:小麦与大麦的生育阶段、温光反应特性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小麦产量与品质形成,小麦需水需肥特性与肥水管理技术。
《作物栽培学各论》课程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各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为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主要讲授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课堂采用启发式,重点讲授教材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并介绍作物栽培的最新科技动向。
要求学生掌握主要作物高产栽培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即掌握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和所投入的生产资料,获取作物最优品质、最佳产量和最高效益的栽培理论与技术。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作物的器官建成,产量、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农艺措施的原理、效应等理论。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各类主要作物的基本栽培实践技能,了解各类主要作物的研究动态,为学生今后从事具体的农作物新品种栽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能够进行实际技术指导和从事作物栽培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观察现象探索分析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观认识。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特点;2.了解作物的起源和分类;3.掌握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效益;4.了解作物栽培学的主要科技成就与发展。
【讲授内容】1.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特点2.作物的起源和分类3.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效益4.作物栽培学的主要科技成就与发展第二章小麦【目的要求】1.了解小麦的生产概况、起源和分类;2.掌握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3.掌握小麦的产量形成与品质;4.掌握小麦的栽培技术。
【讲授内容】1.小麦的生产概况、起源和分类;2.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3.小麦的产量形成与品质;4.小麦的栽培技术;5.北方小麦几种专项栽培技术。
第三章其它麦类作物【目的要求】1.掌握大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2.掌握燕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3.掌握黑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4.掌握小黑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
#农学《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作物种植学》教课纲领课程编号: S1011101合用专业:合用于农学专业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课学期:第六学期总学时:116学时教课时数:理论课学时数100 学时,实验课学时16 学时,实践课学时120 学时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为农学门类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
主要解说作物种植学总论,侧重作物种植的理论基础,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进行合理调控,拟订高产、优良、低耗的种植技术系统。
各论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突出重点兼备全面。
讲堂采纳启迪式,重点解说教材的重点、重点和难点,并介绍作物种植的最新科技动向。
要修业生掌握主要作物高产种植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即掌握在必定的生态条件下,充足利用当地光、热、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和所投入的生产资料,获得作物最优良量、最正确产量和最高效益的种植理论和技术。
2、地位和任务作物种植学是农学门类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
它的任务,是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成就和技术,说明各样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及其和生活条件的互相关系,综合研究农作物的种植理论和技术举措,实此刻作物高产、稳产、优良、低成本的目的。
3、整体要求经过该课程学习,要修业生初步掌握作物的器官建成,产量、质量形成的基本规律和环境条件的关系及农艺举措的原理、效应等理论,初步具备制定大面积作物生产的技术举措,进行实质技术指导和从事作物种植科学研究的能力。
本课程还设有实验课和田间教课实践课,以加深理解学习实验技术,将理论教课和实践教课相联合,丰富实践经验,为农业生产服务。
4、和其余课程的关系本课程要求在修完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农业化学、土壤学、遗传学、育种学、耕种学等课程后开设此课程。
5、订正的依照本纲领订正主要依照2003 年拟订的本科生教课计划进行。
二、教课纲领内容第一章作物种植学总论1、教课目标:总论详尽论述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营养特征、产量和质量的形成过程,作物种植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关系,目的使学生认识“作物—环境—举措”三者的辨证关系,全面认识作物种植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使用科学。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它是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农业气象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等多学科为基础,综合运用农业、生物学中许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一、作物栽培学的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作物栽培学是一门面向农学专业的专业课程。
是非农学类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通过对作物栽培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作物栽培方面的基本知识点。
要求学生掌握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先进实用的高产优质栽培理论和技术。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1、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作物生产现状2、作物的概念,指栽培植物中最主要的、最常见的、在大田里栽培的、种植规模较大的几十种植物。
全世界作物大约有90种,我国大约有50种。
3、作物的分类栽培学对农作物的分类方法是按作物的用途,结合植物学系统,将作物分为三大部分,八大类别。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绿肥及饲料作物。
4、作物的产量①作物的产量概念:栽培农作物的目的是获取较多的有经济价值的农产品。
所谓生物产量是指作物在生育期间所生产和积累的干物质总量,叫做生物产量。
经济产量是指做为栽培目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数量。
作物的经济产量是作物生物产量的一部分。
②作物产量的构成因素及相互关系作物的产量(经济产量)可以分解为几个产量构成因素。
作物的种类不同,其产量构成因素也不相同。
例如,禾谷类作物的产量,取决于单位面积上的穗数、平均每穗实粒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平均粒重三个因素。
作物产量因素之间除了互相制约的一面以外,还有补偿的有力。
5、作物群体(1)作物群体的概念:作物群体是指同一地块上的作物个体群。
个体是群体的组成单位,群体是许多个体组成的整体。
一种作物组成的个体群体是单作群体,两各或两种以上作物组成的个体群体是复合群体。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作物栽培学,Crop Cultivation二、课程编号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探讨实现作物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理论和制定栽培技术措施,以促进作物生产的持续发展。
四、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获得作物栽培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作物栽培的基本原则及技术体系。
重点:是作物的分类方法及起源。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观察、调查及有关品质测试的基本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作物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五、作物栽培学与其它相关课程联系与分工作物栽培学与植物生理学、土壤学、作物营养学、农业气象学、耕作学、农业生态学、作物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但又不是这些课程的综合运用或“组装”,它是按照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体系,论述作物产量形成的理论和栽培技术,以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六、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章序讲授时数实验时数讨论共计时数概论第一章11第二章222第三章24第四章44第五章22第六章11各论第一章10212第二章8210第三章66第四章66第五章88第六章8210第七章44第八章628第九章66第十章66总学时数801090七、教学内容要点作物栽培学教学内容包括概论、各论和实验3部分。
§1 概论主要内容:1.作物生产与作物栽培学2.作物的起源、分布与分类3. 作物的生长发4.作物的产量与群体结构5.作物与环境6.作物栽培的基本原则和技术体系重点: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的产量与群体结构,作物与环境,作物栽培的基本原则与技术体系。
第一章作物生产与作物栽培学一、作物与作物生产的概念二、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三、作物生产概况第二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法一、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二、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基础三、作物栽培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作物栽培学发展一、我国古代作物栽培的主要成就二、新中国成立后作物栽培学科的发展三、作物栽培学的发展前景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布和分类第一节作物的起源与传播一、作物的起源二、作物的传播第二节作物的分布与种植业区划一、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二、作物分布的原理三、我国及内蒙古的种植业分区第三节作物的分类一、作物的分类方法二、各类作物简述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重点:作物的生长与作物的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1011101适用专业:适用于农学专业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课学期:第六学期总学时:116学时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100学时,实验课学时16学时,实践课学时120学时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为农学门类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
主要讲授作物栽培学总论,着重作物栽培的理论基础,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进行合理调控,制定高产、优质、低耗的栽培技术体系。
各论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课堂采用启发式,重点讲授教材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并介绍作物栽培的最新科技动向。
要求学生掌握主要作物高产栽培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即掌握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和所投入的生产资料,获取作物最优品质、最佳产量和最高效益的栽培理论与技术。
2、地位和任务作物栽培学是农学门类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
它的任务,是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技术,阐明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及其与生活条件的相互关系,综合研究农作物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措施,实现在作物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目的。
3、总体要求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作物的器官建成,产量、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农艺措施的原理、效应等理论,初步具备制订大面积作物生产的技术措施,进行实际技术指导和从事作物栽培科学研究的能力。
本课程还设有实验课和田间教学实践课,以加深理解学习实验技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丰富实践经验,为农业生产服务。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要求在修完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农业化学、土壤学、遗传学、育种学、耕作学等课程后开设此课程。
5、修订的依据本大纲修订主要依据2003年制定的本科生教学计划进行。
二、教学大纲容第一章作物栽培学总论1、教学目的:总论详细阐述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营养特性、产量与品质的形成过程,作物栽培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关系,目的使学生了解“作物—环境—措施”三者的辨证关系,全面了解作物栽培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2、教学容:第一节作物的起源及分类及我国种植业分区一、作物的概念二、作物的起源和起源中心三、作物分类四、我国种植业分区第二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法一、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二、作物栽培研究法第三节作物生长发育一、作物的生长发育二、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三、作物生育的一般进程和器官同伸关系第四节作物群体及其结构一、作物群体二、作物群体的层次结构与光能利用三、作物群体结构及物质生产的影响因素第五节作物的产量和产量潜力一、作物的产量及产量的形成二、产量形成的生理机理三、作物的产量潜力第六节作物产品的品质及形成一、作物产品的品质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的因素三、提高作物产品品质的途径3、本章的基本要求:明确本章各节容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了解作物的起源、分类、分布和我国的种植业分区及作物栽培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掌握作物生长发育、群体发展动态、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认识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机理、作物的产量潜力、障碍产量的品质提高的因素及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途径。
4、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本章的教学了重点是: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群体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和影响作物群体物质生产因素;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形成规律及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途径。
(2)教学难点本章的教学难点是:作物生育的一般进程和器官同伸关系;作物群体的层次结构与光能利用;产量形成的生理机理。
5、自学指导:参考文书:培尧守仁作物栽培学概论秀英董钻作物栽培学总论于立河金峰等粮食作物栽培学第二章小麦栽培1、教学目的:通过对春小麦植物解剖学、生长发育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生理学基础的重点讲解为学生掌握春小麦现代化栽培技术铺建良好的平台,通过主要栽培组件的精要讲解为学生以后的科学研究、技术指导和推广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2、教学容:绪论一、起源二、进化三、小麦的分布情况四、栽培区划第一节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一、小麦的一生二、小麦的感温性和感光性三、种子构成及萌发出苗四、小麦的根系五、分蘖与成穗六、小麦的茎七、小麦的叶八、结实器官的形成九、开花与结实第二节小麦的品种与利用一、春小麦生产的气候生态条件二、省小麦生态类型种类三、小麦生态类型与光温反应型的关系第三节几项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一、合理轮作是小麦高产前提二、提高整地质量是小麦高产的基础三、科学施肥是小麦高产的关键四、合理密植是小麦高产的保证第四节小麦品质一、小麦籽粒品质及提高品质的意义二、栽培技术与小麦品质3、本章的基本要求:要学生掌握春小麦的植物解剖学基础,对于小麦的各个器官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动态有所掌握,为以后学习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春小麦的生长发育特性和栽培技术的生理学基础较好的掌握,只有对生长的原理精通的掌握才可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栽培组件的设计和生长的人工调控;最后介绍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各个组件以及生长生产因素的分析方法和基本的调控手段。
4、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重要集中在三个部分:第一,小麦的植物解剖学基础;第二,小麦生长的生物学规律和栽培的生理学基础;第三,春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主要组件。
5、自学指导:自学参考书:[1]星川清等. 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科学技术,1981[2]余松烈. 小麦.农业,1990[3]王缨、戚昌瀚. 作物栽培学通论.科学技术文献,1988[4]守仁、丕尧. 作物栽培概论.中国农业,1989[5]农业大学主编. 作物栽陪学(北方本,上册).农业,1980[6]王树安等. 作物栽培各论(北方本).中国农业,1999第三章水稻栽培第一节绪论(概述)1、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水稻生产概况;水稻植株体形成过程、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水稻在国民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国外水稻生产概况;水稻在我国及我省的发展前景。
2、教学容:一、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1、水稻种植面积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位置;2、水稻是高产稳产的细粮作物3、水稻生产副产品用途极广;4、稻田养殖等对人们生活改善很重要;二、种稻条件与水稻的生产潜力1、水分条件2、温度条件3、水稻的生产潜力三、国外水稻生产概况(一)世界水稻生产概况(二)中国水稻生产概况1、种稻历史悠久2、种植区域辽阔3、品种繁多4、经验丰富(三)省及垦区水稻生产3、教学重点与难点:1、水稻是高产稳产的细粮作物2、种稻条件3、水稻的生产潜力4、与前课程重复容:无5、实验与实践容:无6、自学指导:我国水稻种植区域的划分情况及其区域特点第二节栽培稻的分类1、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栽培稻的类型划分及划分标准。
2、教学容:一、栽培稻的祖先与起源地1、栽培稻在植物学分类上的地位;2、亚洲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的区别及起源地;3、普通栽培稻的祖先与起源地,普通栽培稻与野生稻的关系;二、普通栽培稻的类型划分与划分依据1、籼稻与粳稻;2、早、中、晚稻群;3、水稻、陆稻、深水稻、浮水稻;4、粘稻、糯稻3、教学重点与难点:1、栽培稻与野生稻的关系;2、栽培稻(普通栽培稻)的类型划分与划分依据;4、与前课程重复容:无5、实验与实践容:无6、自学指导:栽培稻的各类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三节水稻的生长发育1、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水稻生长发育的相关概念与涵;2、教学容:一、水稻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1、水稻生育期2、水稻生育时期二、水稻的温光反应特性及其应用;三、水稻生长发育类型;四、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补充容)3、教学重点与难点:1、水稻的生育期概念;2、水稻三性及其应用;3、水稻三种生长发育类型的区别与联系;4、水稻生长发育特点;4、与前课程重复容:无5、实验与实践容:无6、自学指导:水稻生育时期的不同划分方式第四节稻的器官建成1、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水稻的器官建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期为栽培技术的实施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理论依据;2、教学容:一、种子萌动和幼苗生长;1、种子萌动的过程和条件;2、幼苗生长的特点和条件;二、叶的生长;1、叶的形态结构;2、叶的生长发育规律;3、叶的功能;4、叶片长、宽、寿命与叶态;5、叶生长与发育的条件;三、分蘖的生长;1、何为分蘖;2、分蘖生长发育规律;3、田间群体茎数动态;4、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5、分蘖发生的条件;四、根的生长;1、根的种类;2、根的发生规律;3、影响根系生长与发育的条件;4、黑根及其防治;五、茎的生长;1、茎的结构;2、茎的分化发生规律;3、茎的生长与倒伏;六、穗的生长;1、穗的结构;2、穗分化发育规律;3、外部形态鉴定;4、幼穗分化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七、抽穗、开花、灌浆、结实;1、水稻抽穗、开花;2、水稻灌浆、结实;3、水稻成熟过程;4、灌浆结实与环境条件;5、水稻空秕率的形成与防治;3、教学重点与难点:1、水稻幼苗生长的特点;2、水稻叶的功能及叶的生长发育规律;3、分蘖发生规律、田间群体茎数动态及有效分蘖的判断;4、黑根及其防治;5、茎的发生规律与倒伏;6、幼穗分化的外部形态鉴定;7、影响水稻灌浆结实的因素;8、导致空秕粒形成的原因及预防;4、与前课程重复容:无5、实验与实践容:无6、自学指导:水稻的生长发育与器官建成第五节水稻的产量与产量构成1、教学目的:通过讲解水稻产量类型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涵及其相互关系,为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益生产技术体系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
2、教学容:一、水稻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二、水稻的产量构成与产量构成因素;三、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3、教学重点与难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4、与前课程重复容:无5、实验与实践容:无6、自学指导:水稻产量形成第六节水稻的施肥与灌溉技术1、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水稻的吸肥规律及水分需求规律,为合理施肥、合理灌溉提供理论依据;2、教学容:一、水稻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二、水稻需水规律及灌溉技术3、教学重点与难点:1、水稻需肥规律;2、水稻需水规律;4、与前课程重复容:无5、实验与实践容:无6、自学指导:水稻的施肥技术与灌溉技术;第七节水稻旱育稀植技术1、教学目的:通过讲解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生产力分析,为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技术体系的创建找到切入点。
2、教学容:一、苗床制作,建设规化秧田;二、种子处理与准备;三、秧田管理;四、移栽技术;五、本田管理(水、肥、植保技术)3、教学重点与难点:1、水稻苗床管理;2、水稻本田管理;4、与前课程重复容:无5、实验与实践容:无6、自学指导:水稻栽培技术第四章玉米栽培1、教学目的:介绍玉米在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作用,玉米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掌握玉米科学施肥方法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