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pdf
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 版

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2016版】变配电站及车间动力(照明、开关)配电(柜、盒)等公共设备设施是企业运作的心脏,电力供应不正常,不仅使整个生产活动不能正常进行,有时还会因突然断电而发生火灾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同时合适的布线(包括线缆选择与布敷、屏蔽连接与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且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及后期维护保养工作。
1、布线基本原则1.1电气系统整体布线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电路图及装置布线图要求;1.2电器元件的布置应考虑安全间隙,并做到整齐、美观、对称,外形尺寸与结构类似的电器可安放在一起,以利加工、安装和配线(若采用行线槽配线方式,应适当加大各排电器间距,以利布线和维护);1.3尽可能减少组件之间的连线数量,把接线关系密切的控制电器置于同一组件中,同时为了电气控制系统便于检查与调试,把需经常调节、维护和易损元件组合在一起;1.4开关电器、控制板的进出线一般采用接线端头或接线鼻子连接,应按电流大小及进出线数选用不同规格的接线端头或接线鼻子;1.5电气柜、控制柜、柜(台)内的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借用元件本身的接线端子直接连接,过渡连接线应采用端子排过 渡连接,端头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处理;1.6电气柜、控制柜、柜(台)之间以及它们与被控制设备之间,采用接线端子排或工业联接器(航空插头等)连接;1.7弱电控制组件、印制电路板组件之间应采用各种类型的标准接插件连接; 1.8强电、弱电应分开并注意屏蔽,防止外界及相互干扰;1.9所有接线端子、插座、保护装置等电气部件均应符合国家相关电气安全标准,质量可靠,其中插座、接线端子和过流、短路保护装置应通过国家3C 认证; 2、动力(照明)、配电、开关箱(柜、板)2.1安全用电目视化2.1.1配电柜、照明箱必须明确目视“控制线路示意图”,包括主电缆规格型号、电源起始端、控制方向且采用双重标识(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并与实际情况相符;2.1.2箱、柜、板上每一处开关,每一组熔断器(电气元件),都应有表明控制对象的名称、标记及对应图示,并与实际情况相符;2.1.3电房、电柜等应设置明确的警示标识、责任人标识、内部管理标识;2.1.4编号方式:①单位代号:公共区域 GG、总装分厂 ZZ、两器分厂LQ、控制器分厂 KZQ、商用分厂 SY1(SY2)、物流管理部 WL、家用质控部 ZKJ(S);②类型代号:照明柜 ZMG、空调柜 KTG、动力柜 DLG;③编号方式:单位代号+类型代号+厂内编号。
电气设备工程中的电气线路规范要求

电气设备工程中的电气线路规范要求电气线路是电力传输和控制信号传输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电气设备工程中,电气线路的设计和安装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以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本文将介绍电气设备工程中的电气线路规范要求。
1. 电气线路布线规范要求在电气设备工程中,电气线路的布线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线路布线应符合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要求,避免电气线路之间的干扰和互相影响。
(2)线路布线应符合电气设备的节约能源要求,尽量减少线路长度和功耗。
(3)线路布线应符合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要求,便于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2. 电气线路容量规范要求电气线路的容量是指线路能够承受的电流和功率大小。
在电气设备工程中,电气线路的容量需要满足一定的规范要求,以确保线路正常运行和设备安全。
(1)电气线路容量要根据实际负荷情况进行计算和选择,确保线路不发生过负荷或短路等故障。
(2)电气线路容量要满足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和功率要求,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满足工作要求。
(3)电气线路容量要满足电压降和功率因数要求,确保电气设备的供电质量和效率。
3. 电气线路材料规范要求电气线路的材料选择和使用也需要满足一定的规范要求,以确保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电气线路的导线和电缆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标称截面、材质和质量等级。
(2)电气线路的绝缘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能够耐受电压和温度等环境要求。
(3)电气线路的连接件和接头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确保连接的稳定和可靠。
4. 电气线路安装规范要求电气线路的安装是确保线路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的关键环节,在电气设备工程中有一系列的规范要求。
(1)电气线路的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保证线路的安全可靠。
(2)电气线路安装前应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确保线路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合格。
(3)电气线路的敷设和固定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线路的稳定和可靠。
总结:电气设备工程中的电气线路规范要求涉及电气线路的布线、容量、材料和安装等方面,目的是确保电气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要求规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1.目的和分类合适的布线(包括线缆选择与布敷、屏蔽连接与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同时,也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和维护工作,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线缆大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A类:敏感信号线缆 B类:低压信号线缆 D类:辅助电路配电电缆 E类:主电路配电电缆 A类指各种串行通信(如以太网、RS485等)电缆、数据传输总线、ATC天线和通信电缆,无线电、以及各类毫伏级(如热电偶、应变信号等)信号线。
B类指5V、±15V、±24V、0~10mA、4~20mA等低压信号线(如各种传感器信号、同步电压等)以及广播音频、对讲音频电缆。
D类指220/400V、连接各种辅助电机、辅助逆变器的电缆。
E类指额定电压3kV(最大3600V)以下,500V以上的电力电缆。
这4类信号中,就易被干扰而言,按A→E的顺序排列,A类线最易被干扰;就发射的电磁骚扰而言,按E→A的顺序排列,E类发射的骚扰最强。
2.线缆选择的基本原则应选择阻燃、无卤(或低卤)、无毒的绝缘线缆,线缆应具备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损性和柔软性,以适应振动冲击的环境。
根据信号的电压等级、额定电流、预期短路电流、频率、环境条件、电磁兼容性要求及预期寿命来选择电缆的型号和规格。
线缆应符合TB/T 1484的要求。
配电电缆截面积按发热条件选择,负载电流必须小于允许载流量(安全载流量)。
电缆以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分成:A组(不超过100℃)和B组(不超过125℃)。
交流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应等于系统的标称电压;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该电缆额定电压的倍。
[T]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较好,传输距离长,可用作视频、射频信号的电缆。
电气设备工程师的电缆布线规范要求

电气设备工程师的电缆布线规范要求在电力工程、建筑工程和工业制造等领域,电气设备工程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负责设计、安装和维护电气系统,其中电缆布线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电气设备工程师在电缆布线方面的规范要求,以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选材与尺寸要求在进行电缆布线前,电气设备工程师应仔细选择合适的电缆材料。
电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能承受设计电流和电压的要求。
此外,电缆尺寸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需要根据电流负载和设计距离来选择合适的电缆尺寸,以确保传输效率和电缆的负载能力。
2. 布线路径的规划布线路径的规划对于电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布线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气设备工程师需要根据场地情况、设备分布和安全要求来规划电缆的布线路径。
在规划过程中,应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管道的干扰,并确保电缆路径逻辑清晰、方便维护。
3. 电缆的固定与保护电缆的固定和保护是电缆布线中一项重要的规范要求。
电气设备工程师应根据使用环境选择适当的电缆固定方法,例如槽式固定、走廊固定和吊挂固定等。
此外,电缆应根据需要进行保护,例如采用护套、护管或护板等措施,以防止电缆在使用过程中被损坏。
4. 接地和绝缘要求在电缆布线中,接地和绝缘是确保电气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
电气设备工程师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电缆系统进行正确的接地和绝缘处理。
同时,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接地线与电缆发生干扰,并确保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5. 标识和文档记录良好的标识和文档记录可以提高电缆布线系统的管理效率和故障排除能力。
电气设备工程师应对电缆系统进行充分的标识,例如为每根电缆标注唯一的标识码,并编制详细的文档记录,包括布线图、接线图和设备清单等,以便于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6. 安全与可靠性测试为确保电缆布线符合要求,电气设备工程师应对其进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测试。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电阻测试、绝缘测试和回路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帮助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调整。
自动化设备电气布线规范

自动化设备电气布线规范一、布线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电气布线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熟悉设备的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了解各个电气元件的功能和连接方式。
其次,根据设备的布局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电线电缆类型和规格。
一般来说,电线电缆的选择应考虑电流大小、电压等级、工作温度、防护等级等因素。
同时,还要准备好所需的布线工具和材料,如线槽、线管、接线端子、螺丝刀、剥线钳等。
二、布线原则1、安全性原则电气布线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电线电缆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避免漏电和短路现象的发生。
布线过程中,应避免电线电缆受到机械损伤、化学腐蚀和高温烘烤等影响。
2、可靠性原则布线应保证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减少接触电阻和松动现象。
接线端子应紧固可靠,电线电缆的接头应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压接、焊接或螺接等,并做好绝缘处理。
3、合理性原则布线应遵循合理的路径,避免交叉、缠绕和过长的走线。
电线电缆应尽量走直线,减少弯曲和转折,以降低线路损耗和信号干扰。
同时,要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方便,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
4、美观性原则布线应整齐、美观,符合工艺要求。
线槽、线管的安装应牢固、整齐,电线电缆的排列应有序,标识应清晰、准确。
三、电线电缆的敷设1、线槽敷设线槽是一种常用的电线电缆敷设方式,适用于线路较多、较为复杂的场合。
线槽的安装应牢固、平整,与设备的外壳和支架应连接可靠。
电线电缆应整齐地排列在线槽内,每隔一定距离应进行固定,避免松动和脱出。
2、线管敷设线管适用于线路较少、较为分散的场合。
线管的选择应根据电线电缆的数量和直径确定,管径应略大于电线电缆的外径。
线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避免过度弯曲导致电线电缆受损。
线管的连接应采用专用的接头,并做好密封处理,防止灰尘和水汽进入。
3、架空敷设在一些特殊场合,如高温、高湿度或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可以采用架空敷设的方式。
架空敷设的电线电缆应采用专用的支架和绝缘子进行固定,间距应符合要求,避免下垂和摆动。
电气布线规范

电气布线规范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电气布线的规范和要求,以确保安全性和性能的最佳表现。
它适用于住宅、商业和工业建筑的电气系统。
电路设计
- 在开始电路设计前,必须对所需负载和功率进行准确测量和计算。
- 确定每个电路的合适额定电流和功率。
- 使用合适的线缆和电线进行布线,以适应电路的负载需求。
- 合理规划电路的布局,避免过度拥挤和交叉布线。
电缆选择
- 根据电缆所需的电压等级和负载要求选择适当的电缆类型。
- 注意电缆的耐火性能和耐久性,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 在选择电缆时,考虑电缆的长度、电流和环境条件。
电线颜色
- 电气系统中不同功能的电线应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识。
- 常用的电线颜色编码:红色表示火线(Live),蓝色表示零线(Neutral),黄绿色表示地线(Ground)。
- 对于特定功能的电线,例如开关控制线和数据通信线,还可以使用其他颜色进行标识。
安装和维护
- 所有的电气工作必须由合格的电气工程师进行安装和维护。
- 在进行电气布线时,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操作。
-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请注意:本文档仅提供一般性的电气布线规范,具体要求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调整和遵循。
以上是电气布线规范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咨询专业电气工程师。
自动化设备电气布线规范

自动化设备电气布线规范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自动化设备应运而生。
自动化设备电气布线是自动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合理化的设计,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安全性和维护便利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制订一份自动化设备电气布线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二、基本原则1. 安全性原则安全是第一位的,电气系统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和标准,特别是保证电气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2. 可靠性原则电气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其每个组成部分均应进行能力验证。
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应防止因人为原因或设备失效造成的电气事故或火灾。
3. 经济性原则电气系统必须考虑到经济性,应合理选用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并尽可能减少电气系统的能耗。
4. 布线紧凑原则设备的电气布线应做到紧凑,各元器件之间的连线应短、精,尽量避免线路交叉,减少电气干扰和安全隐患。
三、设备电气布线的五大原则1. 布线应考虑维修保养方便在电气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设备维护保养的问题,对于设备主要的电气元器件选用应保证其易拆装、更换和维修。
2. 布线应考虑到设备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在寻找电气元器件的合适位置时,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到不同人员的操作高度和维护要求,同时应该保证这些电气元器件的布局合理,这样可以保证设备的操作容易、维护保养方便,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精简电气连接件在电气布线设计时,应使用尽可能少的电气连接件,从而增强设备的可靠性,减少电气故障的机率,降低故障排查和维修的难度。
4. 安全防护措施在设备电气设备布置时,应注意设备的防护措施,减少对人和财产造成的危害。
电气设备上应配备必要的控制开关、断路器、熔断器等设备,以便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快速切断电源,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5. 电气设备接地在电气设计方案中,应注意设备的接地问题,如设备的保护接地、信号接地、操作面板接地等方面,具体应符合下列标准:(1)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接地端子必须可靠接地。
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标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1.目的和分类1.1 合适的布线(包括线缆选择与布敷、屏蔽连接与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同时,也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和维护工作,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1.2线缆大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A类:敏感信号线缆 B类:低压信号线缆 D类:辅助电路配电电缆 E类:主电路配电电缆1.3 A类指各种串行通信(如以太网、RS485等)电缆、数据传输总线、ATC天线和通信电缆,无线电、以及各类毫伏级(如热电偶、应变信号等)信号线。
1.4 B类指5V、±15V、±24V、0~10mA、4~20mA等低压信号线(如各种传感器信号、同步电压等)以及广播音频、对讲音频电缆。
1.5 D类指220/400V、连接各种辅助电机、辅助逆变器的电缆。
1.6 E类指额定电压3kV(最大3600V)以下,500V以上的电力电缆。
1.7 这4类信号中,就易被干扰而言,按A→E的顺序排列,A类线最易被干扰;就发射的电磁骚扰而言,按E→A的顺序排列,E类发射的骚扰最强。
2.线缆选择的基本原则2.1 应选择阻燃、无卤(或低卤)、无毒的绝缘线缆,线缆应具备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损性和柔软性,以适应振动冲击的环境。
2.2 根据信号的电压等级、额定电流、预期短路电流、频率、环境条件、电磁兼容性要求及预期寿命来选择电缆的型号和规格。
线缆应符合TB/T 1484的要求。
2.3 配电电缆截面积按发热条件选择,负载电流必须小于允许载流量(安全载流量)。
2.4 电缆以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分成:A组(不超过100℃)和B组(不超过125℃)。
2.5 交流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应等于系统的标称电压;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该电缆额定电压的1.5倍。
电气布线规范

电气布线规范
1. 引言
电气布线规范旨在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并提供一些基本
的准则和标准以指导电气布线的设计和安装。
本文档将介绍电气布
线规范中的一些重要要点。
2. 布线设计
2.1 安全距离:在进行电气布线设计时,应确保电线与其他设备、材料和结构之间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以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2.2 电缆选择: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电缆
类型和规格。
电缆的质量和性能对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2.3 电缆走向:在进行电气布线设计时,应选择合适的电缆走向,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电缆的弯曲和扭曲,并确保电缆布线的整齐
和美观。
3. 安装要求
3.1 接地系统:在进行电气布线安装时,应确保良好的接地系统,以减少电气故障和电气冲击的风险。
3.2 绝缘保护:所有电缆和电气设备应使用适当的绝缘材料进行保护,以防止电气漏电和火灾的发生。
3.3 标识和标注:在进行电气布线安装时,应为电缆和设备进行清晰可见的标识和标注,以方便维护和故障排除。
4. 检测和维护
4.1 定期检测:定期对电气布线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发现任何问题或异常情况应及时修复。
4.2 文件记录:对电气布线的设计、安装和维护过程进行详细的文件记录,以备日后查阅和维护。
5. 结论
电气布线规范是确保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依据。
按照规范进行布线设计和安装,并定期检测和维护,可有效降低电气事故的发生风险,提高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关于电气布线规范的简要介绍,详情请参考相应的电气布线规范标准。
电气设计规范最新版

电气设计规范最新版一、常用国标省图集99(03)D501-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图集)10D303-2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10D303-3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12D11火灾报警与控制12DX603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12J8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图示(1)12J8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图示12SDX10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计算及示例13J811-1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2015年修改版)14D504接地装置安装14D801: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与安装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15D202-2:柴油发电机组设计与安装15S202室内消火栓安装(GJBT-1344)15S909《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印刷版图示16D707-1建筑电气设施抗震安装16D401-5水下及潮湿环境电气设备设计与安装16D303-2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16D303-3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民用建筑工程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电气专业)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10Cx504国标图集)弱电监控相关图集08D8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08ZD04常用电器控制原理图15D500防雷与接地防雷与接地安装(2003合订本D501-1〜4)河南省标12YD南方电网10kV及以下业扩受电工程典型设计图集[CAD版]中南标电气图集201512D资料(全)最新电子版二、IEC规范GB13140.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__第1部分:GB7000.1-2007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T18802.12-2006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选择GB10963.1-2005电气附件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1GBT19216.21-2003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1GB16916-16917规范GB16916.1-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GB16916.2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GB16916.22-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GB16917.2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GB16917.22-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GB16917.1-2003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RCBO)第1部分一般规则-2014三、插座、空调相关规范GB2099.3-2015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5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GBT11918.1-2014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16915.1-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GB17464-2012连接器件电气铜导线螺纹型和无螺纹型夹紧件的安全要求适用于0.2mm2以上至35mm2(包括)导线的夹紧件的通用要求和特殊要求GB2099.2-2012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部分GB17790-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GB14048.2-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GB10963.1-2005电气附件-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1GBT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GB10022008GB2099-4GB2099-1四、老年人建筑规范(养老设施)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电子版DGJ08-82-2000养老设施建筑设计标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电子版五、电气设计现行规范55本1、GBT36040-2018居民住宅小区电力配置规范2、GBT34926-2017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云母带矿物绝缘波纹铜护套3、GBT13955-2017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5、GB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6、JGJ39-2016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7、JGJ36-2016宿舍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8、JGJ392-2016商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9、《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10、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11、JGJ100-2015《车库建筑设计规范》12、JGJ66-201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13、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JBT8681-2013YDT系列(IP44)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315)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16、DL5700T-2014城市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规范附条文17、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18、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9、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20、GB/T12974.2-2014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永磁同步电动机21、GB51039-20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2、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23、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24、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附条文25、JGJ62-201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26、新版消防安全标志介绍GB13495.1-201527、GBT50786-2012建筑电气制图标准28、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29、GB/T12974-2012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30、GB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31、NFPA70-2011(矢量版)32、JGJ232-2011矿物绝缘电缆敷设技术规程33、JBT7127-2010YD系列(IP44)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280)34、GBT26189-2010室内工作场所的照明35、QXT106—2009《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规范》36、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37、GB14048.2-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38、GB/T4728.7-2008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7部分39、JGJ-T163-200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40、GB7000.2-2008灯具第二部分:特殊要求应急照明灯具41、CECS120-2007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42、GA306.1-2007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3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1部分阻燃电缆43、GA306.2-2007阻燃及耐火电缆耐火电缆4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45、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46、GBT18802.12-2006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选择43、GB50225-20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47、GB-T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48、GBT20041.1-2005电气安装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49、GB50348-2004_《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50、GB50348-2004_《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5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2、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3、GA305-2001电气安装用阻燃PVC塑料平导管54、GB18802.1-200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性能要55、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六、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18本1、GB/T14048.5-2017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2、GB14048.12-20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3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非电动机负载用交流半导体控制器和接触器3、GB14048.18-20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7-3部分:辅助器件4、GB14048.16-20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8部分:旋转电机用装入式热保护(PTC)控制单元5、GB14048.11-20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6-1部分:多功能电器转换开关电器6、GB14048.12-20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3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非电动机负载用交流半导体控制器和接触器7、GB14048.7-20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7-1部分:辅助器件铜导体的接线端子排8、GB14048.6-2016-T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2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交流电9、GB14048.19-201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7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用于带模拟输出的接近设备的要求.pdf10、GB14048.21-201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9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流量开关11、GB14048.20-201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8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三位使能开关12、GB14048.4-201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1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含电动机保护器).13、GB14048.2-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14、GB14048.3-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以及熔断器组合电器15、GB14048.10-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2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接近开关16、GB14048.17-2008-T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4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小容量触头的性能评定方法特殊试验17、GB14048.15-200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6部分:控制电路18、GB14048.14-2006-T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5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件-具有机械锁闩功能的电气紧急制动装置19、GB14048.13-2006-T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3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件-在故障条件下具有确定功能的接近开关七、建筑电气装置23本1、GB16895.2-2017低压电气装置第4-42部分:安全防护热效应保护2、GB16895.28-2017-T低压电气装置第7-714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3、GBT16895.6-2014低压电气装置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布线系统4、GB16895.13-2012低压电气装置第7-701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装有浴盆和淋浴的场所5、GBT16895.23-2012低压电气装置第6部分:检验6、GB16895.21-2011低压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7、GB16895.10-2010-T低压电气装置第4-44部分:安全防护电压骚扰和电磁骚扰防护8、GB16895.18-2010T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1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通用规则9、GB16895.7-2009低压电气装置第7-704部分10、GB16895.1-2008低压电气装置第1部分基本原则、一般特性评估和定义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太阳能光伏(PV)电源供电系统12、GB16895.24-2005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0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医疗场所13、GB16895.25-2005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1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展览馆、陈列室和展位14、GB16895.26-2005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40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游乐场和马戏场中的构筑物、娱乐设施和棚屋.15、GB16895.3-2004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保护导体和保护联结导体16、GB16895.22-2004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3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隔离、开关和控制设备第534节:过电压保护电器17、GB16895.20-2003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5章:其他设备第551节:低压发电设备18、GB16895.15-2002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23节:布线系统载流量护第44章:过电压保护第444节:建筑物电气装置电磁干扰(EMI)防护20、[分享]GB16895.17-2002-T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21、GB16895.11-2001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4章:过电压保护第442节:低压电气装置对暂时过电压和高压系统与地之间的故障的防护22、GB16895.9-2000-T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第707节:数据处理设备用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23、GB16895.4-1997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3章: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电气设备布线的规范要求

电气设备布线的规范要求电气设备布线是指在建筑、工业、商业等领域中,将电气设备连接起来并布置在合适位置的过程。
为了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和性能,电气设备布线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电气设备布线的规范要求,并探讨其中的一些关键要点。
一、布线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电气设备布线之前,必须先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布线方案的设计,确定电源位置、配电箱位置以及电气设备的摆放位置。
其次,要评估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确保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最后,要进行材料清单的编制,明确所需的电缆、插座、开关等配件。
二、布线的原则和要求1. 安全性:布线必须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法规和标准,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发生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
2. 效率:布线要考虑电源位置与电气设备的距离,尽量减少电缆的长度,降低线路中的电阻和功率损耗。
3. 可靠性:布线要保证电缆的连接紧固可靠,避免接触不良、漏电等问题。
同时,要留有充足的余量,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扩展或改造需求。
4. 维护性:布线应便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方便对电缆和连接器进行更换或修复。
三、电缆布线规范要求1. 布线路径:电缆布线应尽量走直线,在穿越隔墙和楼板时应采用保护管或槽道进行保护。
2. 间距要求:电缆间应保持适当的间距,避免相互干扰或电磁干扰。
不同类型的电缆应分开布线。
3. 固定和支撑:电缆应牢固地固定在支架或桥架上,以防止电缆的晃动和损坏。
4. 标识要求:电缆的两端应做好明确的标识,以便于日后的维护和检修。
四、插座和开关布置要求1. 插座布置:插座的位置应便于使用,并满足不同电器设备的需求。
插座应避免与水源、易燃物接触,并且高度要适中,方便人们插拔电器。
2. 开关布置:开关应安装在进入房间的门边,方便人们进出时开关照明。
同时,开关应与插座分开布置,避免混乱。
五、接地和保护要求1. 接地要求:布线过程中应考虑接地的问题,确保电气设备能够正常接地,提高用电安全性。
电气工程中的设备布线规范要求

电气工程中的设备布线规范要求在电气工程中,设备布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
为了确保设备布线达到规范要求,下面将介绍电气工程中的设备布线规范要求。
1. 设备布线的基本原则设备布线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1 安全性:设备布线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和相关法规法规定,确保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
1.2 可靠性:设备布线应确保电气系统长时间无故障运行,减少电路故障和人为疏忽造成的事故风险。
1.3 经济性:设备布线应合理选用线缆规格和布线方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2. 设备布线的基本要求设备布线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2.1 线缆规格:根据设备的功率、额定电流和线路长度等因素,合理选择线缆规格,保证线缆能够承载电流,并考虑到线缆的阻抗、温升和电压降等因素。
2.2 线缆敷设:线缆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敷设,避免与其他设备或金属结构相交叉,防止产生干扰,同时要注意线缆的保护,如采用沟槽、管道或梯级槽等方式。
2.3 接地系统:设备布线需要确保接地系统完整可靠,减小设备的绝缘电阻,提高安全性能。
接地线应按照要求连接到主接地体上,不得与其他线路共用。
2.4 过载保护:为了防止设备过载,设备布线需要根据设备的额定功率和电流选择适当的过载保护装置,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2.5 防雷保护:设备布线需要采取防雷措施,设置避雷器、接地网等装置,确保设备在雷击天气下不受影响,保护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性。
2.6 标识:设备布线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晰明确的标识,标示设备的名称、编号和功能等信息,方便运维和维修工作。
3. 设备布线的操作规范设备布线还需要遵守以下操作规范:3.1 线缆的连接:线缆的连接要牢固可靠,不得出现接触不良或产生高温现象。
接线点应采用压接或焊接方式连接,且应进行必要的绝缘处理。
3.2 线缆的弯曲半径:线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要求,避免过小的弯曲半径导致线缆导体受损或绝缘层破损,造成短路故障。
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

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1.目的和分类合适的布线(包括线缆选择与布敷、屏蔽连接与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同时,也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和维护工作,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线缆大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A类:敏感信号线缆 B类:低压信号线缆 D类:辅助电路配电电缆 E类:主电路配电电缆A类指各种串行通信(如以太网、RS485等)电缆、数据传输总线、ATC天线和通信电缆,无线电、以及各类毫伏级(如热电偶、应变信号等)信号线。
B类指5V、±15V、±24V、0~10mA、4~20mA等低压信号线(如各种传感器信号、同步电压等)以及广播音频、对讲音频电缆。
D类指220/400V、连接各种辅助电机、辅助逆变器的电缆。
E类指额定电压3kV(最大3600V)以下,500V以上的电力电缆。
这4类信号中,就易被干扰而言,按A→E的顺序排列,A类线最易被干扰;就发射的电磁骚扰而言,按E→A的顺序排列,E类发射的骚扰最强。
2.线缆选择的基本原则应选择阻燃、无卤(或低卤)、无毒的绝缘线缆,线缆应具备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损性和柔软性,以适应振动冲击的环境。
根据信号的电压等级、额定电流、预期短路电流、频率、环境条件、电磁兼容性要求及预期寿命来选择电缆的型号和规格。
线缆应符合TB/T 1484的要求。
配电电缆截面积按发热条件选择,负载电流必须小于允许载流量(安全载流量)。
电缆以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分成:A组(不超过100℃)和B组(不超过125℃)。
交流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应等于系统的标称电压;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该电缆额定电压的倍。
[T]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较好,传输距离长,可用作视频、射频信号的电缆。
铜母线一般应根据GB 及,选择采用TBY、TBR型扁铜线及TMY、TMR型铜母线。
新版电气配线一般规范标准[详].pdf
![新版电气配线一般规范标准[详].pdf](https://img.taocdn.com/s3/m/0a4a80e602d276a200292ee4.png)
粉尘)的影响。
如果软导线管靠近运动部件,则在所有运行情况下,其结构和支承装置均应能防止对软导线
管或电缆的损伤。软金属导线管不应用于快速和频繁的移动,除非是为此目的专门设计的。
备有标志电缆的预接引出线的器件 ( 位置开关、接近开关 ) 可不提供导线管的端接装置。
连接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的导线应允许安装在同一通道中而不考虑其电压情况,
或用和防护接触带电体同样的方法予以隔离。
通道、接线盒与分线盒
一般要求 可能与导线绝缘接触的锐棱、焊碴、毛刺、粗糙表面或螺纹,应从通道和接头附件
上清除。必要时应提供由阻燃、耐油绝缘材料构成的附加防护,以保护导线绝缘。通道应
提供 IP33 的最低防护等级。
易存积油或水分的分线盒、引线箱、电缆管道装置中应允许留有直径
不应借助软导线管或多芯电缆来支承,除非是为此目的专门设计的导线管或电缆。软导线管或软多
芯电缆应使且于少量或不经常运动的连接。也用于静止电动机,位置开关和其他外部安装器件的连
接。
机械的移动部件的连接
频繁移动的部件应采用适合于弯曲使用的导线连接。软电缆和软
导管的安装应避免过度弯曲和绷紧,尤其是在接头附件部位。
1.5
0.75
0.75
-
1
1
1.5
0.3
0.5
-
-
-
0.75
0.75
0.75
0.2
0.2
0.2
-
-
-
三芯或三芯以 上屏蔽线或无
屏蔽线
0.75 1
0.3 0.08 0.75 0.2 0.08
表 4 导线的分类
类别 1 2
说明 铜或铝圆截面硬线 , 一般至 16mm2 铜或铝最少股的绞芯线 , 一般大于 25mm2
电气系统施工规范

电气系统施工规范电气系统施工规范是为了确保电气设备安装、布线及相关施工工作的质量和安全,保障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电气设备选择、布线规范、安装要求和验收标准等方面详细讨论电气系统施工的规范。
一、电气设备选择1. 电气设备选型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并且满足工程项目的需求。
2. 选用的电气设备应具有合格证明,并且有品牌认证和质量保证书。
3.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电压与供电系统相匹配,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电气设备布线规范1. 电气设备的布线应根据施工图纸进行设计,合理规划电缆走向和布设路径。
2. 电气设备之间的电缆应有足够的距离隔离或者采用防火阻燃材料进行保护。
3. 电缆的敷设应符合规定的回路类型和规格,并且要注意布线的整洁美观。
4. 多层建筑的电缆敷设要注意层间走廊和隔离墙的穿越,确保电缆的安全性和防火性。
三、电气设备安装要求1. 电气设备的安装应严格按照安装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确保安装的准确性和稳固性。
2. 设备的悬挂、固定和接地应符合标准,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3. 安装电气设备时,要根据设备的工作特点,做好散热和防护措施,防止设备过热和损坏。
4. 进行设备安装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进行必要的试运行和调试工作。
四、电气系统验收标准1. 施工完成后,应对整个电气系统进行验收,并出具相应的验收报告。
2. 验收应由专业的电气工程师进行,对设备的性能、接线、标识、防护措施等进行全面检查。
3. 验收报告中应包括设备名称、规格、数量、技术指标的符合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4.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电气系统的启用和投入使用。
总结电气系统施工规范对于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电气设备选择、布线规范、安装要求和验收标准等方面的规范,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减少事故风险,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应仔细遵守规范要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相关标准,从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电气系统。
电气设计规范最新版

电气设计规范最新版最新版电气设计规范包含了许多常用的国标省图集,其中包括99(03)D501-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图集、10D303-2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10D303-3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等。
此外,还有12D11火灾报警与控制、12DX603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13J811-1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2015年修改版)等图集。
IEC规范也是电气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例如,GB.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__第1部分、GB 7000.1-2007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T .12-2006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选择等规范都需要遵守。
在电气设计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常见问题,例如民用建筑工程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电气专业)、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10Cx504国标图集)、弱电监控相关图集等。
此外,防雷与接地安装(2003合订本D501-1~4)、河南省标12YD、南方电网10kV及以下业扩受电工程典型设计图集[CAD版]XXX图集2015等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最后,还有一些规范需要注意,例如GB.1-2005电气附件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1、GBT .21-2003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1、GB-规范等。
在电气设计中,遵守这些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GB .22- .1-2003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断路器的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范仅适用于带过电流保护的断路器。
此外,还有一些插座和空调相关的规范,如GB 2099.3- -2008等。
GB -2012是连接器件电气铜导线螺纹型和无螺纹型夹紧件的安全要求规范,适用于0.2 mm2以上至35 mm2的导线夹紧件。
而GB 2099.2-2012则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的插头插座规范。
对于老年人建筑规范,有GB- T -2003等规范。
这些规范旨在为养老设施的建筑设计提供标准和指导。
电气设计规范最新版

电气设计规范最新版一、常用国标省图集99(03)D501-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图集)10D303-2 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10D303-3 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12D11 火灾报警与控制12DX603 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12J8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图示(1)12J8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 2014图示12SDX10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计算及示例13J811-1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2015年修改版)14D504 接地装置安装14D801: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与安装14X50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15D202-2:柴油发电机组设计与安装15S202室内消火栓安装(GJBT-1344)15S909《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图示-印刷版16D707-1 建筑电气设施抗震安装16D401-5 水下及潮湿环境电气设备设计与安装16D303-2常用风机控制电路图16D303-3 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民用建筑工程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电气专业)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10Cx504国标图集)弱电监控相关图集08D8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08ZD04常用电器控制原理图15D500防雷与接地防雷与接地安装(2003合订本D501-1~4)河南省标12YD南方电网10kV及以下业扩受电工程典型设计图集[CAD版]中南标电气图集201512D资料(全)最新电子版二、IEC规范GB13140.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__第1部分:GB 7000.1-2007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T 18802.12-2006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第1、2部分选择GB10963.1-2005电气附件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1GBT 19216.21-2003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1GB16916-16917规范GB 16916.1-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GB 16916.2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GB 16916.22-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GB 16917.2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GB 16917.22-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GB 16917.1-2003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RCBO) 第1部分一般规则-2014三、插座、空调相关规范GB 2099.3-2015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5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GBT 11918.1-2014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16915.1-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1部分GB 17464-2012 连接器件电气铜导线螺纹型和无螺纹型夹紧件的安全要求适用于0.2 mm2以上至35 mm2(包括)导线的夹紧件的通用要求和特殊要求.GB 2099.2-2012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部分GB 17790-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器安装规范GB 14048.2-2008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GB 10963.1-2005电气附件-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1GBT 7725-2004 房间空气调节器GB10022008GB 2099-4GB 2099-1四、老年人建筑规范(养老设施)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 T 50340-2003 电子版DGJ08-82-2000养老设施建筑设计标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 122-99 电子版五、电气设计现行规范55本1、GBT36040-2018居民住宅小区电力配置规范2、GBT34926-2017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云母带矿物绝缘波纹铜护套3、GBT 13955-2017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5、GB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6、JGJ39-2016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7、JGJ36-2016宿舍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8、JGJ 392-2016 商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9、《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10、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11、JGJ100-2015 《车库建筑设计规范》12、JGJ66-2015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13、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JBT 8681-2013 YDT系列(IP44)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315)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16、DL5700T-2014城市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规范附条文17、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18、GB 50058-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19、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20、GB∕T 12974.2-2014 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永磁同步电动机21、GB 51039-20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2、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23、GB 50981-2014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24、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附条文25、JGJ62-2014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26、新版消防安全标志介绍GB13495.1-201527、GBT50786-2012建筑电气制图标准28、GB 50763-2012 无障碍设计规范29、GB∕T 12974-2012 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30、GB 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31、NFPA 70-2011(矢量版)32、JGJ 232-2011 矿物绝缘电缆敷设技术规程33、JBT 7127-2010 YD系列(IP44)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280)34、GBT26189-2010室内工作场所的照明35、QXT106—2009《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规范》36、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37、GB14048.2-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38、GB/T4728.7-2008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第7部分39、JGJ-T163-200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40、GB7000.2-2008 灯具第二部分:特殊要求应急照明灯具41、CECS120-2007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42、GA 306.1-2007 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3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1部分阻燃电缆43、GA306.2-2007阻燃及耐火电缆耐火电缆4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45、GB 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46、GBT18802.12-2006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选择43、GB 50225-200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47、GB-T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48、GBT20041.1-2005电气安装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49、GB50348-2004_《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50、GB 50348-2004_《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5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2、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3、GA305-2001电气安装用阻燃PVC塑料平导管.54、GB18802.1-200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性能要55、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六、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18本1、GB∕T 14048.5-2017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2、GB 14048.12-201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3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非电动机负载用交流半导体控制器和接触器3、GB14048.18-201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7-3部分:辅助器件4、GB 14048.16-201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8部分:旋转电机用装入式热保护(PTC)控制单元5、GB 14048.11-201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6-1部分:多功能电器转换开关电器6、GB 14048.12-201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3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非电动机负载用交流半导体控制器和接触器分:辅助器件铜导体的接线端子排8、GB 14048.6-2016-T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2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交流电9、GB 14048.19-201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7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用于带模拟输出的接近设备的要求.pdf10、GB 14048.21-201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9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流量开关11、GB 14048.20-201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8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三位使能开关12、GB 14048.4-201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1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含电动机保护器).13、GB14048.2-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14、GB 14048.3-2008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以及熔断器组合电器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接近开关16、GB 14048.17-2008-T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4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小容量触头的性能评定方法特殊试验17、GB14048.15-200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6部分:控制电路18、GB 14048.14-2006-T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5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件-具有机械锁闩功能的电气紧急制动装置19、GB 14048.13-2006-T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3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件-在故障条件下具有确定功能的接近开关七、建筑电气装置23本1、GB 16895.2-2017低压电气装置第4-42部分:安全防护热效应保护2、GB16895.28-2017-T低压电气装置第7-714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3、GBT 16895.6-2014 低压电气装置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布线系统4、GB 16895.13-2012 低压电气装置第7-701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装有浴盆和淋浴的场所5、GBT16895.23-2012低压电气装置第6部分:检验6、GB 16895.21-2011 低压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7、GB 16895.10-2010-T 低压电气装置第4-44部分:安全防护电压骚扰和电磁骚扰防护8、GB 16895.18-2010T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1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通用规则9、GB16895.7-2009 低压电气装置第7-704部分10、GB 16895.1-2008 低压电气装置第1部分基本原则、一般特性评估和定义11、GBT 16895.32-2008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2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太阳能光伏(PV)电源供电系统12、GB 16895.24-2005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0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医疗场所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展览馆、陈列室和展位14、GB 16895.26-2005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40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游乐场和马戏场中的构筑物、娱乐设施和棚屋.15、GB 16895.3-2004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保护导体和保护联结导体16、GB 16895.22-2004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3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隔离、开关和控制设备第534节:过电压保护电器17、GB 16895.20-2003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5章:其他设备第551节:低压发电设备18、GB 16895.15-2002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23节:布线系统载流量19、GB 16895.16-2002-T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4章:过电压保护第444节:建筑物电气装置电磁干扰(EMI)防护电气设备的选择和21、GB 16895.11-2001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4章:过电压保护第442节:低压电气装置对暂时过电压和高压系统与地之间的故障的防护22、GB 16895.9-2000-T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第707节:数据处理设备用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23、GB 16895.4-1997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3章: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电气布线规范要求

电气布线规范要求电气布线是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负责将电力信号传输到不同的设备和电器中。
为了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电气布线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探讨电气布线的规范要求,以及这些要求的重要性。
1. 电气布线的材料选择在进行电气布线时,选择合适的材料至关重要。
首先,电线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导线,如铜导线。
铜导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够有效减少电阻和电压损耗。
其次,绝缘材料也应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电线与其他物体之间有足够的绝缘距离,避免电击和短路的发生。
2. 电气布线的布置方式电气布线的布置方式应符合安全和实用原则。
首先,电线应远离易燃材料,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其次,电线应避免与水管、暖气管等金属管道接触,以防止电线受潮或受热而损坏。
此外,电线应按照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合理布置,以便维修和更换。
3. 电气布线的导线截面选择电气布线中,导线截面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电流的传输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根据不同的负载和距离,应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
一般情况下,较大的负载和较长的距离需要较大的导线截面,以减少电阻和电压损耗。
而对于较小的负载和较短的距离,可以选择较小的导线截面,以节省材料和成本。
4. 电气布线的接线方式电气布线的接线方式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在进行接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接线应牢固可靠,以防止松动和接触不良。
其次,接线应使用合适的接线端子或连接器,以确保导线与设备之间的良好接触。
此外,接线时应注意导线的颜色标识,以便正确连接。
5. 电气布线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电气布线免受外界环境和意外损害,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首先,应在电气布线中设置过流保护器和漏电保护器,以防止电流过载和漏电导致的火灾和触电事故。
其次,应设置合适的防护罩和防护管,以防止机械损坏和灰尘等杂物的侵入。
总结起来,电气布线规范要求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合理选择材料、布置方式和导线截面,正确接线和采取保护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电阻和电压损耗,预防火灾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自动化设备电气布线规范

自动化设备电气布线规范自动化设备电气布线规范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自动化设备的电气布线安装,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电气系统的稳定性。
电气布线是自动化设备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布线方案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时减少故障和危险的发生。
二、基本要求1.1 电气布线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如《电气安全规范》等。
1.2 布线材料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绝缘性和耐火性能。
1.3 布线材料的规格和截面积应根据设备的功率需求和电流负载进行合理选择,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1.4 电气布线应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结构物发生接触,防止因挤压、摩擦等造成漏电、短路等故障。
1.5 布线通道应保持干净、整洁,防止杂物堆积和灰尘堵塞,影响电气设备的散热和通风。
三、布线设计与安装2.1 布线前应进行详细的设计,确定每个电气设备所需的电源接线盒、控制盘、信号灯、按钮等位置,并制定详细的布线方案。
2.2 布线时应根据设备间的功能关联、电流负载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分组,并采用相应的接线方式,如星型接线、串联接线等。
2.3 布线应根据设备的功率需求和电流负载,选择合适的导线规格和截面积,避免过载和短路等安全隐患。
2.4 布线过程中,应注意导线的安装固定,避免晃动和受挤压,保证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5 布线过程中,应使用绝缘套管、绝缘胶带等材料进行绝缘处理,防止漏电和短路的发生。
四、接地系统3.1 设备的接地系统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2 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通常不大于4Ω。
3.3 接地电阻应定期检测,确保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电气布线图、设备接线图、设备清单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电气安全规范:电气安全方面的法规和标准,包括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等要求。
2.接地系统:用于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的电气系统,通过将设备与地面相连,将电流引入地下,以减少电击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电气设备系统布线规范1.目的和分类1.1 合适的布线(包括线缆选择与布敷、屏蔽连接与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同时,也便于查找故障原因和维护工作,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1.2线缆大致分成以下几种类型:A类:敏感信号线缆B类:低压信号线缆D类:辅助电路配电电缆E类:主电路配电电缆1.3 A类指各种串行通信(如以太网、RS485等)电缆、数据传输总线、ATC天线和通信电缆,无线电、以及各类毫伏级(如热电偶、应变信号等)信号线。
1.4 B类指5V、±15V、±24V、0~10mA、4~20mA等低压信号线(如各种传感器信号、同步电压等)以及广播音频、对讲音频电缆。
1.5 D类指220/400V、连接各种辅助电机、辅助逆变器的电缆。
1.6 E类指额定电压3kV(最大3600V)以下,500V以上的电力电缆。
1.7 这4类信号中,就易被干扰而言,按A→E的顺序排列,A类线最易被干扰;就发射的电磁骚扰而言,按E→A的顺序排列,E类发射的骚扰最强。
2.线缆选择的基本原则2.1 应选择阻燃、无卤(或低卤)、无毒的绝缘线缆,线缆应具备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损性和柔软性,以适应振动冲击的环境。
2.2 根据信号的电压等级、额定电流、预期短路电流、频率、环境条件、电磁兼容性要求及预期寿命来选择电缆的型号和规格。
线缆应符合TB/T 1484的要求。
2.3 配电电缆截面积按发热条件选择,负载电流必须小于允许载流量(安全载流量)。
2.4 电缆以线芯长期允许工作温度分成:A组(不超过100℃)和B组(不超过125℃)。
2.5 交流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应等于系统的标称电压;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该电缆额定电压的 1.5倍。
2.6 [T]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较好,传输距离长,可用作视频、射频信号的电缆。
2.7 铜母线一般应根据GB 5584.2及GB5585.2,选择采用TBY、TBR型扁铜线及TMY、TMR 型铜母线。
2.8 对于A类和B类应采用双绞屏蔽电缆,A类中的通信线必要时可采用光纤。
2.9 [T]配电电缆宜用屏蔽电缆,以防止对外部的辐射干扰。
3.布线的基本要求3.1 电气设备的布线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电路图及装置布线图要求。
4.电子装置的布线4.1 布线原则4.1.1机车电子装置内两接线端子间电线不允许剪接。
4.1.2导线穿过金属板(管)孔时,应在板(管)孔上装有绝缘护套(出线环或出线套)。
4.1.3导线弯曲时,过渡半径应为导线直径的3倍以上,导线束弯曲时也应符合该要求,并圆滑过渡。
4.1.4电线和各接线端子、电气设备及插头插座连接时,要留一定的弧度,以利于解连和重新连接。
4.1.5 导线连接原则上应通过接头,视具体情况采用压接、焊接、插接、绕接等方式。
4.1.6除绕接线外,每根导线两端必须有清晰牢固的线号,线号套管在导线上不易移动,视看方便,至少要保持一个大修期。
4.1.7电线槽安装应牢固,导线要用扎线带、线卡等以适当间隔可靠固定,防止振动造成损伤。
4.1.8电线电缆出入线槽、线管时必须加以保护,管口应加绝缘套(有油处应耐油)或用绝缘物包扎。
4.1.9对外有一定干扰或自身需防止干扰的信号,在对外布线及装置内部布线时需采用屏蔽线,屏蔽层应接至机箱外部的专用接地母排或通过连接器外壳接至机箱箱体上。
4.1.10 [T]插体箱内部各电路板间的连接宜采用绕接或插接布线。
在布线密度过高时宜采用背板工艺方式。
4.1.11所有绕接布线起码应符合IEC 60352-1规定的改进型。
同一位置不能既有焊接又有绕接。
绕接线应适合于选定的绕接工序,且至少应紧绕3匝以上。
4.1.12设计绕接布线时应考虑同一针上最多绕接3根导线。
4.1.13在插件箱布线时,对A、B、C三类信号要分区走线,尽量减少C类对A、B类的干扰。
C类中的电源线宜用双绞线插接布线,脉冲信号线应用双绞线绕接。
A类应用双绞线最后绕接并避开C类导线。
4.1.14多芯电缆应留有10%或至少2根备用绝缘线芯。
连接器中应留有相应数量的备用接点。
4.1.15 [T]蓄电池供电电缆的分支应尽可能地靠近蓄电池。
4.2电子装置中使用的接头应符合TB/T 1507-93中第7章的要求。
插头及插座应符合TB/T1508-2005中5.6条的规定。
4.3 线槽的出口边缘必须光滑,不得有尖角和毛刺。
4.4电线绑扎及固定4.4.1在金属扎线杆、板的所有长度上,应用绝缘带半叠绕一层后再扎线。
叠绕方向由下至上(水平方向叠绕除外)。
4.4.2电子装置中的电线和线束,在扎线杆、板端部、分岔线束根部及线束拐弯处均应有束带紧固。
其它区段视情况可以连续包扎,也可以分段绑扎,但分段间隔不超过200mm。
4.4.3 线卡或绑扎带应有足够的电气强度和机械强度。
4.4.4 [T]电源滤波器的进线宜单独走线,不宜与出线绑扎在一束中。
4.5线号4.5.1 线号标记可采用下列形式之一:·线号的数字;·连接处的电气设备项目代号与端子代号的组合。
4.5.2 线号的标注为机械制图标注法,具体见TB/T 1508—2005第5.4.8款。
4.5.3 线号应固定在线适当位置,不得因振动而丢失。
5.E类、D类的布线5.1安全措施5.1.1 电气设备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5.1.2 电气设备应具有GB 4208规定的IP 32级以上的防护等级。
5.1.3 带有插座输出的电路应有防止相关人员接近的安全保护措施。
5.1.4 对有大电容器的设备必须有在电容放完电后才允许接近的措施。
5.2铜母线及其连接5.2.1 母线落料、钻孔和冲孔后,应去毛刺。
5.2.2铜母线、扁铜线平弯时,弯曲内半径不小于窄边宽度;扁弯时弯曲内半径不小于母线宽边宽度。
5.2.3 母线焊接处的焊缝必须牢固、均匀、无虚焊、裂纹、气泡和夹渣等现象。
5.2.4 母线应平整、调直,表面不得有高于1mm的折皱。
母线弯制后不应有裂纹或裂口。
5.2.5母线和母线连接处,母线与电器端子连接处的连接长度不小于铜排的宽度,并应采用镀(搪)锡、镀银等防电化腐蚀措施。
对铜母线的其余部分可以采用镀(搪)锡、刷油漆、包扎绝缘等防护措施。
5.2.6 母线和母线、母线和电器端子连接处应平整、密贴。
必要时可采用接合电阻等方法检查。
5.2.7 母线和母线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TB/T 1508的规定。
5.2.8 连接应做到安全和接触可靠,在容易接触到雾滴的连接处,要有可靠的防水措施。
5.3 电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满足以下要求且应圆滑过渡:·当电缆直径小于或等于10mm时,不小于电缆外径的2倍;·当电缆直径大于10mm而小于20mm时,不小于电缆外径的4倍;·当电缆直径大于20mm时,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
5.4 电缆接头应按照TB/T 1507中7.1~7.4条的规定,根据电缆的截面选用。
5.5布线原则5.5.1 E类电缆应远离A、B类电缆至少0.5m,离C类电缆0.4m,离D类电缆0.3m。
各类电缆应分束、分槽布线。
5.5.2 [T]如果不同类的电缆发生交叉,电缆与电缆之间宜成直角。
5.5.3应注意使电缆尽量远离发热器件。
发热温度在100℃以内的发热器件,电线与之距离需>20mm;发热温度在100~300℃的发热器件,电线与之距离需>30mm;发热在300℃以上,如无隔热、防火措施者,电线与之距离需>80mm;如有隔热、防火措施,则以实际可能的温度考虑。
达不到此距离时,允许穿瓷套来解决。
5.5.4电缆可以采用线槽、线管,也可以裸露布线。
线槽管的端部以及电线引出口不得浸漏油、水。
裸露布置的电线必须充分注意不得浸入油、水。
5.5.5 电缆布线经过设备柜体上金属隔板的孔应不影响柜体的强度。
5.5.6 穿入线管的高压电缆,外径面积之和不应超过线管内孔截面积的60%(一根电线的可以例外)5.5.7 高压电缆两端接线应采用接头压接(与接插件相连者除外),符合TB/T 1507中7.5条的规定。
5.5.8 [T]干线与支线连接宜采用接线座,4mm2以下电线电缆可采用焊接形式。
5.5.9 每个螺栓接线座(端子)上接线数:用于供电连接时,不应超过2根;用于控制和接地连接时,不应超过4根。
5.5.10导体标称截面积≤16mm2的单芯或多芯电缆敷设在机车车辆上时,备用长度不宜太长,但在每一端留有的备用长度应允许进行至少3次的重新端接。
5.6布线工艺5.6.1 两接线端子间电缆不允许剪接,电缆应在接线端子或电器接线处连接。
5.6.2 与接线端子相连的电线电缆,剥线长度按TB/T 1507—1993的规定,剥线时线芯不应有损伤、断股现象。
5.6.3 电线管、槽安装应牢固、电缆要用扎线带、线卡等以适当间隔可靠固定,防止振动造成损伤。
5.6.4电线电缆出入线槽、线管及穿过金属隔板的孔、口时,必须加以防护。
所有各孔、管口应加绝缘套(有油处应耐油)或用绝缘物包扎。
5.6.5在金属扎线杆的所有长度上,应用塑料带或绝缘带叠绕,叠绕方向应由下至上(水平方向叠绕除外)5.6.6 电缆绑扎应紧固整齐、横平竖直、外形美观。
5.6.7电缆束中,各电缆应平整,电缆(束)在扎线杆(板)端部、分岔电缆束根部、电缆束拐弯处均应有束带紧固。
其它区段可用束带进行连续或分段绑扎,但分段间隔不超过200mm。
5.6.8电缆与接线端采用螺纹式接线座连接时,接线柱对电线电缆的最低保持力应符合工艺文件的规定。
5.7线号标记5.7.1每根电缆两端必须有牢固的线号,每个插头、座,每个接线座(端子)上或安装装置处必须有清晰牢固的代号标记;铜母线要打钢印号码。
导线标记至少要保持一个大修期。
5.7.2线号套管或线号标牌在电缆上应不易移动、视看方便,线号标注方法为机械制图标注法,详见TB/T 1508—2005第5.4.8款。
6.A、B类的布线6.1 A、B类布线除下面特殊要求外,其余可参照第4章电子装置的布线。
6.2 A类中通信线的选择6.2.1各种专用于通信的通信线,如总线RS485、RS422、CAN 、RS232C等,应符合TB/T 1484.3通信网络用电缆的规定。
2×0.75mm2双绞屏蔽电缆(带护套)1×2×0.5mm2+1×0.5mm2三芯屏蔽电缆(带护套)其它通信线可根据频率来选择各种双绞屏蔽电缆或同轴电缆。
6.2布线原则6.2.1 A、B类电缆至少离C类0.1m、离D类0.2m、离E类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