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技巧
记者采访提问技巧

记者采访提问技巧记者采访提问技巧如下:一、寻找兴趣点,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新闻采访中,记者和采访对象在多数情况下是首次见面,彼此是陌生的,有的人在面对记者和摄影机时会心里紧张、谈吐不清。
因此,营造和谐愉快、良好的访谈氛围显得特别重要。
美国著名记者、作家约翰?根室说:“采访的目的在于使被采访人轻松自如,让他真正的说,而不仅仅是答。
”在采访开始后,记者应尽量与采访对象建立起一种融治、轻松、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访谈氛围,在这一技巧的运用上笔者深有感受。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事去青岗岭乡采访,新闻题目为《青岗岭乡:引来金凤凰,富了众乡亲》。
一进屋,才说明来意,我们就开始采访、录同期声。
当老乡看到我们的摄像机,说出来的话结结巴巴的,表情也极不自然。
我和一起去的同事马上改变工作方案,我们简单地进行了分工,他先拍一些老乡家的室内镜头,我先和采访对象交流。
最后,再录同期声的时候,气氛融治了,采访对象侃侃而谈起来、采访也达到了理想效果。
二、抓住疑点、闪光点深入挖掘。
每一位记者都希望自己在采访中能获得生动而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但往往事与愿违,其中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记者不能及时抓住新闻线索的疑点深入采访。
很多好的新闻素材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偶然听说的一些谈资,有些人听听就算了,并没有在意。
而作为一名记者,要有新闻敏感性,随时留心,抓住那些细微的闪光点,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有一次我和摄像记者跟随领导到龙山寨社区采访,龙山寨社区负责人带着我们参观了社区的民情地图和说事厅,我和同事感到很有新意,随即顺着线索深入挖掘,我们就采写了一条新闻《龙山赛社区:民情地图和说事厅让社区更和谐》刊播并在当年全省各州市好新闻评奖中获得了一等奖。
采访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新的线索,也随时可能冒出新的问题,记者要能灵敏地对新问题作出回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绪,不失时机地进行追踪,以争取更多的发现。
三、要学会尊重对方采访过程中要学会倾听。
倾听十分重要,倾听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从采访对象讲述的内容中可以找出感人的故事和细节,找出可以继续交流的、读者关注的话题。
记者采访时的沟通技巧

记者采访时的沟通技巧记者采访是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良好的沟通技巧对记者采访的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可以运用的一些沟通技巧,以确保获得准确、全面的信息。
一、建立信任1.亲切友好:记者在采访时应保持亲切友好的态度,展示出对被采访者的尊重和关注。
2.建立共鸣:通过在采访前了解被采访者的背景,有助于记者与被采访者建立共鸣,让被采访者更愿意与记者交流。
3.表达真诚:记者在采访时应表现出真诚和诚信的态度,不捏造和歪曲事实,在提问和回应时要尽量避免过度夸大或歪曲对方的意思。
二、提问技巧1.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通常要求被采访者进行详细的回答,可以帮助记者获得更多的信息。
2.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通常可以用来获取具体、简短的回答,有助于确认一些特定的细节或信息。
3.追问技巧:在听到被采访者的回答后,记者可以进行追问,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或澄清疑惑。
4.创造氛围:在提问时,记者可以通过创造宽松和轻松的氛围,使得被采访者更容易回答问题。
三、倾听技巧1.专心:记者在采访时要保持专心,全神贯注地倾听被采访者的回答,避免分心和中途打断。
2.注意非语言信号:除了关注被采访者的言辞和表达,记者还需要留意被采访者的非语言信号,比如眼神、姿态和表情等。
3.听取意见和观点:记者采访的目的是了解被采访者的观点和观念,要主动听取被采访者的意见和看法。
四、尊重隐私和安全1.尊重个人隐私:记者在采访时应尊重被采访者的个人隐私,不得过度追问或泄露被采访者的私人信息。
2.保证安全性:记者在采访敏感话题或危险环境时,应对自身安全和被采访者的安全进行充分考虑,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五、记录和整理1.准备充分:记者在采访前应对被采访者的背景和相关话题进行充分的准备,以确保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2.记录准确:记者在采访时应尽量保持准确的记录,可以使用录音设备或记事本进行记录。
3.整理归纳:记者在采访后应及时整理和归纳采访内容,以便后期撰写稿件或制作新闻报道。
记者采访技巧如何获得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记者采访技巧如何获得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传递各类信息、事件和观点的重要渠道之一。
作为一名记者,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是至关重要的,才能保证获得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本文将介绍一些记者采访的技巧和方法,以帮助记者们更好地进行采访,准确地报道事实。
一、充分准备在采访之前,记者应该进行充分准备,了解相关背景信息,掌握重要的事实细节。
这包括查阅相关文件、了解相关历史和背景资料,并尽量获取相关人士的联系方式。
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采访的质量。
二、建立信任关系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与被采访对象建立起信任关系。
这可以通过热情友好的态度、尊重对方的观点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实现。
记者需要展现出专业、公正的形象,让被采访对象感受到他们的言辞将被完整、准确地呈现出来。
三、提问技巧提问是采访的核心环节,记者需要善于提出问题,以获取目标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提问技巧:1. 开放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可以引导被采访对象对某个话题进行较为详细的回答,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细节。
2. 封闭式问题:封闭式问题通常需要被采访对象提供简短的答案,有助于了解某个具体的事实。
3. 追问技巧:当被采访对象在回答一些问题时模糊不清或回避时,记者需要善于提出追问,以进一步厘清事实、深入了解问题。
4. 敏感问题的处理:在采访中,记者可能需要涉及一些敏感的问题。
在处理这些问题时,记者应该保持适度的敏感度,尽量避免给被采访对象带来不适。
四、倾听和观察记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倾听和观察能力。
倾听能够帮助记者理解被采访对象的观点、意图和表达方式,而观察则能够帮助记者获取更多细节和感受。
同时,对于记者来说,倾听和观察也是尊重被采访对象的一种方式。
五、准确记录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该准确记录所听到的信息和观点。
这可以通过使用录音设备或者做好笔记来实现。
准确记录帮助记者回顾和整理采访内容,避免信息的丢失和扭曲。
六、审查和编辑良好的新闻报道需要经过审查和编辑环节,这有助于消除信息的错误和不准确。
记者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记者提问的方法与技巧记者在采访提问时,需要掌握以下方法和技巧:1.尊重采访对象:记者要尊重采访对象的身份、地位和观点,以礼貌、诚恳的态度进行提问,避免给采访对象带来不愉快的感受。
2.做好准备:在采访前,记者需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背景和经历,以便更好地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同时,记者还需要对采访的主题和目的有清晰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引导采访进程。
3.提问要具体明确:记者提问时,要尽可能具体明确,避免模糊不清或含糊其辞的问题,以便让采访对象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含义,并能够更好地回答问题。
4.适当引导: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可以通过适当引导的方式,帮助采访对象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可以根据采访对象的回答进行进一步的追问和探讨。
5.注意语气和措辞:记者提问时,要注意语气和措辞的使用,尽可能避免使用过于生硬或带有攻击性的语言,以免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和不满。
6.灵活应对:在采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如采访对象突然不愿意回答问题或者出现其他突发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记者需要灵活应对,采取适当的方式化解尴尬局面,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7.保持耐心: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保持耐心,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或敏感的问题,要给予采访对象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回答。
8.做好记录: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及时做好记录,以便在后续整理和分析采访内容时能够更好地还原采访对象的回答。
总之,记者在采访提问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尊重采访对象,做好准备,具体明确地提出问题,适当引导,注意语气和措辞的使用,灵活应对突发情况,保持耐心并做好记录。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采访任务并呈现出一个完整、准确的报道。
记者采访提问的9个方法

记者采访提问的9个方法记者采访提问,是新闻工作的核心活动之一。
一位出色的记者,便是拥有高超的提问能力的记者。
精准的提问能够让采访的对象敞开心扉,深入挖掘准确的信息,准备一篇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
那么,记者采访提问到底有哪些方式?下面就来总结一下:一、基本问题法。
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记者采访提问方法。
有些采访者会被某些新闻事件吸引,因而构想出与之相关的几个基本问题,例如:“什么是XXX?”“为什么会出现XXX?”“XXX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等等,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从较宽的范围向细化的方向发展,以搜集到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引导性问题法。
引导性问题法是记者采访提问过程中,让采访者自己省思,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并把自己的思路用言语表达出来的一种技巧。
例如:“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认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对于这种情况,你有何建议?”等等。
三、想象问题法。
它指的是以一种更加脑力而不是理性的方式来提问。
它的提问方式很特殊,采用的是虚拟的、突然的提问,例如:“如果你是XXX,你将怎样做?”“假设你是XXX,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有什么反应?”等等。
四、开放性问题法。
这种问题法是记者采访提问方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用开放性的问题,挑起采访者的兴趣,让采访者忘记被访的角色,忽视记者的存在,把内心的深处的真相说出来,这样才能搜集到有价值的素材,例如:“如果可以,你会怎么做?”“在你看来,有什么值得值得我们去做?”“如果你有机会改变现状,你会怎么做?”等等。
五、主动提问法。
这种记者采访提问方法强调积极性,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主动地抓住每一个可能的信息点,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跟采访者交流的主题。
例如:“除了XXX你还有什么想提的?”“对于XXX,你觉得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可以做?”等等。
六、直接问题法。
这种记者采访提问方法,偏向于直接提问,迅速把问题提出来,要求采访者不加多余的思考,可以根据已经有的答案自由发挥。
媒体记者的新闻采访技巧

媒体记者的新闻采访技巧在媒体行业中,记者的新闻采访技巧至关重要。
准确、客观、独立的采访是保证新闻报道质量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几种媒体记者常用的新闻采访技巧,帮助提升记者的专业能力。
一、事前准备在开始新闻采访之前,记者需要进行充分的事前准备。
首先,要对采访对象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其身份、背景、观点等信息。
其次,掌握相关的背景知识,并做好详细的笔记。
这样做可以提前了解问题的核心,使采访更加高效。
二、建立信任和关系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与采访对象建立和谐的关系,并赢得其信任。
建立信任的关键是尊重采访对象的隐私,确保采访的公正性。
同时,积极倾听对方的观点,展示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以此加深与采访对象的互动。
三、提出明确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中应提出明确、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引导采访对象对关键问题作出详细回答。
问题设计应简明扼要,不应太冗长,避免采访对象产生疲劳感。
此外,记者在提问时要有耐心,给予采访对象充足的时间,以帮助其思考和回答问题。
四、灵活应对意外情况在实际采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例如采访对象提供不准确的信息、拒绝回答问题等。
记者需要具备处理这些情况的能力。
当采访对象提供不准确的信息时,记者应进行核实,并与其他权威人士进行进一步沟通。
当采访对象拒绝回答问题时,记者可以换个方式提问,或是给予一定的引导,以尽可能获取更多信息。
五、准确记录和整理资料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准确地记录采访对象的回答,并整理相关资料。
准确记录对于保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记者在整理资料时应注意对信息进行验证和核实,确保所报道的新闻真实可靠。
六、尊重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作为媒体记者,应当严格遵守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要避免不实报道和侵犯隐私等不适当行为。
同时,要确保采访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避免个人情感和偏见对报道产生影响。
七、学习不断进步记者的新闻采访技巧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
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学习新的采访方法和工具,加强专业素养和技能的提升非常重要。
记者采访时的沟通技巧

记者采访时的沟通技巧电视新闻节目一直是受众关注和喜爱的,其中多种多样的采访形式和报道方式也能激发受众的收视兴趣。
但想要有好的采访效果,就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下面来看一篇我整理的记者采访时的沟通技巧吧。
一、要准备充分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访前准备。
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
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这意指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
要想取胜必须知已知彼。
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
二、要问具体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
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小的闪耀点,积存丰富具体的素材。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干深入熟悉事物。
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
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
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
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
三、要有针对性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记者采访提问也应依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
反过来说,就是依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依据不同的人而采用不同的问法。
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
要问点上的状况就找基层一般干部、群众。
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
四、要尊重对方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深深影响采访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
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
现在,人们的素养都有很大提升,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
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采访的方法和技巧采访的方法和技巧是一个非常广泛的主题,它涉及到许多不同的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采访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进行采访:1. 做好准备:在采访前,了解采访主题,收集相关信息,确定采访目的。
此外,了解采访对象,包括他们的背景、经历和观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提问。
2. 建立信任:与采访对象建立信任关系非常重要。
这需要你表现出真诚、友好和尊重。
3. 使用开放性问题:使用开放性问题可以鼓励采访对象提供详细的信息和深入的思考。
避免是或否的回答。
4. 倾听和观察:作为一名记者,你需要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观察他们的非言语行为,包括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语调。
这些信息可以提供额外的线索。
5. 引导话题:如果采访对象偏离主题或者不愿意回答你的问题,你需要使用一些技巧来引导话题。
例如,你可以重述他们的话语或者使用其他相关的问题来引导他们回到主题。
6. 记录和整理:记录下采访中的所有信息,包括言语和非言语行为。
在整理采访记录时,注意筛选和核实信息,以确保准确性。
7. 尊重隐私:在采访中尊重隐私非常重要。
只有在得到采访对象明确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公开他们的个人信息。
8. 保持专业:作为一名记者,你需要保持专业,避免在采访中表达个人观点或情绪。
9. 练习和实践:采访是一项技能,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实践才能提高。
你可以通过模拟采访、采访同事或朋友来锻炼自己的采访技巧。
10. 持续学习和探索:采访技巧和方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
作为一名记者,你需要持续学习新的采访技巧和探索新的方法,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希望这些方法和技巧对你有所帮助!。
记者采访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记者采访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随着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采访已经成为了记者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采访是一门艺术,它需要采访者有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才能得到准确、完整的信息。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采访前的准备在采访前,记者需要对被采访者和相应的话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了解被采访者的身份、经历、职业背景等基本信息,以便更好地把握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其次,对话题进行深入了解,对其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预测和准备。
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记者还应该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热身工作,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或问法不当的问题。
二、建立和谐的气氛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建立和谐的谈话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建立这样的氛围,记者应该在采访前和被采访者进行简要的沟通,尽量亲和,以避免一些尴尬或不愉快的情况。
构建和谐的氛围会帮助被采访者更愿意与记者交流,从而提供更丰富、更准确的信息。
三、问好问题在采访中,问题的质量和准确性直接影响采访结果。
一个好的问题是清晰、明确、开放式的,鼓励被采访者深入思考和分享个人经历。
此外,问题的提问技巧也非常重要。
提问的时候,避免重复问同样的问题,这样会让被采访者认为你没有做好准备,也浪费了双方的时间。
还要避免提出刻板、封闭和狭隘的问题,这会阻碍被采访者的思考和讨论,使采访失去了深度和意义。
四、保持沟通在采访过程中,保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让被采访者感到自己是一个尊重的对象,并告知他们采访的主题和目的。
在沟通过程中,采访者应该耐心听取被采访者的回答,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再次确认。
五、及时整理和反馈采访结果在采访结束后,采访者应该对采访内容进行及时整理,并对采访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或个人。
如果发现信息有遗漏或不准确,记者应该及时与被采访者联系并更正。
综上所述,记者的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掌握这些技能,才能在采访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对于初学者来说,采访是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只要持之以恒,相信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

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在新闻界,记者的采访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一个熟练的记者需要具备一系列优秀的采访技巧,才能在采访现场获得准确的信息并及时报道。
本文将探讨几种重要的采访技巧。
一、充分准备作为一个记者,在进行采访之前,充分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要对采访对象有所了解,包括其背景、经历、观点等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记者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其陈述内容,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
其次,记者还应该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了解与采访话题相关的最新动态和热点问题。
这样可以使采访更加深入和有说服力。
二、务实有效的提问在进行采访时,记者应该提出务实有效的问题。
首先要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清晰度,避免提问模糊不清或问题含糊的情况。
其次,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结合采访对象的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最后,要善于引导采访对象,通过巧妙的提问,使其愿意详细地阐述观点和看法。
三、灵活应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
此时,记者需要灵活应变,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有时候可能需要改变提问顺序,或者灵活转换话题。
灵活应变可以使采访更加顺利和高效。
四、倾听与观察作为一个记者,倾听和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该倾听采访对象的陈述和观点,并及时记录下来。
同时,记者还应该通过观察采访对象的表情、肢体语言以及说话方式等,了解其真实的想法和态度。
倾听和观察可以使记者更好地理解采访对象,并准确地表达其观点。
五、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该努力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
这样可以使采访对象更加愿意合作并主动提供相关信息。
在与采访对象交谈时,记者应该保持礼貌、真诚并尊重对方的观点。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分干涉或过于偏颇的表态,以保持中立和客观。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掌握这些采访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充分的准备、务实有效的提问、灵活应变、倾听观察以及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关系等手段,记者能够更好地完成采访任务,为读者提供准确、全面的新闻报道。
新闻素材采访技巧

新闻素材采访技巧新闻的核心内容是通过采访来获取素材。
采访技巧是新闻从业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它关系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几点关于新闻采访技巧的建议:1.充分准备:在采访之前,记者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
了解要采访的人物或事件的背景信息,了解他们的观点和立场。
准备足够的问题,确保在采访中能够获得你需要的素材。
2.尊重和信任:记者在采访中要尊重被采访者的权益和隐私,保持专业的态度和言行,建立起被采访者的信任。
这样一来,被采访者更愿意与记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3.倾听和提问:采访时要倾听被采访者的回答,确保理解他们的意思。
根据回答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被采访者更深入地谈论,获得更多的信息。
采访时避免笼统的问题,尽量提问具体、明确的问题。
4.提前建立好采访地点和时间:记者在采访前要提前与被采访者预约好采访地点和时间。
确保双方都能按照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准时出现,避免因为时间或地点的问题导致采访无法进行或者效果不理想。
5.保持客观公正:采访时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偏颇地报道事实。
尽量避免个人观点和主观判断,并尽量多方面收集信息,避免偏听偏信导致报道失真。
6.适当引导:在采访中,记者可以使用适当的引导来获得更深入的素材。
通过提问或者换位思考,引导被采访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问题,帮助记者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7.处理敏感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涉及到敏感话题或者个人隐私,记者在采访时要尊重被采访者的感受,避免过于侵犯他们的隐私。
如果遇到被采访者不愿回答的问题,可以委婉地提问其他相关的问题,而不是强行引导或者追问。
8.及时总结和确认:采访结束后,记者应该及时总结和确认所获得的素材和信息。
回顾采访的内容,确认是否有遗漏或者需要进一步追问的问题。
及时记录采访笔记,确保后续的报道能够准确地传递信息。
新闻采访技巧是记者必备的技能之一,通过合理的采访技巧,可以有效地获得信息和素材。
记者需要通过准备、倾听和提问、保持公正等方法,与被采访者建立信任关系,获得真实、全面的素材。
记者采访技巧

一、深入采访提炼主题记者成功的采访不是只停留在对事物的表象认识阶段,而是进入认识事物的个性和本质的深层。
要将深入采访和提炼主题统一起来,在采访过程中形成主题;在形成主题的过程中深入采访,对主题进一步提炼深化。
这时的采访,观点具体明确,挖掘的材料扎实典型。
这样可以避免在后期编辑制作时又要从提炼主题开始的事倍功半现象出现。
提炼主题时,记者首先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形成一个采访“框架”,并对已经得到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
然后在此基础上,做认真细致的思考,把报道的事物放在“全局”的天平上衡量,求得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就能提炼出正确、新颖、深刻,既具有鲜明特点又具有时代精神的主题来。
二、简洁到位直取实质在采访中,经常会使用封闭性提问,即问题有明确指向,比较具体集中,问题的口子是封闭的,范围有严格的控制。
这样就能使一些有意躲闪、拖延扯皮的采访对象进退两难,不得不做出正面回答。
这通常是在一些批评性报道中运用的采访技巧。
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惜哉·文化——大火造成吉林省博物馆损失严重》这期节目中,采访刚开始时,有关部门就有意遮掩事实,想淡化损失。
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记者用了简洁到位、一针见血的提问:“损失大不大?”答:“损失不大。
”记者追问:“损失有多大?”答:“损失不大。
”记者再问:“损失有哪些物品?”这时官员不可能不作答:“只有图书馆的一部分藏书,大部分是儿童书籍,很多文物完好无损……”随即,记者又以相同的问题问博物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痛惜不已地说:“损失太大了,(价值)无法估量,许多珍贵文物被烧,就连保存完好的一具恐龙化石也付之一炬……”最清彩的是,还是同一个问题,保安部门和其他官员口径统一:“损失不大”或无可奉告,采访效果一目了然。
这种提问单刀直入,无法回避,并且观点明确、到位。
三、步步深入层层剥笋记者在具体采访、报道中,应做到:面对采访对象,不是简单地挖掘事实真相,而是要以理性的目光去综合和透视,用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思维层次去驾驭事实,从宏观的认识上选择微观事实,透过对具体事实材料的深入分析,深入浅出地反映一个涉猎广泛的问题、现象,或阐释一个鲜明有力的观点。
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与方法

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与方法作为新闻记者,采访是我们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因此,掌握有效的采访技巧和方法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成为一名出色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和方法。
1. 准备工作在进行采访之前,我们需要做足够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所要采访的主题进行广泛的研究。
阅读相关的文件、书籍和新闻报道,了解背景信息。
此外,还应该对所要采访的人有一定的了解,包括他们的职业、经历和观点。
只有做足准备,才能更好地提问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2. 提出开放式问题在采访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提出封闭式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只需要短暂的回答,无法提供详细的信息。
相反,我们应该提出开放式问题,鼓励被采访者进行深入的回答。
比如,“请您谈谈您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被采访者展开更多的言之凿凿。
3. 倾听和观察除了提问,我们还需要学会倾听和观察。
采访不仅仅是询问问题,还需要仔细聆听被采访者的回答,理解他们所说的内容。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被采访者的表情、姿态和语气,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
通过倾听和观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被采访者的内心想法,并在报道中准确传达他们的观点和情感。
4. 获取不同的观点作为新闻记者,我们要追求客观公正的报道。
为了避免主观偏见,我们应该努力获取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在采访中,要尽可能多地与不同阶层和背景的人交谈,了解他们对同一话题的看法。
通过多角度的报道,我们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让他们自己进行判断。
5. 尊重和礼貌在采访中,我们必须尊重被采访者,并保持礼貌。
尽管我们可能对某些问题的回答不满意,但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专业,并尊重被采访者的观点和意见。
只有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和信任。
6. 快速反应和灵活性新闻是瞬息万变的,作为新闻记者,我们需要具备快速反应和灵活性。
在采访现场,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和意外情况。
我们需要及时并适当地应对,调整采访的方向和策略。
采访记者提问技巧

采访记者提问技巧
1.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
2. 把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以便让被采访者逐一回答;
3. 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以便于被采访者更好地回答;
4. 不要把被采访者置于尴尬的境地,不要提出攻击性的问题;
5. 不要把被采访者堵得死死的,要留有余地,让被采访者有发挥的空间;
6. 要充分利用问答互动的优势,及时跟进被采访者的回答,做到深入浅出;
7. 把问题提出来后,要耐心等待被采访者的回答,不要急于中断其话题;
8. 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让被采访者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回答;
9. 如果被采访者回答的不够清楚,可以继续追问,以便弄清真相;
10. 在采访结束前,要及时总结,以便于了解被采访者的观点。
小记者采访的基本常识与技巧

小记者采访的基本常识与技巧一、采访准备1.了解被采访对象:在采访前,尽可能了解被采访对象,包括其身份、经历、成就等信息。
这将有助于你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
2.研究专题:对于要采访的专题,要进行充分的研究,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掌握基本信息。
3.准备问题清单:根据目标,准备一个问题清单。
问题要有针对性,涉及专题的不同方面,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被采访对象。
二、采访技巧1.建立关系:采访开始时,要先与被采访对象互相打招呼,建立一定的关系。
可以简单介绍自己,诚恳地向对方说明采访的目的。
2.提问技巧:a.开放式问题:这类问题需要被采访对象做详细阐述,例如:“请您介绍一下您所从事的项目。
”b.封闭式问题:这类问题需要被采访对象回答“是”或“不是”,例如:“您是如何成为该领域的专家的?”c.追问问题:根据对方的回答,进一步发问,挖掘更多细节信息。
d.尊重对方:采访过程中要尊重对方的隐私和感受,不要问及过于私人或敏感的问题。
3.倾听能力:在采访过程中,要学会倾听。
不要急于下一个问题,要耐心聆听被采访对象的回答,深入理解他们的观点和意见。
4.灵活应对:采访过程中,情况可能出现变化。
作为小记者,要具备灵活应对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问题的顺序或提问方式。
5.记录采访内容:为了准确记录采访内容,可以使用录音设备或多备几支笔。
同时,可以在采访过程中记下关键信息或引人注意的细节。
三、礼仪与态度1.准时到达:尊重他人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小记者,要准时到达约定采访地点。
2.精心打扮:穿着整洁、得体。
这样可以给人留下积极的印象。
3.礼貌待人:在采访过程中,要礼貌对待被采访对象和陪同人员,不要急躁或随意妄为。
4.认真记录:采访过程中,要严谨认真地记录采访内容。
避免漏掉重要信息或产生误解。
5.感谢和致意:采访结束后,要感谢被采访对象的合作和提供信息的机会。
四、采访后处理1.整理资料:采访结束后,要仔细整理采访所得的资料,包括笔记、录音等,并做好备份。
记者采访的常识与技巧

记者采访的常识与技巧
采访:常识与技巧
采访是一项技术活动,是一种向特定被访者收集信息的工作,它本质
上是一种对话。
因此,有效地进行采访和编写优秀的采访文章需要一
些常识和技巧的支持。
一、常识
1. 做好准备:采访者应有足够的知识,以便对被访者提出具体而有价
值的问题,并潜心研究被访者的背景、过去、现在及未来,以期了解
整个概况。
2. 掌握受访者的利弊:采访者要了解被访者的自身利益,以及担心的
是什么,这样才能帮助自己更好地控制被访者的态度,实现公平的采访。
3. 注意对受访者的尊重:对受访者的态度应表现得非常尊重,使其保
持在采访的主导地位,这也有助于获得信任,以便获取更多的资讯。
二、技巧
1. 展示准备:在访问中,将预先准备的有关被访问者的背景和资料介
绍给他,以表示你对他很有研究,并给他印象,以增加对对方的信任。
2. 理解心理:避免冲突和风险,积极地支持要多给予肯定,有助于降低他的焦虑和紧张。
3. 保持不断的反馈和检查:在质询过程中,仔细听取被访者的回答,以确保正确。
不断地与被访者交流,以帮助他放心地发言。
4. 有效地记录:在采访时,采访者必须记录被访者的答案和观点,妥善保存录音、录像等记录,以备之后进行校对。
采访是一项复杂的技能,必须在采访当中保持超集的把握,才能获得更多丰富、客观的信息。
记者在采访中应充分展示他的才智,避免过度的表现,并将书面的工作和实践的技术有机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能够收获内容丰富、质量高的采访文章。
新闻媒体采访话术

新闻媒体采访话术在新闻报道中,采访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一名新闻媒体从业者,掌握一套恰当的采访话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新闻媒体采访话术,帮助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更加高效、准确地获取信息。
1. 开场白在采访开始时,记者需要与被采访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开场白:- "您好,我是XX新闻的记者,我想就XXX事宜向您请教一些问题。
"- "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请问您对于XXX有什么看法?"- "我们了解到您在XXX领域有丰富的经验,能否分享一些相关见解?"2. 提问技巧在采访中,提问是获取信息的核心环节。
以下是一些提问技巧,帮助记者提出准确、有针对性的问题:- 开放性问题: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被采访者进行自由表达,例如:“请您谈谈您对于这个事件的看法。
”- 封闭性问题:通过封闭性问题获取具体信息,例如:“您是否同意XXX观点?”- 追问:在被采访者回答问题后,记者可以追问一些细节或深入的问题,例如:“您能否具体说明一下XXX事宜的细节?”- 敏感问题:当需要提问一些敏感问题时,记者需要谨慎处理,尽量避免过于冲突或攻击性的措辞。
3. 引导回答有时候,被采访者可能回答模糊或不够具体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引导回答的技巧:- 重复问题:当被采访者回答不够具体时,记者可以重复问题或稍作修改,帮助被采访者更好地理解并回答问题。
- 追问原因:当被采访者回答不够具体时,记者可以追问原因,例如:“为什么您认为如此?”或“您能否提供更多细节?”- 换个角度:有时候,改变提问的角度可以帮助被采访者更好地回答问题,例如:“从您的经验来看,您认为XXX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4. 采访结束在采访接近结束时,记者需要感谢被采访者的时间和合作,并确认是否还有其他需要补充的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结束语:- "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您的见解对于我们的报道非常重要。
记者采访技巧

• 一、要通过提问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从而拉近 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被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有 的很容易调动情绪,有的却很拘谨,这时可以用 拉家常的办法来拉近距离。 • 二、提出的问题要具体细致,不要泛泛而谈。有 的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您遇到了 哪些困难?""您的感受是什么?""您的愿望是什 么?""您的打算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就像简单 的公式,缺乏个性。泛泛地提问往往得到的是泛 泛的回答。那么,怎样避免泛泛提问呢? • 经验是:记者提出的问题要具体。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 第一句话。 • 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 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 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 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 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导 语的特点:有时间(when),地点 (where),人(物)who,事件what。
•
• 同时,在采访中还要用好眼神、表情、手 势等体态语言,比如,关注的眼神、倾听 的姿态、善意的微笑、恰当的手势,这些 无声语言与巧妙的提问相结合,能传达出 更为丰富的信息,收到满意的效果。所以, 只要在这几个方面狠下工夫,就能在写作 时避免采访到的素材带有片面性或失实性。
简讯的写法和技巧
• 简讯的格式: • (1)标题 概括简讯的主要内容。 • (2)导语 导语是简讯开头的一段话,要 求用极简明的话概括简讯的最基本内容。 • (3)主体 主体是简讯的主要部分,要求 具体清楚,内容翔实,层次分明。 • (4)结尾 是对简讯内容的小结。有些简 讯可无结尾。
(一)标题
• • • • • 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 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 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消息标题的特点是:必须有--何人(物)who 做何事what,必须简洁、准确。如: 专家(who) 解惑:孩子到底能不能打(what)(2008年10月 01日 来源:新华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合理分配提问
为了搞清一个事实,有许多必不可少的提问,但记者应当搞清楚问题,妥当地分配给不同的采访对象,说明采访目的,争取对方协肋。
与采访对象第一次见面时,记者应当尽快出示介绍信并说明采访目的,以求得到对方的信任。
提问要具体,越是经验不足的记者,提的问提越容易笼统,含糊不清,越是笼统的问题越难回答。
最难回答的问题:你有什么感想?你当时是怎样想的?要提有特点的问题,既然泛泛的提问只能得到泛泛的回答,那么有特点的提问,才能得到充满个性的材料。
把问答变为交谈,一问一答,这种采访方式容易气氛紧张。
如果设法把问答变为交谈、聊天,使采访人情更浓,生活更浓,往往效果更好。
学会刨根问底,随机应变。
提问要有逻辑性,适应一般人的谈话思路,事先明确要谈什么题目,然后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依次谈下去。
二、提问的类型
1、正面提问:这是一种基本的提问类型,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不拐弯抹角。
问题一般分为“开放”型和“闭和”型两种。
所谓“开放”型问题,是指不要求采访对象具体的回答,使对方畅所欲言,采访的气氛比较轻松。
所谓“闭和”型问题,是指提出的问题,要求对方有一个明确、简短的答案:“是”或“不是”。
2、引导性提问:这种提问中“闭和”性问题居多,它指的是记者在挖掘事实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态度。
3、追问:这是记者常用的一种提问方法,目的在于扑捉那些具体的事实和细节。
4、假设性提问: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提问方法。
5、激将法提问:这是在对方不愿意回答时采用的强硬的一手――激将,既“正话反说”。
三、问的方式
1、面对面的交谈:这是访问的基本方式。
在采访比较重要的报道时,一定要找到负责人、当事人、见证人面谈,力争尽量多地拿到第一手材料。
2、侧面问:主要是指访问新闻人物周围的人,从侧面了解新闻人物的事迹和思想。
3、体验式访问:即记者深入到现场,与采访对象“泡”在一起,一起生活,一块儿聊。
4、书面采访:将提问写在纸条上,给采访对象或用信函寄给采访对象,然后等待答复。
5、电话采访。
6、隐身采访: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到现场去采访和体验。
四、怎样观察
1、到现场去:谈到观察,离不开一个基本条件――到现场去。
从新闻事业本身来讲,从千千万万记者成长的道路来看,不经受现场的风雨,不吸收现场的营养,新闻就会变质,受到读者的放弃。
2、看不等于观察:西方有句俗语:“看的人不少,看见的人不多。
”观察,是一种技巧,一门学问。
它需要有明确的目的、高度的注意力和扎实的基本功。
3、观察依赖过硬的基本功:观察是一门技巧,需要扎实基本功,既敏锐的观察能力。
何为敏锐?在短时间内能扑捉到关键的镜头,对于客观事物有精细的识别能力。
4、掌握观察的规律:无论是观察人,还是观察事态,一般的秩序是:先动后静、先大后小、先近后远、先上后下。
5、有粗看,也有细察,以细为主。
6、几种有助于观察的技能:第一种:目测。
第二种:速写。
第三种:拍照。
五、掌握被采访者的心理
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做透彻分析、正确判断,紧紧把握住采
访对象的心理状态,是采访能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
一般情况下,记者要根据采访对象的心理做好如下处理:
1.出发前,先要研究对方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年龄、职业、习惯等,大致估一估对方的性格、脾气该属哪一类。
这往往可能成为谈话的一个重要的突破手段,可使对方一开始就对你表示亲近进而产生初步的信任。
2.交谈中,记者、通讯员的态度要不卑不亢,谦虚、庄重。
见了名人、领导、外宾,不低三下四、阿谀奉承;见普通百姓也不要眼睛朝天、盛气凌人。
有句名言说得好:“谦不流于谄媚,庄严不流于傲慢。
”此话很富有哲理。
3.要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
遇到对方精神紧张时,要设法缓和气氛,聊聊闲话;遇有难言之处,要巧妙引导。
记者的职业活动特点就是采访。
而采访,就要讲究技巧、方式、方法。
一名称职的记者,要运用好采访的技巧和方法,就要有良好的素质和敬业精神,就要深入生活实际,深入到群众中去,时时将自己处于采访的环境之中,事事留心,勤于积累。
要认识到“采访是沙里淘金,是蜜蜂采花酿蜜,是艰难的跋涉,是痛苦的探寻”。
这进一步提醒记者要有一种敢于吃苦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采集到真实有价值的素材,写出称心如意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