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过低症应用体外循环复温的实验研究
浅谈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体温护理方法
浅谈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体温护理方法摘要:目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时间长,要求严格,患者要经过保温、降温、复温三个过程,所以体温的护理在手术中显得尤为重要方法手术过程中留意手术进程,进行准确及时的体温护理结果患者保温、降温、复温顺利,未发生冻伤等不良事件,及时复温保护心脏功能结论合理的术中体温护理能减少对患者的损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体温;护理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为一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手术室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共为28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体外循环是指利用插在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的腔静脉导管将静脉血通过重力引流出来,再使之通过人工肺进行氧合,排出二氧化碳,变成动脉血,储存到储血器中然后经血泵把动脉血经微挂过滤器后通过捕入主动脉的导管泵入体内,并使之循环达静脉端,供给供应全身组织氧气。
术中需要降温及复温过程。
心脏瓣膜置换主要是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中任何一个瓣膜或两个瓣膜或三个瓣膜解剖结构和(或)功能异常造成瓣膜置换手术指征而进行手术。
这13个月其中男病人11例,女病人17例;最大的76岁,最小的51岁,平均年龄66岁,0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27例手术成功出院。
2.方法2.1患者入室至麻醉诱导前各项操作时注意患者的保暖。
特别肩部和足部,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此时房间温度调至23℃。
2.2麻醉诱导开始时至皮肤消毒前,患者要摆放体位,尽量缩短暴露的时间和部位,减少热量流失。
此时房间温度因保持在24-25℃,相对湿度40%-50%为宜,新生儿及早产儿宜将手术室室温保持在27-29℃。
若手术室室温<21℃时,病人往往出现体温过低「1」。
2.3开始划皮至体外循环建立前,采用坎肩保护患者肩膀,防止层流风吹导致受凉,足部加盖敷料或小棉被防止受凉。
此时房间温度保持在24-25℃。
2.4体外循环建立后至复温前,心脏停跳后,采用冰屑心脏表面降温,冰屑加适量的水,防止小冰脚对心脏造成损伤。
主动体外复温在婴幼儿深低温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
~
5 n 平 均 2 n 术 中 最 低 温 度 鼻 咽 温 / 温 2mi, 5mi。 肛
1岁 , 均 2 3月 ; 中 新 生 儿 3 平 . 其 6例 , 5 . % ; 占 81
1 . / 5 4 2 . / 5 2 ℃ , 均 2 . / 1 3℃ ; 52 1 . ~ 4 4 2. 平 O 6 2. 术
婴 幼 儿 阶段 为 修 补 复 杂 先 天 性 心 脏 畸 形 而 主 要 采 取
到 3 0℃ 时阻 断升 主 动脉 , 注 心肌 停 搏 液 ; 续 降 灌 继 温 至鼻 咽温 l ~2 8 O℃ , 温 1 ~ 2 肛 8 l℃ 时停 循 环或
低 流量 循环 , DHC 时 患 儿 头 部 冰 敷 。 矫 治 完 成 后 A
护士进修杂志 21 0 0年 1月 第 2 卷 第 2期 5
・
・
1 5 1 ・
专 科 护 理
・
主动 体 外复 温 在 婴 幼 儿 深 低 温 体 外循 环 手术 中 的应 用
李双 梅 谢 庆 杨 满 青 朱 瑞娟 陈 晓 霞
( 东 省 心 血 管 病 研 究 所 广 东 省 人 民 医 院心 手 术 室 广 东 省 医学 科 学 院 , 东 广 州 5 0 8 ) 广 广 1 0 0
2 1 合适 的环 境温 度 婴 儿 尤 其是 新 生 儿 体 温调 . 节机 制不健 全 , 体表 面积 比成 人相 对大 , 具有保 温能
1 临 床 资 料
13 结 果 .
体 外循 环转 流时 间 7 ~4 1mi, 8 0 n 平均
1 0 9 mi ; 动 脉 阻 断 时 间 2 ~ 2 4 mi, 均 5 . n 主 7 0 n 平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体温管理证据汇总
2021年3月第28卷第5期护理学报Journal of Nursing"China#March,2021Vol.28No.526【循证护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体温管理证据汇总周毅峰&,杨继平&,袁浩:,吴娟c(湖南省人民医院a.手术部;:.检验科;c.心内科,湖南长沙410005)[摘要]目的检索并总结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体温管理相关证据,为临床进行规范化的术中低温治疗及复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PICO程式结构化临床问题,确定&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体温管理’为研究问题,检索中国指南网,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国际指南图书馆,英格兰学院间指南网,Up To Date,BMJ-Best Practice,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EM:as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医脉通指南网。
采用AGREE!( AMSTAR2、GRADE评价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
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指南3篇,证据汇总2篇,系统评价7篇,最终提取17条证据,总结出15条审查指标,包括术前评估,预保温,体温监测,浅/中/深低温体外循环手术的降温和复温速率、目标值、温度梯度,复苏时的体温管理等具体内容%结论建议医务人员结合自身经验、临床情景及患者的意愿应用证据,并及时对证据进行更新,以期临床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体温管理,确保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技术;低温治疗;体温管理;循证实践[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1.05.026Evidence Summary of Body Temperature Management in Cardiac Surgery with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ZHOU Yi-feng a,YANG Ji-ping a,YUAN Hao b,WU Juan c(a.Operating Room;b.Dept,of Clinical Laboratory;c.Dept,of Cardiology:Hu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Changsha410005: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retrieve and summarize the evidence on body temperature management in cardiac surgery with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clinical standardized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 treatment.Methods With PICO procedure,the research topic of&temperatur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with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was identified,then the search for eligible literature was conducted in China Guideline Network,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Network,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 UpToDate,BMJ-Best Practice,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hina Biomedical Database,China Knowledge Network,Wanfang Medical Database and Medical Pulse Flux.The quality and grade of eligible studies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literature quality evaluation tool of AGREE1I,AMSTAR2and GRADE.Results Twelve articl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including3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2evidence summary and7systematic reviews,and finally17pieces of evidence were extracted.Fifteen review indicators,including preoperative evaluation,pre-incubation,body temperature monitoring,and low temperature Tump,shallow/medium temperature stop Tump,cooling and rewarming rate of deep hypothermia circulation arrest surgery, peak,temperature gradient,and body temperature management during resuscitation were summarized.Conclusion Evidence should be applied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medical staff,clinical situation and patient)s wishes and should be updated in time to ensure scientific nursing for body temperature management in cardiac surgery with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so as to improve intraoperative care quality.Key words:cardiac surgery;techniques in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hypothermia treatment;body temperature management;evidence-based practice体外循环低温技术是心脏手术时为心肌、大脑及提供保护的一种方法,E及心脏临床应用⑴,操作过程中温温温反[收稿日期]2020-08-13[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2019JJ80009)[作者简介]周毅峰(1981-),女,湖南长沙人,本科学历,硕士研究读,副主任师,士长。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低体温复温制度
胸心外科心脏直视手术术后患者低体温复温规范一、概述:(一)简介:低体温(36℃以下)是心脏手术后最常见的体温失调,低体温可导致麻醉药物代谢减慢,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受抑制,造成术后出血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体温过低可造成寒战,末梢血管收缩,增加心脏后负荷,增加耗氧量。
过低的体温(﹤32℃)可使室颤阈降低而诱发室颤。
因此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安全有效维持体温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温正常值:口温:36.3℃~37.2℃;肛温:36.5℃~37.7℃腋温:36℃~37℃监测要点:体外循环术后病人,在气管插管未拔除前,常规持续监测肛温。
二、操作目的:遵医嘱安全、有效复温,维持体温稳定。
三、操作与护理配合:1、保持监护室,室内恒温。
维持监护室内室温在24-26度之间。
室温确认由当班护理组长确认。
2、接手术前使用加温毯暖床。
3、患者回监护室后立即盖好被子,特别是四肢末端。
4、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采取其他加温复温措施:T<35℃——电热毯或变温毯复温。
使用电热毯复温时复温要从电热毯低温档开始加热,每10-15分钟观察一次电热毯的温度,观察患者的肛温情况,肛温一旦高于36摄氏度,及时关闭电热毯。
继续用棉被,手足套保暖。
35℃<T<36.5℃——棉被、手足套保温。
复温的过程中10-15分钟评估患者的手脚温度,及肢端的循环情况,肢端温暖循环良好后可以停止使用手套,脚套。
注意事项:1、低温体外循环术后2-4h易出现反跳性发热。
为预防体温反跳,复温速度不可过快。
体温继36.5℃时,停止电热毯复温,逐渐减少盖被。
为预防体温继续升高,若体温每30min上升超过0.5℃或体温达到38℃以上,即进行物理降温。
2、对于中心体温高而肢端温度低者,采用手组套包裹手、脚,同时暴露上半身及大动脉处,给予乙醇擦浴和头部放置冰枕等措施,以降低中心体温。
3、对于体温反跳的处理,往往采取综合性降温措施,头部置冰帽,以降低脑组织代谢,并注意随时更换冰帽,以确保降温效果(使用冷疗时防止冻伤)。
体温过低的急救与复苏方法
体温过低的急救与复苏方法全身性冷伤亦称凉僵、属冻结性冷伤。
是身体长时间暴露于低温寒冷环境引起的体内热量大量丧失,全身新陈代谢机能降低,正常中心体温无法维持:由于体温过低,最后意识丧失、昏迷.发生冻僵,重者冻亡。
严重低温(体温低于30℃ [86篎])可以引起脑血流及氧需求显著降低、心输出量减少、动脉压下降,由于脑功能明显受抑,低温患者可出现类似临床死亡的表现。
心跳骤停时,低温可对脑和其它器官发挥保护效应。
如果患者在不出现低氧血症的情况下快速降温,氧耗和代谢降低就发生在心跳骤停和器官缺血之前。
尽管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但在低温性心跳骤停发生后获得完整神经系统恢复的复苏是有可能的。
尽管只根据临床表现很难监测患者的脉搏和呼吸强度,但也不排除可以根据临床表现进行救命性治疗。
一旦可能,就尽快转送患者到可监测复温程度的医疗中心。
严重的意外低温是重大的但可以避免的疾患。
严重的意外低温平时不多见,较多发生在气温突然降低,暴风雷袭击,海上或高空失事,堕入冰水中等意外事件。
如在高山雪地作业的勘探队员或侦察员;于寒区遇险的飞行员;高山探险员;在海洋中遭受暴风雷意外袭击落水的海员、渔民等,时有发生。
此外,在寒区野外迷路,机俄,疲劳,酗酒,精神不正常;或着单薄或身体虚弱等情况下也偶可见到冻僵。
在同样的条件(气温、受冻时间等),冻僵轻易发生于低温水,这是由于水的导热性比空气大得多,机体散热量远远超过了产热量,短时间内体温即可迅速降低至冻僵。
在内陆省份,低温与精神疾患、贫穷、吸毒、酗酒等密切相关。
在某些乡村地区,90%以上低温引起的死亡与血中酒精浓度升高有关。
低温的成功治疗需要在每个机构对急救人员进行最佳培训并建立适当的复苏方法。
1.低温的病理生理机体对寒冷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分为机体代偿和机能衰竭两个阶段。
(1)机能代偿阶段主要表观在人体受冻之初,一方面用增强机体代谢,产热量增加,用以维持机体的中心温度,放心跳如快、血压上升,呼吸次数增加,肌肉收缩,出现寒战。
W1205606 CRRT治疗致患者低体温的护理体会
W1205606 CRRT治疗致患者低体温的护理体会作者:简福霞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预防ICU患者在CRRT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低体温以及出现低体温后的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接受CRRT治疗期间中出现低体温患者的原因、护理措施和体温恢复情况。
结果:在CRRT治疗过程会因为CRRT设备以及环境、患者本生病理等原因出现低体温现象,通过适当的护理后50例患者体温均上升到正常水平。
结论:通过良好的护理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改善低体温现象。
【关键词】CRR;低体温;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03-02连续型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仿效肾小球的滤过机制,每天24h或接近24h持续性的使用对流和弥散以清除溶质并对脏器起支持作用的体外血液净化技术[1]。
在CRRT治疗过程中,大量的、长时间的血液被引出体外,容易导致热量丧失和低体温现象的发现。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本院ICU进行CRRT治疗期间出现低体温现象的50位患者发生低体温的的相关因素、发生低体温后的相关护理措施以及取得的疗效,为预防和护理进行CRRT治疗期间出现低体温现象提供依据。
1资料方法1.1患者资料50例入住ICU并接受CRRT治疗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66±12岁。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17例,重症胰腺炎9例,慢性支气管炎并重症肺部感染4例,肝脓肿并中毒性休克8例,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5例,其他7例。
APACHE-Ⅱ评分均>20分,所有患者CRRT治疗前均出现少尿或无尿、全身浮肿、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等情况,有CRRT指征。
1.2仪器应用瑞典金宝CRRT机。
采用CVVH(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或CVVHD(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F(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疗法。
低温麻醉与治疗及体外循环:低温治疗
低温麻醉与治疗及体外循环:低温治疗研究证实,低温治疗通过多种机制达到脑保护作用。
降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应激时的代谢消耗;中度低温时抑制谷氨酸的兴奋毒性;低温也抑制神经递质(多巴胺,5-羟色胺)的释放;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降低了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通透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细胞内关键性酶,能干扰BBB的通透性;脑缺血后对BBB通透性的干扰、血管源性水肿、炎症细胞向血管外转移造成微血管的改变;降低脑血管的通透性是脑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在严重脑损伤和心肺脑复苏后的昏迷患者,低温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能改善患者的神经预后和降低患者死亡率。
一、严重创伤性脑损伤的低温治疗严重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与心搏骤停、新生儿误吸脑缺血在脑的病理生理学上是相似的,均引起继发性神经并发症。
实验证明,低温降低了缺血后神经损害。
低温维持48小时对神经预后有很大的益处。
在TBI后降温的时机应该是越早越好,先快速把中心温度降低到35℃,继而在创伤后4小时内把温度降到33℃维持48小时,超过48小时患者可能因并发症而延长住院时间。
45岁以上患者低温治疗并发症增多和预后差,不推荐低温治疗。
低温治疗的靶温度是32~34℃,低于32℃心律失常、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增多。
在院前和急诊室,初步的降温可以通过快速静脉输注4℃的等张液体,可有效地降低低温治疗的降温时间,临床上证实对改善预后有效。
脑外伤患者能很好的耐受大量的冷液体的输注、并能有效降低温度。
院前初步降温后,患者进入医院可更进一步的降温治疗。
传统的低温方法有冰袋、冰水和冷空气降温。
这些技术也是诱导和维持的好方法,但单用这些方法维持温度在32~34℃是比较困难的。
应使用变温毯、凝胶黏贴垫及血管内变温系统等表面降温方法。
能有效和安全的实施低温治疗,精确维持体温在靶温度范围内,而静脉内血液低温系统更能精确地维持靶温度0.2的偏差内。
体外循环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90336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临床监护·体外循环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程锐(宿迁市儿童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0 引言近年来,在体外循环技术(CPB )的支持下,小儿心脏外科各种手术技术飞速发展。
但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患儿体温经历非生理性的降温、复温的大幅度变化,加上术前大面积的体表皮肤消毒,术中体腔长时间暴露于室温中,加之先心病婴幼儿特殊的生理特征,病人易出现体温不升等异常情况,影响病人的心功能及机体代谢能力等,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增加术中危险及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所以,控制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及实施有效的干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选取先心病患儿60例,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0.3-4岁,体重7-26 kg ,其中房间隔缺损6人,室间隔缺损8人,动脉导管未闭1人。
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手术。
1.2 体温检测的方法。
病人进入手术间麻醉诱导后立即连接多功能心电监护仪,采用双探头,即肛温及鼻咽温(正常肛温36.9-37.7、正常鼻咽温36.0-37.5),电极放置于直肠齿状线以上。
记录间隔为15 min/次。
2 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生命体征平稳,转运至CCU 。
术中对60例病人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所有病人鼻咽温>36.0(±0.57),均未出现低体温现象,未出现并发症及严重不良反应,安全进入CCU ,护理效果满意。
3 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原因3.1 麻醉药物对体温调节的抑制作用。
全麻下病人体温调节中枢反应阈值范围赠大约20倍左右,可使病人核心温度降低约4℃。
而且,术中使用的镇静及麻醉药物都可抑制温度调节中枢,造成调节功能紊乱。
低温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低温症病情说明指导书一、低温症概述低温症(hypothermia)又称低温综合征,是指深部体温低于35℃,是一种有潜在危险性的体温降低,主要由于过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而造成。
临床表现与体温降低程度有关,可出现寒战、躯体僵硬、皮肤苍白冰冷等表现。
常分为原发性低温和继发性低温,以原发性低温较为常见。
人的正常体温是37度左右。
而低温症患者的核心温度会降至35度以下。
严重的情况下,核心体温可降至27.8度或者更低,从而危及生命。
英文名称:hypothermia其它名称:低温综合征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发病部位:全身常见症状:寒战、躯体僵硬、皮肤苍白冰冷主要病因:寒冷环境、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等检查项目:核心体温监测、血压监测、心电图重要提醒:一旦出现低温症,需紧急处理,并向周围求助,尽快到医院就医。
临床分类:1、原发性低温原发性低温,即意外低温,是寒冷环境引起的体温自发下降至低于35℃而体温调节中枢并未受损。
2、继发性低温继发性低温是由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受损引起的,常存在潜在的疾病或药物作用。
二、低温症的发病特点三、低温症的病因病因总述:当身体的产生热量和损耗热量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引起机体深部温度下降时,就会导致低温症。
如产热减少、散热增加或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等。
基本病因:1、寒冷环境过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是低温症最主要的一个病因,如长时间的冷水浸泡。
此外,人体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后没有足够温暖、干燥的衣服来进行保护时,也会导致低温症。
2、药物因素如酒精、麻醉药、抗抑郁药、抗甲状腺药物、致低血糖药物、镇静剂、毒品、苯二氨草类药等可以降低热能的药物。
3、疾病因素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痴呆、脑病、低血糖、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黏液性水肿、败血症、尿毒症、休克等,均可能导致低温症的出现。
应用快速复温法对早产儿低体温的护理干预
由表 中可 以看 出 ,人 院 时监测 的肛温 两组 差别 不大。 经复 温 处理 后 , 观察 组2 h 、 6 h 的体温 均 明显 高 于对 照组 , P < 0 . 0 1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入 院8 h 、 1 2 h 两 组差 别 不 大 。 观察 组 早产 儿 复温 时 间 、 氧疗 时间 、 住 院 时间 比较 均 明显高 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注: 体 温分 度依 据WHO 体温 调 节顾 问小 组规 定 的新 生儿 低 体温标准分段 : 3 6 . 5 ℃~ 3 7 . 5  ̄ C 为 正 常体 温 ; 3 6  ̄ C ~ 3 6 . 4 ℃为 轻 度
选择2 0 1 2 年1 月~ 2 0 1 2 年1 2 月 于 我 院 出生 人 住 新生 儿科 的早 产) L 6 0 例, 其中 , 男3 7 例, 女2 3 例; 胎龄 3 4 — 3 6 周, 平 均( 3 5 . 1 - , - 1 . 8 ) 周; 出生 体 ̄ 1 5 6 8 — 2 4 1 8 g , 平 均( 2 0 9 8 + 2 0 1 ) g 。 1 . 2 仪 器 与方 法
包 头 医学 2 0 1 3 年 第3 7 卷 第 4期
应用快速复温法对早产儿低体温 的护理干预
程 福 霞
( 徐 州市妇 幼保健 院 新 生儿科 ,江 苏 徐州 2 2 1 0 0 9 )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快 速 复 温 法 对早 产 儿低 体 温 的护 理 干预 。 方法 : 将 我科 2 0 1 2 年1 月一2 0 1 2 年1 2 月 收 治 的6 0 例低
3 0 0 软件 分 析 , 计 量 资料 用 均数 土标
深低温体外循环脑保护研究的新进展
指 标 , D F过 程 中 , 着 温 度 下 降 , 电 活 动 在 HL 随 脑
减弱 。据 徐 志 伟 等 _ 研 究 证 明 , 外 转 流 降 温 至 3 j 体 肛 温 1℃ 并 降 低 灌 注 流 量 , 见 流 量 小 于 7 8 可 5 m卜
k ・ n 时 脑 电 图 波 幅 变 小 , 流 量 为 5 mI g mi 当 . k ・ n 时呈 一 直 线 , D g mi 与 HC 的 脑 电 图 相 同 。 A 复 温后 的 脑 电 波 显 示 : 量 2 流 5 m卜 k ・ n 转 g mi 流 3 n后 脑 电 波 恢 复 较 早 , 幅 活 跃 ; 流 量 5 0 mi 波 而 m卜 k ・ n 转 流 后 的脑 电 波 与 D A 相 似 。 g mi HC
症: 近期 表 现 如 手 足 徐 动 、 暂 惊 厥 , 期 表 现 如 精 短 远 神 运 动 发 育 迟 缓 、 知 障 碍 的发 生 率 明显 增 高 。 因 认
此 , 纯 深 低 温 不 能 保 护 大 脑 耐 受 时 间 较 长 的 缺 单
血 、 氧 。 目前 , 低 温 体 外 循 环 脑 保 护 研 究 主 要 缺 深 有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低 温 低 流 量 ( 深 DHL 、 氧 化 F) 一
回心 血 多 、 露 困 难 时 可 降 低 流 量 。 一 旦 操 作 完 暴 成 , 其他操作暴露 方便时 , 可提高流量 , 而 即 以保 证 脑 血 流 供 应 Lj 4。波 士 顿 儿 童 医 院 对 1 5例 患 者 术 5
后 1年进 行 随 机 调 查 , 现 DHC 方 法 组 患 者 测 发 A
氮( NO) 血 气 稳 态 管 理 、 低 温 间 断 停 循 环 ( — 、 深 I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体温的管理
逆 向头 皮 静 脉 穿 刺 法 ,简 单 地 说 , 就 是 以头顶 为 中心 ,由头 四周 的 向头 顶 方 向 进 针 的 穿 刺 输 液 方 法 ,它 不 受 血 管 近 端 、远 端 的 限 制 ,也 不 受 护 士 穿 刺 体 位 的 限 制 (或 和 患 儿 面 对 面 、或 站 立 于 其 侧 面 均 可 ),近 端 血 管 破 坏 了 ,远 端 的 血 管 逆 向 进 针 ,同 样 可 立 即 穿 刺 。 结 合传 统 头皮 静脉 穿 刺 ,随时 随地 灵 活 选 用 血 管 。
浴 ,特 别 是 大 动 脉 走 行 处 ,应 反 复 擦 洗 直 至 皮 肤 发 红 ,以达 到散 热 目的 。 对 于 小 儿 操 作 要 轻 柔 ,以 免 擦 伤 皮 肤 。 胸 前 区 、腹 部 、后 颈 等 对 冷 刺 激 敏 感 的 部 位 禁 忌 擦 浴 ,以 免 引 起 反 射 性 心 率 减 慢 、腹 泻 等 不 良反 应 。
肛 温 在 35~36℃ 时 ,用 盖 棉 被 加 热 水袋或电热 毯全 身保 暖复温 。体外 循环 术 后 ,患 者 反 应 能 力 低 ,低 温 的 皮 肤 血 液 循 环 差 ,容 易 损 伤 。 因 此 在 使 用 热 水 袋 或 电热 毯 时 将 其 置 于 褥 下 ,在 患 者 未 返 回 ICU病 房 前 使 被 褥 温 暖 后 维 持 温 度 ,预 备 接 患 者 。
外科手术中低体温的护理干预研究
外科手术中低体温的护理干预研究摘要:低温是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与手术环境、手术时间长、麻醉方式有关。
体温过低是指患者体温失衡,表现为畏寒、低反应、皮肤冰冷,不利于患者预后。
如果术中出现体温过低,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肌收缩和凝血功能,降低肾功能,影响麻醉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增加手术风险。
因此,如何预防低温成为外科学者探讨的热点。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不仅影响手术进度,还可能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实践中应准确分析术中低体温的原因,采取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术中低体温。
体温是人体维持其生命体征的重要药物之一,体温的调节是由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的。
在临床手术中,保持一定的低温可能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增加患者的耐受力,降低手术患者器官的耗氧量,也是对心脏功能的必要保护措施。
但术中长时间保持低温会增加手术风险,不仅会增加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还会增加术后出现寒战、麻木等不良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在手术中要做好体温护理,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的安全性和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
手术中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低温就是其中之一,说明手术过程中患者体温下降到36℃以下。
术中低体温有利于患者耐受,但也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不利于患者恢复。
因此,如何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极为重要。
1外部保温护理干预1.1环境保护为防止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术前可调整环境温度。
国外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较为准确的研究。
结果表明,术前将患者环境预热至24℃左右约半小时,可显著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
因此,操作前应控制操作室温度,使其保持在23℃-24℃之间。
半小时后,应引导患者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术中应监测患者体温,及时调整体温。
1.2患者体表护理1.2.1自然保温措施为使患者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术前可进行预保温。
通过戴脚套和头套,盖被子等。
患者体表温度的发散速度降低。
但该方法有局限性,复温时间长,不能应用于手术时间长或环境温度低的患者。
因此,如果实施被动自然保温措施,应明确患者的手术条件和手术环境,不能单独实施。
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护理常规
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护理常规1、体温观察与处理(1)患者回监护室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四肢末端。
(2)24小时内连续监测直肠温度。
若体温低于35℃,要予以复温。
(3)体温稳定后,每隔1~2小时测量1次。
(4)体温上升至38.5℃时,应予物理降温:冰枕或温水擦浴等。
2、按心外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
3、严密观察病情(1)循环系统:①每15~20分钟测量血压1次,平稳后视病情延长测量时间,如应用升压药维持血压时,收缩压应维持在90mmHg以上。
定时测中心静脉压(CVP)并观察其动态变化。
②注意观察与血压下降的有关因素,如患者切口有无渗血,胸腔引流液单位时间内是否增多,连续3小时多于4ml/kg时要及时报告医生。
③对周围循环功能的观察,注意皮肤颜色、温度、湿度、有无发绀、动脉搏动情况。
④严密观察心律(率)的变化,持续心电监测,发现异常的心律应立即报告医生。
(2)呼吸系统:①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固定好气管插管,吸痰时要注意呼吸、心律(率)变化,每次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5秒,防止缺氧发生。
②注意呼吸频率、呼吸音及胸廓起伏情况,并随时监测血气的变化,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好呼吸机参数。
(3)消化系统:若放置胃管的患者应注意观察胃肠减压吸出胃液的量和性质;有无消化道出血征象及腹胀,观察肠鸣音的强弱和恢复时间(4)泌尿系统:注意尿量变化,防治急性肾衰;出现尿少,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神经系统:注意观察意识精神状态,有无嗜睡、意识模糊、表情淡漠、兴奋躁动、多语、错觉等症状,瞳孔大小是否对称、对光反应是否灵敏,视神经乳头有无水肿充血,肌张力是否减退或增强。
体温过低患者护理措施
体温过低患者护理措施
体温过低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迅速使患者脱离寒冷环境,更换湿冷衣服,用毛毯或被褥包裹身体,为患者采取温和的被动复温。
如患者体温<33度,采取主动外周复温,包括应
用热水袋温暖患者全身或将患者浸泡于44度的温水中。
2. 吸氧、补液、升温。
医生采用温热的氧气和液体来提高室温。
如深部体温每小时升高不足~1度,医生可采取主动深部体温复温措施,如灌肠、洗胃、腹透、血透和膀胱冲洗。
3. 监测生命体征。
予患者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全面了解其各脏器功能。
4. 积极进行心肺复苏。
预防和治疗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请注意,这些措施应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如果您发现有人出现低体温症的信号,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温度控制的临床研究
复 温速 度 过 快 ,氧 债 急 剧上 升 ,会 引起 组 织 缺 氧 、
酸 中毒 ,特 别 是 导 致 脑 组 织 复 温 不 均 匀 、脑 血 流
和 代 谢 不 均 衡 ,使 术 后 神 经 系 统 并 发 症 增 加 以及
增 加 心 脏 复 跳 的难 度 。 因此 复 温 过 程 应 严 格 控 制
体 外循 环 技 术 是 心 血 管 外科 发展 的 前 提 和 重
要 保 障 ,其 在 心 血 管 外 科 的 应 用 越 来 越 广 泛 。不
(. O3 4±0O ) ℃ / n 中低 温 组 直 肠 温 度 最 低 为 .8 mi。
同 的手 术 要 求 的温 度 不 同 ,流 量 也 不 同 。为 了更 好 的 配 合 手 术 ,减 少 各 器 官 功 能 损 伤 及 术 后 并 发 症 ,应 严 格 控 制好 转 流 中的 温 度 。特 别 是 应 用 深 低 温 、中低 温 技 术 时 复 温 过 程 尤 为 重要 ,必 须 掌
下 复 温 时 机 都 不 尽 相 同 ,因此 灌 注 师 应 与 术 者 及 时 沟通 ,掌 握好 复 温 时 机 ,严 格控 制 好 复温 速 率 ,
尽量 减少 因复温 而延 长体 外 循 环时 间 。 不 同种 类 的 手 术 应 采 不 同 的 低 温 :浅 低 温
3 ℃ ,平 均 ( 28 4 3. 7±07 ℃ ,体 外循 环 复 温 时 间 .) 为 7~2 mi,平 均 (5 5 n 1. 4±51 mn 复 温 速 率 . ) i,
生 ,应 严 格 控 制 好 温 度 ,特 别 对 于 深 低 温 手 术 ,
s ce Ⅱ型 ,使用 西 京 一 0型 鼓 泡 氧 和 器 和西 健 t k卜 o 9
创伤性低体温患者复温的循证实践
创伤性低体温患者复温的循证实践创伤性低体温患者复温的循证实践引言:创伤性低体温是指剧烈外伤、行为或自然环境所引起的体温过低的一种病症,它可能导致机体功能障碍、器官损伤甚至死亡。
对创伤性低体温患者进行有效复温至关重要,但如何选择合适的复温方法以及复温时机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实践。
循证实践作为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实践方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做出更科学、合理和有效的决策。
本文旨在对创伤性低体温患者复温的循证实践进行探讨。
一、复温方法的选择1. 温热流体复温法温热流体复温法是通过给予温热的输液来实现复温的方法。
温热流体可以通过静脉输注、腹腔灌洗等途径进行给予。
该方法具有简单、安全、易操作等优点,但在复温速度和稳定性方面相对较差。
2. 温热气流复温法温热气流复温法是通过将温热的空气或气体送入患者的呼吸道来实现复温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通过鼻导管、面罩等途径进行给予。
温热气流复温法具有快速、均匀的复温效果,但在控制体温和避免感染方面需要严密的监测。
3. 体外温热复温法体外温热复温法是将患者连同包裹温热物体(如加热毯)一起置于体外环境来实现复温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通过包裹加热毯、应用热能传递器等方式进行。
体外温热复温法具有较好的复温效果和稳定性,但需要注意防止烧伤和过热。
二、复温时机的选择复温时机是进行复温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循证实践的结果,复温时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护人员的判断进行。
1. 早期复温早期复温是指在患者进入院前或转运途中即进行复温的方法。
早期复温可以避免低体温对患者的进一步伤害,并提供更好的预后。
2. 迟期复温迟期复温是指在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稳定并经过全面评估之后再进行复温的方法。
迟期复温可以避免复温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并减少可能因复温引起的额外伤害。
综上所述,创伤性低体温患者复温的循证实践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指导,选择合适的复温方法和时机,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低体温给患者造成的伤害并提高治疗效果。
但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复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和体温变化等指标,并注意防止复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简述冻僵患者体外复温的护理要点。
简述冻僵患者体外复温的护理要点。
冻僵患者体外复温是指在低温环境中遭受冻伤导致体温过低的患者,通过体外复温来恢复体温和生命体征的正常。
在进行冻僵患者体外复温的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一、评估患者状况在进行体外复温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患者的体温、意识状态、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冻伤的程度、范围和并发症的评估。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冻僵患者体外复温时,需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可以通过头后仰法或者气道引流来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分泌物、呕吐物等堵塞呼吸道。
同时,还需要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以及及时处理呼吸道的问题。
三、应用温暖物品体外复温的关键是提供温暖的环境和物品。
可以使用温水袋、电热毯、暖风机等温暖物品,将其置于患者周围以提供温暖。
同时,还可以向患者输注温暖液体,如温盐水或者温生理盐水,以加快体温的升高。
四、监测体温变化在进行体外复温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
可以使用体温计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并记录下来。
根据患者的体温变化,可以调整复温速度和复温方式,以避免出现过快或者过慢的体温升高。
五、防止复温过快复温过快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寒战、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体外复温时,需要控制复温速度。
可以通过调整复温物品的温度和患者的复温方式来控制复温速度,确保复温过程平稳进行。
六、监测心率和血压复温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
低温环境中,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复温后可能会有所改变。
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七、观察意识状态低温环境中,患者的意识状态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进行体外复温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变化。
如果患者的意识状态恢复不佳或者出现意识丧失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给予氧气、进行复苏等。
八、监测并处理并发症在进行体外复温的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
如心律失常、低血糖、低血压等。
体温过低疾病研究报告
体温过低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体温过低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急诊科病症体征:口唇青紫,皮肤苍白,两手颤抖,尿少,血压偏低疾病介绍:体温过低是什么?因长期暴露于任何温度,人体散热大于产热时,可引起体温过低,体温过低最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浸泡在水中症状体征:体温过低的症状有哪些?体温过低可导致所有生理功能的加速,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神经传导,精神的敏锐性,神经肌肉反应时间和代谢率。
幼儿时,将全身浸泡在接近结冰的水中所致的低温过低,可保护低氧时的大脑。
核心体温降低可导致冷漠嗜睡,手脚笨拙,精神错乱,易激动,虚幻,呼吸减慢或停止,心跳减慢,不规则,最后停止。
但只要病人当未温暖,不应认为病人已死。
直肠温度<34℃有助于与因心脏病,糖尿病昏迷,胰岛素过量,脑血管意外或滥用药物所致的类似症状相区别。
普通的临床体温表不能测量体温过低时很低的体温,必须用特殊的低体温测量仪,若只有标准的临床体温表,汞柱不能升至34℃以上表明有体温过低。
化验检查:体温过低的检查化验普通的临床体温表不能测量体温过低时很低的体温,必须用特殊的低体温测量仪,若只有标准的临床体温表,汞柱不能升至34℃以上表明有体温过低。
鉴别诊断:体温过低的诊断方法直肠温度并发症:体温过低的并发症有哪些?呼吸减慢或停止,心跳减慢,不规则,最后停止。
治疗用药:体温过低的治疗方法当发抖停止而嗜睡和精神错乱加重时,这就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重要急诊。
在评估病情时首先要防止进一步散热,若病人无呼吸,无脉搏并且看上去已死时,必须决定是否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若病人能快速到达医院,应开始心肺复苏并维持之。
若离权威性医疗单位有数小时之远,则对心肺复苏有争论。
长时间的循环缺乏可引起永久性脑损害,即使处于深低温情况下也可发生脑损害;但若存在未被发觉的心跳时开始心肺复苏则可引起室性纤维颤动,后者若不能恢复到正常心律则可致死。
因此少数专家认为若医院就在附近,可将心肺复苏推迟到在医院内获液体和电解质平衡后再开始。
意外低体温症研究进展
意外低体温症研究进展
袁瑞;张志成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6(041)004
【摘要】意外低体温症是指由于落水、雪埋、寒冷环境暴露等意外情况导致的机体核心温度低于35℃时的状态.体温过低对机体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都会造成影响,体温过低、酸中毒和凝血障碍三联征是加速低体温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早期、及时应用复温措施被作为低体温症的基本救治原则.加温输液复温、呼吸道复温、胸腹腔灌洗复温、食管加热复温、血管内温度控制复温、静脉-静脉旁路复温、心肺旁路复温、ECMO复温等方法近年广泛使用.本文就意外低体温症的分类、对机体的影响、治疗等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总页数】4页(P339-342)
【作者】袁瑞;张志成
【作者单位】100037北京海军总医院ICU;100037北京海军总医院ICU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8.52
【相关文献】
1.全身肝素抗凝与局部枸橼酸抗凝对意外低体温症犬连续血液滤过复温的影响 [J], 袁瑞;帅维正;李大伟;李哲;邹剑峰;李琦;胡子龙;吴振华;张志成
2.低体温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
情况的影响 [J], 郭锦
3.低体温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J], 郭锦
4.围术期意外低体温的研究进展 [J], 姬书瑶;穆丽
5.全身麻醉患者术中意外低体温预警指标筛选及应用效果分析 [J], 周宁宁;何敏芝;许文伟;陈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说明体外循环技术对体温过低症犬的复温过程 中, 可控性强, 复温效果稳定。
在体温过低症的治疗过程中, 体温的恢复是治 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但由于人体各部分体温的不均 一, 即深部温度和表面温度的差异, 因此在治疗过程 中应综合考虑不同部位的温度变化, 以判断复温的 程度和效果, 我们在实验中同时观察了鼻咽温、血 温、肛温的变化, 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解剖部位的深 部温度, 有利于综合衡量复温进程。
Abstract: O BJECT IVE Ex traco rpo rea l circu la tion w a s u sed in rew a rm ing imm ersed hypo therm ic dog s. M ETH2 OD S 8 dog s w ere rew a rm ed by ex traco rpo rea l circu la tion th rough the fem o ra l a rteria l to ex terna l jugu la r venou s exchanger. RESUL TS Co re tem p era tu re of hypo therm ic dog s can be stead ily eleva ted, and its hem odynam ic p a2 ram eters im p roved sign ifican tly after rew a rm ing. CO NCL US IO NS Ex traco rpo rea l circu la tion is one of effective m ethod s to rew a rm imm ersed hypo therm ic dog s. Key words: Ex traco rpo rea l circu la tion; H ypo therm ia; Seaw a ter imm ersion; R ew a rm ing
4 Evan L L loyd. A cciden tal hypo therm ia [ J . R esu scitation, 1996, 32 (1) : 1112124.
临时编委会名单 (按姓氏字母为序)
名誉编委 丁文祥 房秀生 胡小琴 沈七襄 叶椿秀
编 委 陈自立 董培青 范全心 龚庆成 黄伟明 江朝光 里成荣 李功宋 李佳春 徐新根 章晓华 李 欣 龙 村 林 茹 闵 苏 吴曼蓉 谭 镔 王 军 王维简 朱德明 文其祥 辜能昌 韩幼奇 (美国) 吴明新 (新加坡)
·22·
Ch in J ECC V o l. 1 N o. 1 2003
·论 著·
体温过低症应用体外循环复温的实验研究
毕建立, 江朝光, 李佳春, 谭 燕, 李功宋
(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 北京 100853)
摘要: 目的 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对体温过低症犬进行复温, 观察复温进程及复温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对浸泡性体温过低症犬经股动脉、颈外静脉插管, 连接体外循环机进行复温。结果 实验犬体温稳定回升; 血流 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体外循环技术复温浸泡性体温过低症犬是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体外循环; 体温过低症; 海水浸泡; 复温 中图分类号: R 65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1403 (2003) 0120022202
参考文献:
1 T eofilo L , L ee ch iong J r, John T S. A cciden tal hypo therm ia. Po stgraduate M edicine[J . 1996, 99 (1) : 77283.
2 毕建立, 江朝光. 意外性体温过低症的治疗[J . 空军总医院学 报, 2001, 17 (4) : 2262228.
2 结 果
2. 1 血流动力学指标, 见表 1。 2. 2 血温、鼻咽温、肛温的变化, 见表 2。 2. 3 复温后观察 30 m in, 实验动物深部温度无明 显下降。
3 讨 论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3 年第 1 卷第 1 期
·23·
表 1 血流动力学指标
CO
MAP
HR
实验组 低温 复温后
3. 30±0. 56 1. 73±0. 213 2. 84±0. 23△
体温过低症是指深部温度低于 35℃时的状态, 按其发生情况分为人工性体温过低 (如低温麻醉) 和 意外性体温过低, 后者多见于雪崩、大雪封山、海难 后落水等情况, 海难后落水产生的体温过低又称为 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中、重度体温过低症的死亡 率极高。 体温过低症的救治在急救医学和军事医学 中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课题。 本文应用动物实验观察 了体外循环对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犬的复温效 果。
在中重度体温过低症的治疗方法中, 由于传统 的体表复温法易引起“复温性休克”, 因此体外循环、 腹腔灌流、胸腔灌流等体内复温方法成为中重度患 者的主要治疗方法, 其中体外循环复温效果最佳 4 , 但体外循环的缺点是应用设备复杂, 全身抗凝, 需要 在医疗设备及技术条件好的医院才能进行。因此, 近 年来有些作者采用肝素化管道来避免全身应用抗凝 剂或同时采用经皮穿刺技术建立股动静脉回路进行 转流, 力图使体外循环技术简单和安全化, 以在低温 休克急救中应用, 但最终找到一种简单、有效的应用 于体温过低症的救治技术, 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30 60 90
表 2 复温时深部温度的变化
血温 (℃)
25. 45±0. 56 33. 76±0. 23 36. 08±1. 15 38. 36±0. 30
食管温 (℃)
25. 6±0. 19 32. 2±2. 23 37. 1±0. 17 37. 60±0. 37
直肠温 (℃)
25. 3±0. 71 33. 0±1. 81 37. 8±0. 53 38. 1±0. 41
收稿日期: 2002212210 ; 修订日期: 2002212231 基金项目: “九五”军队科研基金项目 (96L 004) 作者简介: 毕建立 (19692) , 男, 博士研究生, 主治医师
Sw an2Gan s 导管; 压力换能器; 15F 股动静脉插管; 膜式氧合器 (T erum o SX 210, T erum o M ed ica l Com 2 p any) ; 人工海水。 1. 3 方法 实验犬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 呼吸机 辅助呼吸。 将犬放在人工海水中浸泡 (12±2) ℃, 室 温 (24±4) ℃, 四肢末端及头部在水面以外, 由 Sh il2 ley 温度监测仪监测鼻咽温、肛温, Sw an2Ganz 导管 位于肺动脉处监测血温, 待肛温至 (25±0. 5) ℃时, 将犬捞出、拭干并行股动脉及颈外静脉插管, 外接膜 肺及 Sa rn s27400 体外循环机, 流量控制在 0. 8~ 2. 0 L m in 之间, 平均流量 1. 3 L m in, 膜肺应用 706 代 血浆及林格氏液预充。 复温时循环水温度由最初的 35℃逐渐调至 42℃。
体温过低症按其深部温度 (一般测量肛温) 的高 低分为三型, 轻度 (< 35℃)、中度 (< 32℃)、重度 (< 28℃) 1 。 中重度体温过低症致死率极高2 , 其治疗 的关键是使深部温度的回升, 文献中根据其严重程 度而采用不同的复温方法, 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对中 重度体温过低症的患者进行复温是极为有效的措 施3 。 体温过低症时最大的威胁是心搏停止或心室 纤颤, 而经体外循环血液复温后, 使血液直接灌流心 脏, 致心脏直接复温, 降低了心脏的应激性, 同时脑 及其它重要脏器也得到了有效的灌注, 因此在伴有 心搏停止的患者中, 应用体外循环无疑是首选的方 法。 在我们的实验中, 应用体外循环进行复温后, 实 验动物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如 CO、M A P、HR 均得到 了明显的恢复。 心功能的恢复是进行其它治疗的基 础。 另一方面, 从温度的变化中可以看出, 在体外循 环开始后 30 m in, 血温 (心脏温度) 已达 33℃左右, 使得室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而体温上升与复温时 循环水的温度、灌注流量等密切相关, 我们的实验结
3 Geo rge VL , Gary SK, et a l . Is card iop u lm onary byp ass effec2 tive fo r treatm en t of hypo therm ic arrest due to d row n ing o r ex2 po su re[J . A rch Su rg, 1992, 127 (5) : 5252527.
1 材料和方法
1. 1 动物 健康杂种狗 (雌雄不限) 8 只, 均由解放 军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体重 (17~ 20) kg。 1. 2 材料 Servo 9002B 呼吸机 (Siem en s E lem a, So la, Sw eden) ; 5100 型心电监护仪 (J ap an ) ; Sa rn s2 7400 泵; 普通酒精温度计; Sh illey 温度监测仪及各 种 温 度 探 头 ; D a tescop e 压 力 监 测 仪 ; 肝 素 ;
159±7. 95 89±15. 623 120±12. 15△
19பைடு நூலகம்±8. 56 81±4. 153 3 166±20. 07△
与实验组比 3 P < 0. 05 3 3 P < 0. 01 与低温组比, △ P < 0. 05 CO 心输出量 M A P 平均动脉压 HR 心率
时间 (m in) 0
Exper im en ta l Study of Rewarm ing Seawa ter Imm ersed Hypotherm ic D ogs by Extracorporea l C ircula tion
B I J ian2li, J IAN G Chao 2guang, L I J ia2chun, TAN Yan, L I Gong2song (D ep a rtm en t of C a rd iov ascu la r S u rg ery , PL A Genera l H osp ita l, B eij ing 100853, C h 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