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教案-3.《西游记》9-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教案-3.《西游记》3-人教版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2、了解作者吴承恩及写作背景。
3、概述故事,把握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4、体会作品中传达出的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孙悟空“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西游记》这部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请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故事。
二、知识积累1、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幼年“即以文鸣于淮”,但屡试不第,约四十余岁时,始补岁贡生。
因母老家贫,曾出任长兴县丞两年,“耻折腰,遂拂袖而归”。
后又补为荆王府纪善,但可能未曾赴任。
晚年放浪诗酒,终老于家。
他长期过的是一种卖文自给的清苦生活。
有《射阳先生存稿》4卷。
2、成书过程《大唐西域记》: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
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唐三藏》《蟠桃会》等元《唐三藏西天取经》《二郎神锁齐大圣》明代吴承恩《西游记》3、吴承恩再创造功绩在主题思想上,冲淡了取经故事固有的浓厚的宗教色彩,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现实内容。
在人物处理上,体现人民理想的孙悟空却成为全书最突出的人物。
把许多人所熟知的神话人物和故事有机地组织到取经故事中,赋予它们新的意义和生命。
以讽刺、幽默的笔调,渲染有关取经故事的神话传说,赋予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风格。
4、《西游记》的结构神魔小说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个部分叫做出身传,另一个部分叫做降妖传。
《西游记》的前七回,介绍孙悟空的出身;其余九十三回,演述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降妖伏魔、西天取经的故事。
《西游记》以取经人物的活动为中心,逐次展开情节。
九九八十一难所包含的四十一个小故事都通过僧徒、神佛、妖魔间的错综关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展示出来;各个小故事都相对独立,错落有致。
三、梳理情节这段故事中,红孩儿和孙悟空斗智斗勇,情节曲折复杂,颇有趣味。
人教版高中语文《西游记》教案2023
人教版高中语文《西游记》教案2023【教案】课题:《西游记》目标:通过学习《西游记》,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一、教材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
本书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神魔小说的典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二、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2.了解《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3.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4.掌握《西游记》中的重要词语和典故;5.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2.《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3.《西游记》中的重要词语和典故。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法;2.学法指导:积极主动,多角度思考,善于归纳总结。
五、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第一节:《西游记》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古代神魔小说的特点,如《封神演义》等。
2.讲解:介绍《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吴承恩的生平经历,以及明代社会背景的影响。
3.讨论:与学生一起探讨《西游记》与其他神魔小说的异同点,分析《西游记》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
第二节:《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插图或摘录一些片段,引发学生对《西游记》的兴趣。
2.讲解: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包括唐僧取经、孙悟空的成长和猴王的称号、沙僧和猪八戒的加入等。
3.阅读:学生阅读选取的章节,并进行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第三节:《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1.导入:回顾《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孙悟空、唐僧等。
2.讲解:分析《西游记》中不同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作用,例如孙悟空的机智与力量,唐僧的智慧与坚持等。
3.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西游记》中的主题思想,探讨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与意义。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教案-3.《西游记》11-人教版
重读经典《西游记》教学简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领略由“想像”创造出来的奇幻世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以及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
2、在初中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全面了解作者的创作主旨,欣赏其出色的人物塑造手法和语言表现方式,重温经典,重新解读经典。
教学过程:导入86版《西游记》电视剧一共多少集?一、主题定位二、意象解读1.取经前奏斜月三星洞72变金箍棒八卦炉五行山十万八千里紧箍咒圈2.降妖伏魔黑熊怪、牛魔王、火焰山、红孩儿、黄风怪、白骨精、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蜘蛛精、蝎子精、真假美猴王、鹿精、狮子精、九灵元圣、寇员外、玉兔精三、重读经典附课堂讲义:吴承恩在《西游记》开篇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意思就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谛,那就必须看西游记!”个人认为,《西游记》可排在四大名著之首!而且它还是世间最伟大的一部成功学!看似是打妖怪的故事,其实是告诉人们如何战胜心魔的成功学。
吴承恩通过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引领我们在人生路上不断地去克服内心、战胜心魔,最终取得真经、成就人生。
《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师徒五人只是一个人!孙悟空是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猪八戒是人的情欲,沙和尚是人的本性,白龙马是人的意志力。
孙悟空是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师的弟子,“斜月三星”就是个心字(斜月不就是那一勾吗?三星不就是那三点吗?),所以孙悟空是心的弟子,也是心。
这一颗骚动不安的心,于天堂地狱善恶之间自由穿梭。
《楞严经》上说心有七十二相,悟空也就有72变,世人的心非常善变,瞬息间七十二变。
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黄帝八十一难经》上说“人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所以金箍棒是气。
什么东西能够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大能通天,小之则如绣花针呢?不就是人的气度吗?炼心能使人的心眼明亮,灼亮心眼,所以八卦炉烧不死反而能让孙悟空炼成火眼金睛(悟空的眼睛明亮了,象征着心眼明亮了)。
《西游记》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西游记》教案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名著习惯,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2、在具体的故事片段中,学生进行思考、体会,学习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兴趣:1、歌曲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让我们忘记忧伤,心情愉快。
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
会唱的一起唱。
(播放《西游记》主题曲)2、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轻轻敲开《西游记》的大门,重温儿时的经典吧!二畅所欲言,品形象:你还认识他们吗?《西游记》这部小说中你最喜爱的人物是谁?学生自由发言:介绍自己最喜爱的人物以及理由。
三书海寻宝,善总结:1 《西游记》这部古典小说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他们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魔气,又有人气,仙气,其中猪八戒是我们都很喜欢的一个喜剧形象。
我们这节课以猪八戒为例,思考:吴承恩是如何成功地塑造了这些鲜明的形象的?2 猪八戒本是仙界的天蓬元帅,因醉调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猪胎,长成一副大嘴长耳,呆头呆脸的模样。
老师从《西游记》中选取了一些片段,分析一下猪八戒的性格特点:外貌描写:第8回: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
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
第18回:黑脸短毛,长喙hui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duo 裰,系一条花布巾。
第85回:碓dui嘴初长三尺零,獠牙觜出赛银钉。
一双圆眼光如电,两耳扇风唿唿声。
突出了猪八戒“长嘴大耳”的外貌特征,丑陋第23回:他丈母道:"正是这些儿疑难:我要把大女儿配你,恐二女怪;要把二女配你,恐三女怪;欲将三女配你,又恐大女怪;所以终疑未定。
"八戒道:"娘,既怕相争,都与我罢,省得闹闹吵吵,乱了家法。
"第23回:那妇人与他揭了盖头道:“女婿,不是我女儿乖滑,他们大家谦让,不肯招你。
”八戒道:“娘啊,既是他们不肯招我啊,你招了我罢。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西游记》教案
人教新课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幻中寄幽怀【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和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的特点、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讲解、讨论、点评、写作、对比阅读等方式学习长篇小说的鉴赏方法,把握人物形象,品味作品语言,理解小说主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强古典文学修养,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能形成自己的看法。
《西游记》教学设计一、选修课设计理念:体会阅读快感、探究创意阅读1、自主学习,体会阅读快感:课前阅读原著,再次熟悉故事内容,了解《西游记》经典情节。
2、合作学习、碰撞阅读激情: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提倡小组的合作精神,通过讨论、辩论展示自己的阅读《西游记》的成果。
3、探究学习、思考创意阅读:学习已经成文的“赏析”“链接”,积极参与“扩展”《西游记》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获得阅读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结合作品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探究,学会分析人物,点评人物,形成个性化的认识和看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体会作品中传达出的不畏艰难、克服干扰、团结合作、勇往直前的精神。
3、整合学习过程获得的素养,穿透文本,交融学生切身体验,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思维习惯,进行有效的学习能力迁徙,包括了解《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初步理解作者、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确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及人物形象意义2、教学难点: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形成自己的看法。
四、课时安排3课时四、课前准备:学生方面:1、阅读原著,精读一个自己喜欢的《西游记》故事,小组合作叙述故事情节并简答分析主要人物性格。
2、查阅有关《西游记》的资料,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以及小说的形成及影响等。
教师方面:1、选择《西游记》剧照,用多媒体课件表达学生所选的经典内容,指导学生对主要情节的把握。
【新步步高.】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学案第3课 《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Wo
第3课《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一、作者名片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
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
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
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
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
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
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是吴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编订而成。
二、内容链接《西游记》通过幻想的形式,成功地塑造了神话英雄孙悟空的艺术形象,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斗争,歌颂了人民群众对一切邪恶势力的反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反映出封建制度下人们的追求和向往。
而且通过对神魔世界的描写,曲折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丑恶现实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及罪恶。
还有,《西游记》虽然是一部以佛教徒取经故事为题材的小说,但整部作品却不是弘扬佛法,宣扬宗教;相反,通过一些具体描写和形象的塑造,揭露了佛教的虚伪本质,明显地表现出对宗教的批判。
牛魔王和孙悟空可以说是渊源颇深,早在孙悟空在花果山做美猴王的时候,两人就已经结成了兄弟。
当孙悟空皈依佛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之后,牛魔王及其“家属”却给他造成了无穷的麻烦,八十一难中,和牛魔王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就有四难,课文节选部分叙述了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给唐僧师徒制造磨难,而孙悟空最终凭借观音的力量收服了红孩儿,这也成为后文火焰山借芭蕉扇、破儿洞取落胎泉颇费周折的起因。
三、人物长廊1.矢志不渝的唐僧唐僧,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
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
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岁便名冠中国佛教界,备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
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儿咒。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猪八戒第三次挑唆,“那行者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第三挑唐僧恼恨悟空,三逐美猴王。
明确:猪八戒具有贪恋女色,搬弄是非,激化矛盾的特点;唐僧具有一心向善,肉眼凡胎,善恶难辨,心慈面软,固执己见的特点。
二打直截了当,“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三打耍点花样,“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
明确:孙悟空的人物特点有忠诚,勇敢,有勇有谋,除恶务尽。
(3)“猪八戒的三挑”、“唐僧三逐”
猪八戒第一次挑唆,“怕你念什么紧箍咒,故意使个障眼法”。这一挑立竿见影,唐僧一听马上就不信悟空了,才有了一逐美猴王。
2.提问:你能从这些“三”中得出什么结论吗?
(1)“白骨精三变”。
一变村姑,利用美人计让唐僧等人放松警惕,趁机下手;
二变老妇,利用苦肉计寻找可乘之机;
三变老者,利用离间计使唐僧逼走孙悟空,再捉住唐僧。
明确:白骨精具有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特点。
(2)“孙悟空三打”。
一打理直气壮,“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故事的情节发展,一波三折,掌握三复情节的作用;
2.通过《三打白骨精》片段的精度,挖掘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3.探究《三打白骨精》中的“Fra bibliotek”,体会孙悟空的忠与智及勇于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挖掘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3.三复情节。
提问:我们的探究结果“三”到底有什么用呢?
明确:它可以把情节复杂化、人物形象化、主题清晰化,这种情节我们称为“三复情节”,其作用主要是将情节逐步推向高潮。
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讲义第二单元第3课《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第3课《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对应学生用书P14)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1.搠.地(shu ò) 2.悚.惧(s ǒn ɡ) 3.掣.钉钯(ch è) 4.捽.下(zu ó) 5.枯松涧.(ji àn) 6.伫.立(zh ù) 7.掼.杀(ɡu àn) 8.皈.依(ɡu ī) 9.金箍.棒(ɡū) 10.镌.刻(ju ān) 11.傅.粉(f ù) 12.逊.让(x ùn) (二)多音字1.提⎩⎪⎨⎪⎧提.d 提.纯t2.扛⎩⎪⎨⎪⎧扛.k án 力能扛.n3.诘⎩⎪⎨⎪⎧ 诘.ji诘.j4.埋⎩⎪⎨⎪⎧埋.m án 埋.m ái5.刹⎩⎪⎨⎪⎧ 罗刹.ch 刹.sh6.澄⎩⎪⎨⎪⎧澄.ch én 澄.d èn二、写准字形1.⎩⎪⎨⎪⎧mm2.⎩⎪⎨⎪⎧ 青xi āo 良xi āo3.⎩⎪⎨⎪⎧q ín q ín4.⎩⎪⎨⎪⎧ k 唠k5.⎩⎪⎨⎪⎧sh sh6.⎩⎪⎨⎪⎧石jiji三、用对词语 1.伫立 屹立2.诚然固然四、积累成语1.凶多吉少:指估计事态的发展趋势不妙,凶害多,吉利少。
2.肉眼凡胎:迷信的说法,指尘世平常的人。
3.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
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明,点明;执,拿着;仗,兵器。
4.战战兢兢:形容因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5.将功折罪:拿功劳补偿过失。
将,拿;折,抵偿。
6.有始无终:有开始没有结尾。
指做事不做到底。
7.进退两难:前进和后退都难。
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8.三头六臂:三个脑袋,六条胳臂。
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
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9.神通广大:本指神仙法力广大无边。
今多形容本领极大,办法极多。
五、古今异义1.兄弟们,仔细..!仔细!那妖精又来也古义:小心今义:办事认真2.那精灵..见了,在半空中称羡不已古义:鬼怪今义:机警聪明;机灵3.恰似前番变化..古义:指变换面目今义: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4.山西..去有一条枯松涧古义:从山往西今义:山西省5.见我母亲有些颜色..古义:姿容美丽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6.早是我有算计,出神..走了 古义:逃出肉体今义:因精神过度集中而发呆 六、一词多义1.乃⎩⎪⎨⎪⎧①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竟③陈涉乃.自立为王 于是2.期⎩⎪⎨⎪⎧①不期.今日到了想,预想②失期.,法皆斩 期限③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导学案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3西游记
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3.《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孩子应该是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
可孙悟空却遇到了一个不甚可爱、超级邪乎的红孩儿。
这是谁家的孩子?他有什么不俗之处,竟然让神通广大的孙大圣也感到头痛?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摩擦?最后双方交手结果如何?阅读全文,你就会被曲折有致的故事吸引,同时体会红孩儿、孙悟空的艺术形象。
吴承恩(约1501—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
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
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
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
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记》。
吴承恩幼时跟从父亲遍游淮安近郊的古寺丛林,听来许多优美神奇的神话故事。
他从小就有好听奇闻的习性,在读私塾时,经常瞒着父亲和老师,偷偷地阅读“野言稗史”。
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爱好有增无减。
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其中感触最深的是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经的故事。
玄奘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
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50岁左右,吴承恩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完成《西游记》的创作。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优秀的章回体神话长篇小说。
3.(1)课本中的成语、词语凶多吉少:指估计事态的发展趋势不妙,凶害多,吉利少。
高中人教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二单元 第3课 《西游记》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交流探究
素养拓展提升
课后课时作业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十二卷。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吴承恩也正是在民 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 为之骄傲的伟大文学巨著。课文节选的部分叙述了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给唐 僧师徒制造磨难的故事,情节曲折复杂,颇具趣味,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唐僧 的迂弱、不辨是非、自以为是,孙悟空的精明能干、大智大勇,猪八戒的贪 吃懒惰和沙僧的执着忠诚。这也成为后文火焰山借芭蕉扇、破儿洞取落胎泉 水颇费周折的起因。
作品:长篇小说《 □02 西游记 》、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已失传)。后
人将其诗文编成《射阳先生存稿》。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交流探究
素养拓展提升
课后课时作业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五、背景解读 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 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时期。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和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 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正不断激化,并且 日趋尖锐;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 性解放的思潮高涨;文学上,市民文学日益蓬 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到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吴承恩正是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诸多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 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3课 《西游 记》
——孙悟空大战 红孩儿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作品导读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 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 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 25 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 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 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 辩论会上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 657 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 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
《西游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故牛情节.分析孙悟空"三位一体”的人物性格特点. 并分析唐憎、猪八戒、沙僭等人物性格特征,掌握小说人物娘造的方法.2、理解本文文白相间的语言特点.品味本文诙谐的口语与典雅的文言的相谐之妙。
3、认识妃西游记》这部作品的社会现实通:义.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讲述£西浙记》中的故事(营造浓P?的学习兴趣〉。
牛魔王和孙悟空可以说对渊源颇深,早在孙悟空在花果山做美猴王的时候.两人就已经结为了兄弟.当孙悟空皈依佛门,保护唐借西天取经之后,牛魔王及其“家风”却给他造成了无穷的麻烦.八十一雄中.和牛魔王相关的就有四难.今夭我们学习的《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就叙述了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给唐憎师徒制造的磨碓。
二、整体感知课前同学们己经阅读了本文.现在.清大家再次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文章脉%。
老师要找一名同学来复述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三. 鉴赏人物形象<-)«孙悟空大战红孩儿h战斗的结果是齐天大圣败下阵来,唐柚最终被劫走,红孩儿的明谋之所以得逐的原因是什么?a.红孩儿的精明与审时度势,“若要偷势而擒,莫能得近; 或者以善迷他,却到得手・。
”这一段心理描写很有深度, 可见妖怪也深iS醐人之术。
b、能够探住唐僧的心理,利用他的慈悲之心。
C、抓住取经队伍之何的矛盾,尤其是孙悟空与唐憎师徒间的矛盾红孩儿三番五次故弄玄虚,使得唐憎对悟空的警觉失去了耐心,认为他“虚多实少”,是在提弄他,并以念紧箍咒相威胁•.使得悟空再也不敢回言.孙悟空虽然是取经队伍中的晶强者,却没有发言权,而皎药的唐僭,却有着支配的权力,正是这种错位,止是师徒之间的这种矛盾,让许多妖精有了可趁之机。
(二)裕赏孙悟空“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1、问题探咒有人说.分析孙悟空这一形敛.是解读£西游记》的一把钥匙,可见,孙悟空确实是这部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那么,我们就先来分析孙悟空的形象,请同学们跳读全文.勾画魅彩语句和段落・尤其注意找出关于孙悟空“言语举止”的描写,体会其性格特征。
《中国小说欣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中国小说欣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单元目标了解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和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的特点、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了解中国古代神鬼小说的两种类型和崇“奇”贵“幻”的艺术手法;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应为单元学习的重点。
而学生用现代观念对小说的审视,以及两篇作品在艺术手法上的不同应为学习的难点。
【主要内容概述】本单元为中国古代神鬼小说,选取了《西游记》和《聊斋志异》两部作品,它们分别代表了古代神鬼小说的两种类型,学习本单元要注意比较两部作品在内容和艺术上的相同及不同。
1、《西游记》产生于十六世纪的中国明朝嘉靖公元(1522-1566)时期,距今已四百多年了。
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西游记》是吴承恩中年时期写成初稿,后来经过润饰而成的。
他在前代多年积累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唐僧取经的文学作品和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并且把原来的以唐僧取经为主的故事,改为孙悟空为主的战天斗地史。
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
“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
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
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
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机,就是镇魔者孙悟空的主要特征。
2、《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从题材内容来看,《聊斋志异》中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第一类,是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的作品,如《促织》、《红玉》、《梦狼》、《梅女》、《续黄粱》、《窦氏》等;第二类,是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争取自由幸福而斗争的作品,如《婴宁》、《青凤》、《阿绣》、《连城》、《青娥》、《鸦头》、《瑞云》等;第三类,是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的作品,如《叶生》、《于去恶》、《考弊司》、《贾奉雉》、《司文郎》、《王子安》、《三生》等;第四类,是歌颂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作品,如《商三官》、《席方平》、《向杲》等;第五类,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能改等等,带有道德训诫意义的作品,如《种梨》、《画皮》、《劳山道士》、《瞳人语》等。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3西游记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
里。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
《禹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 三卷,是吴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编订而成的。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而且通过对神魔世界的描写,曲折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
会的丑恶现实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及罪恶。还有,《西游
记》虽然是一部以佛教取经故事为题材的小说,但整部作品却 不是弘扬佛法,宣扬宗教;相反,通过一些具体的描写和形象
活页规范训练
2.字形辨认
mó (1) mó qí n (3) qí n shè (5) shè 盘jié 诘 摩 天碍日 (2) jié 拮 据 魔 鬼
噙 泪 擒 拿 摄 取 慑 服
kē 磕 头 (4) 唠kē 嗑 石jié 碣 (6) jié 竭 力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氤氲书香篇
活页规范训练
那些视艺术为生命、视科学为灵魂的人,从来不会停步,
伟大导师的非凡创造便是超越生命的典范。哥白尼的日心说,
拿破仑的壮举,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的传世之作,马克思的革 命理论„„他们超越了时空架起的天然屏障,征服和影响着这
世界上世世代代的人们。
活页规范训练
2.写作背景
《西游记》是根据民间流传的有关唐玄奘往天竺取经的轶
事及戏曲加以整理和创作完成的。有人认为,作者以人间为蓝 图去描写天宫,借降妖伏魔的孙悟空反映社会现实的混乱。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第3课《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教案(系列一)
《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游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2、了解作者吴承恩及写作背景。
3、把握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讨,明确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及人物形象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品中传达出的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设想《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长篇小说之一,又是一部神魔小说,它以曲折、幻想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因此,对它的内容、结构、艺术成就、人物形象等都应有一定的了解。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虽只是节选,但是人物的塑造却非常鲜明。
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的性格特点都通过各自的言语、行为表现的生动形象。
特别是孙悟空,他是一个\\\'三位一体\\\'的人物,在他身上,猴性、人性、和神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在唐僧的领导下,师徒四人团结一起,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
这一集体的力量对当今的中学生应有一定的意义。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三、教材分析在《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这篇课文中,红孩儿和孙悟空斗智斗勇,情节曲折复杂,而且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都表现得生动形象,特别是孙悟空,在他身上,猴性、人性、和神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人性的孙悟空,有自信、细心、警觉等这些优点,也有着凡人的一些缺点,比如容易急燥、冲动,把分析孙悟空这一形象,作为对其他人物分析的范例,可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虽然由于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的不一样,导致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众多,但还是在唐僧的领导下,师徒四人团结一起,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
《西游记》的作者是带着一种强烈的入世精神观来描绘神幻世界,因此,对于社会生活有所揭露和批判。
四、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孙悟空的“三位一体”的形象特征。
并分析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性格特点。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教案:3.《西游记》
《西游记》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2、了解《西游记》故事的演变过程。
3、通过对不同版本西游故事及不同唐僧形象的对比,分析概括小说主旨,探讨经典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横向比较,把握小说主旨,探讨阅读经典的意义。
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之前三分钟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去。
)一首《敢问路在何方》勾起了大家无限美好的回忆,小时候,我们总是喜欢和家人坐在电视机旁,守着师徒四人的故事看了一遍又一遍。
经典的东西总是让我们难以忘怀,经典可以滋养我们的身心,可以提升自我,帮助我们重新找回我们的智慧之源。
今天,我们来重温《西游记》这部经典创作,一起走进它折射出来的那个精彩纷呈的世界。
二、整体感知1.介绍《西游记》名字的由来。
2.引导学生把握《西游记》的故事内容。
3.初步感知唐僧形象。
他本是_______投胎转世。
他的父亲是_________。
他的小名叫______。
______收养了他。
法名______;唐太宗赐法号_________。
历经_________难,最后被封为“______________”。
4.由《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引出历史人物玄奘,介绍取经故事的演变过程。
三、横向比较、感知经典1、《三藏法师传》,讲述玄奘取经的经历;《西游记》就是师徒四人的取经故事;改编的电影《大圣归来》(主人公发生了变化)“你更喜欢哪一个故事?”(小组讨论,展示)教师点拨:《西游记》和《大圣归来》多了些虚构、幻想的成分,我们对那种太过真实的东西不是很感兴趣,我们希望它里面有些幻想、想象和加工的成分。
因为我们本来就活在一个非常真实的世界里,我们不希望在小说中看到的还是这样一个真实而具体的世界,我们希望看到跟现实世界不一样的另一种世界。
所以,《西游记》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奇幻的人和事,充满了幻想的色彩,但是,这种幻想又不是纯粹的空想,在这些幻想的人和事中,又反映真情。
小说鉴赏教案西游记
小说鉴赏教案西游记教案名称:小说鉴赏教案——西游记教案目的:通过鉴赏《西游记》这部经典小说,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小说的内容、结构与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一、教学目标:1. 理解《西游记》的主题与内涵;2.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3. 掌握小说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4.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说鉴赏与评论。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介绍与作者简介:了解《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分析与小说内容的关联;2. 小说梗概:简要介绍《西游记》的故事情节,突出重点事件及人物形象;3. 主题与内涵分析:探讨《西游记》中的主题,并分析小说所蕴含的深层含义;4. 修辞手法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探究其作用与意义;5. 文学价值与影响:评价《西游记》在文学界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故事背景介绍与作者简介a. 分析《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包括唐代社会、文化背景等;b. 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并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c. 连接作者的生平与小说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2. 小说梗概a. 以简洁清晰的语言概括《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包括主要事件、人物形象等;b. 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事件及人物形象对故事发展和主题表达的贡献。
3. 主题与内涵分析a. 分析《西游记》中的主题,例如求真求法、人性善恶、信仰与成长等;b. 探究小说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挖掘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
4. 修辞手法分析a. 鉴赏小说中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夸张等;b. 通过具体例子解释修辞手法的作用与意义,探究其在表达情感和增强形象形成上的效果。
5. 文学价值与影响a. 评价《西游记》在文学界的地位,包括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b. 分析《西游记》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如对后世的启示、影响其他作品的主题等。
四、教学方法:1. 导入式教学:通过提问或引用相关材料,激发学生对《西游记》的兴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2. 分组讨论:设立小组,让学生分析小说中的情节、人物等,并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思辨能力;3. 视听资料配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和背景。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教师用书:第2单元 3 《西游记》 Word版含答案
3 《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晦.气( ) 跳天搠.地( ) 悚.惧( ) 伸拳敛.袖( ) 撇.下( ) 觌.面( ) 劫掳.( ) 掼.杀( ) 伫.立( ) 迸.出( ) 虔.心( ) 拯.救( ) 崖壑.( ) 尸骸.( ) 皈.依( ) 嗔.喜( ) 裩.( ) 三昧.( ) 熯.天炽地( ) 炭屑.( ) 燧.人钻木( ) 【答案】 huì shuò sǒnɡ liǎn piē dí lǔ ɡuàn zhù bènɡ qián zhěnɡ hè hái ɡuī chēn kūn mèi hàn xiè suì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提⎩⎪⎨⎪⎧( )提.防( )提.包 (2)哄⎩⎪⎨⎪⎧( )哄.人( )哄.堂大笑( )起哄.(3)扛⎩⎪⎨⎪⎧( )扛.住( )力能扛.鼎 (4)炮⎩⎪⎨⎪⎧( )炮.羊肉( )炮.制( )炮.火 2.语境辨析法(5)我真舍.( )不得离开住了这么多年的宿舍( )。
(6)老林家境殷.( )实,那清一色殷.( )红的实木家具令人赞叹不已。
【答案】 (1)dī tí (2)hǒnɡ hōnɡ hònɡ (3)kánɡ ɡānɡ (4)bāo páo pào(5)shě shè (6)yīn yān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pō( )怪bō( )乱反正bá( )苗助长 (2)⎩⎪⎨⎪⎧险jùn( )jùn( )工jùn( )俏(3)⎩⎪⎨⎪⎧意lǎn( )心灰水tǎ( ) (4)⎩⎪⎨⎪⎧海角天yá( )悬yá( )勒马 【答案】 泼 拨 拔 峻 竣 俊 懒 獭 涯 崖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劫难·灾难“地球生病了,天空生病了!”这是《131UU 》社区里一位小朋友的呼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游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2、把握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讨,明确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及人物形象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品中传达出的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2、探究《西游记》的主旨意蕴。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西游记》片头曲《云宫迅音》导入,通过歌曲来渲染情境把学生带到研讨文学作品的氛围中来,并提问学生回忆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
二、速度——理情节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红孩儿掳走唐僧的经过。
2、红孩儿为何能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保护下掳走唐僧?
【明确】
1.红孩儿利用了唐僧的善良;
2.红孩儿利用了取经队伍中的唐僧与孙悟空的师徒矛盾。
三、细读——析人物
分组合作,选取文中某一人物进行形象分析。
提示:找出不同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四、大话西游——悟主旨
思考:文中有哪些地方折射出社会世俗的现实生活?谈一谈你对《西游记》主旨的理解。
提示: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
【明确】
《西游记》的主题一直是人们争执的焦点。
建国以来,从"主题矛盾说","主题转化说"一直到近几年来的"安天医国,诛奸尚贤说"、"反映人民斗争说"、"西天取经本体说"、"歌颂反抗,光明与正义说"、"歌颂新兴市民说"和"宣扬'心学'、鼓吹投降说"等等。
可谓是众说纷纭,争执不休。
《西游记》是一部寓意性的神魔小说。
通过"大闹三界"和"西天取经"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既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的一些现状,又展示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所形成的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克服困难、勇于胜利的"西游精神",也突现了作者希望世道清平、社会安定、皇图永固、国泰民安的社会理想和拯救乾坤的入世思想。
假如说,这个结论不无道理,较为接近作品客观实际的话,那么,这不妨也作为《西游记》主题的又一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