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合集下载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观点摘要:奥地利著名科学家弗洛伊德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不仅歇斯底里患者,而且正常人,在意识的背后都可能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冲动,因不被社会习俗、道德法律所容许,必须被压抑下去而不被意识到。

这些被压抑于心灵深处的欲望和动机构成了人的潜意识,它是人类一切精神生活的根本动机。

这种潜意识学说,构成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正是沿着这条线索,逐步发展、完善了他的精神分析学说,这是人类认识自我历程中的伟大成就。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潜意识正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

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所创立。

精神分析学说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观点:即分区观点、结构观点、动力观点、发展观点和适应观点。

精神分析的分区观点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大层次,二者之间为前意识。

无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这些内容因为同社会道德准则相悖,因而无法直接得到满足,被压抑在无意识中。

无意识里的内容并不是被动的、僵死的,而是积极活动着,时刻寻求满足。

前意识是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是由一些可以经由回忆而进入意识的经验所构成,其功能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它不允许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到达意识中去。

意识则是心理结构的表层,它面向外部世界,是由外在世界的直接感知和有关的心理活动构成。

弗洛伊德把人格的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这就是其结构观点。

代表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人格结构部分称为本我,是人格的基本结构,是人格中的一个永存的成分,在人一生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这位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他的理论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类内心深处那些隐藏的角落。

他的观点和研究不仅对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和探讨。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

意识,是我们能够感知和觉察到的部分,而潜意识,则是那些被压抑、隐藏在深处,不为我们所察觉,但却对我们的行为和思想产生着重要影响的部分。

他用冰山来比喻意识和潜意识,意识就像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潜意识则是隐藏在水下的巨大部分。

潜意识中包含了我们的本能冲动、欲望和被压抑的记忆,这些因素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追求快乐和满足本能欲望的部分;自我则是在现实环境中形成的,负责协调本我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遵循现实原则;超我则代表着社会道德和规范,对自我进行监督和约束,遵循道德原则。

这三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冲突,当它们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时,就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性本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他认为,性本能从出生就存在,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当然,这里的“性”并非仅仅指生理上的性行为,而是一种广义的性驱力,包括了各种与生命延续和愉悦有关的本能冲动。

例如,婴儿的吸吮行为也被他视为性本能的一种表现。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将人的成长过程分为了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在每个阶段,如果个体的性本能没有得到适当的满足或过度满足,都可能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或异常。

弗洛伊德还强调了童年经历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

他认为,童年时期的创伤、冲突和未解决的问题会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并在成年后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例如,一个在童年时期遭受过虐待的人,可能在成年后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通过精神分析疗法,帮助患者回忆和揭示童年时期的经历,能够使潜意识中的冲突意识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心理学各流派理论.

心理学各流派理论.

肛门
前生殖器期 性器官 (3-6岁)
潜伏期 无 (6-11岁)
•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6岁前)和相应心理 年龄期 心理冲突 相应的心理特征 心理障碍
口腔期 0~ 1 岁 肛门期 1~ 3 岁
吸、嚼、 依赖、易怒、 咽的满足 悲观、仇视人
嫉妒、猜疑、 贪吃、咬手指、 吸烟、酗酒
大、小便 便秘型:吝啬、节约、 快感的满 固执、时间观念强 强迫性 足 排泄型:肮脏、放肆、 浪费
八个阶段的对立品质
阶段 年龄 对立品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0- 1岁 1- 3岁 3- 6岁 6-12岁 12-18岁 18-25岁 25-50岁 老年期
信任对不信任 自主对羞怯、怀疑 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 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 自我统合对角色混乱 友爱亲密对孤僻疏离 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 完美无缺对绝望沮丧
性器期 性器官部 极端自私、自恋、行 自负、好斗、 为轻率、果断、自信 攻击性、挑衅 3~6 位满足 性 岁
早期接触和社会剥夺
• 1、口唇期
•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经历口唇期的阶 段,流露出较早阶段的快感和偏见。甚 至到成人期,人们有时还出现吸允或咬 东西(如咬铅笔时)的愉快,或抽烟和 饮酒等的快乐,这些都是口唇快感的延 续。

1、婴儿期(信任对不信任) 出生到一周岁 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 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如果个体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建立了信任 感,将来在社会上可以成为易于信赖和 满足的人。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肚饿——被喂食物; 受惊——被拥抱; 哭泣——被拥抱;



•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 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 及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和限制(如控制大 小便)

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感悟(5篇范例)

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感悟(5篇范例)

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感悟(5篇范例)第一篇:读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感悟《精神分析导论讲演》[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周泉严泽胜赵强海译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0,10图书馆编号:213654856 弗洛伊德简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

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读后感我所读的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著的《精神分析导论讲演》,这本书是弗洛伊德所做的演讲,正如序言所讲:“这一卷是我在1915-1916年和1916-1917年两个冬季学期给不同性别的医生和一般听众所进行讲演(在大学里)的忠实再版。

”能使人们了解精神分析或是能引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和重视精神分析的价值。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动作倒错,介绍了日常生活发生的一些口误、笔误、误听、遗忘等,为什么会发生动作倒错,这些动作倒错背后隐藏着什么呢?第二部分,梦,众所周知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独创建树,并对梦的解析过程中形成了弗洛伊德的重要理论,在这一部分讲了梦的价值,形成原因,以及所反映的东西。

第三部分,神经症通论,这部分就是弗洛伊德的重大理论成果,在这个过程可以了解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并对精神分析有一颗自己的轮廓和看法,并从中学到许多,自己的思维感触良多。

下面详细的介绍每一部分的内容,以及我看过的感受和看法。

第一部分、动作倒错起先我对这本书并不感兴趣,第一感觉枯燥,没有来的有些抵触,再者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力比多”的成分居多。

但在看的过程,开始有了兴趣,它并不是纯理论性的东西。

在里面穿插了许多例子,有助于理解和揣摩,并根据其中的例子反映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动作倒错现象,并对其现象的实质的了解。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理论与分析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理论与分析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理论与分析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理论与分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

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中,自我分析的有关理论是其组织理论形成的前提。

弗洛伊德用了一个隐喻来描述自我与本我(id)之间的关系。

他说,"自我与本我的关系,就好比是骑手与马的关系"。

他认为,自我必须对付三个专横的主人:外部世界、超我(superego)和本我。

本我是自我能动的部分,而且是最原始的量。

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这种无意识的要求需要立即得到满足,遵循的规则是幸福的规则。

与本我相反,自我不得不关心整个有机体的生存,而且还涉及如控制本我的本能需要的问题。

自我在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充当中介,它的作用在于在本我的要求与外部世界的阻碍之间进行调解。

总之,自我是自我意识中理性的成分,但同时,正如弗洛伊德所说,自我常常被本我的完全无意识要求所控制和误导。

此外,自我还受到超我,即弗洛伊德所言的内在化了的"父母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继承者和代表人"的制。

超我在自我意识中充当一个内在的控制器的用,其形成源于社会和父母所定的各种戒律的内在化。

正如自我与本我不同一样,趁我与自我也很不~样。

超我是人格的一部分,大部分是无意识的,而且是社会在人的灵魂深处的代表,它包括了意识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

自我理想是一个人理想化了的自我形象,是超我的一部分,来源于在他人面前的自居作用。

当自我分裂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时,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而人们一旦经常受到本我和超我的控制时,自我就会变得焦虑不安,并引发防御性行为。

精神分析理论[1]

精神分析理论[1]

弗洛伊德的生平与著作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出生于现属捷克的摩拉维亚的一个小城镇弗赖堡。

父亲是个不得志的犹太呢绒商人,因生意上的失败全家迁至德国的莱比锡,在弗洛伊德四岁时又移居奥地利维也纳,在那里弗洛伊德一直生活了近八十年。

弗洛伊德一生著述甚丰,先后发表论文、著作三百余篇,后人编辑的《弗洛伊德全集》共24卷。

主要代表著作有《梦的解释》(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1)、《性学三论》(1905)、《图腾与禁忌》(1913)、《精神分析论》(1917)《超越快乐原则》(1920)、《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1921)、《自我与伊底》(1923)、《幻想的未来》(1927)、《文明及其缺憾》(1930)等。

(一)精神分析的对象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现象的内容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在最早形成的理论中,弗洛伊德就断言:“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精神过程不过是一些孤立的动作和整个精神生活的局部。

”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的精神活动远比有意识精神活动重要得多。

意识过程在人的全部精神过程中不过是极小的一部分,就像大海中的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部分是能够被人看到的,但却只是整个冰山的一小部分,而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则为冰山的大部分。

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就像冰山水下的部分,在人的全部精神活动中占主要地位。

因此,弗洛伊德主张,精神分析所研究的对象应当是无意识的内容,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仅限于对意识内容的研究。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又可以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潜意识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潜意识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以及与本能冲动有关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

正常人的举目言谈、日思夜梦、偶然失误,神经症患者的各种症状,以及宗教、科学、艺术等活动,无不受它的支配和影响。

精神分析的方法1. 自由联想就是精神分析者让患者在全身心都处于放松的情况下,进入一种“自由联想”的状态,不给患者的思路以任何有意识的引导,但是患者必须如实地报告他所想到的一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心理成长的价值探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心理成长的价值探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探析于钦明(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150040)摘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其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对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心灵成长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本文首先对精神分析理论的相关学说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从几个方面探讨了精神分析理论影响儿童心灵成长的一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家庭教育儿童成长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作为世界心理学五大理论模式之一,对整个人类文化、特别是儿童的心灵成长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最惊人的发现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病因可以追溯到他的婴儿或童年时期。

那些重新被潜意识唤醒的往事让人们明白:儿童恰恰是那些难以名状的痛苦的牺牲品。

精神分析理论致力于透视儿童的精神生活,探析儿童记忆中的矛盾冲突。

它的目标是使人们更多地了解儿童、理解儿童、珍惜儿童、爱护儿童,并敦促人们改变对待儿童“无意识”的错误态度,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本文试就其理论影响作一探讨。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主要理论:1、潜意识学说弗洛伊德潜意识学说为人类描绘了幅立体的心理结构图。

传统心理学所谓的“心理”只是这一结构的表层,即意识层,而在心理结构中还存在着一个比意识层更为广袤、复杂、隐秘而富于活力的潜意识层面,如果说人的心理像一座在大海上漂浮的冰山的话,那么意识只是这冰山浮在海面上的可见的小部分,而潜意识则是藏在水下更巨大的部分。

这一潜意识层面又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潜意识层(或译无意识),它是由各种受到压抑或被遗忘的情绪、欲望、动机所组成,并失去了与正常交流系统和语言规则的联系,几乎无法进入人的意识和理性层面。

这部分往往是不能为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见容的,但它不会因此而消灭。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的内容充满本能的色彩,通常被压抑隐藏着,如一个人讲错了一句话,失言,一个人写错了字,笔误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在人的无意识里面有一种欲望在起着作用,导致失言、笔误等现象的发,因此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自我--现实原则
• 自我是个体出生后,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 来的。自我的动力来自本我,即为了满足 本能冲动和欲望;另一方面,他又要顺应 外在的现实环境,以保护个体的安全。所 以自我遵循现实原则。(饥饿觅食)
主要功能 1)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以维持个 体的生存; 2)调节本我的原始需要,以符合现 实环境的条件; 3)抑制不能为超我所接受的冲动; 4)调节和解决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 突。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哲学
(二)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要点
• • • •
潜意识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 焦虑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释梦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生平
• • • •
西格蒙· 弗洛伊德(Sigmund.Freud 1856-1939):出生于摩拉维亚一个小 镇(当时属奥匈帝国)上的小商贩家庭。 4岁时,全家迁居维也纳。1873年,考 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81年,拿到医 学硕士学位,随后师从当时最负声望的 脑解剖学家西奥多· 梅内特学习神经科学, 其间又认识当时有名的医生和生理学家 布罗伊尔并与其建立深厚的友谊和合作 关系。1886年,自己创办诊所,主治神 经症和脑病,随后逐渐醉心于各种神经 症的临床诊治和理论研究中,终成为精 神分析学的创始人。 《梦的解析》(1900) 《精神分析引论》(1910) 《超越唯乐原则》(1920) 《自我与本能》(1923
(2)甜柠檬 sweet lemon
– 虽然生活中发生不如意的事情,但个体努力强调 事情的美好的一面。
2013-9-29 28
防御机制的运作
• 多种防御机制可能同时使用 • 防御机制有积极作用,但不能使之成为解 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主要使用的防御机 制会发生变化(Cramer,1987)

第二章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章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无意识在人格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弗洛伊德非常强调无意识在人格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认为无意识的重要性远超过意识和前意识。他借用 了费希纳的冰山类比。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就像飘浮在海中的冰山(见 图)。冰山分为三层,最上层浮在水面上,我们能 看见,它只占冰山的很小部分;紧挨着水面之下的那 部分是中间层;冰山的最下层占了冰山的大部分,它 支撑着整个冰山,是我们无法看见的, 。
构成无意识的主要成分:
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 个人遗忘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 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等
潜意识是怎么被发现的?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Bertha Pappenheim (1859-1936) 即大名鼎鼎的 Anna O
布洛伊尔
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
前意识与意识之间有界限却可逾越,因而 前意识之中的内容与意识之中的内容的相 互转换非常容易。但是,无意识部分的东 西要进入意识中来则非常困难。
三、弗洛依德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 非理性主义哲学与欧洲近代学术界对无 意识动力作用的探讨 (二)古典精神分析的自然科学与医学的背景
1. 近代物理学对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的影响
19世纪物理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其主要成 果之一就是能量守恒与转换的学说。 弗洛依德把人整个机体看成一个能量系统, 系统中除了以生理形式的生物能外,还有推 动精神活动的心理能量。
·

2. 生物学对弗洛依德理论有重要的影响
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创立是19世纪生物学的最大成就,它对生 物学本身的发展乃至其他科学和一般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达尔文进化论使人们日益重视本能、动物行为以及人与 动物关系等问题。 在大学期间,弗洛依德作为布吕克的助手研究过多年的生理 学。布吕克的机械论与还原主义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弗洛伊德是个极端的生物决定论者,他把本能看作是人的一切 行为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达尔文主义与机械论相结合的产物。

心理学史作业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生平介绍

心理学史作业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生平介绍
回到维也纳以后,他向医学协会作了巴黎的见闻的报告,但是受到冷落, 这预示着他以后的工作将要得到同样的反映。
弗洛伊德于 1886年春以神经病学家的身份私人开业行医。弗洛伊德还作 为神经病学家在一家儿童诊所工作过几年,并出版了 2大卷论述各种小儿麻痹 症的权威性著作。这样,他成了欧洲重要的神经病学家之一,他在这个领域 中多年的工作,无异对他后来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
医生生涯
弗洛伊德很快认识到自己必须干一种比较实际的工作,而不是那种纯粹 的研究,于是就进了维也纳医院,当了一名住院实习医生。
他三年里在医院的各个部门都工作过,因此在医学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 充分的训练,但是他的兴趣则在他的导师 T.H.梅涅特所负责的精神病学方 面。在医院实习期间,他发表过一些有关古柯碱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引起了 医学界对这种药物的注意。弗洛伊德发现古柯碱具有麻醉的特性,他向他的 一些当眼科医生的朋友的建议,在治疗眼疾时不妨可以用用。有一位名叫柯 勒的医生发表了这一成果,因而被誉为局部(古柯碱)麻醉的创始人。
在他医院工作结束的时候,弗洛伊德被授予一笔数目不大的奖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这 样,他就能去巴黎旅行,并到萨尔帕屈里哀跟著名的神经病学家让 ·马丁·沙可 学习。
在巴黎学习的四个半月,成了弗洛伊德一生事业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沙 可这位当时最有名望的神经病学家献身于癔病研究的情形,促使弗洛伊德也 走上了同一条道路。这对他把兴趣从躯体方面转到心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 义。
哲学思想
? 人格基本结构 ?梦 ? 性心理发展 ? 本能学说 ? 精神层次
弗洛伊德主义与尼采、叔本华思想间 的联系
? 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是一种哲学世界观,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则是一种心理哲学,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内在关联,从而使弗洛伊 德的思想汇入西方哲学源流之中。从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看,叔 本华和尼采的意志论都包含着一个内在矛盾,即无法在理论上逻 辑地说明与生存意志及权力意志相反的现象,因为二者都共同缺 失一个与生存意志或权力意志相对等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死亡 原则。

梦的解析要求

梦的解析要求
弗洛伊德著作等身,1900年发表的《梦的解析》,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部独创性的著作中,弗洛伊德主要分析了梦的凝缩、梦的转移和梦的二重加工;讨论了梦的隐意内容;解析了愿望满足的原理;描述了俄狄浦斯情结;还说明了幼儿生活对成人条件作用的不可避免的影响。弗洛伊德在《关于自传的研究》里曾经预言,从写作《梦的解析》时开始,精神分析已不再是一门纯医学的学科了。此书在德国和法国的出版,把它的多种应用的历史,引向了文学和美学,宗教史和史前史、神话学、民俗学、教育学等部门。这些东西与医学没有太多关系。
第二,通读《梦的解析》,并选择某一章精读。
三、作业要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自选题目,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读书报告或小论文;
2、打印或用方格纸抄写,杜绝抄袭;
3、文题下注明姓名、学号、学院和联系方式。
《 梦的解析 》
辅导教师:张金明
课程论文要求
《梦的解析》——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一、简介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开山祖师,其理论中对人性的解释,不仅影响心理学而成为三大理论体系之一,而且影响医学、文学、艺术以至宗教与史学的研究。
???? 1956年,美国唐斯博士把该书列为“改变历史的书”、“划时代的不朽巨著”之一,这是一部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论》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列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书。弗洛伊德通过对梦的科学探索和解析,发掘了人性的另一面——“潜意识”,揭开了人类心灵的奥秘。
二、基本要求
第一,理解弗洛伊德及其《梦的解析》在心理学,尤其是在精神分析学派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

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

(一)精神分析的产生西格蒙特。

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

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山祖师,其理论中对人性的解释,不仅影响心理学而成为三大理论体系之一,而且影响医学、文学、艺术以至宗教与史学的研究。

他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1882年与精神病学家布洛伊尔合作,用催眠术医治并研究癔病。

1885——1886年间,先去巴黎就学于当时著名精神病专家沙可,后赴南锡参观催眠疗法。

回维也纳后认识到催眠法的局限性,1895年后改用自己独创的精神分析或自由联想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他不断修订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提出了自恋、生和死的本能及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结构论等重要理论。

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性学三论》、《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文明及其缺憾》等。

弗洛伊德1900年发表的《梦的解析》,被誉为是改变人类历史的书。

该书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成因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从其他主要学派的主流中发展出来的,与两种哲学体系:“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有密切的关系。

是在二十世纪50年代仍占美国心理科学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中分立出来。

自本世纪60年代初《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协会创办、成立以来,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在美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并走向世界。

1970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了首届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大会,使其发展走向高潮。

人本主义为什么能引起广泛的兴趣?那就是美国青年要求一种真正的、真诚的、人道的、人性的人类生活方式为之努力奋斗。

人本主义心理学恰恰支持这一追求,并由于它强调内在自由、自我表述和发展而受到重视。

任何有关生活的理论,如果不考虑它赖以产生的那种环境和历史背景,是不可理解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成因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从学科产生的时代特征分析。

麦迪森认为,无论当时的哲学,或是心理学,都处于“科学化”阶段。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简介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创立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主张人的行为和思维受潜意识的影响,通过解析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来理解和治疗心理问题。

在心理学和精神治疗方面,精神分析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潜意识与意识精神分析理论中,个体的心理活动被划分为潜意识和意识两个层次。

意识是个体能够直接感知和注意到的心理活动。

而潜意识则是个体无法直接察觉的心理活动,这些活动包括被压抑的欲望、冲突、心理防御机制等。

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个体的潜意识对意识产生重要的影响,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会通过各种方式滋生出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强迫症等。

因此,精神分析理论强调通过解析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和欲望来理解和治疗这些心理问题。

冲突与欲望的解析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冲突主要源于潜意识中的欲望与现实的冲突。

个体的无意识潜意识中存在着强烈的欲望,如性欲望、压抑的童年经历、社会规范等。

这些欲望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受到抑制和压抑,从而导致心理冲突的产生。

精神分析理论通过解析个体的潜意识来理解这些心理冲突和欲望,并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其中,解析梦境和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通过解析梦境和自由联想中的隐含信息,可以揭示个体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和欲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心理防御机制为了保护个体免受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和欲望的困扰,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

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潜意识中的一种反应模式,通过将冲突和欲望排斥到潜意识中,以防止其对意识活动的干扰。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否认、投射等。

压抑是指个体将自己的冲突和欲望排斥到潜意识中,使其无法自觉。

否认是个体拒绝承认或接受一些现实情况或心理需求。

投射是指个体将自己的欲望和冲突归因于他人或外部环境。

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分析心理防御机制来理解个体的心理问题,并帮助个体认识到这些机制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佛洛伊德关于人格起源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平衡的理论。

意识个体目前能够知晓的心理成分。

前意识当前不能意识到,但是能够很容易进入意识的那部分信息。

无意识我们永远无法直接意识到的心理成分,储存着被压抑的原始本能驱力、记忆以及情绪。

压抑西格蒙特-佛洛依德认为,不愉快的信息通常在没有知晓之前就已经进入了无意识。

本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个生而具有的无意识心理成分运用初级加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遵循快乐原则。

力比多性饥饿和渴的生命本能力量。

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企图寻找即时的满足避免痛苦而不管会对他人带来怎样的伤害。

初级加工思维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试图通过对需要对象形成欲望-实现的心理表象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自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一部分的心理通过现实原则来满足本我的需要。

现实原则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通过安全现实的方法来满足本我需要的企图。

超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一部分的心理通过实施执行道德约束和力求完美从而与本我的欲望对抗。

良心弗洛伊德认为是超我的道德约束。

自我理想弗洛伊德认为是超我完美行为的标准。

置换一种防御机制个体将攻击或性感受从最初的目标转向安全的人或事物。

升华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置换方式对社会有害的目标被社会允许的目标代替总的来说是对社会最好的置换方式。

认同个体倾向于将自己的身份和行为参照生活中成功获得满足的个体。

性敏感区域刺激时释放性能量的身体部分。

心理性欲阶段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本我的性能量寻求不同满足途径的发展时期。

口唇期弗洛伊德认为从出生到1岁时心理性欲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本我的满足集中于口腔。

口唇依恋型人格一种人格类型个体通过暴饮暴食吸烟以及其他口腔活动寻求快感。

口唇侵犯性人格一种人格类型个体通过口头对他人敌对获得快感。

肛门期弗洛伊德认为从1岁到3岁时心理性欲阶段的第二个阶段快感的获得来自于肛门。

肛门便秘型一种肛门期固着人格类型表现为吝啬的顽固的固执的和冲动的。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
派的创始人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nd,Sigmund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

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1886年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A·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于1939年12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产生的,他们合作治疗一名叫安娜·欧的21岁癔症患者,他先从布洛伊尔那里学了宣泄疗法,后又师从J·沙可学习催眠术,继而他提出了自由联想疗法,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析法。

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
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他的主要著作有:《歇斯底里研究》(1895)、《梦的解释》(1900)、《性欲三论》(1905)、《论无意识》(1915)、《自我与本我》(1923)、《焦虑问题》(1926)、《自我和防御机制》(1936)。

精神分析的核心理论

精神分析的核心理论

精神分析的核心理论精神分析是心理学和心理治疗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和方法。

它由维也纳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所创立,通过对个人心灵深层意识的探索和解析,揭示了很多关于人类心理行为的秘密。

本文将重点探讨精神分析的核心理论。

1. 无意识: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之一是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无意识是个人内心中最深层的部分,包含着那些被个体主动或被动地排除在意识之外的思想、欲望和冲突。

通过分析无意识中的内容,可以洞察个体内心深处的冲突和心理问题。

2. 动力冲突:精神分析认为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个体内心中的动力冲突。

这些冲突源于个体的本我(本能的冲动)、超我(道德原则)和自我(个体的现实感和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这些内心层面的冲突会导致焦虑和不适,并通过无意识的防御机制来加以掩盖和保护。

精神分析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揭示和解决这些冲突,帮助个体实现心理的平衡和健康。

3. 冲突解决:精神分析认为,个体内心的冲突解决过程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冲突得不到解决或被过度压抑,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和症状的出现。

通过无意识的解析和意识化过程,个体可以自我认识和理解内心冲突,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恢复内心平衡和整体健康。

4. 梦的解析:精神分析理论中,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识的表达形式,通过梦的解析可以了解个体内心冲突和欲望的隐藏信息。

他提出了梦的象征解析方法,即通过对梦中的符号和隐喻的解读来洞察个体的内心世界。

这种解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精神分析治疗和个体的自我认识。

5. 转移与治疗:精神分析强调了治疗过程中转移的重要性。

转移是指个体将对早期亲密关系的情感和期望投射到治疗师或分析师身上。

通过分析和解决这种转移现象,可以帮助个体理解和解决早期关系中的冲突和问题。

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是通过分析过程中的转移,帮助个体实现内心冲突的解决和成长。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是谁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是谁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是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05.06-1939.09.23,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弗莱堡市的一个犹太家庭,因口腔癌逝于伦敦。

父亲是一位心地善良、助人为乐但资本微薄的犹太商人。

父亲的这些性格,对弗洛伊德有很大的影响,弗洛伊德出生时,他已41岁。

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个妻子,当时才21岁,他是同母所生8个兄弟姐妹中的长兄,而他还有两个异母的哥哥。

弗洛伊德对母亲很孝顺。

他在著作中提到他母亲时说,他的自信以及对事业的乐观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母亲的影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心理研究在巴黎跟随沙可期间,弗洛伊德被沙可的思想所鼓舞。

在这一时期他从一个神经学家转变为一名精神病理学家,从对躯体的研究转向对心理的研究。

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 1884 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开始产生的。

布洛伊尔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医生,不但帮助弗洛伊德排忧解难,而且还使弗洛伊德学会用新方法治疗癔病。

1882年11月他已经从布洛伊尔的病人安娜·欧的病例了解到催眠及宣泄疗法布洛伊尔称为“谈话治疗法”的效果,巴黎回到维也纳以后,他进一步考虑同布洛伊尔一起研究安娜·欧病例。

这时候,弗洛伊德已从沙可那里学到有关治疗歇斯底里病症的方法。

他在接受布洛伊尔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探索其中隐含的问题,终于发现了催眠疗法的奥秘,揭示出催眠疗法的使用范围及其与人的内在精神状态的关系。

为了使催眠术更臻完善,1889 年夏,弗洛伊德亲自到法国南锡,试图向多年应用催眠术的法国医生们求教,他说服一个病人跟他一块到南锡去接受催眠治疗。

就在这次治疗这位女病人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同法国医生本汉的讨论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果,即认为催眠疗法的作用是有限的,另外他发现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催眠,最后弗洛伊德放弃了催眠术而转向自由联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佛洛伊德关于人格起源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平衡的理论。

意识个体目前能够知晓的心理成分。

前意识当前不能意识到,但是能够很容易进入意识的那部分信息。

无意识我们永远无法直接意识到的心理成分,储存着被压抑的原始本能驱力、记忆以及情绪。

压抑西格蒙特-佛洛依德认为,不愉快的信息通常在没有知晓之前就已经进入了无意识。

本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个生而具有的无意识心理成分运用初级加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遵循快乐原则。

力比多性饥饿和渴的生命本能力量。

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企图寻找即时的满足避免痛苦而不管会对他人带来怎样的伤害。

初级加工思维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试图通过对需要对象形成欲望-实现的心理表象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自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一部分的心理通过现实原则来满足本我的需要。

现实原则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通过安全现实的方法来满足本我需要的企图。

超我弗洛伊德认为这一部分的心理通过实施执行道德约束和力求完美从而与本我的欲望对抗。

良心弗洛伊德认为是超我的道德约束。

自我理想弗洛伊德认为是超我完美行为的标准。

置换一种防御机制个体将攻击或性感受从最初的目标转向安全的人或事物。

升华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种置换方式对社会有害的目标被社会允许的目标代替总的来说是对社会最好的置换方式。

认同个体倾向于将自己的身份和行为参照生活中成功获得满足的个体。

性敏感区域刺激时释放性能量的身体部分。

心理性欲阶段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本我的性能量寻求不同满足途径的发展时期。

口唇期弗洛伊德认为从出生到1岁时心理性欲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本我的满足集中于口腔。

口唇依恋型人格一种人格类型个体通过暴饮暴食吸烟以及其他口腔活动寻求快感。

口唇侵犯性人格一种人格类型个体通过口头对他人敌对获得快感。

肛门期弗洛伊德认为从1岁到3岁时心理性欲阶段的第二个阶段快感的获得来自于肛门。

肛门便秘型一种肛门期固着人格类型表现为吝啬的顽固的固执的和冲动的。

肛门排放型一种肛门期固着人格类型表现为冷酷攻击性的凌乱和无序的。

生殖器期弗洛伊德认为3岁至6岁时心理性欲的第三个阶段快感的满足来自于生殖器。

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男孩都无意识地想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在性上占有母亲。

阉割焦虑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害怕父亲会割掉自己的生殖器来惩罚他对母亲的性欲望。

伊莱克特拉情结弗洛伊德认为女孩发现自己没有阴茎后把
对母亲的性欲望转向父亲。

阴茎嫉妒弗洛伊德认为这是女孩拥有阴茎的渴望。

生殖器期人格在生殖器期由固着而形成的人格类型这种人自私冲动缺乏对他人的真诚。

潜伏期弗洛伊德认为6到11岁时心理性欲第四个阶段此时性能量被社会认可的活动升华和转移。

性器期弗洛伊德认为这个心理性欲阶段中11岁到成年性和爱情的兴趣已经指向了自己的同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